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一.選擇題(共8小題,滿分16分)

1.(2分)(2022?興慶區(qū)校級一模)化學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

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港珠澳大橋使用新一代環(huán)氧涂層鋼筋,可有效抵御海水浸蝕

B.奮斗省號潛水器載人艙外殼使用了鈦合金,鈦合金屬于無機非金屬材料

C.利用化石燃料燃燒女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蟀塑料,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

D.華為自主研發(fā)的“艦麟”芯片與太陽能電池感光板所用材料均為晶體硅

2.(2分)(2021春?安慶期末)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甲烷的結構式:CH4

B.HC1的電子式:

+r

D.硫酸鉀的電離方程式:K2SO4=2K+SO4

3.(2分)(2021秋?柯坪縣校級月考)下列關于廚房用品有效成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食醋:乙酸

B.白砂糖:葡萄糖

C.小蘇打:碳酸氫鈉

D.花生油: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4.(2分)(2015春?襄城區(qū)校級月考)下列有關對定量實驗誤差分析正確的是()

A.現(xiàn)需90mLi.Omol/LNaOH溶液,稱取3.6gNaOH固體配制--溶液濃度偏低

B.測定溶液pH的實驗中,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新制氯水的pH--測定結果偏高

C.中和熱實驗測定中,緩慢地將NaOH溶液倒入測定裝置中--對測定結果無影響

D.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中,標準液滴定前無氣泡而滴定后有氣泡--測定結果偏高

5.(2分)(2020?金安區(qū)校級模擬)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若生成11.2LC12,則生成H?分子的數(shù)目為0.5NA

B.28g分子式為CnH2n的缽燒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6NA

C.Imol晶體硅中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目為4NA

D.87gMnO2與100mL12moi?I/I的濃鹽酸共熱,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0.6NA

6.(2分)(2017秋?洛陽期末)下列物質(zhì)久置于空氣中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其中發(fā)生了氧化

還原反應的是()

A.碳酸鈉晶體在干燥空氣中放置變成粉末

B.濃硫酸的質(zhì)量增加

C.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D.氫氧化鈉的表面發(fā)生潮解

7.(2分)(2020秋?昌平區(qū)期末)人們對某反應的途徑有如圖所示的兩種猜想。運用飛秒光

譜觀測到反應過程中?042?(^2?(2112-。*12?的存在,其壽命是700飛秒(1飛秒=1。一

A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猜想①猜想②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4H8-2CH2-CH2

B.飛秒光譜觀測所得實驗結果支持猜想②的成立

C.反應過程中有極性共價鍵生成

D.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加快該反應的速率

8.(2分)(2018?昌平區(qū)二模)如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事實不能說明X元素、丫

元素、S元素之間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的是()

X

硫Y

A.X2單質(zhì)與H2s溶液反應,溶液變渾濁

B.H2X和H2s分別受熱分解,前者的分解溫度高

C.酸性:HYO4>H2SO4

D.Na2s03可與HY反應生成H2s03

二.選擇題(共6小題,滿分24分)

9.(4分)(2021秋?和平區(qū)期末)某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4molA和2molB

進行如下反應:3A(g)+2B(g)=4C(s)+2D(g)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

生成1.6molC,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達平衡后B的轉化率為40%

C.增加A,平衡正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

D.若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增大,則該反應AHV0

(多選)10.(4分)(2020春?臨沂期末)化合物N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M制得。

下列有關化合物M、N的說法正確的是()

A.M、N分子中的兩個苯環(huán)一定處于同一平面

B.ImolM最多能與3moiNaOH反應

C.N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可得到M

D.M、N均能與浸水和酸性KMnCM溶液反應

(多選)11.(4分)(2019秋?廣陵區(qū)校級月考)市場上經(jīng)常見到的標記為Li-ion的電池

稱為“鋰離子電池”。它的負極材料是金屬鋰和碳的復合材料(碳作為金屬鋰的載體),

電解質(zhì)為一種能傳導Li+的高分子材料。這種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反應式為:

油電

Li+2Lio.35N102^s2Lio.85N1O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充電

A.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Li?e=Li+

B.充電時,Lio.85Ni02既發(fā)生氧化反應又發(fā)生還原反應

C.該電池使用特定電解質(zhì)的水溶液時濃度不能太高

D.放電過程中Li+向負極移動

12.(4分)(2022?梅州一模)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的三重表征,下列說法對應的離子

(P4)含有P-P鍵的數(shù)目

(2)白磷在熱的濃氫氧化鉀溶液中歧化得到一種次磷酸鹽(KH2P02)和一種氣體

(寫化學式).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04可通過H3P04與NaOH溶液反應獲得.工業(yè)上為了使反

應的主要產(chǎn)物是NaH2P0人通常將pH控制在之間(已知磷酸的各級電離常數(shù)

為:Ki=7.1X10*3K2=6.3X10'8K3=4.2X10'13lg7.1??0.9lg6.3=0.8坨4.2?

0.6).Na2HPO4溶液顯堿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12溶液,溶液則顯酸性,其原

因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16.(10分)(2020?包頭二模)二烯點與浜反應制備多鹵代物,反應的區(qū)域選擇性在有機合

成中具有重要意義。1,3-丁二烯(g)(CH2=CH-CH=CH2)和Bn(g)反應原理如

下:

產(chǎn)一CHCH=CH2

?CH2=CH-CH=CH2(g)+Br2(g)-*BrBr(g)△Hi=akJ?mol”

CH2—€H=CH-CH2

II

@CH2=CH-CH=CH2(g)+Br2(g)Br2°r(g)△H2=bkJ?mol

(^H2—CHCH=CH2

③BrBr(g)=(g)AH3

回答下列問題:

(1)AH3=o

(2)1,3-丁二烯和瓦2反應的能量隨反應過程的變化關系如圖1所示。1,3-J.二烯

和Br2反應會生成兩種產(chǎn)物,一種稱為動力學產(chǎn)物,由速率更快的反應生成;一種稱為

熱力學產(chǎn)物,由產(chǎn)物更加穩(wěn)定的反應生成。則動力學產(chǎn)物結構簡式為。

(3)T℃時在2L剛性密閉容器中充入1,3-丁二烯(g)(CH2=CH-CH=CH2)和Brz

(g)各2mol,發(fā)生反應。1,3-丁二烯及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隨時間的變化如表1:

時間(min)010203040

1,3-T二烯100%72%0%0%0%

1,2加成產(chǎn)物0%26%10%4%4%

1,4加成產(chǎn)物0%2%90%96%96%

在。?20min內(nèi),反應體系中1,4■加成產(chǎn)物的平均反應速率v(1,4加成產(chǎn)物)=。

CH2—CH=CH-CH2

(4)對于反應③,若要提高1,4-加成產(chǎn)物(Br)平衡體系中的

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適當升高溫度

B.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C.增大體系的壓強

D.將1,4加成產(chǎn)物及時從體系分離

CTC

(5)反應1,3-丁二烯二聚體的解聚為可逆反應:CsH”(g)墨絲。(g)

△H>0

在一定條件下,C4H6和C8H12的消耗速率與各自分壓有如下關系:V(C8H12)=ki?p

(C8Hl2),V(C4H6)=k2?p2(C4H6)。相應的速率與其分壓關系如圖2所示,一定溫度

下%、k2與平衡常數(shù)Kp(壓力平衡常數(shù),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間的關系是

ki=;在圖中標出點(A、B、C、D)中,能表示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點是,

理由是。

17.(12分)(2017秋?城廂區(qū)校級月考)二價格不穩(wěn)定,極易被氧氣氧化。醋酸亞鋁水合物

{[Cr(CH3COO)2]2*2H2O,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76}是一種深紅色晶體,不溶于冷水和悔,

易溶于鹽酸,是常用的氧氣吸收劑。實驗室中以鋅粒、CrC13溶液、醋酸鈉溶液和鹽酸為

主要原料制備醋酸亞絡水合物,其裝置如圖所示:

制備過程中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Zn(s)+2HC1(aq)-ZnC12(aq)+H2(g);

2CrC13(aq)+Zn(s)—2CrCh(aq)+ZnCh(aq)

+

2Cr(aq)+4CH3COO-(aq)+2H2O(1)=[Cr(CH3coO)2]2*2H2O(s)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1的名稱是,所盛裝的試劑是O

(2)本實驗中所用的溶液,配制用的蒸儲水都需事先煮沸,原因是o

(3)裝置4的主要作用是。

(4)實驗開始生成H2氣后,為使生成的CrC12溶液與CH3COONa溶液順利混合,應閥

門A、閥門B(填“打開”或“關閉”)。

(5)本實驗中鋅粒須過量,其原因是,o

(6)已知其它反應物足量,實驗時取用的CrC13溶液中含溶質(zhì)6.34g,實驗后得干燥純

凈的[Cr(CHaCOO)2]2*2H2O5.64g,請列式計算該實驗所得產(chǎn)品的產(chǎn)率。

(7)若使用該裝置制備Fe(OH)2,且能較長時間看到Fe(OH)2白色沉淀現(xiàn)象。則

在1、2、3中應裝入的試劑依次為、、。(寫化學式)

H2O

18.(14分)(2021???谀M)2-氨-3-氯苯甲酸是白色晶體,是重要的醫(yī)藥中間體,其

制備流程如圖。

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夕COOH

(1)的名稱是______o反應②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

(2)為了實現(xiàn)反應③的轉化,通常可采用的試劑是o

(3)生成2?氨-3?氯苯甲酸的方程式為o

(4)同時符合下列兩個條件的有機物共有種同分異構體。其中僅有3種等效氫

的有機物結構簡式為。

CH,

①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di大42的苯的同系物;

②與酸性KMnO4反應能生成二元竣酸;

(5)事實證明上述流程的目標產(chǎn)物的產(chǎn)率很低;據(jù)此,研究人員提出將步驟⑥設計為以

下三步,產(chǎn)率有了一定提高。

請從步驟⑥產(chǎn)率低的原因進行推測,上述過程能提高產(chǎn)率的原因可能是o若想要

進一步提高產(chǎn)率,2?氨?3■氯苯甲酸的合成流程中,可以優(yōu)化的步驟還有o

19.(14分)(2021?漢中模擬)許多元素及它們的化合物在科學研究和工業(yè)生產(chǎn)中具有許多

用途。

請問答下列有關問題:

(1)現(xiàn)代化學中,常利用上的特征譜線來鑒定元素。

Is2s2p

(2)某同學畫出基態(tài)液原子的軌道表示式:回回L111.1I,該表示式違背

了;CH3,-CH3、CH3.都是重要的有機反應中間體。CH3+的空間構型

為;CH3.中C原子成鍵的雜化方式為o

(3)34號元素硒的基態(tài)原子的價層電子排布式為,第四周期中,與硒原子未成

對電子數(shù)相同的金屬元素有種。

(4)Fe3O4晶體中,O?一圍成正四面體空隙(1、3、6、7號氧圍成)和正八面體空隙(3、

6、7、8、9、12號氧圍成),F(xiàn)e3O4中有一半的Fe3+填充在正四面體空隙中,F(xiàn)e?+和另一

半Fe3+填充在正八面體空隙中,晶體中正四面體空隙數(shù)與正八面體空隙數(shù)之比

為,有%的正八面體空隙沒有填充陽離子。

(5)白銅(銅鍥合金)的立方晶胞結構如圖乙所示,其中原子A的坐標參數(shù)為(0,1,

0)

①原子B的坐標參數(shù)為o

②若該晶體密度為dg?cm-3,則銅銀原子間最短距離為

甲乙

2024年海南省高考化學模擬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8小題,滿分12分)

1.(2分)(2022?興慶區(qū)校級一模)化學是推動科技進步和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重要力量。下列

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港珠澳大橋使用新一代環(huán)氧涂層鋼筋,可有效抵御海水浸蝕

B.奮斗者號潛水器載人艙外殼使用了鈦合金,鈦合金屬「無機非金屬材料

C.利用化石燃料燃燒出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有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

D.華為自主研發(fā)的“麒麟”芯片與太陽能電池感光板所用材料均為晶體硅

【考點】無機非金屬材料;硅和二氧化硅.

【專題】化學應用.

【分析】A.環(huán)氧涂層可以隔絕空氣和水;

B.鈦合金屬于金屬材料:

C.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CO2排放量;

D.計算機芯片和太陽能電池的材料一般為晶體硅。

【解答】解:A.鋼筋上涂上一層環(huán)氧涂層,隔絕空氣和水,可以有效抵制海水浸蝕,故

A正確;

B.鈦屬于金屬,鈦合金屬于無機金屬材料,故B錯誤;

C.利用化石燃料燃燒生生的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可以減少CO2排放量,有

利于實現(xiàn)“碳中和”,故C正確;

D.晶體硅可以做計算機和太陽能電池的材料,故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在可及進步和社會發(fā)展方面做出的貢獻,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

學的興趣,難度不大。

2.(2分)(2021春?安慶期末)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A.甲烷的結構式:CH4

B.HC1的電子式:[:?1:]

C.C「的結構示意圖

D.硫酸鉀的電離方程式:K2SO4=2K++SO42'

【考點】電子式、化學式或化學符號及名稱的綜合.

【專題】化學用語專題.

【分析】A.CH4為甲烷的分子式,用一條短線代替一對共用電子對所得到的式子為結構

式;

B.HC1屬于共價化合物,原子間以共用電子對成鍵,無陰陽離子;

C.氯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7,核外電子數(shù)為18,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8;

D.硫酸鉀完全電離;11鉀離子和硫酸根離子。

H

』H

H-1

HA錯

【解答】解:A.甲烷的分子式為CH4,為正四面體結構,結構式為

誤;

B.HCI是共價化合物,H原子和C1原子之間為共價鍵,電子式為H:G:,故B錯誤;

(+17)288

C.氯離子的核電荷數(shù)為17,核外電子總數(shù)為18,其正確的離子結構示意圖為:J”1,

故C錯誤;

+2

D.硫酸鉀的完全電離出鉀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電離方程式為:K2SO4=2K+SO4',故

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常見化學用語的表示方法,題目難度不大,涉及結構式、電子式、離

子結構示意圖、電離方程式等知識,明確常見化學用語的書寫原則即可解答,試題側重

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及規(guī)范答題能力。

3.(2分)(2021秋?柯坪縣校級月考)下列關于廚房用品有效成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食醋:乙酸

B.白砂糖:菊萄糖

C.小蘇打:碳酸氫鈉

D.花生油: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考點】生活中的有機化合物.

【專題】糖類與蛋白質(zhì)專題.

【分析】A.乙酸俗稱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

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C.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

D.花生油屬于油脂,是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

【解答】解:A.乙酸俗稱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化學式為CH3C00H,故A正確;

B.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主要來自于甘蔗和甜菜,故B錯誤;

C.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是常用的發(fā)酵粉,故C正確;

D.花生油屬于油脂,是不飽和高級脂肪酸的甘油酯,屬于酯類,故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生活中常見有機物的成分和在生活中的作用,難度不大,應注意的

是花牛油星油脂,屬于酯類。

4.(2分)(2015春?襄城區(qū)校級月考D下列有關對定量實驗誤差分析正確的是()

A.現(xiàn)需90mLi.Omol/LNaOH溶液,稱取3.6gNaOH固體配制-■?溶液濃度偏低

B.測定溶液pH的實驗中,用潤濕的pH試紙測定新制氯水的pH--測定結果偏高

C.中和熱實驗測定中,緩慢地將NaOH溶液倒入測定裝置中■■對測定結果無影響

D.酸堿中和滴定實驗中,標準液滴定前無氣泡而滴定后有氣泡--測定結果偏高

【考點】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中和滴定;中和熱的測定;測定溶液pH的方法.

【分析】A.配制90mL溶液應選擇100mL容量瓶,依據(jù)容量瓶規(guī)格計算溶質(zhì)的質(zhì)量;

B.氯水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C.將NaOH溶液緩慢倒入盛有鹽酸的燒杯中,會使熱量損失;

D.滴定前無氣泡而滴定后有氣泡,那么氣泡體積會使液面.上升,代入計算的標準液體積

就減小.

【解答】解:A.配制90mLi.Omol/LNaOH溶液,應選擇100mL容量瓶,需要溶質(zhì)的質(zhì)

量=1.0mol/LX0.1LX40g/mol=4.0g,稱取3.6gNaOH固體配制,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偏小,

溶液的濃度偏低,故A正確;

B.氯水中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不能用pH試紙測定新制氯水的pH,故B錯誤;

C.將NaOH溶液緩慢倒入盛有鹽酸的燒杯中,會使熱量損失,造成中和熱測量數(shù)值偏

小,故C錯誤;

D.滴定前無氣泡而滴定后有氣泡,那么氣泡體積會使液面上升,代入計算的標準液體積

就減小了,C待=(:標乂粵,測定結果偏小,故D錯誤;

V待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實驗誤差分析?,明確實驗原理是解題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5.(2分)(2020?金安區(qū)校級模擬)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解飽和食鹽水時,若生成1L2LC12,則生成H?分子的數(shù)目為0.5NA

B.28g分子式為CnH2n的鏈煌中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6NA

C.Imol晶體硅中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目為4NA

D.87gMnO2與100mL12moi?l/i的濃鹽酸共熱,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0.6NA

【考點】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專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和阿伏加德羅定律.

【分析】A、氯氣所處的狀態(tài)不明確:

B、分子式為GM2n的鏈燒為烯點或環(huán)烷燒,烯烽(環(huán)烷燒)CnH2n中所含有的共用電子

對數(shù)目=碳原子數(shù)+氫原子數(shù),而28g烯燒中含有“CH2”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

C、在晶體硅中,1個Si原子與周圍4個Si原子形成4moiSi-Si;

D、二氧化銃只能與濃鹽酸反應。

【解答】解:A、沒有指明是在標準狀況下,故1L2LC12的物質(zhì)的量不一定是0.5mol,

生成H2的物質(zhì)的量也不一定是0.5mol,即生成H2分子的數(shù)目不一定為0.5NA,故A錯

誤;

B、分子式為CnH2n的鏈燒為烯烽,烯烽CnH2n中所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碳原子數(shù)十

氫原子數(shù),而28g烯垃中含有“CH2”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1,故其所含有的共用電子對的

物質(zhì)的量=2molX3=6mol,共用電子對數(shù)目為6NA,故B正確;

C、在晶體硅中,1個Si原子與周圍4個Si原子形成4moiSi-Si,但只有其中的」屬于

2

該Si原子,故1mol晶體硅中含有2moi共價鍵,數(shù)目為2NA,故C錯誤;

D、n(M11O2)=————=lmol,n(HC1)=0.1LX12mol-L'1=1.2mol,MnO2+4HCI

87g*inol-1

加執(zhí)

(濃)'、、、MnC12+C12t+2H2O,MnO2過量,若L2molHC1完全反應,則產(chǎn)生0.3mol

Ch,轉移0.6mol電子,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6NA,實際反應過程中,隨著反應的進行,

鹽酸濃度逐漸降低,而稀鹽酸與MnCh不反應,即鹽酸有剩余,故其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小

于0.6NA,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的量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有關計算,難度不大,掌握公式的運

用和物質(zhì)的結構是解題關鍵。

6.(2017秋?洛陽期末)下列物質(zhì)久置丁空氣中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其中發(fā)生了氧化還原反

應的是()

A.碳酸鈉晶體在干燥空氣中放置變成粉末

B.濃硫酸的質(zhì)量增加

C.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D.氫氧化鈉的表面發(fā)生潮解

【考點】氧化還原反⑹:濃硫酸的性質(zhì).

【專題】氧族元素.

【分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說明在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其特征是有元素化合價升降,

據(jù)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碳酸鈉晶體在干燥空氣中放置變成粉末是碳酸鈉結晶水合物失去結晶水

生成碳酸鈉,無元素化合價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

B.濃硫酸質(zhì)量增加是吸收空氣中水蒸氣,變化過程中無元素化合價變化,不是氧化還原

反應,故B錯誤;

C.鋁屬于親氧元素,能和空氣中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氧化鋁,該反應中有電

子轉移,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正確;

D.NaOH能吸收水分而導致潮解,屬于物理變化,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判斷,側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確氧化還原反應本質(zhì)、特

征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

7.(2分)(2020秋?昌平區(qū)期末)人們對某反應的途徑有如圖所示的兩種猜想。運用飛秒光

譜觀測到反應過程中?412?(^2-(3取?(3微?的存在,其壽命是700飛秒(1飛秒=10一

"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反應過位反應過也

猜想①猜想②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4HL2cH2—CH2

B.飛秒光譜觀測所得實驗結果支持猜想②的成立

C.反應過程中有極性共價鍵生成

D.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加快該反應的速率

【考點】極性健和非極性鍵: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

【專撅】化學健與晶體結構.

CH2—CH2

【分析】CH2-CH2分解生成CH2-CH2,該反應運用飛秒光譜觀測到反應過程中,CH2

-CH2-CH2-CH2?的存在,說明猜想②成立,反應中C-C鍵斷裂,形成C=C鍵,據(jù)

此分析。

CH2—CH2

【解答】解:A.CH2-CH2分解生成CH2-CH2,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4H8-2CH2

=CH2,故A正確;

B.由分析可知,飛秒光譜觀測所得實驗結果支持猜想②的成立,故B正確;

C.反應中,形成C=C鍵,即有非極性共價鍵生成,故C錯誤;

D.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加快反應速率,所以加入合適的催化劑可加快該反應的

速率,故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鍵、化學反應機理,題目難度不大,把握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題中的信息、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等是解題的關鍵,側重于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應用

能力。

8.(2018?昌平區(qū)二模)如表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事實不能說明X元素、丫元素、

S元素之間的非金屬性強弱關系的是()

X

硫Y

A.X2單質(zhì)與H2s溶液反應,溶液變渾濁

B.H2X和H2s分別受熱分解,前者的分解溫度高

C.酸性:HYO4>H2SO4

D.Na2s03可與IIY反應生成112so3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zhì)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為0元素,Y為C1元素,比較非金屬元素的

非金屬性強弱,可根據(jù)單質(zhì)之間的置換反應、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對應最高價氧化

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等角度判斷,以此解答該題。

【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單質(zhì)的氧化性越強,X單質(zhì)可以把硫從H2s

溶液中置換出來,說明X單質(zhì)的氧化性大于硫單質(zhì),元素的非金屬性X大于硫,故A不

選;

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的氫化物越穩(wěn)定,故B不選;

c.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對應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強,酸性:HYO4>H2so4,

可說明丫的非金屬性較強,故c不選;

D.Na2s03可與HY反應生成H2so3,只能說明酸性的強弱,但不能證明非金屬性,故

D選。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非金屬性的判斷,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目難度

不大,注意非金屬性的遞變規(guī)律以及比較非金屬性的角度。

二.選擇題(共6小題,滿分4分)

9.(2021秋?和平區(qū)期末)某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禮充入4moiA和2molB進行如下

反應:3A(g)+2B(g)=4C(s)+2D(g)反應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1.6molC,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增大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B.達平衡后B的轉化率為40%

C.增加A,平衡正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增大

D.若升高溫度,A的轉化率增大,則該反應AH<0

【考點】化學平衡的影響因素.

【專題】化學平衡專題.

【分析】反應?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得生成L6moiC,則

3A(g)+2B(g)=4C(s)+2D(g)

開始(mol)4200

轉化(mol)1.20.81.60.8

平衡(mol)2.81.21.60.8

A.增大壓強,平衡朝著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

變化量

B.轉化率=X100%;

C.A為反應物,濃度漕大,K與溫度有關;

D.升高溫度平衡朝著吸熱的方向移動。

【解答】解:A.為氣體體枳減小的反應,增大該體系的壓強,平衡向右移動,故A錯

誤;

B.生成1.6molC時轉化0.8molB,則B的平衡轉化率是區(qū)題叱X100%=40%,故B正

2mol

確;

C.增加A,平衡向右移動,K只溫度有關,因而K不變,故C錯誤;

C.高溫度平衡朝著吸熱的方向移動,A的轉化率增大,說明平衡正向移動,推算出正反

應吸熱,因而AH〉。,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平衡三段法、轉化率及速率計算

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K與溫度有關,題目難度不大。

(多選)10.(4分)(2020春?臨沂期末)化合物N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可由M制得。

下列有關化合物M、N的說法正確的是()

A.M、N分子中的兩個苯環(huán)一定處于同一平面

B.ImolM最多能與3molNaOH反應

C.N與乙醉發(fā)生.酯化反應可得到M

D.M、N均能與溟水和酸性KMnCM溶液反應

【考點】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zhì).

【專題】有機物的化學性質(zhì)及推斷.

【分析】A.兩個苯環(huán)之間存在單鍵,可自由旋轉;

B.M含有酯基和段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羥基;

C.M水解生成N和乙酸;

D.M、N都含有碳碳雙鍵。

【解答】解:A.苯環(huán)為平面形結構,兩個苯環(huán)之間存在單鍵,可自由旋轉,則M、N

分子中的兩個苯環(huán)不一定共平面,故A錯誤;

B.M含有酯基和鏤基,且酯基可水解生成酚羥基,則ImolM最多能與3moiNaOH反

應,故B正確;

C.M水解生成N和乙酸,則N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可得到M,故C錯誤;

D.M、N都含有碳碳雙鍵,可與浸水發(fā)生加成反應,與酸性高鎰酸鉀發(fā)生氧化反應,故

D正確。

故選:BDo

【點評】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zhì),為高頻考點,把握官能團與性質(zhì)、有機反應為

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常見有機物的性質(zhì),題目難度不大。

(多選)II.(2019秋?廣陵區(qū)校級月考)市場上經(jīng)常見到的標記為Li-ion的電池稱為“鋰

離子電池:它的負極材料是金屬鋰和碳的復合材料(碳作為金屬鋰的載體),電解質(zhì)為

一種能傳導Li+的高分子材料。這種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反應式為:

放電

Li+2Lio.35Ni02r———^2Lio.85Ni0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充電

A.放電時,負極的電極反應式:Li-e=Li+

B.充電時,Li0.85NiO2既發(fā)生氧化反應又發(fā)生還原反應

C.該電池使用特定電解質(zhì)的水溶液時濃度不能太高

D.放電過程中Li.向負極移動

【考點】化學電源新型電池.

【專題】電化學專題.

放電一

【分析】據(jù)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反應式為:Li+2Lio.35NiC>2-充電、2Lio.85Ni02,可知,放電

時,Li的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為原電池的負極,負極的電極反應式:Li-c=Li4;充

電時,反應逆向進行,反應物只有一種,故化合價既有升,又有降,所以既發(fā)生氧化反

應又發(fā)生還原反應,也可根據(jù)Lio.85Ni02的Ni的氧化數(shù)由3.15升高到3.65,被氧化,部

分Li+還原為Li,判斷出充電時,Lio.85Ni02既發(fā)生氧化反應又發(fā)生還原反應;由于Li

可以與水反應,故應為非水材料;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陰離子向負極移

動。

【解答】解:A.放電時,負極反應:Li-c-Li";正極反應:2Lio.35Ni02+c+Li+一

2Lio.85NiC>2,故A正確;

B.充電時,Lio&NiO?的Ni的氧化數(shù)由3.15升高到3.65,被氧化,部分Li*還原為Li,

既有氧化反應,又有還原反應,故B正確;

C.Li很活潑,會與水反應,該電池不能用水溶液,放C錯誤;

D.放電過程中Li+向正極移動,故D錯誤;

故選:CD。

【點評】本題考查電化學的熱點-鋰離子電池,為高頻考點,題目難度中等,注意根據(jù)

總反應式判斷出正負極和陰陽極的反應,從化合價變化的角度分析,注意掌握原電池、

電解池工作原理。

12.(2022?梅州一模)宏觀-微觀-符號是化學的三重表征,下列說法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

確的是()

A.氯化鐵溶液腐蝕銅箔:Fe3++Cu—Fe2++Cu2+

+

B.侯氏制堿法中NaHCO3晶體的制備:NH3+CO2+H2O=HCO3+NH4

C.軟缽礦與濃鹽酸加熱制取。2:MnO2+4Cr+4Hf=^=MnCl2+2H2O+C121

+3+

D.含氫氧化鋁的胃舒平治療胃酸過多:Al(OH)3+3H=Al+3H2O

【考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專題】離子反應專題.

【分析】A.離子方程式電荷不守恒;

B.析出碳酸氫鈉晶體,碳酸氫鈉不能拆開:

C.氯化缽拆;

D.氫氧化鋁能夠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

【解答】解:A.氯化鐵溶液腐蝕銅箔:2Fe3++Cu=2Fe2++Cu2\故A錯誤;

B.侯氏制堿法中NaHC03的制備原理為:NaCl+NH3+CO2+H2O=NaHCO3I+NH4CI,

++

改為離子方程式為:Na+NH3+CO2+H2O—NaHC03I+NH4,故B錯誤;

+A2

C.二氧化錦與濃鹽酸混合加熱制取C12的離子反應為MnO2+4H+2Cl——Mn>C12

t+2H2O,故C錯誤;

D.氫氧化鋁能夠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離子方程式為:Al(0H)3+3/=

AP++3H2O,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離子反應方程式的書寫,注意離子反應中應保留化學式的物質(zhì)、電荷

守恒、反應的實質(zhì)等問題,題目難度不大.

(多選)13.(2021???谀M)下列物質(zhì)的性質(zhì)變化規(guī)律與鍵能無關的是()

A.與硅相比,金剛石的硬度大、熔點高

B.HF、HC1、HBr、HI熱穩(wěn)定性依次減弱

C.F2、C12、B。12的沸點逐漸升高

D.H2、02、H2s在水中的溶解性依次為難溶、微溶、可溶

【考點】鍵能、鍵長、鍵角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鍵與晶體結構.

【分析】A.原子晶體的共價鍵越強,則硬度越大,熔點越高;

B.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氫化物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其氫化物越穩(wěn)定;

C.分子間作用力越大,分子的沸點越高;

D.H2、02不溶于水,非極性分子不易溶于極性分子。

【解答】解:A.金剛石中鍵能大于硅中的鍵能,則金剛石的硬度大,熔點高,與鍵能有

關,故A錯誤;

B.非金屬性F>Cl>Br>I,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形成的氫化物共價鍵的鍵能越大,對

應的氫化物越穩(wěn)定,與鍵能有關,故B錯誤;

C.F2、。2、BF2、12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在增大,分子間作用力增大,則沸點逐漸升高,與

鍵能無關,故C正確;

D.H2、02不溶于水,非極性分子不易溶于極性分子,H2s為極性分子可于溶極性分子

的溶劑水中,與鍵能無關,故D正確;

故選:CDo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zhì)性質(zhì)和化學鍵的關系,為高頻考點,掌握基礎知識是做題的關

健,注意化學犍和分子間作用力的區(qū)別,題目難度不大。

14.(2020秋?梅州期末)水解原理在牛產(chǎn)和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用途.下列應用與鹽類的

水解無關的是()

A.TiC14溶于大量水加熱制備TiO2

B.熱的純堿溶液用于清洗油污

C.次氯酸鈉常用作消毒劑

D.FeC13飽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膠體

【考點】鹽類水解的應用.

【分析】A、TiC14溶液水解生成H2TiO3,鈦酸加熱分解生成二氧化鈦;

B、純堿水解顯堿性;

C、次氯酸鈉具有強氧化性;

D、向沸水中滴加少量的FeC13溶液,F(xiàn)eC13水解生成Fe(OH)3膠體.

【解答】解:A、四氯化鈦在熱水中水解:TiCl4+3H2O^H2TiO3+4HCl,鈦酸受熱分解:

H2TiO3=A=.TiO2+H2O,與鹽類水解有關,故A錯誤;

B、純堿為強堿弱酸鹽,水解呈堿性,油污在堿性條件下水解較完全,可用于油污的清洗,

故B錯誤;

C、次氯酸鈉本身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殺菌消毒,與鹽的水解無關,故C正確;

D、向沸水中滴加少量的FeCh溶液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13+3H2O

-Fe(OH)3(膠體)+3HC1,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鹽類水解的原理和應用,應注意的是次氯酸鈉本身有強氯化性,能

殺菌消毒.

三.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32分)

15.(10分)(2016秋?安陽縣校級月考)磷是地殼中含量較為豐富的非金屬元素,主要以難

溶于水的磷酸鹽如Ca3(PO4)2等形式存在.它的單質(zhì)和化合物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有著重

要的應用.

(1)白磷(P4)可由Ca3(PO4)2、焦炭和SiO2在電爐中高溫(1550D下通過下面三

個反應共熔得到.

?4Ca3(PO4)2(s)+10C(s)=12CaO(s)+2P4(s)+IOCO2(g)

②CaO(s)+SiO2(s)=CaSiOa(s)

@CO2(g)+C(s)=2CO(g)

已知:CaSiO3的熔點(1546*0比SiO?低.

a、寫出由Cas(PO4)2、焦炭和Si02在電爐中高溫(1550*0制取白磷總的化學反應方

古辛日

程式2Ca3(P04)2+6SQ2+IOC向1m6CaSiO3+P4+10CO.

b、白磷(P4)是正四面體結構,請畫出白磷(P4)的結構式門。,并指出

Imol白磷(P4)含有P-P犍的數(shù)目6NA

(2)白磷在熱的濃氫氧化鉀溶液中歧化得到一種次磷酸鹽(KH2P02)和一種氣體PH3

(寫化學式).

(3)磷的重要化合物NaH2PO4可通過H3P04與NaOH溶液反應獲得.工業(yè)上為了使反

應的主要產(chǎn)物是NaH2Po4,通常將pH控制在2.1?7.2之間(已知磷酸的各級電離

常數(shù)為:K1=7.1X10'3K2=6.3X10'8K3=4.2X10-13lg7.1?^0.9lg6.3*0.8lg4.22

0.6).Na2HPO4溶液顯堿性,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12溶液,溶液則顯酸性,其原

因是3Ca2++2HPO42=Ca3(PCU)2I+2H+(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考點】磷.

【專題】化學用語專題.

【分析】(1)a、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和蓋斯定律計算所需化學方程式:

b、白磷(P4)是正四面體結構,P-P間形成共價鍵:

(2)歧化反應磷元素升高為次磷酸鹽,磷元素化合價為+1價,降低的只能為負價,則

為氫化物:

(3)H3PO4^H++H2PO4'KI=7.1X10'3;H2PO4^H++HPO42'K2=6.3X10-8;HPO?'

=H++HPO43K3=4.2X10%上一級電離產(chǎn)生的H+對下一級電離有抑制作用;為獲得

盡可能純的NaFhPCU,需H2P04濃度最大,根據(jù)Ki、K2、以及pH=-Ige(H+)計算;

若向Na2HP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12溶液,HPCH?.離子和Ca?+離子反應生成沉淀,促

進HPO4?一的電離,溶液顯示酸性.

【解答】解:(I)a、?4Ca3(PO4)2(s)+I0C(s)=12CaO(s)+2P4(s)+IOCO2(g)

△Hi=+QikJ?moL

?CaO(s)+SiO2(s)=CaSiO3(s)AH2=-Q2kJ-mol-1

@CCh(g)+C(s)=2CO(g)△Ha=+Q?kJ?mdI

依據(jù)熱化學方程式和蓋斯定律計算得到①義工+③+②X6得到化學方程式為:2Ca3(PO4)

2+6SiO2+10C向6CaSiO3+P#10CO;

故答案為:2Ca3(PO4)2+6S1O2+1()C6CaSiO3+P4+10CO;

b、白磷(P4)是正四面體結構,P-P間形成共價鍵,白磷(P4)的結構式fifl

Imol白磷(P4)含有P?P鍵的數(shù)目為6NA,

故答案為:ns:6NA:

(2)白磷在熱的濃氫氧化鉀溶液中岐化得到?種次磷酸鹽(KH2Po2)和?種氣體,歧

化反應磷元素升高為次磷酸鹽,磷元素化合價為+1價,降低的只能為負價,則為氫化物

PH3;

故答案為:PH3;

(3)為獲得盡可能純的NaH2PO明需配制磷酸、磷酸二氫鈉的緩沖溶液,當溶液全部為

磷酸溶液時,磷酸以第一步電離為主,所以HaPO4=H++H,PO4KI=7.1X1()-3:PH=-

Ige(H+)=3-lg7.l^2.I,當溶液全部為NaH2P04溶液時,H2PO4'^H++HPO42K2=

6.3X10-8,所以pH=-lgc(H+)=8?lg6.3*7.2,所以pH應控制介于2.1?7.2之間;

HPO?一離子既能發(fā)生電離又能發(fā)生水解,電離反應式為HPO42-=PO43-+H+,水肺反應

式為HPO42-+H2OUH2PO/+OH-,溶液呈堿性,說明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由于HPO42

2+2+

一離子和Ca?+離子反應生成沉淀:3Ca+2HPO4'—Ca3(PO4)2I+2H,促進HPO?"

的電離,溶液則顯酸性,

故答案為:2.1?7.2;3Ca2++2HPO42=Ca3(PO4)2I+2H+.

【點評】本題考查酸堿混合的定性判斷和計算,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計算,溶液的配

制pH計算,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為高考常見題型和高頻考點,注

意把握圖象所給信息,為解答該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16.(10分)(2020?包頭二模)二烯垃與濱反應制備多鹵代物,反應的區(qū)域選擇性在有機合

成中具有重要意義c1.3-丁二烯(g)(CH2=CH-CH=CH2)和加2(g)反應原理如

下:

^H2—CHCH=CH2

?CH2=CH-CH=CH2(g)+Br2(g)fBrBf(g)△Hi=akJ?mo「i

CH2—CH=CH—CH2

@CH2=CH-CH=CH2(g)+Br2(g)-Br2Br(g)△H2=bkJ?mol

(^H2—CHCH=CH2

③BrBr(g)AH3

問答下列問題:

(I)△用二(b-a)kJ/mol0

(2)I,3-丁二烯和Bn反應的能量隨反應過程的變化關系如圖I所示。1,3-丁二烯

和Bn反應會生成兩種產(chǎn)物,一種稱為動力學產(chǎn)物,由速率更快的反應生成;一種稱為

熱力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