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學高三仿真(一)文綜-歷史試題_第1頁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學高三仿真(一)文綜-歷史試題_第2頁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學高三仿真(一)文綜-歷史試題_第3頁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學高三仿真(一)文綜-歷史試題_第4頁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學高三仿真(一)文綜-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4.1888年,康有為第一次上書光緒帝時指出:“倭伺吉林于東,英啟藏衛(wèi)而窺川滇于西,俄筑鐵路于北而迫盛京,法煽亂民于南以取滇粵?!庇纱丝芍?,康有為 ()A.維新思想已形成體系B.主張與列強進行商戰(zhàn)C.對皇帝軟弱表示不滿D.關注日深的民族危機25.1907年初,梁啟超發(fā)表文章稱:“革命黨者,以撲滅現(xiàn)政府為目的者也。而現(xiàn)政府者,制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場也?!蓖瑫r,梁啟超組織的政聞社也致電清政府的“憲政編查館”,提出限期3年召開國會的主張。該材料表明梁啟超 ()A.積極宣傳和領導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運動 B.支持和配合資產階級革命運動C.希望政府速行立憲,抵制革命 D.支持立憲運動,反對清朝統(tǒng)治26.如圖所示是中國近代不同時段機器設備進口年平均值的變化情況。導致此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洋務運動的進一步發(fā)展B.中國關稅自主權的喪失C.近代民族工業(yè)迅速發(fā)展D.清政府經濟政策的變動27.下表是1893~1910年中國進口商品分類比重表(單位:%)從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確結論是()年份生產資料消費資料機器及大工具原料器材、半制成品等原料直接消費資料18930.6-7.813.078.619030.7-14.022.362.719101.50.116.017.舒中高三仿真卷文綜第6頁(共12頁)0舒中高三仿真卷文綜第6頁(共12頁)65.4A.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B.西方列強瘋狂掠奪中國原材料C.中國的對外貿易逆差越來越大 D.中國國內工業(yè)得到一定的發(fā)展28.孫中山在1921年3月說,當年“因社會主義底(的)學說輸入中國未久,兄弟將‘社會主義’ 原文譯為‘民生主義’較為允當”,“兩種主義沒有什么分別,要分別的還是在方法?!痹趯O中 山看來,民生主義與社會主義都主張 ()A.調和勞資關系 B.生產資料收歸國有C.沒收外國資本 D.合理分配社會財富29.袁世凱稱帝失敗后,中國社會逐漸呈現(xiàn)出兩極化趨向。正是這樣一種看似歧異的矛盾格局,孕育和催生了1924年至1927年的國民革命。這里說的“兩極化趨勢”指的是 ()A.軍閥割據(jù)混戰(zhàn)和文化異彩紛呈B.政治不斷民主和經濟發(fā)展迅速C.國家實力強大與對外交往擴大D.民眾權利擴大和社會生活進步30.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召開黎平會議,經過激烈的爭論,政治局采納了毛澤東的建議,決定放棄在湘西地區(qū)與紅二、六軍團會合、創(chuàng)立根據(jù)地的原定計劃,而認為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川黔邊區(qū)挺進,這反映出 ()A.紅軍取得長征中的戰(zhàn)略主動地位B.紅軍已找到完全正確的行軍路線C.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受到多數(shù)擁護D.紅軍長征戰(zhàn)略方針出現(xiàn)重大轉折31.位于浙贛鐵路上的錢塘江大橋,1935年開始興建,1937年正式通車。這是我國自行設計和主持施工的一座大型的近代化橋梁。與此相關的背景是 ()A.美蘇傾力支持中國抗戰(zhàn)B.國民經濟建設運動開展C.日軍集中侵略江浙地區(qū)D.國民黨在江西大力“剿共”32.1947年2月10日,上?!洞蠊珗蟆穼?86位民眾政治態(tài)度的民意調查統(tǒng)計問題贊成人數(shù)反對人數(shù)對美軍駐華的態(tài)度4538對美國現(xiàn)行對華政策的態(tài)度61464對民國憲法的態(tài)度124381對內戰(zhàn)的態(tài)度34535該調查說明 ()A.《大公報》立場客觀公正B.美國對華政策左右中國內戰(zhàn)C.美國實施扶蔣反共政策D.民眾失去對國民政府的信任33.新中國初期的對外交往主要是偏向于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一邊倒”,1969年中蘇邊境沖突后,中國開始向西方開放。這說明新中國的外交 ()A.適應了多極化國際格局B.據(jù)形勢變化進行調整C.擺脫了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D.要求建立國際新秩序34.20世紀60年代初,中央工作會議根據(jù)陳云的意見,制定了《關于減少城鎮(zhèn)人口和壓縮城鎮(zhèn)糧食銷售的九條辦法》。據(jù)統(tǒng)計,全國精簡下來的近2000萬職工中,有67%回到農村。這表明()A.中央決定精兵簡政減輕人民負擔B.中央對黨的“左”傾錯誤的調整C.違背“一五”計劃城鎮(zhèn)化建設要求D.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已經初見端倪35.改革開放之初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所有權歸集體,承包經營權歸農戶,稱為“兩權分離”。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順應農民保留土地承包權、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意愿,將土地 承包經營權再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形成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的格局,這一 變化 ()A.促進了農村生產關系出現(xiàn)根本性變革 B.展現(xiàn)了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持續(xù)活力C.標志著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退出歷史 D.從法律上肯定了農民對土地的所有權41.(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專制”二字在中國古已有之,但近代意義的“專制”來自西方。清末,西方的“專制”“君主”(立憲)“共和”等政體理論通過梁啟超、嚴復等人傳入中國。他們指出,中國之所謂法,乃君主用以束縛臣民的工具,完全沒有民主共和之意,雖歷史上有明君賢相,成憲家法,也無法改變中國專制制度的總體屬性。梁啟超將中國專制歸結為歷史傳統(tǒng),有先秦“封建制度之漸革”,導致封建衰而專制起;也因秦漢以降“貴族政治之消滅”,歷代社會等級間雖有流動,但民眾的自由平等意識很薄弱;此外,“權臣”被“次第摧毀”,相權逐漸淪為帝王的“留聲機”與“寫字機”,也是一個重要原因?!獡?jù)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開明專制論》等材料二近代學者錢穆一直批判“中國專制論”之說,他在抗戰(zhàn)時期所著的《國史大綱》中指出,中國政制的演進,首先歷經秦去“封建而躋統(tǒng)一,后有漢代‘宗室、外戚、軍人所組之政府,漸變而為士人之政府’,到隋唐,‘士族門第再變?yōu)榭婆e競選’”。他認為傳統(tǒng)政治本就富于理性,政府與社會關系緊密,與民眾也并非如西方社會那般對立,他還強調,士人本來受教于農村,通過“選賢與能”進入政府,代表民意去實現(xiàn)“天下為公,士人主導”的政府也起到了限制君權的作用?!獡?jù)錢穆《國史大綱》等(1)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述梁啟超、錢穆所持的觀點及其依據(jù)。(16分)(2)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時代背景,分析梁啟超、錢穆所持觀點的主要原因。(9分)42.(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遼陽行省清朝旅順大屠殺張作霖九一八事變七三一部隊偽滿洲國遼沈戰(zhàn)役第一汽車制造廠大連從上表中選出2~3個關鍵詞,提煉一個主題,運用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史實準確、邏輯清晰。)45.(15分)【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清政府于崇德元年(1636年)設立蒙古衙門,此為理藩院之前身,主要管理蒙古事務。康熙即位以后,認為理藩院責任重大,不應當再隸屬禮部,理藩院由此完全從禮部獨立出來。乾隆平定維吾爾貴族大小和卓的叛亂統(tǒng)一新疆地區(qū)后,增設徠遠司專管新疆南部事務。咸豐十年(1861年)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前,兼辦對俄外交事務。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預備立憲,開始“厘定官制”的改革,理藩院更名為理藩部,但司屬機構仍沿襲舊制。1912年清帝退位后,理藩部改為蒙藏委員會。——摘編自《百度百科》材料二1946年4月3日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內蒙古自治運動聯(lián)合會召開執(zhí)委擴大會議。出席會議的除尚處在國民黨統(tǒng)治之下的伊克昭盟、阿拉善、額濟納旗外,有來自內蒙古大部分盟旗各民族代表393人,代表包括工人、農民、牧民、知識分子、革命干部和軍人,以及部分工商界人士、地方士紳和民族、宗教上層人士。會議通過決議,決定撤銷內蒙古自治運動聯(lián)合會,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工作。會議通過了內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綱領和組織大綱,選舉產生自治政府主席、副主席、參議會議長、副議長,烏蘭夫被選為自治政府主席。5月1日,內蒙古人民代表會議莊嚴宣告:內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摘編自內蒙古文史館《內蒙古自治區(qū)成立始末》(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概括理藩院職權的變化歷程及主要目的。(8分)(2)根據(jù)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比較理藩院和內蒙古自治政府在職權、成立條件和成立影響上的主要不同。(9分)46.(15分)【20世紀的戰(zhàn)爭與和平】材料一光緒年間,官吏“唯知耗民財,殫民力……其能實心為民者無有也”?!宄能婈牸炔皇侨嗣竦能婈牐膊皇菄业能婈?。唯此,它對人民沒有愛心,對國家亦缺乏忠心?!孜鐟?zhàn)爭,是中日兩國的“元氣”大比拼。日本,幾乎從明治維新開始即全面展開對華調查和情報收集工作……對清朝內部的一切情況了如指掌。甲午戰(zhàn)爭之際,基督教信徒內村鑒三(1861~1930),曾把當時的“日、支兩國關系”解釋為“代表新文明之小國”與“代表舊文明之大國”的關系,于是,這場戰(zhàn)爭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與“被侵略”,而是所謂“新文明”戰(zhàn)勝“舊文明”的“義戰(zhàn)”?!瓕嶋H上,日本對待周邊國家的態(tài)度,明治以來一直沒有發(fā)生過根本性的改變。 ——韓東育《甲午戰(zhàn)前清朝內治環(huán)節(jié)的闕失與戰(zhàn)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甲午戰(zhàn)爭使日本軍國主義者嘗到了侵略戰(zhàn)爭的甜頭,刺激了它向外擴張的貪欲,其侵略野心越來越大……甲午戰(zhàn)爭中國的失敗強烈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推動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救亡運動,加速了民主革命的進程,為最后贏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準備了條件?!鯐郧铩稄募孜鐟?zhàn)爭到抗日戰(zhàn)爭》(1)材料一中認為甲午戰(zhàn)爭失敗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以內村鑒三為代表的日本人對侵略中國的態(tài)度是什么?(6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的“甜頭”是什么?列舉甲午戰(zhàn)爭之后日本向外擴張的史實。(9分)47.(15分)【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一張謇(1853~1926),江蘇海門人。5歲入私塾讀書,接受“讀書—出仕—報效國家”思想。同治七年(1868年)進入科場考試,第二年中秀才,受開封知府孫云錦和淮軍將領吳長慶賞識,先后被招致入幕。后又得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青睞,中1894年甲午恩科殿試狀元。早年的幕客生涯,使他目睹了官場的黑暗,1895年他毅然投身實業(yè),創(chuàng)辦南通大生紗廠,開始“實業(yè)救國”。是中國近代“實業(yè)救國”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狀元實業(yè)家——《晚清民國人物另類檔案》材料二在張謇的思想體系中,將棉和鐵并重,大力提倡發(fā)展民族棉鐵業(yè),稱這種思想為“棉鐵主義”。棉鐵業(yè),就概念而言,棉主要是指棉花、棉田、棉種,也指棉紡業(yè);鐵業(yè)主要是指輪軌機械槍炮之制造。他曾說過:“現(xiàn)時吾人所用之棉鐵,皆來自外洋……棉鐵為國家基本工商業(yè),十年前,以國人留心者鮮,謇與前農商次長劉垣討論有年,曾著《棉鐵世界》一書,冀喚起國民之注意。”——《廣東社會科學》(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促使張謇“實業(yè)救國”思想產生的主要因素。(9分)(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述張謇“棉鐵主義”思想的特點。(6分)

242526272829303132333435DCDDDADBDBBB41.(1)觀點:梁啟超認為中國專制論。依據(jù):法律成為君主專制的工具;先秦分封制崩潰導致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出現(xiàn);秦漢時期世襲貴族政治衰微,失去了對君權的制約;民眾的自由平等理念薄弱;歷朝君主不斷侵蝕相權使專制不斷強化。(8分)觀點:錢穆認為中國并非專制論。依據(jù):戰(zhàn)國的秦去除分封而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兩漢的士人組成平民政府逐漸成型;隋唐科舉制度擴大了平民政權的基礎;傳統(tǒng)政治的理性使政府與社會關系相對和諧;知識分子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主權力。(8分)(2)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中國面臨民族獨立與民主革命的雙重任務;梁啟超的觀點出于清末反封建帝制、追求民主政治的需要(民主革命);錢穆出于日本侵華、民族危機嚴重,需要樹立民族精神抗日保國的需要(民族獨立)。(9分)42.(12分)示例1:主題:東北地區(qū)見證了中國古代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關鍵詞:遼陽行省、清朝。闡釋:遼陽行?。涸诘胤皆O行中書省,簡稱行省。行省擁有經濟、軍事大權,但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節(jié)制。遼陽行省主要管轄東北地區(qū),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清朝:清朝由起源于東北地區(qū)的女真族所建立,東北被稱之為龍興之地,是中國古代史上第二個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多民族統(tǒng)一王朝。總之,東北地區(qū)見證了中國古代多民族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過程。示例2:主題:東北地區(qū)見證了中國近代屈辱史。關鍵詞:旅順大屠殺、九一八事變、七三一部隊。闡釋:旅順大屠殺:旅順大屠殺是甲午中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軍隊于1894年攻陷旅順,對城內人民進行了屠殺。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地區(qū)發(fā)動“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開始局部侵華。七三一部隊:七三一部隊是抗日戰(zhàn)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在中國東北成立專門研究細菌戰(zhàn)的部隊,是日本法西斯在東北發(fā)動細菌戰(zhàn),屠殺中國人民的主要罪證之一??傊?,以上三個關鍵詞都見證了日本的侵華逐步深入的歷史,也是中國近代的屈辱史。示例3:主題:東北地區(qū)見證了新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史。關鍵詞:第一汽車制造廠,大連。闡釋:第一汽車制造廠:1953年,新中國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在蘇聯(lián)的幫助下,在長春建立了第一汽車制造廠。大連: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實行改革開放政策。1984年,大連等沿海港口城市開放。總之,以上關鍵詞見證了新中國由學習蘇聯(lián)到改革開放,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