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六校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六校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六校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六校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南陽市六校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河南省南陽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在深入探究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東西方對“主體”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與構建顯現(xiàn)出顯著的文化差異和思想特色。西方哲學自古希臘時代起逐步確立了以主客二分為基礎的認識框架,基于此,西方哲學強調個體作為認知與改造世界的主體,以理性、科學實驗等手段來揭示自然界的規(guī)律,并以此為基石構筑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模型。既肯定了人的主體性作用,也揭示了主體與外部世界相互聯(lián)系、互為條件的辯證關系。中國哲學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主體”觀念,則在天人關系的一體性思維中發(fā)展出獨具特色的內涵。不同于西方哲學主客二分的認知模式,儒家主張的“天人合一”和“萬物一體”,建構了一種獨特的主客模型:主體不再僅限于與客體對立或相互作用的關系中,而是在尊重現(xiàn)實世界的同時,也認識到自我與天地萬物的內在聯(lián)系,并積極融入渾然一體的宇宙秩序中。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主體”并非孤立的個體,也不是個體的內在精神世界或自我意識,而是處于與天地萬物密切互動的關系中?!吨芤住贰耙子刑珮O,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陰陽交感作為基本模型來理解宇宙生成和演化的過程,天地運行、萬物生長、人世變遷都共享這一基本模型。人與萬物共生于天地之間,分有天地的基本質料和規(guī)律,本質上是同質同構的連續(xù)統(tǒng)一體?!巴ㄌ煜乱粴狻本褪腔谝惑w性思維的重要思想,春秋初期已經用陰陽二氣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和人事的關系。《國語》云:“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此處陰、陽與“天地之氣”連用,已經將陰、陽作為兩種不同狀態(tài)的氣,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世間的種種現(xiàn)象。這種主體觀念,源于具有中國哲學根本特質的一體性思維。不同于西方對主體的孤立化理解,儒家視人為天地之間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而非獨立于萬物之外的存在。主體與客體、主體與一體之間的區(qū)分與隔閡是暫時的。從根本上看,主體與宇宙整體、天地萬物本然為一,其道德修養(yǎng)與社會行為屬于天地運行的一部分。西方傳統(tǒng)哲學特別是自古希臘以來形成的主客二分思維模式,無疑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但也引發(fā)了人類中心主義問題的凸顯,導致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緊張與矛盾。在現(xiàn)代社會語境下,重新審視并挖掘儒家思想中的“主體”理念,不僅彰顯出中國傳統(tǒng)哲學獨有的倫理價值和現(xiàn)實關懷,也為理解和解決當今復雜的社會生態(tài)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摘編自李春穎《中國哲學如何理解“主體”》)材料二:早在先秦時期,儒家、道家、陰陽五行家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傾向。學者高晨陽認為,三家的思想可以分別概括為以天合人、以人合天、天人感應。關于“天人合一”的“天”,至今眾說紛紜。有季羨林主張的“天”即“大自然”的一義說、馮友蘭主張的五義說、劉澤華提倡的六義說等,但目前以張岱年主張的三義說最為普遍,分別指最高主宰、廣大自然和最高原理。“人”一般指人類,但在“天人感應”思想體系下,主要指君王或統(tǒng)治者。正因為人們對“天”有不同理解,所以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出發(fā)點在于論證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合理性,并利用了天的名義和權威來限制君權;在神靈之天和自然之天之外還提出道德之天,但又無法把三者統(tǒng)一起來,內部存在混亂和矛盾。但是我們要看到,董仲舒對“天人合一”命題的論證,也是建立在當時自然科學的基礎上。如他指出許多自然現(xiàn)象“非人所意也”,人必須對它們抱有敬畏的態(tài)度,從這個角度看也反映其具有一定的科學理性。因此,“天人感應”作為天人合一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可視作古代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思想根源。張載提出“萬物一體”,較董仲舒把人從萬物中挑選出來、與天地并列相比,就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而言,是很大的進步。張載以后的程顥十分稱許張載揭示的“萬物一體”。程顥認為,人達到視自己與萬物一體正是“仁”的主要特征。其后的陸九淵以及明代的王陽明又把該思想更細致地予以發(fā)揮。學者蒲創(chuàng)國認為,在王陽明看來,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從自然之天來看,人與天地萬物都是一氣流通的;從主宰之天來看,人的靈明與天地萬物的靈明是相互依賴的。總之,儒家的天人合一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規(guī)律,人要服從這個規(guī)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調諧,不過這種調諧更加強調人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guī)律的統(tǒng)一,其中人道與天道的統(tǒng)一實已溢出本文所言的“自然之天”與人的關系。不過就儒家而言,人是道德性的存在,道德乃人的本質,“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仁”作為人的道德本性,要求視人如己、視物如我,以合內外。一個人的行為受道德理性的支配,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這一觀念落實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它必然要求以人類的整體生存為目的,而不僅顧及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從而指向和諧的人地關系。(摘編自韓昭慶《“天人合一”中有關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理念》)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西方哲學主張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強調人在認識并改造外部世界中的主體作用。B.儒家思想中的主體與客體不存在對立關系,而是尊重現(xiàn)實世界,積極融入宇宙秩序中去。C.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的內涵未達成共識,故而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也就各執(zhí)己見。D.從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角度看,張載萬物一體的思想較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有一定進步。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周易》提出的陰陽八卦理論能夠佐證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人與萬物相互作用的觀點。B.中國古人用陰陽二氣來解釋國家興替是基于人與天地萬物本質上是連續(xù)統(tǒng)一體。C.張岱年主張的“天”之三義說是對董仲舒神靈之天、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繼承和發(fā)展。D.儒家思想強調人是道德性的存在,道德能約束指導人的行為,有助于實現(xiàn)天人協(xié)調。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A.老子說:“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B.《庖丁解?!分杏小耙陨裼龆灰阅恳暎僦苟裼?。依乎天理……因其固然”。C.《孟子》:“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D.《禮記》規(guī)定,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澤……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4.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5.“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國際社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它有助于化解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產生的各種矛盾,為人類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方案”。請結合材料對此加以分析。【答案】1.B2.C3.D4.①首先對“天人合一”理念溯源,引出人們對“天人合一”理念眾說紛紜的觀點。②接著詳細闡述了董仲舒“天人感應”論。③然后介紹張載提出的“萬物一體”思想及王陽明等人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④最后概括“天人合一”理念內涵,并指出其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上的重要作用。5.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性思維,強調整體性思維,人與人、人與自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類生命與自然萬物具有內在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②西方哲學思維雖然推動了人類科技發(fā)展進步,但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矛盾沖突,而中國傳統(tǒng)哲學強調的天人合一思維模式則有利于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能幫助化解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③中國傳統(tǒng)哲學“天人合一”中有關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倫理價值和現(xiàn)實關懷,要加強發(fā)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哲學的理論價值,為解決當今復雜的社會、生態(tài)問題提供寶貴思想資源?!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主要探討了東西方哲學對“主體”概念的不同理解,強調西方哲學的主客二分與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差異。材料二進一步分析了中國儒家、道家等思想體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演變,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兩則材料都關注主體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突出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對人與環(huán)境和諧的重視,為解決現(xiàn)代社會問題提供思想資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儒家思想中的主體與客體不存在對立關系”錯誤,文中的表述為“主體不再僅限于與客體對立或相互作用的關系中”,不是不存在對立關系。故選B。【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C.“是對董仲舒神靈之天、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繼承和發(fā)展”錯誤,文中只提到了“目前以張岱年主張的三義說最為普遍”,并沒有提到與董仲舒觀點的聯(lián)系。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是:“這一觀念落實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它必然要求以人類的整體生存為目的,而不僅顧及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從而指向和諧的人地關系?!奔丛谔幚砣伺c自然的關系時,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顧及長遠,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強調人要無為,且不能有執(zhí)念,不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B.強調人要通過實踐掌握客觀規(guī)律,不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C.強調要通過教育實行仁政,不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D.強調在生息的季節(jié),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不能為了眼前利益?zhèn)ι酱ā游?,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故選D。【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總共有四段,首先第一段探究“天人合一”思想的源頭,指出先秦時期儒家、道家、陰陽五行家表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文化傾向,列舉了學者對“天”的不同主張,指出由于對“天”的理解不同,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也各不相同。接著第二段闡述了董仲舒“天人感應”論,說明了其出發(fā)點是論證封建統(tǒng)治秩序合理性,利用天的名義和權威限制君權,同時指出其存在內部混亂和矛盾,但也具有一定科學理性,可視作古代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思想源頭。然后第三段提到張載提出“萬物一體”,是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進步,程顥十分贊許,陸九洲和王陽明進一步發(fā)揮。最后第四段概括“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強調人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guī)律的統(tǒng)一,“仁”作為人的道德本性要求以人類整體生存為目的,指向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是中國哲學智慧的體現(xiàn)。材料中強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規(guī)律,人類應遵循規(guī)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更加強調人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guī)律的統(tǒng)一,“具有中國哲學根本特質的一體性思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包含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材料一中提到“西方哲學強調個體作為認知與改造世界的主體,以理性、科學實驗等手段來揭示自然界的規(guī)律,并以此為基石構筑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模型”。而中國傳統(tǒng)哲學所表達的是,人不能孤立于自然之外,而應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共處。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可以幫助化解國際社會中可能產生的矛盾,提供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智慧和方案。儒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和“萬物一體”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結合,突出尊重、包容、和諧的關系,有助于提升人類社會協(xié)作應對挑戰(zhàn)的能力。我們需要關注全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以人類的整體生存為目的,不僅要顧及局部和眼前的利益,更要著眼于長遠和整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化解人類發(fā)展中矛盾。(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麥海(節(jié)選)徐廣慧老張來的時候,麥子都高過覓食的喜鵲了。麥田像是綠色的海,從天的那邊,鋪到天的這邊。麥海的那邊是被樹木環(huán)繞著的紅磚房子,紅磚房子里住著來福村的村民。麥海的這邊是公路,公路馱著一輛黑色的轎車,轎車馱著老張。那老張,肩膀上挎著一個布書包,書包里放著寫日記的本子。在中國的北方,哪里有路,哪里就有白楊樹。它們在路的兩旁挺立著,對從路上走過的人夾道歡迎。它們還沒有返青,等再吹幾次細風,再淋幾場細雨,它們就會捧出攢了一個冬天的綠色,給鳥窩搭個涼棚。老張仰臉看著那些樹。那些樹仿佛長了翅膀,在他的眼前飛起來了。那些鳥窩,也仿佛長了翅膀,跟著樹一起在空中飛。來福村的房子都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也說不清是誰的汗水,澆灌了誰的房子。一抔黃土,經過莊稼人粗糙的手,經過煤的煅燒,變成了紅色的。住在紅房子里的人,他們從早忙到晚,似乎只是為了讓紅磚把他們圈起來。當然,他們也離不開樹木和瓦片。只要能使他們免受風雨的洗禮、陽光的曝曬,他們便愿意把力氣和汗水毫不猶豫地拿出來。他們沒有感覺到有多幸福,多半是因為沒有時間思考。在時間的隧道里,他們的手和腳是最忙碌的。其次是他們的肩膀、他們的背、他們的腰。他們習慣了和大地打交道。大街上、胡同里,灰塵或者泥漿撲到他們的鞋面上,濺到他們的褲腿上,他們不覺得有什么需要難過的。他們有的是力氣,水管里流著永遠也使不完的水,回家洗洗不就完了。或者,太陽一出來,跺跺腳,走幾步,泥點就會像蒲公英一樣飛向遠方,干嗎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呢。老張走在大街上,像個謎語。老張上身穿著個藍色的松松垮垮的圓領秋衣,下身穿著一條黑色的運動褲,腳上一雙黑布鞋。老張走路一晃一晃的,見人就說,吃了唄?干什么去呀?見到歲數(shù)大的,他就喊大爺大娘、叔叔嬸子,見到歲數(shù)小的,他就喊哥哥姐姐。大家被他問得一蒙一蒙的,心里嘀咕:這人誰啊,俺不認識你啊。大部分人會回應他一下,也有的理都不理就走了,還有的直接說,你管俺干什么去呀?老張也不示弱,梗著脖子說,我這不問你干什么去呀?至于那沒有搭理他的,一定是那二十哪當歲的小青年。他找到人家家里,想跟人家理論理論。他說,你這孩子,俺老遠就給你打招呼,你咋吭也不吭?那小青年看看老張,白瞪著眼說,你誰?。坷蠌堈f,你問問你爹去,明天到大隊部找我……老張逐個問老百姓的夢想,他們也被問得一愣一愣。只有老李淚眼婆娑地說,俺爺、俺爹,還有俺,都想修門口的路。老張有許多夢,修老李藥鋪前的路是他到來福村后的第一個夢。“老百姓的夢想,就是我的夢想!”老張在來扶貧前,說出了這句話,聲音不大還有點兒發(fā)顫,但很清楚。紅房子、黃土地、白楊樹、綠麥子,是老張夢境的依靠。每年的春夏之交,老張都會回到家鄉(xiāng),穿著布底鞋,到麥海里走一走。他喜歡麥子。麥子幼年時是綠色的,等到結了穗,灌滿漿,就變?yōu)榱它S綠色。陽光一照,一照,再一照,就又變成了金黃色。一行行,一片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麥海像是一個熱氣騰騰的大油餅,鋪滿了整個田野。沒有一棵麥子背叛過大地,哪怕是遺落在路邊的,也會被拾麥穗的手收進糧倉。從農村出去的人,在外面待久了,難免會得一種病——思鄉(xiāng)病。老張從十八歲考上大學就離開了家,在外面漂泊了三十年,思鄉(xiāng)病還真是不輕。他當然知道家鄉(xiāng)的好,年紀越長,就越想回到家鄉(xiāng)去。他已經進行過多次驗證:無論有什么煩心事,無論多么疲憊,只要一接近故鄉(xiāng)的土地,他就會一下子放松下來。有時候他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棵麥子。麥子就應該長在麥子和麥子中間,那樣他才覺得是他自己。知道夢是什么了,老張就謀劃著怎么實現(xiàn)這個夢。他把村里的干部叫到一塊兒,把自己的夢慷慨激昂地給大伙兒說了說。一說,大伙兒都感到有些懸乎。村支書搖了搖頭說,我告訴你哈,來福村的包村干部你不是第一個,多少人想弄這個都沒弄成。旁邊一個姓陳的支委說,您可能不了解,您知道要真把那條路修通得多少錢嗎?老張?zhí)统鲅澏道锏男”颈?,一邊用筆在本子上劃拉,一邊說,加上村西的進村公路,我粗略估摸了一下……支書的腦袋垂了下去,兩個委員趴下身子,眼睛死死地盯著地皮。沉默了一會兒,陳支委抬起頭,清了清嗓子說,這樣吧,您去跑錢吧,您跑來錢咱們就干。老張一拍桌子,瞪著眼說,我去跑錢,沒錢咱這活兒就不干了是吧?老張不僅拍大腿,還拍桌子哩。老張拍桌子的事,很快就在村子里傳開了。人們這才當真,這老張可不是吃素的,你想把他的夢想當柿子捏還不行哩。嗯,沒錯,修路面臨的首要問題不是資金問題,是清理路面的障礙物。最東邊,是一個三四畝大四五米深的大坑,坑里和坑沿上長滿了碗口粗的毛白楊??訓|邊,依次是李袖中家的柴火垛、王二傻家的豬圈、老南瓜家的兩棵梨樹、麻花家的牛棚??游鬟吺且粋€坍塌的斷橋,斷橋西邊是三奶奶家的菜地、一根筋家的廁所、甄挺香家的車庫……光障礙物,老張就在小本本上記了十幾頁……天空湛藍湛藍的,飄著幾朵潔白的云。風吹過,麥浪翻滾?。ㄓ袆h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老張赴任時背著的布書包和對白楊樹的一系列想象,都能表明他是一個敬業(yè)的人。B.來福村的百姓整日在土地上忙活生計,即使身處諸如泥濘、勞累的苦難中也不自知。C.老張主動跟村民打招呼,卻遭遇了不少人的冷眼,說明來福村村民對陌生人很排斥。D.“懸乎”“搖頭”“沉默”等詞說明來福村干部們普遍認為修路困難太多,很難完成。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比喻運用貼切,泥點子像蒲公英充滿鄉(xiāng)土氣息,老張像謎語則突出他的性格復雜。B.小說擅用色彩描寫農村場景,如“紅房子”“黃土地”等,將文學與繪畫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C.老張知其難為而為之的形象,與《老人與?!分械睦先耸サ貋喐缬啦谎詳〉男蜗笫窒嗨啤.文中的地名“來福村”含有深意,“老南瓜”“一根筋”等人名生動形象,增強了小說的趣味性。8.小說反復寫到“麥子”,“麥子”在文中有哪些意蘊?請簡要概括。9.小說結尾沒有交代結果,你認為老張能否修好村里的路?請說明理由?!敬鸢浮?.D7.A8.①麥子是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麥海像一個大油餅,暗示著它作為糧食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②麥子是希望的象征。沒有一棵麥子背叛大地,只要耕耘就有收獲,付出就會有回報。③麥子是濃郁的鄉(xiāng)土情結。老張覺得麥子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看到了麥子就想到了故土。④麥子象征著老張扎根土地、不脫離群眾的工作作風。老張覺得自己變成了麥子,長在麥子中間,那樣他才覺得是他自己。9.我認為老張能修好村里的路。①他工作認真踏實,不怕困難,敢于行動。老張把各種困難寫在本子上,而且在其他干部退縮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要修路。②他能走近百姓傾聽他們的聲音。老張對障礙物非常清楚,也愿意傾聽百姓的聲音,這為修路提供了力量支持。③周圍人的反應和態(tài)度的轉變。老張拍桌子的事很快在村里傳開,人們對修路這件事重視起來,會支持和配合老張修路成功是大勢所趨。④環(huán)境描寫的暗示。小說最后的環(huán)境描寫溫馨且充滿生機,暗示著公路一定能修好,鄉(xiāng)村振興也有希望。【解析】【導語】小說《麥?!吠ㄟ^細膩的描繪展現(xiàn)了農村生活的真實與質樸。故事中的老張作為連接鄉(xiāng)村與世界外面的紐帶,其堅韌與執(zhí)著象征著對家鄉(xiāng)的深切眷戀與責任。小說在風貌刻畫上運用了豐富的色彩與比喻,將紅房子、黃土地與麥海的綠色融合在一起,賦予其深遠的意境。老張的執(zhí)著則與環(huán)境形成對比,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情感流露,作品都表現(xiàn)出在鄉(xiāng)土社會中堅守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題。【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本內容理解的能力。A.“都能表明他是一個敬業(yè)的人”錯誤,老張赴任時背著布書包以及對白楊樹的想象,更多地體現(xiàn)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工作的憧憬。B.“即使身處諸如泥濘、勞累的苦難中也不自知”錯誤,來福村百姓雖然忙碌,但文中并沒有體現(xiàn)出他們處于“苦難”中,“苦難”一詞程度過重。C.“說明來福村村民對陌生人很排斥”錯誤,老張主動打招呼遭遇冷眼,不能說明村民對陌生人排斥,只是村民對這個突然出現(xiàn)的陌生人有些疑惑。故選D。【7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A.“老張像謎語則突出他的性格復雜”錯誤,“老張像謎語”并不是突出他性格復雜,而是因為他初來乍到,村民對他不熟悉,他的行為在村民看來有些奇怪。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①文中描寫麥海像是一個熱氣騰騰的大油餅鋪滿田野,在中國北方農村,麥子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從“沒有一棵麥子背叛過大地,哪怕是遺落在路邊的,也會被拾麥穗的手收進糧倉”可以看出,麥子是農民辛勤勞作的成果,并且能夠為人們提供食物等物質保障,所以它象征著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是農民生存和生活得以維系的重要依托。②麥子從幼年的綠色到結穗、灌漿后的黃綠色再到金黃色的生長過程,體現(xiàn)了其生命的歷程和成長的力量。就如同來福村村民們雖然生活辛苦,但只要像耕種麥子一樣辛勤付出,就會有收獲。即使面臨諸多困難,如修路面臨的重重阻礙,但如同麥子只要扎根土地就能生長結果一樣,村民們的努力也會有回報,所以麥子象征著希望。③老張從農村出去漂泊三十年得了思鄉(xiāng)病,他喜歡麥子,看到麥子就覺得自己像回到了家鄉(xiāng)。文中提到“從農村出去的人,在外面待久了,難免會得一種病——思鄉(xiāng)病……只要一接近故鄉(xiāng)的土地,他就會一下子放松下來。有時候他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棵麥子”,麥子是在這片土地上生長的典型作物,它與土地緊密相連,所以看到麥子就喚起了老張對故鄉(xiāng)深深的眷戀和濃濃的鄉(xiāng)土情結。④老張認為自己像麥子一樣應該長在麥子中間才覺得是自己,這表明他深知自己的工作要像麥子扎根土地一樣,深入到村民群眾中去。他到來福村扶貧,逐個詢問老百姓的夢想,關心村里的事務,如謀劃修路等,他這種融入群眾、扎根土地的工作態(tài)度就如同麥子與土地的關系,所以麥子象征著他的工作作風?!?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①老張為了修路,把各種障礙物詳細地記在小本本上,記了十幾頁,這體現(xiàn)出他對待修路工作的認真態(tài)度和踏實作風。而且在村支書和支委表示修路困難重重、對修路不太積極時,老張不僅沒有退縮,還拍桌子堅持要修路,他敢于面對困難并積極行動,這為修路成功提供了主觀動力。②老張逐個問老百姓的夢想,對村里的情況包括修路障礙物所屬的村民家庭都非常清楚,如最東邊大坑周邊的李袖中家柴火垛、王二傻家豬圈等情況他都了解。這說明他深入群眾,傾聽百姓聲音,能夠得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百姓的力量會助力修路工作,因為修路本身也是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環(huán)境。③老張拍桌子堅持修路的事在村里傳開后,人們開始重視修路這件事。之前大家可能對修路持懷疑或不積極態(tài)度,但老張的堅決讓大家認識到修路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村民們會逐漸轉變態(tài)度,從觀望甚至抵觸到支持和配合,這種態(tài)度的轉變有利于修路工作的推進,使得修路成功有了群眾基礎。④小說結尾“天空湛藍湛藍的,飄著幾朵潔白的云。風吹過,麥浪翻滾!”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營造出一種美好、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氛圍。麥浪翻滾象征著生命力和希望,暗示著老張的修路計劃如同這充滿生機的田野一樣,有著光明的前景,鄉(xiāng)村振興(修路是其中一部分)也充滿希望,所以從環(huán)境描寫來看,老張能夠修好村里的路。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衛(wèi)公子交見于子思①,曰:“先生圣人之后,執(zhí)清高之操,天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雖不敏,竊慕下風,愿師先生之行,幸顧恤之?!弊铀荚唬骸肮硬灰艘玻蚯甯咧?jié),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煩意,擇天下之至道,行天下之正路。今公子紹康叔之緒處戰(zhàn)伐之世當務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否臧,立規(guī)檢,修匹夫之行之時也。”衛(wèi)公子交饋馬四乘于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之歡,而辱先生之潔也。先生久降于鄙土,蓋為賓主之餼②焉。”子思曰:“伋寄命以來,度身以服衛(wèi)之衣,量腹以食衛(wèi)之粟矣。且又朝夕受酒脯及祭膰之賜,衣食已優(yōu),意氣已定,以無行志,未敢當車馬之貺。禮,雖有爵賜人,不逾父兄。今重違公子之盛旨,則有失禮之愆焉,若何?”公子曰:“交已言于君矣。”答曰:“不可。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公子曰:“我未之聞也,謹受教?!蹦鹿嘧铀迹铀疾辉?,將去魯。魯君曰:“天下之主,亦猶寡人也,去將安之?”子思答曰:“蓋聞君子猶鳳也,疑之則舉。今君既疑矣,又以己限天下之君,臣竊謂君之言過矣?!保ü?jié)選自《孔叢子·抗志》)材料二: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藜羹不糝,顏色甚憊,而弦歌于室。顏回擇菜于外。子路、子貢相與言曰:“夫子再逐于魯,削跡③于衛(wèi),伐樹于宋④,窮于商周,圍于陳蔡。殺夫子者無罪,藉⑤夫子者無禁。弦歌鼓琴,未嘗絕音,君子之無恥也若此乎?”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孔子推琴,喟然而嘆曰:“由與賜,細人⑥也。召而來,吾語之。”子路、子貢入。子路曰:“如此者,可謂窮矣!”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陳蔡之隘,于丘其幸乎?!笨鬃酉魅虎叻辞俣腋瑁勇窉M然執(zhí)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窮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娛于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節(jié)選自《莊子·雜篇·讓王》)〖備注〗①子思:孔伋。子思是他的字。下文的康叔是衛(wèi)國第一代國君。②餼:贈送財物。③削跡:匿跡,意為不被重用。④伐樹于宋: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訪宋國。孔子曾在樹下與弟子們演習古禮,宋國的司馬對孔子心生嫉妒,派人砍倒大樹,試圖以此威脅孔子離開宋國。⑤藉:侮辱。⑥細人:見識淺薄的人。⑦削然:取琴的聲音。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今公子A紹康叔B之緒C處戰(zhàn)D伐之E世F當務收G英雄H保其疆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敏,指聰慧,與《<論語>十二章》“敏于事而慎于言”的“敏”意思相同。B.鄙,謙辭,與《燭之武退秦師》“越國以鄙遠”的“鄙”意思不同。C.逐,被動用法,與《六國論》“洎牧以讒誅”的“誅”用法相同。D.其,指應當,與《五石之瓠》“其堅不能自舉也”的“其”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衛(wèi)國公子交仰慕子思的氣節(jié)而想追隨他,卻被子思以公子不能耽誤正業(yè)為由拒絕了。B.子思認為魯穆公太自以為是,而且對自己產生了猜疑之心,因此不愿為相執(zhí)意離開。C.子路和子貢談論孔子被困于陳、蔡之后的表現(xiàn),顏回覺得兩人眼界短淺而沒有回應。D.孔子在教導完子路和子貢后弦歌不輟,子路也理解了老師,故而興奮地拿盾牌起舞。13.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所以明否臧,立規(guī)檢,修匹夫之行之時也。(2)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談及君子的自我修養(yǎng),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敬鸢浮?0.CFH11.A12.C13.(1)這不是用來彰顯善惡、建立規(guī)范、修養(yǎng)普通人品行的時候。(2)因此天下的人相親相愛就會治理好,相互憎惡則會混亂。14.①材料一強調君子在特定環(huán)境下應審時度勢、遵循禮儀、堅守原則;②材料二突出君子在困境中堅守道及擁有豁達心境?!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展示了子思追求清高節(jié)操,拒絕衛(wèi)公子的饋贈,體現(xiàn)出君子在動亂時期應以大義為重,不為個人利祿所惑。材料二通過孔子在困境中的表現(xiàn),強調君子無論通達與否,都應堅守仁義和道德。兩者共同探討君子的自我修養(yǎng),但分別側重于不同情境下的品格堅守。【1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如今公子繼承康叔的功業(yè),處在戰(zhàn)爭的時代,應當致力于招攬英雄,保衛(wèi)自己的疆土。“公子”作主語,“紹”作謂語,“康叔之緒”作賓語,故在C處斷開;“處”作謂語,“戰(zhàn)伐之世”作賓語,故在F處斷開;“英雄”作“收”的賓語,故在H處斷開。故選CFH。【1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A.錯誤。聰慧/勤勉。句意:我雖然不聰慧。/辦事勤勉,說話謹慎。B.正確。謙辭/意動用法,把……當做邊邑。句意:先生長久地來到我們這片低賤的土地。/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邊邑。C.正確。均為“被動用法”,被趕出/被殺死。句意:先生兩次被趕出魯國。/等到李牧因受污蔑而被殺死。D.正確。應當/代詞,它,指大瓠。句意:對于我來說應當還是一件幸事啊。/它的堅固程度太脆弱而無法舉起來。故選A。【1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C.“顏回覺得兩人眼界短淺而沒有回應”錯誤。根據(jù)材料二“顏回無以應,入告孔子”可知,原文并沒有表示顏回覺得兩人眼界短淺,顏回只是不知如何回應子路和子貢。故選C。【13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來……的;“明”,彰顯;“否臧”,善惡。(2)“故”,因此;“治”,治理得好;“交相”,互相?!?4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評價探究文中思想觀點的能力。①“今公子紹康叔之緒處戰(zhàn)伐之世當務收英雄保其疆土。非所以明否臧,立規(guī)檢,修匹夫之行之時也”,明確說明在特定的戰(zhàn)亂時代,君子的行為不應局限于個人的道德修行,而應著眼于國家的大局。“禮,雖有爵賜人,不逾父兄。今重違公子之盛旨,則有失禮之愆焉,若何?”“不可。為人子者,三賜不及車馬”,表明子思在面對財物誘惑時,首先考慮的是是否符合禮儀,體現(xiàn)了君子對禮的堅守?!澳鹿嘧铀迹铀疾辉?,將去魯”“蓋聞君子猶鳳也,疑之則舉。今君既疑矣,又以己限天下之君,臣竊謂君之言過矣”,表現(xiàn)了子思在原則問題上的堅定立場。②“君子通于道之謂通,窮于道之謂窮。今丘抱仁義之道以遭亂世之患,其何窮之為?故內省而不窮于道,臨難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生動地闡述了孔子在困境中對道的堅守,不為外界的艱難困苦所動搖?!肮胖玫勒撸F亦樂,通亦樂,所樂非窮通也。道德于此,則窮通為寒暑風雨之序矣。故許由娛于潁陽,而共伯得乎共首”“孔子削然反琴而弦歌,子路扢然執(zhí)干而舞。子貢曰:‘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展示了君子在不同境遇下的豁達心態(tài)和對道德的堅定追求。參考譯文:材料一:衛(wèi)國公子交拜見子思,說:“先生是圣人的后代,秉持清高的節(jié)操,天下的君子,沒有不佩服先生的大名的。我雖然不聰慧,但私下里敬慕先生,希望學習先生的品行,請先生關懷照顧我。”子思說:“公子這樣不合適。那清高的節(jié)操,不會因個人私利而牽累自己,不會因利益而煩擾心意,要選擇天下最好的道義,走天下最正確的道路。如今公子繼承康叔的功業(yè),處在戰(zhàn)爭的時代,應當致力于招攬英雄,保衛(wèi)自己的疆土。這不是用來彰顯善惡、建立規(guī)范、修養(yǎng)普通人品行的時候?!毙l(wèi)國公子交送給子思四匹馬拉的車,說:“我不敢用這個來討先生的歡心,也不想玷污先生的高潔。先生長久地來到我們這片低賤的土地,這只是作為賓客的饋贈罷了?!弊铀颊f:“我孔伋自從來到這里,按照自己的身材穿衛(wèi)國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食量吃衛(wèi)國的糧食。而且早晚接受酒肉以及祭祀后的祭肉賞賜,衣食已經很優(yōu)厚了,心意已經安定,因為沒有出行的打算,所以不敢接受車馬的饋贈。按照禮制,即使有爵位的人賞賜別人東西,也不能超越父兄。現(xiàn)在如果重重地違背公子的盛情,就會有違背禮制的過錯,怎么辦呢?”公子說:“我已經跟國君說過了。”子思回答說:“不可以。作為兒子,三次賞賜都不能接受車馬?!惫诱f:“我沒有聽說過這個,恭敬地接受您的教導。”穆公想要讓子思做相國,子思不愿意,準備離開魯國。魯君說:“天下的君主,也和我一樣,你離開這里又能去哪里呢?”子思回答說:“我聽說君子就像鳳凰一樣,被懷疑就飛走。如今國君既然已經懷疑我了,又用自己來衡量天下的君主,我私下里認為國君這話錯了。”材料二:孔子被困在陳、蔡之間,七天不能生火做飯,野菜湯里沒有一粒米,臉色疲憊,可是還在屋里不停地彈琴唱歌。顏回在室外擇菜,子路和子貢相互談論:“先生兩次被趕出魯國,在衛(wèi)國遭受鏟削足跡的污辱,在宋國受到砍掉大樹的羞辱,在商、周后裔居住的地方走投無路,如今又被困在陳、蔡,圖謀殺害先生的沒有治罪,欺凌先生的沒有禁阻,可是先生還不停地彈琴吟唱,不曾中斷過樂聲,君子竟然像這樣不懂得羞恥嗎?”顏回沒有辦法回答,進入內室告訴孔子??鬃油V箯椙匍L長地嘆息說:“子路和子貢,真是見識淺薄的人。叫他們進來,我有話對他們說。”子路和子貢進到屋里。子路說:“像現(xiàn)在這樣的處境真可以說是走投無路了!”孔子說:“這是什么話!君子通曉道,就叫做通達,不通曉道就叫做走投無路。如今我信守仁義之道而遭逢亂世帶來的禍患,怎么能說是走投無路呢!所以說,善于反省就不會不通曉道,面臨危難而不能喪失德行,嚴寒已經到來,霜雪降臨大地,正因此,我才真正看到了松柏的郁郁蔥蔥。陳、蔡之間的困厄,對于我來說應當還是一件幸事?。 笨鬃诱f完后安然地回到琴旁,彈琴歌唱,子路興奮地拿著盾牌跳起舞來。子貢說:“我真不知道先生是如此高潔,而我卻是那么的淺薄?。 惫艜r候得道的人,困厄的環(huán)境里也能快樂,通達的情況下也能快樂。(古時得道的人)快樂的原因不在于困厄與通達,道德存留于心中,那么困厄與通達就好像寒與暑、風與雨那樣有次序。所以許由在潁陽快樂地生活,而共伯在共首山悠然自得。(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題永叔會老堂①蘇軾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乘興不辭千里遠,放懷還喜一樽同。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自顧塵纓②猶未濯,九霄終日羨冥鴻③?!紓渥ⅰ舰傥鯇幠觊g,歐陽修(字永叔)致仕,退居潁州,寓西湖六一堂。后,前副相趙概(時年約八十歲)自商丘探望,歐陽修整修會客廳接待。潁州知州呂公著也來看望。呂公著有感于二老相會,為此廳題匾額曰“會老堂”。時年,歐陽修終老于此。②塵纓:世俗雜念。③冥鴻:高飛的鴻雁。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朝”“雍容”對歐陽修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及儒雅從容的形象作出高度贊揚。B.詩人贊賞歐陽修和趙概在高齡還能如此重視交情,批判了當時人心不古的現(xiàn)象。C.趙概不遠千里來看望歐陽修,老友相會,把酒言歡,兩人的喜悅心情溢于言表。D.頸聯(lián)展現(xiàn)了歐陽修為定國安邦出謀劃策,而且又能夠保持樸素廉潔家風的形象。16.詩人為何在尾聯(lián)中提到了“塵纓”“冥鴻”?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敬鸢浮?5.B16.①“塵纓”指塵世瑣事。詩人想到歐陽修是三朝元老,此刻功成身退,閑居于此。而自己“塵纓猶未濯”,還為世俗雜念困擾,未能擺脫官場困擾和束縛。②“冥鴻”指高飛的鴻雁,代指高潔、自由的世界。歐陽修一生為國謀劃,此刻于此怡然自樂,詩人借此表達對歐陽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之情。(或:“冥鴻”指高飛的鴻雁,代指遠大的志向。歐陽修一生為國謀劃,名垂青史,猶如高飛的鴻雁?!敖K日羨冥鴻”既表達了詩人對歐陽修功業(yè)的肯定,又傳遞出詩人以其為榜樣、樹立遠大志向報效國家的愿望。)【解析】【導語】蘇軾在《題永叔會老堂》中以真摯的情感贊美了歐陽修和趙概的高尚品格,尤其是他們在年老時仍然保持的深厚友誼與高尚情操。詩歌通過對“三朝出處”的回顧和“嘉謀定國”的稱頌,表達了對賢人淡泊名利、潔身自好的欽佩,并在尾聯(lián)借自身對超然境界的向往,寄托了對友人的景仰和自身理想的追求。【15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詩歌內容的能力。B.“批判了當時人心不古的現(xiàn)象”錯誤?!皻q晚交情見二公”的意思是二公即使到晚年還是莫逆之交,表達了對他們友情的肯定和贊賞,作為題贈詩,就事論事,并未對社會現(xiàn)象作出批判。故選B。【16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古詩中景物形象的能力。尾聯(lián)意思是:我自顧自地沾染著塵埃,但我仍然羨慕著那在九霄之上翱翔的鴻鵠。①從意象含義方面分析:“塵纓”指世俗雜念,官場俗務的困擾。“冥鴻”,高飛的鴻雁,指高潔自由的世界(遠大的志向)。②從詩歌內容方面分析:首句“三朝出處共雍容”和頸聯(lián)“嘉謀定國垂青史,盛事傳家有素風”寫三朝元老的歐陽修,他的功績名垂青史,不僅能定國安邦出謀劃策,而且能夠保持樸素廉潔的家風。歐陽修功成身退后閑居于潁州。尾聯(lián)內容轉向描寫作者自己,再看自己還為世俗雜念困擾,羨慕翱翔天空的鴻雁。③從作者情感方面分析:通過描寫歐陽修的經歷,表達了作者對歐陽修功績的肯定,以及對歐陽修的敬仰之情;通過歐陽修與自己的對比,表達了自己未能擺脫官場困擾和束縛的困窘,以及向往歐陽修閑居的自由之情(表達了自己希望像歐陽修一樣報效國家的遠大志向)。(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班會上,房老師使用《<論語>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話,引導學生要善于向更優(yōu)秀的人學習,還要勇于自我反思,這樣才能行穩(wěn)致遠。(2)小慧經常愛跟強者作比較,總是失落焦慮。小明告訴她,正如《<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言,一個人想要變得真正強大,必須戰(zhàn)勝自己。(3)借代手法常被用于古詩詞,如“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本指古時在竹簡上記事的一種程序,后指史冊。請列舉其他詩文中使用借代手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薄敬鸢浮浚?)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2)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3)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從屹立千年的木塔到美觀實用的家具,幾塊普通的木頭因榫卯變得如此牢靠,原因到底何在?王震華認為:“榫卯利用錯位、限位、避讓的設計理念,讓構件柔性組合在一體,達到‘牢而不固’的效果?!卞e位,簡單理解就是留間隙,這也是榫卯結構最顯著的優(yōu)點。很多人認為榫卯是A的連接,實則不然。榫與卯之間存在一定間隙,有一定的靈活性。這一伸縮余量不僅提高了建筑抵抗地震的能力,也延長了家具的使用壽命。木材會因為溫度、濕度的變化而形變。榫卯的間隙,正是為了適應木材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家具適應季節(jié)變化,避免因膨脹或收縮不產生開裂或松動。而對于建筑,榫卯間隙讓建筑連接的節(jié)點如同彈簧一樣,(甲)。當?shù)卣鸢l(fā)生時,建筑通過變形吸收一部分地震波帶來的沖擊,盡管看似因搖晃產生了結構變形,但只要不折榫、不拔榫,就能“晃而不散,搖而不倒”。應縣木塔經歷了多次地震而B的原因就在于此。限位,作為一種設計理念,可以理解為限制榫卯構件的位置移動。從三維象限角度分析,榫卯通過榫與卯形狀的恰當組合、銷和銷孔的運用,限制了構件位置水平方向的移動。而對于榫卯在垂直方向的移動,木制建筑大多使用重力進行鎖定。避讓指榫卯構件彼此避讓,不在一個交點相遇,影響家具的美觀和堅實。在數(shù)千年的演變中,榫卯結構(乙),如石橋上用于連接石塊的腰鐵、牌坊上的石斗拱結構等,也形成了插肩榫、燕尾榫、楔釘榫等不同結構形式。無論何種材質與形式,本質上都是“錯位、限位、避讓”理念的體現(xiàn),人們應抓住榫卯的基本構造原理,按需應用,因需而變。18.請根據(jù)文中畫波浪線的內容給“限位”下定義。要求:語言流暢,不超過60個字。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0.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進行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22.下列句子中的“到底”與文中加點的“到底”,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原料一朝事露,不能到底,惟有一死而已。B.壞人今天雖然耀武揚威,他到底逃不了報應。C.姑娘到底和我拌嘴,還是和二爺拌嘴呢?D.道人來去幾番,老翁相待他到底還是一樣的?!敬鸢浮?8.限位是通過榫卯形狀組合、銷和銷孔的運用及鎖定重力等方式限制榫卯構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動的一種設計理念。19.A嚴絲合縫B屹立不倒(巍然屹立)20.榫卯的間隙,正是為了適應木材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讓家具適應季節(jié)變化,避免因膨脹或收縮產生開裂或松動。21.甲:能夠發(fā)生一定的形變乙:逐漸應用于不同材質22.C【解析】【18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壓縮語段的能力。下定義必須抓住被定義事物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多采用判斷單句形式。下定義的一般格式為“被定義概念(種概念)+是+種差(在同屬中,某個種不同于其他屬性)+鄰近屬概念(包含被定義概念的最小屬概念)。首先,確定“種概念”:限位。其次,確定“屬概念”。根據(jù)“作為一種設計理念”可知其屬概念是:設計理念。然后,確定“種差”。根據(jù)“榫卯通過榫與卯形狀的恰當組合、銷和銷孔的運用,限制了構件位置水平方向的移動”“榫卯在垂直方向的移動,木制建筑大多使用重力進行鎖定”“限制榫卯構件的位置移動”,可知其種差可概括為:榫卯形狀組合、銷和銷孔的運用、鎖定重力、限制榫卯構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動。最后按照邏輯順序排列:限位是通過榫卯形狀組合、銷和銷孔的運用及鎖定重力等方式限制榫卯構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動的一種設計理念?!?9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處,“實則不然”承接上句,表示對前空的否定。再根據(jù)“榫與卯之間存在一定間隙,有一定的靈活性”可知,此空應該表達榫卯之間沒有一點縫隙,故可填“嚴絲合縫”。嚴絲合縫:指縫隙嚴密閉合,通常用來形容事物之間非常吻合,沒有一點縫隙或者破綻。B處,前文提到“當?shù)卣鸢l(fā)生時,建筑通過變形吸收一部分地震波帶來的沖擊,盡管看似因搖晃產生了結構變形,但只要不折榫、不拔榫,就能‘晃而不散,搖而不倒’”,該空所在句是應縣木塔雖經地震而不倒的原因的總結性語句,所以該空應表述應縣木塔歷經多次地震后卻不倒,故可填“屹立不倒”或“巍然屹立”。屹立不倒:像山峰一樣高聳挺立,長時間地站立著,不會倒下。形容意志堅定,不可動搖,也可用于形容建筑物等堅固穩(wěn)定。巍然屹立:意思是像高山一樣聳立,不可動搖。它主要用于形容建筑物、山峰或者人的意志等非常堅定,有不可動搖的氣勢。【20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1)“榫卯的間隙,正是為了適應木材熱脹冷縮的物理特性,家具適應季節(jié)變化”結構混亂,“家具適應季節(jié)變化”屬于中途易轍,可以讓“榫卵的間隙”作主語,在“家具”前加上“讓”或“使”;(2)“避免因膨脹或收縮不產生開裂或松動”不合邏輯,“避免……不……”否定失當,應去掉“不”,寫成“(而)避免因膨脹或收縮產生開裂或松動”?!?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處,前文用的是比喻手法,介紹“建筑連接的節(jié)點”和“彈簧”的相似點,彈簧的特點是有彈性,能變形,這也意味著“建筑連接的節(jié)點”能夠發(fā)生一定的形變,這也照應了下文所說的“當?shù)卣鸢l(fā)生時,建筑通過變形吸收一部分地震波帶來的沖擊”的語意,故甲處可填“能夠發(fā)生一定的形變”。乙處,據(jù)語境看,需要填“榫卯結構”的應用,由其后的“如石橋上用于連接石塊的腰鐵、牌坊上的石斗拱結構等,也形成了插肩榫、燕尾榫、楔釘榫等不同結構形式”可知,這是以石橋為例說明榫卯應用于石橋上的石斗拱結構,再結合后句“無論何種材質與形式”推知“榫卯結構”逐漸應用于不同材質,故填“逐漸應用于不同材質”?!?2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詞語語境義的能力。文中“到底”的意思是副詞,究竟,用在問句里表示深入探問的語氣。A.動詞,直到盡頭;到終點。B.副詞,畢竟,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最后實現(xiàn)的情況。C.副詞,究竟,用在問句里表示深入探問的語氣。D.副詞,始終;從頭到尾。故選C。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孟郊《答姚忿見寄》中說:“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币馑际?,太陽和月亮的光芒雖然各不相同,但白天和黑夜各相適宜,和諧運轉。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敬鸢浮柯浴窘馕觥窟@是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材料引用孟郊《答姚忿見寄》中的句子:“日月不同光,晝夜各有宜?!边@句話道出了一個樸素而深刻的道理:太陽和月亮雖然光芒各異,但正是這不同的光芒,使得白天和黑夜各自擁有了獨特的景致和適宜的環(huán)境。日月交替,晝夜更迭,自然界的這種規(guī)律不僅保證了生物的作息有序,更賦予了世界豐富的色彩和層次。正如太陽和月亮無法互換角色,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也無法替代彼此,它們各自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共同維系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梢娫谧匀唤缰校f物各遵秩序,和諧共生。由此看來,世間萬物,皆有其獨特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我們應以包容和尊重的心態(tài)去看待每一份不同??忌缮钊胨伎?,在社會生活中,同樣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和多樣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興趣、才能和追求,這些差異構成了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有人善于言辭,能在人群中熠熠生輝;有人則更喜歡獨處,沉浸在內心的世界里。有人熱衷于追求事業(yè)的成功,不斷攀登人生的高峰;有人則更注重家庭和情感,享受著平凡生活的溫馨與幸福。這些不同的選擇和追求,正是人類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體現(xiàn)。一個真正文明、和諧的社會,應該是一個能夠包容和尊重差異的社會。在這里,每個人都能夠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和幸福,不受他人的偏見和歧視所束縛。當然,尊重差異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無視規(guī)則。在追求個性和自由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遵守社會的法律和道德規(guī)范,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利益。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差異和多樣性才能成為推動社會進步和發(fā)展的積極力量。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論點,認識差異中的和諧之美。然后可用對比論證進行論述,日月之光好比是社會中不同個體、不同文化的象征。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才能和追求,這些差異構成了社會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往往容易忽視差異,甚至對其產生排斥和抵觸。這樣不僅限制了我們的視野和思維,也阻礙了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接著明確差異的作用,一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動力,二是可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維,三是求同存異才能更好地合作共贏。最后重申論點,強調人類社會和諧共生理念,只有尊重差異、包容多樣,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和諧與進步,創(chuàng)造美好、和諧的世界。立意:1.多元世界,和諧共生。2.物有差異,各自為美。3.以平和包容的態(tài)度對待不同的聲音。4.用開放的心態(tài)迎接多元的世界。河南省南陽市六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0月期中聯(lián)考語文試題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在深入探究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過程中,東西方對“主體”這一核心概念的理解與構建顯現(xiàn)出顯著的文化差異和思想特色。西方哲學自古希臘時代起逐步確立了以主客二分為基礎的認識框架,基于此,西方哲學強調個體作為認知與改造世界的主體,以理性、科學實驗等手段來揭示自然界的規(guī)律,并以此為基石構筑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模型。既肯定了人的主體性作用,也揭示了主體與外部世界相互聯(lián)系、互為條件的辯證關系。中國哲學尤其是儒家思想中的“主體”觀念,則在天人關系的一體性思維中發(fā)展出獨具特色的內涵。不同于西方哲學主客二分的認知模式,儒家主張的“天人合一”和“萬物一體”,建構了一種獨特的主客模型:主體不再僅限于與客體對立或相互作用的關系中,而是在尊重現(xiàn)實世界的同時,也認識到自我與天地萬物的內在聯(lián)系,并積極融入渾然一體的宇宙秩序中。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主體”并非孤立的個體,也不是個體的內在精神世界或自我意識,而是處于與天地萬物密切互動的關系中。《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陰陽交感作為基本模型來理解宇宙生成和演化的過程,天地運行、萬物生長、人世變遷都共享這一基本模型。人與萬物共生于天地之間,分有天地的基本質料和規(guī)律,本質上是同質同構的連續(xù)統(tǒng)一體?!巴ㄌ煜乱粴狻本褪腔谝惑w性思維的重要思想,春秋初期已經用陰陽二氣來解釋自然現(xiàn)象和人事的關系?!秶Z》云:“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贝颂庩?、陽與“天地之氣”連用,已經將陰、陽作為兩種不同狀態(tài)的氣,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世間的種種現(xiàn)象。這種主體觀念,源于具有中國哲學根本特質的一體性思維。不同于西方對主體的孤立化理解,儒家視人為天地之間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而非獨立于萬物之外的存在。主體與客體、主體與一體之間的區(qū)分與隔閡是暫時的。從根本上看,主體與宇宙整體、天地萬物本然為一,其道德修養(yǎng)與社會行為屬于天地運行的一部分。西方傳統(tǒng)哲學特別是自古希臘以來形成的主客二分思維模式,無疑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但也引發(fā)了人類中心主義問題的凸顯,導致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緊張與矛盾。在現(xiàn)代社會語境下,重新審視并挖掘儒家思想中的“主體”理念,不僅彰顯出中國傳統(tǒng)哲學獨有的倫理價值和現(xiàn)實關懷,也為理解和解決當今復雜的社會生態(tài)問題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摘編自李春穎《中國哲學如何理解“主體”》)材料二:早在先秦時期,儒家、道家、陰陽五行家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天人合一”的文化傾向。學者高晨陽認為,三家的思想可以分別概括為以天合人、以人合天、天人感應。關于“天人合一”的“天”,至今眾說紛紜。有季羨林主張的“天”即“大自然”的一義說、馮友蘭主張的五義說、劉澤華提倡的六義說等,但目前以張岱年主張的三義說最為普遍,分別指最高主宰、廣大自然和最高原理。“人”一般指人類,但在“天人感應”思想體系下,主要指君王或統(tǒng)治者。正因為人們對“天”有不同理解,所以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董仲舒“天人感應”論的出發(fā)點在于論證封建統(tǒng)治秩序的合理性,并利用了天的名義和權威來限制君權;在神靈之天和自然之天之外還提出道德之天,但又無法把三者統(tǒng)一起來,內部存在混亂和矛盾。但是我們要看到,董仲舒對“天人合一”命題的論證,也是建立在當時自然科學的基礎上。如他指出許多自然現(xiàn)象“非人所意也”,人必須對它們抱有敬畏的態(tài)度,從這個角度看也反映其具有一定的科學理性。因此,“天人感應”作為天人合一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可視作古代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思想根源。張載提出“萬物一體”,較董仲舒把人從萬物中挑選出來、與天地并列相比,就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而言,是很大的進步。張載以后的程顥十分稱許張載揭示的“萬物一體”。程顥認為,人達到視自己與萬物一體正是“仁”的主要特征。其后的陸九淵以及明代的王陽明又把該思想更細致地予以發(fā)揮。學者蒲創(chuàng)國認為,在王陽明看來,人與天地萬物的關系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從自然之天來看,人與天地萬物都是一氣流通的;從主宰之天來看,人的靈明與天地萬物的靈明是相互依賴的??傊?,儒家的天人合一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規(guī)律,人要服從這個規(guī)律,人生的理想是天人調諧,不過這種調諧更加強調人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guī)律的統(tǒng)一,其中人道與天道的統(tǒng)一實已溢出本文所言的“自然之天”與人的關系。不過就儒家而言,人是道德性的存在,道德乃人的本質,“天地萬物一體之仁”的“仁”作為人的道德本性,要求視人如己、視物如我,以合內外。一個人的行為受道德理性的支配,就會調整自己的行為。這一觀念落實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它必然要求以人類的整體生存為目的,而不僅顧及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從而指向和諧的人地關系。(摘編自韓昭慶《“天人合一”中有關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理念》)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西方哲學主張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強調人在認識并改造外部世界中的主體作用。B.儒家思想中的主體與客體不存在對立關系,而是尊重現(xiàn)實世界,積極融入宇宙秩序中去。C.自古以來,人們對“天”的內涵未達成共識,故而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也就各執(zhí)己見。D.從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角度看,張載萬物一體的思想較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有一定進步。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周易》提出的陰陽八卦理論能夠佐證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人與萬物相互作用的觀點。B.中國古人用陰陽二氣來解釋國家興替是基于人與天地萬物本質上是連續(xù)統(tǒng)一體。C.張岱年主張的“天”之三義說是對董仲舒神靈之天、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繼承和發(fā)展。D.儒家思想強調人是道德性的存在,道德能約束指導人的行為,有助于實現(xiàn)天人協(xié)調。3.下列選項,最適合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的一項是()A.老子說:“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是以圣人無為,故無??;無執(zhí),故無失?!盉.《庖丁解?!分杏小耙陨裼龆灰阅恳?,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因其固然”。C.《孟子》:“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盌.《禮記》規(guī)定,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澤……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殺孩蟲”。4.請簡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脈絡。5.“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國際社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念,它有助于化解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產生的各種矛盾,為人類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方案”。請結合材料對此加以分析?!敬鸢浮?.B2.C3.D4.①首先對“天人合一”理念溯源,引出人們對“天人合一”理念眾說紛紜的觀點。②接著詳細闡述了董仲舒“天人感應”論。③然后介紹張載提出的“萬物一體”思想及王陽明等人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④最后概括“天人合一”理念內涵,并指出其在處理人與自然關系上的重要作用。5.①“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性思維,強調整體性思維,人與人、人與自然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類生命與自然萬物具有內在的連續(xù)性和統(tǒng)一性。②西方哲學思維雖然推動了人類科技發(fā)展進步,但也引發(fā)了一系列矛盾沖突,而中國傳統(tǒng)哲學強調的天人合一思維模式則有利于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能幫助化解人類發(fā)展過程中的矛盾。③中國傳統(tǒng)哲學“天人合一”中有關人與環(huán)境和諧共處的理念具有一定的倫理價值和現(xiàn)實關懷,要加強發(fā)掘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哲學的理論價值,為解決當今復雜的社會、生態(tài)問題提供寶貴思想資源。【解析】【導語】材料一主要探討了東西方哲學對“主體”概念的不同理解,強調西方哲學的主客二分與中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差異。材料二進一步分析了中國儒家、道家等思想體系中“天人合一”的概念演變,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思想。兩則材料都關注主體與自然、社會的關系,突出中國傳統(tǒng)思想對人與環(huán)境和諧的重視,為解決現(xiàn)代社會問題提供思想資源。【1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B.“儒家思想中的主體與客體不存在對立關系”錯誤,文中的表述為“主體不再僅限于與客體對立或相互作用的關系中”,不是不存在對立關系。故選B?!?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文章內容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C.“是對董仲舒神靈之天、自然之天和道德之天的繼承和發(fā)展”錯誤,文中只提到了“目前以張岱年主張的三義說最為普遍”,并沒有提到與董仲舒觀點的聯(lián)系。故選C?!?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材料二最后一段觀點是:“這一觀念落實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它必然要求以人類的整體生存為目的,而不僅顧及局部的和眼前的利益,從而指向和諧的人地關系。”即在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時,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顧及長遠,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A.強調人要無為,且不能有執(zhí)念,不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B.強調人要通過實踐掌握客觀規(guī)律,不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C.強調要通過教育實行仁政,不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D.強調在生息的季節(jié),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不能為了眼前利益?zhèn)ι酱?、動物,符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觀點。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結構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總共有四段,首先第一段探究“天人合一”思想的源頭,指出先秦時期儒家、道家、陰陽五行家表現(xiàn)出“天人合一”的文化傾向,列舉了學者對“天”的不同主張,指出由于對“天”的理解不同,對“天人合一”的闡釋也各不相同。接著第二段闡述了董仲舒“天人感應”論,說明了其出發(fā)點是論證封建統(tǒng)治秩序合理性,利用天的名義和權威限制君權,同時指出其存在內部混亂和矛盾,但也具有一定科學理性,可視作古代人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的思想源頭。然后第三段提到張載提出“萬物一體”,是人與自然和諧思想的進步,程顥十分贊許,陸九洲和王陽明進一步發(fā)揮。最后第四段概括“天人合一”的思想內涵,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強調人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guī)律的統(tǒng)一,“仁”作為人的道德本性要求以人類整體生存為目的,指向和諧的人與自然關系?!?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叭祟惷\共同體”為人類未來發(fā)展提供了“中國方案”,是中國哲學智慧的體現(xiàn)。材料中強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規(guī)律,人類應遵循規(guī)律,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更加強調人的道德原則與自然規(guī)律的統(tǒng)一,“具有中國哲學根本特質的一體性思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也包含了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材料一中提到“西方哲學強調個體作為認知與改造世界的主體,以理性、科學實驗等手段來揭示自然界的規(guī)律,并以此為基石構筑人與自然、社會之間的關系模型”。而中國傳統(tǒng)哲學所表達的是,人不能孤立于自然之外,而應與自然相互依存、和諧共處。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中國傳統(tǒng)哲學可以幫助化解國際社會中可能產生的矛盾,提供解決全球性問題的中國智慧和方案。儒家哲學中的“天人合一”和“萬物一體”思想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結合,突出尊重、包容、和諧的關系,有助于提升人類社會協(xié)作應對挑戰(zhàn)的能力。我們需要關注全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以人類的整體生存為目的,不僅要顧及局部和眼前的利益,更要著眼于長遠和整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化解人類發(fā)展中矛盾。(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麥海(節(jié)選)徐廣慧老張來的時候,麥子都高過覓食的喜鵲了。麥田像是綠色的海,從天的那邊,鋪到天的這邊。麥海的那邊是被樹木環(huán)繞著的紅磚房子,紅磚房子里住著來福村的村民。麥海的這邊是公路,公路馱著一輛黑色的轎車,轎車馱著老張。那老張,肩膀上挎著一個布書包,書包里放著寫日記的本子。在中國的北方,哪里有路,哪里就有白楊樹。它們在路的兩旁挺立著,對從路上走過的人夾道歡迎。它們還沒有返青,等再吹幾次細風,再淋幾場細雨,它們就會捧出攢了一個冬天的綠色,給鳥窩搭個涼棚。老張仰臉看著那些樹。那些樹仿佛長了翅膀,在他的眼前飛起來了。那些鳥窩,也仿佛長了翅膀,跟著樹一起在空中飛。來福村的房子都是從土地里長出來的,也說不清是誰的汗水,澆灌了誰的房子。一抔黃土,經過莊稼人粗糙的手,經過煤的煅燒,變成了紅色的。住在紅房子里的人,他們從早忙到晚,似乎只是為了讓紅磚把他們圈起來。當然,他們也離不開樹木和瓦片。只要能使他們免受風雨的洗禮、陽光的曝曬,他們便愿意把力氣和汗水毫不猶豫地拿出來。他們沒有感覺到有多幸福,多半是因為沒有時間思考。在時間的隧道里,他們的手和腳是最忙碌的。其次是他們的肩膀、他們的背、他們的腰。他們習慣了和大地打交道。大街上、胡同里,灰塵或者泥漿撲到他們的鞋面上,濺到他們的褲腿上,他們不覺得有什么需要難過的。他們有的是力氣,水管里流著永遠也使不完的水,回家洗洗不就完了?;蛘?,太陽一出來,跺跺腳,走幾步,泥點就會像蒲公英一樣飛向遠方,干嗎要在意這些細節(jié)呢。老張走在大街上,像個謎語。老張上身穿著個藍色的松松垮垮的圓領秋衣,下身穿著一條黑色的運動褲,腳上一雙黑布鞋。老張走路一晃一晃的,見人就說,吃了唄?干什么去呀?見到歲數(shù)大的,他就喊大爺大娘、叔叔嬸子,見到歲數(shù)小的,他就喊哥哥姐姐。大家被他問得一蒙一蒙的,心里嘀咕:這人誰啊,俺不認識你啊。大部分人會回應他一下,也有的理都不理就走了,還有的直接說,你管俺干什么去呀?老張也不示弱,梗著脖子說,我這不問你干什么去呀?至于那沒有搭理他的,一定是那二十哪當歲的小青年。他找到人家家里,想跟人家理論理論。他說,你這孩子,俺老遠就給你打招呼,你咋吭也不吭?那小青年看看老張,白瞪著眼說,你誰?。坷蠌堈f,你問問你爹去,明天到大隊部找我……老張逐個問老百姓的夢想,他們也被問得一愣一愣。只有老李淚眼婆娑地說,俺爺、俺爹,還有俺,都想修門口的路。老張有許多夢,修老李藥鋪前的路是他到來福村后的第一個夢?!袄习傩盏膲粝?,就是我的夢想!”老張在來扶貧前,說出了這句話,聲音不大還有點兒發(fā)顫,但很清楚。紅房子、黃土地、白楊樹、綠麥子,是老張夢境的依靠。每年的春夏之交,老張都會回到家鄉(xiāng),穿著布底鞋,到麥海里走一走。他喜歡麥子。麥子幼年時是綠色的,等到結了穗,灌滿漿,就變?yōu)榱它S綠色。陽光一照,一照,再一照,就又變成了金黃色。一行行,一片片,一眼望不到邊的麥海像是一個熱氣騰騰的大油餅,鋪滿了整個田野。沒有一棵麥子背叛過大地,哪怕是遺落在路邊的,也會被拾麥穗的手收進糧倉。從農村出去的人,在外面待久了,難免會得一種病——思鄉(xiāng)病。老張從十八歲考上大學就離開了家,在外面漂泊了三十年,思鄉(xiāng)病還真是不輕。他當然知道家鄉(xiāng)的好,年紀越長,就越想回到家鄉(xiāng)去。他已經進行過多次驗證:無論有什么煩心事,無論多么疲憊,只要一接近故鄉(xiāng)的土地,他就會一下子放松下來。有時候他覺得自己變成了一棵麥子。麥子就應該長在麥子和麥子中間,那樣他才覺得是他自己。知道夢是什么了,老張就謀劃著怎么實現(xiàn)這個夢。他把村里的干部叫到一塊兒,把自己的夢慷慨激昂地給大伙兒說了說。一說,大伙兒都感到有些懸乎。村支書搖了搖頭說,我告訴你哈,來福村的包村干部你不是第一個,多少人想弄這個都沒弄成。旁邊一個姓陳的支委說,您可能不了解,您知道要真把那條路修通得多少錢嗎?老張?zhí)统鲅澏道锏男”颈?,一邊用筆在本子上劃拉,一邊說,加上村西的進村公路,我粗略估摸了一下……支書的腦袋垂了下去,兩個委員趴下身子,眼睛死死地盯著地皮。沉默了一會兒,陳支委抬起頭,清了清嗓子說,這樣吧,您去跑錢吧,您跑來錢咱們就干。老張一拍桌子,瞪著眼說,我去跑錢,沒錢咱這活兒就不干了是吧?老張不僅拍大腿,還拍桌子哩。老張拍桌子的事,很快就在村子里傳開了。人們這才當真,這老張可不是吃素的,你想把他的夢想當柿子捏還不行哩。嗯,沒錯,修路面臨的首要問題不是資金問題,是清理路面的障礙物。最東邊,是一個三四畝大四五米深的大坑,坑里和坑沿上長滿了碗口粗的毛白楊??訓|邊,依次是李袖中家的柴火垛、王二傻家的豬圈、老南瓜家的兩棵梨樹、麻花家的牛棚??游鬟吺且粋€坍塌的斷橋,斷橋西邊是三奶奶家的菜地、一根筋家的廁所、甄挺香家的車庫……光障礙物,老張就在小本本上記了十幾頁……天空湛藍湛藍的,飄著幾朵潔白的云。風吹過,麥浪翻滾?。ㄓ袆h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老張赴任時背著的布書包和對白楊樹的一系列想象,都能表明他是一個敬業(yè)的人。B.來福村的百姓整日在土地上忙活生計,即使身處諸如泥濘、勞累的苦難中也不自知。C.老張主動跟村民打招呼,卻遭遇了不少人的冷眼,說明來福村村民對陌生人很排斥。D.“懸乎”“搖頭”“沉默”等詞說明來福村干部們普遍認為修路困難太多,很難完成。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中比喻運用貼切,泥點子像蒲公英充滿鄉(xiāng)土氣息,老張像謎語則突出他的性格復雜。B.小說擅用色彩描寫農村場景,如“紅房子”“黃土地”等,將文學與繪畫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C.老張知其難為而為之的形象,與《老人與?!分械睦先耸サ貋喐缬啦谎詳〉男蜗笫窒嗨?。D.文中的地名“來福村”含有深意,“老南瓜”“一根筋”等人名生動形象,增強了小說的趣味性。8.小說反復寫到“麥子”,“麥子”在文中有哪些意蘊?請簡要概括。9.小說結尾沒有交代結果,你認為老張能否修好村里的路?請說明理由?!敬鸢浮?.D7.A8.①麥子是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麥海像一個大油餅,暗示著它作為糧食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②麥子是希望的象征。沒有一棵麥子背叛大地,只要耕耘就有收獲,付出就會有回報。③麥子是濃郁的鄉(xiāng)土情結。老張覺得麥子從土地里生長出來,看到了麥子就想到了故土。④麥子象征著老張扎根土地、不脫離群眾的工作作風。老張覺得自己變成了麥子,長在麥子中間,那樣他才覺得是他自己。9.我認為老張能修好村里的路。①他工作認真踏實,不怕困難,敢于行動。老張把各種困難寫在本子上,而且在其他干部退縮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要修路。②他能走近百姓傾聽他們的聲音。老張對障礙物非常清楚,也愿意傾聽百姓的聲音,這為修路提供了力量支持。③周圍人的反應和態(tài)度的轉變。老張拍桌子的事很快在村里傳開,人們對修路這件事重視起來,會支持和配合老張修路成功是大勢所趨。④環(huán)境描寫的暗示。小說最后的環(huán)境描寫溫馨且充滿生機,暗示著公路一定能修好,鄉(xiāng)村振興也有希望?!窘馕觥俊緦дZ】小說《麥?!吠ㄟ^細膩的描繪展現(xiàn)了農村生活的真實與質樸。故事中的老張作為連接鄉(xiāng)村與世界外面的紐帶,其堅韌與執(zhí)著象征著對家鄉(xiāng)的深切眷戀與責任。小說在風貌刻畫上運用了豐富的色彩與比喻,將紅房子、黃土地與麥海的綠色融合在一起,賦予其深遠的意境。老張的執(zhí)著則與環(huán)境形成對比,無論是人物塑造還是情感流露,作品都表現(xiàn)出在鄉(xiāng)土社會中堅守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主題?!?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文本內容理解的能力。A.“都能表明他是一個敬業(yè)的人”錯誤,老張赴任時背著布書包以及對白楊樹的想象,更多地體現(xiàn)出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未來工作的憧憬。B.“即使身處諸如泥濘、勞累的苦難中也不自知”錯誤,來福村百姓雖然忙碌,但文中并沒有體現(xiàn)出他們處于“苦難”中,“苦難”一詞程度過重。C.“說明來福村村民對陌生人很排斥”錯誤,老張主動打招呼遭遇冷眼,不能說明村民對陌生人排斥,只是村民對這個突然出現(xiàn)的陌生人有些疑惑。故選D?!?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A.“老張像謎語則突出他的性格復雜”錯誤,“老張像謎語”并不是突出他性格復雜,而是因為他初來乍到,村民對他不熟悉,他的行為在村民看來有些奇怪。故選A?!?題詳析】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文學形象的能力。①文中描寫麥海像是一個熱氣騰騰的大油餅鋪滿田野,在中國北方農村,麥子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從“沒有一棵麥子背叛過大地,哪怕是遺落在路邊的,也會被拾麥穗的手收進糧倉”可以看出,麥子是農民辛勤勞作的成果,并且能夠為人們提供食物等物質保障,所以它象征著幸福生活的物質基礎,是農民生存和生活得以維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