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B卷·培優(yōu)卷】(原版卷)_第1頁
第4章 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B卷·培優(yōu)卷】(原版卷)_第2頁
第4章 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B卷·培優(yōu)卷】(原版卷)_第3頁
第4章 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B卷·培優(yōu)卷】(原版卷)_第4頁
第4章 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B卷·培優(yōu)卷】(原版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千姿百態(tài)的動物(培優(yōu)卷)

(考試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

1.神舟十六號帶回的試驗樣品中,有一種特別的生物——秀麗隱桿線蟲,其易于繁殖且生命周期短,

成為人類研究遺傳、發(fā)育、衰老等過程的重要實驗動物。下列有關秀麗隱桿線蟲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有口無肛門B.身體有多個體節(jié)

C.體表有角質層D.只能寄生生活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線蟲動物都是寄生生活的B.蚯蚓的運動僅靠剛毛就能完成

C.絲蟲是環(huán)節(jié)動物D.區(qū)別線蟲動物和環(huán)節(jié)動物主要看結構

3.近年來醫(yī)學界常用活水蛭吸取術后淤血、使血管暢通;還能應用于治療腫瘤。下列與水蛭親緣關系

最近的是()

A.蛔蟲B.線蟲C.沙蠶D.蜈蚣

4.在下圖節(jié)肢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是()

A.B.

C.D.

5.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shù)量最大、分布最廣的一個類群是()

A.軟體動物B.環(huán)節(jié)動物C.節(jié)肢動物D.腔腸動物

6.同學們在調查學校附近的生物種類時,發(fā)現(xiàn)了一種動物,它有一對觸角、兩對翅和三對足,請你判

斷該種動物可能是下列哪一種()

A.B.

第1頁共8頁.

C.D.

7.許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語都與動物有關。如“寒蟬抱枯枝——日暮窮途”“蝎子戰(zhàn)蜈蚣——以

毒攻毒”“蝗蟲打噴嚏——滿嘴莊稼氣”“河里的螃蟹——都有夾(家)”等。關于歇后語中提到的動物,選

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蟬、蝗蟲、蝎子、螃蟹都是節(jié)肢動物

B.蟬、蜈蚣和蝗蟲體表均有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發(fā),更好適應陸地生活

C.沙蠶酷似蜈蚣,身體都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它們都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

D.螃蟹的“家”在河里,推測其可能用鰓呼吸

8.下列有關昆蟲與人類生活的敘述,合理的是()

A.菜粉蝶的幼蟲會取食蔬菜,應全部滅殺

B.蟬蛻可以入藥,應消滅蟬的天敵使其大量繁殖

C.果蠅常產(chǎn)卵于水果中,因此吃水果前可用淡鹽水浸泡

D.蚊子經(jīng)常叮咬人并傳播疾病,因此要大量使用化學滅蚊劑

9.下圖為我國特有的雙尾褐鳳蝶的圖片,其為世界罕見的珍貴蝶類,下列選項中的動物的結構與雙尾褐

鳳蝶的結構差異最大的是()

A.B.

C.D.

10.2021年入侵我國12省的紅火蟻(如圖)是全球公認的百種最危險入侵物種之一,被咬后會有火灼感,

嚴重者可能喪命。下列關于紅火蟻的說法正確的是()

第2頁共8頁.

A.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屬于脊椎動物

B.用體壁呼吸,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

C.有一對觸角、三對足,屬于昆蟲

D.附肢分節(jié),身體不分節(jié),屬于節(jié)肢動物

11.“過年吃魚,年年有余”,餐桌上各種魚的菜品,像紅燒魚,糖醋魚、水煮魚,酸辣魚等等,每一款

都各有風味,下列有關魚的描述,不符合實際的是()

A.我國的淡水魚品種“四大家魚”生活在不同的水層,食性和生長周期不同

B.魚游泳的動力來自軀干部和尾部強有力的擺動

C.買魚時可根據(jù)鰓的顏色判斷魚是否新鮮,活魚的鰓是暗紅的

D.魚鰾內充滿氣體,能夠調節(jié)身體在水中的深淺位置

12.某同學發(fā)現(xiàn)一種動物的幼體和成體的呼吸器官不一致,這種動物不可能是()

A.牛蛙B.娃娃魚C.大熊貓D.蠑螈

13.下列既屬爬行動物,又是國家的一級保護動物的是()

A.石鱉B.娃娃魚C.蜥蜴D.揚子鱷

14.壁虎(下圖)身體背腹扁平,身上排列著粒鱗或雜有疣鱗,指、趾端擴展,其下方形成皮膚褶襞,

密布腺毛,有黏附能力,可在墻壁、天花板或光滑的平面上迅速爬行。下列有關壁虎的描述,錯誤的

是()

A.卵生,卵表面有堅硬的卵殼

B.生殖發(fā)育離不開水

C.體表覆蓋角質鱗片

D.只靠肺呼吸就能滿足其在陸地上對氧氣的需求

15.在動物的進化歷程中,最早成為真正陸生脊椎動物的是()

第3頁共8頁.

A.魚類B.兩棲動物C.哺乳動物D.爬行動物

16.下列動物中能夠真正適應陸地環(huán)境的是()

A.大鯢B.鸚鵡螺

C.鱷魚D.海馬

17.“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毖嘧釉陲w行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敘述中,與鳥產(chǎn)生大

量能量無關的是()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強B.骨骼輕、薄、堅固,有些骨中空

C.氣囊輔助呼吸,可獲得充足氧氣D.心跳頻率快,運輸能力強

18.下列對紅嘴鷗適應飛行功能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的解釋,不合理的是()

A.身體呈流線型—減小飛行阻力

B.體內有許多氣囊—進行氣體交換

C.胸肌發(fā)達—提供充足動力

D.直腸短,隨時排便—減輕體重

19.金雕別名為老雕、鷲雕、金脖雕等,其頭部相對較小,爪強健有力,尾長而寬,呈圓形。下列圖

示中,屬于金雕的足的是()

A.B.

第4頁共8頁.

C.D.

20.下列關于鳥類適應飛行的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①鳥類有喙無齒,食量很大,消化能力強

②直腸長,可以儲存大量糞便,以適應長距離飛行

③心臟比重大,心跳快

④前肢變成翼,而且胸肌發(fā)達,為飛行提供強大的動力

⑤鳥類的骨骼輕、薄,有的骨內部中空,可以減輕體重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⑤

21.下列屬于我國珍稀哺乳動物的是()

A.白唇鹿B.褐馬雞C.大鯢D.中華鱘

22.揚子鱷和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下列關于它們的共同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都有脊柱B.都用肺呼吸

C.都是胎生D.都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

23.2024年是甲辰“龍”年,相傳“龍”的體表覆蓋角質的鱗片,有四肢和牙齒,卵外面有堅韌的卵殼,能

在水中和陸地上生活。下列動物類群中,與“龍”的特征相似度最高的是()

A.兩棲動物B.爬行動物C.鳥D.哺乳動物

24.如圖是蜥蜴、家兔、青蛙的共同特征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甲能表示“脊椎動物”B.乙能表示“恒溫動物”

C.丙能表示“完全脫離水”D.丁能表示“卵外有卵殼”

25.甲、乙、丙為某自然博物館的不同類別展示館。某同學計劃依次觀察鯊魚、蜥蜴、大鯢,參觀的

路線應該是()

第5頁共8頁.

A.丙→乙→甲B.丙→甲→乙

C.乙→丙→甲D.乙→甲→丙

二.解答題(共3小題,每空2分,共50分)

26.(16分)如圖甲、乙、丙、丁、戊為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幾種動物,請回答問題:

(1)圖甲為家鴿,家鴿特有的呼吸方式為每呼吸一次,在肺內進行次氣體交換。

(2)圖乙為大熊貓,其在繁殖發(fā)育上具有的特征,屬于哺乳動物。

(3)圖丙為魚類,其身體呈型,適于水中生活。

(4)圖丁為蝗蟲,其體表有堅硬的,除了保護和支持內部結構外,還能。

(5)圖戊為青蛙,其幼體用呼吸,成體用呼吸。

(6)上述動物中,圖丁為無脊椎動物,因為其體內沒有。

27.(10分)下圖是我們身邊常見的五種生物,請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從生物分類的角度分析,屬于被子植物的是(填序號)。

第6頁共8頁.

(2)從生殖的角度分析,生物⑤的生殖發(fā)育特點是。

(3)從生物的生理上分析,生物④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陸地上生活,與其相適應的

特點是幼體用呼吸;成體用呼吸,輔助呼吸。

28.(24分)蚯蚓穴居在土壤中,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某生物興趣小組對蚯蚓進行了如下探究實

驗:

(一)觀察蚯蚓的外部形態(tài)和運動

(1)取一條活蚯蚓(如圖),同學們觀察到靠近[①]的一端是蚯蚓的前端。它的身體呈形,

由許多彼此相似的環(huán)形構成。蚯蚓屬于動物。

(2)用手指從前到后、從后到前觸摸蚯蚓腹面,有粗糙不平的感覺。用放大鏡觀察,發(fā)現(xiàn)有許多小突起,這

些小突起就是,它與肌肉配合完成運動。

(3)通過觀察,同學們發(fā)現(xiàn)蚯蚓在玻璃上運動比在糙紙上運動的速度要(填“快”或“慢”)。

(二)探究適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濕度

生物興趣小組計劃利用蚯蚓來分解果皮、菜葉等生活垃圾,凈化環(huán)境。在確定處理方案時,該小組決定首

先探究適合蚯蚓生活的土壤濕度(以土壤含水量表示)。實驗方案如下:

材料用具:蚯蚓若干條,土壤,無蓋的紙盒等。

方法步驟:

Ⅰ.采集同種花園土壤,隨機均分為5份,并使其土壤含水量依次遞增,分別為30%、40%、50%、60%、70%。

Ⅱ.將不同濕度的土壤分別平鋪放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