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提升卷3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1.(2023秋?光明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美是什么?柳宗元有個十分重要的命題:“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于空山矣。”這段話提出了一個思想,自然景物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成為“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必須要有人的意識去“發(fā)現(xiàn)”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使它從實在物變成“意象”(一個完整的、有意蘊的感性世界)。外物是不依賴于欣賞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蛘哒f,外物并不能單靠了它們自己就成為美的。美是人的審美體驗。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觀的觀點,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看到物是客觀的,因此他們覺得物的美當然也是客觀的。這座山是客觀的,那么這座山的美當然也是客觀的。這里的錯誤是把“象”和“物”混淆起來了。在審美活動中,我們所面對的不是“物”,而是“象”,“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然科學屬性是不被注意的。審美觀賞者注意的是“象”。在審美觀賞者面前,“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為“物”,相對來說是不變的,但是在不同的時候和不同的人面前,它的“象”卻在變化?!拔铩笔菍嵲诘氖澜纾跋蟆笔侵X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什則是“象”?!跋蟆笔恰拔铩毕蛉说闹X的顯現(xiàn),也是人對“物”的形式和意蘊的揭示。當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實在中去時。實在就有可能升華為非實在的形式——象。這種非實在的形式是不能離開人的意識的。這正是朱光潛一貫強調(diào)的觀點。朱光潛談美,總是一再強調(diào)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種常識的錯誤。他指出,“象”不能離開“見”的活動,有“見”的活動,“象”才呈現(xiàn)出來,所以美的觀賞都帶有幾分的創(chuàng)造性。(摘編自葉朗《美在意象》)材料二:如何欣賞古典詩歌?需要探索從原生的情感如何升華為詩。首先,從最簡單、最普通、最常見、最小單位(細胞形態(tài))開始研究。比如說,柳絮因風,撒鹽空中,表面上是客觀的景色,但是,一個好,一個不好,原因卻不僅僅取決于客觀景色是不是準確,而且取決于內(nèi)在的主觀情感是不是契合。可見,這個最小單位,不能僅僅是一個修辭現(xiàn)象,而是一個詩的細胞。這個細胞是由主體某一特征和客體的某一特征兩個方面猝然遇合的。目的并不是要表現(xiàn)客體,而是要表現(xiàn)主體的情志。情感特征不能直接表達,就以滲入客體的方式?!吨芤?系辭上篇》說“立象以盡愈”。主體特征就是“意”,客體特征就是“象”。這就是“意象”的詞源。面對一個詩歌文本個案,應該從“意象”開始,在最簡單、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為深邃奧秘的情意。意象,就是愈和象的矛盾統(tǒng)一體。象是看得見的,意是看不見的,意在象中,愈為象主。其次,研究意象,詩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的,是沒有時間地點和條件的限定性的。李白寫春天來了,“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春天非常美,美在哪里呢?雪花在梅花里融化了,至于雪花在大地上,在屋脊上融化,就當它不存在了。這里的意象充滿了情感的選擇和排除的魄力,所以在散文作品中可以叫細節(jié),而在詩歌中,則叫意象。這個意象,客體是概括的,主體的情致是特殊的,是二者的統(tǒng)一。晷天從柳條上歸來了,時間、地點是不須要點明的,點明了,例如,是辰時三刻,在未央宮,在某宮墻深處,就不是詩了,而是散文了。這個意象的概括性,實際上是一種想象性,是詩人的情感和客觀對象之間的一種假定性的契合。從客觀對象來說,這是一種發(fā)現(xiàn),更主要的是排除,省略了梅花和柳枝以外的無限多樣的細節(jié);從主觀情感來說,這是一種體驗、頓悟。此外,還要研究詩人情感。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客觀的特征,要有主觀情感的特征,要有形式特征規(guī)范,更要有所更新,這就不能不通過想象、假定、虛擬。物象循詩的想象,由情感沖擊,就發(fā)生了變異。李白的《勞勞亭》也是一樣寫春天的: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唐朝習俗,送別折柳相贈,柳與留諧音,表示戀戀不舍,同時暗示,來年柳綠,就該想起歸來了,想起朋友的感情。勞勞亭的春天,柳樹還沒有發(fā)青。這是一個自然現(xiàn)象,但在詩人的假定性想象中:春風知道離別之苦,故意不讓柳條發(fā)青:柳條不發(fā)青了,就不能折柳相送,這樣就可以免去離別之苦了。這種折柳的“象”是普遍的,甚至可以說公用的,但畎予它這樣的“意”,把不發(fā)青的原因解釋為不讓朋友送別,是獨一無二的。而這個意象符號,就更新了。學會欣賞古典詩歌,要學會從意象中分析出顯性的感知和隱性的情緒,看出外部感知正是內(nèi)在情致沖擊造成的,感知是由感情決定的。千古風流,草色勝于柳色的美,正是內(nèi)心感情的美。(摘編自孫紹振《審美閱讀十五講》)(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柳宗元說蘭亭不逢王羲之,則荒沒空山,因美不自美,不能脫離欣賞者而存在。B.物是客觀的,物的美就是客觀的,作者認為這種觀點錯在把“物”等同于“象”。C.柳絮因風,撒鹽空中,好壞的原因在于是否與主觀情感相合,不在于客觀景色。D.詩歌的意象是概括的,充滿了情感的選擇,要排除類似散文中無限多樣的細節(jié)。(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庭院之“竹”相對不變。但眼中之“竹”屬于知覺世界,可以因時因人而不同。B.“見”為“見者”的主動,所見本為零亂的材料,經(jīng)“見”才有它的特殊形象。C.李白對春天之美的發(fā)現(xiàn),與“梅”“柳”的特點猝然遇合,從而表現(xiàn)李白的情志。D.柳條不青不能折柳相送,作者借此來闡述意象的變異和假定性想象的決定作用。(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A.自有淵明方有菊,若無和靖便無梅。(辛棄疾《浣溪沙?種梅菊》)B.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鐘嶸《詩品序》)C.一切境界,無不為詩人設(shè)。世無詩人,即無此種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D.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靈想之獨辟,總非人間所有。(惲南田《題潔庵畫》)(4)兩則材料在談論“意象”時,角度與目的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2.(2023秋?龍崗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玻璃賈平凹約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個電桿下會面,去了卻沒看到他。我決意再等一陣,楚進一家小茶館里一邊吃茶一邊盯著電桿。旁邊新蓋了一家酒店,玻璃裝嵌,還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寫“注意玻璃”的字樣。吃過一壺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說王有福來電話了,反復解釋他是病了,不能赴約,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邊的德比街再見,仍是路南第十個電桿下。第二天我趕到德比街,電桿下果然坐著一個老頭,額頭上包著一塊紗布。我說你是王得貴的爹嗎,他立即彎下腰,說:我叫王有福。我把得貴捎的錢交給他,讓給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沒人,就解開褲帶將錢裝進褲衩上的兜里,說:“我請你去喝燒酒!”我謝絕了。他轉(zhuǎn)身往街的西頭走去,又回過頭來給我鞠了個躬。我問他家離這兒遠嗎,他說不遠,就在德巴街緊南的胡同里。我說從這里過去不是更近嗎,老頭笑了一下,說:“我不走德巴街?!彼蝗サ掳徒?,我卻要去,昨日那家茶館不錯。走過那家酒店,玻璃墻上卻貼出了一張布告——昨天因裝修的玻璃上未作標志,致使一過路人誤撞受傷。敬請受傷者速來我店接受我們的歉意并領(lǐng)取賠償費。我被酒店此舉感動,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傷呢,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既然肯賠償,那就是他們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機索賠更大一筆錢呢?我為我的聰明得意,第二天便給王有福打電話,約他下午到紅星飯店邊吃邊談。紅星飯店也是玻璃裝修,我選擇這家飯店,是要證實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傷的。他見了我,腫脹的臉上泛了笑容,步履卻小心翼翼,到了門口還用手摸,證實是門口了,一傾一傾地搖晃著小腦袋走進來?!拔覜]請你,你倒請我了!”他說?!耙活D飯算什么!”我給他倒了一杯酒,他趕忙說:“我不敢喝的,我有傷?!薄按蟛?,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傷的嗎?”“你……那酒店怎么啦?”“這么說,你真的在那兒撞的!”“這……”老頭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賴,但臉色立即赤紅,壓低了聲音說:“是在那兒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許多,可憐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這就好?!蔽艺f?!拔也皇枪室獾??!崩项^急起來?!拔夷侨崭忻?,頭暈暈的,接到你的電話出來,經(jīng)過那里,明明看著沒有什么,走過去,咚,便撞上了?!薄澳阕矀?,怎么就走了?”“嘩啦一聲,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個姑娘出來扶我,血流了一臉,把她們倒嚇壞了,要給我包扎傷口,我爬起來跑了。我賠不起那玻璃呀!”“他們到處找你哩?!薄笆菃??我已經(jīng)幾天沒敢去德巴街了,他們是在街口認人嗎?”“他們貼了布告……”老頭哭喪下臉來,在腰里掏錢,問我一塊玻璃多少錢。我嘿嘿笑起來?!安皇悄憬o他們賠,是他們要給你賠!”“賠我?”“是賠你?!蔽艺f,“但你不要接受他們的賠償,他們能賠多少錢?上法院告他們,索賠的就不是幾百元幾千元了!”老頭愣在那里,一條線的眼里極力努出那黑珠來盯我,說:“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賠償才溜掉的,可我也經(jīng)了一輩子世事,再也不受騙了!”“沒騙你,你去看布告嘛!”“你不騙我,那酒店也騙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嗎?”“大伯,你聽我說……”老頭從懷里掏出一卷軟沓沓的錢來,放在桌上:“你要肯認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這些錢交給人家。不夠的話,讓得貴補齊。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著什么也沒有的,誰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應我,這事不要再給外人說,你答應嗎?”“答應。”老頭眼淚花花的,給我又鞠了下躬,扭身離開了飯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頭。他走到玻璃墻邊,看著玻璃上有個門,伸手摸了摸,沒有玻璃,走了出去。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壺酒,一口菜也沒吃,從飯館出來往德巴街去。趁無人理會,我揭下了那張布告:布告繼續(xù)貼著,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順街往東走,照相館的櫥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經(jīng)理在大聲罵:誰撞的,眼睛瞎了嗎?!我走出了狹窄的德巴街。(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寫王有福見到“我”后立即彎腰,后面又兩次向“我”鞠躬,說明王有福是一個性情謙卑,老實本分的人。B.小說中寫“我”清楚王有福被撞的緣由以及看到酒店愿意賠償?shù)牟几婧鬀Q定去幫王有福上告到法院索賠,是為了說明“我”很有正義感,法治觀念強。C.小說結(jié)尾“我”揭下了那張布告,說明“我”認同了王有福的做法,不再去追究酒店玻璃撞人的責任。D.小說中王有福吃了虧卻不敢維護自己權(quán)益,對“我”走法律途徑的做法也不敢相信都暗示了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法制觀念、誠信意識比較淡薄的轉(zhuǎn)型時期。(2)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為了說明是王有福撞碎了玻璃,多處使用伏筆,如寧愿繞路也不走德巴街。B.小說通過“我”想利用法律獲取更大利益與王有福放棄索賠并主動賠償形成鮮明對比,以此襯托王有福膽小怕事卻又淳樸善良的形象特征。C.小說多處運用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王有福的形象,如寫王有?!暗搅碎T口還用手摸”“看著玻璃上有個門,伸手摸了摸”都將王有福的謹小慎微的性格凸顯出來。D.小說結(jié)尾處“我”經(jīng)過照相館時,見經(jīng)理面對碎玻璃大罵,這一細節(jié)與王有福不相信酒店會給他賠償形成照應,側(cè)面證明王有福的看法是合理的。(3)如何理解小說最后一段?請簡要分析。(4)小說的標題有何意蘊,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二.詩歌閱讀(共1小題)3.(2023秋?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琴歌李頎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①。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②。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從此始。[注]①廣陵客:指善于彈琴的人。②淥水、楚妃:都是琴曲名。③清淮:地名,地近淮水。④云山: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這里代指歸隱。(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二句寫友人設(shè)宴,寫出彈琴的起因,“歡”字表現(xiàn)主客其樂融融。B.三、四句寫烏鴉紛飛、霜催萬木,描繪了一幅蕭瑟凄清的深秋月色圖。C.宴上琴音使詩人想起千里之外的清淮,他產(chǎn)生歸隱之思,不禁黯然神傷。D.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情,有條不紊,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琴歌之美。(2)請從描寫音樂的角度分析本詩與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的異同。三.默寫(共1小題)4.(2023秋?龍華區(qū)期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戴禮記》中記載曾子憑借“日旦就業(yè),夕而自省思”的反省之功來守住基業(yè),這與《荀子?勸學》中的觀點“,”如出一轍。(2)《登泰山記》中,姚顙在回視日觀峰以西群峰后寫下的“,”,令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星星不僅僅是自然景物,還承載了豐富的文化、情感和哲理內(nèi)涵。這在古代詩文中屢見不鮮,如“,”。四.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5.(2023秋?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U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材料二:三代之衰,學廢而道不明,然后諸子出。自老子厭周之亂,用其小見,以為圣人之術(shù)止于此,始非仁義而詆圣智。諸子因之,益得肆其異說,至于戰(zhàn)國,蕩而不反。然后山淵、齊秦、堅白異同之論興,圣人之學,幾乎其息。最后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為急。荀卿,楚人,嘗以學干諸侯,不用,退老蘭陵,楚人尊之。及戰(zhàn)國平,三代《詩》《書》未盡出,漢諸大儒賈生、司馬遷之徒莫不盡用荀卿子,蓋其為說最近于圣人而然也。滎陽鄭昊,少為詩賦,舉進士已中第,遂棄之曰:“此不足學也?!笔紡南壬L者學問,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鄭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輔以強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師焉,無不至也。將更其名,數(shù)以請,予使之自擇,遂改曰荀。于是又見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嘗親見圣人徒讀其書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輕之。使其與游、夏并進于孔子之門,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學者,茍如荀卿,可謂學矣,而又進焉,則孰能御哉!余既嘉君善自擇而慕焉,因為之字曰叔希,且以勖其成焉。(選自歐陽修《鄭荀改名序》)(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于是又見A其志之果也B夫荀卿C者D未嘗E親見F圣人G徒H讀其書而得之(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A.“學廢而道不明”與《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中的“而”的用法不同。B.徒,同類的人,與《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中的“徒”詞義相同。C.及,趕得上,與《登泰山記》“僻不當?shù)勒?,皆不及往”中的“及”詞義不同。D.字,取字,與《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中“漁樵”的用法相同。(3)下列對材料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諸子百家遵循老子的理念,各自闡述奇談怪論,以致于圣人學說幾乎蕩然無存。B.漢朝的大儒賈誼、司馬遷等人,受益于荀子,因為荀子的論說最接近圣人大道。C.鄭昊年少學習詩賦,因想考中進士,開始追慕古人,跟從飽學的先生探究學問。D.鄭昊性情淳厚聰明,有志于學,想更改名字,多次請求歐陽修,最終改名為荀。(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②最后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為急。(5)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鄭荀向荀子學習到了什么?五.語言文字應用(共2小題)6.(2023秋?龍華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研究人員為更好地了解禁食如何影響免疫系統(tǒng),對照分析了兩組小鼠。其中一組在醒來后立即吃早餐,這是它們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A。研究人員收集了兩組小鼠醒來時的基線血液樣本,再次收集分別是4小時和8小時后。在做血液檢查時,研究人員注意到禁食組在單核細胞數(shù)量上大不相同。單核細胞是指在骨髓中制造并在體內(nèi)傳播的白細胞,它們在體內(nèi)扮演著許多關(guān)鍵角色,可對抗感染、心臟病甚至是癌癥。在基線時,B。但4小時后,禁食組小鼠的單核細胞受到了顯著影響,90%的這些細胞從血液中消失,這一數(shù)字在8小時后進一步下降。同時,非禁食組小鼠C。在禁食小鼠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單核細胞返回骨髓,進入休眠狀態(tài)。與此同時,骨髓中新細胞的產(chǎn)生減少了。研究人員繼續(xù)禁食老鼠長達24小時,然后重新喂食。隱藏在骨髓中的細胞在幾個小時內(nèi)又回到了血液中,這種激增導致了炎癥程度的加劇。①非但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不能預防感染,②反而會加劇炎癥,③降低老鼠對感染的抵抗力,④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7.(2023秋?龍華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當?shù)谝粓龆└采w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準備要離開土地了。雖然最外層的葉子依然舒展松散如裙擺,但內(nèi)層已包裹緊密,捏一捏頓感踏實。如此瓷實便可承受長途運輸之顛簸。別看白菜窩在壟間A,葉子并無精致講究的姿態(tài),但是從離地幾米的視角俯視它們,卻有震撼的觀感。一朵朵花苞蔥蔥翠翠、圓圓滾滾、層層疊疊,像浸染了青汁,顏色順著鼓脹的曲線,由濃而淡滑落。物資匱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戶戶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節(jié)受命,承擔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長身體的我,總是不滿足B的食物,于是在奶奶彎腰拾起一棵白菜時,便開始嘟囔著抗議:我不想吃燉白菜。攏上套袖,奶奶橫起面板,豎起搟面杖,燒旺爐火。雙手交錯間,便烙好一張酥香的蔥油餅。有了餅的加持,燉白菜果然又變得別有滋味。有時,奶奶也會把肥肉煉成脂渣,和著白菜做成包子、餃子、烙餅,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再次淪陷。大白菜味甘性平,它的迷人和可貴之處正在于它與誰搭伴都可以,也可以獨當一面。又是一年雪落時,雪霰排成長隊降落人間,或隨旋風急流而瀉,或循著光線升騰。相比之下,白菜篤定多了。陳于墻角、鋪于集市,C地候在那里,為大地隆冬的洗禮而揭幕。(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下列各項使用的修辭手法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相同的一項是A.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B.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C.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為“攏上套袖,奶奶把面板橫放,豎起攆面杖,爐火也被燒旺了”,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六.作文(共1小題)8.(2023秋?寶安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世界上有很多種植物,而大部分植物都會開花。當花朵綻放時,不管花朵是大還是小,不管色彩是艷麗還是素淡,我們都能發(fā)現(xiàn)它的美麗。每一朵花在綻放時,都有屬于自己的美麗。請以“綻放自己”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講述你自己或身邊的故事,敘寫你的真情實感?!疽蟆竣贂鴮懝ふ簧儆?00字。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024-2025學年上學期深圳高中語文高一期末典型卷3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共2小題)1.(2023秋?光明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美是什么?柳宗元有個十分重要的命題:“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于空山矣?!边@段話提出了一個思想,自然景物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成為“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必須要有人的意識去“發(fā)現(xiàn)”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使它從實在物變成“意象”(一個完整的、有意蘊的感性世界)。外物是不依賴于欣賞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蛘哒f,外物并不能單靠了它們自己就成為美的。美是人的審美體驗。一般人之所以容易接受美是客觀的觀點,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看到物是客觀的,因此他們覺得物的美當然也是客觀的。這座山是客觀的,那么這座山的美當然也是客觀的。這里的錯誤是把“象”和“物”混淆起來了。在審美活動中,我們所面對的不是“物”,而是“象”,“物”的有用性以及它的自然科學屬性是不被注意的。審美觀賞者注意的是“象”。在審美觀賞者面前,“象”不等于“物”。一座山,它作為“物”,相對來說是不變的,但是在不同的時候和不同的人面前,它的“象”卻在變化?!拔铩笔菍嵲诘氖澜?,“象”是知覺的世界。竹子是“物”,眼中之什則是“象”?!跋蟆笔恰拔铩毕蛉说闹X的顯現(xiàn),也是人對“物”的形式和意蘊的揭示。當人把自己的生命存在灌注到實在中去時。實在就有可能升華為非實在的形式——象。這種非實在的形式是不能離開人的意識的。這正是朱光潛一貫強調(diào)的觀點。朱光潛談美,總是一再強調(diào)指出,把美看作天生自在的物,乃是一種常識的錯誤。他指出,“象”不能離開“見”的活動,有“見”的活動,“象”才呈現(xiàn)出來,所以美的觀賞都帶有幾分的創(chuàng)造性。(摘編自葉朗《美在意象》)材料二:如何欣賞古典詩歌?需要探索從原生的情感如何升華為詩。首先,從最簡單、最普通、最常見、最小單位(細胞形態(tài))開始研究。比如說,柳絮因風,撒鹽空中,表面上是客觀的景色,但是,一個好,一個不好,原因卻不僅僅取決于客觀景色是不是準確,而且取決于內(nèi)在的主觀情感是不是契合??梢?,這個最小單位,不能僅僅是一個修辭現(xiàn)象,而是一個詩的細胞。這個細胞是由主體某一特征和客體的某一特征兩個方面猝然遇合的。目的并不是要表現(xiàn)客體,而是要表現(xiàn)主體的情志。情感特征不能直接表達,就以滲入客體的方式?!吨芤?系辭上篇》說“立象以盡愈”。主體特征就是“意”,客體特征就是“象”。這就是“意象”的詞源。面對一個詩歌文本個案,應該從“意象”開始,在最簡單、平常的意象背后往往有最為深邃奧秘的情意。意象,就是愈和象的矛盾統(tǒng)一體。象是看得見的,意是看不見的,意在象中,愈為象主。其次,研究意象,詩的意象是概括的,不是特指的,是沒有時間地點和條件的限定性的。李白寫春天來了,“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春天非常美,美在哪里呢?雪花在梅花里融化了,至于雪花在大地上,在屋脊上融化,就當它不存在了。這里的意象充滿了情感的選擇和排除的魄力,所以在散文作品中可以叫細節(jié),而在詩歌中,則叫意象。這個意象,客體是概括的,主體的情致是特殊的,是二者的統(tǒng)一。晷天從柳條上歸來了,時間、地點是不須要點明的,點明了,例如,是辰時三刻,在未央宮,在某宮墻深處,就不是詩了,而是散文了。這個意象的概括性,實際上是一種想象性,是詩人的情感和客觀對象之間的一種假定性的契合。從客觀對象來說,這是一種發(fā)現(xiàn),更主要的是排除,省略了梅花和柳枝以外的無限多樣的細節(jié);從主觀情感來說,這是一種體驗、頓悟。此外,還要研究詩人情感。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客觀的特征,要有主觀情感的特征,要有形式特征規(guī)范,更要有所更新,這就不能不通過想象、假定、虛擬。物象循詩的想象,由情感沖擊,就發(fā)生了變異。李白的《勞勞亭》也是一樣寫春天的: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唐朝習俗,送別折柳相贈,柳與留諧音,表示戀戀不舍,同時暗示,來年柳綠,就該想起歸來了,想起朋友的感情。勞勞亭的春天,柳樹還沒有發(fā)青。這是一個自然現(xiàn)象,但在詩人的假定性想象中:春風知道離別之苦,故意不讓柳條發(fā)青:柳條不發(fā)青了,就不能折柳相送,這樣就可以免去離別之苦了。這種折柳的“象”是普遍的,甚至可以說公用的,但畎予它這樣的“意”,把不發(fā)青的原因解釋為不讓朋友送別,是獨一無二的。而這個意象符號,就更新了。學會欣賞古典詩歌,要學會從意象中分析出顯性的感知和隱性的情緒,看出外部感知正是內(nèi)在情致沖擊造成的,感知是由感情決定的。千古風流,草色勝于柳色的美,正是內(nèi)心感情的美。(摘編自孫紹振《審美閱讀十五講》)(1)下列對原文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A.柳宗元說蘭亭不逢王羲之,則荒沒空山,因美不自美,不能脫離欣賞者而存在。B.物是客觀的,物的美就是客觀的,作者認為這種觀點錯在把“物”等同于“象”。C.柳絮因風,撒鹽空中,好壞的原因在于是否與主觀情感相合,不在于客觀景色。D.詩歌的意象是概括的,充滿了情感的選擇,要排除類似散文中無限多樣的細節(jié)。(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CA.庭院之“竹”相對不變。但眼中之“竹”屬于知覺世界,可以因時因人而不同。B.“見”為“見者”的主動,所見本為零亂的材料,經(jīng)“見”才有它的特殊形象。C.李白對春天之美的發(fā)現(xiàn),與“梅”“柳”的特點猝然遇合,從而表現(xiàn)李白的情志。D.柳條不青不能折柳相送,作者借此來闡述意象的變異和假定性想象的決定作用。(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的一項是CA.自有淵明方有菊,若無和靖便無梅。(辛棄疾《浣溪沙?種梅菊》)B.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鐘嶸《詩品序》)C.一切境界,無不為詩人設(shè)。世無詩人,即無此種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D.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皆靈想之獨辟,總非人間所有。(惲南田《題潔庵畫》)(4)兩則材料在談論“意象”時,角度與目的有何不同?請簡要概括。【答案】(1)C(2)C(3)C(4)①材料一從意象與人的關(guān)系角度闡述,目的是為了論證自然景物要成為“意象”,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②材料二從意象與情感的關(guān)系角度闡述,目的是為了學會從意象中分析出顯性的感知和隱性的情緒,學會欣賞古典詩歌?!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整體把握材料內(nèi)容,結(jié)合相關(guān)語境分析各個選項表述的正誤,作出正確的選擇。(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說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3)本題考查學生對論據(jù)和相應觀點的關(guān)系的辨析能力。答題時要讀懂題干涉及的觀點,仔細比對各個選項,正確選擇。(4)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答題時要讀懂材料,找出與題干相關(guān)的內(nèi)容,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窘獯稹浚?)C.“不在于客觀景色”錯誤。由原文“一個好,一個不好,原因卻不僅僅取決于客觀景色是不是準確,而且取決于內(nèi)在的主觀情感是不是契合”可知,原文說的是“不僅僅取決于客觀景色是不是準確”,可見是“在于客觀景色”。故選:C。(2)C.“與‘梅’‘柳’的特點猝然遇合”錯誤。由原文“從客觀對象來說,這是一種發(fā)現(xiàn),更主要的是排除,省略了梅花和柳枝以外的無限多樣的細節(jié);從主觀情感來說,這是一種體驗、頓悟”可知,李白的發(fā)現(xiàn)是排除,省略了梅花和柳枝以外的無限多樣的細節(jié),是一種體驗、頓悟,而不是“與‘梅’‘柳’的特點猝然遇合”。故選:C。(3)材料一的觀點是:自然景物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成為“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必須要有人的意識去“發(fā)現(xiàn)”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使它從實在物變成“意象”。A.陶淵明發(fā)現(xiàn)了菊花的美,和靖發(fā)現(xiàn)了梅花的美,“菊”和“梅”都變成了“意象”,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B.大自然中的風景和物體都有一種能夠觸動人心的力量,會讓人的情感受到震撼,因此能夠引發(fā)人們內(nèi)心的共鳴,讓人們感到無法自控地翩翩起舞,或是不由自主地吟唱。體現(xiàn)了自然景物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成為“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C.講的是“境界”,而不是“意象”,不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D.“一草一木,一丘一壑”為客觀物體,“皆靈想之獨辟,總非人間所有”為人的審美活動,從實在物變成了“意象”,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一觀點。故選:C。(4)根據(jù)材料一“自然景物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成為‘美’,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必須要有人的意識去‘發(fā)現(xiàn)’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使它從實在物變成‘意象’(一個完整的、有意蘊的感性世界)。外物是不依賴于欣賞者而存在的。但美并不在外物?;蛘哒f,外物并不能單靠了它們自己就成為美的。美是人的審美體驗”可知,材料一從意象與人的關(guān)系角度闡述,目的是為了論證自然景物要成為“意象”,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根據(jù)材料二“如何欣賞古典詩歌?需要探索從原生的情感如何升華為詩”“此外,還要研究詩人情感。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僅要有客觀的特征,要有主觀情感的特征”“學會欣賞古典詩歌,要學會從意象中分析出顯性的感知和隱性的情緒,看出外部感知正是內(nèi)在情致沖擊造成的,感知是由感情決定的。千古風流,草色勝于柳色的美,正是內(nèi)心感情的美”可知,材料二從意象與情感的關(guān)系角度闡述,目的是為了學會從意象中分析出顯性的感知和隱性的情緒,學會欣賞古典詩歌。答案:(1)C(2)C(3)C(4)①材料一從意象與人的關(guān)系角度闡述,目的是為了論證自然景物要成為“意象”,必須要有人的審美活動。②材料二從意象與情感的關(guān)系角度闡述,目的是為了學會從意象中分析出顯性的感知和隱性的情緒,學會欣賞古典詩歌。2.(2023秋?龍崗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玻璃賈平凹約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個電桿下會面,去了卻沒看到他。我決意再等一陣,楚進一家小茶館里一邊吃茶一邊盯著電桿。旁邊新蓋了一家酒店,玻璃裝嵌,還未完工,正有人用白粉寫“注意玻璃”的字樣。吃過一壺茶后,我回到了家。妻子說王有福來電話了,反復解釋他是病了,不能赴約,能否明日上午在德巴街后邊的德比街再見,仍是路南第十個電桿下。第二天我趕到德比街,電桿下果然坐著一個老頭,額頭上包著一塊紗布。我說你是王得貴的爹嗎,他立即彎下腰,說:我叫王有福。我把得貴捎的錢交給他,讓給娘好好治病。他看四周沒人,就解開褲帶將錢裝進褲衩上的兜里,說:“我請你去喝燒酒!”我謝絕了。他轉(zhuǎn)身往街的西頭走去,又回過頭來給我鞠了個躬。我問他家離這兒遠嗎,他說不遠,就在德巴街緊南的胡同里。我說從這里過去不是更近嗎,老頭笑了一下,說:“我不走德巴街。”他不去德巴街,我卻要去,昨日那家茶館不錯。走過那家酒店,玻璃墻上卻貼出了一張布告——昨天因裝修的玻璃上未作標志,致使一過路人誤撞受傷。敬請受傷者速來我店接受我們的歉意并領(lǐng)取賠償費。我被酒店此舉感動,很快想到王有福是不是撞了玻璃受的傷呢,突然萌生了一個念頭:既然肯賠償,那就是他們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機索賠更大一筆錢呢?我為我的聰明得意,第二天便給王有福打電話,約他下午到紅星飯店邊吃邊談。紅星飯店也是玻璃裝修,我選擇這家飯店,是要證實他是不是真的在酒店撞傷的。他見了我,腫脹的臉上泛了笑容,步履卻小心翼翼,到了門口還用手摸,證實是門口了,一傾一傾地搖晃著小腦袋走進來?!拔覜]請你,你倒請我了!”他說。“一頓飯算什么!”我給他倒了一杯酒,他趕忙說:“我不敢喝的,我有傷?!薄按蟛?,你是在德巴街酒店撞傷的嗎?”“你……那酒店怎么啦?”“這么說,你真的在那兒撞的!”“這……”老頭瓷在那里,似乎要抵賴,但臉色立即赤紅,壓低了聲音說:“是在那兒撞的。”一下子人蔫了許多,可憐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斑@就好?!蔽艺f。“我不是故意的。”老頭急起來。“我那日感冒,頭暈暈的,接到你的電話出來,經(jīng)過那里,明明看著沒有什么,走過去,咚,便撞上了?!薄澳阕矀耍趺淳妥吡??”“嘩啦一聲,我才知道是撞上玻璃了.三個姑娘出來扶我,血流了一臉,把她們倒嚇壞了,要給我包扎傷口,我爬起來跑了。我賠不起那玻璃呀!”“他們到處找你哩?!薄笆菃??我已經(jīng)幾天沒敢去德巴街了,他們是在街口認人嗎?”“他們貼了布告……”老頭哭喪下臉來,在腰里掏錢,問我一塊玻璃多少錢。我嘿嘿笑起來。“不是你給他們賠,是他們要給你賠!”“賠我?”“是賠你?!蔽艺f,“但你不要接受他們的賠償,他們能賠多少錢?上法院告他們,索賠的就不是幾百元幾千元了!”老頭愣在那里,一條線的眼里極力努出那黑珠來盯我,說:“你大伯是有私心,害怕賠償才溜掉的,可我也經(jīng)了一輩子世事,再也不受騙了!”“沒騙你,你去看布告嘛!”“你不騙我,那酒店也騙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嗎?”“大伯,你聽我說……”老頭從懷里掏出一卷軟沓沓的錢來,放在桌上:“你要肯認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這些錢交給人家。不夠的話,讓得貴補齊。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著什么也沒有的,誰知道就有玻璃。你能答應我,這事不要再給外人說,你答應嗎?”“答應?!崩项^眼淚花花的,給我又鞠了下躬,扭身離開了飯桌。我怎么叫他,他也不回頭。他走到玻璃墻邊,看著玻璃上有個門,伸手摸了摸,沒有玻璃,走了出去。我坐在那里喝完了一壺酒,一口菜也沒吃,從飯館出來往德巴街去。趁無人理會,我揭下了那張布告:布告繼續(xù)貼著,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順街往東走,照相館的櫥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經(jīng)理在大聲罵:誰撞的,眼睛瞎了嗎?!我走出了狹窄的德巴街。(1)下列對小說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A.小說寫王有福見到“我”后立即彎腰,后面又兩次向“我”鞠躬,說明王有福是一個性情謙卑,老實本分的人。B.小說中寫“我”清楚王有福被撞的緣由以及看到酒店愿意賠償?shù)牟几婧鬀Q定去幫王有福上告到法院索賠,是為了說明“我”很有正義感,法治觀念強。C.小說結(jié)尾“我”揭下了那張布告,說明“我”認同了王有福的做法,不再去追究酒店玻璃撞人的責任。D.小說中王有福吃了虧卻不敢維護自己權(quán)益,對“我”走法律途徑的做法也不敢相信都暗示了當時的中國正處在法制觀念、誠信意識比較淡薄的轉(zhuǎn)型時期。(2)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DA.小說為了說明是王有福撞碎了玻璃,多處使用伏筆,如寧愿繞路也不走德巴街。B.小說通過“我”想利用法律獲取更大利益與王有福放棄索賠并主動賠償形成鮮明對比,以此襯托王有福膽小怕事卻又淳樸善良的形象特征。C.小說多處運用細節(jié)描寫來刻畫王有福的形象,如寫王有?!暗搅碎T口還用手摸”“看著玻璃上有個門,伸手摸了摸”都將王有福的謹小慎微的性格凸顯出來。D.小說結(jié)尾處“我”經(jīng)過照相館時,見經(jīng)理面對碎玻璃大罵,這一細節(jié)與王有福不相信酒店會給他賠償形成照應,側(cè)面證明王有福的看法是合理的。(3)如何理解小說最后一段?請簡要分析。(4)小說的標題有何意蘊,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簡要分析?!敬鸢浮浚?)C(2)D(3)①德巴大街是現(xiàn)代文明的一個簡版和縮影,街道本應該很大很寬敞,但是作者卻覺得“狹窄”,是因為作者從“玻璃事件”中看到了當時中國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②社會物質(zhì)文明在前進,但人的精神還有待解放和發(fā)展,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王有福們,做為弱勢群體,在值得人同情的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而某些跟上社會潮流的知識分子,在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該反思自身的貪婪和狹隘。(4)①玻璃作為一個元素,貫穿了整個故事。它不僅是故事的起點,如打破玻璃的事件,也是故事的轉(zhuǎn)折點,如后續(xù)的賠償和索賠過程。②通過玻璃事件,展現(xiàn)了主人公之間的性格差異和社會地位的對比。例如,王有福因為玻璃事件無法赴約,這反映了他的膽小怕事和對金錢的重視;而“我”則表現(xiàn)出更為世故圓滑的一面。③玻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對象,它還被賦予了象征意義。它象征著容易引起糾紛的事物,同時也折射出了社會的倫理道德和法制觀念,這些主題的揭示和深化得益于玻璃這一元素的存在?!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本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文章的內(nèi)容、人物、語言、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jié)合語境。(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鑒賞小說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色的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cè)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guān)注手法;最后結(jié)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3)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shù)的能力。賞析句子主要應從表達技巧和表達效果兩方面考慮。(4)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標題意蘊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然后先理解標題的表層含義,再結(jié)合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分析其深層含義?!窘獯稹浚?)C.“說明‘我’認同了王有福的做法”錯,原文“趁無人理會,我揭下了那張布告:布告繼續(xù)貼著,只能使他活得不安生”,“我”揭下布告是不愿王有福這個老實人再擔驚受怕,并非認同王有福的做法。故選:C。(2)D.“側(cè)面證明王有福的看法是合理的”錯,經(jīng)理面對碎玻璃大罵,只能證明這個社會的確存在信任危機,并不是證明王有福的看法合理。故選:D。(3)小說結(jié)尾寫“我走出了狹窄的德巴街”,關(guān)鍵詞是“狹窄”,文章開頭交代“旁邊新蓋了一家酒店,玻璃裝嵌,還未完工”,表明德巴街有著新型事物,是比較新潮的街道,是現(xiàn)代文明的一個簡版和縮影,街道本應該很大很寬敞;作者說它“狹窄”是因為這里發(fā)生了“玻璃事件”。老實巴交的王有福沒有看出門上有玻璃,結(jié)果被撞上了,玻璃也被撞碎,王有福不僅不敢要賠償,而且逃跑,甚至不敢再走德巴街;并且在“我”告知他酒店要賠償他時,認為酒店在騙他,“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嗎?”,并且還要主動賠償酒店“你要肯認我是大伯,那我求你把這些錢交給人家。不夠的話,讓得貴補齊。我不是有意的,真是看著什么也沒有的,誰知道就有玻璃”。這表明社會物質(zhì)文明在前進,但人的精神還有待解放和發(fā)展,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王有福們,做為弱勢群體,在值得人同情的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其次,文中的“我”是見過世面的知識分子,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利益,“既然肯賠償,那就是他們理屈,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機索賠更大一筆錢呢?”,但是這種“精明”和“貪婪”在面對王有福的膽小和淳樸時,讓人感覺有“敲詐”之嫌,文中的“我”也應該反思自身的貪婪和狹隘。(4)①首先,“玻璃”是小說故事情節(jié)中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貫穿了整個故事。故事起源于酒店“玻璃裝嵌,還未完工”,結(jié)果王有福“經(jīng)過那里,明明看著沒有什么,走過去,咚,便撞上了”,玻璃不僅是故事的起點,也是故事的轉(zhuǎn)折點,當“我”得知酒店貼布告要賠償撞傷的人時,萌生了讓王有福告酒店,趁機多索賠的想法,這才有了后續(xù)約王有福見面等情節(jié)。而小說結(jié)尾,“我”看到的事件同樣與玻璃有關(guān),“照相館的櫥窗下又是一堆碎玻璃,經(jīng)理在大聲罵:誰撞的,眼睛瞎了嗎?!”②通過玻璃事件,展現(xiàn)了主人公之間的性格差異和社會地位的對比。例如,王有福本來和“我”約好在德巴街路南第十個電桿下會面,結(jié)果因為“玻璃事件”,他嚇得不敢來赴約,第二天改約在德巴街后邊的德比街再見,甚至不敢再走德巴街,“我不走德巴街”;后來得知酒店在找他,要賠償他,他不敢相信,反而要“我”賠錢給酒店,這反映了王有福的膽小怕事和本分與善良。而“我”在看到酒店的布告后,萌生了狀告酒店,多要賠償?shù)南敕?,這表明“我”見過世面,比王有福精明、圓滑。③玻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對象,它還被賦予了象征意義。文中的“玻璃”折射的是在物質(zhì)文明日漸豐富和發(fā)展、現(xiàn)代化腳步無縫推進的當下,人的思想觀念的種種沖突,玻璃墻傷人事件的背后,交織著倫理觀念、法治觀念、誠信意識等不同理念的矛盾、困惑與沖突,是轉(zhuǎn)型期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王有福得知酒店告示提供賠償?shù)南⒑笠廊痪芙^前去索賠,用他自己的話說“你不騙我,那酒店也騙我哩,我一去那不是投案自首了嗎?”在當時情況下,未嘗不是理性的選擇。但是從另一方面正暴露出現(xiàn)代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深深的信任危機。王有福對自己撞壞人家玻璃第一反應是自己的責任,認為自己沒看清撞壞人家玻璃,理應賠償,但是自己或許因為貧窮的原因選擇逃離躲避,結(jié)果卻被人識破,所以感到難堪和羞愧,一再為自己的行為辯解開脫,似乎想獲得“我”的原諒和理解。隨后堅決不相信酒店的告示,并主動“掏出一卷軟沓沓的錢”作為賠付金。王有福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普通人的狡黠中不失本分與善良,而這種傳統(tǒng)美德正是當下社會生活中稀缺卻又不可或缺的精神道德資源?!拔摇倍媚闷鸱傻奈淦鞅Wo自己的利益,但在看到酒店尋找受傷者想給予賠償?shù)母媸竞?,“我”馬上產(chǎn)生“何不去法院上告,趁機索賠更大一筆錢呢”的想法,這里的“趁機”“更大一筆錢”所隱含的內(nèi)容似乎不應該被忽視。作為見過世面懂得世故的“我”有這樣的想法不由讓人產(chǎn)生“難道要借機敲詐”的懷疑。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貪欲”的存在,傳統(tǒng)社會的正直善良、誠信正義等不斷的受到?jīng)_擊和消解。答案:(1)C(2)D(3)①德巴大街是現(xiàn)代文明的一個簡版和縮影,街道本應該很大很寬敞,但是作者卻覺得“狹窄”,是因為作者從“玻璃事件”中看到了當時中國社會存在的諸多問題。②社會物質(zhì)文明在前進,但人的精神還有待解放和發(fā)展,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王有福們,做為弱勢群體,在值得人同情的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而某些跟上社會潮流的知識分子,在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應該反思自身的貪婪和狹隘。(4)①玻璃作為一個元素,貫穿了整個故事。它不僅是故事的起點,如打破玻璃的事件,也是故事的轉(zhuǎn)折點,如后續(xù)的賠償和索賠過程。②通過玻璃事件,展現(xiàn)了主人公之間的性格差異和社會地位的對比。例如,王有福因為玻璃事件無法赴約,這反映了他的膽小怕事和對金錢的重視;而“我”則表現(xiàn)出更為世故圓滑的一面。③玻璃不僅僅是一個物理對象,它還被賦予了象征意義。它象征著容易引起糾紛的事物,同時也折射出了社會的倫理道德和法制觀念,這些主題的揭示和深化得益于玻璃這一元素的存在。二.詩歌閱讀(共1小題)3.(2023秋?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各題。琴歌李頎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①。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②。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③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④從此始。[注]①廣陵客:指善于彈琴的人。②淥水、楚妃:都是琴曲名。③清淮:地名,地近淮水。④云山: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這里代指歸隱。(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A.一、二句寫友人設(shè)宴,寫出彈琴的起因,“歡”字表現(xiàn)主客其樂融融。B.三、四句寫烏鴉紛飛、霜催萬木,描繪了一幅蕭瑟凄清的深秋月色圖。C.宴上琴音使詩人想起千里之外的清淮,他產(chǎn)生歸隱之思,不禁黯然神傷。D.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情,有條不紊,生動形象地描述了琴歌之美。(2)請從描寫音樂的角度分析本詩與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的異同?!敬鸢浮浚?)B(2)同: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①李詩七、八句琴聲一響萬物寂靜,四座之人都為之陶醉,不覺星辰漸稀。作者從聽者反應和周圍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琴聲的美妙。②白詩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通過聽眾的“悄無言”和環(huán)境的“秋月白”側(cè)面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藝的高超。異:白詩中有關(guān)于音樂的正面描寫,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寫琵琶聲的婉轉(zhuǎn)動聽,而李詩中沒有?!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詩歌進行整體的把握,又要對詩歌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在理解每一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重點,對詩歌的內(nèi)容、情感、主題、意象、意境等進行分析概括。(2)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解答時要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從詩句中找出關(guān)鍵性信息進行分析,聯(lián)系前后句子進行分析,把握詩人的內(nèi)心感受?!窘獯稹浚?)B.“描繪了一幅蕭瑟凄清的深秋月色圖”錯誤,三、四句寫夜景,描繪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故選B。(2)同: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本詩七、八句從聽者反應的角度寫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一聲琴弦撥動,頓時萬籟俱寂,滿座為之陶然沉醉?!敖造o”二字形象地寫出人們側(cè)耳聆聽琴歌的專注著迷的神態(tài)。愈是言其靜,就愈突出琴音樂勾魂奪魄的心靈穿透力,就愈烘托出“廣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在這曼妙琴音的洗滌下,人們似乎忘記了塵世的酸辛,漠然了黑夜的漫長。蒼茫的高天之上,星子越來越少,天將放白,他們還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恍然自失。良友佳朋相聚總是太短暫了,徜徉在琴歌中,這一夜是過得很快。“欲稀”二字巧妙地點明了演奏時間的持續(xù),也照應了首句中的“歡”字,并為下文的直抒胸臆埋下伏筆。“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從聽者反應的角度渲染氣氛,襯托演奏者的高超技巧。“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兩句意思是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側(cè)面烘托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聽得入迷了,演奏已經(jīng)結(jié)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的境界里,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通過側(cè)面的烘托,讓讀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藝。異:白詩中正面描寫琵琶聲的片段精彩絕倫,用了一系列絕妙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出了琵琶女彈奏技藝的高超,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將激越的大弦聲比作急雨,將柔和的小弦聲比作情人之間的竊竊私語?!班朽星星绣e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大弦和小弦交錯彈奏,讓人感到仿佛是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到了玉盤中。寫出了琵琶聲的婉轉(zhuǎn)動聽。而李詩中沒有。答案:(1)B(2)同: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①李詩七、八句琴聲一響萬物寂靜,四座之人都為之陶醉,不覺星辰漸稀。作者從聽者反應和周圍環(huán)境表現(xiàn)了琴聲的美妙。②白詩中“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通過聽眾的“悄無言”和環(huán)境的“秋月白”側(cè)面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藝的高超。異:白詩中有關(guān)于音樂的正面描寫,如“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寫琵琶聲的婉轉(zhuǎn)動聽,而李詩中沒有。譯文:主人擺酒今晚大家歡聚,琴師撥動琴弦助興酒宴。明月照向城頭烏鴉紛飛,寒霜降臨寒風吹透衣衫。爐火暖融融華燭添光輝。藝人先彈《淥水》后奏《楚妃》。他的琴聲一響萬物寂靜,四座無言屏氣凝神傾聽。奉命去遠離鄉(xiāng)關(guān)清淮,敬告大家我要歸隱云山。賞析:唐詩中有不少涉及音樂的作品,其中寫聽琴的詩作尤多,往借詠琴而言志,或借寫聽琴而抒情。李頎的《琴歌》就是這樣的作品,它是詩人奉命出使清淮時,在友人餞別宴席上聽琴后所作。首二句交代聽琴的場合、時間、緣起以及演奏者。因酒興而鳴琴,可見其心情之暢達自適。著一“歡”字,渲染了賓主之間推杯換盞、其樂融融的熱鬧氣氛?!傍Q琴”二字點題,提挈全篇。三、四句轉(zhuǎn)折一筆,不寫演奏,而寫夜景,描繪了一幅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深秋月色圖:月光如水傾瀉在靜默的城垣上,不時有烏鵲驚飛;銀霜滿樹,木葉蕭蕭,寒風吹衣,一派凄冷肅殺之氣。與前兩句所傳達的歡快融洽之情相比,這兩句則低沉壓抑,這是以哀景反襯樂情,即便秋氣凜然,但有酒有琴有知己就足以抵擋了。同時,它為下文寫彈琴作了鋪墊。五、六句寫初彈情景?!般~爐華燭燭增輝”這一句是陪襯,扣合首句“歡今夕”三字,表明酒宴已入高潮。銅爐熏染檀香,華燭閃爍生輝,在莊嚴華麗的氣氛中,廣陵客登場獻藝,格外引人注目?!俺鯊棞O水后楚妃”,這一筆是直寫,交代演奏者所彈之曲的名稱,暗含其意?!稖O水》是著名的古琴曲,此曲清空淡雅。杜甫《淥水曲》說“浩歌《淥水曲》,清絕聽者愁”,白居易《聽彈古淥水》中說“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西窗竹陰下,竟日有余清”;這些都表明此曲有清心怡情之效?!俺?,也是一首當時廣為流傳的名曲,屬于深情綿邈之曲。七、八句從聽者反應的角度寫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一聲琴弦撥動,頓時萬籟俱寂,滿座為之陶然沉醉?!敖造o”二字形象地寫出人們徹耳聆聽琴歌的專注著迷的神態(tài)。愈是言其靜,就愈突出琴音樂勾魂奪魄的心靈穿透力,就愈烘托出“廣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在這曼妙琴音的洗滌下,人們似乎忘記了塵世的酸辛,漠然了黑夜的漫長。蒼茫的高天之上,星子越來越少,天將放白,他們還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恍然自失。良友佳朋相聚總是太短暫了,徜徉在琴歌中,這一夜是過得很快?!坝 倍智擅畹攸c明了演奏時間的持續(xù),也照應了首句中的“歡”字,并為下文的直抒胸臆埋下伏筆。末尾兩句寫自己的感觸。詩人奉命出使清淮,別宴上縷縷琴音不禁牽動了他的無限鄉(xiāng)思。想到自己離家萬里,不知何日能還鄉(xiāng),他必會暗自潸然垂淚。人生如白駒過隙,就不要如此奔波辛苦了,也許仕途之累使他深感厭倦了,他萌生了一種強烈的愿望——歸隱。“敢告云山從此始?”這個反問句是詩人的內(nèi)心獨白,也是他聽了琴歌之后所得的人生啟悟。詩人曾在《不調(diào)歸東川別業(yè)》中說:“漸無匹夫志,悔與名山辭;紱冕謝知己,林園多后時?!薄短撇抛觽鳌分姓f李頎“性疏簡,厭薄世務”。性格疏放超脫的他,耐不得住官場的名韁利索的羈絆,爾虞我詐的算計,還不如這樣約三五知己飲酒鳴琴似閑云野鶴般的生活來得逍遙自在。全詩寫時、寫景、寫琴、寫情,有條不紊,收放自然,“圓如貫珠”(《國雅品》卷二)。這首詩最值得賞玩的應該是詩人多方映襯、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誠如《詩筏》所言:“只第二句點出‘琴’字,其余滿篇霜月風星,烏飛樹響,銅爐華燭,清淮云山,無端點綴,無一字及琴,卻無非琴聲,移在箏笛琵琶觱篥不得也?!痹娙送ㄟ^營造意境、渲染氣氛、刻畫心理,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琴歌之美。三.默寫(共1小題)4.(2023秋?龍華區(qū)期末)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大戴禮記》中記載曾子憑借“日旦就業(yè),夕而自省思”的反省之功來守住基業(yè),這與《荀子?勸學》中的觀點“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如出一轍。(2)《登泰山記》中,姚顙在回視日觀峰以西群峰后寫下的“絳皓駁色,而皆若僂”,令人想到杜甫的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3)星星不僅僅是自然景物,還承載了豐富的文化、情感和哲理內(nèi)涵。這在古代詩文中屢見不鮮,如“纖云弄巧,飛星傳恨”?!敬鸢浮浚?)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2)絳皓駁色而皆若僂(3)纖云弄巧飛星傳恨【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默寫常見名句名篇的能力。本考點包括兩個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謂“名言”,是指那些廣泛流傳的詩文、格言警句之類;所謂“名篇”,是指在人們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為教材中要求背誦的篇目。平時要加以識記。【解答】故答案為:(1)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重點字:知)(2)絳皓駁色而皆若僂(重點字:駁)(3)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重點字:纖)四.文言文閱讀(共1小題)5.(2023秋?羅湖區(qū)校級期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U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節(jié)選自荀子《勸學》)材料二:三代之衰,學廢而道不明,然后諸子出。自老子厭周之亂,用其小見,以為圣人之術(shù)止于此,始非仁義而詆圣智。諸子因之,益得肆其異說,至于戰(zhàn)國,蕩而不反。然后山淵、齊秦、堅白異同之論興,圣人之學,幾乎其息。最后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為急。荀卿,楚人,嘗以學干諸侯,不用,退老蘭陵,楚人尊之。及戰(zhàn)國平,三代《詩》《書》未盡出,漢諸大儒賈生、司馬遷之徒莫不盡用荀卿子,蓋其為說最近于圣人而然也。滎陽鄭昊,少為詩賦,舉進士已中第,遂棄之曰:“此不足學也。”始從先生長者學問,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鄭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輔以強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師焉,無不至也。將更其名,數(shù)以請,予使之自擇,遂改曰荀。于是又見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嘗親見圣人徒讀其書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輕之。使其與游、夏并進于孔子之門,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學者,茍如荀卿,可謂學矣,而又進焉,則孰能御哉!余既嘉君善自擇而慕焉,因為之字曰叔希,且以勖其成焉。(選自歐陽修《鄭荀改名序》)(1)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于是又見A其志之果也B夫荀卿C者D未嘗E親見F圣人G徒H讀其書而得之(2)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CA.“學廢而道不明”與《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中的“而”的用法不同。B.徒,同類的人,與《師說》“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中的“徒”詞義相同。C.及,趕得上,與《登泰山記》“僻不當?shù)勒撸圆患巴敝械摹凹啊痹~義不同。D.字,取字,與《赤壁賦》“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中“漁樵”的用法相同。(3)下列對材料二相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CA.諸子百家遵循老子的理念,各自闡述奇談怪論,以致于圣人學說幾乎蕩然無存。B.漢朝的大儒賈誼、司馬遷等人,受益于荀子,因為荀子的論說最接近圣人大道。C.鄭昊年少學習詩賦,因想考中進士,開始追慕古人,跟從飽學的先生探究學問。D.鄭昊性情淳厚聰明,有志于學,想更改名字,多次請求歐陽修,最終改名為荀。(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①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②最后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貶異扶正,著書以非諸子,尤以勸學為急。(5)結(jié)合兩則材料,簡要概括鄭荀向荀子學習到了什么?【答案】(1)BDG(2)C(3)C(4)①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②最后只有荀子運用《詩經(jīng)》《尚書》中的學說,貶斥異說扶持正道,著書來駁斥諸子,尤其以鼓勵人們學習為要務。(5)鄭荀像荀子一樣,善于借助老師的教導及其著作來學習,用心專一,鍥而不舍,才有精進?!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根據(jù)句意、虛詞和結(jié)構(gòu)判斷。(2)本題考查識記詞語含義的能力,答題關(guān)鍵在于平時的積累與識記,并結(jié)合上下語境進行分析。(3)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guān)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5)本題考查篩選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時明確題目要求,篩選正確信息,用簡明的語言概括。【解答】(1)句意:在這種情況下又看出他志氣的果敢。荀子,不曾親自見過圣人,只是讀了他們的書后有所得。“也”句末語氣詞,“夫”是句首發(fā)語詞,所以在B處斷開?!罢摺痹诰渲斜硗nD,所以在D處斷開?!坝H見圣人”是動賓結(jié)構(gòu),結(jié)構(gòu)完整,G處斷開。故選:BDG。(2)C.“詞義不同”錯誤?!凹啊倍际恰氨鹊蒙稀薄摆s得上”。句意:有喜好古代道義卻感慨比不上的情意。/那些偏僻不對著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故選:C。(3)C.“因想考中進士,開始追慕古人,跟從……”錯誤,由“少為詩賦,舉進士已中第……始從先生長者學問,慨然有好古不及之意”可知,鄭昊考中進士后,才想跟從飽學的先生探究學問。故選:C。(4)①重點詞語:“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定語后置,應為“利之爪牙,強之筋骨”;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用,因為。句意: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②重點詞語:異、正,形容詞做名詞,異說,正道;非,駁斥;勸,勉勵,鼓勵;急,形容詞做名詞,迫切即行的要事,要務。句意:最后只有荀子運用《詩經(jīng)》《尚書》中的學說,貶斥異說扶持正道,著書來駁斥諸子,尤其以鼓勵人們學習為要務。(5)鄭荀與荀子都是“學矣,而又進焉”。從材料一的“善假于物也”來看,荀子“荀卿子獨用《詩》《書》之言”,“未嘗親見圣人,徒讀其書而得之”,主要是學習圣人之說,研讀完孔子編訂的《詩經(jīng)》《尚書》,體會其中思想,然后有所得。鄭荀“有好古不及之意”,學習的時候“從先生長者學問”,善于從師、尊師,“輔以強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師焉,無不至也”“其志之果”,學習專注,能夠堅持。答案:(1)BDG(2)C(3)C(4)①蚯蚓沒有鋒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壯的筋骨,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能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②最后只有荀子運用《詩經(jīng)》《尚書》中的學說,貶斥異說扶持正道,著書來駁斥諸子,尤其以鼓勵人們學習為要務。(5)鄭荀像荀子一樣,善于借助老師的教導及其著作來學習,用心專一,鍥而不舍,才有精進。參考譯文:材料一:我曾經(jīng)整天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jīng)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膊沒有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能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變得洪亮,可是聽的人在遠處也能聽得很清楚。借助車馬的人,并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達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資質(zhì)秉性跟一般人沒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罷了?!E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連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么腐朽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螃蟹有六條腿,兩個蟹鉗,但是沒有蛇、鱔的洞穴它就無處藏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材料二:夏、商、周三代后的衰落之時,學術(shù)廢棄,大道不明,在這之后諸子出現(xiàn)。從老子厭惡周代的混亂,因為他的淺見,認為圣人的學術(shù)到就這里停止了,開始非議仁義,詆毀圣智。諸子沿襲這種做法,更加肆意闡述他們的異說,到了戰(zhàn)國,更是放縱而迷途不返。在這之后山淵、齊秦、堅白異同的學說產(chǎn)生,圣人的學說,差一點斷絕。最后只有荀子運用《詩經(jīng)》《尚書》中的學說,貶斥異說扶持正道,著書來駁斥諸子,尤其以鼓勵人們學習為要務。荀子,是楚國人,曾經(jīng)以學說干謁諸侯,不被采納,回蘭陵養(yǎng)老,楚國人尊崇他。等到戰(zhàn)國動亂平定,三代的《詩》《書》沒有全部重出世上,漢代各位大儒如賈誼、司馬遷這些人沒有不全采用荀子學說的,大概因為他的論說最接近圣人大道才這樣。滎陽的鄭昊,年少寫詩賦,考取進士已經(jīng)中第,于是放棄科考之學并說:“這不值得學習?!遍_始跟從飽學的前輩求學問疑,有喜好古代道義卻感慨比不上的情意。鄭君年齡還小,但是性情敦厚聰明,再加上勉力好學的意志,遇到他認為對的人就從師學習,求學時沒有不到之處。將給他個名字,多次來拜托我,我讓他自己選一個,他于是改名為荀。在這種情況下又看出他志氣的果敢。荀子,不曾親自見過圣人,只是讀了他們的書后有所得。然而從子思、孟子以來,態(tài)度上都輕視荀子學說。如果讓他與子游、子夏一起進入孔子門下學習,我不知道他們學識的高下了。世上的學者,如果像荀子,就可以說得上學習了,而且還精進了,那么誰能超越他呢!我既贊賞鄭昊善于自己擇師,敬仰自己的老師,所以給他取字為叔希,并來勉勵他的成就。五.語言文字應用(共2小題)6.(2023秋?龍華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研究人員為更好地了解禁食如何影響免疫系統(tǒng),對照分析了兩組小鼠。其中一組在醒來后立即吃早餐,這是它們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A。研究人員收集了兩組小鼠醒來時的基線血液樣本,再次收集分別是4小時和8小時后。在做血液檢查時,研究人員注意到禁食組在單核細胞數(shù)量上大不相同。單核細胞是指在骨髓中制造并在體內(nèi)傳播的白細胞,它們在體內(nèi)扮演著許多關(guān)鍵角色,可對抗感染、心臟病甚至是癌癥。在基線時,B。但4小時后,禁食組小鼠的單核細胞受到了顯著影響,90%的這些細胞從血液中消失,這一數(shù)字在8小時后進一步下降。同時,非禁食組小鼠C。在禁食小鼠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單核細胞返回骨髓,進入休眠狀態(tài)。與此同時,骨髓中新細胞的產(chǎn)生減少了。研究人員繼續(xù)禁食老鼠長達24小時,然后重新喂食。隱藏在骨髓中的細胞在幾個小時內(nèi)又回到了血液中,這種激增導致了炎癥程度的加劇。①非但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不能預防感染,②反而會加劇炎癥,③降低老鼠對感染的抵抗力,④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敬鸢浮浚?)A另一組不吃早餐B所有小鼠的單核細胞數(shù)量相同C單核細胞未受影響(2)語句:①“非但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不能預防感染”修改為“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非但不能預防感染”。語句:④“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修改為“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或“并可能導致心臟病”?!痉治觥浚?)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此類型題首先要通讀語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2)本題考查的是病句辨析的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窘獯稹浚?)A,根據(jù)“對照分析了兩組小鼠。其中一組在醒來后立即吃早餐”,可填:另一組不吃早餐。B,根據(jù)“但4小時后,禁食組小鼠的單核細胞受到了顯著影響”,可填:所有小鼠的單核細胞數(shù)量相同。C,根據(jù)“禁食組小鼠的單核細胞受到了顯著影響,90%的這些細胞從血液中消失,這一數(shù)字在8小時后進一步下降。同時,非禁食組小鼠”,可填:單核細胞未受影響。(2)①關(guān)聯(lián)詞位置不當,非但……反而……,前后分句主語相同,放在關(guān)聯(lián)詞前面,修改為“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非但不能預防感染”。④成分殘缺,“導致心臟病風險”成分殘缺,添加“增加”或刪去“風險”,修改為“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或“并可能導致心臟病”。答案:(1)A另一組不吃早餐B所有小鼠的單核細胞數(shù)量相同C單核細胞未受影響(2)語句:①“非但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不能預防感染”修改為“這些改變的單核細胞非但不能預防感染”。語句:④“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修改為“并可能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或“并可能導致心臟病”。7.(2023秋?龍華區(qū)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當?shù)谝粓龆└采w大地,白菜便已整理好行李,準備要離開土地了。雖然最外層的葉子依然舒展松散如裙擺,但內(nèi)層已包裹緊密,捏一捏頓感踏實。如此瓷實便可承受長途運輸之顛簸。別看白菜窩在壟間A,葉子并無精致講究的姿態(tài),但是從離地幾米的視角俯視它們,卻有震撼的觀感。一朵朵花苞蔥蔥翠翠、圓圓滾滾、層層疊疊,像浸染了青汁,顏色順著鼓脹的曲線,由濃而淡滑落。物資匱乏的年代里,入冬后家家戶戶都要存上百余斤大白菜。它在最寒冷的季節(jié)受命,承擔起果腹之重任。年幼正在長身體的我,總是不滿足B的食物,于是在奶奶彎腰拾起一棵白菜時,便開始嘟囔著抗議:我不想吃燉白菜。攏上套袖,奶奶橫起面板,豎起搟面杖,燒旺爐火。雙手交錯間,便烙好一張酥香的蔥油餅。有了餅的加持,燉白菜果然又變得別有滋味。有時,奶奶也會把肥肉煉成脂渣,和著白菜做成包子、餃子、烙餅,味道各有不同,味蕾再次淪陷。大白菜味甘性平,它的迷人和可貴之處正在于它與誰搭伴都可以,也可以獨當一面。又是一年雪落時,雪霰排成長隊降落人間,或隨旋風急流而瀉,或循著光線升騰。相比之下,白菜篤定多了。陳于墻角、鋪于集市,C地候在那里,為大地隆冬的洗禮而揭幕。(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下列各項使用的修辭手法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相同的一項是AA.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B.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C.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3)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為“攏上套袖,奶奶把面板橫放,豎起攆面杖,爐火也被燒旺了”,從語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么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答案】(1)A.其貌不揚B.千篇一律C.不卑不亢(2)A(3)①原句“橫起面板,豎起搟面杖,燒旺爐火”是三個整句,更能表現(xiàn)奶奶烙餅動作干脆利落。②原句的主語一致,都是“奶奶”,語脈一致,表意更簡潔,與下文銜接更緊密自然?!痉治觥浚?)本題考查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此類試題答題時要熟記所有詞語的含義,然后結(jié)合語境弄清所用詞語的前后語境,盡可能找出句中相關(guān)暗示信息。(2)本題考查的是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首先要對基本常見的修辭手法加以掌握,其次,分析句子,確定修辭手法;最后明確表達效果。(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語句的鑒賞能力。解答本題可以從修辭、詞語運用、句式等角度對比原文與修改語句的不同,從而分析出原句的藝術(shù)特色。【解答】(1)A,語境是對白菜外形的評價,可用“其貌不揚”,其貌不揚:形容人的外貌平?;虺舐,語境“于是在奶奶彎腰拾起一棵白菜時,便開始嘟囔著抗議:我不想吃燉白菜”,說的是菜品的單一,可用“千篇一律”。千篇一律:事物只有一種形式,沒有變化。C,根據(jù)“陳于墻角、鋪于集市”,說的是白菜呈現(xiàn)的姿態(tài),可用“不卑不亢”,不卑下也不高傲,形容態(tài)度言語有分寸。(2)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生物樣本液氮罐租賃與生物樣本安全存儲及運輸服務合同
- 紡織品質(zhì)量檢驗補充合同
- 《晶體管開關(guān)特性》課件
- XXX學校校園體育一小時活動安全應急預案范文
- 《神經(jīng)系統(tǒng)結(jié)構(gòu)概要》課件
- 商品管理與營銷策略
- 會展策劃師職業(yè)培訓體系
- 《臨床護理操作》課件
- 動土作業(yè)安全培訓
- 食品安全案例警示與維權(quán)指南
- 公路養(yǎng)護的高級工復習題
- 三人合伙經(jīng)營協(xié)議書 doc 三人合伙經(jīng)營協(xié)議書實用版(六篇)
- 葡萄酒品嘗學第八章-2013
- 鐵路防洪培訓課件
- 羅氏C8000使用操作說明
- 水事案件調(diào)查詢問筆錄(模板)
- 大班科學《神奇的洞洞》課件
- 公司工作交接清單表格
- 季節(jié)性防雷防汛防臺風安全檢查表
- 歸檔文件目錄
- 2022年四川省綿陽市中考英語試題及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