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卷_第1頁
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卷_第2頁
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卷_第3頁
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卷_第4頁
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陜西省寶雞市高三上學期聯(lián)考歷史試卷

一、單選題(★★★★)1.在距今4000年前后,陜西神木地區(qū)進入繁盛期。在當地的石峁遺址考古中發(fā)現(xiàn)了良渚遺址的玉琮、湖北天門石家河文化的玉鷹、玉人頭等眾多文物。這說明當時()

A.階級分化日趨明顯B.存在地域文化交流C.玉器成為權力象征D.各地邁入國家階段(★★★★)2.秦漢以后,嫡長子繼承原則被運用到皇位繼承和一般地主家產分配之中,但沒有西周宗法制嚴格:在東漢豪族地主的田莊內,莊主“振贍窮乏,務施九族,自親者始”,對同宗貧困而死者則糾合宗人合族收葬: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壟斷政權,“譜學”大興。這反映了

A.家國同構是古代政治結構的首要特征B.宗法制度本質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C.宗法宗族觀念在古代社會的影響深遠D.宗法倫理道德維系封建社會長治久安(★★★★)3.唐文宗時期,長安左街使奏稱:“伏見諸街鋪,近日多被雜人及百姓、諸軍諸使官健起造舍屋,侵占禁街?!碧茟椬跁r期,有記載稱,“長安坊中有夜攔街鋪設祠樂者,遲明未已”。隨著臨河地區(qū)漕運興起,在長安城郊沿河地區(qū)乃至城門內外出現(xiàn)了新的“行市”。這反映了長安()

A.建筑行業(yè)的興盛B.開放發(fā)展的趨向C.政治地位的下降D.市坊分區(qū)的瓦解(★★★★)4.宋代對債務的清償,強調官為理索,嚴禁債權人私自強牽債務人財物和以身代當?!端涡探y(tǒng)》中明確規(guī)定:凡“違法積利,契外制奪,及非出息之債者,官為理”。凡“依令合理者,或欠負公私財物,乃違約乖期不償者”,則以刑罰相加。凡不經官而私自強牽財物及身代當者,要追究債權人的法律責任。這表明,在宋朝()

A.官府對私人債務糾紛“一切從嚴追理”B.嚴禁暴力清償旨在維護債務人的利益C.民間債務糾紛已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D.體現(xiàn)了政府對于民間借貸的干預規(guī)范(★★★)5.明太祖廢除丞相后,“威權在上,事皆親決”。成祖時“奏章皆親覽,不假手他人”。宣宗時始有票擬之制,“凡有大事皆與群臣商議,面決可否”。憲宗以后“帝漸疏于政事”,于是票擬、廷議、廷推等決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變成制度。這反映了()

A.制度建設服從皇權需要B.皇權受到一定程度制約C.內閣大臣代行丞相職權D.決策方式發(fā)生根本變化(★★★)6.日本新名詞入華的初始者張之洞,在《學務綱要》中擬定“戒襲用外國無謂名詞,以存國文,端士風”專條;精通西洋語文的辜鴻銘謾罵他人使用“改良”等外來詞;翻譯西洋小說的林紓批評“報館文字……時時復攙入東人之新名詞”。這些現(xiàn)象反映出當時()

A.近代學人排斥西學東漸B.傳統(tǒng)觀念制約社會轉型C.中體西用束縛翻譯事業(yè)D.頑固勢力捍衛(wèi)傳統(tǒng)文化(★★★★)7.民國初期,“二次革命”、洪憲帝制、護國運動、府院之爭、張勛復辟和護法戰(zhàn)爭等重大歷史事件頻繁發(fā)生。與此同時,黨、會、社等名目繁多,分化組合多變,驟生驟滅,泡沫政黨居多。這說明當時()

A.權力重心逐漸下移B.投機革命者居多C.軍閥乘機擴大地盤D.代議制度不穩(wěn)定(★★★)8.1917年4月,李大釗指出:“國家必有其中心勢力”,“由中級社會之有恒產者自進而造成新中心勢力,以為國本之所托”才能謀統(tǒng)一與發(fā)展;1921年3月,李大釗又提出:“我們要考求俄羅斯革命的中心勢力何在”,“要推動中國社會的改革事業(yè),我們需迅速行動起來,建立‘共產主義’的‘C派大團體’”。李大釗的這一轉變()

A.表明中國共產黨工作重心的轉移B.說明新文化運動陣營開始出現(xiàn)分化C.深受國內外政治形勢的較大影響D.體現(xiàn)出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已明確(★★★)9.如圖為1941年中國著名畫家特偉創(chuàng)作的一幅漫畫《擱淺》。該漫畫()

A.體現(xiàn)了中國政治動員存在獨特優(yōu)勢B.重塑了國民黨政府的良好形象C.助推了國共聯(lián)合抗日局面最終形成D.利于鼓舞中國人民必勝的信心(★★★)10.馬克思認為,“在唯物主義理論中,國家不被視為人們故意建立的有目的的組織,當然也不應該被理解為‘共同利益’的體現(xiàn),而是在特殊的歷史條件下統(tǒng)治與剝削關系的體現(xiàn)”。新中國成立初期對這一理論的踐行體現(xiàn)在()①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②確立依法治國方略③開展人民公社化運動④實行人民民主專政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11.1979年,廣州市汽車公司從香港市民“打的”中得到啟發(fā),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出租車公司,并在內地首創(chuàng)“揚手即?!钡娜路漳J剑粫r風靡全國,并迅速在全國各大城市推廣開來。隨后,北京黃面的、天津夏利、上海捷達等,成為各個城市的新名片。這一現(xiàn)象()

A.表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深入B.實現(xiàn)了企業(yè)發(fā)展的良性循環(huán)C.折射出探索改革激發(fā)新活力D.導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瓦解(★★★★)12.“坐無人駕駛汽車”“打空中的士”“擁有人形機器人”“跟數字主播聊天”……這些場景,正在中國各地逐漸進入現(xiàn)實生活。這種全新生活方式的背后,是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yè)變革機遇和新質生產力加速發(fā)展。據此可知,新質生產力的發(fā)展,()

A.有利于就業(yè)結構的調整B.將導致傳統(tǒng)行業(yè)走向消亡C.使各領域實現(xiàn)了智能化D.取代了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13.考古學家在北敘利亞入海口的阿爾米納考古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希臘古風時代的陶器。阿爾米納出土的石板首飾鑄模具上的短桑葚式吊圓形耳環(huán)是敘利亞式的,這種耳環(huán)在公元前7世紀流行于克里特、塞浦路斯、腓尼基和敘利亞,此類裝飾也出現(xiàn)在亞述、巴比倫和基澤。材料可用于說明()

A.敘利亞是各區(qū)域文明的源頭B.中國古代絲綢之路開辟成效顯著C.和平交往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D.古代地中海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14.1641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游歷英國時,被當時英國書籍出版數量以及書店的數量震驚了,他看到英國宗教布道的集會上人們奮筆疾書的壯觀景象。英國哲學家霍布斯曾說過,那個時候,許多男孩和女孩已經可以閱讀一兩次宗教經典。當時英國這一氛圍()

A.表明婦女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B.有利于推動社會思潮的進步C.體現(xiàn)出神學已被人文科學替代D.促進了西方科學革命的開始(★★★)15.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憲法、國會立法和對外條約是“最高法律”,這就是著名的“最高條款”。美國憲法學家凱思琳·沙利文認為,“只要它們(州)不從事簽訂條約、鑄幣、授予貴族稱號,制定剝奪公民權的法案……可以以它們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規(guī)范它們公民的健康、安全、道德和福利”。這可用來說明美國()

A.民主政治存在嚴重缺陷B.憲法著眼于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C.憲法實踐面臨艱巨挑戰(zhàn)D.聯(lián)邦政府與州政府職權呈現(xiàn)張力二、材料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盡管乾隆皇帝在1757年發(fā)出了“閉關”的上諭,“通夷之各關口,嚴行封禁”,東印度公司還是代表英國在1760年向中國提出乞改廣州海關,一改貪污、腐敗等弊端,以期求得正常的商業(yè)交往,但是清廷卻認為這是英國人“心懷叵測,不可不留心籌計,豫為之防”,對此加以防備,不理會英國的貿易請求?!幾晕炭℃隆而f片戰(zhàn)爭前的中英商業(yè)交往》材料二1726年12月28日,法國東印度公司致函其派駐印度本地治理的委員會,準其利用公司船只承接運輸業(yè)務,裝載私商貨物前往澳門和廣州,而且“運費始終要比英國人的運費低一些”,以增強競爭力。1730—1731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部訓令大班“壟斷今年廣州所有的綠茶”,盡可能地阻止法國人、奧斯坦德人及荷蘭人取得任何綠茶,以免其走私運入英倫。英使馬戛爾尼于1792年受命訪華,引起了法國人的憂慮,指出當時英使覲見乾隆皇帝,藏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僅要將法國,而且還要將所有其他海洋諸強統(tǒng)統(tǒng)逐出中國貿易”?!幾詤敲簟稄V州貿易時期的英法關系》材料三馬戛爾尼此次訪華欲與中國建立平等外交和開辟對華貿易的核心期許為清廷所拒。1793年的外交失敗對于英國政府進一步對華政策的制定影響極大。英國東印度公司寄希望于馬氏訪華能夠打開中國市場。可是,馬氏訪華失敗了,因此自1798年以后,對華鴉片貿易量呈現(xiàn)激增狀態(tài),迅速達到4000箱/年,并很快突破5000箱/年、6000箱/年。——摘編自李秦《從<馬嘎爾尼訪華日記>看英國外交》等(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8世紀晚期清政府﹑法國對中英貿易所持的態(tài)度。(2)根據材料二、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18世紀末英國針對中英貿易采取的措施。(3)根據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價清政府,法國、英國關于中英貿易的做法。(★★★★)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賽曲最早是法國大革命中法國義勇軍高唱的一支革命軍歌,1879年第三共和國眾議院在共和派倡導下通過決議,將《馬賽曲》定為國歌。1882年總理弗雷西訥概括了馬賽曲對于第三共和國的意義:“馬賽曲是祖國的頌歌”,它使人想起“我們父輩的英雄主義行為”,它是“力量的源泉,榮譽的象征”,在1880年至1914年的幾十年間共和政府在軍隊和學校中教法國士兵和學生們唱馬賽曲,一時間高昂、雄壯的馬賽曲響徹法蘭西大地。正如尤金·韋伯所說,“到了19世紀末這支曾屬于一個政治派別的好戰(zhàn)、革命的歌曲成為了法蘭西之歌,它傳播的不僅是歌詞還有強有力的認同”。——摘編自顧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前期對共和文化的塑造》材料二《義勇軍進行曲》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電影講述了流亡到上海的東北青年從苦悶彷徨中勇敢走向抗日前線的故事。1935年伴隨電影上映,《義勇軍進行曲》開始在全國大范圍傳唱。1938年,豐子愷寫道:“起來起來”“前進前進”的聲音出自村夫牧童之口,長沙的湖南婆婆,漢口的湖北車夫都能喝“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召開座談會,專題討論國歌、國徽等問題。經過反復討論,大多數人贊成以《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但有人對“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這一句歌詞存在異議,建議歌詞作修改。周恩來認為原歌詞可以激勵感情,毛澤東也表示“還是原有歌詞好”。最后與會者一致贊同不改歌詞。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決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幾詣⑿√m《<義勇軍進行曲>:從抗戰(zhàn)最強音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馬賽曲》誕生和成為國歌的歷史背景,并指出其對法國歷史發(fā)展的重要意義。(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為代國歌且不必改歌詞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國歌的認識。(★★★★)18.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中國建設》新中國建立后,西方媒體不斷就“征糧”“征兵”“公債”“饑荒”“文化破壞”等議題大做文章,試圖挑撥中國政府與人民的關系。1952年,宋慶齡以中國福利會名義創(chuàng)辦對外刊物《中國建設》,開展正面宣傳新中國形象。主要作品有:《結束洪水的威脅》《新兵日記》《數百萬工人漲工資》《北京的女電車司機》《一位鄉(xiāng)村教師的掃盲行動》《舊博物館的新生》《土地改革根除了封建主義》《工業(yè)化開始》《人民治理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含義》《新成立的100萬個農業(yè)合作社》等。到1952年底,《中國建設》發(fā)行范圍達到118個國家。據駐外使館反映,《中國建設》在國外博得好評,蘇聯(lián)的《新時代》轉載其圖片,英國權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