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_第1頁
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_第2頁
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_第3頁
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_第4頁
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4?西寧一模)過氧乙酸(CH3COOOH)是家庭、醫(yī)院、賓館常用的一種消毒液。過氧乙酸常溫下易分解,化學方程式:2CH3COOOH═2CH3COOH+X↑,則X的化學式為()A.H2O B.O2 C.CO D.CO22.(2024?綠園區(qū)校級模擬)關于化學反應Cu+4HNO3(濃)=Cu(NO3)2+2X↑+2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NO B.銅制容器不能用于存放濃硝酸 C.銅的化合價由0上升到+2 D.該反應在進行實驗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3.(2024?薩爾圖區(qū)校級一模)已知23g純凈物X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X中一定含有三種元素 B.該反應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8g C.X可能的化學式是CH3O D.X中C、H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4.(2024?海南模擬)將一小粒金屬鉀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生成一種可燃性的氣體和一種堿性物質,則該堿性物質可能是()A.碳酸鉀 B.硫酸鉀 C.氫氧化鉀 D.氫氧化鈉5.(2024?驛城區(qū)校級模擬)我國科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以氯化鈉、水、氨氣(NH3)、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取純堿,則在生產過程中不可能產生的物質是()A.NH4Cl B.NaHCO3 C.Na2CO3 D.CaCO36.(2024?臨沂二模)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前后各物質的分子數(shù)目,質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參加反應的X和Y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B.Z一定是化合物 C.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不變 D.參加反應的X和生成的Z的質量比為3:177.(2024?祿豐市模擬)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guī)律之一。如圖實驗(天平省略)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8.(2024?靜安區(qū)校級三模)下列關于質量守恒定律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中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和 B.反應中生成物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質量之和 C.反應中生成物的原子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原子質量之和 D.反應中生成物的原子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反應物中原子的物質的量之和9.(2024秋?鄭州期中)一定質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9.6g氧氣,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對該化合物組成判斷正確的是()A.只含有C、H兩種元素 B.含有C、H、O三種元素 C.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計算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10.(2025?五華區(qū)校級一模)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混合,此時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1所示。一段時間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丁是反應物 B.x的值為10 C.乙可能是此反應的催化劑 D.生成14g甲,需消耗60g丁11.(2024?香洲區(qū)三模)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則小試管中的液體和燒杯中的固體可選用()A.水和氯化鈉固體 B.稀鹽酸和鐵粉 C.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粉末 D.5%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12.(2024?溧陽市一模)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不同時刻的質量如表。已知在該反應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3。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甲的質量/g乙的質量/g丙的質量/g丁的質量/g反應前280296t時刻14X反應后088Y0A.丙可能是催化劑 B.無法判斷X的值 C.Y等于36 D.甲與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13.(2024秋?濟寧期中)用化學方程式對下列事實作出的解釋,錯誤的是()A.食用含還原性鐵粉的麥片補鐵;Fe+2HCl=FeCl2+H2↑ B.石灰水因敞口防置發(fā)生變質;Ca(OH)2+CO2=CaCO3↓+H2O C.氧化鋁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D.向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MgCl2+2NaOH=Mg(OH)2↓+2NaCl14.(2024?周村區(qū)二模)已知化學反應:2A+5D═4B+2C中,26gA與80gD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8gB和一定質量的C。已知C的化學式量為18,則A的化學式量為()A.52 B.26 C.32 D.4415.(2024?松江區(qū)一模)我國科研團隊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4O)的化學方程式:CO2+3H2催化劑ˉCH4O+H2OA.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守恒 B.反應物的式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式量之和 C.1克二氧化碳和1克氫氣反應時,生成甲醇和水總質量為2克 D.生成的甲醇和水中氫元素質量之和等于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二.填空題(共2小題)16.(2024秋?麒麟區(qū)校級月考)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中國人喜歡飲茶,用雜質少的軟水泡茶,能充分體現(xiàn)茶的色、香、味,生活中將硬水轉化軟水的常用方法是。(2)如圖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中液體的現(xiàn)象是,B燒杯的作用是。(3)如圖3,與a管電極相連的是電源的(填“正極”或“負極”),水電解時加入少量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的目的是。(4)如圖4,實驗中化學反應前后天平(填“平衡”或“不平衡”),原因是。17.(2024秋?驛城區(qū)校級期中)2.3g某化合物與一定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4.4gCO2和2.7gH2O,該2.3g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g。三.計算題(共4小題)18.(2024?海南模擬)氮化硅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yè)上可采用高純度硅與氮氣1300℃反應制備,反應原理為3Si+2N21300℃ˉSi3N4。現(xiàn)需要制備70t19.(2024?即墨區(qū)一模)小茗同學發(fā)現(xiàn)家中長久使用的花灑上有一層水垢影響了使用,她聯(lián)想到所學知識分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使用白醋浸泡很容易就將水垢清理干凈。她所在的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向盛有不同質量水垢粉末的燒杯中均加入200g等濃度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如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水垢的質量/g10203040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g206.7213.4222.3232.3請計算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要求寫出計算過程)20.(2024?隆昌市校級模擬)實驗室有一瓶含雜質的氯酸鉀(KClO3),興趣小組同學取該試劑10g放入大試管中與二氧化錳固體2g一起加熱(雜質不參加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并在不同時刻測定試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請回答:加熱時間/mint0t1t2t3t4t5剩余固體質量/g121211.2411.1611.0411.04(1)加熱t(yī)4min時,(填“完全”或“未完全”)反應。(2)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g。(3)計算10g試劑中氯酸鉀的質量。21.(2024?懷遠縣一模)同學們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過程中的有關數(shù)據如圖所示。(1)ab段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是。(2)計算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

2024-2025學年魯教新版九年級(上)化學寒假作業(yè)(八)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題號1234567891011答案BACCDABABDC題號12131415答案DCBD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4?西寧一模)過氧乙酸(CH3COOOH)是家庭、醫(yī)院、賓館常用的一種消毒液。過氧乙酸常溫下易分解,化學方程式:2CH3COOOH═2CH3COOH+X↑,則X的化學式為()A.H2O B.O2 C.CO D.CO2【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窘獯稹拷猓悍磻昂筇荚佣际?個,氫原子都是8個,反應前氧原子是6個,反應后應該是6個,其中2個包含在X物質中,X的化學式是O2。故選:B?!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2.(2024?綠園區(qū)校級模擬)關于化學反應Cu+4HNO3(濃)=Cu(NO3)2+2X↑+2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NO B.銅制容器不能用于存放濃硝酸 C.銅的化合價由0上升到+2 D.該反應在進行實驗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數(shù)目均不變,進行分析判斷。B、根據Cu+4HNO3(濃)=Cu(NO3)2+2X↑+2H2O,進行分析判斷。C、根據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進行分析判斷。D、根據生成的氣體X是二氧化氮,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反應前Cu、H、N、O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1、4、4、12,反應后Cu、H、N、O的原子個數(shù)分別為1、4、2、8,則2X中含有2個氮原子和4個氧原子,每個X分子由1個氮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X的化學式為NO2,故選項說法錯誤。B、由Cu+4HNO3(濃)=Cu(NO3)2+2X↑+2H2O可知,在常溫下,銅能與濃硝酸反應,因此銅制容器不能用于存放濃硝酸,故選項說法正確。C、銅在反應物中為單質,銅元素的化合價為0,生成物Cu(NO3)2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選項說法正確。D、生成的氣體X是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氣體,因此該反應在進行實驗時應在通風櫥中進行,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明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守恒、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3.(2024?薩爾圖區(qū)校級一模)已知23g純凈物X在足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A.X中一定含有三種元素 B.該反應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8g C.X可能的化學式是CH3O D.X中C、H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確定該物質中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氫元素的質量和與該物質的質量進行對比,從而確定該物質的組成元素?!窘獯稹拷猓?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244×100%=12g,27g水中含有氫元素的質量為:27g×1×218×100%=3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中所含碳、氫元素的質量和=12g+3g=15g,15g<23g,該物質中含氧元素的質量為:23g﹣A、由上述分析,X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質量守恒定律,該反應消耗氧氣的質量為44g+27g﹣23g=48,故選項說法正確。C、X中C、H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12g:3g=4:1,X不可能的化學式是CH3O,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上述計算可知,X中C、H兩種元素的質量比為4:1,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式的計算,解題的關鍵是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確定確定物質的元素組成。4.(2024?海南模擬)將一小粒金屬鉀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生成一種可燃性的氣體和一種堿性物質,則該堿性物質可能是()A.碳酸鉀 B.硫酸鉀 C.氫氧化鉀 D.氫氧化鈉【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金屬鉀和水中含有鉀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能夠形成可燃性氣體的是氫元素,推測是氫氣,堿性物質中含有鉀元素和氧元素。A、碳酸鉀中含有碳元素,反應物中沒有碳元素,故選項錯誤。B、硫酸鉀中含有硫元素,反應物中沒有硫元素,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鉀中含有鉀元素、氧元素和氫元素,元素種類不變,故選項正確。D、氫氧化鈉中含有鈉元素,反應物中沒有鈉元素,故選項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5.(2024?驛城區(qū)校級模擬)我國科學家侯德榜發(fā)明的侯氏制堿法以氯化鈉、水、氨氣(NH3)、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取純堿,則在生產過程中不可能產生的物質是()A.NH4Cl B.NaHCO3 C.Na2CO3 D.CaCO3【考點】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來分析。【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氯化鈉(NaCl)、水(H2O)、氨氣(NH3)、二氧化碳(CO2)中不含Ca元素,所以在生產過程中不可能產生的物質是CaCO3。故選:D?!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6.(2024?臨沂二模)在密閉容器中,反應前后各物質的分子數(shù)目,質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參加反應的X和Y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1:3 B.Z一定是化合物 C.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不變 D.參加反應的X和生成的Z的質量比為3:17【考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由圖1可知,該反應中X的分子減少:6n﹣3n=3n,Y的分子減少:5n﹣4n=n,Z的分子增加:2n﹣0=2n,則該反應是:3X+Y→2Z;由圖2可知,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為:72g﹣44g=28g,生成Z的質量為:34g﹣0=34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34g﹣28g=6g;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圖1可知,該反應中X的分子減少:6n﹣3n=3n,Y的分子減少:5n﹣4n=n,Z的分子增加:2n﹣0=2n,則該反應是:3X+Y→2Z,參加反應的X和Y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3:1,故選項說法錯誤。B、該反應是:3X+Y→2Z,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Z是化合反應的生成物,所以Z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不變,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圖2可知,參加反應的Y的質量為:72g﹣44g=28g,生成Z的質量為:34g﹣0=34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參加反應的X的質量為:34g﹣28g=6g,所以參加反應的X和生成的Z的質量比為6g:34g=3:17,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7.(2024?祿豐市模擬)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規(guī)律之一。如圖實驗(天平省略)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考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及適用范圍.【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時,選用藥品和裝置應考慮:①只有質量沒有變化的化學變化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②如果反應物中有氣體參加反應,或生成物中有氣體生成,應該選用密閉裝置。【解答】解:A、酒精與水混合,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B、鐵與硫酸銅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反應在密閉裝置中進行,沒有氣體逸出,反應前后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正確。C、鎂條在空氣中燃燒,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有氣體參加反應,生成的白煙逸散到空氣中,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D、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該反應是在燒杯內進行的,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故選:B?!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掌握在設計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時最好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8.(2024?靜安區(qū)校級三模)下列關于質量守恒定律說法錯誤的是()A.反應中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和 B.反應中生成物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質量之和 C.反應中生成物的原子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原子質量之和 D.反應中生成物的原子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反應物中原子的物質的量之和【考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及適用范圍.【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A【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窘獯稹拷猓篈、反應中生成物的物質的量之和不一定等于反應物的物質的量之和(反應物有可能剩余),選項說法錯誤;B、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質量的總和等于生成物質量的總和,選項說法正確;C、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個數(shù)質量都不變,故反應中生成物的原子質量之和等于反應物的原子質量之和,選項說法正確;D、化學反應前后反應中生成物的原子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反應物中原子的物質的量之和,選項說法正確。故選:A。【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9.(2024秋?鄭州期中)一定質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9.6g氧氣,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對該化合物組成判斷正確的是()A.只含有C、H兩種元素 B.含有C、H、O三種元素 C.一定含有C、H兩種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無法計算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考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B【分析】一定質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燒,消耗9.6g氧氣,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而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則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C、H元素;8.8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為8.8g×16×212+16×2=6.4g,碳元素的含量為8.8g×1212+16×2=2.4g;5.4g水中氧元素的質量為5.4g×161×2+16=4.8g,氫元素的質量為5.4g×【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選項判斷不正確。B、由分析可知,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選項判斷正確。C、由分析可知,該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故選項判斷不正確。D、由分析可知,該化合物中碳氫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1:3,故選項判斷不正確。故選:B?!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0.(2025?五華區(qū)校級一模)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混合,此時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1所示。一段時間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shù)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丁是反應物 B.x的值為10 C.乙可能是此反應的催化劑 D.生成14g甲,需消耗60g丁【考點】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由圖中數(shù)據可知,x%=100%﹣19%﹣30%﹣41%=10%;反應后甲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19%﹣17%=2%,則甲是生成物;反應前后乙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則乙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反應后丙的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41%﹣25%=16%,則丙是生成物;反應后丁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48%﹣30%=18%,則丁是反應物;該反應是丁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和丙,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據此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篈、反應后丁的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48%﹣30%=18%,則丁是反應物,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圖中數(shù)據可知,x%=100%﹣19%﹣30%﹣41%=10%,則x的值為10,故選項說法正確。C、反應前后乙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則乙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是雜質,故選項說法正確。D、由分析可知,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18%=1:9,則生成14g甲,需消耗126g丁,故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D?!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1.(2024?香洲區(qū)三模)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則小試管中的液體和燒杯中的固體可選用()A.水和氯化鈉固體 B.稀鹽酸和鐵粉 C.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粉末 D.5%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時,選用藥品和裝置應考慮:①只有質量沒有變化的化學變化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②如果反應物中有氣體參加反應,或生成物中有氣體生成,應該選用密閉裝置。【解答】解:A、水和氯化鈉固體混合,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B、稀鹽酸和鐵粉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反應后氫氣逸出,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C、氫氧化鈣溶液和碳酸鈉粉末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沒有氣體物質逸出,反應前后容器中物質的總質量不變,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正確。D、5%雙氧水和二氧化錳粉末混合,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后氧氣逸出,不能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理解質量守恒定律,掌握在設計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時最好在密閉容器中進行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2.(2024?溧陽市一模)某反應中的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不同時刻的質量如表。已知在該反應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3。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甲的質量/g乙的質量/g丙的質量/g丁的質量/g反應前280296t時刻14X反應后088Y0A.丙可能是催化劑 B.無法判斷X的值 C.Y等于36 D.甲與丁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Y=28+2+96﹣88=38;反應后甲的質量減少了28g﹣0g=28g,則甲是反應物;反應后乙的質量增加了88g﹣0g=88g,則乙是生成物;反應后丙的質量增加了38g﹣2g=36g,則丙是生成物;反應后丁的質量減少了96g﹣0g=96g,則丁是反應物;該反應是甲和丁反應生成乙和丙;t時刻,甲的質量減少了14g,占總質量的一半,所以乙的質量增加了44g,即X=44;據此分析解答?!窘獯稹拷猓篈、反應后丙的質量增加了38g﹣2g=36g,則丙是生成物,故選項說法不正確。B、t時刻,甲的質量減少了14g,占總質量的一半,所以乙的質量增加了44g,即X=44,故選項說法不正確。C、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Y=28+2+96﹣88=38,故選項說法不正確。D、該反應是甲和丁反應生成乙和丙,在該反應中甲與丁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為1:3,設甲的相對分子質量是x,丁的相對分子質量是y,則x3y=28g96g,解得:xy故選:D?!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3.(2024秋?濟寧期中)用化學方程式對下列事實作出的解釋,錯誤的是()A.食用含還原性鐵粉的麥片補鐵;Fe+2HCl=FeCl2+H2↑ B.石灰水因敞口防置發(fā)生變質;Ca(OH)2+CO2=CaCO3↓+H2O C.氧化鋁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D.向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MgCl2+2NaOH=Mg(OH)2↓+2NaCl【考點】化學方程式書寫的正誤判斷.【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C【分析】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正誤的方法需考慮: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化學式書寫是否正確;是否配平;反應條件是否正確;↑和↓的標注是否正確,進行分析判斷?!窘獯稹拷猓篈、食用含還原性鐵粉的麥片補鐵,是因為鐵能與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不符合題意。B、石灰水因敞口防置發(fā)生變質,是因為氫氧化鈣能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不符合題意。C、氧化鋁溶于稀硫酸,是因為氧化鋁能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鋁和水,該化學方程式中硫酸鋁的化學式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Al2O3+3H2SO4=Al2(SO4)3+3H2O,故選項符合題意。D、向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氯化鎂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鈉,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军c評】本題難度不大,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分析應用的原理是否正確,然后再根據方程式的書寫規(guī)則進行判斷;化學方程式正誤判斷方法是:先看化學式是否正確,再看配平,再看反應條件,再看氣體和沉淀,最后短線改成等號。14.(2024?周村區(qū)二模)已知化學反應:2A+5D═4B+2C中,26gA與80gD恰好完全反應生成88gB和一定質量的C。已知C的化學式量為18,則A的化學式量為()A.52 B.26 C.32 D.44【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答案】B【分析】根據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結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來分析?!窘獯稹拷猓焊鶕|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則生成C的質量為:26g+80g﹣88g=18g;設A的化學式量為x。2A+5D═4B+2C2x3626g18g2x36x=26即A的化學式量為26。故選:B?!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shù)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15.(2024?松江區(qū)一模)我國科研團隊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4O)的化學方程式:CO2+3H2催化劑ˉCH4O+H2OA.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守恒 B.反應物的式量之和等于生成物的式量之和 C.1克二氧化碳和1克氫氣反應時,生成甲醇和水總質量為2克 D.生成的甲醇和水中氫元素質量之和等于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考點】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D【分析】化學方程式可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種類;反應的條件;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微觀粒子個數(shù)比;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等?!窘獯稹拷猓篈、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后分子個數(shù)不同,故A錯誤;B、反應物的式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的乘積之和等于生成物的式量與化學計量數(shù)的乘積之和,故B錯誤;C、由方程式可知,44g二氧化碳與6氫氣恰好反應,因此1克二氧化碳和1克氫氣反應時,生成甲醇和水總質量不為2克,故C錯誤;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的質量不變,因此生成的甲醇和水中氫元素質量之和等于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等,注意完成此題,可以從題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題。二.填空題(共2小題)16.(2024秋?麒麟區(qū)校級月考)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圖1,中國人喜歡飲茶,用雜質少的軟水泡茶,能充分體現(xiàn)茶的色、香、味,生活中將硬水轉化軟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2)如圖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中液體的現(xiàn)象是變紅色,B燒杯的作用是對比。(3)如圖3,與a管電極相連的是電源的負極(填“正極”或“負極”),水電解時加入少量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4)如圖4,實驗中化學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填“平衡”或“不平衡”),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考點】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硬水的危害及軟化方法;電解水實驗;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專題】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宏觀組成;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空氣與水.【答案】(1)煮沸。(2)變紅色;對比。(3)負極;增強水的導電性。(4)不平衡;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痉治觥浚?)加熱煮沸時,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能夠以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鎂沉淀的形式從水中析出,從而降低水的硬度。(2)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運動到酚酞溶液中時,與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3)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4)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是因為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窘獯稹拷猓海?)加熱煮沸時,水中的鈣離子、鎂離子能夠以碳酸鈣沉淀、氫氧化鎂沉淀的形式從水中析出,從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將硬水轉化軟水的常用方法是煮沸。故答案為:煮沸。(2)如圖2,實驗過程中觀察到A中液體的現(xiàn)象是變紅色,是因為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運動到酚酞溶液中時,與水結合生成氨水,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變紅色。B燒杯的作用是對比,通過對比可知,空氣中的物質不能使酚酞變紅色。故答案為:變紅色;對比。(3)如圖3,與a管電極相連的是電源的負極,水電解時加入少量硫酸鈉和氫氧化鈉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故答案為:負極;增強水的導電性。(4)如圖4,實驗中化學反應前后天平不平衡,原因是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故答案為:不平衡;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點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17.(2024秋?驛城區(qū)校級期中)2.3g某化合物與一定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4.4gCO2和2.7gH2O,該2.3g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0.8g?!究键c】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答案】0.8?!痉治觥扛鶕|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來分析。【解答】解:2.3g某化合物與一定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完全反應,生成4.4gCO2和2.7gH2O,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則碳元素和氫元素全部來自于該化合物;4.4gCO2中碳元素的質量為:4.4g×1244×100%=1.2g,2.7gH2O中氫元素的質量為:2.7g×218×100%=0.3g,所以2.3g該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是:2.3g﹣故答案為:0.8?!军c評】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總個數(shù)不變,這是書寫化學方程式、判斷物質的化學式、判斷化學計量數(shù)、進行相關方面計算的基礎。三.計算題(共4小題)18.(2024?海南模擬)氮化硅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業(yè)上可采用高純度硅與氮氣1300℃反應制備,反應原理為3Si+2N21300℃ˉSi3N4?,F(xiàn)需要制備70t【考點】不含雜質的化學方程式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答案】42t?!痉治觥扛鶕璧馁|量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來分析?!窘獯稹拷猓涸O理理論上至少需要硅的質量是x。3Si+2N21300℃ˉSi3N84140x70t84140x=42t答:理論上至少需要硅的質量是42t?!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shù)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19.(2024?即墨區(qū)一模)小茗同學發(fā)現(xiàn)家中長久使用的花灑上有一層水垢影響了使用,她聯(lián)想到所學知識分析,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使用白醋浸泡很容易就將水垢清理干凈。她所在的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測定水垢中碳酸鈣的含量,向盛有不同質量水垢粉末的燒杯中均加入200g等濃度的稀鹽酸,充分反應后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如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水垢的質量/g10203040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g206.7213.4222.3232.3請計算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要求寫出計算過程)【考點】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答案】75%?!痉治觥扛鶕|量守恒定律確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反應的方程式計算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窘獯稹拷猓旱谝唤M實驗中所得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0g+10g﹣206.7g=3.3g;設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4410g×x3.3g10044x=75%答:水垢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為75%?!军c評】本題是借助于數(shù)學模型,利用圖表的方式來分析和解決化學計算中的有關問題,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識圖能力和數(shù)據分析能力。20.(2024?隆昌市校級模擬)實驗室有一瓶含雜質的氯酸鉀(KClO3),興趣小組同學取該試劑10g放入大試管中與二氧化錳固體2g一起加熱(雜質不參加反應),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并在不同時刻測定試管內剩余固體的質量,實驗數(shù)據記錄如下,請回答:加熱時間/mint0t1t2t3t4t5剩余固體質量/g121211.2411.1611.0411.04(1)加熱t(yī)4min時,完全(填“完全”或“未完全”)反應。(2)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0.96g。(3)計算10g試劑中氯酸鉀的質量?!究键c】化學方程式與實驗的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答案】(1)完全;(2)0.96;(3)2.45g?!痉治觥浚?)根據表中的數(shù)據反應進行的情況。(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分析完全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3)根據生成氧氣的質量和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10g試劑中氯酸鉀的質量?!窘獯稹拷猓海?)加熱到t4min時,剩余固體的質量不再減少,說明已完全反應。(2)由表中的數(shù)據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氣的質量為12g﹣11.04g=0.96g。(3)設10g試劑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MnO2ˉ24596x0.96g24596解得:x=2.45g答:10g試劑中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故答案為:(1)完全;(2)0.96;(3)2.45g。【點評】根據主要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第一要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確的數(shù)據,第三計算過程要完整。21.(2024?懷遠縣一模)同學們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方法制取氧氣,實驗過程中的有關數(shù)據如圖所示。(1)ab段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是反應還沒有開始發(fā)生。(2)計算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24.5g?!究键c】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專題】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答案】(1)反應還沒有開始發(fā)生;(2)24.5g?!痉治觥浚?)根據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方法分析;(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圖像分析生成氧氣的質量,根據氧氣的質量和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窘獯稹拷猓海?)ab段固體質量不變的原因是反應還沒有開始發(fā)生。(2)由圖像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氣的質量=26g﹣16.4g=9.6g。設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MnO2ˉ24596x9.6g24596=x9.6g答: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军c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難度不大,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生成氧氣的質量是計算的基礎。

考點卡片1.硬水的危害及軟化方法【知識點的認識】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含有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由于硬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熱穩(wěn)定性差,受熱易轉化為不溶性鈣、鎂化合物,故會形成水垢,從而導致燒水時浪費燃料,可溶性鈣、鎂化合物還容易與肥皂中的成分反應,從而造成洗衣服時浪費肥皂,長期飲用硬水會增加人體患結石病的幾率。硬水軟化常用的方法是蒸餾和煮沸?!久}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以實際生活應用的形式,考查硬水軟化的方法,考查學生對硬水軟化方法的掌握。題型主要是填空題、實驗題,選擇題涉及的不是太多。中考中較多考查生活中硬水軟化的方法?!窘忸}方法點撥】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知道硬水和軟水的組成,其中所含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性質,從而掌握硬水和軟水的鑒別、以及硬水軟化的方法,然后根據題干敘述合理解答。解題時要注意: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較多,軟水是含有的較少或是不含有。硬水軟化就是減少水中的可溶性鈣、鎂化合物,在工業(yè)上可以采用蒸餾的方法,生活中可以采用煮沸的方法,選擇合適的軟化的方法要根據具體需求和條件來決定。2.電解水實驗【知識點的認識】電解水實驗如圖所示:1.實驗用品有:水槽、試管、直流電、石墨電極(正極不能用銅等金屬或與氧氣反應的電極)、12V的直流電源.2.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按照上面的實物圖所示,連接好裝置.為增強水的導電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溶液(一般不加氫氧化鈉溶液,容易起泡沫).閉合電路后,會看到試管內的電極上出現(xiàn)氣泡,過一段時間,與電源正(氧氣),負極(氫氣)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氧氣的密度為1.429g/mL,氫氣的為0.089g/mL;通過計算可得氧氣與氫氣的質量比為8:1,氫,氧兩種分子和原子個數(shù)比都是2:1).可簡單概括為:“正氧負氫1:2,質量比為8:1”.3.該實驗結論或推論有:(1)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2)水(分子)中,氫、氧兩種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2:1,兩氣體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2:1、體積比為2:1.(3)水通電生成氫氣、氧氣,正極產生的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是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通電ˉ2H2↑+O2↑.(4)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shù)不變,元素種類不變.(5)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6)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或聚集后直接構成物質)(7)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8)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9)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10)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是由二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一個氫氣分子是由二個氫原子構成;一個氧氣分子是由二個氧原子構成.(11)水是純凈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氧氣和氫氣是純凈物中的單質.(12)該實驗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4.電解水時的誤差分析,即氧氣、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個:(1)氧氣、氫氣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同造成的.由于氧氣的溶解度比氫氣的稍大些,導致氧氣、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2)電極的氧化造成的.當使用金屬電極進行實驗時,由于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所以有可能有一部分氧氣在電極處與電極發(fā)生了反應,使氧氣損耗了一部分;導致氧氣、氫氣的體積比小于1:2.(3)電極產生副反應等造成的.如用稀硫酸溶液作電解液,可能會有下列副反應發(fā)生:H2SO4=H++HSO4-,在陰極:2H++2e=H2;在陽極:2HSO4--2e=H2S2O8(過二硫酸),H2S2O8+H2O=H2SO4+H2SO5(過一硫酸),H2SO5+H2O=H2O2+H2SO克服的辦法是,在電解液中加入堿比加入酸的誤差會小些.或者事先將電解液用氧氣飽和,可以消除因溶解度不同而產生的誤差,或者電極不能是金屬或易與氧氣、氫氣反應的,等等.【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有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有時還會以如圖所示的圖示信息的形式呈現(xiàn),讓學生閱讀、觀察、思考和分析后,來解答該實驗的用品、象、結論或推論、誤差分析和改進完善措施等,或者是補全其中的部分空白.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實驗探究題.中考重點是憑借著電解水這一非常典型的實驗情景,來考查學生對具體物質的性質、組成、變化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分析、推斷和歸納的能力,和對科學探究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別是,對電解水實驗的有關操作、現(xiàn)象、結論或推論、誤差分析、改進完善措施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電解水實驗的有關操作、現(xiàn)象、結論或推論等;并且,還要充分理解所涉及到的物質的組成、構成、分類、性質等,以及有關的理論知識(如分子和原子的定義、區(qū)別、聯(lián)系,化學反應的實質、基本類型,等等).然后,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信息,或者是圖示信息,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心地探究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選擇或填寫即可.另外,對電解水實驗的結論或推論的總結,如果從化學式的意義,物質的組成、構成、分類、性質和變化,分子和原子的定義、區(qū)別、聯(lián)系,化學反應的實質、基本類型,以及質量守恒定律的方面來考慮、理解的話,就會事半功倍了.對于誤差分析來說,一定聯(lián)系著氧氣和氫氣的溶解性、氧氣的氧化性,以及增強導電性的物質的性質等;來分析探究之.對于改進完善措施,可以從氣體溶解性及其飽和溶液,將試管換成帶刻度的儀器或專用的水電解器,電極不能是金屬或易與氧氣、氫氣反應的等方面來考慮改進.3.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知識點的認識】分子的定義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而分子的特性主要有這樣4個:“質量小,體積小,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彼此間有間隔”.并且,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物質的組成和構成、物質的分類和類別辨析、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分子與原子的聯(lián)系和本質區(qū)別、溶解現(xiàn)象與溶解的原理等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分子的彼此之間有間隔,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以及它與原子的概念、聯(lián)系和本質區(qū)別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分子的定義與分子的特性,以及分子與原子的聯(lián)系和本質區(qū)別等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產或生活經驗所得,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對分子的定義的理解,不要只局限于它的內涵,要站在全局的立場上,全面地領會.也就是,分子確實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但是反過來說“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就是分子”是不正確的.因為,原子或離子也是能夠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的.從根本上說,物質的化學性質是由構成它的粒子所保持的.可是構成物質的粒子,不僅僅是分子,還有原子或離子等.當然,由分子直接構成的物質的化學性質確實是分子保持的;例如,水的化學性質就是由構成它的水分子保持的,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是不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而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中是沒有分子存在的,此時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就是由構成它的原子所保持的;例如,金屬(如鐵、銅等)、固態(tài)非金屬(如碳、硫)、稀有氣體(如氦氣、氖氣等)這三類物質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其中是不含分子的,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也就不是由分子保持的了,而是由構成它的原子保持的.還有,由離子構成的物質中也是沒有分子存在的,此時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就是由構成它的離子所保持的;例如,氯化鈉的化學性質就是由構成它的鈉離子和氯離子共同保持的.2.分子的主要特性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四個字.在利用它們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時,一定要先看看與分子的哪一個特性有關,然后再根據該特性進行細致地分析解答之.3.在解釋有關物質的性質或變化等問題時,一定要聯(lián)系著分子與原子的概念、聯(lián)系和本質區(qū)別來進行思考、分析.4.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知識點的認識】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是指根據化合價的原則,結合著常見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來推算化學式中某種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或者是來推斷化學式;或者是推算化學式中某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shù);等等.例如,計算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是多少?解析:在SO2里,O為﹣2價,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硫元素肯定為正價.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x,列:x+(﹣2)×2=0,解得:x=+4.答: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又如,含有氯元素的酸有多種,高氯酸是其中的一種.已知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則高氯酸的化學式是()A.HClB.HClOC.HClO3D.HClO4解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結合高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7價,氫元素為+1,就不難看出選項A是明顯不對的;觀察比較后三個選項可得,它們只是含有的氯原子的個數(shù)不同而已;又知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顯﹣2價.因此,可以設:氯原子的個數(shù)為x,列:(+1)+(+7)+(﹣2)x=0,解得:x=4.故選項D是正確的.同理可得,交通警察常用裝有硫酸酸化的重鉻酸鉀(K2CrxO7)的儀器檢測司機是否酒后駕駛,因為乙醇分子可以使紅色的重鉻酸鉀變?yōu)榫G色硫酸鉻.已知重鉻酸鉀中鉻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那么,重鉻酸鉀的化學式中x的值為2.【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常見元素與原子團的化合價、化合價的規(guī)律和原則、化合價和離子的表示方法、化學式的書寫和有關計算”等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化學式與化合價的相互推算或根據化合價推算化學式中的原子個數(shù)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有關元素化合價的計算原理和方法,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根據化學式推算化合價時,首先要辨析一下物質的類別,如果是單質,其中的元素的化合價也就不用推算了,根據“在單質中,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的原則可知,其化合價為零;如果是化合物,然后再設未知量,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結合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即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或題中給出的某元素或原子團的化合價等),列等式求解即可.但是,列等式時,一定要注意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下角的個數(shù)不能忽略了;還有,化合價的正、負(特別是負價)也不容忽視.最后,求解的結果一定要帶有正、負號,特別是,正號不能省略不寫.2.根據化合價推斷化學式或推求化學式中的部分原子(或原子團)的個數(shù)時,比較明顯的采用交叉正、負化合價數(shù)值的方法即可,復雜一點的,要先設未知量,然后,再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結合已知元素的化合價,列等式求解即可.5.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知識點的認識】質量守恒定律是指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從微觀來說,該定律成立的原因是:“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三不變”.該定律的含義是:“宏觀上的‘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元素的種類、各元素質量’和微觀上的‘原子的種類、原子的數(shù)目、原子的質量不變’六不變”.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1.解釋一些實驗事實,例如,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的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細鐵絲的質量大了.利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為:“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可知,參加化學反應的鐵和氧氣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所以,生成物四氧化三鐵的質量比原來細鐵絲的質量大了”.2.推測一些物質的元素組成,例如,生物的呼吸作用可以表示為“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以下有關有機物的組成元素推斷正確的是()A.只含碳元素B.只含碳元素和氧元素C.一定含碳、氫、氧三種元素D.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元素的種類不變”可知,生成物所含的碳、氫、氧三種元素中的碳元素和氫元素一定來自于有機物,至于氧元素可能全部來自于氧氣,也可能部分來自于氧氣,另一部分則來自于有機物;所以,選項D是正確的.3.推斷一些物質的化學式,例如,一氧化氮是空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近年來又發(fā)現(xiàn)生物體內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擴張血管、增強記憶的功能;這成為當前生命科學的熱點.工業(yè)上制取一氧化氮的化學方程式為:4X+5O2=4NO+6H2O,則X的化學式為NH3.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不變、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可知,X中應該含有氮元素和氫元素,其化學式中應該含有氮原子和氫原子,并且其原子個數(shù)分別是1和3;所以,答案應該是“NH3”.4.計算有關物質的質量,例如,現(xiàn)將1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熱,使它們發(fā)生化學反應,10gA完全反應后,生成15gC,則參加反應B的質量是5g.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即六不變)中的“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可知,反應物B的質量等于生成物C與反應物A的質量之差(即15g﹣10g).【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將其與“常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物質的元素組成,元素在化學變化過程中的特點,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化學反應的實質,分子和原子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書寫、判斷對錯和有關計算”等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別是,對質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及其成立的原因、含義和4個方面應用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后,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產或生活經驗所得,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1.對于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要抓住概念中的“參加”、“化學反應”、“質量”、“總和”這樣四個關鍵詞.由此可知:(1)沒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不能計算在內;(2)質量守恒定律的使用范圍是使用于所有的化學反應(即化學變化),而對物理變化無效;(3)質量守恒定律是指質量守恒,而非體積守恒等;(4)質量守恒定律是指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相等,而非某物質的質量.2.對于定律成立的原因,可以從化學反應的實質上來推斷(即“三不變”造成的).3.對于定律的應用,一定要抓住它的含義(即“六不變”),細心地進行套用.6.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及適用范圍【知識點的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變化?;瘜W變化的本質是有新物質生成,在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都不會發(fā)生改變,只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2、質量守恒定律強調的是“參加化學反應”的物質。未參加反應的物質質量不能計入“反應物”的質量總和。3、質量守恒定律中的“質量總和”包括固體、液體、氣體的質量。如果反應中有氣體參與或生成,要考慮氣體的質量。4、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對象是“質量”,不包括其他物理量,如體積等??傊?,質量守恒定律是化學中的一個基本定律,對于理解和解決化學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久}方向】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一切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1、對質量守恒定律概念的理解和應用:考查學生對質量總和的準確把握,例如判斷在某個化學反應中,物質的質量變化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2、微觀角度的解釋:從分子、原子的層面,解釋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如考查化學反應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是否改變。3、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依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化學反應中某物質的質量或物質的化學式等。4、實驗探究:通過實驗設計和數(shù)據分析,驗證質量守恒定律。5、與生活實際的結合: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解題方法點撥】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是: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質量守恒定律的適用范圍包括:1、化學變化:質量守恒定律只適用于化學變化,不適用于物理變化。因為在化學變化中,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都不變,只是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2、封閉體系:必須是在一個封閉的體系中進行的化學反應,若有物質逸出或進入體系,會影響質量的測定。解題方法點撥:1、明確反應類型:首先確定所研究的變化是化學變化,排除物理變化的干擾。2、分析反應前后物質:仔細分析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和生成的各物質,確定其化學式和相對分子質量。3、注意反應條件:某些反應條件可能會影響物質的狀態(tài),要全面考慮。4、檢查是否遺漏物質:特別是有氣體生成或參加的反應,要注意氣體的質量是否被計入。例如,在鐵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的實驗中,反應前鐵和硫酸銅溶液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硫酸亞鐵溶液和銅的質量總和。7.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知識點的認識】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基于化學反應的本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被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從微觀角度來看,質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原子的種類不變:化學反應前后,參與反應的原子種類沒有發(fā)生改變。也就是說,原來存在哪些種類的原子,反應后依然是這些種類的原子。2、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參與反應的各種原子的數(shù)量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例如,2個氫分子和1個氧分子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反應前后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shù)目都沒有變化。3、原子的質量不變:原子的質量在化學反應中始終保持恒定。由于化學反應只是原子的重新組合,而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都不變,所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命題方向】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是: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命題方向通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原子種類不變的考查:通過給定具體的化學反應,要求判斷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是否發(fā)生改變。2、原子數(shù)目不變的應用:設計題目讓考生根據反應前后原子數(shù)目不變來確定化學方程式中未知物質的化學式或化學計量數(shù)。3、原子質量不變的理解:通過實驗數(shù)據或者推理,讓學生分析在化學反應中原子質量不變的體現(xiàn)。4、微觀粒子圖示題:給出化學反應前后的微觀粒子圖示,要求考生判斷該反應是否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并解釋原因。5、結合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根據化學反應中某一種物質的質量,計算其他物質的質量?!窘忸}方法點撥】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是: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的各物質(反應物)的原子重新組合成其他物質(生成物)的過程。在一切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也沒有變化。所以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必然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解題方法點撥:1、理解原子的“三不變”:牢記原子種類、數(shù)目、質量不變這三個關鍵要點。在分析具體化學反應時,先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然后對比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2、構建微觀模型:通過繪制簡單的原子組合示意圖或者利用模型教具,直觀地展示化學反應中原子的重新組合過程,加深對微觀解釋的理解。3、多做實例分析:針對不同類型的化學反應,如化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等,具體分析其原子的變化情況,以熟練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解釋。4、排除干擾因素:注意化學反應中可能出現(xiàn)的物質狀態(tài)變化(如氣體的生成或吸收),但這并不影響質量守恒,因為原子的本質未變。例如,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的反應,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質量在反應前后均未改變。8.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判斷物質的化學式【知識點的認識】1.質量守恒定律表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2.在判斷物質的化學式時,我們首先要明確反應前后已知物質的化學式,并通過分析這些化學式確定所涉及的元素種類和原子數(shù)目。例如,如果已知化學反應式:A+2B=2C+D,反應前有A原子a個,B原子2b個,反應后有C原子2c個,D原子d個。因為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所以A由2c+d個原子組成,B由c個原子組成。3.在解決這類問題時,關鍵是要準確確定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確?;瘜W計量數(shù)的準確性。(2)明確各種元素在反應前后的存在形式和數(shù)量關系。(3)對于復雜的方程式,可以先分別計算每種元素在反應前后的原子個數(shù),再進行綜合判斷?!久}方向】1、簡單反應式的推斷:給出部分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要求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斷出未知物質的化學式。2、復雜化學反應:涉及多個反應物和生成物,且可能包含多種元素,需要綜合分析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守恒情況來確定未知物質的化學式。3、含未知系數(shù)的反應:反應式中可能存在未配平的系數(shù),需要通過質量守恒定律來確定這些系數(shù)和未知物質的化學式。4、與實驗數(shù)據結合:提供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數(shù)據,讓考生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未知物質的質量,并推斷其化學式。5、創(chuàng)新情境中的應用:將化學知識融入到新的科技、生產或生活情境中,要求考生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決化學式的判斷問題?!窘忸}方法點撥】1、分析化學反應方程式:根據題目所給的化學反應條件和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寫出可能的化學方程式。2、確定已知元素及原子個數(shù):從題目中找出已知物質的化學式,確定其中各元素的種類和原子個數(shù)。3、依據質量守恒計算未知物質元素組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原子個數(shù)不變。通過對比已知物質中元素的種類和原子個數(shù),計算出未知物質中應含有的元素種類和原子個數(shù)。4、推導化學式:根據計算得出的未知物質的元素組成和原子個數(shù)比,推導其化學式。例如,已知反應A+2B=C+2D,其中反應前B為H2O2,D為H2O,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則A的化學式可能是什么?首先,B中氫原子個數(shù)為2,氧原子個數(shù)為2;D中氫原子個數(shù)為2,氧原子個數(shù)為1。因為反應前后氫原子個數(shù)不變,所以A中不含氫元素。反應后氧原子總數(shù)為4,反應前B中氧原子個數(shù)為2,所以A中應含有2個氧原子。又已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32,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6,所以A由1個氧原子和1個相對原子質量為16的元素組成,該元素為硫元素,故A的化學式為SO2。9.有關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知識點的認識】1.質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定律之一。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為: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2.理解質量守恒定律,需要明確以下幾個要點:(1)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化學變化,但不適用于物理變化。(2)質量守恒定律強調的是“質量守恒”,不是體積守恒或分子個數(shù)守恒。(3)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包括未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4)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也不變。3.在進行質量守恒定律的計算時,常見的類型有:(1)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根據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通過計算來確定未知物質的化學式。(2)確定物質的組成元素:根據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通過分析反應產物來確定反應物中所含的元素。(3)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找出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的變化關系,從而進行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久}方向】1、確定物質的化學式: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原子的數(shù)目不變,計算未知物質的化學式。例如:在化學反應A+2B=2C+D中,已知C的化學式為H2O,D的化學式為CO2,A的化學式為CH4,求B的化學式。2、推斷物質的組成元素:通過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判斷某物質中所含的元素種類。比如: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斷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的元素。3、計算物質的質量:利用質量守恒定律,求出反應中某一物質的質量。如:在反應A+B=C+D中,已知A的質量為5g,B的質量為10g,生成C的質量為8g,求生成D的質量。4/混合物中某成分的質量分數(shù):通過化學反應中質量的變化,計算混合物中某成分的質量分數(shù)。例如:有一混合物,其中含碳酸鈣和雜質,在高溫煅燒后,質量減少,根據減少的質量計算碳酸鈣的質量分數(shù)。5、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結合質量守恒定律:在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時,運用質量守恒定律求出相關物質的質量。6、圖表數(shù)據分析類題目:給出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數(shù)據表格或圖表,要求分析判斷并進行相關計算?!窘忸}方法點撥】1、明確反應前后的物質仔細分析題目中所描述的化學反應,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是什么。2、理解質量守恒定律的內涵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3、尋找等量關系通常可以根據反應前后某種元素的質量不變來建立等式。或者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來進行計算。4、計算物質的質量如果已知反應中部分物質的質量,通過質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其他物質的質量。例如,已知反應物A的質量和生成物B的質量,可通過總質量守恒求出另一生成物C的質量。5、確定化學式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和質量不變,可以確定某些未知物質的化學式。6、注意事項要注意是否有氣體或沉淀生成,如果有,這些物質的質量也需要考慮在質量守恒的計算中。計算時,各物質的質量關系要對應正確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10.化學方程式的概念、讀法和含義【知識點的認識】化學方程式的概念是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化學方程式的讀法有三種,具體以化學方程式:C+O2點燃ˉCO2為例,表達如下:(1)碳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2)每12份質量的碳跟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3化學方程式的含義也有三個,它們分別是:(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可簡記為“反、生、條”);(2)表示各物質之間的質量關系(即各物質之間的質量比);(3)表示各物質之間的粒子個數(shù)關系(即該物質之間的粒子個數(shù)比).【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