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內科學第三節(jié)痿證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E/19/wKhkGWdt0PeABb-QAADbfcTWuZ0940.jpg)
![中醫(yī)內科學第三節(jié)痿證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E/19/wKhkGWdt0PeABb-QAADbfcTWuZ09402.jpg)
![中醫(yī)內科學第三節(jié)痿證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E/19/wKhkGWdt0PeABb-QAADbfcTWuZ09403.jpg)
![中醫(yī)內科學第三節(jié)痿證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E/19/wKhkGWdt0PeABb-QAADbfcTWuZ09404.jpg)
![中醫(yī)內科學第三節(jié)痿證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E/19/wKhkGWdt0PeABb-QAADbfcTWuZ0940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內科學第三節(jié)痿證一.定義:痿證是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或伴有肌肉萎縮的一種病證。臨床以下肢痿弱較為常見,亦稱“痿嬖”。
[概述]中醫(yī)內科學22024/12/27二.文獻摘要:《內經》闡述了痿證的病因病機、病證分類及治療原則。1.病因:《素問·痿論》指出了“熱傷五臟”、“思想無窮”、“焦慮太過”、“有漸于濕”及遠行勞倦、房勞太過等,《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濕熱也是痿證成因之一。2.病機:《素問·痿論》指出主要病機是“肺熱葉焦”,肺燥不能輸精于五臟,因而五體失養(yǎng),肢體痿軟。3.分類:將痿證分為皮、脈、筋、骨、肉五痿,以示病情的淺深輕重以及與五臟的關系。4.治療:《素問·痿論》提出“治痿獨取陽明”的基本原則中醫(yī)內科學32024/12/27三.范圍:西醫(yī)學中多發(fā)性神經炎、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病變、重癥肌無力、周期性麻痹等表現(xiàn)為肢體痿軟無力,不能隨意運動者,均可參照本節(jié)辨證論治。
中醫(yī)內科學42024/12/27一、病因
1.感受溫毒2.濕熱浸淫3.飲食毒物所傷4.久病房勞5.跌仆瘀阻
精津不足氣血虧耗肌肉筋脈失養(yǎng)痿證[病因病機]中醫(yī)內科學52024/12/27中醫(yī)內科學62024/12/27二、病機
1.病位及涉及臟腑:病變部位在筋脈肌肉,涉及五臟。五臟病變,皆能致痿2.病機關鍵:五臟受損,精血津液不足,筋脈肌肉失養(yǎng)而弛縱,不能束骨而利關節(jié),以致肌肉軟弱無力,消瘦枯萎,發(fā)為痿證。
3.病勢及傳變:本病以熱證、虛證為多,虛實夾雜者亦不少見。
4.轉歸:久痿虛極,脾腎精氣虛敗,病情危篤??梢娚囿w癱軟,呼吸和吞咽困難等兇險之候。
中醫(yī)內科學72024/12/27[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jù)
1.肢體筋脈弛緩不收,下肢或上肢,一側或雙側,軟弱無力,甚則癱瘓,部分病人伴有肌肉萎縮。2.由于肌肉痿軟無力,可有瞼廢,視歧,聲嘶低喑,抬頭無力等癥狀,甚則影響呼吸、
吞咽。3.部分病人發(fā)病前有感冒、腹瀉病史,有的病人有神經毒性藥物接觸史或家族遺傳史。
中醫(yī)內科學82024/12/27二、病證鑒別
1.痿證與偏枯偏枯亦稱半身不遂,是中風癥狀,病見一側上下肢偏廢不用,常伴有語言謇澀、口眼歪斜,久則患肢肌肉枯瘦,其癱瘓是由于中風而致,二者臨床不難鑒別。2.痿證與痹證痹證后期,由于肢體關節(jié)疼痛,不能運動,肢體長期廢用,亦有類似痿證之瘦削枯萎者。但痿證肢體關節(jié)一般不痛,痹證則均有疼痛,其病因病機、治法也不相同,應予鑒別。
中醫(yī)內科學92024/12/27三、相關檢查
痿證與西醫(yī)學中神經肌肉系統(tǒng)的許多疾病有關。1.酶學檢查有助于鑒別痿證肌肉萎縮的病因;2.腦脊液檢查、肌電圖檢查、肌肉活組織檢查等,有助于對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定位定性診斷;3.測定血中乙酰膽堿受體抗體,對神經、肌肉接頭部位疾病有較高的診斷價值。4.CT、MRI檢查有助于疾病的鑒別診斷。
中醫(yī)內科學102024/12/27[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辨臟腑病位,審標本虛實臟腑部位病程癥狀虛實肺初期發(fā)熱,咳嗽,咽痛,或熱病之后出現(xiàn)肢體軟弱不用實證脾胃較長四肢痿軟,食少便溏,面浮,下肢微腫,納呆腹脹虛證或虛實夾雜肝腎病久下肢痿軟無力明顯,甚則不能站立,腰脊酸軟,頭暈耳鳴,遺精陽痿,月經不調虛證或虛實夾雜中醫(yī)內科學112024/12/27二、治療原則虛證——宜扶正補虛為主肝腎虧虛者,宜滋養(yǎng)肝腎;脾胃虛弱者,宜益氣健脾。實證——宜祛邪和絡肺熱傷津者,宜清熱潤燥;濕熱浸淫者,宜清熱利濕;瘀阻脈絡者,宜活血行瘀。虛實兼夾——當兼顧之
中醫(yī)內科學122024/12/27[證治分類]
1.肺熱津傷證
2.濕熱浸淫證3.脾胃虛弱證4.肝腎虧損證5.脈絡瘀阻證中醫(yī)內科學132024/12/271.肺熱津傷證主證:發(fā)病急,病起發(fā)熱,或熱后突然出現(xiàn)肢體軟弱無力,可較快發(fā)生肌肉瘦削,皮膚干燥兼證:心煩口渴,咳嗆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黃赤或熱痛,大便干燥。舌脈:舌質紅,苔黃,脈細數(shù)。證機概要:肺燥傷津,五臟失潤,筋脈失養(yǎng)。治法:清熱潤燥,養(yǎng)陰生津。代表方:清燥救肺湯加減。本方有清熱潤燥,養(yǎng)陰宣肺作用,適用于溫燥傷肺,氣陰兩傷之證
中醫(yī)內科學142024/12/27常用藥:北沙參、西洋參、麥冬、生甘草——甘潤生津養(yǎng)陰;阿膠、胡麻仁——養(yǎng)陰血以潤燥;生石膏、桑葉、杏仁、炙杷葉——清熱宣肺加減:若身熱未退,高熱,口渴有汗——可重用生石膏,加銀花、連翹、知母以清氣分之熱,解毒祛邪;咳嗽痰多——加瓜蔞、桑白皮、川貝母宣肺清熱化痰;咳嗆少痰,咽喉干燥——加桑白皮、天花粉、蘆根以潤肺清熱。若身熱已退,兼見食欲減退、口干咽干較甚,此胃陰亦傷——宜用益胃湯加石斛、薏苡仁、山藥、麥芽。
中醫(yī)內科學152024/12/272.濕熱浸淫證主證:起病較緩,逐漸出現(xiàn)肢體困重,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或兩足痿弱為甚,兼證:微腫,手足麻木,捫及微熱,喜涼惡熱,或有發(fā)熱,胸脘痞悶,小便赤澀熱痛。舌脈: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濡數(shù)或滑數(shù)。證機概要:濕熱浸漬,壅遏經脈,營衛(wèi)受阻治法:清熱利濕,通利經脈。代表方:加味二妙散加減。本方清利濕熱,補腎通脈,用于濕熱內盛,兼見虛火之痿證。中醫(yī)內科學162024/12/27常用藥:蒼術、黃柏——清熱燥濕;萆蘚、防己、薏苡仁——滲濕分利;蠶砂、木瓜、牛膝——利濕,通經活絡;龜板——滋陰益腎強骨加減:若濕邪偏盛,胸脘痞悶,肢重且腫——加厚樸、茯苓、枳殼、陳皮以理氣化濕;熱邪偏盛,身熱肢重,小便赤澀熱痛——加忍冬藤、連翹、公英、赤小豆清熱解毒利濕;濕熱傷陰,兼見兩足欣熱,心煩口干,舌質紅或中剝,脈細數(shù)——去蒼術,重用龜板,加元參、山藥、生地;若病史較久,兼有瘀血阻滯者,肌肉頑痹不仁,關節(jié)活動不利或有痛感,舌質紫黯,脈澀——加丹參、雞血藤、赤芍、當歸、桃仁。
中醫(yī)內科學172024/12/273.脾胃虛弱證主證:起病緩慢,肢體軟弱無力逐漸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縮兼證:少氣懶言,納呆便溏,面色咣白或萎黃無華,面浮舌脈:舌淡苔薄白,脈細弱。證機概要:脾虛不健,生化乏源,氣血虧虛,筋脈失養(yǎng)。治法:補中益氣,健脾升清。代表方:參苓白術散合補中益氣湯加減。中醫(yī)內科學182024/12/27常用藥:人參、白術、山藥、扁豆、蓮肉、甘草、大棗——補脾益氣;黃芪、當歸——益氣養(yǎng)血;薏苡仁、茯苓、砂仁、陳皮——健脾理氣化濕;升麻、柴胡——升舉清陽;神曲——消食行滯。加減:脾胃虛者,易兼夾食積不運,當健脾助運,導其食滯——加谷麥芽、山楂、神曲;氣血虛甚者——重用黃芪、黨參、當歸,加阿膠氣血不足兼有血瘀,唇舌紫黯,脈兼澀象者——加丹參、川芎、川牛膝;肥人痰多或脾虛濕盛——六君子湯加減。中醫(yī)內科學192024/12/274.肝腎虧損證主證:起病緩慢,漸見肢體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明顯,腰膝酸軟,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廢,腿脛大肉漸脫兼證:眩暈耳鳴,舌咽干燥,遺精或遺尿,或婦女月經不調。舌脈: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證機概要:肝腎虧虛,陰精不足,筋脈失養(yǎng)。治法:補益肝腎,滋陰清熱。代表方:虎潛丸加減。本方滋陰降火,強壯筋骨,用于治療肝腎陰虧有熱之痿證中醫(yī)內科學202024/12/27常用藥:虎骨(用狗骨代)、牛膝——壯筋骨利關節(jié);熟地、龜板、知母、黃柏——填精補髓,滋陰補腎,清虛熱;鎖陽——溫腎益精;當歸、白芍藥——養(yǎng)血柔肝;陳皮、干姜——理氣溫中和胃,既防苦寒敗胃,又使滋補而不滯。中醫(yī)內科學212024/12/27加減:若病久陰陽兩虛,兼有神疲,怯寒怕冷,陽痿早泄,尿頻而清,婦女月經不調,脈沉細無力——去黃柏、知母,加仙靈脾、鹿角霜、紫河車、附子、肉桂,或服用鹿角膠丸若氣血兩虧,證見面色無華或萎黃,頭昏心悸——加黃芪、黨參、首烏、龍眼肉、當歸腰脊酸軟——加續(xù)斷、補骨脂、狗脊補腎壯腰;虛熱甚者——可去鎖陽、干姜,或服用六味地黃丸加牛骨髓、鹿角膠、枸杞子滋陰補腎,以去虛火;陽虛畏寒,脈沉弱——加右歸丸加減。
中醫(yī)內科學222024/12/275.脈絡瘀阻證主證:久病體虛,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顯露,兼證:肌肉活動時隱痛不適舌脈:舌痿不能伸縮,舌質暗淡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病機概要:氣虛血瘀,阻滯經絡,筋脈失養(yǎng)治法:益氣養(yǎng)營,活血行瘀。代表方:圣愈湯合補陽還五湯加減。中醫(yī)內科學232024/12/27常用藥:人參、黃芪——益氣;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養(yǎng)血和血;川牛膝、地龍、桃仁、紅花、雞血藤——活血化瘀通脈。加減:若手足麻木,舌苔厚膩者——加橘絡、木瓜;下肢痿軟無力——加杜仲、鎖陽、桑寄生;若見肌膚甲錯,形體消瘦,手足痿弱,為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湯送服大黃廑蟲丸,補虛活血,以丸圖緩。
中醫(yī)內科學242024/12/27[預防調護]
1.
避居濕地,防御外邪侵襲,有助于痿證的預防和康復。2.病情危重,臥床不起,吞咽嗆咳,呼吸困難者,要常翻身拍背,鼓勵病人排痰,以防止痰濕壅肺和發(fā)生褥瘡。3.對癱瘓者,應注意患肢保暖,保持肢體功能體位,防止肢體攣縮和關節(jié)僵硬,還應避免凍傷或燙傷。4.提倡病人進行適當鍛煉5.注意精神飲食調養(yǎng)中醫(yī)內科學252024/12/27[結
語]
1.定義:痿證是指肢體痿弱無力,不能隨意運動的一類病證。2.病因:有外感與內傷兩類。3.病機:五臟受損,精津不足,筋脈肌肉失養(yǎng)4.病性:本病以虛為本,或虛實錯雜5.分型:肺熱津傷、濕熱浸淫、脾胃虛弱、肝腎虧損、脈絡瘀阻,各種證型之間常相互關聯(lián)。6.治療:扶正——調養(yǎng)臟腑,補益氣血陰陽
祛邪——清利濕熱與溫熱毒邪。7.預后:與病因、病程有關。中醫(yī)內科學262024/12/27[臨證備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公司與個人大數(shù)據(jù)分析技術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國非快充客車行業(yè)市場供需格局及投資規(guī)劃建議報告
- 2025年度中醫(yī)養(yǎng)生中心兼職醫(yī)師醫(yī)療糾紛處理合同
- 2025年度地鐵隧道混凝土澆筑勞務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中小企業(yè)擔保貸款合同公證與監(jiān)管協(xié)議
- 2025年度城市公園綠地建設項目補充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膨化珍珠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春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蘇教版教學課件 資料分析
- 2025年度建筑勞務木工分包安全管理合同范本
- 當前學校內涵式發(fā)展的現(xiàn)狀分析
- 語言和語言學課件
- 《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guī)定》
- 2022年菏澤醫(yī)學??茖W校單招綜合素質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市政工程設施養(yǎng)護維修估算指標
- 《管理學基礎》完整版課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短視頻:策劃+拍攝+制作+運營課件(完整版)
- 基金會財務報表審計指引
- 藍色卡通風好書推薦教育PPT模板
- 2022年江蘇省泰州市中考數(shù)學試題及答案解析
- 石家莊鐵道大學四方學院畢業(yè)設計46
- 智能化系統(tǒng)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