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透鏡及其應用》專項檢測卷(帶答案)_第1頁
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透鏡及其應用》專項檢測卷(帶答案)_第2頁
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透鏡及其應用》專項檢測卷(帶答案)_第3頁
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透鏡及其應用》專項檢測卷(帶答案)_第4頁
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透鏡及其應用》專項檢測卷(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2025年中考物理總復習《透鏡及其應用》專項檢測卷(帶答案)學校: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如圖所示畫出光線通過透鏡的情形,其中是凸透鏡的是(

)A. B. C. D.2.把高2?cm的發(fā)光棒立于焦距為5?cm的凸透鏡前,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呈現(xiàn)出2?cm高的像,則發(fā)光棒離凸透鏡的距離為(

)A.12?cm B.10?cm C.8?cm D.4?cm3.如圖是物體S通過凸透鏡成像的示意圖,當物體S放在哪個位置時,才能產(chǎn)生圖中所成的像S′(

)

A.u>2f B.f<u<2f C.u=f D.u<f4.有一個圓柱形糧庫,頂棚被拆,臨時蓋一層透明塑料薄膜遮雨,如圖所示。夏天雨后,陽光穿過薄膜上的積水,照射到覆蓋糧食的干草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薄膜上的積水形成一個大的凸透鏡,如果其焦點恰好在干草處,干草有可能燃燒

B.透鏡都是由固體物質(zhì)制成的,液體不能起凸透鏡的作用

C.起凸透鏡作用的應是透明塑料薄膜

D.水和透明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鏡的作用5.把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反光鏡)取下,把投影片放到載物臺上。調(diào)整鏡頭,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圖案清晰的像。關(guān)于投影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可以改變光路

C.載物臺上的投影片應該倒著放置 D.天花板上呈現(xiàn)的是正立、放大的實像6.如圖甲所示,某透鏡正對太陽光,在一側(cè)與透鏡平行放置一張白紙,在白紙上看到的現(xiàn)象如圖乙,為了判斷出該透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小明將透鏡逐漸遠離白紙,觀察白紙上的現(xiàn)象進行判斷。對此操作以下看法正確的是(

)

A.可以判斷 B.無法判斷

C.無需操作,就能判斷該透鏡是凸透鏡 D.無需操作,就能判斷該透鏡是凹透鏡7.我市某中學組織學生到長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學用照相機為另一同學拍全身照時,不小心讓一滴泥水濺在了照相機鏡頭的上半部分,則他所拍出的照片(

)A.不能看到人的頭部B.不能看到人的腳

C.不能看到所拍同學的全身像D.可以看到所拍同學的全身像,但像會變暗一些8.如圖所示,圖甲為“測凸透鏡的焦距”,圖乙為“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圖乙所示位置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由圖甲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40?cm

B.圖乙的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的成像原理相同

C.圖乙中若用遮光板擋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光屏上只出現(xiàn)像的下半部分

D.圖乙中若將蠟燭適當右移些,光屏向右移動才能找到清晰的像9.現(xiàn)代生活,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長時間看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如圖所示關(guān)于近視眼與遠視眼的成因及矯正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為近視眼,需配戴凸透鏡對眼睛進行矯正B.甲為遠視眼,需配戴凹透鏡對眼睛進行矯正

C.乙為近視眼,需配戴凹透鏡對眼睛進行矯正D.乙為遠視眼,需配戴凸透鏡對眼睛進行矯正10.小明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縮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燒的蠟燭和光屏互換位置,這時光屏上能看到(

)A.倒立、放大的像 B.倒立、縮小的像 C.正立、放大的像 D.正立、縮小的像1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30cm處,在透鏡另一側(cè)距離透鏡16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下列相關(guān)說法正確的是(

)

①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②照相機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③該透鏡的焦距f滿足8cm<f<15cm④若將透鏡的上半部分遮住,則光屏上成的是蠟燭下半部分的像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③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12.如圖所示,用手機攝像頭掃描商家收款二維碼,可快速完成線上付款,當手機掃描該二維碼時(

)

A.攝像頭相當于近視眼鏡的鏡片B.二維碼相當于是光源

C.二維碼中黑色部分吸收光,白色部分反射光D.二維碼位于攝像頭的一倍焦距以內(nèi)13.如圖所示是小東制作的昆蟲觀察盒,在盒蓋上端安裝凸透鏡便于觀察盒內(nèi)小昆蟲放大的像,盒蓋到盒底的距離為10?cm.他應該選擇(

)

A.焦距為5?cm的凸透鏡B.焦距為8?cm的凸透鏡C.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D.焦距為12?cm的凸透鏡14.如圖關(guān)于透鏡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凹透鏡可以矯正遠視眼

B.凸透鏡可以矯正近視眼

C.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D.望遠鏡的目鏡成正立放大的實像15.如圖所示,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cè),當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時,測得這個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設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f一定大于l B.f一定小于l C.f一定等于l D.f可能小于l16.如圖所示,一束光線射向光學元件后會聚于主光軸上的S點,取掉光學元件后,光線會聚于S′點,則該鏡一定是(

).

A.凸面鏡 B.凹面鏡 C.凸透鏡 D.凹透鏡17.“影”是生活中常見的光現(xiàn)象,它們與物理知識對應關(guān)系錯誤的是(

)

A.甲圖,手影??光的直線傳播??成倒立縮小實像B.乙圖,倒影??光的反射??成正立等大虛像

C.丙圖,攝影??光的折射??成倒立縮小實像D.丁圖,投影??光的折射??成倒立放大的實像18.如圖所示,一束平行光經(jīng)過中間為“空氣凹透鏡”的玻璃磚后將會(

)

A.還是平行光 B.發(fā)散 C.會聚 D.以上都有可能19.如圖所示,凸透鏡的焦距為10cm,此時蠟燭在光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蠟燭燃燒變短,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將向下移動

B.若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燭焰所成的像將逐漸變小

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交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此成像規(guī)律可以應用于照相機

D.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向右移動透鏡的過程中,可能會在光屏上成一個倒立、等大的像20.在兒童樂園,攝影師給卡通人照相,在對焦時,發(fā)現(xiàn)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圖甲所示。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圖乙所示,攝影師應當將鏡頭適當?shù)?

)

A.向下并且向左移 B.向下并且向右移 C.向上并且向左移 D.向上并且向右移二、填空題:21.如圖甲,這是一次大臉識別門禁一體機,通過攝像鏡頭捕捉人臉信息,并將所拍圖象與系統(tǒng)數(shù)據(jù)庫中預先錄入的人臉照片模板進行比對,該攝像鏡頭相當于凸透鏡,將凸透鏡正對太陽,調(diào)節(jié)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現(xiàn)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乙。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______cm。22.晉代張華的《博物志》中記載:“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跋鞅顖A”就是把冰塊打磨成

(凸透鏡/凹透鏡),利用它對太陽光有

(會聚/發(fā)散)作用,應將待引燃的物體放在透鏡的

處。23.如圖是相機成像示意圖,若攝影師站立的位置不變,用該相機拍攝更遠處的物體時,所成像的大小和像距都會______(填“變大、不變、變小”)。24.小明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f=10?cm)前20?cm處,光屏上得到了燭焰倒立、

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放置了一個近視眼鏡片,由于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

作用,所以光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將光屏

(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

25.為了探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用水透鏡模擬眼的晶狀體,通過注水或抽水可改變水透鏡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鏡固定在光具座如圖所示的位置。點燃蠟燭后,調(diào)節(jié)水透鏡凸度,直至光屏上成一個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左移動一小段距離,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應對水透鏡

(填“注水”或“抽水”)。

26.(1)無人機利用攜帶的焦距一定的微型攝像機進行航拍,來自地面景物的光通過攝像機鏡頭,會聚在感光晶片上,形成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當無人機下降時,須

(選填“增大”或“減小”)鏡頭與感光晶片間的距離,才能拍攝到清晰地畫面.(2)如圖的港珠澳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它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運營。大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倒影看起來較暗是由于光在水面發(fā)生了

導致的。小轎車在橋面上高速行駛時對橋面的壓力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車所受重力,此時輪胎的溫度升高主要是通過

的方式改變內(nèi)能的。

三、作圖題:27.如圖2為存在視力缺陷的人眼成像光路圖。請在圖1兩個透鏡中選一個,畫到圖2中虛線框內(nèi)對其進行矯正。28.如圖所示,S′是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S發(fā)出的一條光線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恰好經(jīng)過凸透鏡左側(cè)焦點F。請你畫出:

(1)光源S的位置;(2)經(jīng)過凸透鏡的折射光線。請畫出圖中入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的折射光線.

第29題第30題30.AB通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在圖中畫出凸透鏡及右側(cè)焦點位置。

31.如圖,L表示凸透鏡,O為光心,F(xiàn)為焦點。實驗發(fā)現(xiàn):物體AB位于焦點處不能通過凸透鏡成像。從A點發(fā)出兩條光線,AO經(jīng)過光心,AC為不平行于主光軸的任意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它們經(jīng)凸透鏡后的出射光線。32.如圖,L表示凸透鏡,O點為光心,F(xiàn)為焦點,S為點光源,S′為S的像。試畫出由光源S射出的光線SA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四、實驗探究題:33.在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________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________cm。(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________。(3)調(diào)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乙),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zhì));________(填光學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________(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34.實驗桌上有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A和焦距為15cm的凸透鏡B,還有光屏、F形LED燈(作為物體,如圖甲所示)、光具座和刻度尺。某同學設計實驗證明“在物距相同時,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凸透鏡的焦距是否有關(guān)”。請你將他的實驗設計補充完整:(1)實驗步驟:①按圖乙所示組裝器材,將凸透鏡A固定在50cm刻度線處,LED燈、光屏分別放在凸透鏡兩側(cè)。調(diào)節(jié)LED燈、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____在同一高度;②將F形LED燈移至20cm刻度線處,打開LED燈,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出LED燈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測量像高?1③_______,并記錄在表格中;(2)比較兩次像高,若像高______(選填“相等”或“不相等”),則證明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凸透鏡的焦距有關(guān);(3)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35.小明和小華分別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進行了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

(1)如圖甲所示,小明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在一個光具座上,卻發(fā)現(xiàn)蠟燭的像成在了光屏的上側(cè),原因是小明沒有使焰心、凸透鏡和光屏的中心處于同一水平高度。此時,可將蠟燭向

(選填“上”“下”“左”或“右”)移動,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根據(jù)實驗,小明發(fā)現(xiàn)凸透鏡成像的一個規(guī)律:當u>v,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v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如圖乙所示是小明繪制的物距u跟實像距v之間的關(guān)系圖象,則當小明將燭焰移至距凸透鏡30cm時,他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

(選填“放大”“等大”或“縮小”)的實像。(3)若小明在光屏上形成了燭焰清晰的像以后,用不透明的紙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分,這時光屏上(

)。A.像全部消失B.像的上半部分消失C.像的下半部消失D.仍有整個像,但比原來暗

判斷的理由是

。(4)進行了修改后,小華同學將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cm處時,在光屏上得縮小的像,當蠟燭距透鏡9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這個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10cmB.8cmC.6cmD.4cm36.小馨學習了眼睛和眼鏡的知識之后,她想利用水透鏡來模擬眼睛看見物體的過程。如圖是小馨自制的水透鏡及實驗所需器材,對比眼睛的結(jié)構(gòu)圖:

(1)眼球中的視網(wǎng)膜相當于實驗中的___________,實驗中的水透鏡相當于眼球中的___________;(2)實驗時,小馨將光源、水透鏡、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為了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請你幫她寫一條檢驗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的方法:___________;(3)小馨現(xiàn)將蠟燭放在最左端,對光屏做出適當調(diào)節(jié),使像能清晰地出現(xiàn)在光屏上,模擬人看清遠處的物體;(4)固定住水透鏡和光屏,模擬人眼睛的晶狀體和視網(wǎng)膜的位置不發(fā)生改變;(5)把光源向水透鏡方向移動,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模糊了,這時需要向水透鏡___________(選填“注水”或“抽水”),使光屏上的像重新變得清晰,模擬睫狀體的變化,從而達到眼睛的自動調(diào)節(jié);(6)初步調(diào)查,我國青少年近視患病率高達50%左右,近視率仍處于高位。飛秒激光近視手術(shù)是當今眼科學界的前沿技術(shù),你認為飛秒激光近視手術(shù)使眼睛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從而達到矯正近視的效果?___________。37.自制水滴顯微鏡,探究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器材:焦距較長的凸透鏡一個,滴管一個,廢錄音帶盒一個,清水.(1)如圖所示,小水滴可看作一個焦距很小的_________鏡,本實驗以小水滴作為顯微鏡的_________鏡,它與被觀察物體的間距為10?mm~15?mm.(2)如圖甲所示中,任意滴一滴水滴,透過這個小水滴,如果看到一個與原來方向相同的、放大的箭頭,在不調(diào)整與箭頭的距離,應該把水珠變_________(填“厚”或“薄”),直至看到與原來方向相反的、放大的箭頭.如果廢錄音帶盒的厚度是12?mm,那么最終水滴凸透鏡的焦距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3)透過凸透鏡去觀察小水滴,使箭頭、小水滴、凸透鏡在_________,并且保持凸透鏡水平,看到的箭頭相對于原來的箭頭是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如果要看到箭頭更大的像,應把凸透鏡略微向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動.38.在探究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物距、焦距的關(guān)系時,三個小組的同學用高度相同的發(fā)光體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鏡等器材進行了實驗,部分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表1(f?=5cm)物距u/cm像高?/cm115172.5400.9表2(f?=8cm)物距u/cm像高?/cm243361.7401.5表3(f?=10cm)物距u/cm像高?/cm254283.3402(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高度、凸透鏡焦距一定時,物距變大,所成實像高度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物體高度、物距一定時,凸透鏡焦距變大,所成實像的高度變化情況是:________。(2)講臺上有一發(fā)光體,同學們利用凸透鏡和光屏觀察發(fā)光體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所用凸透鏡離發(fā)光體較近,小強所用凸透鏡離發(fā)光體較遠,發(fā)現(xiàn)兩人光屏上呈現(xiàn)的像的高度相等,則小京所用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_小強所用凸透鏡的焦距。(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9.小明在用蠟燭作為光源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后,發(fā)現(xiàn)蠟燭火焰飄忽不定,像與物對比難判定等問題,小明和老師、同學一起對實驗裝置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點如圖所示:光具座上凸透鏡所在位置為零刻度,數(shù)值向左、向右依次增大;在標有均勻格子的面板上制作字母“A”狀LED燈替代蠟燭;光屏上標有同樣的均勻格子。

(1)請分析創(chuàng)新后實驗裝置的優(yōu)點:

①可以直接讀出物距以及______:

②光屏上成像更清晰、______;

③從光屏上可以準確得出像與物的______關(guān)系。

(2)完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后,還可以更換(或增加)實驗器材進行拓展探究。請仿照示例寫出兩種不同方案。項目更換(或增加)實驗器材及操作探究的問題示例用黑色紙片遮擋凸透鏡的一部分探究凸透鏡沒被遮擋部分的成像情況方案1①______②______方案2③______④______4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

(1)如圖甲,把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擺放在光具座上,并將蠟燭燭焰和光屏的中心調(diào)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

(2)按要求進行觀察和測量,并將部分觀測情況記錄在下列表中:實驗序號物距u/cm像距v/cm像的性質(zhì)16020倒立、縮小、實像23030倒立、等大、實像320410①凸透鏡焦距f=______cm。

②當物距u=20cm時,像距v=______cm。

③當物距u=10cm時,像的性質(zhì)是______。

(3)如圖乙是航天員王亞平太空授課制作水球時呈現(xiàn)的情景,假設她稍向后遠離水球,則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將______(變大/變小/不變)。參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

此題考查了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學性質(zhì),在知道凸透鏡和凹透鏡光學性質(zhì)的前提下,明確經(jīng)過透鏡折射后,光線變得發(fā)散了還是會聚了是解決此題的關(guān)鍵。首先要仔細觀察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特點,然后再根據(jù)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光學特點來作出選擇。

【解答】從四個光線通過透鏡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是發(fā)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鏡;

只有C是凸透鏡,折射光線相對于入射光線變是會聚的,故C正確,故ABD錯誤。

故選C。2.【答案】B

【解析】解:

高2cm的發(fā)光棒在凸透鏡后的光屏上呈現(xiàn)出2cm高的像,即成的是等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發(fā)光棒離凸透鏡的距離(物距)為u=2f=2×5cm=10cm。

故選:B。

首先知道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一定是實像,其次因為物體高2cm,像高2cm,所以是等大的實像;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熟記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3.【答案】A

【解析】【分析】

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根據(jù)像的性質(zhì)和像距確定物距是此題的難點,此題同時考查了學生的逆向思維。

【解答】

由圖可知,物體成倒立的實像,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根據(jù)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u>2f時,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而且像是倒立縮小的,所以當物距在2f以外時,能產(chǎn)生圖中所成的像S′。

故選:A。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鏡對太陽光的會聚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射到地面上的太陽光看作是平行光,當平行光通過凸透鏡折射會聚在焦點上,如果達到一定溫度,恰好是干草的燃點,那么干草就會燃燒。

【解答】薄膜上的積水中間厚,邊緣薄,恰好形成了一個大的凸透鏡,而此時太陽光通過這個凸透鏡發(fā)生折射,干草又在凸透鏡的焦點處,就很容易引起干草的燃燒。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5.【答案】D

【解析】投影儀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利用的是凸透鏡成像的原理,故A正確;

投影儀上的平面鏡可以反射光線,能改變光路,故B正確;

由于投影儀成的是倒立的像,所以載物臺上的投影片應該倒著放置,故C正確;

投影儀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的原理工作的,故D錯誤。

故選D。6.【答案】D

【解析】由題意可知,實驗中將透鏡逐漸遠離白紙,根據(jù)圖像乙可知,光線是發(fā)散的,所以該透鏡為凹透鏡,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7.【答案】D

【解析】

泥水濺在照相機鏡頭的上半部分,使進入照相機的光線不足,但同學全身反射發(fā)出的光都能進入照相機,這樣能拍到同學的全身像,但會暗些8.【答案】D

【解析】略9.【答案】C

【解析】近視眼的成因是晶狀體曲度過大,對光的會聚能力變強,使像成在了視網(wǎng)膜的前面,所以需要佩戴具有發(fā)散光線作用的凹透鏡來矯正;遠視眼剛好相反,像成在視網(wǎng)膜后面,所以需要佩戴具有會聚光線作用的凸透鏡來矯正。圖中甲為遠視眼,乙為近視眼。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10.【答案】A

【解析】【分析】

此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理解,要熟練掌握凸透鏡成像的特點與物距像距的關(guān)系,做到靈活應用。

凸透鏡成像的特點:

當u>2f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f<v<2f;

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

【解答】

由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當u>2f,f<v<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若將蠟燭和光屏位置互換,則f<u<2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光屏距凸透鏡即像距v>2f;

故選A。11.【答案】C

【解析】解:

①②蠟燭距離凸透鏡30cm時,在透鏡的另一側(cè)16cm處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實像,是照相機的原理;故①錯誤、②正確;

③此時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即30cm>2f2f>16cm>f解得:8cm<f<15cm故③正確;

④將透鏡的上半部分遮住,由于凸透鏡的下半部分仍能會聚光線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現(xiàn)的仍然是燭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時的像比遮住前的像要暗一些;故④錯誤。

故選:C。

(1)(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其應用是照相機;

(3)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時u>2ff<v<2f;

(4)物體有無數(shù)點組成,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有無數(shù)條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有無數(shù)條折射光線會聚成該點的像。當遮住凸透鏡的一部分,還有另外的部分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變,像變暗。

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首先要熟記規(guī)律的內(nèi)容,特別是成像特點、物距、像距、焦距之間的關(guān)系。12.【答案】C

【解析】A.手機掃描二維碼時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的相同,照相機的攝像頭是凸透鏡,相當于遠視眼鏡的鏡片,故A不符合題意;B.二維碼不能發(fā)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題意;C.我們能看得到不同顏色是因為它能反射這種顏色的光,但黑色吸收所有顏色的光,白色反射所有顏色的光,故C符合題意;D.手機掃描二維碼時的工作原理與照相機的相同,物距應大于二倍焦距,二維碼相當于物體,應位于攝像頭的二倍焦距以外,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3.【答案】D

【解析】解:盒蓋到盒底的距離為10?cm,物距是10?cm,凸透鏡做放大鏡使用,凸透鏡的焦距要大于1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12?cm。

故選D。

放大鏡是利用凸透鏡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虛像工作的。

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應用: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于照相機。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幻燈機。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應用于放大鏡。14.【答案】C

【解析】解:近視眼是晶狀體的曲度變大,會聚能力增強,即折光能力增強,應配戴凹透鏡,使光線推遲會聚;遠視眼是晶狀體的曲度變小,會聚能力減弱,即折光能力減弱,應配戴凸透鏡,使光線提前會聚,A、B錯誤;顯微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C正確;望遠鏡的目鏡相當于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D錯誤。15.【答案】D

【解析】

[解析]由于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時,即像距為l時,紙上并沒有得到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l;而它們兩者的大小關(guān)系無法確定,因此f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只有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16.【答案】D

【解析】

[解析]

本題易錯選C.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是把“會聚作用”和“會聚光線”,“發(fā)散作用”和“發(fā)散光線”混為一談,從而導致錯誤.光線通過光學元件發(fā)生了折射,所以該鏡一定是透鏡.取掉光學儀器后光沿直線傳播會聚于S′點,有光學元件時,光束較光直線傳播時會聚于更遠的S點,光束變得發(fā)散了,所以這個光學元件是凹透鏡.17.【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題考查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現(xiàn)象和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

(1)影子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2)倒影是光的反向形成的虛像;

(3)當物距大于凸透鏡的2倍焦距時,物體經(jīng)過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是照相機;

(4)當物距大于凸透鏡的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時,物體經(jīng)過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是投影儀。

【解答】

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線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區(qū)叫影子,故A錯誤,符合題意;B.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關(guān)于水面對稱,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攝影是利用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透鏡是光的折射原理,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投影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18.【答案】C

【解析】中間為“空氣凹透鏡”的玻璃磚可看作是兩個凸透鏡組合在一起了,而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變得會聚,經(jīng)過兩個凸透鏡變得更加會聚。

故選:C。

分析:“空氣凹透鏡”可以看作是兩個凸透鏡組合在一起了,而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本題容易答成是發(fā)散的,是由于沒有看清題中強調(diào)的是“空氣凹透鏡”的玻璃磚,這樣的玻璃磚相當于兩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19.【答案】C

【解析】A.若蠟燭燃燒變短,根據(jù)經(jīng)過光心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可知,燭焰在光屏上的像將向上移動,故A錯誤、不符合題意;B.若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B錯誤、不符合題意;C.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動,交換蠟燭和光屏的位置,此時的物距大于像距,根據(jù)光路可逆可知,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成像規(guī)律可以應用于照相機,故C正確、符合題意;D.若保持蠟燭和光屏位置不動,向右移動透鏡的過程中,當u=v=2f時,才能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移動過程中,物距和像距的和大于4f,所以光屏上不能成一個倒立、等大的像,故D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20.【答案】B

【解析】【分析】

凸透鏡在成實像時,像與物比較,應該是上下左右都互換,根據(jù)圖甲像的位置,確定物所在凸透鏡主光軸的位置,然后進行調(diào)節(jié)。

此題考查了對倒立實像的理解,倒立是指像和物體的上下、左右都顛倒;像偏向哪兒,在調(diào)節(jié)時,需將物體相對于凸透鏡向哪兒調(diào)節(jié)

【解答】

解:圖甲顯示像在毛玻璃的左側(cè)上方,說明卡通人在凸透鏡主光軸的右側(cè)下方,要使像如圖乙所示,必須調(diào)節(jié)卡通人到凸透鏡的主光軸上,所以鏡頭應該向右側(cè)下方移動。

故選:B。21.【答案】20.0

【解析】解:由圖甲可知,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即為凸透鏡的焦點處,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為10.0cm,則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

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臉到鏡頭的距離應大于二倍焦距,即大于20.0cm。

故答案為:20.0。

焦距是指從焦點到凸透鏡的距離,根據(jù)圖乙讀出便可;攝像頭工作時,物距要大于二倍焦距。

本題考查了焦距的測量方法、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屬于基礎題。22.【答案】凸透鏡會聚焦點【解析】要取火需要將光會聚,所以應該將冰塊打磨成凸透鏡,凸透鏡會把光會聚在焦點上時,所以當把待引燃的物體放在焦點上時,會隨著溫度的升高達到燃點時即可燃燒。23.【答案】變小

【解析】解:照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感光元件是接收像的,感光元件與鏡頭之間的距離為像距;若攝影師站立的位置不變,用該相機拍攝更遠處的物體時,物距變大,則像距變小,像會變小。

故答案為:變小。

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為物距,像到凸透鏡的距離為像距;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應用以及物距、像距和像之間的關(guān)系。24.【答案】等大;發(fā)散;遠離

【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應用,要熟練掌握成像特點與物距、像距的關(guān)系。

(1)當物距等于2f時,凸透鏡成倒立等大的實像;

(2)近視鏡片是凹透鏡,對光線具有發(fā)散作用,會使像推遲會聚。

【解答】

已知f=10?cm,則2f=20?cm,小明將一只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20?cm處,光屏上得到了燭焰倒立、等大的清晰的像;近視眼鏡片是凹透鏡,所以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將近視眼鏡片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經(jīng)過凸透鏡的光線會比原來推遲會聚成像,所以將光屏遠離凸透鏡,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25.【答案】縮小抽水【解析】由圖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實像,故蠟燭一定在二倍焦距之外,成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向左移動蠟燭,物距變大,像距會變小,則光屏應向左移動,才能使像清晰。若保持光屏和水透鏡位置不變,仍使像成在光屏上,則需要讓水透鏡的會聚能力減弱,即讓水透鏡變薄,應向外抽水。26.【答案】縮小增大折射小于做功【解析】(1)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其成像的原理是: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無人機下降時,物距減小,像距變大,需增大鏡頭與感光晶片的距離,才能拍攝到清晰的畫面;

(2)光射到水面時,一部分光線發(fā)生了反射,另一部分發(fā)生了折射而進入水中,所以大橋在水中的倒影看起來比實際物體本身“暗”一些;

轎車高速行駛時車體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大,空氣對小車向下的壓強小于向上的壓強,汽車受到向上的壓力差,所以車地對地面的壓力小于其重力;

轎車高速行駛時克服摩擦力做功,輪胎的內(nèi)能增大,溫度升高,因此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車胎內(nèi)能的。27.【答案】解:圖2中的物體的像成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所以是近視眼,應用發(fā)散透鏡來矯正,即用凹透鏡矯正,如圖所示:

。

【解析】根據(jù)圖中眼睛成像的光路圖來判斷是近視眼還是遠視眼,再選擇合適的透鏡進行矯正。

本題考查對近視眼成像和矯正的認識和理解,是一道基礎題。28.【答案】

【解析】(1)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體關(guān)于鏡面是對稱的,據(jù)此作出發(fā)光點S;

(2)由圖可知,像與反射光線的連線與鏡面的交點為反射點,連接S和反射點,該光線為入射光線,從焦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平行于主光軸射出,如圖所示:

分析:(1)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作出S;

(2)從焦點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平行于主光軸射出。

此題考查光的反射定律作圖、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綜合性較強。29.【答案】

【解析】【分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的光路圖,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凸透鏡的光學特點(三條特殊光線)作圖。

凸透鏡有三條特殊光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通過焦點,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

【解答】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將過焦點,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傳播方向不改變,如圖所示:

。30.【答案】解:連接BB′與主光軸相交于一點O,則O為凸透鏡的光心,從而確定凸透鏡的位置。

由B作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則通過凸透鏡的會聚后過焦點而會聚在B′點。則折射光線與主光軸的交點F為焦點的位置。如圖所示:

【解析】利用下列知識分析作圖:

(1)像點是由發(fā)光點通過凸透鏡會聚而形成的。

(2)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會聚于焦點。

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原因及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知道由物體發(fā)出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后恰好會聚于像點,同時要掌握三條特殊的光線。31.【答案】

【解析】通過光心的光線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方向不變,AC為不平行于主光軸的任意光線,因為物體AB位于焦點處,所以光線AC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平行經(jīng)過光心的AO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先確定所給的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特點,然后根據(jù)凸透鏡的光學特點作圖。

此題主要考查透鏡的光路圖,關(guān)鍵是掌握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疾榱藢W生的逆向思維能力。32.【答案】

【解析】首先過S點作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根據(jù)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可得,平行于主光軸的入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經(jīng)過凸透鏡另外一側(cè)的焦點,確定一條折射光線;然后再連接光源S和凸透鏡的焦點確定一條入射光線,根據(jù)凸透鏡的三條特殊光線可得,經(jīng)過凸透鏡焦點的光線平行于主光軸,確定第二條折射光線;兩條折射光線確定一個點,也就是光源S的像點,那么光源S發(fā)出的任何一條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折射后都經(jīng)過這個像點,則光線SA折射后也經(jīng)過這個點,連接光源S和這個點就是折射光線。如圖所示:33.【答案】(1)會聚

11.0(2)見解析(3)放大

投影儀(或幻燈機)【解析】解

(1)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會聚于一點,這一點就是凸透鏡的焦點。焦點到光心的距離是焦距,根據(jù)圖示中光屏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可以讀出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1.0?cm。(2)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成了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也可能是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像無法成在光屏上;或燭焰在焦點上,不能成像。(3)當2f>u>f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調(diào)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在凸透鏡另一側(cè)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和幻燈機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凸透鏡成實像時,蠟燭遠離透鏡一段距離,物距增大,像距減小,所以光屏要靠近凸透鏡。34.【答案】

中心

保持透鏡和LED燈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A更換為凸透鏡B,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出LED燈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測量像高?

不相等

凸透鏡焦距f/cm實像高度?/cm

【解析】(1)①為了像呈現(xiàn)在光屏的中心,應調(diào)節(jié)LED燈、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高度。②將F形LED燈移至20cm刻度線處,打開LED燈,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出LED燈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測量像高?1③為了證明“在物距相同時,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凸透鏡的焦距是否有關(guān)”,應保持物距不變,換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應保持透鏡和LED燈的位置不變,將凸透鏡A更換為凸透鏡B,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現(xiàn)出LED燈清晰的像,用刻度尺測量像高?2(2)比較兩次像高,若像高不相等,說明物距相同時,不同焦距的凸透鏡成的像的高度不相等,則證明凸透鏡所成實像的高度與凸透鏡的焦距有關(guān)。(3)實驗中,應記錄的數(shù)據(jù)有凸透鏡焦距、實像高度,且為了得到普遍規(guī)律,應換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鏡進行多次實驗,表格設計如下:凸透鏡焦距f/cm實像高度?/cm35.【答案】(1)上

(2)縮小(3)D

沒有遮擋的部分仍是一個凸透鏡,燭焰通過它仍能成像。

由于透鏡部分被遮擋,會聚到像的光變少,像變暗。(4)C【解析】(1)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燭焰相對于凸透鏡向上移動。

(1)當u>v,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當u<v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30cm,v約為15cm,u>v,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3)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物體上任一點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故選D;

(4)由題意“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5cm處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縮小的像”得15cm>2f;

由“當蠟燭距透鏡9cm時,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放大的像”得2f>9cm>f所以15cm>2f,2f>9cm>f解得4.5cm<f<7.5cm所以選項中滿足題意的只有一個36.【答案】(1)光屏;晶狀體;(2)將蠟燭、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然后觀察比較三者中心是否在同一高度上;(5)抽水;(6)對人的晶狀體和角膜構(gòu)成的透鏡進行手術(shù),使其變薄,使其對光的偏折能力變?nèi)?,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視網(wǎng)膜上。

【解析】(1)對比眼睛的結(jié)構(gòu),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視網(wǎng)膜可以成像,相當于實驗中的光屏;眼睛中的晶狀體中間厚、邊緣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形成物體的像。

(2)為了使像呈現(xiàn)在光屏中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