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滕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山東省滕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山東省滕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山東省滕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山東省滕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模擬考試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級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第2次模擬檢測歷史試題2024.12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座號、考號填涂在相應位置。2.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2B鉛筆(按填涂樣例)正確填涂;非選擇題答案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書寫,繪圖時,可用2B鉛筆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保持卡面清潔,不折疊、不破損。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方學者曾提出以城市、文字和冶金技術作為進入文明社會的判斷標準。我國考古學界結合諸多研究成果,提出新標準:“一是生產發(fā)展,人口增加,出現城市;二是社會分工,階層分化,出現階級;三是權力不斷加強,出現王權和國家。”此標準①沿用了西方進入文明社會的判斷標準②完全否定了西方學者傳統(tǒng)的判斷標準③為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④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原創(chuàng)性貢獻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下列材料所描述的中國古代生產工具,按時序排列正確的是①冶鑄者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②水能利物,輪乃曲成。升降滿農夫之用,低徊隨匠氏之程③時有扶風馬鈞,巧思絕世······令童兒轉之,而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②①3.明清時期,在江南、華南的一些地區(qū),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擴大,傳統(tǒng)的糧食生產比重降低。這一現象表明,明清時期上述地區(qū)A.農業(yè)生產出現衰退B.人口變動導致糧食需求減少C.普通農戶收益銳減D.農產品商品化趨勢明顯4.18世紀上半葉,英國紡織廠女工如果在勞作的時候停下來休息,并不會有人過多在意。而到了18世紀下半葉,紡織原料由工廠統(tǒng)一供應和調配,整個生產過程處于工廠主的監(jiān)督管理之下,紡織廠各生產環(huán)節(jié)協(xié)同勞作,這使得女織工不能夠輕易休息。這一現象表明工業(yè)革命A.解放了女工人身的自由B.提高了工人生產自主性C.推動了生產組織的變革D.強化了工廠的管理能力5.1830年,英國正式啟用第一條商業(yè)鐵路,十年后公布火車時刻表。因為火車比馬車快太多,所以各地時間的微小差異就造成了巨大的困擾。1880年,英國首次立法規(guī)定全國的時刻表都須以格林尼治時間為準,這就要求人們依據人工的時鐘而非依據當地日升日落周期來過生活。這段材料重在說明A.工業(yè)革命帶來社會生活的變化B.技術發(fā)展對人類生活有所制約C.時間的精確成為日常生活的必要D.統(tǒng)一的時間有利于國家管理6.1920年,有思維的機器人首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1962年,工業(yè)機器人實現商業(yè)化。2007年,全球機器人安裝量達650萬臺。近年,歐盟出臺了《歐洲機器人技術民事法律規(guī)則》《機器人技術工程師倫理行為準則》《人工智能法案》等。對以上材料理解正確的是①文學創(chuàng)作是機器人技術發(fā)展的理論來源②二戰(zhàn)后科技進步推動機器人產業(yè)化發(fā)展③機器人的出現標志著生產關系的新變革④人們對機器人發(fā)展的潛在風險加以防范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7.據《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而戰(zhàn)國晚期,秦、齊、楚等諸侯國都擁有人數近百萬的軍隊,連七國中最小的韓國也有30萬兵力。這一變化主要是因為A.軍事理論的形成B.生產方式的變革C.政治制度的演進D.地形地勢的利用8.歷史上的技術變革層出不窮,人類社會生活也因此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下列項中,關于技術進步與人類社會生活變化的對應關系,最為密切的是A.鐵犁耕作技術--從遷徙過渡到定居B.鋼筋混凝土技術--創(chuàng)造了城市新的夜生活方式C.雜交育種新技術--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生鮮食品D.移動通信技術--與外界溝通更加便捷9.新疆吐魯番地區(qū)出土了唐代商人石染典買馬契,契約明確記載了買賣雙方的個人信息、商品狀況、交易細節(jié)、違約責任及3位保人做證情況。另一份出土于吐魯番的《石染典過所》中還記載了唐政府在瓜州、沙洲等地的地方官員批準石染典過境經商的情況。以上材料反映當時A.實行“工商食官”的政策B.政府積極鼓勵商品經濟的發(fā)展C.東西方商業(yè)貿易往來頻繁D.契約有效保護交易雙方的權益10.當鋪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唐朝時期取得了合法地位。清朝時期,錢莊大量出現,莊票普遍流行。從當鋪到錢莊的發(fā)展表明A.社會救助機構不斷完善B.信貸業(yè)務不斷發(fā)展C.商業(yè)契約意識開始形成D.對外貿易逐漸繁盛11.秦朝時全國范圍內的商業(yè)活動逐漸拉開帷幕,舊都市煥發(fā)新生機,云陽(今陜西淳化)等新都市發(fā)展起來。推動上述新氣象出現的因素有①“工商食官”的原有格局被打破②貫通全國的交通網助力商品流通③中央統(tǒng)一鑄幣權,實行鹽鐵官營④統(tǒng)一度量衡為商業(yè)發(fā)展提供便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2.近來,“中國高鐵”成為不少外媒關注的詞匯。被譽為中國高鐵“出?!钡谝粏蔚难湃f高鐵(雅加達至萬?。┱介_通,中國與塞爾維亞簽訂高鐵歐洲出口第一單,“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多國表現出對中國高鐵的興趣。為這些信息擬定一個共同的主題,應是A.“中國高鐵--閃耀世界的名片”B.“中國高鐵--經濟發(fā)展的引擎”C.“中國高鐵--溝通中西的橋梁”D.“中國高鐵--大眾旅游的媒介”13.有關歐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們的森林,萊茵河兩岸是他們的葡萄園,愛爾蘭是他們的牧場,普魯士、波蘭是他們的谷倉,印度和阿拉伯是他們的果園。這段描述可以用來說明A.西班牙的殖民擴張B.荷蘭海上貿易的發(fā)達C.拿破侖帝國的興盛D.英國殖民地版圖廣闊14.《走進歷史》曾這樣描寫中國古代某一王朝的都城:“這座城市的商業(yè)異常繁華,酒樓、茶館、商店、藥鋪等鱗次櫛比,常常營業(yè)到三更。夜市還沒結束,曉市便已開始了”結合所學知識判斷,這座都城應是A.秦都咸陽B.晉都洛陽C.唐都長安D.宋都汴京15.被譽為“山西紫禁城”和“華夏第一宅”的晉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面積共45000平方米。賣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時期著名的晉商,“以商賈興,以官宦顯”,在晉商做官發(fā)財之后,大興土木。這一現象產生的消極影響是A.留下了豐富的晉商文化B.影響了工商業(yè)的擴大再生產C.使手工業(yè)缺乏市場D.有利于農業(yè)經濟商品化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第16題16分,第17題14分,第18題12分,第19題13分,共55分。16.(1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辣椒在中國材料一辣椒起源于中南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是人類種植的最古老的農作物之一。1493年,哥倫布把辣椒帶回到了歐洲。1542年,葡萄牙人把辣椒帶到了印度果阿,15-16世紀,辣椒傳入中國······主要有2條途徑,一條是通過馬六甲海峽傳入廣東和福建的港口,另一條是通過菲律賓傳入福建泉州和浙江寧波。--摘編自鄒學校、朱凡《辣椒傳入中國的途徑與傳播路徑》材料二西班牙人及西班牙人開辟的盛極一時的從墨西哥-菲律賓-中國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路線在辣椒傳入中國的問題上發(fā)揮著首要作用。從1565年到1815年的兩個半世紀中,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當局每年都派遣1至4艘大帆船,來往于阿卡普爾科與馬尼拉之間,每年運往馬尼拉的白銀在100萬比索至400萬比索之間,用來購買中國的生絲、綢緞等商品。1571年至1821年間,從美洲運往馬尼拉的白銀共計4億比索,其中1/2流入了中國。--摘編自鄭南《關于辣椒傳入中國的一點思考》等材料三幾則關于辣椒在中國的記述內容出處番椒叢生,白花,果儼然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燕閑清貫箋》(明·高濂,1591年)辣茄性熱而散,亦能祛水濕《本草綱目拾遺》(清·趙學敏,1765年)海椒,俗名辣角,土苗用以代鹽《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貴州志》(清,1812年)中國歷史上很早形成偏重農業(yè)的生產傳統(tǒng)和民艱于食的生活狀態(tài),決定了以農業(yè)為主的中國人對辛辣的偏嗜。辣椒在中國有“番椒”“海椒”“辣角”“辣虎”“辣子”等多種不同稱謂,表明了其分布的地理與人文特征······辣椒在中華大地不均衡普及的過程,表明越是經濟生活相對貧窮的地區(qū),嗜辣程度越深。--摘編自鄭南《美洲原產作物的傳入及其對中國社會影響問題的研究》清代后期至民國年間,食辣習俗廣泛存在于西南以及兩湖等地的農村與口岸城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以川菜、湘菜為代表的辣菜逐漸在一些原本少有食辣習俗的沿海城市扎根······食辣逐步成為一種主流的飲食習慣。--摘編自曹雨《中國食辣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15-16世紀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條件。(4分)(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簡析“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對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的影響。(6分)(3)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描述辣椒在中國的傳播及發(fā)展過程。(要求:史實準確,邏輯合理,表述清晰)。(6分)17.(14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水利工程材料一戰(zhàn)國時期水利工程統(tǒng)計表(部分)工程諸侯國史料記載鄴渠魏國“西門豹引漳水溉鄴,以富魏之河內”都江堰秦國“水早從人,不知饑饉,沃野千里,世號陸海,謂之天府”鄭國渠秦國“渠成......于是關中為沃野,無兇年,秦以富強,卒并諸侯”運河魏國、楚國、齊國等“自是之后,滎陽下引河東南為鴻溝,以通宋、鄭、陳、蔡、曹、衛(wèi)......于楚,西方則通渠漢水、云夢之野......于吳,則通渠三江、五湖。于齊,則通菑濟之間”堤防齊、楚、燕、韓、秦等戰(zhàn)國時期,各國“作堤大水之旁”,號稱“千丈之堤”“巨堤”;“修利堤防,道達溝瀆,開通道路,毋有障塞”--依據李學勤等《文明的歷程·戰(zhàn)國》編制材料二興修這些水利工程,一則需要組織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二則作為系統(tǒng)工程,這些水利設施牽涉到廣大地區(qū)的物質和經濟利益,必須協(xié)調各地區(qū)各社會群體的利益。因此,上述水利工程都是由列國中最具經濟實力的大國組織興建的,而且越是力量強大的國家組織興建這類工程的規(guī)模也越大。各國把興修這些水利工程作為耕戰(zhàn)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這些水利工程,發(fā)展農業(yè)生產,增加國家財稅收入,以農養(yǎng)戰(zhàn)。--摘編自李學勤等《文明的歷程·戰(zhàn)國》(1)依據材料,概括戰(zhàn)國時期水利工程修建的特點。(6分)(2)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分析戰(zhàn)國時期水利工程修建的原因及歷史意義。(8分)1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案鐐惒冀粨Q”材料一“哥倫布交換”指的是植物、糧食作物、動物、人口和病菌在哥倫布和其他歐洲水手的遠航探險后,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傳播?!案鐐惒冀粨Q”比早先的物種交流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因為幾千年來,東西半球與大洋洲的物種都是獨立地沿著各自的軌跡進化的。歐洲的航海探險在這些生物地域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引發(fā)了物種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與自然環(huán)境的永久性變化。--摘編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二巧克力最初來源于中美洲熱帶雨林中野生可可樹的果實可可豆。傳入歐洲后,經過歐洲人的開發(fā)利用,它由飲料又發(fā)展成一種代表歐洲飲食文化特色的食品。時間主要史事1492年哥倫布把從美洲帶回的可可豆作為禮物獻給西班牙國王和王后。1527年西班牙探險家赫爾南多·廓特茲從阿茲特克貴族那里發(fā)現了巧克力的飲用方法并帶到西班牙,巧克力在貴族中倍受推崇。此后,西班牙人開始在新大陸廣袤的殖民地發(fā)展可可種植業(yè)。1606年西班牙人安東尼奧·克來提將巧克力傳入意大利,此后巧克力制造工藝的秘密開始傳往歐洲其他國家。這時巧克力價格不菲,成為一種財富的象征。1828年荷蘭人科恩瑞德·凡·胡登發(fā)明了一種把可可脂從可可豆中提取出來的螺旋擠壓機,可以去除可可中的酸味和苦味,生產出更柔軟、更甜的巧克力飲料,同時也進一步降低了巧克力的價格。1847年發(fā)明家通過在巧克力飲料中加入可可脂,成功地生產出了可咀嚼的巧克力塊。1876年牛奶巧克力問世。巧克力由奢侈的飲料變成了一種高能量食物,在西方被人們大量購買。(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簡述“哥倫布交換”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6分)(2)閱讀材料二、概括16至19世紀巧克力在歐洲傳播的特點。(6分)19.(13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鐵路的發(fā)展材料時間中國鐵路發(fā)展概況1876-1911年1876年,中國第一條鐵路吳淞鐵路由英國怡和洋行擅自修筑,次年被清政府贖回后拆除。1881年,開平礦務局為便利運煤,修建唐山至胥各莊的鐵路,這是中國人修建的第一條實用鐵路。1889年,清政府制定官辦鐵路、借債筑路的政策,設立了中國鐵路總公司。1909年竣工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這一時期,西方列強大肆掠奪中國鐵路利權。到1911年,由外國人控制的中國鐵路里程近9000千米,占總里程數的90%以上。1912-1949年民國初年,中國一度出現籌辦鐵路的熱潮。1915年,北洋政府繼續(xù)借債筑路,鐵路利權進一步喪失。1928-1949年,南京國民政府修建鐵路甚少。整個民國時期共建成鐵路約1.7萬千米。1949-2022年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統(tǒng)一接管鐵路,集中力量組織鐵路建設。到1978年,全國鐵路營業(yè)里程達到5.17萬千米,路網質量和布局有較大改善,鐵路連通了全國除西藏外各省市。1978-2022年,我國鐵路快速發(fā)展,先后開通了大秦、青藏等鐵路干線。2008年,京津城際鐵路通車運營,中國進入高鐵時代。到2022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達4.2萬千米,穩(wěn)居世界第一。中國高鐵在核心技術上實現自主創(chuàng)新,整體技術領先世界,并積極“走出去”,在眾多國家開展高鐵項目。閱讀材料,結合所學,闡釋中國鐵路的發(fā)展歷程。(要求:表述成文,邏輯清晰)2023級高二年級第一學期第2次模擬檢測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5分。1.D2.B3.D4.C5.B6.D7.B8.D9.D10.B11.C12.A13.B14.D15.B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5分。16.(16分)(1)歷史條件:中南美洲對辣椒的培育和種植;新航路開辟,包括哥倫布到達美洲,歐洲人開辟前往印度和中國的新航路;辣椒傳入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地。(4分)(2)影響:促進了歐洲、美洲、亞洲之間的商品貿易、物種交流,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形成;推動原產于美洲的馬鈴薯、辣椒等作物傳入中國;促進大量白銀流入中國,推動中國商品經濟發(fā)展和白銀貨幣化;便利西班牙的殖民擴張,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發(fā)展;給被殖民的美洲人民造成苦難。(6分)(任答三點即可)(3)傳播及發(fā)展過程:15-16世紀,隨著新航路的開辟,原產于美洲的辣椒傳入中國。最初是作為觀賞植物,而后開始出現在“藥譜”中,種植比較少。清代出現了將辣椒作為食物的記載,種植范圍進一步擴大。清代后期至民國年間,食辣習俗廣泛存在于西南以及兩湖等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川菜、湘菜為代表的辣菜在全國范圍內廣受歡迎,食辣逐步成為一種主流的飲食習慣。(6分)17.(14分)(1)政府主導;修建成本大,工程規(guī)模大;牽扯范圍廣,難度高;因地制宜;農業(yè)生產與軍事爭霸相結合。(6分)(任答三點即可)(2)原因:小農經濟的確立與發(fā)展,農業(yè)經濟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水利工程修建成為必要;爭霸戰(zhàn)爭的需求;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4分)(任答二點即可)意義: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增加了國家財政稅收;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穩(wěn)定社會秩序;以農養(yǎng)戰(zhàn),為日后統(tǒng)一奠定物質基礎。(4分)(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