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1 月食、日食、太陽系(解析版)_第1頁
專題11 月食、日食、太陽系(解析版)_第2頁
專題11 月食、日食、太陽系(解析版)_第3頁
專題11 月食、日食、太陽系(解析版)_第4頁
專題11 月食、日食、太陽系(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年7年級下冊期末培優(yōu)沖刺11月食、日食、太陽系一、月相1.(2019·余姚模擬)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中的月相是上弦月

B.

月食時三球同一條直線上且月球在中間,月球由東緣慢慢進入地影,只可能發(fā)生在農歷初一前后

C.

160oE經線的東邊是東半球

D.

若地軸傾角減小,則地球上熱帶和寒帶范圍擴大,溫帶范圍縮??;極晝、極夜范圍擴大;晝夜長短變化增大【答案】D【解析】A、“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描寫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農歷十五都是滿月的,A不符合題意;

B、月食時三球處于同一條直線,地球在中間,發(fā)生在農歷十五前后,故B選項錯誤。

C、20°W和160°E構成的經線圈劃分東西半球,20°W向東至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至160°E為西半球,故160°E以東為西半球,故C選項錯誤。D、地球儀上的地軸有一個明顯的傾斜角度,它與地軸和公轉軌道面的夾角一致。地軸一旦傾斜角度變小,那么相應的地球的黃赤交角變大,而黃赤交角度數(shù)等于回歸線度數(shù),回歸線度數(shù)也會變大,這會使南北回歸線向赤道遠離,這樣的話熱帶面積增大;而極圈度數(shù)又和回歸線度數(shù)是互為余角的關系,所以極圈度數(shù)就會變小,寒帶面積增大,所以能推出來溫帶面積減小,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變大,故D選項正確。故答案為:D2.小科在農歷二十二、二十三的夜晚看到的月亮應該是中的(

)A.

B.

C.

D.

【答案】A【解析】得知是下弦月.故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2018·鎮(zhèn)海模擬)"紅月亮指的是月亮光經過地球大氣層到達人類眼睛這段產生的顏色變化。但月全食時也會出現(xiàn)紅月亮。這是一種很罕見的情況。"紅月亮"又被稱為血月"。今年1月31日,全國迎來一次千載難逢的天文奇觀“超級藍色血月”,這是152年來超級月亮、藍月亮和月全食將首次同時出現(xiàn)。我們同時看到一個肉眼可見的超級月亮和月全食。下列說法科學的是(

)A.

當天的月相接近新月

B.

當天,地月連線與地日連線幾乎相互垂直

C.

當天晚上,鎮(zhèn)海地區(qū)的我們沒有親眼目睹,是因為天氣不佳,云層遮擋

D.

當天晚上,月亮發(fā)出光經過地球大氣層到達人類眼睛時多為藍光,所以看到藍月亮【答案】C【解析】】A,題意為當天發(fā)生月全食,故當天月相為滿月,故錯誤;

B,發(fā)生月全食時,地月日三者在幾乎在同一直線上,而不是相互連線垂直,故錯誤;

C,月全食發(fā)生時,地理位置的影響,不在特定區(qū)域是觀察不到的,同時也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故正確;

D,根據1月31日期可知,此次為藍月(一個月內的第二次滿月),而不是人眼接受到藍光,故錯誤;故答案為:C4.下列詩詞所描述的月相中,是上弦月的是

(

A.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B.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C.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D.

春江潮月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答案】B【解析】A在我國古代,殘月多指下弦月,在上半夜和清晨可見.“曉風殘月”,曉,即早上,清晨,可見是早上的下弦月;

B詩中說,月落,又說夜半鐘聲到客船,故是半夜,而上弦月是出現(xiàn)在前半夜的西邊天空,所以此為正確選項;

C如樓上所說,寫的是元宵節(jié)的事,故是滿月;

D也如樓上所說,“皎皎空中孤月輪”,也是滿月;故答案為:B5.(2020七上·江北期末)如圖是大潮、小潮出現(xiàn)的原理圖,下列有關月相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圖中大潮出現(xiàn)當日的月相是新月

②圖中大潮出現(xiàn)當日的月相是滿月③圖中小潮出現(xiàn)當日的月相是上弦月

④圖中小潮出現(xiàn)當日的月相是下弦月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A【解析】當日、地、月三者呈一直線,這時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引潮力疊加,形成大潮,那么結合圖片發(fā)現(xiàn)月亮在中間時的月相為新月,當日、地、月呈一直角,這時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引潮力有所抵消,形成小潮,結合圖片即在初七、八的上弦月,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6.(2020七上·浙江期末)2015年3月30日(農歷二月初六),太陽系的“行星王者”木星與曼妙的“月亮姑娘”近距離接觸,上演一幕動人的“星月童話”,我國多地可欣賞到木星合月的美景。此時地球上可以看到的景象最接近下列圖示中的(圖中白色圓代表木星,白色的半圓代表月亮)(

)A.

B.

C.

D.

【答案】D【解析】根據在地球上可看到的月球體積比木星要大,所以A、B錯誤。由于農歷初六是上弦月所以D選項正確,C是下弦月錯誤。故選D7.根據圖示月相,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月相變化過程的是(

)A.

A→B→C→D→E→F→G→H→A

B.

F→A→G→B→F→C→H→D→F

C.

E→A→G→B→F→C→H→D→E

D.

E→D→H→C→F→B→G→A→E【答案】C【解析】能表示以此完整月相變化過程的是新月(初一)→A娥眉月→G上弦月(初七、初八)→B凸月→F滿月(十五,十六)→C凸月→H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D殘月→E新月,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8.下列四幅圖中,可以表示形成上弦月的三個天體位置關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

此圖為月相圖。對照月相圖可知,可以表示形成上弦月的三個天體位置關系的是C,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9.(2020·湖州)如圖表示的是在一個時間段的某兩天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圖中時間段是陽歷中的一個月

B.

圖中時間段中月相的變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

C.

這兩天不可能出現(xiàn)月食現(xiàn)象

D.

這兩天可能出現(xiàn)日食現(xiàn)象【答案】B【解析】A、圖中時間段是29.53天,應該是陰歷中的一個月,A錯誤;

B、圖中時間段的起點處,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線,地球在中間這天的月相應該是滿月,即望月。時間段的終點也起點時三者的位置相同也應該是滿月(望月)。由此可知時間段中月相的變化是“望→下弦→朔→上弦→望”,說法正確,B正確;

C、滿月時可以出現(xiàn)月食現(xiàn)象,C錯誤;

D、日食時月球在中間,這兩天中是地球在中間所以不可能出現(xiàn)日食現(xiàn)象,D錯誤。故選B10.(2020七下·越城期末)2020年6月20日(農歷五月廿九)是“世界難民日”。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圖中(

)A.

新月

B.

上弦月

C.

滿月

D.

下弦月【答案】A【解析】【分析】月相與陰歷關系如下圖:

【解答】該日是農歷五月廿九,接近農歷三十,所以月相最接近新月。故答案為:A11.(2020七下·蕭山期末)第19屆亞運會將于2022年9月10日(中秋節(jié))在杭州開幕。圖I是地球運行軌跡圖,圖II是四種月相圖(陰影表示暗部)。當天地球大約處于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和月相是(

)A.

地球在丙處,月相如圖①

B.

地球在乙處,月相如圖④

C.

地球在丙處,月相如圖②

D.

地球在丁處,月相如圖②【答案】C【解析】9月10日(中秋節(jié))的日期在夏至和秋分之間,故地球在丙處,中秋節(jié)的月相為滿月,即圖②,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

12.2017年11月24日(農歷十月初七),國內首創(chuàng)的海洋臍帶纜正式投產,其在深水油氣田開發(fā)領域意義重大。(1)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________。(2)這一天,地球在公轉軌道的大概位置接近于圖中的________位置(選填“A”“B”“C”或“D”)?!敬鸢浮浚?)B(2)B【解析】(1)初七的月相為上弦月,故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B上弦月。

(2)這一天,地球在公轉軌道的大概位置接近于圖中的B位置,即秋分日(9月22日)至冬至日(12月22日)之間。13.(2019七下·嘉興期末)

2019年1月3日,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成功實現(xiàn)軟著陸,成為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探測器。(1)如圖是嫦娥四號探測器在月球背面著陸當天的日歷,當天月相最接近圖

。2019年1月3日星期四十一月廿八A.B.C.D.(2)人類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原因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________。(3)所謂軟著陸,是指探測器在接近月面時,利用推進器的反向推進,以降低著陸時的速度,這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4)下列對月球背面的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選填序號)。①有晝夜現(xiàn)象;②有空氣和水;③有環(huán)形山;④溫差比地球表面小【答案】(1)B(2)相同(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①③【解析】(1)農歷每月二十八為峨眉月,即如圖B。

(2)人類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背面,原因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還在自轉,且公轉周期與自轉周期相同。(3)探測器在接近月面時,對月面施加了力,受力物體反過來也肯定會給施力物體施加一個力,所以“軟著陸”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月球有晝夜現(xiàn)象,但是沒有空氣,有環(huán)形山,溫差比地球表面大。14.(2020·寧波模擬)

2019年2月5日(正月初一)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影片講述了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fā)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1)上映當天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選填圖中序號)(2)影片中地球需要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在地球離開太陽系后,下列情況可能發(fā)生的是

。A.地球上的物體不再受到重力的作用B.地球上沒有了四季交替現(xiàn)象

C.地球表面溫度會降低D.地球上夜空再也看不到星星(3)在木星的大氣層中,將近90%的氣體為氫氣,其余10%主要為氦氣。但即便給木星提供火源,也不會使木星燃燒起來,這是因為________。【答案】(1)1(2)B,C(3)缺少助燃物【解析】(1)正月初一,當天的月相是新月;即月球處于地球和太陽中間;所以月球處在圖中的1位置;

(2)A、重力是地球對物體的吸引力,所以依然存在;故A錯誤;

B、四季交替是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形成的,現(xiàn)在地球離開了太陽系,自然就沒有了;故B正確;

C、地球的主要熱量來自于太陽,現(xiàn)在離開了太陽系,地球表面溫度肯定會降低;故C正確;

D、夜空看到的星星其實是遙遠的恒星,地球只要身處宇宙之中,都可以看到星星;故D錯誤;

(3)木星大氣中的氣體只有氫氣和氦氣,沒有助燃劑,氫氣是無法燃燒的;15.(2020七下·云和月考)麗水是中國楊梅之鄉(xiāng),其中尤其以碧湖楊梅最為著名。陽歷6月份是楊梅成熟采摘的時節(ji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碧湖南山采摘楊梅。(1)楊梅屬于果實,植物的果實是其花的結構中的________發(fā)育而來的:(2)碧湖楊梅成熟一般在6月上旬(10號左右),此時地球公轉的位置最接近乙圖中的________點。(3)陽歷6月6日(農歷潤4月十五)當天小明和爸爸去采摘楊梅,當天的月相最接近丙圖中的哪-個?________(4)為什么楊梅看上去是紅色的是因為________【答案】(1)子房(2)C(3)C(4)楊梅只反射紅色光【解析】(1)當一株綠色開花植物完成開花、傳粉、受精后,只有雌蕊的子房繼續(xù)發(fā)育,珠被發(fā)育成種皮、子房壁發(fā)育成果皮、胚珠發(fā)育成種子,受精卵發(fā)育成胚、子房發(fā)育成果實,因此楊梅是其花的結構中的子房發(fā)育而來的。

(2)夏至日的日期是6月22日左右,此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圖中C點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因此碧湖楊梅成熟日此時地球公轉的位置最接近乙圖中的點C。

(3)太陽光是復色光,太陽光照射紅色的物體,紅色的物體只能反射紅光,綠色物體只能反射綠色光.黑色能吸收所有色光,所有顏色都不能反射的物體是黑色的,

因此楊梅看上去是紅色的是因為楊梅只反射紅色光。二、日食和月食16.日食時月影掃過地球表面的大致方向是

(

)A.

從西向東

B.

從東向西

C.

從南向北

D.

從北向南【答案】A【解析】日食只能發(fā)生在農歷初一。太陽被月球全部或部分遮掩的現(xiàn)象叫日食。日食時,日輪缺損從西緣開始,到東緣結束;由于星圖方向與實際地圖方向相反,所以當月球繞地球轉動時,影錐就在地面上自西向東掃過一段比較長的地帶,故正確答案是A。17.(2021·樂清模擬)2020年6月21日(夏至),我國部分地區(qū)可以看到日環(huán)食奇觀,當天中國郵政發(fā)行一套《天文現(xiàn)象》特種郵票,如圖是其中的日環(huán)食郵票。關于這一天的描述錯誤的是(

)A.

日環(huán)食發(fā)生時,月球在太陽和地球之間

B.

這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C.

2020年,這一天樂清白晝最短

D.

2020年,樂清正午太陽高度角這一天最大【答案】C【解析】A、日環(huán)食發(fā)生時,月球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月球只遮住了太陽的中心部分,A不符合題意;

B、新月是一種天文現(xiàn)象,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月亮以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并且與太陽同升同落,在地球上看不見月球的情況,圖中所示的是新月,B不符合題意;

C、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浙江省寧波太陽高度最大,晝長夜短,C符合題意。

D、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浙江省寧波太陽高度最大,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8.(2020·杭州模擬)2020年6月6日(農歷閏四月十五)是星期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這天有可能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

B.

這天太陽直射在南半球

C.

據此推測2020杭州中考第一天的月相是新月

D.

這天杭州夜短于晝【答案】D【解析】A、日食一般容易發(fā)生在新月時,6月6日的月相是滿月,因此這天不會發(fā)生日食;故A錯誤;

BD、6月6日接近夏至,這時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并向北回歸線移動,北半球開始變得晝長夜短;故B錯誤;D正確;C、正常中考時間是6月14日是第一天,這天的月相是下弦月;故C錯誤;故答案為:D。19.(2020七下·長興月考)發(fā)生日偏食時,下列現(xiàn)象可能存在的是(

)A.

一輪淡淡的圓月掛在天空

B.

滿天星光下有一輪殘缺的太陽

C.

目測看到日珥的爆發(fā)

D.

明亮的天空明顯變得暗淡【答案】D【解析】A、一輪淡淡的圓月掛在天空,此時月相是新月,看不到月亮,A錯誤;

B、天空只是變得暗了些,星星要在很暗的情況下才能出現(xiàn),B錯誤;

C、日珥是太陽大氣中的活動,要用專門的設備觀察,肉眼是看不到的,C錯誤;

D、明亮的天空明顯變得暗淡

,現(xiàn)象可能出現(xiàn),D正確。故選D20.下列三球間的位置關系,有可能產生月食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A、月相為滿月,可能會發(fā)生月食,滿足題意;

B、月相為下弦月,不可能發(fā)生日食月食,錯誤;

C、月相為上弦月,不可能發(fā)生日食月食,錯誤;

D、不可能會發(fā)生日食,錯誤.故答案為:A21.(2018·慈溪模擬)2018年1月31日出現(xiàn)“藍月亮”和“紅月亮”奇觀。所謂的“藍月亮”就是一個公歷月中出現(xiàn)的第二次滿月。2018年1月2日和1月31日分別出現(xiàn)了滿月,31日的這次滿月就是“藍月亮”;月全食時,部分太陽光經過地球大氣層折射之后照到月亮上,抵達月球上的光主要以紅光為主,所以月亮看起來就是“紅月亮”。據此判斷下列相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A.

藍月亮發(fā)生時間為農歷十五或十六

B.

1月31日晚出現(xiàn)的月亮不顯藍色顯紅色

C.

假設沒有地球大氣層,月全食階段看不到“紅月亮”

D.

月全食發(fā)生時,月球正運動到日地之間且三者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答案】D【解析】A、藍月亮發(fā)生時間為農歷十五或十六,藍月亮的月相是滿月,所以時間為農歷十五或十六,說法正確,A錯誤;

B、1月31日晚出現(xiàn)的月亮不顯藍色顯紅色,由題信息可知,藍是指公歷月中出現(xiàn)第二次滿月時稱藍月亮,不代表顏色。此時出現(xiàn)了月全食,月亮呈現(xiàn)出紅色,說法正確,B錯誤;

C、假設沒有地球大氣層,月全食階段看不到“紅月亮”,由題信息可知,是太陽光通過大氣層折射照到月球上后反射回來,看到紅月亮,沒有大氣層就沒有折射,也就看到到月全食階段的“紅月亮”,說法正確,C錯誤;

D、月全食發(fā)生時,月球正運動到日地之間且三者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月全食時,應該是地球在月球和太陽之間,說法錯誤,D正確。故選D22.下列現(xiàn)象同時存在于日食和月食發(fā)生過程中的是(

)A.

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

B.

日食、月食都從日輪、月輪的西面開始

C.

天空一片黑暗

D.

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qū)都可以看到【答案】A【解析】A、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日食和月食時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直線上,A正確;

B、日食、月食都從日輪、月輪的西面開始,月食時從月輪的東面開始,B錯誤;

C、天空一片黑暗,日食時的天空亮度逐漸變化,C錯誤;

D、在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地區(qū)都可以看到,月食時一半以上的地區(qū)都可以看到,日食時能看到的地區(qū)很小,D錯誤。故選A23.杭州某中學的學生看到的月食過程與下列圖序相符的是()A.

甲一乙一丙一丁

B.

乙一甲一丁一丙

C.

甲—丙一乙一丁

D.

丙一丁一甲一乙【答案】C【解析】當月亮運行到地球背著太陽的陰影區(qū)域(本影)內時,月亮被地球的陰影所遮掩,這時即發(fā)生了月食,杭州某中學的學生看到的月食過程與下列圖序相符的是甲-丙一乙一丁。故選C24.如圖所示,人在哪個區(qū)域阿能看到日全食?()

A.

1區(qū)

B.

2區(qū)

C.

3區(qū)

D.

4區(qū)【答案】A【解析】日全食是沒有一條光線的區(qū)域,即1區(qū);日環(huán)食是中間的太陽光射不到的部位,只有邊緣光線可以照射到,即3區(qū);

日偏食是看到的太陽不再是圓形的,而是殘缺不全的,即2區(qū)。故答案為:A25.不同類型日食的形成與下列因素有關的是

(

)①觀察者在月球陰影區(qū)的位置②時間的不同

③月、地距離不同

④太陽大小的不同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B【解析】(1)由上圖可知上圖偏食和全食,以及下圖環(huán)食和偏食就是由于觀察者在月球陰影區(qū)的位置,會觀察到的不同類型日食,故①正確。(2)日食的時間都是農歷初一,故②不正確。(3)地球和月亮的距離是不同的,故③正確。(4)太陽的大小是固定的,不是影響的因素。故④不正確。答案是:B。26.讀月球運行軌道圖,A、B、C、D四處可能發(fā)生日食的是________處(用字母回答,下同),可能發(fā)生月食的是________處。【答案】C;A【解析】當月球運行到C位置時,太陽照到月球上,在月球后面形成一條長長的陰影區(qū),地球運行到陰影區(qū)就是日食;

當月球運行到A位置時,太陽照到地球上,在地球后面形成一條長長的陰影區(qū),月球運行到陰影區(qū)就是月食故答案為:C;A27.讀下圖,回答相關問題:(1)若該圖反映日食情況,請按照日全食的過程將各圖按序號排列:________。(2)若該圖反映月食情況,請按照月全食的過程將各圖按序號排列:________。(3)從圖中可知日食和月食變化的差異是________?!敬鸢浮浚?)gfdbahceg(2)gechabdfg(3)日食開始于西緣結束于東緣;月食開始于東緣結束于西緣【解析】(1)、日食先虧西(右側),復圓于東(左側),故順序為gfdbahceg;

(2)、月食先虧東(左側),復圓于西(右側,故順序為)gechabdfg;

(3)、由圖可以看出日食和月食變化的差異是先虧損的方向不同,即日食開始于西緣結束于東緣;月食開始于東緣結束于西緣。28.某同學在模擬日食實驗時,繪制了一張實驗圖:實驗中大球代表太陽,小球代表月球,“眼睛”表示該同學在地球上的觀察點。讀圖后回答以下問題。(1)此時,可以觀察到的日食類型是________;當小球沿著②方向水平移動時,可以觀察到________;當小球沿著①或③方向移動時,可以觀察到________。(2)觀察日食時,能否觀察到月球?________。【答案】(1)日環(huán)食;日全食;日偏食(2)不能【解析】(1)在圖中位置時,人能觀察到大球的一部分,其中中間的部分被遮住了,所以日食類型是日環(huán)食;當小球沿著②方向水平移動時,可看到的環(huán)形部分越來越小,直到看不到,可以觀察到日全食;當小球沿著①或③方向移動時,可以觀察到日偏食;

(2)日食出現(xiàn)時,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線上,月球在中間,背對太陽的一側朝向地球,所以不能觀察到月球。29.(2020七下·臺州開學考)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拍攝的某次日全食不同時刻的三張照片。(1)日食的形成原理是光的________。(2)請畫出發(fā)生日食時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置關系圖。(畫在的方框中)。(3)按照日食發(fā)生的先后,三張照片的順序是________?!敬鸢浮浚?)直線傳播(2)(3)乙—丙—甲【解析】(1)日食是月球擋住了我們觀察太陽的視線而產生的一種現(xiàn)象,與光的直線傳播有關。

(2)發(fā)生日食時,當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并且三個星球正好或接近排成一條直線時,所以此時三者的關系圖如下:

(3)日食是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中間所產生的的現(xiàn)象,而月球是繞著地球自西向東公轉,所以太陽的西邊緣會先被遮住,然后逐漸向東移動,最后在東邊緣結束,所以順序應該是乙—丙—甲。30.(2020七下·新昌期末)

2020年3月9日晚上,大多數(shù)地區(qū)可看到“超級月亮”,即圖甲中近地點月亮。圖乙表示月球繞地球公轉軌道。(1)該天晚上地球上人們看到的月相是________(選填“上弦月”、“下弦月”或“滿月”),月球運行到乙圖的________(填字母)位置。(2)月球運行到乙圖的c位置時,可能發(fā)生________(選填“月食”或“日食”)。【答案】(1)滿月;a(2)日食【解析】(1)由圖甲可知,該天晚上地球上人們看到的月相是滿月;滿月發(fā)生在農歷十五,此時地球處于月球和太陽之間,所以是乙圖中的a位置。

(2)月球運行到乙圖的c位置時,此時月球處于地球和月球中間,如果又恰好三者處于統(tǒng)一直線上,那么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就會被月球遮擋,發(fā)生日食現(xiàn)象。31.(2020七下·溫州月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月球位于軌道的A點時,日、地、月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是三者共線,月球在中間,有可能產生的天文現(xiàn)象為________。(2)月球位于軌道的C點時,日、地、月三者之間的位置時,當天的月相是________,有可能產生的天文現(xiàn)象為________。【答案】(1)日食(2)滿月;月食【解析】(1)有分析可知當日、地、月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是三者共線,月球在中間時,有可能產生的天文現(xiàn)象為日食。(2)月球位于軌道的C點時,日、地、月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是三者共線,地球在中間,此時月相是滿月,有可能產生的天文現(xiàn)象為月食。三、太陽系32.科學家們利用“開普勒”太空望遠鏡在距地球約600光年的一個恒星系統(tǒng)中新發(fā)現(xiàn)了一顆宜居行星,它被命名為“開普勒-22b”,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小且最適于表面存在液態(tài)水的行星。這是首次在與太陽系類似的恒星系統(tǒng)中發(fā)現(xiàn)宜居行星。被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則下列宜居行星所具備的條件中不正確的是(

)A.

存在原始海洋

B.

距離所繞恒星的遠近適中

C.

強烈的太陽光照

D.

與其他行星的運動軌道呈同心圓分布【答案】C【解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的基本條件可從地球的自身條件和地球的宇宙環(huán)境兩方面分析:①地球的質量體積適中,形成了較厚的大氣層;②日地距離適中,使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③充足的液態(tài)水的存在;④穩(wěn)定的光照條件;⑤大小行星各行其道,為地球提供了較安全的行星際空間。故C項錯誤,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3.(2021九下·慈溪月考)人類很早就有探索宇宙,遨游太空的夢想。自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后,又開啟了登陸其他行星的計劃??茖W研究表明,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一定厚度和適宜呼吸的大氣是地球生命得以存在的三個條件結合下表分析,人類接下來可能考慮登陸的行星將會是(

)表面溫度大氣行星狀況離地球距離水星-173℃~-427℃無固態(tài)、無水91.6萬千米金星420℃~-485℃有固態(tài)、無水41.6萬千米火星-87℃~-5℃有固態(tài)、有水78.4萬千米木星-148℃有氣態(tài)628萬千米A.

水星

B.

金星

C.

火星

D.

木星【答案】C【解析】讀表可知,火星與其它三個行星相比,表面溫度最接近地球,有大氣存在,有水存在,距離地球不是很遠,是人類接下來可能考慮登陸的行星。故答案為:C。34.下列有關太陽系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太陽內部正進行著氫核聚變

B.

八大行星單位時間內獲得的太陽輻射能相等

C.

太陽的東升西落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D.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層一些不發(fā)光、不發(fā)熱的黑點【答案】A【解析】A、太陽內部正進行著輕核聚變,A符合題意;

B、由于八大行星離太陽的距離不相同,因此獲得的太陽輻射能不相等,B不符合題意;

C、太陽的太陽東升西落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相對于太陽就東升西落,C不符合題意;

D、太陽黑子是在太陽表面一些發(fā)光的溫度較低的區(qū)域,并不是不發(fā)光、不發(fā)熱的黑點,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35.如圖為太陽系局部示意圖,讀圖回答。與地球相比,天體M沒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沒有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和液態(tài)水②沒有堅硬的地表③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④體積和質量很小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讀圖,天體M相對于地球,距日較近,表面溫度較高,沒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和水,以上是導致天體M沒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天體M有堅硬的地表、體積和質量與地球相差不是很大。故答案為:C

36.關于八大行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A.

火星和木星屬于類地行星

B.

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沒有衛(wèi)星

C.

八大行星都在自西向東地繞太陽公轉

D.

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都是近乎圓形的橢圓【答案】C【解析】類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八大行星繞日公轉方向相同,周期各不相同,八大行星的公轉軌道的形狀都接近正圓,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7.(2020·溫州模擬)自身引力太小,不同清楚其所在軌道附近的天體等原因,冥王星在太陽系中“大行星”的地位一直受到爭議。2006年8月24日,國際天文學聯(lián)合會通過投票表決定,把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下列對于冥王星降級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質量太小

B.

距離太陽太遠

C.

自身不會發(fā)光

D.

沒有圍繞太陽公轉【答案】A【解析】根據行星必須符合的條件可知,把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的原因是質量太小,A選項正確。行星是自身不會發(fā)光的天體,C錯誤;冥王星在圍繞太陽運動,D錯誤;B距離太陽太遠不是降級的原因,B錯誤。故選A38.(2020·江干模擬)2015年5月20日,美國NASA聲稱發(fā)現(xiàn)了最像地球、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開普勒186F(如圖)。它位于天鵝座中,與地球質量、體積大小相近。公轉周期為130天,距地球500光年。由上述信息推斷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NASA現(xiàn)在觀察到的該行星的形態(tài)就是該行星現(xiàn)在的模樣

B.

該行星上可能有液態(tài)水

C.

該行星上一定有四季更替的現(xiàn)象

D.

該行星晝夜交替周期是130天【答案】B【解析】A、NASA現(xiàn)在觀察到的該行星距地球500光年,所以NASA觀察到的是很久以前該行星的模樣;故A錯誤;

B、適宜人類居住,則第一要素就是有液態(tài)水,所以該類地行星可能存在液態(tài)水;故B正確;

C、四季更替是公轉與軌道之間存在一定夾角導致,而這些信息中沒有說明,所以無法確定;故C錯誤;

D、公轉周期是130天,這是一年的時間,而不是一天的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