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考點清單)(挖空版)-湘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期中考點總結(jié)_第1頁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考點清單)(挖空版)-湘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期中考點總結(jié)_第2頁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考點清單)(挖空版)-湘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期中考點總結(jié)_第3頁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考點清單)(挖空版)-湘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期中考點總結(jié)_第4頁
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考點清單)(挖空版)-湘教版2024七年級地理期中考點總結(ji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章地球的面貌

-

?>思維導(dǎo)圖

L海洋與陸地——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世界的海陸分布-七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陸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坡、洋盆、大洋中脊、海溝

世界的地形等高線和等高距

根據(jù)等高線上的數(shù)值判讀海拔

地球的面貌學(xué)看地形圖

根據(jù)等高線疏密程度判讀坡度的陡緩

等高線地形圖與判斷

根據(jù)等高線形態(tài)判斷山體部位

根據(jù)地形圖判讀地形類型

地表形態(tài)變化

大陸漂移假說

海陸變遷一板塊構(gòu)造學(xué)說

\,一1地中企-喜哥沸火山地震帶

一火山與地震一

、一環(huán)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o>知識清單

第一節(jié)世界的海陸分布

考點一:全球的海陸比例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陸地被廣闊的海洋所包圍。海洋面積占70.8%,陸地面積占29.2%,

即o由于海洋面積比陸地面積大得多,航天員從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

大部分是蔚藍色的,因此科學(xué)家又把地球稱為“水的行星”。

考點二:世界海陸分布特點

(1)就南、北半球而言,陸地主要分布在,海洋主要分布在0北極地區(qū)以為

主,南極地區(qū)以為主。

(2)就東、西半球而言,陸地主要分布在,海洋主要分布在o

(3)無論如何劃分,任意兩個面積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東半秣泰半球北睪球

考點三:七大洲

?亞洲?北美洲〕

[②南美洲)3強°歐洲)I?大洋洲

1.七大洲的名稱、位置和特點

按面積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

七大洲面積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順口溜:-

2.半島、島嶼、大陸和大洲概念區(qū)分

地球上的陸地被海洋分割成六個大塊和眾多小塊

(1)半島:一面與陸地相連,三面被水包圍的陸地。

(2)島嶼:分散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塊陸地。

(3)大陸:面積廣大陸地。

(4)大洲:是大陸和它附近的島嶼的合稱。

3.陸地的世界之最

(1)世界上跨經(jīng)度最多、緯度最高、海拔最高的大洲是;

(2)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

(3)亞洲和歐洲連成一塊合稱,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陸。

考點四:四大洋

1.四大洋的名稱、位置和特點

地球上,廣闊的海洋彼此相通,連為一體。習(xí)慣上,人們把海洋劃分為四大部分,分別命

名為。

⑴太平洋:跨南北半球,約占世界海洋總面積的一半,在四大洋中最大、最深,島嶼也最多。

⑵大西洋:跨南北半球,形狀略呈“S”形,是世界第二大洋。

⑶印度洋:全部在東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

⑷北冰洋:以北極為中心,介于亞洲、歐洲和北美洲之間,被海冰廣泛覆蓋,是四大洋中最

小、最淺的大洋。

2.海、洋、海峽的概念區(qū)分

(1)海:海洋的邊緣部分。與大洋相比,海的面積要小得多。它們一般靠近大陸,多由半島或

島嶼與大洋隔離開來。

(2)洋: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離大陸較遠,面積廣闊,深度多在2000米以上。

(3)海峽:溝通兩個海域之間的狹窄水道,一般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考點五:大洲之間的界線

(1)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記

憶口訣:烏烏里大黑土)

⑵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

(3)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4)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是:

⑸歐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

(6)南美洲與南極洲的分界線是:

第二節(jié)世界的地形

考點一:陸地地形

1.含義:地表的各種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總稱為地形。

2.地形類型:人們通常把陸地上的地形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種基本類型。

①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廣闊。

②高原: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邊緣比較陡峭。

③丘陵:海拔較低,多在500米以下,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④山地:海拔較高,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

⑤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huán)繞,四周高,中部相對低平。

五種地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海拔高

四周高

小中間低

平原

海拔低

3.海拔與相對高度:

海拔: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海拔(絕對海拔)。

相對高度:地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相對高度。

4.陸地上的山脈主要有兩大山脈帶:一是,二是。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位于非洲;

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位于南美洲I;

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位于亞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高原是

位于南美洲。

④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位于南美洲。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海拔8844.43米。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落基山脈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等山脈組成。

考點二:海底地形

海底地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

世界上最深的海溝是,位于太平洋。

考點三:地形圖的判讀

1.等高線地形圖

(1)等高線含義:在地圖上,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就是等高線。

(2)等高距:在等高線地圖上,每兩條相鄰的等高線的高度差稱為等高距。

(3)等高線的基本特性:①同線等高(即同一條等線上的各點海拔相同。)

②同副等距(等高距全圖一致。)③等高線是封閉的曲線。

④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不重疊,若重疊則為陡崖。

⑤根據(jù)等高線上的數(shù)值判讀海拔(等高線上的數(shù)值及等高線的特點,判讀某地海拔的高低。)

⑥根據(jù)等高線疏密程度判讀坡度的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

(4)根據(jù)等高線判斷山體部位

山峰:等高線閉合,數(shù)值從鞍部:兩座山峰之

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間相對比較平緩

①山峰:等高線閉合,數(shù)值從中間向四周逐漸降低(中間高,四周低)

一★考點:山峰的高度:臨近的等高線數(shù)值Wh〈臨近等高線+等高距(例:山峰A;500-600)

②山脊:凸低為脊一分水嶺

③山谷:凸高為谷-山谷形成河流

-★考點:河流流向的判斷:①山谷形成河流②凸高為谷,河流由高向低流,河流流向與等高

線彎曲的方向相反。

④鞍部:相鄰山峰間的低地(兩組等高線中間空白位置)

⑤陡崖:等高線重疊

易混易錯點:區(qū)別山脊和山谷

★考點:河流流向的判斷

①山谷形成河流②凸高為谷,河流由高向低流,標(biāo)出流向。

(5)根據(jù)地形圖判讀地形類型-判斷依據(jù):海拔大小

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

海拔>500m>500m<200m無固定200m-500m

等高線邊緣密集,內(nèi)等高線邊緣密

等高線等高線密集等高線平直等高線較為密

部稀疏,中間高,四集,內(nèi)部稀疏,

特征曲折稀疏集,略有彎曲

周低四周高,中間低

2.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

含義: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上各種顏色表示高度范圍,可以比較容易地判讀出各種各樣的地形以及

地勢起伏。

設(shè)色原則:

綠色一一平原(綠色越深,海拔越低)黃色一一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一一高山白色一一山地雪線以上部分藍色一一海洋(藍色越深,深度越深)

顏色越單一,表示海拔變化小,即地表平緩

3.地形剖面圖

1.含義:以等高線地形圖為基礎(chǔ)轉(zhuǎn)繪而成。更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

度的陡緩。

注意:地形剖面圖能直觀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起伏和坡度陡緩,不能觀察整體地勢起

伏狀況。

2.判斷地形剖面圖的關(guān)鍵點:看起始點海拔是否準(zhǔn)確;看極值點(最高點和最低點);看地

形起伏是否一致。

4.區(qū)域地形特征的描述

地形類型五種地形類型(齊全、單一或以某種地形為主)

區(qū)

域答法:地形復(fù)雜多樣/單一,以(地形類型)為主

形地形分布按照方位描述地形類型的分布

征哪高哪低

)答法::XX(方位詞)高XX低

起伏狀況

海拔高低

Q:某地的地形特點?一1.讀圖,觀察圖中有的地形類型,2.哪種地形類型所占比重大

A:答法:地形復(fù)雜多樣/單一,以....(地形類型)為主

Q:某地的地勢特點?--1.讀圖觀察圖中有的地形類型的分布,海拔高低,2.起伏狀況(哪高

哪低)用方位詞表示

A:答法:xx(方位詞)高xx低

5.等高線地形圖的實際應(yīng)用

庫址應(yīng)建在有利于積水的盆地;壩址應(yīng)

建在工程量較小、壩長最短和等高線密

水庫修建集的河流峽谷處;盡量少淹沒良田,少

遷居民,避開斷層等。(原因:盆地或

峽谷處集水面積大,庫容量大)

I

---------------------------1-----------------------------------------------------------------------------------------------

引水渠遵循水自流原則,由地勢高處向地勢地處流

---------------------------1-----------------------------------------------------------------------------------------------------------------------------------------------------------------

道路建設(shè)鐵路公路選線應(yīng)盡量選在坡度較緩的地方,避開陡崖、陡坡。同往

山頂獲高原頂部的公路,要盤山而建。

第三節(jié)海陸變遷

考點一:海陸變遷

(1)海陸變遷的原因:①自然原因:、(主要原因)

②人文原因:人類活動(次要原因),如等

⑵海陸變遷的證據(jù):

①在喜馬拉雅山上發(fā)現(xiàn)了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在我國東部海域的海底發(fā)現(xiàn)了古河道的遺跡;

③由于,荷蘭的國土面積不斷擴大。

考點二:大陸漂移假說

(1)創(chuàng)立者:20世紀(jì)初由德國科學(xué)家提出的。

(2)內(nèi)容:兩億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塊,它的周圍是一片-后來,原始大陸才分

裂成幾塊大陸,緩慢地漂移分離,逐漸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狀況。

(3)證據(jù):大西洋兩岸的與大陸輪廓吻合,古老地層一致,古老生物相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