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同步課時作業(yè)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1.據(jù)甲骨文記載,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孫”。這反映了商代()A.王權與神權相結合 B.按血緣親疏安排權力C.王權漸漸走向集中 D.起先實行分封制2.商王朝實行內外服制度。所謂內服是商王干脆統(tǒng)治的地區(qū),外服則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qū),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冊封,大體聽從商王的權威。所以商朝事實上是()A.以商國為中心的方國聯(lián)盟B.以商政權為核心的中心集權國家C.不同部落組成的部落聯(lián)盟D.有共同血緣關系的國家共同體3.殷商晚期,商王的配偶漸漸有了妻妾之分。在此基礎上,西周將其進一步嚴格化,并將其由天子、諸侯推廣到卿大夫、士等各級貴族階層。這一改變(

)A.強化了天子權力

B.有利于加強政權穩(wěn)定性

C.降低了女性地位

D.標記著貴族政治的形成4.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對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商周王族的活動中心,而是覆蓋了黃河、長江流域主要地區(qū)。這說明,分封()A.體現(xiàn)了顯明的血緣宗法性 B.具有政區(qū)劃分的性質C.強化了周天子的宗長地位 D.不利于國家政治統(tǒng)一5.《荀子·儒效》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辈牧纤霈F(xiàn)象,對后世影響最深遠的是()A.穩(wěn)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B.形成了家國一體的觀念C.有利于中心集權的建立 D.導致了諸侯爭霸的局面6.“夏朝設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設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們既是神權的駕馭者,又是國家的重要執(zhí)政官,權位顯赫?!边@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點之一是()A.依據(jù)血緣親疏安排政治權力B.形成內外相輔的地方政權體制C.實行神權與政權相結合的制度D.國家和家族宗法制度親密結合7.許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編組,每一個封君受封的不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國,因其與原居民的糅合,而成為地緣性的政治單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勢必發(fā)展地緣單位的政治性格?!辈牧戏从撤址庵频膶嵤?)A.使得封國成為地方政權B.減弱對封國的政治管理C.徹底打破了宗族界限D.強化了舊有的宗族因素8.據(jù)西周《大盂鼎》銘文記載,周康王除了分封土地給盂之外同時還賜給他“夷司王臣十又三伯”;其它在封魯、封衛(wèi)、封唐時,也同時賜有“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這一做法(

)A.反映了土地私有化趨勢

B.加強了中心集權體制

C.加速了華夏族融合進程

D.減弱了宗法制的作用9.《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八年,伐陸渾戎(在洛陽西南),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大小輕重……”。這反映了當時(

)A.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國爭霸

C.王權衰落,分封制受到破壞 D.列國內亂,諸侯兼并10.《史記·周本紀》中載:“褒姒不好笑……(周)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边@段史料表明(

)A.諸侯有隨時朝覲天子的義務

B.受封諸侯有義務拱衛(wèi)王室

C.幽王荒淫遭受諸侯聯(lián)合反叛

D.周王室衰微面臨諸侯攻伐11.《春秋公羊傳》中記載:“隱長又賢,何以不宜立?立適(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负我再F?母貴也?!边@一做法()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實質B.嚴峻地破壞了嫡長子繼承制C.是春秋時期宗法制度崩潰的表現(xiàn)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繼承12.《禮記?王制》中云:“大國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睹献?告子》:假如出現(xiàn)異動,“一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下列對材料的解讀最全面的是(

)A.天子加強對諸侯的限制

B.西周諸侯國的卿由周王派遣、選拔和任命

C.諸侯須要定期朝覲天子

D.諸侯成為鎮(zhèn)壓殷人抗拒的重要政治力氣13.閱讀材料,探究分析下列問題。下面是大宗、小宗示意圖。(1)材料能反映出西周的哪兩種政治制度?(2)這兩種制度對于西周政治統(tǒng)治起到了怎樣的作用?(3)依據(jù)你的理解,上述兩種制度之間是怎樣的關系?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家譜是一種以表譜形式,記載一個以血緣關系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特別圖書體裁.是中國特有的文化遺產。流傳至今的家譜至少仍有三萬多種.其內容之豐富,價值之高.是很值得我們今日去了解與相識的。“隱惡揚善”是修纂家譜的一條基本原則。材料二在現(xiàn)代的僑鄉(xiāng)家譜中.都普遍記錄了不同時代出洋的人的姓名出洋時間與緣由……同家鄉(xiāng)故國的聯(lián)系與貢獻等內容,有些還辟有專章、專傳介紹,這就為他們的后裔尋根問祖供應了牢靠的依據(jù).也就更增加了他們對故國家鄉(xiāng)的依戀之情。1.依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簡析我國民間重視修訂家譜的主要緣由。簡述家譜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現(xiàn)實,分析家譜在當今社會中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材料中認為商王是“帝”神之后裔,這神化了王權,加強了統(tǒng)治,故A項正確;B、D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C不符合史實,故本題選A項。2.答案:A解析:依據(jù)材料中“內服是商王干脆統(tǒng)治的地區(qū),外服則是附屬國管轄的地區(qū)”“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冊封,大體聽從商王的權威”等信息分析可知,商王限制的地區(qū)與周邊方國限制的地區(qū)有明顯區(qū)別,這說明商王并未形成對方國的肯定限制,兩者只是契約上的從屬關系,商朝足一種相對松散的聯(lián)盟,因此A項正確,D項錯誤;商朝時并未出現(xiàn)中心集權,B項錯誤;部落聯(lián)盟出現(xiàn)在原始社會,C項錯誤。因此,本題選A項。3.答案:B解析:商王等各級貴族的配偶漸漸有了妻妾之分,有利于實行宗法制的核心內容嫡長子繼承制,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土地繼承上的沖突,維護政權的穩(wěn)定性。故答案為B項。A、C項材料不能反映,解除;貴族政治早已形成,解除D項。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西周的分封制。A項,從題干“分封對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可以看出,分封制并沒有體現(xiàn)顯明的血緣宗法性質。結合所學學問可知,西周的分封對象除了姬姓王族,還有功臣和先代貴族。故A項錯誤。B項,從“分封對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夏商周王族的活動中心,而是檀蓋了黃河、長江流域主要地區(qū)”可以看出,分封的對象困難多樣,分封的地域廣,周的統(tǒng)治流域由一個個諸侯國拼接而成,這說明分封具有政區(qū)劃分的性質。故B項正確。C項,題干只是說明分封對象不只有姬姓貴族,并不能說明這強化了周天子的宗長地位。故C項錯誤。D項,題干表明分封的地域較廣,并不能得出分封不利于國家政治統(tǒng)一。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B。5.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西周分封制對后世的影響,穩(wěn)定了西周的政治秩序序對西周的影響,題干要求不符,故A項錯誤;材料“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可知分封的主體是王族,形成了國家一體的觀念,故B項正確;分封制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受破壞,出現(xiàn)諸侯爭霸的局面,沒有建立中心集權,故C項錯誤;諸侯爭霸幷不是都由分封制導致,故D頊錯誤。6.答案:C解析:從材料信患可知,夏朝的秩宗,商朝的卜、巫、史,西周的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既是神權的駕馭者,又是國家的重要執(zhí)致官,權力較大,這反映了夏、商、周時期神權與政權的結合。故選C。7.答案:A解析:材料關鍵詞“保持宗族群體的性格”.“分封制下的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體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勢必發(fā)展地緣單位的政治性格”,材料說明諸侯國的形成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作用的結果,故選A;BD是從分封制或宗法制單個方面而言的,不符合題意,解除;C中“徹底”表述不當,解除。8.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影響。西周青銅銘文記載,周王在分封諸侯時,把“夷司王臣十又三伯”封給貴族盂管理,把“殷民六族殷民七族”“懷姓九宗”分別封賜給魯、衛(wèi)、唐管理,這促使中原各部族與周邊部族雜居,共同生活,有利于華夏族的融合,故C項正確;西周時期,周天子名義上擁有全國的土地,土地公有而非私有,A項解除;中心集權體制在秦朝才確立,B項錯誤;分封制與宗法制相輔相成,題干中西周這些做法并未減弱宗法制的作用,D項錯誤。9.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春秋時期分封制的狀況?!岸Α痹谖髦芘`社會中代表著周王室的權力,到春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受到破壞,周王室權力漸漸衰微,“楚王問鼎”的故事正反映了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10.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分封制?!坝锌苤羷t舉烽火”“諸侯悉至”體現(xiàn)的是諸侯履行隨從周王作戰(zhàn)、保衛(wèi)王室的義務,與朝覲天子無關,故A項錯誤,B項正確;諸侯趕來救援,而非聯(lián)合反叛或攻伐,故C、D兩項錯誤。11.答案:A解析:依據(jù)“立適(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桓何以貴?母貴也”可知,材料體現(xiàn)了周代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的精神實質,故本題選A項。B,C,D三項與材料信息不符。1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分封制的作用。依據(jù)材料分析可知,周天子對諸侯國的卿有任命權、諸侯對周天子需定期朝覲述職,B、C兩項的解讀都沒能全面體現(xiàn)材料的主旨,D項在材料中沒有得到體現(xiàn),A項解讀比較全面?;谝陨戏治隹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