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xué)再論易氏源流和易水_第1頁
中國文學(xué)再論易氏源流和易水_第2頁
中國文學(xué)再論易氏源流和易水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Page3再論易氏源流和易水前幾年,我在“易氏源流考辨”(臺灣[古今藝文]季刊1998年25卷1期)文中己探討過,史籍和易氏家譜關(guān)于易氏起源,多是牽附為春秋戰(zhàn)國時,齊國大夫雍巫易牙,或姜太公之后人,或戰(zhàn)國時魏國易愷,因受封食采久居于易水,其后人系以易為姓.只要稍加思索,就會發(fā)覺這些說法是荒謬的.試翻開歷史地圖看,齊國在今山東省,魏國在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而易水在今河北易縣境,在秦統(tǒng)一以前屬燕國,據(jù)《史記.燕昭公世家》,只有燕易王(公元前332-321年)和燕王噲(前320-312年)時,,燕國受齊侵攏。公元前313年,齊大勝,占據(jù)過一些燕地,至昭王廿八年(前284),燕戰(zhàn)勝齊國,收復(fù)失地.僅短短30多年,易水可能曾為齊國占據(jù),動蕩未穩(wěn).齊人及其后裔不行能在易水食采或久居.而在此前300多年的齊桓公當政(前685-643年)時,燕國更不行能讓齊國的易牙,在其易水食采了。推想是因齊大夫雍巫,善知味,以“易牙”(

改易牙齒)贊其烹調(diào)技藝,類似今人稱加餐為“打牙祭”,后竟成為其字號易牙,引起后人將燕屬易姓,牽附成齊易牙后裔的荒謬說法。而魏國和燕國之間,隔著韓國和趙國,魏人更不行能在燕屬易水食采久居的。很明顯是受一些姓氏受封說的影響,而牽強附會的。但是它們都承認久居于易水的某氏族,始以易為姓。因此我提出,易氏的起源,是春秋以前,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很可能是有易氏或有狄氏)始以易為姓,是自然演化,不肯定因受封食采,故無準確的始祖,這才合乎常理和邏輯。現(xiàn)就新發(fā)覺的史料再補充探討。

我們知道,很多史籍甚至正史的資料來源,有一些是采自家譜,漢代以前的皇族家譜—屬籍,諸王世譜,和功臣家譜,以及隨后官修官管的家譜,后來發(fā)展到士庶也私修家譜,編撰者當然不乏學(xué)識淵博之士,由進士翰林為官的退休者,如歐陽修蘇洵等,而越到后來,修家譜擴展到平民各姓氏后,執(zhí)筆者則多是秀才舉人,在學(xué)識和歷史學(xué)問上的參差,圖書資料的不足,因而牽附成各種荒謬的說法,是不難理解的。再者自魏朝實行九品中正制以后,"立中正不考人才行業(yè),空辨姓氏高下"(《魏書》崔亮傳),吏部選官,也主要依據(jù)家譜。由于家譜成為選舉官員的依據(jù),于是士族賴以保持和維護其地位,庶族則群起偽造或攀附望族,以提高地位。東漢以來形成的士族或世族官僚集團,至魏由九品制,從法律上按門第安排官位,相互排擠,以上欺下.“一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晉書》劉毅傳),"士庶之際,實自天隔"(《宋書》王弘傳).士庶的等級不同,享受的政治經(jīng)濟特權(quán)也不同,士族不服徭役,于是便出現(xiàn)入士族家產(chǎn)私戶,或偽稱士族.且婚姻也依門第,各層次的士庶族,自成婚姻集團,重門當戶對,《通志.氏族略》稱六朝時"家之婚姻,必由于譜系.",在這種政治歷史條件影響下,有意無意攀附名人世族,乃勢所必定。

當然皇帝賜姓封地,因地為姓氏,歷史上事例不少,但也有牽附的,我在考辨文中談過,易氏家譜將魏元帝曹奐景元四年(263)前后的將軍兼雍州剌史易愷,牽附成戰(zhàn)國魏人,受封于易水而為姓的始祖,甚至更追遠魏之先祖畢萬為始,可算有代表性。百家姓中有盧,高,丁,年等姓,都說是姜太公之后裔,受封于某地,因而得姓,我未探討這些姓源,是否合乎事實,只質(zhì)疑姜太公后裔,為何不隨國君兼能人的祖先姜太公,姓姜或姓呂為榮,而要以封地另立小姓。在一種姓源說形成后,封建保守思想下的士子秀才,人云亦云,不加深究,以訛傳訛地延傳下來,甚至直到現(xiàn)在,出版的不少姓氏辭典之類書中,各姓氏起源等資料,多只是照錄舊書,未加探究其沖突和客觀可能性,也有間或疏忽誤傳的,例如[辭海]這樣經(jīng)多少專家學(xué)者審校,多次出版的書,也難免疏忽;在其“雍”字辭條中,分明是雍巫字易牙,卻又在“易”字,姓氏辭條中,寫著齊有易牙,把名字當成易姓,經(jīng)我提出看法后,最近新版縮印本才刪去齊有易牙,改為唐有易重,所謂錯話假話重復(fù)多次,也能使人信而不疑,可見傳統(tǒng)說法影響之深。由此推想,則清朝以前,學(xué)問不高的舉人秀才以下的撰譜者,盲目照輯舊譜,姓源于受封,以訛傳訛,更越傳越?

肫媯筒蛔鬮媼恕?BR>

史籍和易氏家譜關(guān)于易氏起源說,也像其它一些姓氏,總是往受封上扯。較早在唐朝林寶著[元和姓纂]中,只說是齊大夫易牙之后,可能覺得以名字作為姓說不過去,后來的書增改為雍巫受封于易水稱易牙,竟不顧常理,一個齊國大夫易牙,怎么可能在燕屬易水受封。最近,發(fā)覺江西萍鄉(xiāng)東部易氏家譜,在一篇譜序中提到,易氏在“殷商時為易氏部落”,這可說佐證了我前面提出的說法:易氏在春秋以前,由久居易水的某氏族,始以易為姓。但該譜卻不舍受封說,仍牽附姜太公之太子名灶,灶之子南仲征犬戎有功,受周穆王封于易水,其后人以南仲為一世祖,連續(xù)記錄世系迄今達127世以上。這里有受封者的具體人和受封緣由,且不是由齊國姜太公,而是由周朝天子穆王授封,其可能性是有的。連續(xù)記錄世系127世以上,跨時約3000余年,在殊多姓氏中,尚屬罕見。而漢以后由太原徙金陵,后遷長沙,遷徙走向和各朝代有些人物史實,與其它易氏家譜或史籍,大致相近,據(jù)悉該譜在民國七年三修時,是依據(jù)明末嗣臨公手抄本續(xù)修的,除了可能偶有抄誤外,理應(yīng)有據(jù),值得探討。

首先,從姓源說談起

我在“考辨”文中,巳否定齊國雍巫易牙,和魏國易愷受封于易水,為易氏始祖的謬論,現(xiàn)在只探討由氏族名轉(zhuǎn)化,和姜太公后裔受封于易水而得姓的問題。我在考辨文中引述過,古時易水原為有易氏居地,契的后人王亥在易水被有易氏酋長所殺,后王亥之子上甲又殺死該酋長,占據(jù)了有易氏居地,這故事在其它史籍中較具體。

據(jù)[竹書紀年]有:

“帝泄

元年辛未(前1729)帝即位。十二年(前1717)殷侯子亥賓于有易,有易殺而放之。十六年(前1713)殷侯微以河伯之師伐有易,殺其君綿臣。

殷侯子亥賓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綿臣殺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中葉衰而上甲微復(fù)興,故殷人報焉。”

這故事在屈原[楚辭天問]中也談到:“…….帝乃降觀

下逢伊摯

何條方致罰

而黎服大說

簡狄在臺

嚳何宜

玄鳥致貽

女何喜

該秉季德

厥父是臧

胡終弊于有扈

牧夫牛羊

干協(xié)時舞

何以懷之

平肋曼膚

何以肥之

有扈牧豎

云何而逢

擊床先出

其命何從

恒秉季德

焉得夫樸牛

何往營班祿

不但還來

昏微遵跡

有狄不寧

何繁鳥萃棘

負子肆情

眩弟并淫

危害厥兄

何改變以作詐

后嗣而逢長…….”。

這段話用曹堯德[屈子傳]中一段相應(yīng)譯解,就好懂了:“商湯到民間巡察,遇見了賢臣伊尹;湯放桀于鳴條,民眾與諸侯為何大喜?簡狄(有娀國的美女,后來成了帝嚳的妃子,生契,契是商的始祖)住在九層瑤臺,如何被帝嚳看中?鳳凰給簡狄送來了聘禮,她為何滿心高興?王亥(商的遠祖,契的六世孫)秉承父德,學(xué)習(xí)他父親的和善為人,為什么最終困頓,竟在有易國放牧牛羊?他執(zhí)著盾牌曼舞,為何就有姑娘戀他?體態(tài)豐腴、肌膚潤澤的姑娘,怎樣與之勾搭?有易國的牧人,在哪里撞見了奸情?將他擊殺在床上,遵從了誰的吩咐?王恒(王亥之弟)也秉承了父親的美德,從哪里得到這些大牛?為何去鉆營封祿,從今在有易滯留?(王亥之子上甲微假師于河伯以伐有易,滅之,遂殺其君綿臣)上甲微繼踵討伐,有易國因此不寧;在群鳥棲息的棘叢,為何與婦人調(diào)情?弟弟迷于淫亂,害了他的兄長;為什么虛偽狡詐之徒,后代卻許久興盛?”

這個故事是說商朝的遠祖契的六世孫王亥,和弟弟王恒在有易國經(jīng)商和放牧牛羊,因淫亂,王亥被有易國君綿臣殺了。后來王亥之子上甲微借河伯的兵,滅了有易國,殺其君綿臣。這說明有易氏即有易國,它不僅是氏族,且有相當于國的勢力,且勝于殷商遠祖,在其衰弱而殷人復(fù)興后,殷侯上甲微還是借河伯的兵,才滅掉它。據(jù)考證殷商在今河南商城,較早發(fā)展馴養(yǎng)牛馬和農(nóng)業(yè),王亥獨創(chuàng)牛車,與外部物資交易,被稱為“商人”,此名詞竟沿用至今,與易水的有易氏不算太遠,故有貿(mào)易往來。從一些古地圖和史籍來看,在當時易水地區(qū),只見有易氏或有狄氏,而王國維說,狄與易是同音通用字,易牙一作狄牙,則有狄氏即有易氏,另方面,從來各種易氏得姓的說法,不論受封與否,都承認是久居易水而得姓,也有易氏家譜中,記載易氏在殷商時為易氏部落,則在這一地區(qū)的有易氏和易氏,二而一是很明顯的。因此可以推斷,由有易氏有易國或易氏部落所在的流域稱為易水,而居民為姓易氏,是很自然的。像這樣因人而命地名,和由國名而為姓氏的例子巳不少。所以我認為由有易氏有易國或易氏部落演化成易姓,是易姓的起源。萍鄉(xiāng)東部易氏家譜說,易氏在殷商時是易氏部落,可印證這段歷史。我還記得,1942年先考?

刃裉旃嗉醵資霞頁聳?對我談過:易氏在古時是易氏部落。想必鄂東易氏舊譜中也有記載,當時我讀初中,未深化探討,聽聽而巳。但該譜卻仍牽附戰(zhàn)國魏易愷為受封易水得姓的始祖,竟與贛譜的狀況相像,無視殷商以前巳有易氏部落名,仍牽附其后的春秋戰(zhàn)國時受封說。歷來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