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內(nèi)文言言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內(nèi)文言言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內(nèi)文言言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內(nèi)文言言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內(nèi)文言言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課內(nèi)文言言閱讀》專項測試卷及答案(陜西商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世說新語》)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陳太丘與友期行()

(2)尊君在不()(3)相委而去()

(4)入門不顧()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友人慚,下車引之。3.古人稱謂有尊稱和謙稱的區(qū)別。請寫出下列人物的尊稱和謙稱(1)尊稱對方的女兒——()

(2)謙稱自己的弟弟——()4.你認為元方“入門不顧”的行為是否失禮?請說說理由。(安徽安慶)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期日中

期:

(2)相委而去

委:(3)下車引之

引:

(4)元方入門不顧

顧:6.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客問元方:“尊君在不?”(2)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7.當友人憤怒指責元方父親時,元方從“”和“”兩點對友人進行反駁。8.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為、品行正直,合乎道義。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xiàn)出陳元方的“方正”?(吉林四平)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9.《世說新語》是南朝宋________(人名)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10.“俄而雪驟”中“驟”的正確解釋是(

)A.急 B.快 C.大 D.多次11.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12.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何用意?13.請自擬一副對聯(lián),表達你對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聯(lián)不少于5字)上聯(lián):下聯(lián):(湖北隨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4.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選項是(

)A.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B.俄而/雪驟C.公/大笑樂 D.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撒鹽空中差可擬”中“差”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鬼使神差 B.參差不齊 C.差強人意 D.一念之差16.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17.“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謝安認為哪個比喻更好?你從文中哪句話能讀出謝安的態(tài)度?你覺得紛紛白雪還像什么呢?你可以用下面的句式來說:白雪紛紛像(似、如、堪比)。(吉林白城)閱讀《<論語>十二章》一文,完成小題?!墩撜Z》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手?”《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纷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薄稙檎纷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纷釉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孤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纷釉唬骸帮埵枋?,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纷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纷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颍簧釙円??!薄蹲雍薄纷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蹲雍薄纷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間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8.孔子是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1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亦說乎(同“悅”,愉快)B.傳不習乎(傳授,這里指老師傳授的知識)C.學而不思則罔(疑惑)D.人不知而不慍(生氣,惱怒)20.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蹦隳苈?lián)想到孔子的哪句話,并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21.顏回身處“陋巷”,對此,他的態(tài)度如何?這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22.“吾日三省吾身”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曾子經(jīng)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請結合實際談談這么做的好處?(遼寧錦州)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②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发圩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茏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葑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拮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3.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1)為人謀而不忠乎:

(2)思而不學則殆:(3)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匹夫不可奪志也:24.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5.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吾日/三省/吾身 B.學/而不/思則罔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擇其/善者/而從之26.閱讀選文,簡要概括孔子及其弟子在學習方法上的觀點。(河北承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題。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7.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劃一處)(1)夫君子之行

(2)遂成枯落2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靜以修身

(2)年與時馳

29.翻譯下列句子。(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30.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3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山東菏澤)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2.《誡子書》是三國時期(作者)為告誡勸勉兒子而寫的一封家書。33.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1)夫君子之行

(2)非志無以成學3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無以致遠()

(2)無以廣才()(3)年與時馳()

(4)意與日去()35.翻譯下列兩個句子。(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36.作者認為成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請簡要概括。(廣西桂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選自《聊齋志異》)3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B.顧野有麥場(看,視)C.目似瞑(睡覺) D.蓋以誘敵(大概,原來是)38.選出與“復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A.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B.數(shù)刀斃之C.擇其善者而從之 D.下車引之3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圍繞屠戶和狼的斗爭展開情節(jié),第①段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B.通過雙方激烈的交鋒,表現(xiàn)出兩狼一直兇狠貪婪而屠戶始終膽小怯懦。C.“目似瞑,意暇甚”運用神態(tài)描寫,把狼奸詐狡猾的形象刻畫得生動傳神。D.從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等成語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狼形象的共性。4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41.一句“止增笑耳”表達了作者哪些態(tài)度?從這個故事中你悟出什么道理?(重慶九龍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2.下列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場主積薪其中”中的“薪”根據(jù)成語“臥薪嘗膽”,可推測其意為“柴草”。B.“苫蔽成丘”中的“苫蔽”均有偏旁“艸”,根據(jù)上下文可推測出,“苫蔽”有“遮蓋”“覆蓋”的意思。C.“洞其中”和“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中的“洞”和“隧”均為名詞用作動詞,意為“打洞”和“打隧道”。D.“乃悟前狼假寐”中的“寐”可由古詩名句“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推測出,“寐”的意思是“睡覺”。4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本文通過對屠戶的心理描寫,如“屠懼”“屠大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等,展示了屠戶從恐懼到鎮(zhèn)定的心理變化過程。B.“投以骨”和“復投之”既表現(xiàn)了屠戶對狼的恐懼和幻想,也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和貪婪。C.“兩狼并驅(qū)如故”說明屠戶遷就妥協(xié)的策略失敗,再沒有可以引開狼的東西,處境更加危險。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越糾結,情節(jié)就越緊張,故事就越有吸引力。D.“顧”“奔倚”“弛擔持刀”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出屠戶在毫無退讓的余地下選擇與狼斗爭的果敢堅決。45.選文中的屠戶和鏈接材料中的俞樾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有何區(qū)別?請結合材料分別談談這種態(tài)度產(chǎn)生的原因?!炬溄硬牧稀坑嗑游骱?。樓多鼠,每夕跳踉幾案,若行康莊①?!忌鯋褐?,繼而念鼠亦饑耳。至于余衣服書籍一無所損,又何惡焉?!幌?,余自食餅,復吐出之,遂并以飼鼠。次日視之餅盡而余所吐棄者故在。乃笑曰:“鼠子亦狷介②乃爾?!笔窍?,置二餅以謝之。次日,止食其一。余嘆曰:“不惟狷介,乃亦有禮?!保ㄟx自俞樾《春在堂隨筆》)【注釋】①康莊:寬闊平坦的大路。②狷介:孤高正直,不肯同流合污。(陜西西安)閱讀《穿井得一人》,完成下面小題。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4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家無井而出溉汲

()(2)聞之于宋君

()(3)丁氏對曰

()47.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宋之丁氏A.國人道之B.友人慚,下車引之C.學而時習之。D.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4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49.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生活中的傳聞?(河南新鄉(xiāng))閱讀《杞人憂天》,完成下面小題。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5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詞語。(1)身亡所寄(2)曉之者曰51.下列選項中文言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若

求聞之若此(像)

若躇步跳蹈(你)B.舍

太丘舍去(舍棄)

其人舍然大喜(放下)C.因

未若柳絮因風起(乘、趁)

因往曉之(于是,就)D.其

屠自后斷其股(指代“狼”)

其人曰:“奈地壞何?”(那)5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53.寓言中,杞人的擔憂是什么?這則寓言嘲諷了怎樣的人?54.如果從積極的方面去思考,你又會如何評價杞人?(山東棗莊)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空]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乙】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1)淫慢則不能勵精

淫:

(2)險躁則不能治性

治:(3)國人道之

道:

(4)丁氏對曰

對: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及其家穿井

一狼洞其中 B.夫君子之行

久之,目似瞑C.夫?qū)W須靜也

不若無聞也 D.聞之于宋君

其一犬坐于前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2)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4.(1)【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進行“家教”的?(2)讀了【乙】這則寓言故事,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生活中的傳聞?(山西臨汾)經(jīng)典古詩文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班級舉辦了“博學篤行”專題學習活動。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選自蒲松齡《聊齋志異》)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庇新劧鴤髦撸骸岸∈洗┚靡蝗??!眹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鼻舐勚舸?,不若無聞也。(選自《穿井得一人》)【曉其意·文章內(nèi)容理解】5.屠戶懼狼,對其妥協(xié)?!肮且驯M矣”,兩狼依然“并驅(qū)如故”,兩狼像原來一樣一起的行徑充分暴露了其貪得無厭的本性。丁氏表述不清,讓人產(chǎn)生誤會,“國人道之”,國人的事情甚至傳到國君耳中,可見人們熱衷于傳播這種離奇?zhèn)髀?。(根?jù)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填空)6.從文中或生動傳神,或鏗鏘有力的言語中,可以讀出人物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俺趽值丁钡囊馑际?,表明屠戶丟掉幻想準備抵抗的決心和行動?!扒舐勚舸?,不若無聞也”的意思是,,卒章顯志,隱含了作者對這件事的看法:對待傳聞不能盲從?!久髌渲尽ぬ骄烤窳α俊?.兩篇文章的結尾都是通過議論來揭示主旨,說理性強,有很強的感染力。請找出下面詩中同樣運用議論手法的句子并加以批注。秋詞(其一)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詩句:批注:8.選文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深入人心。你從屠戶或宋君身上學到了什么優(yōu)秀品格?請結合選文作答。(重慶)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甲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乙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9.按照提示,解釋加點字詞。文言字詞理解方法字詞釋義

俄而雪驟字源推斷:“驟,馬疾也。從馬,聚聲?!保ā墩f文解字》)①撒鹽空中差可擬語境猜測:聯(lián)系字詞所處的語境,做出猜測。②陳太丘與友期行成語聯(lián)想:聯(lián)想到成語“不期而遇”中的“期”。③相委而去課內(nèi)遷移:與上文“太丘舍去”中的“去”意同。④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②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與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甲文通過一次雪天聚會,營造出輕松、融洽的家庭氛圍;乙文元方與友人的對話,演繹了一場關于“信”的精彩辯論。B.甲文開篇語言簡練,寫出屋外寒冬飄雪,屋內(nèi)雅興十足;乙文開篇看似無關緊要,實則是必不可少的鋪墊與交代。C.甲文“公大笑樂”一句,意在言外,耐人尋味;乙文“非人哉”的怒罵,既表現(xiàn)友人的無禮,也可見其率真性格。D.甲文末的身份補敘,直接稱贊了謝道韞的文學才華;乙文元方與友人年齡的“小大”對立,襯托出元方的聰穎方正。12.《世說新語》中記錄了一些兒童的智慧故事,這些兒童的語言藝術不輸儒雅名流。請結合甲、乙兩段選文,分析文中兒童語言的精妙之處。參考答案(陜西商洛)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世說新語》)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陳太丘與友期行()

(2)尊君在不()(3)相委而去()

(4)入門不顧()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友人慚,下車引之。3.古人稱謂有尊稱和謙稱的區(qū)別。請寫出下列人物的尊稱和謙稱(1)尊稱對方的女兒——()

(2)謙稱自己的弟弟——()4.你認為元方“入門不顧”的行為是否失禮?請說說理由?!敬鸢浮?.約定不,同“否”舍棄回頭看2.(1)陳太丘就先行離開,陳太丘離開之后友人才到。(2)朋友感到慚愧,走下車來拉他。3.令愛舍弟4.示例一:失禮。元方批評客人無禮,自己更應該做到有禮??腿艘呀?jīng)認錯,又是父親的朋友,是長輩,即使有錯,也應以禮待之。示例二:不失禮??腿耸庞质ФY,行事不端,態(tài)度惡劣:元方必須用“入門不顧”的態(tài)度維護自己和父親的尊嚴,這是堅持原則的一種體現(xiàn),同時也是給客人一個深刻的教訓?!窘馕觥?.本題考查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陳太丘和朋友約定好一起出行。期:約定。(2)句意:你的父親在嗎?”不:通“否”。(3)句意: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委:舍棄、丟下。(4)句意: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門。顧:回頭看。2.本題考查文言語句的翻譯。(1)重點字詞:太丘:指陳太丘。舍:舍棄。去:離開。乃:才。至:到。(2)重點字詞:友人:朋友。慚:感到慚愧。引:拉,牽挽。之:代指元方。3.本題考查文化常識。(1)尊稱對方的女兒,一般使用“令愛”或“令嬡”。在這里,“令”是一個敬辭,表示美好、尊貴的意思,“愛”或“嬡”則是對女兒的稱呼。因此,“令愛”或“令嬡”就是尊稱對方的女兒。(2)謙稱自己的弟弟,一般使用“舍弟”。在這里,“舍”表示同輩、同住的意思,“弟”則是對弟弟的稱呼。因此,“舍弟”就是謙稱自己的弟弟。同時,也可以使用“舍弟子”或“舍弟生”等變體,但基本的含義和用法都是相同的。4.本題考查語言運用和表達能力。解答時,任選一個觀點,結合自己的理解說明理由即可。示例:失禮。盡管客人之前有錯,但在他認錯并表現(xiàn)出慚愧之情后,元方應該給予一定的寬容和理解。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互相包容和尊重。示例:不失禮。在客人無禮地指責和侮辱自己的父親后,元方選擇“入門不顧”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憤怒。這種行為既維護了自己和父親的尊嚴,也讓客人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是一種有理有據(jù)的反擊?!军c睛】參考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中午。過了中午還沒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七歲,在門外玩耍。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離開了?!迸笥驯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褢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安徽安慶)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5.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期日中

期:

(2)相委而去

委:(3)下車引之

引:

(4)元方入門不顧

顧:6.請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客問元方:“尊君在不?”(2)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7.當友人憤怒指責元方父親時,元方從“”和“”兩點對友人進行反駁。8.本文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為、品行正直,合乎道義。你認為文中哪些地方能夠體現(xiàn)出陳元方的“方正”?【答案】5.約定舍棄拉,牽拉回頭看6.(1)客人問元方:“你的父親在不在?”(2)過了正午后(友人)仍沒有到達,陳太丘不再等(他)而離開,離開以后(友人)才到。7.無信無禮8.示例:①陳元方懂得“誠信”的重要;②陳元方懂得“禮”的重要;③陳元方辯駁有理有據(jù),落落大方;④陳元方輕視無信、無禮之人,他以“入門不顧”的行為,維護了父親和自己的尊嚴?!痉治觥?.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文言詞語的含義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1)句意是:和朋友相約同行。期:約定。(2)句意是:丟下別人先離開了。委:古今異義詞,舍棄。(3)句意是:下車去拉元方。引:拉;(4)句意是:(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顧:回頭看。6.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注意以下關鍵詞:(1)尊君:尊稱對方的父親。不:同“否”。(2)委,舍棄。去:離開。乃:才。7.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這道題要想解答正確,就要先弄懂文意,然后從文章中去抓關鍵的詞語、句子進行解答。文中句子“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這是從不守信用的角度進行反駁;“對子罵父,則是無禮”這是從不禮貌的角度進行反駁。8.本題考查對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作答。從“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可以看出,元方懂得“信”“禮”的重要,辯駁有理有據(jù);以“入門不顧”的行為,既對友人的“無信”“無禮”的有力回擊,同時也維護了父親的尊嚴。體現(xiàn)出陳元方的“方正”?!军c睛】參考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在正午,過了正午朋友還沒有到,陳太丘不再等候他而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朋友才到。元方當時年齡七歲,在門外玩耍。陳太丘的朋友問元方:“你的父親在嗎?”元方回答道:“我父親等了您很久您卻還沒有到,已經(jīng)離開了?!庇讶吮闵鷼獾卣f道:“真不是君子??!和別人相約同行,卻丟下別人先離開了?!痹秸f:“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正午您沒到,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孩子罵父親,就是沒有禮貌?!迸笥迅械綉M愧,下了車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家門。(吉林四平)閱讀下面文章,回答問題。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9.《世說新語》是南朝宋________(人名)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10.“俄而雪驟”中“驟”的正確解釋是(

)A.急 B.快 C.大 D.多次11.文章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12.文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何用意?13.請自擬一副對聯(lián),表達你對本文的理解或感悟。(每聯(lián)不少于5字)上聯(lián):下聯(lián):【答案】9.劉義慶10.A11.時間,地點,人物,事件。12.有力地暗示謝道韞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修養(yǎng),作者很贊賞謝道韞的才氣。13.與文章內(nèi)容相關,寬對即可。示例:上聯(lián):撒鹽空中為形似下聯(lián):柳絮風起乃更美【解析】9.本題考查文化常識。《世說新語》是由南朝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而成。劉義慶是南朝宋宗室、文學家。他組織編寫的《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東晉士大夫的言談、軼事的筆記小說。10.本題考查實詞含義。句意:不久,雪下得更急了。驟,急;故選A。11.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爸x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中,“寒雪日”交代了時間,是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內(nèi)集”交代了地點,是在家里舉行聚會;“謝太傅”和“兒女”交代了人物,有謝太傅以及他的子侄輩們;“講論文義”交代了事件,即大家在一起談論文章的義理。12.本題考查文言文內(nèi)容的理解。文章結尾“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交代了謝道韞的身份。從“公大兄無奕女”可以看出她出身于名門望族,家族中人才輩出,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為她的才華和修養(yǎng)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白髮④娡跄抟病边M一步表明她的婚姻也是門當戶對,這從側面反映出她自身的優(yōu)秀,能夠匹配這樣的家世和婚姻。作者通過這樣明確的身份交代,有力地暗示了謝道韞的良好家庭背景和所受到的良好教育,也表現(xiàn)出作者對謝道韞才氣的贊賞。這種交代不僅增添了故事的完整性和豐富性,還讓讀者對謝道韞的才華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13.本題考查寫對聯(lián)。首先深入閱讀《詠雪》一文,理解文中所描繪的場景,包括寒冷的雪天、家庭聚會的氛圍、人物之間的對話和各自的才華展現(xiàn)等細節(jié)。然后確定對聯(lián)想要突出的重點。比如可以側重于表現(xiàn)雪的美妙,像“雪”的形態(tài)、“雪”的急驟等;也可以側重于人物的才華,如胡兒和謝道韞對雪的比喻,謝太傅的提問和評判;還可以側重于整個家庭聚會的和諧歡樂氛圍。根據(jù)確定的重點開始構思上聯(lián)的內(nèi)容。比如如果重點在表現(xiàn)雪,上聯(lián)可以是“寒天瑞雪紛紛落”;如果重點在人物才華,上聯(lián)可以是“稚子妙語聲聲奇”;如果重點在家庭氛圍,上聯(lián)可以是“謝氏堂中歡樂聚”。依據(jù)上聯(lián)的內(nèi)容和結構來構思下聯(lián)。要保證上下聯(lián)表意清晰、對仗工整、平仄協(xié)調(diào),能夠準確地表達出對《詠雪》這篇文章的理解或感悟。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示例:上聯(lián):寒雪驟來詩意起下聯(lián):暖堂歡聚妙言生【點睛】參考譯文: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論文章的義理。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彼绺绲呐畠赫f:“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碧荡笮ζ饋?,十分快樂。(這位)兄女就是謝太傅大哥謝無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湖北隨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毙峙唬骸拔慈袅跻蝻L起?!惫笮?。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4.下列句子的朗讀停頓不正確的選項是(

)A.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 B.俄而/雪驟C.公/大笑樂 D.左將軍王凝/之妻也15.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與“撒鹽空中差可擬”中“差”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鬼使神差 B.參差不齊 C.差強人意 D.一念之差16.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17.“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謝安認為哪個比喻更好?你從文中哪句話能讀出謝安的態(tài)度?你覺得紛紛白雪還像什么呢?你可以用下面的句式來說:白雪紛紛像(似、如、堪比)?!敬鸢浮?4.D15.C16.不一會兒雪下大了,謝太傅高興地說:“這白雪紛紛揚揚像什么???”17.謝安認為“柳絮因風起”更好,從后文“公大笑樂”這句話可以看出。白雪紛紛像被風旋起的落花?!窘馕觥?4.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作答時可結合句意與語法結構來分析。D.“左將軍”是官職,修飾人物“王凝之”,“左將軍王凝之”在句子里做主語,其后應斷開;句意: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故正確的斷句應是:左將軍王凝之/妻也;故選D。15.本題考查一詞多義?!叭鳆}空中差可擬”的意思是: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體。A.鬼使神差:好像有鬼神在差遣支使一樣。指不自覺地做了某事。差:差遣。與題干中的“差”意思不同;B.參差不齊:形容高矮、長短、水平、程度很不一致。差:不整齊。與題干中的“差”意思不同;C.差強人意:原指還算能振奮人的意志?,F(xiàn)多指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差:大體、大致。與題干中的“差”意思相同;D.一念之差:指一時糊涂所犯的錯誤。差:差錯。與題干中的“差”意思不同;故選C。16.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時應注意如下重點字詞的意思:俄而:不久,一會兒。驟:急。欣然:高興的樣子。何所似:像什么?!鞍籽┘娂姾嗡啤笔琴e語前置句,正確的語序是“白雪紛紛所似何”。17.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仿寫句子。第一問:從“公大笑樂”可知,謝安認為“柳絮”的比喻更好。是因為這種比喻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意蘊強,有美感。第二問,此題是開放型題目,答案不唯一,如:白雪紛紛如山谷中群飛的蝴蝶?!军c睛】參考譯文:謝太傅在寒冷的雪天舉行家庭聚會,和他子侄輩的人講論文章的義理。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長子謝朗說:“在空中撒鹽差不多可以相比?!敝x安大哥的女兒說:“不如比作柳絮憑借著風飛舞?!碧荡笮ζ饋?。她就是謝安大哥謝無奕的女兒謝道韞,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吉林白城)閱讀《<論語>十二章》一文,完成小題?!墩撜Z》十二章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手?”《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薄稙檎纷釉唬骸皽毓识?,可以為師矣?!薄稙檎纷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薄稙檎纷釉唬骸百t哉,回也!一簞食,一孤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队阂病纷釉唬骸帮埵枋?,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薄妒龆纷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妒龆纷釉诖ㄉ显唬骸笆耪呷缢狗?,不舍晝夜?!薄蹲雍薄纷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薄蹲雍薄纷酉脑唬骸安W而篤志,切間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薄蹲訌垺?8.孔子是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19.下列加點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亦說乎(同“悅”,愉快)B.傳不習乎(傳授,這里指老師傳授的知識)C.學而不思則罔(疑惑)D.人不知而不慍(生氣,惱怒)20.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蹦隳苈?lián)想到孔子的哪句話,并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21.顏回身處“陋巷”,對此,他的態(tài)度如何?這體現(xiàn)了他怎樣的精神品質(zhì)?22.“吾日三省吾身”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的座右銘,曾子經(jīng)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請結合實際談談這么做的好處?【答案】18.春秋儒家19.C20.(1)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意思是選擇別人的優(yōu)點去學習,他們的缺點(如果我有)就去改正它。21.回也不改其樂,體現(xiàn)了他安貧樂道的精神。22.(1)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2)“吾日三省吾身”是一種嚴于律己、勇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這樣,人才能凈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與求學方面得到提高?!窘馕觥?8.本題考查文學常識??鬃用?,字仲尼,祖籍宋國栗邑,生于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jīng)典《論語》。19.本題考查詞語釋義。C.句意: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罔,迷惑。故選C。20.本題考查句子理解?!耙匀藶殍b,可以明得失”意為:把人作為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皳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意為: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這兩句話都強調(diào)了要學習他人的長處,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別人的缺點,就要改正。21.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據(jù)“一簞食,一孤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知,顏回的態(tài)度是“不改其樂”。即使吃食粗陋,居住環(huán)境惡劣,顏回也不會改變自己的快樂,這說明他是一個安貧樂道的人。2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閱讀啟示。第一問:根據(jù)“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得: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第二問:開放類試題,言之成理即可。如:“吾日三省吾身”教給我們的是一種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與方法。只有時常反思自己,才會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與不足,進而改正,逐漸向著完美與成功靠近?!军c睛】參考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復習它,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惱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嗎?”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guī)矩?!笨鬃诱f:“溫習學過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鬃诱f:“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只空想?yún)s不學習,就會疑惑。”孔子說:“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一竹籃飯,一瓢水,住在簡陋的小巷子里,別人都忍受不了這種窮困清苦,顏回卻沒有改變他好學的樂趣。顏回的品質(zhì)是多么高尚啊!”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孔子說:“我整天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自得其樂。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脕淼母毁F,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笨鬃诱f:“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笨鬃诱f:“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弊酉恼f:“博覽群書廣泛學習,而且能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保ㄟ|寧錦州)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②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发圩釉唬骸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ā稙檎罚茏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保ā队阂病罚葑釉唬骸叭诵?,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拮釉唬骸叭娍蓨Z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保ā蹲雍薄罚?3.解釋選文中加點的詞。(1)為人謀而不忠乎:

(2)思而不學則殆:(3)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匹夫不可奪志也:24.把選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25.下面句子朗讀節(jié)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吾日/三省/吾身 B.學/而不/思則罔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擇其/善者/而從之26.閱讀選文,簡要概括孔子及其弟子在學習方法上的觀點?!敬鸢浮?3.竭盡自己的心力。疑惑。以……為快樂。改變24.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就可以做老師了。25.A26.按時復習、溫故知新、學思結合?!窘馕觥?3.本題考查文言詞語釋義。(1)句意為: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忠:竭盡自己的心力。(2)句意為: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殆:疑惑。(3)句意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樂:以……為快樂。(4)句意為: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奪:改變。2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注意重點字詞:溫,溫習。故,舊的知識。知新。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桑軌?。以,憑借。25.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B.有誤。句意為: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岸笔沁B詞,表轉折,故斷句應為:學而不思/則罔;C.有誤。句意為: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爸摺焙汀昂弥摺狈謩e代指兩類人,故斷句應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有誤。句意為: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皳瘛睘閯釉~,“其善者”表示一個人好的方面,故斷句應為:擇其善者/而從之;故選A。26.本題考查文章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可得學習要按時復習、溫故知新;根據(jù)“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知學習要學思結合;根據(jù)“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得要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军c睛】參考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可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了呢?”孔子說:“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從中獲得新的理解與體會,那么就可以憑借這一點去做老師了。”孔子說:“只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空想不學習就會心中充滿疑惑。”孔子說:“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笨鬃诱f:“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笨鬃诱f:“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保ê颖背械拢╅喿x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題。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7.用“/”給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每句劃一處)(1)夫君子之行

(2)遂成枯落2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靜以修身

(2)年與時馳

29.翻譯下列句子。(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30.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3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27.(1)夫∕君子之行(2)遂∕成枯落28.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馳:疾行,指迅速逝去。29.(1)不內(nèi)心恬淡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確堅定,不安定清靜就不能長期刻苦努力而實現(xiàn)遠大理想。(2)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3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1.勸勉兒子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窘馕觥?7.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根據(jù)文言文斷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結合語法,然后斷句。(1)句意:君子的行為操守。“夫”為助詞,用于句首,表示發(fā)端;應在“夫”后斷一處;“君子之行”意思是:君子的行為操守;為完整語句。故斷為:夫/君子之行。(2)句意為:最終枯敗零落。從結構上分析,“遂”表示結果的副詞,做狀語,“成枯落”是動賓短語,做謂語,是一個整體,故斷為:遂∕成枯落。28.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靜:屏除雜念和干擾,寧靜專一。(2)句意:年華隨時光而飛馳。馳:疾行,指迅速逝去。29.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diào)、換、補、移”,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重點詞有:(1)淡泊:內(nèi)心恬淡,寧靜專一;致遠:實現(xiàn)遠大理想;(2)淫慢:放縱懈??;險躁:輕薄浮躁。30.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志當存高遠”意思是追求遠大的理想、事業(yè)上的抱負?!墩]子書》中諸葛亮同樣教育兒子要“明志”“致遠”,即“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是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3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問題,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nèi)容。《誡子書》中諸葛亮教育兒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告誡兒子要“淡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不但講明了寧靜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縱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告誡兒子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军c睛】參考譯文: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以節(jié)儉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欲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沒有志向就無法使學習有所成就。放縱懶散就無法振奮精神,急躁冒險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時光而飛馳,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著那窮困的居舍,其時悔恨又怎么來得及?(山東菏澤)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題。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2.《誡子書》是三國時期(作者)為告誡勸勉兒子而寫的一封家書。33.用“/”為下列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1)夫君子之行

(2)非志無以成學34.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無以致遠()

(2)無以廣才()(3)年與時馳()

(4)意與日去()35.翻譯下列兩個句子。(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36.作者認為成才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請簡要概括。【答案】32.諸葛亮33.(1)夫/君子之行(2)非志/無以成學34.達到增長疾行,指迅速逝去歲月,時光35.(1)不能夠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能夠平和安靜就不能達到遠大的目標。(2)放縱懈怠就不能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36.立志、學習、惜時?!窘馕觥?2.本題考查文學常識識記。《誡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家書。文章闡述修身養(yǎng)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33.本題考查斷句。(1)句子意思: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胺颉睘榫涫装l(fā)語詞,在其后斷一處;正確斷句為:夫/君子之行。(2)句子意思: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胺侵尽睂е鲁霈F(xiàn)“無以成學”的后果;正確斷句為:非志/無以成學。34.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1)句意:無法達到遠大目標。致:達到。(2)句意: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廣:增長。(3)句意: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馳:疾行,指迅速逝去。(4)句意:意志隨歲月而喪失。日:歲月,時光。35.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1)淡泊: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無以:沒有什么可以拿來,沒辦法;明志:明確自己的志向;致遠:達到遠大的目標。(2)淫慢:放縱懈??;勵精:振奮精神;險躁:輕薄浮躁;治性:修養(yǎng)性情。36.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可知,需要努力學習增長才干,樹立遠大志向,獲得成就;強調(diào)“立志、學習”;根據(jù)“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可知,時間流逝快,應該珍惜珍惜時間,努力學習,為社會所用;強調(diào)“惜時”?!军c睛】參考譯文: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依靠內(nèi)心安靜來修養(yǎng)身心,以儉樸節(jié)約財物來培養(yǎng)品德。不內(nèi)心恬淡,不慕名利就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干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干,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放縱懈怠,就無法振奮精神,輕薄浮躁就不能修養(yǎng)性情。年紀隨同時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隨歲月而喪失。最終枯敗零落,大多不接觸世事、不為社會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窮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怎么來得及?(廣西桂林)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狼蒲松齡①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②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④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⑤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選自《聊齋志異》)3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綴行甚遠(連接,緊跟) B.顧野有麥場(看,視)C.目似瞑(睡覺) D.蓋以誘敵(大概,原來是)38.選出與“復投之”中“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項(

)A.兩狼之并驅(qū)如故 B.數(shù)刀斃之C.擇其善者而從之 D.下車引之39.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圍繞屠戶和狼的斗爭展開情節(jié),第①段點明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B.通過雙方激烈的交鋒,表現(xiàn)出兩狼一直兇狠貪婪而屠戶始終膽小怯懦。C.“目似瞑,意暇甚”運用神態(tài)描寫,把狼奸詐狡猾的形象刻畫得生動傳神。D.從狼心狗肺、狼狽為奸等成語可以看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狼形象的共性。4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41.一句“止增笑耳”表達了作者哪些態(tài)度?從這個故事中你悟出什么道理?【答案】37.C38.A39.B40.(1)屠夫很窘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2)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41.作者對狼可悲下場的嘲笑(輕視、蔑視、諷刺),對屠戶勇敢機智的贊美;道理:①不要輕易被看似可怕的事物嚇到,在勇氣和智慧面前,兇狠(狡猾、貪婪)者的下場只能是自取滅亡;②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輕易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③面對惡人惡勢力,我們要冷靜、果斷,要用力量和智慧戰(zhàn)勝惡勢力?!窘馕觥?7.本題考查文言文實詞。C.有誤,該句句意為: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瞑:閉眼。故選C。38.本題考查文言文虛詞、一詞多義?!皬屯吨钡摹爸钡囊馑际牵捍~,指骨頭。A.之:主謂之間,取獨;B.之:代詞,指狼;C.之:代詞,代指好的方面;D.之:代詞,代指元方;故選A。39.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B.有誤,從原文中我們可以看到,盡管兩狼開始時表現(xiàn)出兇狠貪婪的一面,但屠戶并沒有始終膽小怯懦。在文中,屠戶展現(xiàn)出了機智和勇敢,利用環(huán)境和工具進行自我保護和反擊,最終成功地殺死了狼。因此,本項中“屠戶始終膽小怯懦”這一描述是不正確的。故選B。40.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落實重點字詞,不能遺漏,句意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詞語,以及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重點詞語有:(1)窘:處境困迫、尷尬;敵:攻擊、夾擊。(2)徑:直接、徑直;犬:名詞作狀語,表示像狗一樣。41.本題考查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題干要求對文章中的“止增笑耳”進行理解,并從中悟出一些道理。(1)從“止增笑耳”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狼的可悲下場持有嘲笑的態(tài)度。作者認為狼的狡猾和貪婪只會成為人們的笑料,而不會對人們構成真正的威脅。這種輕蔑和嘲諷的語氣,表達了作者對狼的不屑和鄙視。作者對屠戶的勇敢和機智給予了贊美。屠戶在面對兩只兇狠的狼時,沒有選擇逃避或妥協(xié),而是利用環(huán)境和工具進行自我保護和反擊,最終成功地殺死了狼。這種勇敢和機智的行為,得到了作者的肯定和贊美。(2)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悟出一些道理。首先,我們不應該輕易被看似可怕的事物嚇到。在勇氣和智慧面前,兇狠、狡猾、貪婪者的下場只能是自取滅亡。其次,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我們不能存有幻想,不能輕易妥協(xié)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最后,面對惡人惡勢力,我們要冷靜、果斷,要用力量和智慧戰(zhàn)勝惡勢力?!军c睛】參考譯文:一個屠夫傍晚回家,擔子里面的肉已經(jīng)賣完,只有剩下的骨頭。路上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屠夫害怕了,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他。屠夫又把骨頭扔給狼,后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頭的狼又趕到了。骨頭已經(jīng)扔完了。但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夫。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擊。屠夫看見田野里有一個打麥場,打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過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不敢上前,瞪著眼睛朝著屠夫。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經(jīng)鉆進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從狼的后面砍斷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殺死了。屠夫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誘惑敵方。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給人們增加笑料罷了。(重慶九龍坡)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狼蒲松齡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2.下列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場主積薪其中”中的“薪”根據(jù)成語“臥薪嘗膽”,可推測其意為“柴草”。B.“苫蔽成丘”中的“苫蔽”均有偏旁“艸”,根據(jù)上下文可推測出,“苫蔽”有“遮蓋”“覆蓋”的意思。C.“洞其中”和“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中的“洞”和“隧”均為名詞用作動詞,意為“打洞”和“打隧道”。D.“乃悟前狼假寐”中的“寐”可由古詩名句“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推測出,“寐”的意思是“睡覺”。4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①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44.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p>

)A.本文通過對屠戶的心理描寫,如“屠懼”“屠大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等,展示了屠戶從恐懼到鎮(zhèn)定的心理變化過程。B.“投以骨”和“復投之”既表現(xiàn)了屠戶對狼的恐懼和幻想,也表現(xiàn)了狼的狡猾和貪婪。C.“兩狼并驅(qū)如故”說明屠戶遷就妥協(xié)的策略失敗,再沒有可以引開狼的東西,處境更加危險。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越糾結,情節(jié)就越緊張,故事就越有吸引力。D.“顧”“奔倚”“弛擔持刀”等一系列動作,表現(xiàn)出屠戶在毫無退讓的余地下選擇與狼斗爭的果敢堅決。45.選文中的屠戶和鏈接材料中的俞樾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有何區(qū)別?請結合材料分別談談這種態(tài)度產(chǎn)生的原因。【鏈接材料】余居西湖寓樓。樓多鼠,每夕跳踉幾案,若行康莊①?!忌鯋褐^而念鼠亦饑耳。至于余衣服書籍一無所損,又何惡焉?!幌Γ嘧允筹?,復吐出之,遂并以飼鼠。次日視之餅盡而余所吐棄者故在。乃笑曰:“鼠子亦狷介②乃爾?!笔窍Γ枚炓灾x之。次日,止食其一。余嘆曰:“不惟狷介,乃亦有禮。”(選自俞樾《春在堂隨筆》)【注釋】①康莊:寬闊平坦的大路。②狷介:孤高正直,不肯同流合污。【答案】42.C43.①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②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罷了。44.A45.屠戶對狼的態(tài)度是從懼怕到奮起反抗,最后殺死兩只狼。俞樾對老鼠的態(tài)度是從開始時的的厭惡到后來的敬佩。狼的貪婪和對屠戶的逼迫,讓屠戶奮起反擊。老鼠吃食物時表現(xiàn)出來的孤高正直讓俞樾轉變了態(tài)度。【解析】42.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C.有誤,“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中的“隧”是名詞作狀語,“從隧道”的意思;故選C。43.本題考查文言句子翻譯。重點詞語有:①徑:徑直。去:離開。②變詐:巧變詭詐。幾何:多少,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語氣詞,相當于“啊”。44.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A.有誤,“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不是心理描寫,是動作描寫;故選A。45.本題考查比較閱讀。從選文中的“屠懼,投以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shù)刀斃之”等語句可知,屠戶對狼的態(tài)度從開始時的懼怕到奮起反抗,最后殺死兩狼。從【鏈接材料】中的“始甚惡之”“置二餅以謝之”表現(xiàn)了俞樾從開始時的的厭惡到后來的敬佩。從選文內(nèi)容可知,狼吃完了骨頭,還想攻擊屠戶。屠戶逼不得已,奮起反抗,最終殺死兩只狼。由此可見,是狼的貪婪和步步緊逼讓屠戶放下幻想,奮起反抗。從【鏈接材料】內(nèi)容可知,俞樾一開始對老鼠很厭惡,后來他通過老鼠吃東西發(fā)現(xiàn)老鼠孤高正直,很有氣節(jié),所以,他改變了對老鼠的態(tài)度?!军c睛】參考譯文:一個屠戶傍晚回來,擔子里的肉已經(jīng)賣完了,只剩下骨頭。屠戶半路上遇到兩只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屠戶感到害怕,把骨頭扔給狼。一只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著(屠戶)。屠戶再次扔骨頭,較晚得到骨頭的狼停住了,之前獲得骨頭的狼又跟上來了。骨頭已經(jīng)沒有了,可是兩只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屠戶感到處境危急,擔心前面后面受到狼攻擊。他往旁邊看了看發(fā)現(xiàn)田野中有個麥場,麥場的主人把柴草堆積在里面,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于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lián)幽闷鹜赖?。兩只狼不敢上前,眼瞪著屠戶。一會兒,一只狼徑直走開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樣蹲坐在前面。過了一會兒,蹲坐在那里的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砍狼的頭,又連砍了幾刀把狼殺死。他剛剛想離開上路,轉身看柴草堆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挖洞,想要從柴草堆中打洞來從后面攻擊屠戶。狼的身體已經(jīng)鉆進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這只狼也被殺死了。他才領悟到前面的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引敵人的。狼也是狡猾的,而眨眼間兩只狼都被殺死了,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罷了?!炬溄硬牧稀课壹木釉谖骱叺墓恰抢镉泻芏嗬鲜?,每天晚上這些老鼠都會跳到桌子上,在桌子上走著就像走在大路上一樣。……開始很厭惡這些老鼠,后來想到是這些老鼠太過饑餓了。至于我的衣服書籍這些東西一件都沒有被損壞,又何必厭惡它們?!煌?,我自己吃餅,覺得不好吃,就把餅吐了出來,和剩下的一起喂老鼠。第二天再看看,餅子被老鼠吃完了,而我吐出來的卻還在那里。于是笑道:“老鼠你竟然如此的孤高正直?!痹谝估铮址艃蓧K餅來向它道歉。第二天,發(fā)現(xiàn)老鼠只吃掉其中一個。我感嘆道:“不止是孤高正直,也有禮節(jié)?!保兾魑靼玻╅喿x《穿井得一人》,完成下面小題。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眹说乐勚谒尉?。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46.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家無井而出溉汲

()(2)聞之于宋君

()(3)丁氏對曰

()47.選出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宋之丁氏A.國人道之B.友人慚,下車引之C.學而時習之。D.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48.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49.讀了這則寓言故事,你覺得應該怎樣對待生活中的傳聞?【答案】46.澆灌、灌溉。使聽到?;卮?。47.D48.像這樣得到的消息,還不如不知道。49.對于傳聞,要用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會、辨別,不要輕易相信更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解析】46.本題考查文言實詞。(1)句意:家中沒有井,需要到外面打水澆地。溉:澆灌、灌溉。(2)句意: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聞:使聽到。(3)句意:丁氏回答說。對:回答。47.本題考查文言虛詞。例句句意:宋國的一戶姓丁的人家。之:助詞,的;A.代詞,這件事B.代詞,他;C.代詞,指學過的知識;D.助詞,的;故選D。48.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翻譯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重點詞有:求聞,得到的消息;若此,像這樣;不若,不如;無聞,不知道。49.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根據(jù)“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瘒说乐?,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笨芍?,國都的人聽說丁氏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未經(jīng)證實就去傳播,國君聽聞此事后派人向丁氏詢問情況,才知道是挖井相當于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告訴我們不能輕信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要用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會、辨別?!军c睛】參考譯文:宋國的一戶姓丁的人家,家中沒有井,需要到外面打水澆地,經(jīng)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專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時候,丁氏告訴別人說:“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個人。”有人聽了就去傳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知道了這件事。宋國國君派人向丁氏詢問情況,丁氏回答說:“多得到一個人的勞力,不是在井內(nèi)挖到了一個人?!毕襁@樣得到的消息,還不如不知道。(河南新鄉(xiāng))閱讀《杞人憂天》,完成下面小題。杞人憂天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因往曉之,曰:“天,積氣耳,亡處亡氣。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其人曰:“天果積氣,日月星宿,不當墜耶?”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亦不能有所中傷?!逼淙嗽唬骸澳蔚貕暮危俊睍灾咴唬骸暗?,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曉之者亦舍然大喜。50.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文言詞語。(1)身亡所寄(2)曉之者曰51.下列選項中文言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若

求聞之若此(像)

若躇步跳蹈(你)B.舍

太丘舍去(舍棄)

其人舍然大喜(放下)C.因

未若柳絮因風起(乘、趁)

因往曉之(于是,就)D.其

屠自后斷其股(指代“狼”)

其人曰:“奈地壞何?”(那)5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若屈伸呼吸,終日在天中行止,奈何憂崩墜乎?53.寓言中,杞人的擔憂是什么?這則寓言嘲諷了怎樣的人?54.如果從積極的方面去思考,你又會如何評價杞人?【答案】50.無,沒有告知,開導51.B52.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么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53.杞人的擔憂是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這則寓言嘲諷了那些為不必要的事情擔憂,缺乏見識的人。54.杞人能夠?qū)σ恍┏R姷淖匀滑F(xiàn)象進行思考和擔憂,說明他具有探索精神和憂患意識。從這個角度看,杞人并非完全不可取?!緦дZ】《杞人憂天》是古代寓言中經(jīng)典的篇章,通過講述杞國某人對天塌地陷的無謂擔憂,揭示了人們在面對自然和生活中的未知時容易產(chǎn)生的多余恐懼。故事中的“曉之者”利用深入淺出的道理解開了杞人的憂慮,展示了理性思維和科學認知的重要性。該寓言不僅嘲諷了毫無根據(jù)的擔憂之人,更啟示讀者要以理性和知識去應對生活中的恐懼和困惑。短短數(shù)語,蘊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智慧,引人深思。50.本題考查文言詞語解釋。(1)句意:自己無處存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