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2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浙教版)(原卷版)_第1頁
專題22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浙教版)(原卷版)_第2頁
專題22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浙教版)(原卷版)_第3頁
專題22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浙教版)(原卷版)_第4頁
專題22 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科學下冊期中期末考點大串講(浙教版)(原卷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22植物的莖與物質運輸1.莖的分類①按形態(tài)分:直立莖、匍匐莖、攀緣莖、纏繞莖②按組成分:木質莖、草質莖2.莖的結構植物的莖從外向內(nèi)分為樹皮、形成層、木質部和髓四部分①樹皮:可分為韌皮部和最外層的表皮,具有保護作用。表皮:細胞排列緊密,細胞間隙比較小,起保護作用。韌皮部:由篩管、韌皮纖維和薄壁細胞等組成。莖里的篩管與根和葉里的篩管相連通,屬于輸導組織,篩管的功能是運輸有機物,由上到下。②形成層:在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細胞只有2~3層,能分裂產(chǎn)生新細胞,向外形成新的韌皮部,向內(nèi)形成新的木質部,使莖能逐漸增粗。③木質部:由導管和木纖維組成。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屬于輸導組織。木纖維:是又細又長的死細胞,細胞壁厚,沒有彈性,有很強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莖之所以堅硬,主要是木纖維的作用。④髓:由薄壁細胞構成,有貯藏營養(yǎng)的功能。⑤年輪:年輪是一年內(nèi)形成層活動強弱不同所造成的,與季節(jié)性的環(huán)境因素(如氣候變化)有密切關系。注:單子葉植物莖中一般沒有形成層結構,莖長成后一般不會加粗。3.莖的功能①支持②輸導③貯藏④繁殖⑤幼莖的光合作用4.物質運輸①水、無機鹽運輸:由木質部中的導管由下而上運輸②有機物運輸:由韌皮部中的篩管由上而下運輸5.導管和篩管的結構特點比較導管:運輸水分和無機鹽,位于木質部中,植物從土壤里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在植物體的導管中從下到上運輸,其中蒸騰作用是運輸水分與無機鹽的動力。篩管:運輸有機物,位于韌皮部的篩管,葉片是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植物體需要的有機物主要由葉片供應,沿篩管自上而下運輸。一、莖的結構1.()產(chǎn)于朝鮮北部的鐵樺樹,其木材像鐵一樣堅硬,一般的槍彈打不進,所以常用于制造機械的齒輪。鐵樺樹木材的堅硬部位的所屬結構及意義分別是()A.韌皮部,有很強的支持作用 B.木質部,有很強的支持作用C.韌皮部,運輸水和無機鹽 D.木質部,運輸有機物2.()某校科學興趣小組在野外考察時,繪制出如圖所示的樹樁年輪特征示意圖。根據(jù)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靠乙一側降水多,生長快B.靠乙一側降水少,生長快C.靠乙一側為樹干向陽面,生長快D.靠甲一側光照強于靠乙一側3.(2022八下·柯橋期末)番薯是一種高產(chǎn)且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塊根除作為主糧外,還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造工業(yè)的重要原料。下列有關番薯的內(nèi)容正確的是()A.番薯是攀緣莖 B.番薯的有機物通過篩管運輸C.種植番薯時可適當施P肥 D.番薯中的有機物主要來自土壤4.()植物莖的結構從內(nèi)到外的順序依次是()A.木質部一形成層一髓一韌皮部一樹皮B.髓一形成層一木質部一韌皮部一樹皮C.髓一韌皮部一木質部一形成層一樹皮D.髓一木質部-形成層一韌皮部一樹皮5.對下圖所示實驗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甲圖: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有機物的實驗中,實驗前應先將實驗用的土壤充分干燥B.乙圖: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某生物葉的下表皮時,觀察到表皮細胞a中含有葉綠素C.丙圖:將剛摘下的葉片放入70℃的熱水中,發(fā)現(xiàn)葉片表面下表皮的氣泡比上表皮的氣泡多,說明葉片下表面產(chǎn)生的氧氣多D.丁圖:用放大鏡觀察椴樹枝條的橫切面,c處為質地堅硬的木質部6.(2019八下·天臺期末)生物體的結構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以下敘述不正確的是()A.植物莖中具有形成層是與使莖長高的功能相適應的B.葉肉細胞中含有大量的葉綠體是與制造有機物的功能相適應的C.葉片的上下表皮分布著大量的氣孔是與其散失水分的功能相適應的D.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是與其進行氣體交換的功能相適應的7.小明和小剛兩人到剛砍伐過樹木的山上去觀察莖的結構,觀察到莖的切面中從里到外有許多同心圓。兩個人都數(shù)了同一棵樹橫切面上的同心圓,小明發(fā)現(xiàn)樹皮由內(nèi)到外有17個同心圓,小剛從里數(shù)到最外面發(fā)現(xiàn)有20個同心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棵樹可能已生存了17年 B.這棵樹可能已生存了37年C.這棵樹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這棵樹一定已生存了17年8.(1)在顯微鏡下觀察莖的構造,用的永久切片是莖的切面的切片,如果要觀察莖中篩管和導管的特點,應該用莖的切面的切片。(均填“橫”或“縱”)(2)工業(yè)用“軟木”(或生活中用的熱水瓶“軟木塞”)是采用栓皮櫟植物莖的(填“木質部”或“韌皮部”)。9.(1)按莖的組成可分為莖和木質莖。(2)按照形態(tài)的不同,莖可分類如下:①莖——直立向上生長。自然界最常見。②莖——比較軟,不能直立生長,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長。如草莓、紅薯等。③莖——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莖和葉的變態(tài)結構(如卷須),而附著他物上升。如黃瓜、南瓜、絲瓜等。④莖——莖本身纏繞他物上升。如牽牛花、紫藤等。10.()雙子葉植物的木質莖的結構:(1)樹皮:樹皮的外側為表皮,細胞排列,細胞間隙比較,主要起作用;內(nèi)側部分叫做部,其中含有起輸導作用的。(2)形成層:由2~3層細胞構成,能不斷地進行細胞,向外形成,向內(nèi)形成,所以木本植物的莖能逐年加粗。(3)木質部:含有起輸導作用的。導管是運輸?shù)耐ǖ?,屬于組織。(4)髓:位于莖的中央,其細胞體積較,具有的功能。11.(2019八下·臺州期末)幼苗移栽時的成活率受其體內(nèi)水分多少的影響。以下是部分注意事項,請結合下圖回答:(1)帶土移栽。目的是為了減少對根尖區(qū)細胞的損傷。(2)減少葉片數(shù)目??蓽p弱作用。(3)防止幼嫩的莖被折斷。莖中運輸水分的結構存在于(填編號)。12.(2022八下·杭州期末)綠色開花的植物都有發(fā)達的根系,植物根的吸水部位在哪?甲圖是探究實驗的設計與實踐操作,該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說明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從乙圖植物木質莖的橫切面上可看到清晰的分層結構,它們分別是樹皮、韌皮部、形成層、木質部和髓。植物之所以不斷的長粗主要是跟有關,輸送營養(yǎng)物質的篩管主要存在于部。13.讀圖,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1)甲圖表示,其功能是。乙圖表示篩管,其功能是。(2)在兩幅圖旁用箭頭表示出水分和無機鹽、有機物的運輸方向。(3)篩管的結構特點是()A.上、下兩端的細胞壁消失,形成篩孔B.上、下相連的細胞壁有很多小孔,形成了篩孔C.上、下相連的細胞沒有界線D.上、下相連的細胞質完全融合二、莖與物質運輸14.(2022八下·吳興期末)有消息報道稱,科學家們首次利用儀器“聽到”并記錄下樹木“喝水”時發(fā)出的聲音,以下關于樹木“喝水”的討論,不正確的是()A.樹木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從土壤中“喝水”B.“喝水”時,無機鹽會“搭便車”,“跑”到樹木的各個部分C.聽到“喝水”聲時,必定有水從葉片氣孔排出D.“喝”進的水會沿著根、莖、葉中的導管運送到樹木各處15.(2022八下·舟山月考)給植物打針輸液是植物施肥和治病蟲害的常見方法。打針輸液就是在枝干上用針由上向下刺45°的斜孔到木質部,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過程不易污染環(huán)境,保護了人畜安全B.輸液液體的主要成分是水和有機物C.液體進入木質部中的篩管往上運輸D.此方法操作簡便但肥料利用率不高16.()藕是蓮的地下莖,其導管的內(nèi)壁上形成了環(huán)形和螺旋形的花紋,具有一定的彈性。藕被折斷或咬斷時,螺旋導管會像彈簧一樣被拉長而不斷,因此有“藕斷絲連”的成語。由此推斷,藕絲的位置及功能是()A.位于木質部,具有運輸有機物的功能B.位于木質部,具有運輸無機物的功能C.位于韌皮部,具有運輸有機物的功能D.位于韌皮部,具有運輸無機物的功能17.(2022八下·溫州期末)小明將枝條插入盛有紅墨水的錐形瓶中,15分鐘后取出,將枝條縱切。關于a、b點紅色深淺及水分運輸方向說法正確的是()A.a(chǎn)點顏色較深,水分由a向b運輸 B.a(chǎn)點顏色較深,水分由b向a運輸C.b點顏色較深,水分由a向b運輸 D.b點顏色較深,水分由b向a運輸18.(2022八下·新昌期末)小柯的爸爸去自家果園對果樹進行養(yǎng)護,如圖所示是小柯拍的三張照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甲中給果樹打吊針,針頭應插入到莖的形成層B.圖乙中給梨樹的莖做半環(huán)狀剝皮,促進有機物更多地流向果實C.圖丙中桃樹上的桃膠是桃樹呼吸作用的產(chǎn)物D.圖丙中桃樹上的桃膠的主要營養(yǎng)成分有半乳糖、鼠李糖等,屬于純凈物19.()科學家為檢測有機物的運輸部位及方向,做了如下實驗:他們利用含放射性標記碳的二氧化碳,由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標記碳的有機物,一段時間后,先后在莖的樹皮和根的樹皮中發(fā)現(xiàn)了含此標記碳的有機物,此實驗證明運輸有機物的部位及方向是()A.韌皮部的導管、由上向下 B.木質部的導管、由下向上C.韌皮部的篩管、由上向下 D.木質部的篩管、由下向上20.()1500年前,賈思勰任高陽郡太守時曾因棗樹數(shù)年不結果而“打”棗樹,他用斧背狠敲棗樹樹干,樹皮被打得傷痕累累,到了秋天樹上掛滿了棗子。這種做法的道理是()A.可以加速水分的運輸,從而提高產(chǎn)量B.有利于有機物的運輸,從而提高產(chǎn)量C.減少了有機物的向下運輸,從而提高產(chǎn)量D.增加了無機鹽的向上運輸,從而提高產(chǎn)量21.()如圖所示,甲、乙是兩個相同的枝條,將乙的葉片全部摘除后,再將甲、乙同時插入兩個裝有紅色溶液的燒杯中,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甲枝條內(nèi)紅色液體上升速度快B.乙枝條內(nèi)紅色液體上升速度快C.兩枝條內(nèi)紅色液體上升速度一樣快D.兩枝條內(nèi)都只是韌皮部被染成紅色22.()如圖,如果樹木枝條的樹皮被環(huán)剝一圈,會形成樹瘤。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A.樹瘤位于環(huán)剝處的下方B.樹瘤的形成與有機物的積累有關C.有機物是通過導管運輸?shù)腄.樹皮包括木質部23.如圖所示,是長有兩個大小相同果實的果樹上的一段枝條,現(xiàn)人為對二個部位的樹皮進行了環(huán)割,若不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請問:(1)A、B兩果實中,不能繼續(xù)長大的是,其原因是切斷了運輸有機物的.(2)枝條上的1~4處,會出現(xiàn)明顯腫脹的部位是哪里?為什么?24.(2021八下·新昌期末)圖一是長有大小相同的兩個果實的某果樹的一段枝條,圖二是植物細胞吸水、失水的圖解。(1)對圖一中枝條進行環(huán)剝處理后,A、B兩果實不能繼續(xù)長大的是。這一現(xiàn)象說明有機物是通過韌皮部的(選填“導管”或“篩管")運輸?shù)?。?)圖二中A為正常狀態(tài)的細胞,如果將它放入清水中,細胞將變?yōu)?選填“B"或“C")狀態(tài),原因是。25.(2021八下·濱江期末)某同學進行了如下圖探究實驗:(1)十幾小時后,植物的莖變紅的部位是。(2)如果想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放在黑暗環(huán)境中 B.放在陽光下照射C.讓紅墨水的濃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風的環(huán)境中26.(2020八下·拱墅開學考)據(jù)圖回答:(1)圖中標注的A、D、C稱為植物的器官。(2)圖中的B是貫穿植物全身的維管束,內(nèi)含導管和篩管,它具有功能。(3)圖中的C能把植物體固定在土壤中,并從土壤中吸收。27.(2019八下·三門期末)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十幾小時后,在植物莖的橫切圖上,變紅色結構是。(2)仔細觀察A、B兩處切口,顏色較深的是,說明水分在莖中的運輸方向是。28.(2022八下·樂清期末)樂樂在探究“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部位”時,猜想莖對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是通過木質部的導管,或韌皮部的篩管,或髓進行的。為了驗證猜想,他完成了如下實驗步驟:①取粗細大小相似、葉片數(shù)相同的同種木本植物枝條3根,將每根枝條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積相似的斜面,再分別按表中3種方法處理。②處理好后,將每組枝條分別插入3瓶盛有等量稀釋紅墨水的燒杯中(如圖所示,B組枝條只將剝?nèi)淦さ哪举|部部分浸入液體中),置于溫暖、光照充足的地方。幾小時后取出枝條,用刀片橫切枝條的中上部,用放大鏡觀察橫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記錄在下表中:實驗組別實驗現(xiàn)象A.帶葉枝條(不作處理)木質部染紅B.剝?nèi)ハ掳氩繕淦さ膸~枝條木質部染紅C.除了下半木質部、髓的帶葉枝條,只留下樹皮木質部沒有染紅(1)上述實驗中使實驗現(xiàn)象更明顯的措施有(列舉一點):。(2)樂樂將A組枝條進行縱切,發(fā)現(xiàn)縱切面上越靠近枝條的頂端,染色變得越來越淺。出現(xiàn)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3)C組除去木質部和髓的操作困難,為使結果相同,請你為樂樂提供一個簡便的方法:。29.()科研人員在研究植物運輸無機鹽離子的途徑時做了如下實驗:實驗甲:將柳莖一段的韌皮部與木質部剝離分開,在兩者之間插入不透水的蠟紙,對照組則不插入蠟紙。在柳樹根部施予含放射性42K的無機鹽溶液,5小時后測定42K在柳莖各部分的分布(如圖所示)。實驗結果A:有蠟紙隔開的木質部含有大量的42K。而韌皮部幾乎沒有42K。實驗結果B:在上一實驗枝條上韌皮部和木質部沒被剝離的部分,以及對照實驗中,韌皮部都有較多的42K。(1)試運用所學的科學知識,對上述研究結果作出解釋。解釋結果A:;解釋結果B:。實驗乙:將棉花一段莖的韌皮部和木質部剝離分開,其間插入不透水的蠟紙(對照組不插入)。葉片施用含32P的無機鹽溶液。1小時后測定含32P的無機鹽的分布,結果有蠟紙隔開的韌皮部含大量32P,而有蠟紙隔開的木質部沒有32P。(2)試根據(jù)實驗乙的結果得出結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