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而優(yōu)·教有方PAGEPAGE20第2章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第1節(jié)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減數(shù)分裂的概念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chǎn)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的細胞分裂。在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shù)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提示:對概念的理解:⑴從發(fā)生時間看:是在有性生殖細胞(即精子、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中。減數(shù)分裂與有性生殖細胞的形成有關。(成熟生殖細胞的形成過程)。⑵從發(fā)生的細胞看:是原始生殖細胞(如哺乳動物的精原細胞、卵原細胞;植物的大、小孢子母細胞)所進行的分裂方式。⑶減數(shù)分裂最主要特征體現(xiàn)在:在整個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從結果看:新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減半。⑷從發(fā)生場所看:哺乳動物減數(shù)分裂發(fā)生在睪丸和卵巢中。被子植物的減數(shù)分裂發(fā)生在雄蕊的花藥和雌蕊的胚珠中。二、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一)形成場所——睪丸:1.睪丸的主要功能:分泌雄性激素(如睪丸酮)和產(chǎn)生精子(雄性生殖細胞)。2.精原細胞:①每個精原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組成與體細胞中的相同。②當雄性動物性成熟后,部分精原細胞能進行減數(shù)分裂,形成大量的精子。其它精原細胞則作為干細胞可進行有絲分裂,結果可增加精原細胞的數(shù)目。提示:精原細胞既可進行有絲分裂,也可以進行減數(shù)分裂。它通過有絲分裂進行增殖,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精子,行生殖功能。3.輸精管:有輸送精子的作用。(二)精子的形成過程(減數(shù)分裂+精細胞變形):分期主要特征該期細胞名稱染色體、DNA和染色單體數(shù)目減數(shù)分裂前的間期完成染色體(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初級精母細胞2N、2n→4n、0→4n第一次分裂前期①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形成四分體;②四分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fā)生交叉互換。初級精母細胞2N、4n、4n中期四分體(即配對的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平面上初級精母細胞2N、4n、4n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初級精母細胞2N、4n、4n末期細胞質均等分裂:1個初級精母細胞→兩個次級精母細胞初級精母細胞→兩個次級精母細胞2N(2N→N)、4n(4n→2n)、0第二次分裂與有絲分裂大體相同,但沒有染色體(DNA)的復制,有染色體的移動,著絲點的分裂,姐妹染色單體的分開等。次級精母細胞減Ⅱ前、中期:N、2n、2n減Ⅱ后、末期:2N、2n、0▼整體把握減數(shù)分裂的過程:(三)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四分體和(交叉)互換的概念:(1)同源染色體的概念: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即在生物的體細胞中,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且大小、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一般相同的兩條染色體)?;蛘哒f:同源染色體是指: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2)聯(lián)會: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xiàn)象。一般發(fā)生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3)四分體:配對后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因此叫做四分體。(4)(交叉)互換:在四分體時期,四分體中的兩個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發(fā)生交叉,互換一部分染色體的現(xiàn)象。提示:(交叉)互換,可交換一部分染色體,因為染色體上有遺傳物質,攜帶有遺傳信息,所以交叉互換可使遺傳信息相互交換,在遺傳和變異方面有重要意義。三、哺乳動物卵細胞的形成(一)哺乳動物卵細胞的形成部位——卵巢1.卵巢的功能:①分泌雌性激素;②產(chǎn)生卵細胞。2.卵泡——卵巢位于腹腔內。在卵巢中,有許多發(fā)育程度不同的卵泡,初級卵泡、生長卵泡和成熟卵泡。構成卵泡壁的一圈細胞叫卵泡細胞,在初級卵泡中央有一個原始生殖細胞——卵原細胞。卵原細胞——卵原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與組成與體細胞相同。卵原細胞可通過減數(shù)分裂可形成卵細胞。因此在初級卵泡中有卵原細胞,在發(fā)育程度不同的卵泡中就可能是初級卵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卵泡細胞——分泌雌性激素。3.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和受精場所。提示:女性輸卵管結扎:阻止精子與卵細胞遇合,但不影響卵巢分泌激素和產(chǎn)生卵細胞。結扎的婦女仍可分泌激素,可排卵,可維持正常的雌性第二性征。(二)哺乳動物卵細胞的形成過程:(三)哺乳動物的精子形成與卵細胞的形成比較精子形成卵細胞形成形成部位睪丸(或精巢)卵巢子細胞類型和數(shù)目1個精原細胞→4個精細胞1個卵原細胞→1個卵細胞和3個極體細胞質分裂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有無變形過程有無有無極體無3個第二極體1.相同點:⑴形成過程都要經(jīng)過減數(shù)分裂。⑵染色體的行為變化相同:都有染色體的復制(間期),第一次分裂時,都有聯(lián)會、出現(xiàn)四分體、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等染色體的行為變化。⑶結果:子細胞(即精子或卵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都減半。2.不同點:⑴細胞質是否是均等分裂:初級卵母細胞和次級卵母細胞細胞質是不均等分裂。提示:第一極體進行的也是細胞質均等分裂。⑵有無變形過程:精細胞形成精子需要經(jīng)過變形過程。⑶結果:一個初級精母細胞可形成4個精子,而一個初級卵母細胞只能形成一個卵細胞。伴隨形成的3個極體最終退化消失。問題:同一種生物的卵細胞和精子的遺傳物質含量相等嗎?提示:細胞核中核遺傳物質(DNA)相等,細胞質中遺傳物質不相等:卵細胞中的DNA含量多于精子。四、有絲分裂與減數(shù)分裂的區(qū)別:(一)表解:比較項目減數(shù)分裂有絲分裂生時間形成有性生殖細胞時(性成熟后才有)體細胞增殖時(從受精卵時就有)分裂起始細胞原始生殖細胞(精原細胞、卵原細胞)體細胞1個細胞周期分裂次數(shù)2次,染色體復制1次1次.染色體復制1次子細胞類型、數(shù)目1個精原(卵原)細胞→4個精子(1個卵細胞+3個極體)1個體細胞→2個體細胞染色體行為有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四分體出現(xiàn)、常發(fā)生交叉互換,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等無這些行為DNA、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DNA變化:2a→4a→2a→a;染色體變化:2N→N→2N→N2a→4a→2a;2N→4N→2N有無同源染色體情況減Ⅰ有、減Ⅱ無。子細胞中無始終有。子細胞中有相同點分裂過程都有紡錘體出現(xiàn),染色體在分裂過程中都只復制一次。(1)區(qū)分:有絲分裂中期、減Ⅰ中期、減Ⅱ中期;有絲中期減Ⅰ中期減Ⅱ中期(2)區(qū)分:有絲后期,減Ⅰ后期、減Ⅱ后期:有絲后期減Ⅰ后期減Ⅱ后期(3)區(qū)分精原細胞減Ⅰ末期與卵原減Ⅰ末期;次級精母細胞減Ⅱ末期、第一極體減Ⅱ末期和次級卵母細胞減Ⅱ末期。[提示]上面細胞依次分別為:初級精母細胞、初級卵母細胞、次級卵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或第1極體。▼提示:主要從①有無同源染色體,②有無姐妹染色單體,③染色體數(shù)目是否減半或加倍,以及DNA數(shù)目情況,④染色體排列方式等幾方面去區(qū)別。④有時還可從染色體的奇偶數(shù)來判斷。(二)區(qū)分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染色體、DNA和染色單體數(shù)量的變化:1、表解區(qū)分:(1)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染色單體的數(shù)量變化有絲分裂前的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體數(shù)目2n2n2n4n4n(4n→2n)DNA數(shù)目2n→4n4n4n4n4n(4n→2n)染色單體0→4n4n4n00(2)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DNA、染色單體的數(shù)量變化減數(shù)分裂前間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中期后期末期染色體數(shù)目2n2n2n2n2n(2n→n)n2n2n(2n→n)DNA數(shù)目2n→4n4n4n4n4n(4n→2n)2n2n2n(2n→n)染色單體0→4n4n4n4n4n(4n→2n)2n002、從坐標曲線區(qū)分:▼提示:①是有絲分裂過程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②是有絲分裂過程核DNA數(shù)量變化曲線;③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核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④減數(shù)分裂過程核DNA數(shù)量變化曲線。五、受精作用:(一)配子中染色體組合的多樣性:1.一個精原細胞可產(chǎn)生4個兩種精子(不考慮互換)一個精原細胞可能產(chǎn)生精子的種類有2n種(不考慮互換,n為同源染色體的對數(shù))。2.一個卵原細胞可產(chǎn)生一個卵細胞(1種)。一個卵原細胞可能產(chǎn)生卵細胞的種類有2n種(不考慮互換,n為同源染色體的對數(shù))。3.一個生物體產(chǎn)生的配子(精子或卵細胞)的種類有2n種(不考慮互換,n為同源染色體的對數(shù))。▼提示:配子染色體組合多樣性原因: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中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的互換。(二)受精作用:1.概念: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為受精卵的過程。2.過程:①精子頭部進入卵細胞,尾部留在外面。②精子與卵膜上特異性蛋白結合(產(chǎn)生頂體反應),并使卵細胞形成一層特殊的膜——受精膜,阻止其它精子進入卵細胞。③精子把頭部的細胞核和少量的細胞質注入卵細胞。④卵細胞的核與精子細胞核相互融合,彼此染色體會合在一起。3.實質: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核相融合,彼此的染色體會合。(三)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⑴就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而言,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⑵兩個親本的遺傳物質組合在一起,使后代有可能出現(xiàn)更多的變異,以增強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發(fā)展——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選擇中進化。第2節(jié)基因在染色體上一、薩頓的假說發(fā)現(xiàn)問題:用蝗蟲細胞作實驗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發(fā)現(xiàn)孟德爾定律中基因的分離與減數(shù)分裂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假說的內容: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親代傳給下一代的。也就是說,基因在染色體上。假說的核心: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理由: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著明顯的平行關系。1.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染色體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也有相對穩(wěn)定的形態(tài)結構。2.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在配子中成對的基因只有一個,成對的染色體也只有一條。3.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4.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組合。表解:(等位)基因(同源)染色體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相對穩(wěn)定的形態(tài)結構體細胞中的數(shù)目成對存在成對存在配子中的數(shù)目只有成對基因中的一個只有成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體細胞來源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在配子形成時的行為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二、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jù)(一)摩爾根的果蠅雜交實驗——假說演繹法1.摩爾根的發(fā)現(xiàn)和雜交實驗過程——觀察實驗,發(fā)現(xiàn)問題:2.摩爾根的解釋——分析問題,提出假說:(1)摩爾根假說:控制白眼的基因(w)在X染色體上,Y染色體不含其等位基因。(2)演繹推理:◆有關知識:常染色體和性染色體常染色體:是指與決定性別無關的染色體。果蠅有3對常染色體。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染色體,雌果蠅為同型的性染色體XX,雄果蠅為異型的性染色體XY。3.摩爾根的測交驗證——設計實驗,驗證假說:測交親本:F1中紅眼(雌)×白眼(雄)——[♀XWXw×XwY♂]白眼雌蠅與紅眼雄蠅交配時,根據(jù)假設結果應該是子代中雌蠅都是紅眼,雄蠅都是白眼。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相符。4.實驗結論——歸納總結:摩爾根通過實驗將一個特定的基因(控制白眼的基因w)和一條特定的染色體(X)聯(lián)系起來,從而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二)基因在染色體上:基因在染色體上,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問題】在生物界,是否是所有的基因都在染色體上?提示: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①真核細胞的核基因位于染色體上;②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因(即線粒體基因和葉綠體基因)并不在染色體上,線粒體、葉綠體中也有DNA,上面也有許多基因,但線粒體DNA、葉綠體DNA是裸露的,并沒有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形成染色體(質)。③原核細胞的基因也并不在染色體上:原核細胞的基因主要在擬核DNA上,少數(shù)在質粒上。④病毒的基因不在染色體上:DNA病毒的基因在病毒的DNA上,RNA病毒的基因在病毒的RNA上。(三)果蠅適于作為動物雜交試驗材料的原因:果蠅也是很好的遺傳學試驗材料(染色體遺傳),原因主要有:⑴易培養(yǎng);⑵繁殖力強,繁殖周期短;⑶染色體只有4對,且染色體大,結構清晰,易于區(qū)別;⑷性狀差異明顯。▼玉米也是很好的遺傳試驗材料:⑴玉米生長周期較短,繁殖速度快;⑵具有容易區(qū)分的相對性狀;⑶產(chǎn)生的后代數(shù)量較多,統(tǒng)計更準確。三、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現(xiàn)代解釋(一)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后代。1.對定律的理解:①等位基因的存在——獨立性:控制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存在于1個細胞內,但它們分別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既不融合,也不混雜,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各自保持純質性和獨立性)。②等位基因的分離——分離性:F1產(chǎn)生配子時,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獨立遺傳給后代,因此F1產(chǎn)生了兩種不同類型配子但數(shù)量相同的雌雄配子。(注意:D︰d=1︰1。不是雌雄配子之比為1︰1)③配子的結合幾率——隨機性:受精作用時,不同的雌雄配子結合機會均等。等位基因隨配子遺傳給子代。2.基因分離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同源染色體的分離→等位基因的分離→相對性狀的分離。3.基因分離定律的適用條件:⑴只適用于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狀遺傳;(對無性生殖、克隆均不適用)⑵只適用于真核生物的性狀遺傳;(不適用于原核生物)⑶只適用于細胞核遺傳;(不適用于細胞質遺傳)▼提示:基因的遺傳定律是討論配子形成的規(guī)律,不是討論配子結合的規(guī)律,也不是討論雜交后代基因型形成的定律。再提示:㈠基因分離定律的發(fā)生時期:基因的分離定律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開時,少數(shù)情況下,發(fā)生在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時(因在四分體時期發(fā)生交叉互換,導致兩個姐妹染色單體上含有了等位基因)。㈡基因分離定律中的分離比(3:1)實現(xiàn)的條件:①子一代個體形成的兩種(顯、隱性)配子的數(shù)目是相等的,它們的生活力是一樣的。②子一代的兩種配子的結合機會是均等的。雌雄配子結合是隨機的。③3種基因型個體的存活率在觀察期間是相等的。④顯性是完全的。(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實質: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1、對定律的理解:從三個方面去理解:⑴同時性: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的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同時進行。⑵獨立性: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間的相互分離與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互不干擾,各自獨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⑶普遍性:自由組合定律廣泛存在于生物界,發(fā)生在有性生殖過程中?;蛑匦陆M合會產(chǎn)生極其多樣的基因型的后代,這也是現(xiàn)在世界上的生物種類具有多樣性的重要原因。2、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是: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減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的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性狀的自由組合。3、自由組合定律的適用條件:⑴只適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真核生物、細胞核遺傳,這些與基因分離定律相同。⑵只適用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即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等位基因分別位于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而不是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如圖示。特別提示: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中的“基因”是指非同源染色體的非等位基因。不是指等位基因,也不是指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三)基因的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比較▼聯(lián)系:在生物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兩大遺傳定律是同時進行,同時起作用的。在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分離,互不干擾,非等位基因在配子里自由組合。因此,生物遺傳性狀在遺傳過程中既保持相對穩(wěn)定性,又出現(xiàn)變異性,從而使生物性狀多種多樣。其中基因分離定律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比較:見下表。第3節(jié)伴性遺傳一、性別決定(一)性別決定的含義:指有性別之分(雌雄異體)的生物決定性別的方式。▼提示:沒有性別之分的或雌雄同體的生物(如草履蟲等原生動物、水螅等腔腸動物、蚯蚓等環(huán)節(jié)動物、雌雄同株的植物,如豌豆、玉米等)沒有性別決定的問題。(二)染色體的種類1.性染色體:指在有性別之分的生物體中,與性別決定有關的染色體。(一般是1對)。▼提示:XY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性染色體為X和Y染色體。ZW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性染色體為Z和W染色體。2.常染色體:與性別決定無關的染色體。(一般有多對)。[特別提示]:性染色體只存在于性細胞(即生殖細胞)中,這是錯誤的。一般地,在體細胞中性染色體成對存在,而在生殖細胞中只有其中的一條。(三)性別決定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方式:XY型性別決定和ZW型性別決定。1.XY型的性別決定:♀(雌性):體細胞中除含有多對常染色體外,還含有一對(兩個)同型的性染色體,用XX表示。♂(雄性):體細胞中除含有多對常染色體外,還含有一對(兩個)異型的性染色體,用XY表示。XY型性別決定在生物界中非常普遍,如所有的哺乳動物(包括人)、很多昆蟲、某些魚類和兩棲類、很多雌雄異株的植物,如波菜、大麻等。▼知識拓展:人類的X和X是一對同源染色體,X和Y也是一對同源染色體,不過是一對特殊的同源染色體(“部分同源染色體”):⑴大小、形態(tài)不同:Y染色體短小,人體中的Y染色體是人類染色體中最小的。⑵X染色體上,有的基因,在Y染色體上找不到其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在Y染色體上的有些基因X染色體上也沒有其等位基因。如右圖所示:X和Y染色體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圖中I片段),該部分基因互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圖中的II—1,II—2片段),該部分基因不互為等位。▼提示:一般所講的伴性遺傳,指的是基因在X和Y的非同源染色段上,不考慮X和Y的同源染色段。2.ZW型的性別決定:♀(雌性):除含有成對的常染色體外,還含有一對異型的性染色體,用ZW表示?!幔ㄐ坌裕撼谐蓪Φ某H旧w外,還含有一對同型的性染色體,用ZZ表示。ZW型性別決定的生物有:鳥類(包括雞、鴨等)、昆蟲中的蛾類、蝶類等。3.其它類型的性別決定:(1)染色體數(shù)目決定性別:(卵細胞是否受精,與染色體的數(shù)目有關)如,螞蟻、馬蜂、蜜蜂、黃蜂等性別是由染色體倍數(shù)決定。(2)XO型性別決定:♀(雌性);性染色體組成是XX?!幔ㄐ坌裕盒匀旧w組成是X(只有一條X染色體,而沒有Y染色體)如蝗蟲、蟑螂等性別決定屬于XO型。(蟋蟀、蚱蜢、虱也屬于這種類型)(3)環(huán)境決定性別:如:鱷魚的性別是由卵孵化時的溫度決定的。海生蠕蟲(后縊)幼蟲(不具性別)如果是落入海底中生長,發(fā)育為雌體;幼蟲如果是落在雌體的吻部生長,發(fā)育為雄體。說明吻部可能分泌一種類似激素的物質,使幼蟲向雄性方向發(fā)育??傊锏男詣e主要是由染色體決定的,有些也和其它因素(如染色體數(shù)目、環(huán)境等)有關。性別主要是由染色體體決定,但本質原因還是由基因決定的。二、伴性遺傳1.伴性遺傳的概念: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必然伴隨性染色體而傳遞,這些基因所控制的性狀的遺傳與性別有密切的關系。把這種與性別相關聯(lián)的遺傳現(xiàn)象叫伴性遺傳。2.伴性遺傳實例1——紅綠色盲(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1)有關色覺的基因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BXBXBXbXbXbXBYXbY表現(xiàn)型色覺正常色覺正常(致病基因攜帶者)女性色盲色覺正常男性色盲(2)伴X隱性遺傳的特點: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②父親正常,女兒一定正常,母親患病,兒子一定患病。③具有交叉遺傳特點。④性狀在上下代的表現(xiàn)一般不連續(xù)(即隔代遺傳,不是每一代都會出現(xiàn)該種遺傳病的患者)。▼伴X隱性遺傳的舉例:紅綠色盲、血友病、果蠅的眼色(紅眼、白眼)遺傳3.伴性遺傳實例2——抗維生素D佝僂?。ò閄顯性遺傳病)(1)抗維生素D佝僂病癥狀:抗維生素D佝僂病是由位于X染色體上的顯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種遺傳性疾病。患者由于對磷、鈣吸收不良而導致骨發(fā)育障礙。患者常常表現(xiàn)為X型(或O型)腿、骨骼發(fā)育畸形(如雞胸)、生長緩慢等癥狀?;颊叩幕蛐停号曰疾 猉DXD、XDXd;男性患病——XDY。(2)伴X顯性遺傳病的特點: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②父親患病,女兒一定患病,母親正常,兒子一定正常。③性狀在上下代的表現(xiàn)一般具有連續(xù)(即世代遺傳,一般每一代都有該種遺傳病的患者)。▼表解——遺傳的類型(方式)及其特點小結(以遺傳病為例):遺傳方式特點舉例細胞核遺傳伴性遺傳伴X隱性遺傳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2.父親正常,女兒一定正常;母親患病,兒子一定患病。3.具有交叉遺傳特點。4.性狀在上下代的表現(xiàn)一般不連續(xù)(隔代遺傳)紅綠色盲血友病伴X顯性遺傳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2.父親患病,女兒一定患病;母親正常,兒子一定正常。3.性狀在上下代的表現(xiàn)一般具有連續(xù)(即世代遺傳)。抗維生素D佝僂病Y染色體遺傳(也叫限雄遺傳)1.患者全部為男性(女性不患?。?。(患者基因型為XYA,A為致病基因)。2.致病基因由父傳子、子傳孫。人的外耳道多毛癥常染色體遺傳常染色體顯性遺傳1.男女患病幾率相等(表現(xiàn)該性狀的幾率相等)。2.性狀在上下代表現(xiàn)是連續(xù)的代代可見發(fā)病者。多指、并指、軟骨發(fā)育不全常染色體隱性遺傳1.男女患病幾率相等。2.性狀在上下代的表現(xiàn)一般是不連續(xù)的(隔代遺傳)。白化病先天性聾啞苯丙酮尿癥細胞質遺傳1.具有相對性狀的親本雜交,F(xiàn)1總是表現(xiàn)出母本的性狀(即母系遺傳)2.雜交后代不會出現(xiàn)一定的性狀分離比。人類神經(jīng)性肌肉衰弱癥三、伴性遺傳與遺傳基因定律的關系1.與基因分離定律的關系(1)伴性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伴性遺傳是由性染色體上基因所控制的遺傳,若就一對相對性狀而言,則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2)伴性遺傳有其特殊性:①雌雄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不同,有同型和異型兩種方式。②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體上,Y或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從而存在雜合子內(XbY或ZdW)單個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也能體現(xiàn)。③Y或W染色體上攜帶的基因,在X或Z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應性別的個體之間傳遞。④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聯(lián)系。在寫表現(xiàn)和統(tǒng)計后代比例時一定要與性別聯(lián)系。2.與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關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遺傳時,由位于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基因的分離定律處理,整體上則按自由組合定律處理。3.與連鎖交換定律的關系:性染色體上的基因與性別聯(lián)系,實質就是性連鎖遺傳。▼方法小結一:1.如何判斷某一性狀的遺傳是伴X遺傳還是常染色體遺傳?方法一:觀察法——可觀察雜交后代的性狀表現(xiàn)有無性別差異。方法二:雜交試驗法——利用顯性性狀的雄性個體與隱性性狀的雌性個體雜交,觀察后代性狀表現(xiàn)。①如果后代雌性個體均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雄性個體均表現(xiàn)為隱性性狀,則說明該性狀為伴X遺傳。②如果后代均表現(xiàn)為顯性性狀,或顯、隱性性狀均有但無性別差異,則說明該性狀是常染色體遺傳。③如果后代均表現(xiàn)為隱性性狀(即與母本相同,母系遺傳),說明該性狀是細胞質遺傳。2.如何鑒定某一性狀的遺傳屬于細胞核遺傳還是細胞質遺傳?方法:正、反交試驗法。如果正、反交結果不同,總是表現(xiàn)與母本相同,說明控制相關性狀的基因位于細胞質,屬細胞質遺傳;如果正、反交結果相同,說明控制相關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屬細胞核遺傳;如果正、反交結果不同,但并總表現(xiàn)與母本相同,說明控制相關性狀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屬核遺傳。▼方法小結二:——一、遺傳系圖題的解題及思路:1.先確定系譜中的遺傳病是顯性還是隱性遺傳病。判斷方法:(1)無中生有,為隱性(親代都是正常,沒有患病,而子代出現(xiàn)患者)。見圖1。(2)有中生無,為顯性(親代都是患病,而子代中出現(xiàn)正常的,沒有患者)。見圖2。提示:用典型圖判斷人類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如題目中有典型圖則直接判斷)圖遺傳病類型一般規(guī)律遺傳特點常隱父母無病、女兒有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文化產(chǎn)業(yè)投資合伙經(jīng)營合同
- 2025年BC415B割草機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婚紗攝影行業(yè)品牌策劃與推廣承包協(xié)議
- 2025年度高速公路護坡施工與工程質量保證合同
- 2025年度云計算解決方案提供方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度股權轉讓退股協(xié)議正本規(guī)范版(附環(huán)境保護條款)
- 2025年度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安全防護與運維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熒光增白劑KB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2025年度醫(yī)藥研發(fā)項目臨床試驗監(jiān)測合同
- 2025年紙漿模熱壓成型機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一種仿生蛇形機器人的結構設計
- 《世界遺產(chǎn)背景下的影響評估指南和工具包》
- 采購項目需求論證報告模板
- 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計算表格(尾礦庫洪水計算)
- 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英語課件U1-B Let's check Let's wrap it up
- 水泥的檢測及應用-水泥的技術性能及檢測(建筑材料)
- 動物檢疫技術-臨診檢疫技術(動物防疫與檢疫技術)
- 《華夏幸福房地產(chǎn)公司人才流失現(xiàn)狀、原因及應對策略》開題報告(文獻綜述)3400字
- 小型混凝土攪拌機-畢業(yè)設計
- 部編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 愿望的實現(xiàn) 教學課件
- GB/T 17614.1-2015工業(yè)過程控制系統(tǒng)用變送器第1部分:性能評定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