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學重點題型練習:化學反應原理的綜合應用_第1頁
2024年高考化學重點題型練習:化學反應原理的綜合應用_第2頁
2024年高考化學重點題型練習:化學反應原理的綜合應用_第3頁
2024年高考化學重點題型練習:化學反應原理的綜合應用_第4頁
2024年高考化學重點題型練習:化學反應原理的綜合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氮及其化合物的轉(zhuǎn)化過程如圖所示。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催化劑a表面發(fā)生了極性共價鍵的斷裂和形成

B.W與乩反應生成NHL的原子利用率為100%

C.在催化劑b表面形成氮氧鍵時,不涉及電子轉(zhuǎn)移

D.催化劑a、b能提高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答案】B

【詳解】A.催化劑A表面是氮氣與氫氣生成氨氣的過程,發(fā)生的是同種元素之間非極性共價鍵

的斷裂,A項錯誤;

B.M與匕在催化劑a作用下反應生成NH?屬于化合反應,無副產(chǎn)物生成,其原子利用率為100%,

B項正確;

C.在催化劑b表面形成氮氧鍵時,氨氣轉(zhuǎn)化為NO,N元素化合價由-3價升高到+2價,失去

電子,C項錯誤;

D.催化劑a、b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不能提高反應的平衡轉(zhuǎn)化率,D項錯誤。

2.乙烯氣相直接水合反應制備乙醇CH4(g)+H2(D(g)=C2HQH9)。乙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隨溫度、

壓強的變化關系如下(起始時,n(H2O)=n(C2H,.)=lmol,容器體積為1L)0

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乙烯氣相直接水合反應的AH<0

B.圖中壓強的大小關系為:P1>P2>p3

C.圖中a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16

D.達到平衡狀態(tài)a、b所需要的時間:a>b

【答案】B

【分析】依據(jù)圖像分析,在同一個壓強下,隨著溫度的升高,乙烯平衡轉(zhuǎn)化率降低,不利于平

衡向正反應方向進行,可知該反應正方向為放熱反應;根據(jù)C2H4(g)+HQ(g)=C2HQH(g)可知,

該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體系,再結(jié)合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及壓強與溫度對速率與平衡的影響作

答。

【詳解】A.根據(jù)上述分析可知,乙烯氣相直接水合反應為放熱反應,即AHvO,A項正確;

B.由方程式C2H<g)+H2O(g)=C2H50H(g)可知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氣體分子數(shù)減小的反應,所以

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乙烯的轉(zhuǎn)化率提高,因此壓強關系是:5<p2Vp3<P*B項錯誤;

C.根據(jù)圖示可知,起始時,n(H2(3)=n(C2H容器體積為1L,a點乙烯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為20%,則轉(zhuǎn)化的乙烯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2mol/L,則:C2H4(g)+H2O(g)=C2H5OH(g)

開始(mol/L)110

轉(zhuǎn)化(mol/L)0.20.20.2

平衡(mol/L)0.80.80.2

項正確;

所以仁旃浣低近4C

D.增大壓強,化學反應速率會加快.則反應達到平衡的時間會縮短,由卜述分析可知,p2<p3.

因此達到平衡狀態(tài)a、b所需要的時間:a>b,D項正確。

3.二氧化硫是危害最為嚴重的大氣污染物之一,它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研究CO催化還原

SQ的適宜條件,在燃煤電廠的煙氣脫硫中具有重要價值。

I.從熱力學角度研究反應

產(chǎn)1

(1)C(s)+O2(g)—CO2(g)-393.5kJmol'

二+1

CG2(g)+C(s)—2CO(g)172.5kJ-mol-

△%二4

S(s)+O2(g)^SO2(g)-296.0kJmol

寫出CO還原SO?的熱化學方程式:o

(2)關于C。還原S5的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o

A.在恒溫恒容條件下若反應體系壓強不變則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B.平衡狀態(tài)時,2i/正(CO)二憶逆(S0?)

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SO2的濃度C。的平衡轉(zhuǎn)化率增大

D.在恒溫恒壓的容器中向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體系中充入N3sd的平衡轉(zhuǎn)化率不變

II.NCX的排放主要來自于汽車尾氣,包含NO2和NO,有人提出用活性炭對NO,進行吸附,

發(fā)生反應如下:

反應

a:C⑸+2NO(g)0N2(g)+CO2(g)-34.0kJ/mol

反應b:2c(s)+2NC)2(g):5=±N式g)+2COKg)\H=-64.2kJ/mol

(3)對于反應a,在T】C。時,借助傳感器測得反應在不同時間點上各物質(zhì)的濃度如下:

時間(min)

01020304050

濃度(moll?)

NO1.000.580.400.400.480.48

N200.210.300.300.360.36

①0?lOmin內(nèi),NO的平均反應速率v(NO)=當升高反應溫度,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K(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②30min后,只改變某一條件,反應重新達到平衡;根據(jù)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判斷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2)A、根據(jù)反應方程式,硫為固體,其余為氣體,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之和不相等,因此

當壓強不再改變,說明反應達到平衡,故A正確;

B、不同物質(zhì)的速率表示達到平衡,要求反應的方向一正一逆,且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系數(shù)之比,

即v正(CO)=2V逆(SO2),故B錯誤;

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S5的濃度,增加反應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反應移動,C。的轉(zhuǎn)

化率增大,故C正確;

D、恒溫恒壓下,通入非反應氣體,容器的體積增大,物質(zhì)的量濃度降低,平衡向逆反應方向

進行,S0?的轉(zhuǎn)化率的降低,故D錯誤;答案為AC;

(3)①根據(jù)反應速率數(shù)學表達式,v(NO)=(1.00-0.58)mol/L-10min=0.042mol/(Lmin);反應

a和b都是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化學平衡常數(shù)只受溫度的影響,即

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K減?。?/p>

②A、活性炭為固體,加入活性炭,不影響化學平衡,故A不符合題意;

B、通入一定量的NO,NO濃度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M濃度增大,故B符合題意;

C、適當縮小容器的體積,所有氣體的濃度均增大,故C符合題意;

D、加入合適的催化劑,不影響化學平衡,故D不符合題意;答案為BC;

(4)①根據(jù)示意圖,1050kPa前,反應未達到平衡,隨著壓強增大,反應速率增大,NO?的

轉(zhuǎn)化率加快假設通入

;lmolNO2,2C(s)+2NO2(g)x—-N2(g)+2c5(g)

起始:100

變化:0.40.210.4

平衡:時,

0.60.20.4HOOkPaNO2

的體積分數(shù)為0.6mol/(0.6+0.2+0.4)molxl00%=50%;

②NO2的體積分數(shù)為1/2,M的體積分數(shù)為0.2mol/(0.6+0.2+0.4)mol=l/6,CO2的體積分數(shù)為

p2p(l.lxio6xi)2xl.lxio6xl(—)2x—(i)2xl

乎$----------2-----------、=或。

1/3,KP=1*.L2xl.lxl()636xi.ixi()6pa

P?(l.lxlO6xl)2(竺)21

21.24

4.(2019?山東省德州市高考聯(lián)考模擬)用化學反應原理研究N、S元素的化合物有著重要的意

義。

(1)已知:一定溫度下

2SO2(g)+O2(g)^2SO3(g)AHF-196.6kJmo

2NO(g)+O2(g)F=^2NO2(g)AH2=-113.8klmol"

寫出乂和〈反應生成的熱化學方程式

NOg)SOg)SO3(g)WNO(g)

(2)一定溫度下,分別向A、B容器中充入5moiNO和2.5molO2,A保持恒容,B保持恒

壓。發(fā)生反應2NO(g)+O2(g)12NC>2(g)[不考慮2NC)2(g),起始時A、B的體

積均為2Lc

①下列能說明A、B容器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o

a.A、B容器的壓強均不發(fā)生變化

b.A、B容器中氣體顏色均不發(fā)生變化

c.A、B容器中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d.A、B容器中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②一C。時,A、B容器均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A中。2的濃度為0.則NO的轉(zhuǎn)化率為

B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二.

(3)將一定量的Sd和5通入A容器中,測得S5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實線所示。

ZL)£O?

儂宿液

(NH4):SO4

■???/p>

①ab、be、cd三段平均反應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de段平均反應速率為.

②僅改變某一個條件,測得S5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中虛線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是

③:圖裝置可將霧霾中的N。、SOZ轉(zhuǎn)化為(NHGSO*則陰極的電極反應為o

【答案】⑴1

N02(g)+SO2(g)=SO3(g)+N0(g)△H=-4L4kJ?mol

(2)①bd②60%4.5

②加入催化劑

(3)①ab0@NO+6H*+5e=NH/+H2O

【解析】⑴①2s⑹+5(g)=2Sd(g)AHF-196.ekJmol1

1

②2N0(g)+O2(g)U2NO2(g)AH2=-113.S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①-②得:

NO?(g)+S0?(g)=SO3(g)+N0(g)AH=-41.4kJ-mol

答案:N。(g)+SO2(g)=SO3(g)+NO(g)△H=-4L4kJ?mo-

(2)①變量不再發(fā)生變化,證明達到了平衡;注意A保持恒容,B保持恒壓;

a.B容器的壓強是定值,不是變量,故不選a;

b.A、B容器中氣體的顏色均不發(fā)牛變化,說明Nd的濃度不在發(fā)牛變化.故選b;

c.A容器中氣體的密度是定值,不是變量,故不選c;

d.因為M=m/n,m是定值,n是變量,所以平均摩爾質(zhì)量是變量,故選d;

②列A容器中反應的三行式:

2N0(g)O2(g)2N0,(g)

c(初)2.51.250

△c1.50.751.5

c(末)10.51.5

則NO的轉(zhuǎn)化率:—x100%=60%k二」二4.5因為A、B容器溫度相同,所以平

2.512X0.5

衡常數(shù)相等;

(3)①因為單位時間內(nèi)變化越大反應速率越快,所以ab段平均反應速率最大;由段已達平

衡,故平均反應速率為0;

②對于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量發(fā)生變化的反應來說,只是加快反應速率,并未影響平衡,應該是加

入催化劑;

③陰極發(fā)生的應該是化合價降低,得電子的反應,因此NO生成NHJ三步法配五①根據(jù)化

合價變化,標明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NO+50=NH:②根據(jù)左右兩邊電荷守恒確定氫離子的位置和系數(shù)

NO+6H小田③根據(jù)原子守恒確定水分子的位置和系數(shù)NO+6H,+5e=NHj+HzO;因此

電極反應式為4

NO+6H+5e=NH/+H2O;

5.以海綿銅(CuO、Cu)為原料制備氯化亞銅(CuCI)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SO2、NaCI

CuSO4溶液-----——---->CuCl沉淀

沉淀

x必出濃HNO3、稀H2s0,

海綿銅----------------

溶解。2、HO

NO----2-?HNO3、HNO-----------?HNO

吸收2電解

“溶解”過程:牛成「的反應方程式:、

(1)CuSOCuO+HSCX===CuSO4+TO

(2)“吸收”過程:

①2NO(g)+02(g)—2NO2(g)AH=-112.6kJmol

提高NO平衡轉(zhuǎn)化率的方法是______(寫出兩種)。

②吸收NO?的有關反應如下:

反應1

I:2NO2(g)+H2O(I)===HNO3(aq)+HNO2(aq)AH=-116.1kJmol'

反應1

II:3HNO2(aq)===HNO3(aq)+2NO(g)+H2O(I)AH=-75.9kJ-mol

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和NO的熱化學方程式是______o

(3)“電解”過程:

HNO2為弱酸。通過電解使HN5得以再生,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是______o

(4)“沉淀”過程:

①產(chǎn)生CuCI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o

②加入適量Na2c能使沉淀反應更完全,原因是_______o

(5)測定CuCI含量:

稱取氯化亞銅樣品mg,用過量的FeCh溶液溶解,充分反應后加入適量稀硫酸,用xmol-L'

的LSd溶液滴定到終點,消耗溶液滴定時發(fā)生的離子反應:2

LCLdvmLoCr2O7'+6Fe"+

14印===2c產(chǎn)+6Fe3*+7HQ樣品中CuCI(M=99.5gmol1)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答案】

(1)3CU+2HNO3+3H2SO4=3CUSO4+2NOT+4H2O

(2)①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提高c(O2)等②

1

3NO2(g)+H2O(g)=2HNO3(aq)+NO(g)AH=-212.1kJ-mor

+

(3)HNO2-2e+H2O=3H+NO-

(4)①2Cu2++SO/2C「+2Hq=2CuCl?J+②CO;?消耗H卡,使c(H)減小,有利于生

成CuCI的反應TF向進行

(5)°-597xyxi00%

m

【分析】海綿銅(CuO、Cu)中CuO與稀硫酸反應轉(zhuǎn)化為硫酸銅,因硝酸在酸性條件下具有

氧化性,會將Cu氧化為銅離子,最終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再講銅離子還原為

氯比亞銅;NO合理利用經(jīng)過氧化與電解過程得到硝酸,據(jù)此分析作答。

【詳解】(1)“溶解”過程除了氧化銅溶于稀硫酸過程,Cu在酸性條件下與硝酸會發(fā)生氧化

還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3CU+2HNO5+3H2SO4=3CUSO4+2NOT+4H2O,

3CU+2HNO,+3H,SO4=3CUSO4+2NOT+4HQ;

1該反應正向是氣體體積分數(shù)減小

(2)①2N0(g)+02(g)-2NO2(g)AH=-112.6kJmol,

的放熱反應,則提高N。平衡轉(zhuǎn)化率的方法可以為:降低溫度、增大壓強、提高c(oj等(任

寫兩種即可);

②根據(jù)蓋斯定律可知,;(反應Ix3+反應II)得到用水吸收NO2生成HNO3和N。的熱化學

方程式為:3NO〈g)+H2O(g)=2HNCh(aq)+NO(g)AH=--[-116.1kJmol」x3+(-75.9

2

kJ-mol1)]=-212.1kJmor1,故答案為:3NOKg)+H2O(g)=2HNOKaq)+NO(g)4H=-212.1kJmol」;

(3)電解過程中,陽極HNOz發(fā)生失電子的氧化反應生成硝酸,其電極反應式為

+

HNO2-2e+H2O=3H+NO:;

(4)①銅離子與二氧化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氯化亞銅,其離子方程式為:

2++;

2CU+SO2+2C1+2H2O=2CUC1J+SO;+4H

2++

②生成氯化亞銅沉淀的方程式為:2CU+SO2+2C1+2H,O=2CUC1;+S0^+4H,反應中有硫

酸生成,加入適量Na2c(X其中CO;消耗H+,使c(H)減小,有利于生成CuCI的反應正向進

行;

(5)氯化亞銅與氯化鐵發(fā)生反應:2++80=尸產(chǎn)+(:廣+(3匚加入LSd溶液,發(fā)生反應:

2>23+34反應的關系式為

6Fe+Cr2O7+14H^=6Fe+2Cr+7H2O,

」242

6CCI~6Fe~Cr2O7"

61

nxyxlO3mol

n=6xyxl03mol

m(CuCI)=995g/molx6xyxl0mol=0.597xyg

則建品中CuCI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2"xl00%。

6.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xù)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wèi)

戰(zhàn)!”以NO,為主要成分的霧霾的綜合治理是當前重要的研究課題。

I.汽車尾氣中的NO④和CO⑼在一定條件下可發(fā)生如下反應:

反應①2NO(g)+2CQg)'N29)+2CC)2g)AHio

11

(1)已知:反應②N^+O刈02N0⑹AH2=+180.5kJ-mol-,CO的燃燒熱為283.0kJmol,

貝IJAH尸o

(2)在密閉容器中充入5moicO和4moiNO,發(fā)生上述反應①,圖1為平衡時NO的體積分

數(shù)與溫度、壓強的關系。

sooM/r

a*MN

①溫度:L—入(填“<”或“〉”)。

②若在D點對反應容器升溫的同時擴大體積使體系壓強戒小,重新達到的平衡狀態(tài)可能是圖

中A~G點中的一點°

(3)某研究小組探究催化劑對CO、NO轉(zhuǎn)化的影響。將NO和CO以一定的流速通過兩種不

同的催化劑進行反應,相同時間內(nèi)測量逸出氣體中NO含量,從而確定尾氣脫氮率(脫氮率即

NO的轉(zhuǎn)化率),結(jié)果如圖2所示。若低于200C0,圖2中曲線I脫氮率隨溫度升高而變化不大

的主要原因為;2點—(填“是”或“不是”)對應溫度下的平衡脫氮率,說明其理由

II.MO是一種強溫室氣體,且易形成顆粒性污染物,研究M0的分解對環(huán)境保護有重要意義。

碘蒸氣存在能大幅度提高的分解速率,反應歷程為:

(4)N2O

第一步(快反應)

l2(g)?21(g)

第二步(慢反應)

l(g)+N2O(g)->Nz(g)+IO(g)

第三步〈(快反應)

IO(g)+N2O(g)-M(g)+Og)+b(g)

實臉表明,含碘時NQ分解速率方程v=kc(NQHc&)『5(k為速率常數(shù))。下列表述正確的是一o

A.I2濃度與MO分解速無關B.第二步對總反應速率起決定作用

C.第二步活化能比第三步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