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nèi)…………○…………裝…………○…………內(nèi)…………○…………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nèi)※※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今天印度半島,唐朝時稱為()A.天竺B.大食C.大秦D.新羅2、商鞅變法法令中,能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措施是()A.加強刑罰B.獎勵生產(chǎn)C.獎勵軍功D.推行縣制3、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產(chǎn)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這些影響包括()

①促進了土地的私有化②提高了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③強化了周王朝的統(tǒng)治④引發(fā)了改革變法的時代風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秦有秦國和秦朝之分,下列事件與秦國時代無關的是()A.修建都江堰B.商鞅變法C.秦滅六國D.開鑿靈渠5、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經(jīng)過二十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A.1842——1870年B.1911——1939年C.1919——1947年D.1921——1949年6、1038年,黨項族首領元昊建立的西夏定都在興慶府,也就是今天的()A.河南開封B.浙江杭州C.寧夏銀川D.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南7、2017年丁酉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的主題確定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這主要是因為黃帝()A.發(fā)明了文字、編制了樂譜B.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C.他曾經(jīng)打敗過炎帝和蚩尤D.治水有功,三過家門而不入8、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假如臺灣府的長官要向其直屬上級請示一項重大決策,那么,批復的機關應為()

A.臺灣省B.福建省C.軍機處D.皇帝9、“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首詩描寫的是()的節(jié)日歡樂氣氛.A.漢朝B.唐朝C.宋朝D.元朝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0、(判斷題,正確的填寫A,錯誤的填寫B(tài))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滅六國,完成統(tǒng)一。這個年代用世紀紀年法表示是公元前3世紀晚期。11、明朝中期,在東南沿??官恋拿褡逵⑿凼莀___;在東南沿海堅持抗清、從荷蘭手中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是____。12、22、唐太宗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________。13、戰(zhàn)國時期,各國經(jīng)過變法,____逐步確立起來。14、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的思想家是____;主張“兼愛”、“非攻”的思想家是____。15、武帝曾先后兩次派遣____出使西域,為開辟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____奠定了基礎。16、為加強思想統(tǒng)治,秦始皇實行“______”,給中國古代文化造成巨大損失。漢武帝實行“______”,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家住泉州的小林經(jīng)常帶外國商人去參觀佛教遺跡清真寺,收入豐厚。18、東晉南朝時,江南的瓷器燒制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白瓷已成為人們?nèi)粘5纳钣镁摺?9、秦統(tǒng)一順應了歷史潮流,秦的中央集權制度導致了它迅速滅亡。()20、距今約三萬年的山頂洞人使用磨制石器,有愛美觀念,過著氏族生活。()21、《史記始皇本紀》說:“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边@段話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點是皇位世襲,權力在一家傳承。()22、歌星劉德華唱的《中國人》中有一句歌詞說:“五千年的風和雨啊,藏了多少夢”,可見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知的最早人類來源于黃河流域。______(判斷對錯)23、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較全面的反映了臨安繁華的都市生活。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材料題(共3題,共6分)24、材料一唐太宗曾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p>

材料二“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p>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應什么民族政策?這種思想對唐朝歷史有何積極意義?唐太宗也因此被北方各少數(shù)民族尊稱為什么?

(2)材料二引用了什么人的話?“和同為一家”指的是什么事?

(3)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唐朝和吐蕃“和同為一家”的另一件事是什么?25、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以至于今天仍有很多人追憶著唐朝;追憶那盛世的歡歌,追憶那詩歌中的豪邁,追憶那開放的胸懷。

請回答:

(1)唐太宗;唐玄宗統(tǒng)治時期出現(xiàn)了怎樣的治世局面?這兩位帝王在位時采取了哪些相同的措施促使了治世局面的形成?

(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唐朝時期出現(xiàn)的新生產(chǎn)工具;灌溉工具、聞名世界的手工業(yè)品、對外交流的代表人物及事跡。

(3)通過上述探究并結合相關知識,你認為唐朝是怎樣的一個朝代?26、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中外交流不僅使中華文明更加輝煌,而且促進世界文明的發(fā)展。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長安是整個絲綢商貿(mào)之路的起點。經(jīng)過幾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時,長安成為世人矚目的國際名城,全世界的人們都向往著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從容地吸取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營養(yǎng)。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貿(mào)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長江下游的幾個大城市,為了能征收關稅,將壟斷貿(mào)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開始于8世紀,在宋代這些關稅成為政府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在宋代中國人逐漸開始成為海外貿(mào)易中的主角。

--費正清。賴肖爾《中國:傳統(tǒng)與變革》材料三《明史》記載:“(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材料四“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p>

--馬克思請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材料一;寫出唐朝兩位高僧曾經(jīng)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的事跡。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國人逐漸成為海外貿(mào)易中的主角”;導致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最重要的技術條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貿(mào)易的機構是什么?

(3)據(jù)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船隊最遠到達的地區(qū)?

(4)根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清朝釆取了怎樣的對外政策導致“與外界隔絕”?這個政策對中國的主要影響是什么?

(5)根據(jù)以上材料,談一談它對社會主義建設的啟示。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印度半島在唐朝時的稱謂。今天印度半島,唐朝時稱為天竺,故選A?!窘馕觥俊敬鸢浮緼2、B【分析】【分析】注意抓住題干中的關鍵詞“經(jīng)濟”,分析四個選項,A、D兩項是政治方面的措施.鞏固了統(tǒng)治。C項是軍事方面的內(nèi)容,提高了軍隊的戰(zhàn)斗力。只有B項調(diào)動了農(nóng)民的積極性,促進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符合題意。故選B?!军c評】考查對獎勵生產(chǎn)的理解3、C【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期,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促進了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私人開墾的土地越來越多,這就促進了土地的私有化。同時,鐵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農(nóng)作物的產(chǎn)量,也引發(fā)了改革變法的時代風潮。因此,①②④的說法都是正確的。而③的說法與史實不符,因為到了戰(zhàn)國時期,周王朝的統(tǒng)治已名存實亡?!窘馕觥緾4、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秦國時代的主要事件。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秦國時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秦國時期商鞅變法增強了秦國實力,為消滅六國奠定了基礎。秦朝時期,秦始皇為統(tǒng)一嶺南地區(qū),下令開鑿靈渠,是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結起來,對中原地區(qū)通南方、西南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綜上所述,故選D?!窘馕觥緿5、D【分析】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經(jīng)過二十八年艱苦卓絕斗爭的認識與理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是中國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人民經(jīng)過二十八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使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所以這里的“二十八年”是1921——1949年,因此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解析】D6、C【分析】據(jù)所學知;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歷史上稱為西夏.

故選C.

本題考查西夏的建立;知道1038年黨項族的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定都興慶(今寧夏銀川).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權并立.【解析】【答案】C7、B【分析】相傳黃帝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fā)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女嫘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抽絲技術,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故說“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是因為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選B。

本題考查黃帝;知道黃帝被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本題考查黃帝,考查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窘馕觥緽8、B【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臺灣府的設置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后,臺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正式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駐軍一萬駐守。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臺灣的管轄,這一舉措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有利于臺灣經(jīng)濟開發(fā)、社會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因而臺灣府的長官要向其直屬上級請示一項重大決策,批復的機關應為福建省。故選B?!窘馕觥緽9、C【分析】在宋代的時候;今天的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都有了.宋代稱春節(jié)為“元旦”,最受重視.元旦前除夕夜,百姓要祭祀祖先,掛年畫,貼“桃符”,合家守歲到天明.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來拜年.從詩句“爆竹聲”、“總把新桃換舊符”等詞語,可以看出描述的是過春節(jié)時的情景.

故選C.

此題考查的是我國宋代人民豐富的社會生活.

解答本題注意準確識記宋代的社會生活概況.【解析】C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0、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公元紀年的方法。這一年是三位數(shù)即在100~999年之間,那么把這一年的第一位數(shù)加上1,就可得到這一年所在的世紀。例如公元618年,第一位數(shù)為6,6+1=7,所以這一年是在公元7世紀里。公歷的一個世紀中,又分為早期(初期),中期,晚期(未期),或前半期后半期等。早期(初期),一般是一個世紀的前30年;中期,指一個世紀的中間50年。晚期(未期),指一個世紀的后20年;前半期和后半期是指一個世紀的前50年和后50年。所以公元前221年,用世紀紀年法表示是公元前3世紀晚期。考點: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大一統(tǒng)的秦漢帝國·秦帝國的興亡·秦朝的建立【解析】【答案】A11、戚繼光鄭成功【分析】【分析】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盜,經(jīng)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被稱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東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搶劫分贓,威脅百姓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戚繼光到浙東沿??官粒M建一支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戚家軍,九戰(zhàn)九捷,平息了東南沿海的倭患,被尊為民族英雄,永遠載入史冊。

明朝后期;荷蘭殖民者侵占了我國寶島臺灣。清初,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殖民者手中收復臺灣。1661年他率領數(shù)百戰(zhàn)艦,橫渡臺灣海峽,在臺灣人民的幫助下,1662年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不愧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點評】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中外的交往與沖突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社會的危機·收復臺灣與抗擊沙俄12、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貞觀之治的有關知識。聯(lián)系所學知識,唐太宗注意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所以“唐太宗任命富于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薄窘馕觥糠恐\杜斷。13、封建制度【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戰(zhàn)國時期;各國變法的影響,學生需掌握好基礎知識。

【點評】考查學生記憶能力。14、老子墨子【分析】【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百家爭鳴時期各個學派的思想主張;屬于基礎知識。道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他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墨家創(chuàng)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希望人們互助互愛,反對以強凌弱的侵略戰(zhàn)爭。所以此題答案應為老子、墨子。

【點評】人教新課標版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chǎn)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明的勃興(二)。15、略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張騫通西域的相關內(nèi)容。漢武帝為反擊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張騫出使西域。張騫到過大宛、大月氏等國,獲得了前所未聞的西域資料,也向各國介紹了漢朝的情況。司馬遷將此行稱為“鑿空”。公元前119年,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諸國也紛紛派使者回訪,漢朝終于和西域各國建立了友好關系。張騫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區(qū)第一次與內(nèi)地連成一體。促進了西域和內(nèi)地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豐富了漢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張騫通西域,奠定了我國對新疆地區(qū)的管轄和開發(fā)基礎,后來,西漢設置了西域都護。張騫通西域后,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開始發(fā)展起來,為開通“絲綢之路”奠定了基礎。故填張騫、絲綢之路。

【解析】張騫絲綢之路

16、略

【分析】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發(fā)布焚書令,規(guī)定除政府外,民間只準留下有關醫(y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其他書都要燒掉;以后再有談論儒家詩書的都要判處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評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陽活埋.這就是歷史上的“焚書坑儒”.為了實現(xiàn)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到排斥.在長安興辦太學,推行儒學教育.

故答案為: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本題主要考查焚書坑儒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和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措施.【解析】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三、判斷題(共7題,共14分)17、×【分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清真寺遺跡是不屬于佛教的,佛教遺跡有開元寺等?!军c評】本題考查佛教的史實。18、×【分析】【分析】這是基礎題,需要學生有較好的知識積累,學生根據(jù)自己平時的歷史知識儲備,不難得出正確答案,江南的青瓷燒制技術在此時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技術的提高有助于青瓷器具的使用,青瓷成為人們?nèi)粘5纳钣闷贰!军c評】本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19、×【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秦朝滅亡的相關知識點。秦朝的統(tǒng)一順應了歷史潮流,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秦始皇時期實行暴政,他的兒子繼位后,更加殘暴。他和宦官趙高狼狽為奸,任意屠殺他的兄長姐妹和文武大臣,政治十分黑暗。由于秦的暴政,導致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推翻了秦朝的統(tǒng)治。故題目錯誤。故選F。【解析】F20、×【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山頂洞人的史實。山頂洞人生活在距今約1.8萬年前,使用打制石器,有愛美觀念,處于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窘馕觥俊敬鸢浮垮e21、×【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皇帝制度。《史記始皇本紀》說:“天下之事無小大皆決于上;上至以衡石量書,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边@段話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點是皇帝總攬全國一切大權,而不是皇位世襲,權力在一家傳承。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注意掌握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22、×【分析】生活在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的云南元謀人是我國境內(nèi)已知的最早人類。云南省元謀縣位于長江流域。我國境內(nèi)目前已知的最早人類來源于黃河流域;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元謀人。在元謀人遺址;我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兩顆門牙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炭屑;小塊燒骨。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需要靈活運用元謀人的歷史地位與生活地區(qū)?!窘馕觥俊?3、×【分析】北宋畫家張擇端的畫《清明上河圖》描寫了北宋首都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北宋都城開封,是當時著名的商業(yè)中心,《清明上河圖》是汴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人物栩栩如生,北宋的城市面貌和當時各階層人民的生活躍然紙上,真實形象地再現(xiàn)了開封作為商業(yè)城市的繁華景象,代表了宋代社會風俗畫的最高成就?!皬垞穸说摹肚迕魃虾訄D》較全面的反映了臨安繁華的都市生活?!闭f法錯誤。

故答案為:×。

本題考查《清明上河圖》。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宋元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解析】×四、材料題(共3題,共6分)24、略

【分析】

本題以唐太宗和尺帶珠丹的話為切入點;考查唐朝的民族關系.

本題以唐朝的民族關系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1)“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意思是:自古以來帝王都以中原民族為貴,而輕視周邊少數(shù)民族,我卻對他們一視同仁.因此材料反映了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北方各族擁護,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和民族融合.由于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少數(shù)民族的擁戴,被北方各少數(shù)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2)由“又蒙降金城公主”結合所學;唐中宗時將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可知材料二引用的是尺帶珠丹的話.由“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可知,“和同為一家”指的是金城公主入藏.

(3)唐太宗時期;將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許多工藝品;谷物、菜籽、藥材、茶葉以及歷法、生產(chǎn)技術與各種書籍,大大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與進步.

故答案為:

(1)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北方各族擁護;有利于國家的穩(wěn)定和民族融合;天可汗.

(2)尺帶珠丹;唐蕃和親(金城公主入藏).

(3)文成公主入藏.25、略

【分析】

本題考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盛唐的社會氣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掌握相關的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盛唐的社會氣象、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解析】(1)唐太宗在位期間減輕農(nóng)民的負擔;輕搖薄賦發(fā)展生產(chǎn)。注意戒奢從簡,減輕農(nóng)民的賦稅勞役等。他統(tǒng)治時期稱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開元年間)政治清明,經(jīng)濟空前繁榮,倉庫充實,人口明顯增加,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唐太宗;唐玄宗在治理國家方面采取的相同措施是重視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重視選拔人才,改革吏治等。

(2)唐朝時期出現(xiàn)的新生產(chǎn)工具是曲轅犁;唐朝農(nóng)民改進了犁的構造,發(fā)明了曲轅犁,唐朝農(nóng)民還發(fā)明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唐朝時聞名世界的手工業(yè)品是唐三彩。唐太宗時玄奘西游天竺,求取佛經(jīng),歸國后寫成了《大唐西域記》。唐玄宗時鑒真東渡日本,弘揚了佛法,傳播了唐朝文化,對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貢獻。

(3)通過上述探究并結合相關知識可知;唐朝是一個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民族和諧、對外交往頻繁、科技領先、文化成就輝煌的朝代。

故答案為:

(1)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勵精圖治、整頓吏治、任用賢才、發(fā)展經(jīng)濟(或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

(2)曲轅犁;筒車、唐三彩、玄奘西游天竺;寫成《大唐西域記》、鑒真六次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3)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繁榮、民族和諧、對外交往頻繁、科技領先、文化成就輝煌。26、略

【分析】

(1)本題以“唐朝兩位高僧”為切入點;考查唐朝時曾經(jīng)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的鑒真和玄奘.

(2)本題以“在宋代中國人逐漸開始成為海外貿(mào)易中的主角”為切入點;考查宋朝海外貿(mào)易的相關內(nèi)容。

(3)本題以“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為切入點,考查鄭和下西洋相關史實的準確識記.

(4)本題以“與外界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為切入點,考查了明清的相關知識.

(5)本題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

本題以歷代海外貿(mào)易為背景考查我國對外關系的發(fā)展,考核學生對歷史問題的知記,理解、分析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課本知識,解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各個朝代對外關系的內(nèi)容.【解析】(1)依據(jù)題干“唐朝兩位高僧”可知;鑒真是唐朝著名僧人,為弘揚佛法,他六次東渡,終于到達日本.在日本除講授佛經(jīng)外,還把唐朝的詩歌;書法、繪畫、雕塑、建筑等技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