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高一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一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一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一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湘教版高一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湘教版高一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52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題文】如圖所示,在傾角為300的斜面上;質量為0.1kg的小球從斜面上的A點水平拋出落在斜面上的B點,測得AB之間的距離為S=0.4m,空氣阻力不計,那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球從A點拋出到B過程重力做功為0.2JB.若取A點為零勢能位置,小球在A點的重力勢能小于B點重力勢能C.小球從A點拋出到B點的時間為0.2sD.小球從A點運到到B點過程中機械能增加2、下列情況中的運動物體,能看成質點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傳B.調整人造衛(wèi)星的姿態(tài),使衛(wèi)星的照相窗口對準地面C.計算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的運行時間D.跳水運動員完成跳水動作3、如圖是一個半球形碗,內壁光滑,兩個質量相等的小球A、B在碗內不同水平面做勻速圓周運動,F(xiàn)代表碗面對球的支持力,v、a、ω分別代表線速度、加速度、角速度.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vA<vBB.FA<FBC.aA<aBD.ωB<ωA4、一輛汽車在平直路面上以10m/s

的速度運動,若剎車時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

則在剎車后10s

內,汽車的位移是()

A.100m

B.50m

C.25m

D.20m

5、如圖所示,小球從彈簧正上方一定高度落到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輕質彈簧上,直至速度為零,則從小球接觸彈簧開始到壓縮彈簧至最低點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A.小球的動能一直減小B.小球的機械能一直減小C.小球的動能先增大后減小D.小球的機械能先增大后減小6、一人沿著半徑R=40m的圓形噴水池邊散步,當他走了3圈半時,他的位移大小和經(jīng)過的路程是()A.880m,880mB.80m,880mC.80m,80mD.880m,80m7、關于人造地球衛(wèi)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地球周圍作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的線速度都等于7.9km/s

B.發(fā)射速度大于7.9km/s

的人造地球衛(wèi)星進入軌道后的線速度一定大于7.9km/s

C.由v=GMR

可知,離地面越高的衛(wèi)星其發(fā)射速度越小D.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因某種原因緩慢減小,其線速度將變大8、甲、乙兩車以相同的速率V0

在水平地面上相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某時刻乙車先以大小為a

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當速率減小到0

時,甲車也以大小為a

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

為了避免碰車,在乙車開始做勻減速運動時,甲、乙兩車的距離至少應為(

)

A.v022a

B.v02a

C.3v022a

D.2v02a

9、足球運動員已將足球踢向空中;如圖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飛行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圖中,正確的是(G為重力,F(xiàn)為腳對球的作用力,F(xiàn)f為空氣阻力)()

A.B.C.D.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0、某同學發(fā)現(xiàn)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時間間隔滴下一滴水,當?shù)?滴正欲滴下時,第1滴已剛好到達地面,于是他立即通過手中的電子表測出從某一滴水(計為第一滴)開始下落計時到第n滴水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為t,并用米尺測量出屋檐到地面的高度h,由此他計算出當?shù)氐闹亓铀俣萭=____.11、從車站開出的火車,做勻加速運動,最初一分鐘行540m,那么它在最初10s行駛_______m。12、在光滑水平面上,物體受兩個相互垂直的大小分別為F1=3N和F2=4N的恒力,其合力在水平方向上,物體從靜止開始沿合力方向運動了10m,則合力做功為_______J13、質量為0.1kg的物體自離地面80米高處做自由落體運動,物體在下落頭3秒內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焦,第3秒內重力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____瓦,第3秒末重力做功的即時功率是____瓦,物體離地面米高處動能和勢能相等(g=10m/s2)。14、一物體前一半時間平均速度為4m/s

后一半時間平均速度為8m/s

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為______.15、(1)在做“研究平拋運動”的實驗時;讓小球多次沿同一軌道運動,通過描點法畫小球做平拋運動的軌跡,為了能較準確地描繪運動軌跡:

A.通過調節(jié)使斜槽的末端保持______;

B.每次釋放小球的位置必須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

C.每次必須由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釋放小球;

D.小球運動時不應與木板上的白紙相接觸;

E.將小球的位置記錄在白紙上后;取下白紙,將點連成______(選填“折線”“直線”或“光滑曲線”)。

(2)為探究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小明利用了頻閃照相法,如圖所示,背景方格紙的小方格邊長L為2.5cm,A、B、C、D是實驗中獲得的同一小球在某段時間內先后經(jīng)過的四個連續(xù)的點,g=10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小球在A點時;速度沿水平方向。

B.小球經(jīng)過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

C.小球水平拋出的初速度為1.5m/s

D.小球經(jīng)過B點時其豎直分速度大小為1.5m/s16、一質點從高處自由下落到地面恰好歷時3s,落地時的速度大小是____m/s,第3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m/s.評卷人得分三、簡答題(共9題,共18分)17、如圖所示,(a)圖表示某物體在x軸方向上的分速度的v-t圖象,(b)圖表示該物體在y軸方向上的分速度的v-t圖象.求:

(1)物體在t=0時的速度;

(2)t=8s時物體的速度;

(3)t=4s時物體的位移.18、某實驗小組為探究rm{ClO^{-}}rm{I_{2}}rm{SO_{4}^{2-}}在酸性條件下的氧化性強弱,進行如下實驗:實驗rm{壟脵}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鈉溶液,并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變藍;rm{(1)}寫出實驗rm{壟脵}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實驗rm{壟脷}取適量實驗rm{壟脵}后的溶液,滴加rm{4mL0.5mol隆隴L^{隆陋1}}亞硫酸鈉溶液,藍色恰好完全褪去。rm{(2)}實驗rm{壟脷}化學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____。rm{(3)}以上實驗說明,在酸性條件下rm{ClO^{-}}rm{I_{2}}rm{SO_{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____。實驗rm{壟脹}取適量實驗rm{壟脵}后的溶液,繼續(xù)滴加次氯酸鈉溶液,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生成物之一為食鹽加碘的原料rm{(NaIO_{3})}rm{(4)}寫出實驗rm{壟脹}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rm{(5)}一個完整的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可以拆寫成兩個“半反應式”,一個是“氧化反應式”,一個是“還原反應式”。如rm{2Fe^{3+}+Cu=2Fe^{2+}+Cu^{2+}}可拆寫為氧化反應式:rm{Cu-2e^{-}=Cu^{2+}}還原反應式:rm{2Fe^{3+}+2e^{-}=2Fe^{2+}}據(jù)此,將反應rm{2Al+2OH^{隆陋}+2H_{2}O=2AlO_{2}^{隆陋}+3H_{2}隆眉}拆寫為兩個“半反應式”:氧化反應式____:,還原反應式:____。rm{2Al+2OH^{隆陋}+2H_{2}O=

2AlO_{2}^{隆陋}+3H_{2}隆眉}19、如圖所示.

物體A

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體A

重80NA

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婁脤=0.3AB

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繩AC

水平,繩CD

與水平方向成37鈭?

角;CD

繩上的拉力為25N.

求:

(1)

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大?

(2)

物體B

重力為多大?20、【題文】如圖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一個三角木塊a,當物塊b在木塊a的斜面上做如下運動時;請判斷a與地面間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

(1)b沿斜面勻速運動或靜止在斜面上;

(2)b沿斜面加速下滑;

(3)b沿斜面減速下滑;

(4)當b沿斜面向上運動.21、一列火車進站前先關閉氣閥,讓車減速滑行,滑行x1=800m時速度減為關閉氣閥時的三分之一,這段滑行的時間為t1=40s;此后又繼續(xù)滑行了一段,停在車站.設火車在滑行過程中加速度始終維持不變,求:

(1)火車滑行過程的加速度大小和剛關閉氣閥時的速度v0大??;

(2)火車從關閉氣閥到停止滑行時,滑行的總位移x大?。?2、某同學想通過比較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強弱來驗證硫與碳的非金屬性的強弱,他采用了如圖所示的裝置rm{.}請回答:

rm{(1)}儀器rm{a}的名稱是______;應盛放下列試劑中的______.

A.稀硫酸rm{B.}亞硫酸rm{C.}氫硫酸rm{D.}鹽酸。

rm{(2)}儀器rm的名稱是______;應盛放下列試劑中的______.

A.碳酸鈣rm{B.}硫酸鈉rm{C.}氯化鈉rm{D.}碳酸鈉。

rm{(3)}儀器rm{c}中應盛放的試劑是______,如果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證明rm中反應產(chǎn)生了______,即可說明______比______酸性強,______比______非金屬性強,rm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23、有兩個力,一個是10N10N一個是2N2N它們的合力有可能等于5N5N10N10N15N15N么?合力的最大值是多少?最小值是多少?24、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

地球半徑為R.

某顆中軌道衛(wèi)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軌道離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徑的3

倍.

求:

(1)

該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大小為多少?

(2)

該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的周期為多少?25、如圖所示.

物體A

放在某一水平面上,已知物體A

重80NA

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婁脤=0.3AB

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繩AC

水平,繩CD

與水平方向成37鈭?

角;CD

繩上的拉力為25N.

求:

(1)

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為多大?

(2)

物體B

重力為多大?評卷人得分四、推斷題(共2題,共6分)26、圖示中,rm{A}為一種常見的單質,rm{B}rm{C}rm{D}rm{E}是含有rm{A}元素的常見化合物,它們的焰色反應均為黃色。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簉m{(1)}寫出化學式:rm{(1)}____________、rm{A}____________、rm{B}____________、rm{C}____________。rm{D}寫出物質rm{(2)}的用途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2)}寫出rm{B}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3)}向飽和rm{A隆煤C}溶液中通入足量rm{B隆煤D}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27、已知rm{A}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rm{B}為淡黃色粉末。在常溫下rm{C}為無色液體,rm{E}rm{G}rm{H}rm{I}rm{J}為氣體,其中rm{H}為黃綠色,其它為無色。rm{J}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rm{(}圖中部分產(chǎn)物已略去rm{)}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簉m{(1)}寫出化學式:rm{D}____,rm{K}____。rm{(2)}寫出rm{壟脷}的離子方程式:____。rm{(3)}反應rm{壟脺}不屬于下列何種反應類型____rm{(}填字母序號rm{)}A.化合反應rm{B.}氧化還原反應rm{C.}離子反應rm{D.}置換反應rm{(4)}若要確定rm{壟脹}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rm{M}物質,所選試劑為____rm{(}填序號rm{)}A.rm{KSCN}溶液和氯水rm{B.}鐵粉和rm{KSCNC.}濃氨水rm{D.}酸性高錳酸鉀溶液rm{(5)}將rm{F}加入到rm{M}的溶液里并露置在空氣中,可以觀察到整個過程的現(xiàn)象是:____。rm{(6)}常溫下,rm{H}與過量的rm{J}反應產(chǎn)生濃厚的白煙,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評卷人得分五、解答題(共4題,共20分)28、在平直公路上,一自行車與同向行駛的汽車同時經(jīng)過某點,它們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是:自行車x1=6t米,汽車米.

(1)出發(fā)后自行車經(jīng)多長時間追上汽車?

(2)自行車追上汽車時;汽車速度多大?

(3)自行車追上汽車前;二者間最大距離為多少?

29、如圖所示;在傾角一定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豎直擋板,擋住一個重為G的光滑球,球對豎直擋板的作用力的大小也為G.若擋板改變方向變?yōu)榇怪毙泵鎿踝∏?,球對擋板的作用力又是多少?/p>

30、在溜冰場上;運動員從起點出發(fā),先向北滑行了20m,然后折向西又滑行了15m,若以出發(fā)點為原點,向東為x軸正向,向北為y軸正向建立坐標系,則運動員終了位置的坐標是______,這位運動員的位移大小是______m,路程是______.

31、一雜技運動員騎摩托車沿一豎直圓形軌道做特技表演;若車運動的速率恒為20m/s,人與車的總質量為200kg,輪胎與軌道間的摩擦力大小總與它們間的正壓力成正比,且比例系數(shù)為μ=0.1,車通過最底點B時發(fā)動機功率為12kw.

求:(1)車通過最低點B時對軌道的壓力?

(2)求車通過最高點A時發(fā)動機的功率?

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2題,共4分)32、【題文】(10分)某飛船升空后,進入近地點距地心為r1,遠地點距地心為r2的橢圓軌道正常運行,然后飛船推進艙發(fā)動機點火,飛船開始變軌,即飛船在遠地點時,將質量為的燃氣以一定的速度向后方噴出后,飛船改做半徑為r2的圓周運動。設距地球無窮遠處為引力勢能零點,則距地心為r、質量為的物體的引力勢能表達式為已知地球質量萬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處重力加速度為g,飛船總質量為飛船沿橢圓軌道正常運行時遠地點;近地點兩處的速率與距地心的距離乘積相等。求:

(1)地球半徑;

(2)飛船在遠地點的速度大小v2;

(3)飛船在遠地點時,應將的氣體相對于地球多大的速度向后方噴出才能進入半徑為r2的圓軌道。33、【題文】從某一高處先后落下兩個鐵球,兩球用長35m的細繩相連.第一球降落1s后,第二球開始降落,若不計空氣阻力,第二個球下降多長時間細繩剛好被拉直(g取10m/s2)?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A|C【分析】【解析】

試題分析:小球從A點拋出到B豎直高度重力做功為由于A點高于B點,則A點的重力勢能大于B點的重力勢能;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可知小球從A點拋出到B的時間為小球從A點拋出到B的過程只有重力做功;則機械能守恒,所以正確選項為A;C。

考點:本題考查了平拋運動的規(guī)律和機械能守恒的應用。【解析】【答案】AC2、C【分析】解:A;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成質點,故A錯誤;

B;研究調整人造衛(wèi)星的姿態(tài);使衛(wèi)星的照相窗口對準地面時,要看衛(wèi)星的姿態(tài),不能看成質點,故B錯誤;

C;研究從北京開往上海的一列火車運行時間時;火車的長度可以忽略,所以可以看作質點,故C正確;

D;研究跳水運動員的跳水動作時;要看動作,不能忽略其體積形狀,不能看作質點,故D錯誤.

故選:C

當物體的形狀;大小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時;我們就可以把它看成質點,根據(jù)把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來判斷即可正確解答本題.

考查學生對質點這個概念的理解,關鍵是知道物體能看成質點時的條件,看物體的大小體積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產(chǎn)生影響,物體的大小體積能否忽略,與其他因素無關.【解析】【答案】C3、D【分析】解:以任意一球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由圖得到軌道對小球的支持力F=對于兩球θa>θb,所以Fa>Fb;

小球受重力mg和內壁的支持力N,由兩力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mgtanθ=mω2r,得,ω=設球的半徑為R,根據(jù)幾何關系可知,運動半徑r=Rsinθ,則ω=對于兩球θa>θb,則ωa>ωb,根據(jù)V=Rω知vA>vB;

向心加速度an=gtanθ,對于兩球θa>θb,則向心加速度aa>ab.

故選:D

以任意一球為研究對象;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出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小球所受支持力的表達式,再比較其大小。

分析受力情況,確定小球向心力的來源,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和圓周運動結合進行分析,是常用的方法和思路【解析】【答案】D4、C【分析】汽車剎車到停止所需的時間為在剎車后10s

時,車已經(jīng)停止,故此段時間內位移為故選C?!窘馕觥緾

5、B|C【分析】試題分析:從小球接觸彈簧開始到壓縮彈簧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先做加速運動,后做減速運動,所以動能先增加,后減小,故A錯誤,C正確;小球與彈簧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從小球接觸彈簧開始到壓縮彈簧至最低點的過程中,彈簧的形變增大,彈性勢能變大,所以小球的機械能一直減小,故B正確,D錯誤。考點: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析】【答案】BC6、B【分析】【解析】試題分析:走三圈半的路程為位移為B正確,考點:考查了位移和路程的區(qū)別【解析】【答案】B7、D【分析】解:A7.9km/s

是第一宇宙速度;也叫最大環(huán)繞速度,在地球周圍作勻速圓周運動的人造衛(wèi)星的線速度小于等于7.9km/s

故A錯誤,B錯誤;

C、由v=GMR

可知;離地面越高的衛(wèi)星線速度越小,由于高度越大,克服引力做功越多,所以離地面越高發(fā)射速度越大,故C錯誤;

D、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因某種原因緩慢減小,由v=GMR

可知;其線速度將變大,故D正確;

故選:D

人造衛(wèi)星的發(fā)射后先做離心運動;當運動到所受的萬有引力等于其做圓周運動所需要的向心力時會正常運行,發(fā)射速度越大其穩(wěn)定后運動軌道半徑越大;

據(jù)線速度表達式:v=GMr.

得其運行速度越小;當半徑最小為地球半徑R

求得的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也叫最大環(huán)繞速度和最小發(fā)射速度.

本題關鍵根據(jù)人造衛(wèi)星的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知道第一宇宙速度的特點.【解析】D

8、D【分析】解:乙車停止的時間為t1

則:t1=0鈭?v0鈭?a=v0a壟脵

乙的位移:x1=0鈭?v02鈭?2a=v022a

該時間內,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位移為:x2=v0t1=v02a

之后甲做減速運動;由于甲與乙的初速度;加速度都相同,所以甲停止的時間與停止時的位移都與乙的相同;

所以甲減速的位移為:

x3=x1=v022a

甲、乙兩車的距離最小是兩車位移的和:L=x1+x2+x3=v022a+v02a+v022a=2v02a

所以選項D正確.

故選:D

乙車先以大小為a

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根據(jù)運動學的公式求出車停止的時間和停止時的位移;該時間內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公式x=vt

求得甲的第一段位移.

之后甲做勻減速運動,再根據(jù)運動學的公式即可求得.

甲;乙兩車的距離最小是兩車位移的和.

甲、乙兩車在水平地面上相向運動,它們之間的最小距離為兩車位移的和.

這是該類題目的共同點.【解析】D

9、B【分析】【分析】

對物體受力分析;明確物體和周圍幾個物體相接觸,即每個力應找到施力物體。

【詳解】

足球飛在空中時;一定受重力,且豎直向下;同時由于空氣的作用,受到空氣阻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故選B。

【點睛】

本題解答時學生易錯選D答案,原因是沒有真正慣性的意義,同時應注意在受力分析時養(yǎng)成找施力物體的習慣。二、填空題(共7題,共14分)10、略

【分析】

由于從第一滴開始下落計時到第n滴水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為t;

由于第5滴正欲滴下時;第1滴已剛好到達地面,所以從地面到屋檐之間還有4個時間間隔;

所以在時間t內一共由n+3個時間間隔;

所以每兩滴水之間的時間的間隔為

從屋檐到地面的時間大小為

根據(jù)h=gT2可得;

重力加速度g===

故答案為:.

【解析】【答案】根據(jù)第n滴水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可以求得兩滴水之間的時間的間隔;從而可以求得水從屋檐到地面的時間大小,再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的位移公式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的大?。?/p>

11、略

【分析】【解析】試題分析:在1min內行駛了540m,根據(jù)求出加速度,再根據(jù)該公式求出最初10s內的位移.【解析】

根據(jù)x=可得所以在最初的10s內的位移.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解析】【答案】15m12、略

【分析】所以【解析】【答案】50J13、略

【分析】根據(jù)自由落體運動重力做功mgh=45J,平均功率P=W/t=15W,第三秒重力的瞬時功率為P=mgv=mggt=30W,當物體的動能和勢能相等時,設離地面的高度為h,由動能定理得高度h=40m【解析】【答案】45J、25W、30W、40m14、略

【分析】解:設總時間為2t

則前一半時間內的位移x1=v1t

后一半時間內的位移為x2=v2t

則平均速度v=x1+x22t=4t+8t2t=6m/s

故答案為:6m/s

先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公式分別求出兩段時間的位移;則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兩段總位移除以總時間.

本題考查平均速度公式的應用,要注意求平均速度只能用位移與時間的比值來計算.【解析】6m/s

15、水平相同靜止光滑曲線C【分析】解:(1)A;為了保證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末端需調節(jié)水平。

BC;為了保證小球每次平拋運動的初速度相等;讓小球每次從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釋放,即釋放位置相同。

E;將小球的位置記錄在白紙上后;取下白紙,將點連成光滑曲線。

(2)在豎直方向上,根據(jù)△y=L=gT2得,T=平拋運動的初速度

B點的豎直分速度A點的豎直分速度vyA=vyB-gT=0.75-10×0.05m/s=0.25m/s;可知A點的速度方向不沿水平方向,故A;B、D錯誤,C正確。

故選:C。

故答案為:(1)水平;相同,靜止,光滑曲線,(2)C。

(1)根據(jù)實驗的原理和注意事項確定正確的操作方法。

(2)根據(jù)豎直方向上連續(xù)相等時間內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相等的時間間隔;結合水平位移和時間間隔求出初速度,根據(jù)某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求出B點的豎直分速度,結合速度時間公式求出A點的豎直分速度,確定A點的速度方向。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實驗的原理和注意事項,知道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運動規(guī)律,結合運動學公式和推論靈活求解?!窘馕觥克较嗤o止光滑曲線C16、略

【分析】

根據(jù)v=gt;代入數(shù)據(jù)得,v=30m/s.

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v=v+at,第3s初的速度v=v-at=30-10×1m/s=20m/s.

所以第3s內的平均速度.

故本題答案為:30;25.

【解析】【答案】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jù)v=gt,求出落地速度大?。?s末的速度已知,根據(jù)速度時間公式v=v+at求出第3s初的速度,然后根據(jù)求出第3s內的平均速度.

三、簡答題(共9題,共18分)17、略

【分析】

(1);(2)v-t圖象反映的是物體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由圖象可得出各時刻兩個方向上的速度,由運動的合成與分解中求得合速度;

(3)v-t圖象中圖象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由兩圖分別求出兩個方向上的位移,再由運動的合成與分解規(guī)律可求得合位移.

本題要注意明確物體同時參與兩個方向上的運動,物體的合運動為曲線運動能夠熟練運用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合成.【解析】解:根據(jù)圖象可知,物體在x軸方向上以3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在y方向上做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0.5m/s2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合運動是曲線運動.

(1)由圖看出,t=0時x軸方向分速度為vx=3m/s,y軸方向分速度為vy=0,故t=0時物體的速度為v0=vx=3m/s.

(2)在t=8s時刻,vx=3m/s,vy=4m/s,所以物體的速度v==5m/s;

(3)根據(jù)v-t圖象中圖象與時間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則知在4s的時間內,x軸方向的分位移為x=3×4m=12m,y=×2×4m=4m;

所以4s內物體發(fā)生的位移為s==4m.

答:

(1)t=0時物體的速度為3m/s.

(2)t=8s時的物體速度為5m/s;

(3)t=4s時物體的位移為4m.18、(1)ClO-+2I-+2H+=I2+Cl-+H2O

(2)0.004mol

(3)SO42-、I2、ClO-

(4)I2+5ClO-+H2O=2IO3-+5Cl-+2H+(或I2+5ClO-+2OH-=2IO3-+5Cl-+H2O)

(5)2Al+8OH--6e-=2AlO2-+4H2O(或Al+4OH--3e-=AlO2-+2H2O)

6H2O+6e-=6OH-+3H2↑(2H2O+2e-=2OH-+2H2↑)【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和氧化性的強弱判斷,還涉及到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題目難度中等?!窘獯稹縭m{(1)}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鈉溶液,并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變藍,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在淀粉碘化鉀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鈉溶液,并加入適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變藍,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rm{(1)}故答案為:rm{ClO^{-}+2I^{-}+2H^{+}=I_{2}+Cl^{-}+H_{2}O}rm{ClO^{-}+2I^{-}+2H^{+}=I_{2}+Cl^{-}+H_{2}O};實驗rm{(2)}實驗rm{壟脷}取適量實驗rm{壟脵}后的溶液,滴加rm{4mL0.5mol隆隴L}取適量實驗rm{(2)}后的溶液,滴加rm{壟脷}rm{壟脵}rm{4mL0.5mol隆隴L}rm{{,!}^{-1}}的亞硫酸鈉溶液,藍色恰好完全褪去,發(fā)生的反應為rm{I}rm{I}rm{{,!}_{2}}rm{+SO}rm{+SO}rm{{,!}_{3}^{2-}}rm{+H2O=SO}rm{+H2O=SO}rm{{,!}_{4}^{2-}}故答案為:rm{+2I}rm{+2I}rm{{,!}^{-}}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結合以上實驗的反應方程式判斷,在酸性條件下rm{+2H}rm{+2H}rm{{,!}^{+}},化學反應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是rm{0.004mol}rm{0.004mol}rm{0.004mol};rm{(3)}根據(jù)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結合以上實驗的反應方程式判斷,在酸性條件下rm{ClO}rm{(3)}rm{ClO}rm{{,!}^{-}}、rm{I}故答案為:rm{I}rm{{,!}_{2}}、rm{SO}rm{SO}rm{{,!}_{4}^{2-}}實驗的氧化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rm{SO}取適量實驗rm{SO}后的溶液,繼續(xù)滴加次氯酸鈉溶液,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生成物之一為食鹽加碘的原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rm{{,!}_{4}^{2-}}或、rm{I}故答案為:rm{I}或rm{{,!}_{2}}、rm{ClO}rm{ClO}根據(jù)題給信息將反應rm{{,!}^{-}}rm{SO_{4}^{2-}}rm{I_{2}}rm{ClO^{-}};rm{(4)}實驗rm{壟脹}取適量實驗rm{壟脵}后的溶液,繼續(xù)滴加次氯酸鈉溶液,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生成物之一為食鹽加碘的原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rm{(4)}rm{壟脹}rm{壟脵}拆寫為兩個“半反應式”:氧化反應式:rm{I_{2}+5ClO^{-}+H_{2}O=2IO_{3}^{-}+5Cl^{-}+2H^{+}(}或rm{I_{2}+5ClO^{-}+2OH^{-}=2IO_{3}^{-}+5Cl^{-}+H_{2}O)}rm{I_{2}+5ClO^{-}+H_{2}O=2IO_{3}^{-}+5Cl^{-}+2H^{+}(}rm{I_{2}+5ClO^{-}+2OH^{-}=2IO_{3}^{-}+5Cl^{-}+H_{2}O)}故答案為:;或rm{(5)}根據(jù)題給信息將反應rm{2Al+2OH}rm{(5)}rm{2Al+2OH}rm{{,!}^{-}}【解析】rm{(1)ClO^{-}+2I^{-}+2H^{+}=I_{2}+Cl^{-}+H_{2}O}rm{(2)0.004mol}rm{(3)SO_{4}^{2-}}rm{I_{2}}rm{ClO^{-}}rm{(4)I_{2}+5ClO^{-}+H_{2}O=2IO_{3}^{-}+5Cl^{-}+2H^{+}(}或rm{I_{2}+5ClO^{-}+2OH^{-}=2IO_{3}^{-}+5Cl^{-}+H_{2}O)}rm{(5)2Al+8OH^{-}-6e^{-}=2AlO_{2}^{-}+4H_{2}O(}或rm{Al+4OH^{-}-3e^{-}=AlO_{2}^{-}+2H_{2}O)}rm{6H_{2}O+6e^{-}=6OH^{-}+3H_{2}隆眉(2H_{2}O+2e^{-}=2OH^{-}+2H_{2}隆眉)}19、略

【分析】

先結點C

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作出力圖,由平衡條件求出繩ACBC

的拉力,即得到B

的重力,對A

物體研究,AC

繩的拉力等于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再由二力平衡求解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大?。?/p>

本題考查運用平衡解題的基本能力,其關鍵是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解析】解:(1)

以結點C

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A

物體處于靜止,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f

大小與繩AC

拉力大小相等,即f=F2=F1cos37鈭?=25隆脕0.8=20N

(2)

因為處于靜止狀態(tài);F1=25N

在y

軸上,BC

繩的拉力F3=F1sin37鈭?=15N

B

物體處于靜止;GB=F3=15N

答:

(1)

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20N

(2)

物體B

重力的大小為15N

.20、略

【分析】【解析】

(l)當b靜止在斜面或沿料面勻速下滑時對b有:Gbsinθ=fN=Gbcosθ對a受力分析如圖所示,比較fx與Nx的大小,fx=fcosθ=Gbsinθcosθ,Nx=Gbcosθsinθ,所以當b靜止或沿料面勻速下滑時,fx=Nx;a與平面間無摩擦力.

(2)當b沿斜面加速下滑時對b,Gbsinθ>f所以對a,fx<Nx;摩擦力方向向左。

(3)當b沿斜面減速下滑時Gbsinθ<f所以對a,fx>Nx;摩擦力方向向右。

(4)當b沿斜面向上運動時,a受到b對它摩擦力的方向斜向上;很顯然地面對a摩擦力方向向左.

【考點】受力分析,整體法,牛頓第二定律【解析】【答案】(1)a與平面間無摩擦力(2)有,摩擦力方向向左(3)有,摩擦力方向向右(4)有,摩擦力方向向左21、略

【分析】

(1)火車關閉氣閥后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速度公式以及速度時間公式列式,聯(lián)立方程即可求解;

(2)從火車從關閉氣閥到停止滑行的過程中;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速度公式求解滑行位移.

本題主要考查了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速度公式以及速度時間公式的直接應用,注意火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難度適中.【解析】解:(1)設火車滑行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a,剛關閉氣閥時的速度為v0;

根據(jù)位移時間關系得:①;

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②;

由①②解得:v0=30m/s,a=0.5m/s2;

(2)根據(jù)速度位移公式得

解得:滑下總位移x=

答:(1)火車滑行過程的加速度大小為0.5m/s2,剛關閉氣閥時的速度v0大小為30m/s;

(2)火車從關閉氣閥到停止滑行時,滑行的總位移x大小為900m.22、分液漏斗;A;圓底燒瓶;D;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H2SO4;H2CO3;S;C;CO32-+2H+═CO2↑+H2O【分析】解:rm{(1)}比較非金屬性的強弱時用的是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在圓底燒瓶中盛放的是碳酸鹽,rm{a}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rm{A}

rm{(2)}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是一種微溶物,會附著在碳酸鈣的表面,將阻止反應的進行,所以選取的碳酸鈉為反應物,rm名稱是圓底燒瓶,故答案為:圓底燒瓶;rm{D}

rm{(3)}只要證明圓底燒瓶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就能說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即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碳強,因此要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rm{c}中試劑是澄清石灰水,rm中發(fā)生的反應為rm{CO_{3}^{2-}+2H^{+}簍TCO_{2}隆眉+H_{2}O}

故答案: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rm{CO_{2}}rm{H_{2}SO_{4}}rm{H_{2}CO_{3}}rm{S}rm{C}rm{CO_{3}^{2-}+2H^{+}簍TCO_{2}隆眉+H_{2}O.}

比較非金屬性的強弱,可根據(jù)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弱比較,本題可用稀硫酸與碳酸鈉反應驗證,rm{C}中為澄清石灰水;如變渾濁,則說明生成二氧化碳,可證明硫與碳的得電子能力的強弱.

本題采用實驗的方法探究元素周期律,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的考查,同時考查學生理解和綜合應用能力,題目難度不大.【解析】分液漏斗;rm{A}圓底燒瓶;rm{D}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rm{CO_{2}}rm{H_{2}SO_{4}}rm{H_{2}CO_{3}}rm{S}rm{C}rm{CO_{3}^{2-}+2H^{+}簍TCO_{2}隆眉+H_{2}O}23、可能是10N,不可能是5N、15N,最大值是12N,最小值8N?!痉治觥俊痉治觥績闪铣蓵r,合力隨夾角的增大而減小,當夾角為零時合力最大,夾角180鈭?

時合力最小,并且有|F1鈭?F2|鈮?F鈮?F1+F2

本題關鍵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出合力的范圍:|F1鈭?F2|鈮?F鈮?F1+F2

【解答】兩力合成時有|F1鈭?F2|鈮?F鈮?F1+F2

,故合力范圍為:8N鈮?F鈮?12N8NleqslantFleqslant12N所以它們的合力可能是10N

不可能是5N15N

最大值是12N

最小值8N

【解析】可能是10N

不可能是5N15N

最大值是12N

最小值8N

24、略

【分析】

在地球表面重力與萬有引力相等;據(jù)此列式,再根據(jù)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列式求解,注意軌道半徑為4R

抓住地球表面重力與萬有引力相等和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求解各量即可.【解析】解:(12)

由題意知衛(wèi)星離地面的高度為3R

則衛(wèi)星的軌道半徑為r=4R

在地球表面重力與萬有引力相等有:mg=GMmR2

解得:GM=gR2

衛(wèi)星在軌道上做圓周運動;萬有引力提供圓周運動向心力有:

GMmr2=m4婁脨2rT2=m婁脴2r

解得:婁脴=18gRT=16婁脨Rg

答:(1)

該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的角速度大小為18gR

(2)

該衛(wèi)星做圓周運動的周期為16婁脨Rg

.25、略

【分析】

先結點C

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情況,作出力圖,由平衡條件求出繩ACBC

的拉力,即得到B

的重力,對A

物體研究,AC

繩的拉力等于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再由二力平衡求解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本題考查運用平衡解題的基本能力,其關鍵是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難度不大,屬于基礎題.【解析】解:(1)

以結點C

為研究對象,受力情況如圖所示

A

物體處于靜止,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f

大小與繩AC

拉力大小相等,即f=F2=F1cos37鈭?=25隆脕0.8=20N

(2)

因為處于靜止狀態(tài);F1=25N

在y

軸上,BC

繩的拉力F3=F1sin37鈭?=15N

B

物體處于靜止;GB=F3=15N

答:

(1)

物體A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20N

(2)

物體B

重力的大小為15N

.四、推斷題(共2題,共6分)26、(1)NaNa2O2NaOHNa2CO3(2)供氧劑(3)2Na+2H2O2Na++2OH?+H2↑2Na2O2+2CO22Na2CO3+O2.(4)有白色晶體析出【分析】【分析】本題以鈉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為載體考查無機物推斷,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斷能力,涉及物質推斷、離子方程式書寫、物質用途等知識點,明確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及物質之間的轉化是解本題關鍵,注意基礎知識的積累。【解答】rm{A}為一種常見的單質,rm{B}rm{C}rm{D}rm{E}是含有rm{A}元素的常見化合物rm{.}它們的焰色反應均為黃色,則均為鈉的單質或化合物,所以rm{A}為rm{Na}結合轉化關系可知,rm{B}為rm{Na_{2}O_{2}}rm{C}為rm{NaOH}rm{D}為rm{Na_{2}CO_{3}}rm{E}為rm{NaHCO_{3}}

rm{(1)}通過以上分析知,rm{A}rm{B}rm{C}rm{D}分別是rm{Na}rm{Na_{2}O_{2}}rm{NaOH}rm{Na_{2}CO_{3}}

故答案為:rm{Na}rm{Na_{2}O_{2}}rm{NaOH}rm{Na_{2}CO_{3}}

rm{(2)B}是過氧化鈉,能和水、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所以可以作供氧劑,故答案為:供氧劑;

rm{(3)}鈉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過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氧氣,反應方程式分別為rm{2Na+2H_{2}O簍T2Na^{+}+2OH^{-}+H_{2}隆眉}rm{B隆煤D}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rm{B隆煤D}

故答案為:rm{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rm{2Na+2H_{2}O簍T2Na^{+}+2OH^{-}+H_{2}隆眉}

rm{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碳酸鈉溶解度大于碳酸氫鈉;向飽和碳酸鈉溶液中通入過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鈉,導致溶液為過飽和溶液,則有碳酸氫鈉晶體析出,故答案為:有白色晶體析出。

rm{(4)}【解析】rm{(1)Na}rm{Na_{2}O_{2;;;}}rm{NaOH}rm{Na_{2}CO_{3;;}}rm{(2)}供氧劑rm{(3)2Na+2H_{2}O}rm{2Na^{+}+2OH^{?}+H_{2}隆眉}rm{2Na_{2}O_{2}+2CO_{2}}rm{2Na_{2}CO_{3}+O_{2}}.rm{(4)}有白色晶體析出27、(1)Fe3O4NH4Cl

(2)2Na2O2+2H2O=4Na++4OH-+O2↑(3)D

(4)D(5)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6)8NH3+3Cl2=N2+6NH4Cl【分析】【分析】本題考查無機物的推斷,側重于物質的性質的考查,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jù)物質的性質和用途作為突破口解答,題目難度中等,注重于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

【解答】已知rm{A}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應為rm{Fe}rm{B}為淡黃色粉末,應為rm{Na}是生產(chǎn)生活中用量最大的金屬,應為rm{A}rm{Fe}為淡黃色粉末,應為rm{B}rm{Na}rm{{,!}_{2}}rm{O}rm{O}為無色液體,應為rm{{,!}_{2}},在常溫下rm{C}為無色液體,應為rm{H}rm{C}則rm{H}為rm{{,!}_{2}}rm{O}則rm{D}為rm{Fe}rm{O}rm{D}rm{Fe}為rm{{,!}_{3}}rm{O}rm{O}為rm{{,!}_{4}},rm{E}為rm{H}rm{E}為rm{H}rm{{,!}_{2}}為黃綠色氣體,應為,rm{G}為rm{O}rm{G}rm{O}為rm{{,!}_{2}},rm{F}為rm{NaOH}rm{H}為黃綠色氣體,應為rm{Cl}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應為rm{F}rm{NaOH}rm{H}為rm{Cl}rm{{,!}_{2}},則rm{I}為rm{HCl}rm{J}能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應為rm{NH}rm{I}為rm{HCl}rm{J}rm{NH}為rm{{,!}_{3}},則rm{K}為rm{NH}rm{K}

rm{NH}由以上分析可知rm{{,!}_{4}}為rm{Cl}rm{M}為rm{FeCl}rm{Cl}rm{M}rm{FeCl}rm{{,!}_{2}}為,rm{N}為rm{FeCl}rm{N}rm{FeCl}故答案為:rm{{,!}_{3}},由此答題。rm{(1)}由以上分析可知rm{D}為rm{Fe}rm{(1)}rm{D}rm{Fe}rm{{,!}_{3}}

rm{O}反應rm{O}的離子方程式rm{{,!}_{4}},rm{K}為rm{NH}rm{K}rm{NH}rm{{,!}_{4}}rm{Cl}故答案為:rm{Fe}rm{Cl}rm{Fe}rm{{,!}_{3}}rm{O}rm{O}rm{{,!}_{4}};rm{NH}故答案為:rm{NH}rm{{,!}_{4}}rm{Cl}rm{Cl}rm{(2)}反應rm{壟脷}的離子方程式rm{2Na}rm{(2)}rm{壟脷}rm{2Na}rm{{,!}_{2}}rm{O}rm{O}rm{{,!}_{2}}rm{+2H}

rm{+2H}反應rm{{,!}_{2}}為rm{O=4Na}rm{O=4Na}rm{{,!}^{+}}rm{+4OH}rm{+4OH}rm{{,!}^{-}}rm{+O}rm{+O}rm{{,!}_{2}}

rm{隆眉}故答案為:rm{2Na}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含有rm{隆眉}rm{2Na}rm{{,!}_{2}}

rm{O}將rm{O}加入到rm{{,!}_{2}}的溶液里并露置在空氣中,先生成氫氧化亞鐵白色沉淀,氫氧化亞鐵不穩(wěn)定,易被空氣中氧氣氧化生成紅褐色的氫氧化鐵,現(xiàn)象是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rm{+2H}

rm{+2H}常溫下,rm{{,!}_{2}}與過量的rm{O=4Na}反應產(chǎn)生濃厚的白煙,另一生成物是空氣的主要成分之一,該反應的方程式為rm{O=4Na}rm{{,!}^{+}}rm{+4OH}rm{+4OH}rm{{,!}^{-}}rm{+O}rm{+O}rm{{,!}_{2}}rm{隆眉}

rm{隆眉}rm{(3)}反應rm{壟脺}為rm{2Fe}rm{(3)}rm{壟脺}rm{2Fe}rm{{,!}^{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