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1頁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2頁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3頁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4頁
北京市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高三年級上冊期中考試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海淀區(qū)2024-2025學(xué)年第一學(xué)期期中練習(xí)

高三語文2024.11

本試卷共8頁,150分??荚嚂r長150分鐘??忌鷦?wù)必將答案答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

效??荚嚱Y(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紙一并交回。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一5題。

材料一

唐代《括地志》云:“太行數(shù)千里,始于懷而終于幽,為天下之脊?!?/p>

《尚書?禹貢》中已出現(xiàn)“太行”之名:“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在古人的理解中,太行

山直通碣石山及海域,不僅綿長,而且廣大。比大更甚謂之“太”,古代地理學(xué)者有“天下之山,莫大于

太行”的共識。太行山從北向南呈“S”形,東西寬40-50公里,由群山組成一個極大的“矩陣”。其中名

山薈萃,諸峰林立,王屋、云臺、狼牙、五臺等山峰自南而北牽手聳立,仿佛華夏大地上的另一道長城。

劇烈的造山運動和千百萬年的冰蝕水侵,使太行山隨處可見落差巨大的斷崖峭壁和深不可測的深山峽

谷,形成了多樣的自然地貌。山頂平臺、山崖平臺、山崖陡坎組成了階梯狀地形,高峻壁立、連綿不絕的

長崖三面圍合形成了圍谷或甕形山谷,還有百轉(zhuǎn)深幽的曲峽、一線天式的地縫,棱角鮮明、嶙峋崢嵯的塔

峰叢、巖墻、孤峰、石柱等。這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地貌被稱為“太行地貌”。

太行山東麓群峰拔地,列嶂摩天。尤其是南太行,與平原之間幾乎沒有過渡,猶如被直接劈開了一樣。

而西麓則黃土深厚,相對徐緩。這樣差別巨大的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呢?

北宋沈括登太行山時,在山崖間發(fā)現(xiàn)了一些海螺貝殼,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

現(xiàn)代地質(zhì)學(xué)研究證實了他的論斷,240萬年前,太行山開始大幅隆起,東側(cè)盆地則不斷沉陷,東麓的大斷裂

便造成了地形上的一升一降。新生的太行山如一道巨型城墻,阻擋了西北季風(fēng)帶來的滾滾沙塵,在太行山

西側(cè)沉積成地球上面積最大的黃土高原。眾多的河流又硬生生在墻體上沖出一條條孔道,將滾滾泥沙一股

腦兒傾瀉入古華北海,長出了30多萬平方公里的華北平原。

太行山東西兩側(cè)的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巍巍八百里太行用它的錚錚鐵骨支撐起了

搖籃中的中華文明。

(取材于蔣殊等的相關(guān)文章)

材料二

距今10萬至1萬年前,黃河及海河流域的薄沱河、桑干河等支流以洪荒之力橫切太行山脈,形成一條

條深深的河谷。這些與太行山近于垂直的河谷被稱為“隆”,是穿越山脈的天然通道,先民們巧借這些河

谷,開拓出用于遷徙、貿(mào)易、征戰(zhàn)的道路系統(tǒng)。這里的隆就具備了隆道和隆關(guān)兩個要素。太行山的主要降

道有8條,約每百余里一條,被稱作“太行八隆”,從南向北依次為軟關(guān)隆、太行隆、白邑、澤口隆、井

隆、飛狐隆、蒲陰院、軍都隆。如果把太行“S”形脊梁分成三段,北太行為頸椎,中太行為腰椎,南太行

為尾椎,那么這些怪道就是要命的椎間盤。險并非寬闊平坦的河谷,太行八隆也多與曲折幽深的曲峽相伴。

學(xué)界普遍認為,這些曲峽是在早期古平原曲流的基礎(chǔ)上,由于地殼抬升,河流下切侵蝕作用加強,最后切

穿太行山脈時形成的。

這些險道彰顯了開拓進取的太行精神。為打通這些險道,我們的祖先披荊斬棘,移石填溝,可謂手臍

足月氐,隼路藍縷。正是通過這些怪道,位于洛陽盆地、被認為“最早中國”的二里頭文化,在距今3500年

時傳到了晉南;明代晉商販運茶葉進入山西,并把山西的煤炭、池鹽等運回中原。這些怪道地理位置重要,

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每條隆道上的隆關(guān)多為軍事設(shè)施,如北京的居庸關(guān)、山西的天井關(guān)等。

源于黃土高原的河流穿過太行山后,在山口地帶形成沖積扇。沖積扇從頂部到底部,沉積的物質(zhì)由粗

大變細小,地下水位由低變高。沖積扇中部土質(zhì)較細,地下水位、土壤酸堿度適中。大小沖積扇連成沖積

扇裙,將其中部連成一線,在山前形成了一條“S”形的“都城廊道”,和太行山的“S”形脊梁并行,成

為挺立起華夏文明的另一條“脊梁”。這條廊道與呈東西走向的太行八隗一起,組成了開辟年代最早、使

用年代最久的國家級道路系統(tǒng),促進了區(qū)域間的溝通與交流,對華夏文明共同體的形成起到了支撐作用。

(取材于姜劍波、韓茂莉、郭永平等的相關(guān)文章)

材料三

“盤古山,盤古道,盤古山下娘娘廟。娘娘就是女娟皇。河邊水和黃土操,遍地都成黃人樣?!边@首流

傳在太行山區(qū)的兒歌把太行山的偉大造化潛移默化為堅韌而富有開拓力的太行精神。華夏先民們以這座大

山為脊,譜寫出一部中華民族的創(chuàng)世史詩。

中國古詩文中,以“太行”為詠頌對象的詩文比比皆是,如曹操的“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陸

游的“馬聲蕭蕭陣堂堂,直跨井邑登太行”。這些詩歌表面上慨嘆太行山之險峻,實則表達了一種雄豪無

畏的氣概和堅韌不餒的精神,積淀出“太行意象”的雙重內(nèi)涵,構(gòu)成了“太行意象”的陽剛之美。

伴隨著時代的演進,“太行意象”注入了鮮明的紅色基因。抗戰(zhàn)時期,朱德總司令、陳毅元帥等深入

前線,在戰(zhàn)斗中留下了凸顯“太行意象”的光輝詩篇。和平建設(shè)時期,不論是從太行山腰修建的“人工天

河”紅旗渠,還是被譽為“太行明珠”的掛壁公路,都在述說著太行精神的延續(xù)與傳承。太行山因此更顯

巍峨,“太行脊梁”也愈加堅挺。

(取材于侯文宜、楊麗等的相關(guān)文章)

1.根據(jù)材料一,下列理解與推斷,不F做的一項是()(3分)

A.“太行”之名體現(xiàn)了古人對太行山綿長且廣大的認識。

B.“太行地貌”具有雄奇、險峻、形態(tài)復(fù)雜多樣的特征。

C.太行山東側(cè)的華北平原在地質(zhì)歷史上曾經(jīng)是一片海洋。

D.由于東側(cè)沉陷、西側(cè)抬升,太行山兩麓地貌差異巨大。

2.根據(jù)材料二,下列有關(guān)“太行八陵”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是河流橫切太行山脈后,天然形成的便利道路系統(tǒng)。

B.是太行山“S”形脊梁上的“椎間盤”,地理位置重要。

C.有隆道和隆關(guān)兩個要素,兵家常通過占據(jù)險關(guān)來控制的道。

D.和太行山前“都城廊道”一起,連接了東西南北多個方向。

3.根據(jù)材料二,下列理解與推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海河的支流和黃河橫切了太行山脈,將其分為北太行、中太行、南太行三段。

B.地殼抬升未破壞河的曲流形態(tài),加強了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典型的曲峽景觀。

C.流出谷口時,河流所攜帶的物質(zhì)由小到大依次沉積,在山口地帶形成了沖積扇。

D.沖積扇在不同部位存在沉積物差異,這會使人們選擇在其頂部和底部進行耕種。

4.根據(jù)材料三,下列詩句不能體現(xiàn)“太行意象”雙重內(nèi)涵的一項是()(3分)

A.天冷日不光,太行峰蒼莽。嘗聞此中險,今我方獨往。(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B.舉首見太行,逸翠蜚萬丈。爽朗肝膽張,豁達氣宇曠。(郝經(jīng)《去三漢見太行》)

C.鄉(xiāng)信還千里,寒蟬更一聲。太行山色好,向我碧無情。(董潮《晚霽》)

D.遠望春光鎮(zhèn)日陰,太行高聳氣森森。忠肝不灑中原淚,壯志堅持北伐心。(朱德《太行春感》)

5.閱讀以上三則材料,簡要概括太行被視作“脊梁”的原因。(6分)

二、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題。

陳子思者,名知默,其先蜀郡闞州人也。曾大父省華,仕至左諫議大夫,大父堯叟為真宗相。父師古

為郎中。而堯叟兩弟,堯佐為仁宗相,堯咨為節(jié)度使。方其家盛時,子孫仕宦滿朝,至監(jiān)司、郡守者數(shù)十

人,治甲第京師,車馬、衣服、聲伎之奉,時無比者。而子思已好學(xué),不肯為子弟游。家人欲官子思,子

思日:“吾學(xué)從科舉,號?為官也。齋郎監(jiān)簿,只辱吾志?!蹦俗屍湫肿又抡?。家人強之,子思終不肯

受。子思既長,舉進士,十余年不第。治平元年,再舉進士,就試尚書省,復(fù)不得第。乃退日:“吾老矣,

不可猶舉進士?!币虮M棄其所好,攜妻子之汝,居靈泉山,治宅種田,往來于山中。子思舉進士時,嘗為

詩。及居靈泉,不治他文,專以詩為事,期年,詩大行。汝、許、襄、鄧、陳、鄭之人,皆知子思善為詩,

慕其名,日有以詩交子思者,子思皆報之。

子思為人,高遠有志,尚氣,非其人不與游,與游者雖甚貴,不少下之。至居田里,與父老.親故相過

兀所擇一皆盡其歡心必此△滋愛之。畢仲游兄弟居陽翟,有誦子思之詩于仲游者,仲游以為唐人詩,可怪

未嘗見也。問之,?子思詩,大驚,乃盡其詩縱觀之,而與兄弟學(xué)詩于子思。子思之論詩日:“吾中有所

期者,志也;諭吾之志于外者,言也。出吾之言可以詠歌則為詩,凡如吾之所欲道而雅言者,皆詩也。而

世人之詩,反若非其語言,何哉?”故子思之作詩,凝思澹視,俯首少頃,或杯行笑語,伸紙和墨,如不

經(jīng)意,而章已就矣。人初以為易,而其和之者,雖累月終不及。故子思之詩,溫潤縱恣,自然不類世俗作

者。

子思居靈泉二年,有病,因入陽翟,謂畢仲游日:“我死,無忘吾詩?!碑呏儆稳眨骸安桓?!”后一

年,子思平居無事,謂其妻日:“吾體不樂,吊死乎?!蹦吮举Z延年家,搗紙欲冬其詩,未成而子思病,

遂卒。子思既卒,其家乃盡取其詩稿及他文章,納諸棺而葬之,日:“無使人得也?!笔菚r仲游去陽翟,

行至長葛,聞子思卒,哭甚哀,曰:“嗟乎!子思之卒,吾不在此者,亡其詩矣?!笔谷藛栔?,果然。乃

護其子遲及諸交游,得子思二百篇,居靈泉作者百篇而已,目:“猶可以遺后人?!弊铀贾?,年三十八

云。

(取材于畢仲游《陳子思傳》)

6.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匕吾之言可以詠歌則為詩比:依據(jù),依照B.吾體不樂,陽死乎殆:大概,恐怕

C.搗紙欲然其詩次:列為第二等D.乃抵其子遲及諸交游抵:拜訪,造訪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吾學(xué)從科舉,所以為官也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B顧怪未嘗見也人則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信》)

C.問之,乃子思詩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D.乃之賈延年家王見之,曰:“牛何之?”(《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頤的一項是()(3分)

A.乃讓其兄子之孤者一一于是推讓給他兄長的遺孤

B.非其人不與游一一不是身份尊貴的人,子思不與他們交往

C.凡如吾之所欲道而雅言者,皆詩也一一凡是我想說的話用雅正的語言表達出來,就都是詩

D.納諸棺而葬之一一將子思的詩稿和文章放在棺中隨他安葬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與父老親故相過無所擇/一皆盡其歡心/以此人滋愛之

B.與父老親故相過無所擇一/皆盡其歡心以此人/滋愛之

C.與父老親故相過無所擇/一皆盡其歡心以此人/滋愛之

D.與父老親故相過無所擇一/皆盡其歡心/以此人滋愛之

10.“贊”是寫在人物傳記結(jié)尾的文字,用于總結(jié)、評價人物生平經(jīng)歷、品行成就等。請根據(jù)全文,用自己

的話為這篇傳記寫一段簡短的贊語。(6分)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30分。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1-13題。(共12分)

雨中看牡丹三首⑴

蘇軾

其一

霧雨不成點,映空疑有無。時于花上見,的鐮⑵走明珠。

秀色洗紅粉,暗香生雪膚。黃昏更蕭瑟,頭重欲相扶。

其二

明日雨當止,晨光在松枝。清寒入花骨,肅肅初自持。

午景發(fā)秋麗,一笑當及時。依然暮還致,亦自惜幽姿。

其三

幽姿不可惜,后日東風(fēng)起。酒醒何所見,金粉抱青子。

千花與百草,共盡無妍鄙。未忍污泥沙,牛酥煎落蕊⑶。

注釋:【1】此組詩為作者于元豐三年(1080)在黃州所作。【2】的課(di11):明亮的樣子?!?】牛酥

煎落蕊:用牛酥煎落花做成美食。

11.下列對詩歌的理解,不F理的一項是()(3分)

A.其一寫牡丹在濠濠霧雨中由盈盈帶露到花重欲傾的變化。

B.其二“清寒”二句,寫牡丹在雨后晨光中臨寒自守之態(tài)。

C.其三寫牡丹異于千花百草,即使凋零,也不甘墮入泥沙。

D.三首詩從色與香、開與落等多個角度寫出了牡丹的風(fēng)韻。

12.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其一“洗”字用得傳神,生動地寫出雨中牡丹秀而不妖、清新脫俗之美。

B.其二“一笑”句用擬人手法,形象表現(xiàn)了牡丹趁正午暖陽盡情舒展之姿。

C.其三首句與其二尾句形成頂真,銜接緊密,詩人的情緒由嘆惋轉(zhuǎn)為昂揚。

D.詩人展開聯(lián)想、想象,運用了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使詩歌的意境更為深廣。

13.聯(lián)系三首詩來看,詩人的思想感情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加以解說。(6分)

14.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要求:書寫規(guī)范,字跡清晰。(8分)

(1)古代詩人常于月下歌詠。如白居易《琵琶行》中“①,②”,用月下環(huán)境和聽眾反應(yīng)側(cè)面表

現(xiàn)琵琶女技藝的精湛;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中“孤光自照,③”,借洞庭月下“表里俱澄澈”

的景象抒寫高潔的品性、坦蕩的胸襟。

(2)古人設(shè)喻,或以說理,或以抒懷。如荀子《勸學(xué)》中“④,⑤”,以“木”“金”為喻來說

明學(xué)習(xí)的作用;蘇洵《六國論》中“以地事秦,⑥”,諷刺了六國割地求和的荒謬;蘇軾《赤壁賦》

中“寄蜉螳于天地,⑦“,借物之細小感慨個體之微末。

(3)在高三新學(xué)期勵志班會上,學(xué)習(xí)委員引用“有善始者實繁,⑧”與同學(xué)們共勉。

15.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共10分)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這里林黛玉見寶玉去了,又聽見眾姊妹也不在房,自己悶悶的。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上,只

聽見墻內(nèi)笛韻悠揚,歌聲婉轉(zhuǎn)。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xí)戲文呢?!致牫朗牵骸傲汲矫谰?/p>

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甭犃诉@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心下自思道:“原來戲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

人只知看戲,未必能領(lǐng)略這其中的趣味?!庇謧?cè)耳時,只聽唱道:“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

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fā)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

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見古人詩中,有“水流花謝

兩無情”之句,再又有詞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之句,又兼方才所見《西廂記》中“花落水

流紅,閑愁萬種”之句都一時想起來,湊聚在一處。仔細忖度,不覺心痛神癡,眼中落淚。

(1)從選文中可以看出林黛玉_____、、、的形象特點。(4分)

(2)選文中多處寫到了“流水落花”,請結(jié)合《紅樓夢》中其他相關(guān)內(nèi)容,談?wù)劇傲魉浠ā痹谒茉烊宋?/p>

和表達主題方面的作用。(6分)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6-19題。

嵐起處有茶香

①多雨的暮春,總可以看到嵐起寨的四圍裊裊升起游移的嵐氣,和大片碧綠的茶園融為一體。嵐氣是

變動不居的,只有在嵐氣散去時,茶園才得以清晰地顯現(xiàn)。寨子被群山環(huán)抱著,在它的西南,有一道瀑布,

從黝黑的巨大巖石上奔流而下,碎玉般晶瑩迸濺。通向山嶺高處的路徑似乎都不曾開發(fā),便給了小動物們

更多穿行的空間。有登山癖好的人來此,也只能畫吉丁1號,靜觀四圍之景象,不行路時也是可以生出許多

念頭的,尤其安然坐下時,比行色匆匆時有了更多的松弛——不僅僅是動作上的,更在于內(nèi)心。

②對于嵐起寨的暮春,我只能如簡筆畫那般信手勾勒。喬治?吉辛說:“世上有多少人能這樣寧靜、

會心地欣賞天地間的美景呢?每五萬人中能否有一個人如此呢?”我想,此時的我,或許是五萬人中的那

一個幸運者。

③如果不是下起春雨,嵐起寨的茶園里便都是一些忙碌的身影,她們的指腕靈活地翻轉(zhuǎn)著。積年的經(jīng)

驗,使她們采摘鮮葉時不必經(jīng)過思索,便能做到準確而且迅捷。在指腕的翻轉(zhuǎn)中,外人看到了美感,她們

則看到了日常的真實不虛。鮮葉及時地由露天來到車間,開始了由潤澤到干燥的歷程。

④一夜無眠的制茶師傅們在晨曦到來時一臉倦意——從鮮葉脫離母樹后,他們的辛勞就開始了。許多

程序,一一做去——我只記下了揉捻、炒青、烘焙。每年制茶的可能是這幾位師傅,或者是那幾位師傅,

手上功夫都不容篁攀.,他們在一起其實是各自展現(xiàn)差異。即便是同一位師傅相隔一年來到嵐起寨,他也已

經(jīng)不是過往的自己了——此時持有的情性、識見,已非去年的還原,這也使今年之茶,非去年的復(fù)制。茶

樹一畦畦的,看似天生天養(yǎng),從遠處望去都如同無數(shù)的臥龍紋絲未動,然草木有本心,每一株茶樹內(nèi)部也

各有差異。天下植物千萬,人確認茶為飲中上品,一定是歷經(jīng)了無數(shù)的試驗,然后開辟茶山,種植培養(yǎng),

各出滋味。茶農(nóng)之于茶樹可謂知音,知其所喜高度、方位、土壤。那些試圖探求無限者,會不囿于既往的

經(jīng)驗,月號堂下壽而開新徑。身在井隅,心懷璀璨——我想,每位師傅在制茶過程中都會有如此向往。

⑤我在嵐起寨頂樓的陽臺上坐下來,而不是匆忙地趕往某個景點。出外旅行時,所思所想異于平素,

想的總是“松弛”“閑適”“岑寂”“清曠”這些字眼,便有了“坐下來”這個安放的姿態(tài)。在有些日子

里,我們的確是在做著“只爭朝夕”的勞作,沒辦法停下來。元人楊載曾如此形容:“波瀾開闔,如江海

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復(fù)起?!边@個生活節(jié)奏越發(fā)迅疾的時代,沒有誰可以置身其外,但是個人的調(diào)節(jié)也

能帶來一些自由,使感官體驗到與“迅疾”相反的趣味。如我在嵐起寨的這些日子,說起來沒有什么工作

成效。閑坐花了不少時間,品茶又花了不少時間,沒有創(chuàng)造任何物質(zhì)財富,精神上的感悟一時也說不出有

多少——它們潛沉于深處,不知何時才會壽色冬歲。不過,閑散地坐下來,加上茶水的浸潤,的確使人松

弛了不少。以前我覺得自己寫文、寫字在結(jié)構(gòu)方面都有點緊,后來松了許多,我以為是慢功夫的成全。

⑥古人認為山以不動為法。它的厚重、沉實、堅硬,和人的生存相仿,很實在、真切,也都向前延伸。

正如每個人都需要踏實勞作,方能實現(xiàn)生存的延續(xù)。然而,一座山的靈氣,往往是由嵐氣來承擔(dān)的,它縹

緲隨風(fēng),無一定之規(guī)地漫起、游移,任意西東。裊裊而起的嵐氣在情調(diào)和色調(diào)上都異于火燒云,它薄紗一

般潔凈、素淡,人于遠處靜靜地欣賞,甚至不愿開口評說什么。嵐氣所形成的氛圍,無法讓人說明白,那

些說不明白的部分——只可意會,讓人心懷一種朦朧的陌生感、新鮮感。

⑦夜半醒來,覺得滿室茶香。心想,人是讓茶香喚醒的。每一種植物都有自己的香氣,茶香為人所喜,

起始可能是偶然,慢慢地,不可替代。從鮮葉到此時的茶香彌漫,我想是接近圓滿了——樓下的制茶師傅

已經(jīng)很多個夜晚沒有合眼了,如此茶香可以視為回報。一批茶做完的時候,他們的心緒便舒展起來。和茶

香可以相提并論的是書香,它們的起源是一樣的,都來自植物。每一泡茶都有自己的審美取向,大紅袍異

于白雞冠,半天妖異于鐵羅漢。每一本書也都有自己的風(fēng)格承載,舊版書不同于新版書,雕版印刷不同于

激光照排。文士于書齋斜靠著,翻翻書,品茶,而后又翻翻書,甚覺暢適。

⑧“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這是蘇東坡說的,然而制茶師傅似乎不認可此說,囑我

還是先喝去年的茶,新茶放一段再說。關(guān)于理由,他只用了“退火”兩個字。天下道理大抵相通——我到

文房四寶店挑了一些宣紙回家,并不急用,而是囤起來,日后再說。待舊宣紙用完了,新的宣紙也火氣銷

盡,平和溫潤,此時下筆便覺暢快。經(jīng)過時日磨洗的紙,居然有這般效果——時日無語而行,某些因素于

其中悄然化解,于是品質(zhì)被提升了。有人來,送了一些老紙和老墨,它們還達不到古紙古墨的等級,卻也

使我期待之至。很迫切地就把老墨研了,把老紙攤開了,寫一首清冷的宋詞,感覺還真不同于以往,其中

就有我對過往時日的敬畏,時間讓這些紙和墨都有資格冠之以“老”。新茶做成后,也在靜靜經(jīng)歷時日之

變,這就不需人工參與了——如同青銅器爬上銹跡,八仙桌漫上包漿,全是時日的拿手好戲。當然,茶葉

不需放置那么久長,它們在適宜的時候被飲用,韻致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現(xiàn)。

⑨我離開嵐起寨時已是立夏之后。采摘完鮮葉的茶山人跡罕至,一片靜謐。它在浮游的嵐氣中繼續(xù)汲

天地精神,開始了新的生長。

(取材于朱以撒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也只能凰于:喝囿于一隅:局限在一個空間

B.手上功夫都不容置疑不容置疑:不允許提出不同意見

C.胭夠中撤而開新徑脫略舊轍:打破舊有規(guī)則或傳統(tǒng)

D.不知何時才會若然天開若然天開:一下子就領(lǐng)悟了

1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頌的一項是()(3分)

A.第②段通過寫“我只能如簡筆畫那般信手勾勒”,來表現(xiàn)嵐起寨暮春時節(jié)說不盡的美。

B.第⑤段寫人在“只爭朝夕”的勞作中無法體驗松弛閑適之趣,從而否定忙碌的價值。

C.作者由新茶退火想到新宣紙火氣銷盡,進而產(chǎn)生了許多事物需經(jīng)歷時日之變的思考。

D.本文畫線的三處引用,或凸顯情感,或增添形象性,或引發(fā)進一步思考,各得其宜。

18.第⑦段寫到“夜半醒來,覺得滿室茶香”,請聯(lián)系全文,談?wù)劇安柘恪本壓味鴣怼#?分)

19.文章①⑥⑨段都寫到了“嵐氣”,請聯(lián)系全文,分別回答這三次寫嵐氣的作用。(6分)

五、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