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自然之美
一、單元概述
本單元圍繞著“自然之美”這一人文主題安排了四篇課文:《觀潮》《走月亮》為精讀課
文;《現代詩兩首》《繁星》為略讀課文。單元導語中引用了王維的詩句“江流天地外,山色
有無中”,為學生描繪了一幅幅如詩如畫的自然美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邊讀邊想象畫
面,感受自然之美。
《觀潮》一文,作者按照時間的順序,描繪了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潮頭過后的
景象,寫出了大潮奇特、雄偉、壯觀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錢塘江大潮這一天下奇觀的由衷
贊嘆,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蹲咴铝痢肥且黄湟缰娗楫嬕獾纳⑽?,
作者運用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繪了在秋天明亮而柔和的
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小手走月亮的美好畫面,表達了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以及我對美
好生活的熱愛?!冬F代詩兩首》,其一《秋晚的江上》這首詩采用散文的句式,簡潔的語言勾
勒出了江邊秋天黃昏時的美景;其二《花牛歌》運用簡單明朗、輕快活潑、一詠三嘆的詩句
形式,將草叢中的花?;顒?、景象巧妙生動地展現,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
崇。《繁星》是一篇寫景抒情的記敘文,寫了作者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看繁星的不同感受,
抒發(fā)了作者熱愛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基于以上文本特點分析,我們確立本單元兩個的語文核心要素:一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
調動聽覺、視覺、嗅覺等各種感官,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想象畫面。二是按照一定的順序,
抓住景物特點,描繪自然之美。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基本具備了自主識字和理解詞語的能力。在閱讀方面,學生已掌握一些閱
讀方法,也有了初步感知課文的能力,但通過理清課文脈絡歸納主要內容的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學生思維深度、言語概述能力不強,在理解重點語句上,學生存在一定的困難。
學生對于邊讀邊想象畫面的閱讀方法在以前有所接觸,能從事物的顏色、樣子等方面展
開合理的想象,但本單元在想象畫面方面的要求提高了,難度增強了,重在引導學生從事物
的聲音、味道等方面展開想象,使學生形成獨特的閱讀感受、體驗和理解。由于學生認知能
力有限,想象力會不自覺地受到思維定式的約束,對文字描寫的景象難以形成深切體會,難
以自主地調動各種感官展開豐富的想象,真切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好與和諧。因此,閱讀
教學時注重引領學生根據文中語言并結合生活體驗調動聽覺、嗅覺等各種感官想象畫面,讓
學生如同身臨其境真切感受自然之美,同時學習作者的語言之美,以求學以致用,習得表達
方法,培養(yǎng)讀寫能力。
三、單元目標
1.認識本單元“潮”“牽”“巢”等生字,其中正確、規(guī)范、美觀地書寫“滾”“稻”等
28個生字。借助工具書、結合語境理解“山崩地裂”“人聲鼎沸”“萬馬奔騰”等詞語的意
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重點段落。積累優(yōu)美語句。
2.反復讀文,按照時間、地點轉換的順序理清文章脈絡,抓關鍵詞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
容。
3.邊讀邊想象畫面,結合生活體驗、抓事物特點、調動各種感官想象豐富畫面,并與同
學交流印象深刻的畫面,從中感受自然之美,體會人與自然交融和諧的意境,激發(fā)對美好、
自由生活的向往。
4.學習作者按順序、抓特點的寫作方法描繪自然之美。
1觀潮
一、教學目標
1.認識“鹽、屹”等12個生字,會寫“潮、據”等15個字,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
實際理解“籠罩、人聲鼎沸、水天相接”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3.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奇壯觀,激發(fā)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是怎樣按時間順序,圍繞“天下奇觀”這一中心,既生動又有層次地描述
錢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4自然段。
2.看畫面,聽聲音,感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能夠根據語言描寫,邊讀邊想象畫面。
難點:
邊讀邊想象課文描繪的大潮景象,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怎樣圍繞“天下奇觀”既生動又有
層次地描述錢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三、前置性學習活動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試著練習朗讀課文。
2.自主識寫生字,運用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
3.了解錢塘江大潮相關知識,觀看錢塘江大潮景象視頻。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讀詩解題,導入新課。
1.出示、朗讀: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蹙S
說說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色?(江水滾滾似奔流天地之外,青山延綿水霧中時隱時現。)
2.我國還有許多古詩詞用凝練優(yōu)美的的語言,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壯美山水。讀一讀下面
兩句詩,能不能發(fā)現與哪篇課文寫的是同一景觀?(錢塘江大潮、《觀潮》)
(1)海闊天空浪若雷,錢塘潮水自天來。
(2)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3.本冊書第一單元,我們將一起走進山水之間,感受自然之美。今天我們來讀本單元第
1課《觀潮》。
(1)課文寫的是哪兒的潮?(錢塘江大潮)
(2)讀讀課后“資料袋”,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介紹一下你了解的錢塘江大潮。(地
點、成因、特點)。
4.用課文中的一句話概括介紹錢塘江大潮。(板書:天下奇觀)
對比理解字義、詞義:那潮一一奇啰
(二)檢查預習,反饋交流。
1.檢查重點詞語的認讀、理解情況。
寬闊籠罩屹立薄霧沸騰奔騰依舊橫貫橫臥恢復
(1)多種形式朗讀,讀準字音,重點指導籠罩:翹舌音,厚霧(b6)。
(2)對比理解:沸騰一一奔騰橫貫一一橫臥
天下奇觀若隱若現昂首東望悶雷滾動人聲鼎沸風平浪靜水天相接
白浪翻滾橫貫江面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1)讀準字音。眼雷滾動(m4n)風時浪吼(hdo)
(2)交流自己已理解的詞語及理解方法。
(3)根據意思,選擇詞語。
形容人的說話聲,喊叫聲,歡呼聲,如鍋中之水,一片沸騰。(人聲鼎沸)
風和浪都很平靜。(風平浪靜)
形容水面遼闊,遠處和天似乎連接在一起。(水天相接)
形容同時出發(fā),同時前進。(齊頭并進)
山上的巖石和土壤塌下來,地也裂開來,形容聲音很響很響。(山崩地裂)
形容氣勢很大。(浩浩蕩蕩)
2.檢查生字書寫情況。
(1)展示預習生字書寫,從正確、規(guī)范、美觀三方面評價。
(2)分類指導書寫:潮、漸(指導書左中右結構:左中右,不碰撞,寬窄高低觀察好,
中間部分要寫窄,穿插避讓形體美。)
籠、罩、崩、震(上下結構:比例適當、重心要穩(wěn))
3.檢查讀課文。
指名分段讀課文,讀準加拼音的字,隨機正音,指導停頓。
(三)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預習了課文,自己再把課文讀一遍,一邊讀一邊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描寫錢塘江大
潮的?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按時間順序交流、歸納、板書:潮來之前(2),潮來之時(3、4),潮過
之后(5)o
2.自由讀課文,用眼睛看看大潮的形態(tài),用耳朵聽聽大潮的聲音,找出描寫大潮的這
些特點的詞語或句子,自己讀一讀,然后與同學交流。
3.交流、歸納、適時板書。
4.試著以第一自然段開頭,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四)讀課文2、5自然段,感受潮前、潮后的景觀特點。
1.大潮到來之前,錢塘江呈現在我們眼前怎樣的景象?(平靜朦朧)
(1)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寫大潮到來前錢塘江景色的句子讀一讀。
(2)作者在潮來前還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寫的?突出了它們什么特點?(鎮(zhèn)海古塔、中
山亭、觀潮臺:屹立。遠處幾座小山:若隱若現。)
(3)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朦朧、美麗、和諧、壯觀……)
(4)朗讀課文,讀出平靜、朦朧之美。
2.大潮奔騰而去,江面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
(1)體會變化:霎時、過了很久。
(2)理解:漫天卷地、漲了兩丈來高。
(3)指導朗讀,讀出潮后的變化之美。
第二課時
(-)復習回顧,導入重點。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了錢塘江大潮的?
2.這節(jié)課,我們再次去觀錢塘江大潮,讀讀文字,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想象、感受
一下這天下奇觀。
(二)突破重點,想象畫面。
L書讀得不錯,你們對錢塘江大潮一定很感興趣吧?有沒有見到過?想不想看?
(學生看錢塘江潮錄像,小聲發(fā)出自己的感嘆之聲。)
2、剛才錄像里潮水的景象,咱們課文里也有,在哪兒呀?(3、4)
3.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哪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就努力地把它讀
得精彩些,并能讀給大家聽。(生自由讀)
預設(1):
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氣勢越來越大,心情越來越激動。
指名讀出激動。
預設(2):
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多么壯觀!你們能讀出壯觀的感覺嗎?
分組比賽讀一齊讀。
預設(3):
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
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指名讀一師讀一喜歡這句的齊讀,讀出壯觀氣勢。
預設(4):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①閃雷滾動的聲音是什么樣兒的?(學生模仿:轟隆隆隆……)
②這聲音作者用哪個詞來形容?(悶雷滾動)
③課文中用這個詞語來形容潮水的聲音,用得多形象?。∥覀円粔K兒來讀讀這個句子。
(學生齊讀)
④讀得真好,再來一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學生閉眼齊背)
預設(5):
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
騰起來。
①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么沸騰的?來演演吧。
(跳著,叫著,揮舞著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②剛才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里。(人聲鼎沸)
③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生齊讀。)
④出現白線和白線橫貫江面這兩個句子連起來讀讀。
4.總結: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
臨其境。
(三)讀讀填填,體會順序。
1.剛才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可我們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把作者的寫作
順序也打亂了。讀這段話,看誰能理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
(1)師讀生聽,在練習本上填寫。
(),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響聲越來越大,只見
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
橫貫江面。(),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猶如千萬匹
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
動起來。
(2)展示一位學生的填空,集體反饋校對。發(fā)現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潮水的?
(從遠到近描寫潮水。)
(3)師總結: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隨著位置的轉變和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潮水的變化,
并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潮來時的壯觀、奇特。來,齊讀這段話,再來體會一下。
2.練習提示背誦。
(1)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
(2)學生自由準備背誦一會的學生起立背誦一看著大潮視頻背誦。
(3)師領背: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
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
錢塘江大潮真不愧自古(天下奇觀)!
(四)詩文對照,拓展背誦。
L課文讀起來使人如臨其境,耳聞其聲,眼見其景,帶著我們觀賞了被稱為“天下奇觀”
的錢塘江大潮,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浪淘沙》也寫了這一天下奇觀,從文中找出與詩相關的
句子。
出不: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2.找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3.背誦古詩。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三、四自然段。
2.按照前、中、后的順序描寫一場夏季的雨。
六、板書設計
1.觀潮
潮前平靜、朦朧
聲音:悶雷滾動越來越響山崩地裂
潮時
形態(tài):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zhàn)馬
(由遠及近)(比喻)
潮后恢復平靜
天下奇觀
2走月亮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鵝、卵”等7個生字,正確、規(guī)范、美觀的書寫“牽、葡”等13個生字。
借助工具書,結合語境理解“汩汩、鍍亮”等詞語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
然段。
2.抓住文中“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一反復句理清文章脈絡,借助文中關鍵詞句感知
課文內容。
3.邊讀邊想象畫面,利用視覺、聽覺、嗅覺等各種感官豐富畫面,感受月光下的意境美
及語言美,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及走月亮時的喜悅幸福之情。
4.讀讀課文第六自然段,說說我的所見所想,并仿照著寫一寫自己在月下的某個情景。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L從語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體會“我”與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
2.調動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培養(yǎng)細心觀察生活細節(jié)的能力。
難點:
1.充分調動生活體驗,發(fā)揮想象,讓畫面浮現在學生的腦海中,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讓情感在閱讀中體悟、升華。
2.抓住關鍵語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三、前置性學習活動
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過很多關于“月”的古詩,你還能背上幾首嗎?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將我
們帶入了月夜的清幽之中。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與明月有關的優(yōu)美的散文《走月亮》。
2.簡介作者。
3.課文用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鄉(xiāng)村的迷人月色,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和作者吳然去
體驗《走月亮》的快樂吧?。ò鍟n題)
(-)檢查預習,掃清障礙。
1.課前已經預習了課文,你記住了哪些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淘洗牽著鵝卵石填上莊稼
風俗躍出葡萄稻田成熟
2.重點交流的幾個字:
“牽”的部首是“大”字頭,書寫時注意間架均勻;
“鵝”為左右結構,筆畫較多,書寫時要寫得緊湊;
“萄”上下結構,下面里面是“缶”不要寫成“擊”。
3.再讀課文理解什么是“走月亮”?(走月亮是中國南方帶有地方特色的風俗,指在月
光下散步的情景。)
(三)理清脈絡,感知大意。
1.請大家打開課本,帶上我們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心到書中去看看,文中寫的誰?
又是怎么走月亮的呢?
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2.課文四次寫到“啊,我和阿媽走月亮!”讓我們讀讀課文看看月夜中我和阿媽都去了
小路,小溪邊,田填,只是靜靜地走著、走過許多地方
哪些地方?
3.借助反復句以及根據我和阿媽走過不同的地方,理清脈絡:
第一部分:(1-3)我和阿媽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部分:(4-5)我和阿媽在小溪邊走月亮。
第三部分:(6-7)我和阿媽在田填上走月亮。
第四部分:(8-9)我和阿媽只是靜靜地走著,走過許多地方。
4.感知大意:“啊,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句話不僅將我和阿媽走過的這些地方很自然地
串聯在一起,而且還使得文章結構清晰自然。那么,在柔和的月光下,這如詩、如夢、如世
外田園般的畫卷中是否也有吸引你的地方呢,趕快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吧!
A月光下的景色很美。B看到了溫馨幸福的畫面。C濃濃的母女情
是的,課文抓住“啊,阿媽帶我走月亮”寫出來月夜下的美景,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母
女情3
(四)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1.“我”和阿媽小路上走月亮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
(1)這是一個美妙的夜晚!月亮已經迫不及待地探出頭來了,它在焦急地呼喚著我和
阿媽陪它去散步呢!誰有看到這月亮是從哪里升起來的呢?
(2)海上生明月!天上的月亮靜靜的,水中的月亮隨波蕩漾,真是太美了!在這樣柔
和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我和阿媽踏著月光走在小路上又看到了什么呢?
月盤是那樣明亮,月光是那樣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過嗎?月亮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
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3)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個句子,看誰的眼睛比月光更明亮,能發(fā)現句子的小秘
密?引導孩子感知排比句的特點,
(“月亮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照亮了……”引導孩子感知排比句的特點)
(4)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勾勒出月光灑滿人間,月光下清晰的景物,營造出安
靜祥和的意境,你還能找出文中其他幾處排比句嗎?
①“阿媽,我們到溪邊去吧,我們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
采過野花的地方?!?/p>
②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
(5)指導朗讀
月光下的景色太美了,而我最親愛的阿媽此時又陪在我身邊,我們月光下慢悠悠地走著,
心情該是多么愉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小結學法: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抓住文中關鍵語句理清了文脈,感知了課文內容;關注排比
這一修辭手法感受到月下景色的美麗,下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跟隨阿媽“走月亮”。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1.聽寫詞語,并作評價。
2.月光下的景象很優(yōu)美,作者是怎樣呈現在我們眼前的?
(-)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1.“我”和阿媽在小溪邊走月亮
過渡:聽!溪水在唱歌,老師仿佛看見一位阿媽牽著孩子的手,來到了小溪邊。同
學們輕閉你的雙眼,放飛你的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學生聽讀交流,重點引導:
(1)你聞到了什么?畫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2)你看到了什么?(重點體會“抱”的溫暖)
(3)此時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
是的,這一段不僅寫出了月光下的美景,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母女情,情景交融,
你能把這種快樂和幸福傳遞給你的同桌?如果能背下來就更好啦!
(4)指導背誦,練習背誦,檢查背誦。
2.“我”和阿媽在田展上走月亮
(1)“我”和阿媽沿著小溪走啊走,來到了田域上,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
想到什么?
(2)生讀文標畫
聽到:秋蟲唱著,夜鳥拍打著翅膀,魚兒躍出水面,溝水汩汩;
看到:村道已經修補過,果園里好吃的果子掛滿枝頭,稻穗低垂著頭,稻田像月光鍍亮
的銀毯;這是擬人句;
聞到:果子的甜香;學習“設問句”;
想到:阿爸要回來了。
(2)雖然短短數語,作者卻利用各種感官,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月光
下魚兒歡躍,瓜果飄香,稻穗垂頭畫面寫的有聲有色,溫馨幸福,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第
六自然段,同桌之間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想,并仿照著寫一寫自己和家人月下的某個情景。
(3)生寫、評議
3.走過許多地方
出示:
走過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
(1)我和阿媽還會走過哪里?你能模仿這個句式說說么?
(2)我和阿媽靜靜地走著,拉媽媽溫暖的手,聞著媽媽身上的氣息,此時此刻多么溫
馨甜蜜,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啊,我們來讀一讀
(三)回顧總結,拓展提升。
1.本節(jié)課,我們邊讀文邊調動各種感官想象畫面,體會到了月光下的景美情濃,同時賞
析了作者運用當的修辭手手法描繪了走月亮的情景。
2.作者為什么反復寫“啊,我和阿媽走月亮”?
(四)布置作業(yè),摘抄積累。
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摘抄在讀書筆記上。
六、板書設計
2.走月亮
小路所見
溪水所聞景美情濃
田填所感
(排比比喻擬人)
3*現代詩二首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巢、葦、羅”等6個生字,聯系語境理解“紅顏”“偷渡”詞語的意思。有感
情地朗讀詩歌。
2.反復朗讀詩歌,抓住詩中描繪的景物邊讀邊想象畫面,感受作者向往自由,追求美
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寫詩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反復朗讀詩歌,抓住詩中描繪的景物邊讀邊想象畫面。
難點:感受作者向往自由,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三、前置性學習活動
1.了解作者,搜集有關描寫秋的詩歌。
2.預習詩歌,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聊一聊,導入新詩。
1.同學們,走過了繁花似錦的春天,度過枝繁葉茂的夏天,我們走進了秋高氣爽的秋
天,想到秋天你會想到什么?(落葉、豐收等)
2.從古至今有很多詩人對秋天也是情有獨鐘的,在他們筆下秋是多姿多彩的,誰能給大
家分享一下你喜歡的秋天詩詞。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劉大白的一首描寫秋天的現代詩《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
牛歌》。(板書:秋晚的江上花牛歌)
(二)讀一讀,讀懂詩歌。
1.檢查預習,讀準字音。
多媒體出示生字“巢、葦、羅、眠、霸、占”,并分別組詞。
2.自由讀詩文,說一說這兩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品一■品,品出意境。
1.學生練習讀,教師相機指導評價。
2.品讀《秋晚的江上》
(1)讀讀這首詩,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你從中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交流詩中的景物,師適時板書:歸巢的鳥、斜陽、白色的蘆葦。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課文插圖、生活經驗想象畫面并交流。
(2)作者是怎樣描繪出這美好的畫面呢?你從中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引導學生抓住一系列的動態(tài)的詞:“馱、翻、掉”體會作者眼中倦鳥動態(tài)的美;抓住“蘆
葦”“妝”“紅顏”,體會作者通過擬人修辭手法,用“妝”“紅顏”把蘆葦人格化,給全詩平
添了情趣與生氣的妙處。
3.欣賞詩歌《花牛歌》
(1)這是一首充滿了童真童趣的詩,邊讀邊畫出文中的景物,想一想,你的眼前仿佛浮
現了??幅怎樣的畫面?出示《花牛歌》。
引導學生抓住“花牛在草地里……”這個句式,品讀花牛的狀態(tài)“坐”“眠”“走”“做
夢”來想象畫面,并感受反復手法的運用,帶給詩歌的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美。
(2)再次反復朗讀詩歌,感受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作者對自由自
在美好童年生活的向往之情。)
(四)寫一寫,創(chuàng)編詩歌。
秋晚的江上黃昏時的景色是美麗的,而《花牛歌》描寫了作者童年時的樂趣。想一想,
自己童年生活是否也曾經有過無數的夢想或者也曾經有過許多有趣的童年往事,模仿這首
詩,記錄下你的童年夢想。(要求:只寫一個小節(jié))
六、板書設計
r鳥兒倦了馱著夕陽
秋晚的江上」雙翅一翻掉在江上向往自由
白色的蘆葦妝成紅顏
坐
花牛歌花牛在草地里眠自由自在
走
做夢
4*繁星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懷”3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描寫繁星的詞
句。
2抓住時間、地點及作者觀星感受的詞句概括課文內容的方法。
3.邊讀邊想象繁星滿天的畫面,感受繁星的美麗,體會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4.結合生活體驗,與同學交流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二、教學重點及難點
重點:抓住文中關鍵詞句感知課文主要內容。學會邊讀文字邊運用各種感官想象畫面,
感受星空的美妙及生活的美好。
難點:結合生活體驗,與同學交流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三、前置性學習活動
1.搜集資料,了解作者。
2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理解生詞。
四、教學課時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了解作者。
1.播放歌曲:“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當你們仰望星空時,你想說些
什么?
2.五四運動之后,有一位中國作家,經常獨自仰望星空,它不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
心靈感受星星,讓我們隨著名作家巴金一起去看星星,一起領悟他獨特的感受。(板書:4繁
星)
3.學生簡介巴金。(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
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生朗讀課文,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輻照電纜未來發(fā)展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個人摩托轉賣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非全日制員工勞動服務合同
- 教育資源整合居間協(xié)議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餐飲服務特色下午茶合作框架
- 冷鏈物流運輸合同成本控制
- 2025年度幼兒園教師工作考核與聘用合同
- 中心市場鋪面出租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車位產權轉讓合同電子版
- 2025年度打印店客戶營銷策略保密合同
- 衛(wèi)生部病歷質量評價標準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統(tǒng)
- 納稅人進項稅額分攤方式備案報告表(樣本)
- GPS公交車報站器使用說明書V
- 乘坐地鐵安全指南(課件)-小學生主題班會通用版
- 建筑智能化系統(tǒng)介紹08685課件
- 中建(輪扣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 GB/T 17421.2-2023機床檢驗通則第2部分:數控軸線的定位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的確定
- 小區(qū)燃氣安全宣傳新聞稿
- WORD一級上機題答案
- 合唱社團第二學期活動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