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云南昆明歷年中考語文試題(文言文閱讀)(截至2022年)【甲】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鼻赝踉唬骸疤熳又偃f,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碧砌略唬骸按擞狗蛑?,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保ü?jié)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乙】齊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曰:“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顏燭趨①進諫曰:“君樂治海上,不樂治國,而六月不歸。彼儻②有治國者,君且安得樂此海也?”景公援戟將斫③之。顏燭趨進,撫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殺關(guān)龍逄⑤,紂⑥殺比干⑦;君之賢,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說,遂歸。中道聞國人謀不內(nèi)⑨矣。(節(jié)選自《說苑·正諫》)【注】①顏燭趨:春秋時齊國人。②儻: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傳是個暴君。⑤關(guān)龍逄(páng):夏桀之臣,因諫止夏桀通夜狂飲而被殺。⑥紂:商朝末代君王商紂王,相傳是個暴君。⑦比干:商代貴族,因?qū)掖蝿裰G紂王,被剖心而死。⑧叁: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內(nèi):同“納”,接納。不內(nèi),意思是不讓他回國。9.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請廣于君(2)以頭搶地爾搶:___________(3)景公說說:___________(4)中道聞國人謀不內(nèi)矣謀:___________1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乙】兩文中畫線的句子。(1)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11.【甲】【乙】兩文都有完整的情節(jié)。請用原文中的詞句,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開端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甲】秦王假仁假義,無理指責安陵君。唐雎從容應對,斷然反駁。秦王以“A______”恐嚇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懾秦王。秦王道歉【乙】齊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準勸其回國,否則“B_____”顏燭趨進諫,點明危害。景公發(fā)怒,并且“C_____”,但顏燭趨大義凜然,繼續(xù)勸諫景公。景公歸國12.【甲】文中的唐雎和【乙】文中的顏燭趨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請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概括兩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答案】9.①.增廣,擴充②.碰,撞③.同“悅”,高興④.謀劃,商量10.(1)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呢?(2)我的才能,也比不上(不如、不像)這兩個臣子。11.①.A.天子之怒②.B.致死不赦③.C.援戟將斫之12.(1)兩人都有強烈的愛國之心,都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2)兩人都不畏強權(quán)、膽識過人。(3)兩人都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進行勸說。(4)兩人都用了歷史人物的例子作類比。(5)兩人都采用了針鋒相對的應對技巧。(答出其中三點即可)【解析】【9題詳解】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詞語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xiàn)象。(1)句意: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lǐng)土。廣:作動詞用,擴大(地盤)。(2)句意:把頭往地上撞罷了。搶:撞,用頭撞地之意。(3)句意:齊景公被說高興了。說:同“悅”,高興。(4)句意:在途中聽說國人正在謀劃不讓他回國。。謀:謀劃、商議?!?0題詳解】本題主要考查點是對句子翻譯。注意下列重點詞語的意思:(1)雖:即使;易:動詞,交換;豈,難道的意思;直:同“只”只是,僅僅。(2)臣之材:我的才能;亦非:也不是(比不了)。【11題詳解】本題考查信息梳理與概括能力。第一空:從“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可知,面對唐雎“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的義正辭嚴的解釋,秦王無法辯駁,于是以“天子之怒”恐嚇唐雎,想讓唐雎屈服。第二空:從“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笨芍?,齊景公在海上游玩得很高興,過了六個月還不回到朝廷,又怕人勸諫,就命令左右不準勸其回國,否則“致死不赦”,即用“有敢于先說回去的人格殺勿論”警告眾人。第三空:從“景公援戟將斫之”可知,面對顏燭不聽警告,執(zhí)意進諫,憤怒的齊景公“援戟將斫之”,拿起戟就要刺他?!?2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從甲文“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fā),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和乙文“君奚不斫也?……君之賢,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可知,兩人都有強烈的愛國之心,為了國家,都都不畏強權(quán),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敢于直面權(quán)威,膽識過人。從甲文“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和乙文“彼儻有治國者,君且安得樂此海也?”可知,唐雎抓住秦王對布衣之怒的理解不全面,并舉出“士”之怒的實質(zhì)來駁秦王。而顏燭則以“如果有另外的人做了國君,君王你那里還能夠在海上玩得高興”要齊王反思自己六月不回國的后果。故兩人都善于抓住對方的弱點進行勸說。從甲文“夫?qū)VT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和乙文“昔者桀殺關(guān)龍逄,紂殺比干;……”可知,兩人都用了歷史人物的例子作類比來告誡對方行為的錯誤。最后,唐雎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首先,唐雎針鋒相對,寸步不讓,用“布衣之怒”來對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雎列舉了三個布衣之士的例子來反駁秦王,并表示要效法這些有膽識的勇士,不畏強暴,刺殺秦王。乙文針對景公“景公援戟將斫之”顏燭用桀殺關(guān)龍逄,紂殺比干辯駁,并以“君奚不斫”針鋒相對,毫不退讓。故甲文中兩人都采用了針鋒相對的應對技巧?!緟⒖甲g文】【甲】秦王對唐雎說:“我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這是為什么?況且秦國滅掉韓國、魏國,而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來的原因,只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在意?,F(xiàn)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lǐng)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愿,這是輕視我嗎?”唐雎回答說:“不,并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里繼承了封地所以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僅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fā)怒的情景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fā)怒的時候,會倒下數(shù)百萬人的尸體,鮮血流淌數(shù)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jīng)聽說過百姓發(fā)怒嗎?”秦王說:“百姓發(fā)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碧砌抡f:“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fā)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fā)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沖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nèi)齻€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里的憤怒還沒發(fā)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兇的征兆。加上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fā)怒,那么就讓兩個人的尸體倒下,五步之內(nèi)淌滿鮮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喪服,現(xiàn)在就是這個時候?!闭f完,拔劍出鞘立起。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么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借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乙】齊景公在海上游玩得很高興,過了六個月還不回到朝廷,并且命令身邊的人說:“有敢于先說回去的人格殺勿論?!眹罃咝∨芮叭フf:“君王在海上冶游很高興,卻不為因治理國而快樂,于是六個月了不回去。這時,如果有另外的人做了國君,君王你那里還能夠在海上玩得高興!”齊景公拿起戟就要刺他,顏斶再跑向前,撫弄著自己的衣服等待他說:“君王為什么不刺呢?過去桀殺關(guān)龍逢,紂殺王子比干,君王你的才干比不上這兩個人,我的才能也比不上被殺掉的兩個人,君王為什么不刺呢?讓我和這兩個人并列在一起,不是很值得嗎?“齊景公被說高興了,于是就回到齊國。在途中聽說國人正在謀劃不讓他回國。(2022年云南昆明)【甲】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碧熳訛閯樱娜菔杰?。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節(jié)選自《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乙】康定元年,元昊反,延州諸砦①多失守,仲淹自請行②。先是③,詔分邊兵:總管領(lǐng)萬人,鈐轄④領(lǐng)五千人,都監(jiān)領(lǐng)三千人??苤劣?,則官卑者先出。仲淹曰:“將不擇人。以官為先后,取敗之道也。”于是大閱州兵,得萬八千人,分為六,各將三千人,分部教之,量賊眾寡,使更⑤出御賊。明年正月,詔諸路人討⑥,仲淹曰:“正月塞外大寒,我?guī)煴┞?,不如俟春深入,賊馬瘦人饑,勢易制也。當據(jù)要害,拓疆御寇,策之上也?!钡劢杂闷渥h。仲淹又請修承平、永平等砦,稍招還流亡,城⑦十二砦,羌漢之民,相踵歸業(yè)⑧。諸羌來者,仲淹皆推心接之。仲淹為將,賊不敢輒犯其境。(節(jié)選自《宋史·范仲淹傳》)【注】①砦,同“寨”。②行:這里指前往御敵。③先是:指范仲淹到延州之前。④鈐轄:地方統(tǒng)兵官,位在總管之下,都監(jiān)之上。⑤更:輪換。⑥詔諸路入討:皇帝下詔命令各路軍隊討伐西夏。⑦城:修筑城墻。⑧相踵歸業(yè):先后回歸家園,恢復正常生產(chǎn)。9.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上自勞軍(2)亞夫乃傳言開壁門(3)各將三千人(4)不如俟春深入10.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乙】兩文中畫線的句子。(1)天子為動,改容式車。(2)諸羌來者,仲淹皆推心接之。11.【甲】【乙】兩文都運用了對比手法。請用原文中的句子,將下面圖表的空白處補充完整。12.【甲】【乙】兩文都刻畫了鮮明的人物形象?!炯住课闹兄軄喎蚴且晃恢诬妵烂?、恪盡職守、剛正不阿的將軍,請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說說范仲淹是一位什么樣的將軍?!緟⒖即鸢浮?.(1)慰問,慰勞;(2)營壘;(3)率領(lǐng);(4)等,等待。10.(1)皇上被感動了,表情嚴肅起來,扶著車前橫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2)對于前來歸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誠懇地接納他們。11.A.將以下騎送迎B.稱善者久之C.量賊眾寡,使更出御賊12.從范仲淹對敵我優(yōu)劣之勢的分析可以看出他謀略過人,從他優(yōu)撫百姓可以看出他關(guān)心百姓,從皇帝采納他的意見可以看出他伸手朝廷信任?!緟⒖甲g文】【乙】康定元年,元昊謀反,區(qū)延州周圍各要塞大多失守,范仲淹主動請求前往延州。在此之前,朝廷規(guī)定將領(lǐng)分別統(tǒng)轄邊境駐軍:總管統(tǒng)轄一萬人,鈴轄統(tǒng)轄五干人,都監(jiān)統(tǒng)轄三千人。遇到敵人侵略而要抵御時,就派官品低的將領(lǐng)首先出擊。范仲淹說:“派遣將領(lǐng)不選擇合適的人,而按照官職等級的高低來安排出兵的先后順序,這是自取失敗的原因啊?!庇谑牵ㄋ┢毡闄z閱本州州軍隊,得到一萬八千人,并分為六部,每位將領(lǐng)各自統(tǒng)領(lǐng)三千人,分部訓練士兵,根據(jù)敵軍的多少,派遣他們們輪流出戰(zhàn)抵御敵人第二年正月,帝下詔命令各路軍隊討伐西夏,范仲淹說:““正月時塞外十分寒冷,我們的軍隊露宿挨凍,不如等到春天再深入敵境,敵軍馬瘦人饑,憑借我軍的勢力容易制服敵軍,我們應當占據(jù)險要之地,開拓疆土抵御敵寇,這是上等的策略?!钡廴坎杉{了他的建議。范仲淹又上奏請求朝廷修筑承平、永平等要塞的營壘,逐漸召回流亡在外的百姓,把十二座舊要塞改建為城,于是羌族和漢族流亡在外的百姓,先后回歸家園,恢復正常生產(chǎn)。對于前來歸附的羌族人民,范仲淹都誠懇地接納他們。范仲淹擔任將領(lǐng)之時,敵軍不敢輕易侵犯他所統(tǒng)轄的地區(qū)。(2021云南昆明)【甲】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乙】世家子弟最易犯“奢”字、“傲”字。不必錦衣玉食而后謂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車馬仆從習慣為常,此即日①趨于奢矣。見鄉(xiāng)人則嗤其樸陋②,見雇工則頤指氣使③,此即日習于傲矣。京師子弟之壞,未有不由于“奢”“傲”二字者。初五夜,又接弟信,余固恐弟之焦躁也。余前年所以廢弛,亦以焦躁故爾。一經(jīng)焦躁,則心緒少佳,辦事不能妥善。弟總宜平心靜氣。爾與諸弟戒之,至囑至囑?。ü?jié)選自《曾國藩家書》)注釋:①日:一天天地。②樸陋:粗俗鄙陋。③頤指氣使:不說話而用面部表情或口鼻出氣發(fā)聲來示意,形容有權(quán)勢的人隨意支使人的傲慢神氣。9.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1)非寧靜無以致遠致遠:(2)淫慢則不能勵精勵精:(3)悲守窮廬窮廬:(4)此即日習于傲矣習:10.請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靜以修身/皆以美于徐公B.險躁則不能治性/至則無可用C.不必錦衣玉食而后謂之奢也/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D.車馬仆從習慣為常/二蟲盡為所吞11.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12.【甲】文中諸葛亮認為“學須靜也,才須學也”,以“A”四字比喻了過度懈怠、不靜心于學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力的狀態(tài);【乙】文中曾國藩以自己為例勸誠弟弟,提出做事宜“B”,否則會導致“心緒少佳,辦事不能妥善”的結(jié)果;【甲】【乙】兩文的作者都認為C會阻礙“靜”的養(yǎng)成,從而影響學習與做事。(3分)13.【甲】文中諸葛亮提出“儉以養(yǎng)德”的觀點,請你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談談在生活中該如何培養(yǎng)“儉”的習慣。(3分)【參考答案】9.(2分)(1)致遠:實現(xiàn)遠大目標(2)勵精:振奮精神(3)窮廬:偏偏簡陋的房屋(4)習:習慣,熟悉10.(2分)C11.(2分)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確志向。12.(3分)A.遂成枯落B.平心靜氣C.躁(險躁/焦躁)13.(3分)培養(yǎng)儉的習慣要從日常小事做起。如【乙】文所說并不是“錦衣玉食”才是奢,如果“皮袍呢褂”隨處都是,“車馬仆從”成為習慣,這樣就靠近奢而遠離儉了。所以要提醒自己,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注意節(jié)儉,不過度消費?!緟⒖甲g文】官宦子弟最容易犯“奢”字、“傲”字。不一定是華美的衣食才稱為“奢”的,但使皮袍呢褂樣樣都有,車馬仆從件件齊全而自己卻習以為常,這就一天天地趨于奢侈了。見到鄉(xiāng)下人就譏笑人家粗俗鄙陋,見到雇工就擺有權(quán)有勢的架子,這樣一天天地習慣于驕傲了。京城子弟之變壞,沒有一個不是因為“驕”、“奢”這兩字的。初五晚上,又接到你的信,我本來就怕弟弟們焦躁,我前年之所以那么廢弛,也是因為焦躁的緣故??傊阋叫撵o氣,我與弟弟們應該以此為戒,這是我懇切的囑咐。(2019云南昆明)【甲】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控懹^EQ\o\ac(○,1)初,太宗謂侍臣曰:“為君之道,必須先存EQ\o\ac(○,2)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再者,不敢縱逸。朕每思傷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禍。若耽EQ\o\ac(○,3)嗜滋味,玩悅聲色,所欲既多,所損亦大,既妨政事,又擾生民?!必懹^六年,太宗謂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為敝,不知時政得失,亦不見過,以是滅亡。朕既在九重EQ\o\ac(○,4),不能盡見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無事,四海安寧,便不存意EQ\o\ac(○,5)?!咀⑨尅縀Q\o\ac(○,1)貞觀:唐太宗李世民年號。EQ\o\ac(○,2)存:撫恤。EQ\o\ac(○,3)耽:沉溺。EQ\o\ac(○,4)九重:深宮之內(nèi)。EQ\o\ac(○,5)存意:用心操勞國事。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1)必先苦其心志()(2)行弗亂其所為()(3)猶割股以啖腹()(4)若耽嗜滋味()【參考答案】(1)使…痛苦(2)違背(意愿)(3)大腿(4)喜歡,特別愛好10、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管夷吾舉于世/皆以美于徐公B、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時有物外之趣C、曾益其所不能/其如土石何D、故卿等為朕之耳目/輟耕之壟上【參考答案】B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第EQ\o\ac(○,3)段中劃橫線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一個人常常是犯了錯誤,以后才能(注意)改正。12、【甲】文采用層層推理的方法,開頭先A,接著提出了擔任治國重任的人才必須經(jīng)過磨煉的觀點,然后從正反兩面進行推論,最后概括出B的中心論點?!疽摇课奶谡J為“為君之道”首先要C。(3分)【參考答案】A:列舉事例;B:生于憂患,死于安樂;C:先撫恤百姓(心存百姓)13、【甲】【乙】兩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都提出了治國的觀點,這些觀點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同:都強調(diào)了治國需賢臣輔佐這一內(nèi)因。甲文強調(diào)朝廷要有嚴格執(zhí)法、直言敢諫的賢士;乙文強調(diào)賢臣猶如君主的耳目,要用心操勞國事。異:甲文還強調(diào)外因也能導致亡國的觀點,如果沒有敵對的國家和外國侵犯的危險,國家就會滅亡。而乙文沒有涉及外因。【參考譯文】貞觀初年,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做國君所應當遵循的原則,必須首先關(guān)心百姓。如果用損害百姓的辦法來滿足自身的享樂,那就像從自己腿上割肉來充饑一樣,肚子填飽了,人也就死了。再說,我從不敢放縱自己的欲求。使人身體受到損害的原因不在別的,都是由于自己貪欲才釀成的災禍。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聲色,那么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損害也就越大,這樣既妨害國家大事,又擾亂百姓。”貞觀六年,唐太宗對侍臣們說:“古代的昏君,他們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敗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過錯,于是漸漸導致國滅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宮之內(nèi),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們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為國家太平,邊疆安寧,就不用心操勞國事了。”(2017云南昆明)【甲】①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②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節(jié)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乙】板橋幼隨其父學,無他師也。幼時殊①無異人處,少長,雖長大,貌寢陋②,人咸易③之。然讀書能自刻苦,自憤激,不茍同俗;由淺入深,由卑及高,由邇達遠,以赴古人之奧區(qū)④,以自暢⑤其性情才力之所不盡。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不知非善記,乃善誦耳。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舟中、馬上、被底,或當食忘匕箸⑥,或?qū)筒宦犉湔Z,并自忘其所語,皆記書默誦也。如是默誦,書有弗記者乎?(節(jié)選自《鄭板橋集·板橋善誦》)注釋:①殊:特別。②寢陋:丑陋。③易:輕視。④赴古人之奧區(qū):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暢:酣暢。⑥匕著:調(diào)羹和筷子。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1)主人日再食()(2)同舍生皆被綺繡()(3)父母歲有裘葛之遺()(4)人咸謂板橋讀書善記()10.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俟其欣悅,則又請焉/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B.以中有足樂者/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C.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學而不思則罔D.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其印為予群從所得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第段中劃線的句子。(2分)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12.從宋濂和鄭板橋的學習經(jīng)驗中,我們獲得了一些有益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請按提示在A、B、C處填寫恰當?shù)膬?nèi)容。(3分)文句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A甲文: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一心向?qū)W乙文:B循序漸進乙文:板橋每讀一書,必千百遍。C13.【甲】【乙】兩文末尾畫波浪線的名子有哪些共同點?請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3分)【參考答案】9.(2分)(1)食:提供伙食(2)被:同“披”,穿(3)遺:給予,贈送
(4)咸:都,全10.
(2分)B11.(2分)女仆拿熱水來(給我)澆洗,有被子圍著、蓋著(我),(我)很長時間才暖和過來。12.(3分)A.虛心求教(或“恭敬有禮”)B.
由淺入深,由卑及高,由邇達遠C.勁奮刻苦(或反復誦讀”)(A、C處用四字詞語概括、意對即可)13.(3分)都是反問句,加強了語氣,能警示讀者并引起讀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都總結(jié)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觀點;甲文強調(diào)專心是業(yè)精德成的重要條件,乙文肯定默誦是熟記書本內(nèi)容的有效手段。【參考譯文】【乙】鄭板橋小的時候跟隨他的父親,沒有其他的老師。小的時候沒有特別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雖然長大了,容貌丑陋,人們都看不起他。但是他讀書能夠自己刻苦,自己憤激,從淺的地方到深的地方,從低到高,從近到遠,到達古人學問深奧的地方,使自己不多的性情才能力氣得到昌盛。人們都說板橋讀書善于記憶,不知道不容易記憶的地方,就善于背誦。板橋每次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千百遍。在船上,馬上,被子里,有的時候在吃飯的時忘記了勺子筷子,有的時候?qū)χ腿瞬宦犓麄兊脑?,并且忘記了他們說的話,都在記憶書并且默默的背誦。書有不被記住的地方嗎?(2016云南昆明)【甲】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②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乙】饒州路①大饑,米價翔踴②,總管王都中③以官倉之米定其價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為須糶④以下等價,民乃可得食,未報,輒于下等減價十之二,使民就糶。行省怒其專擅,都中曰:“饒去杭幾二千里,比⑤議定往還,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則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與言曰:“公為我輩減米價,公果得罪,我輩當鬻⑥妻子以代公償?!毙惺》牢?,都中乃得免。(節(jié)選自《續(xù)資治通鑒》,有改動)【注釋】①路:元代行政區(qū)劃單位。②翔踴:物價飛漲。③王都中:字符俞,,元代官員,官至兩任行省參知政事。④糶:賣出糧食。⑤比:等到⑥鬻(yù):賣。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1)雜然而前陳者()(2)宴酣之樂()(3)射者中,弈者勝()(4)饒去杭幾二千里()【答案】(1)陳設,擺設。(2)酒喝到高興時。(3)下棋。(4)距離。【解析】實詞的解釋注意辨析,看有沒有出現(xiàn)特殊用法,此題中“去”是古今異義詞,“陳”、“酣”“弈”用的是本義。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行者休于樹/苛政猛于虎也B.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跪而拾之以歸C.都中乃得免/當立者乃公子扶蘇D.行省怒其專擅/俟其欣悅,則又請焉【答案】D【解析】A項前一個“于”解釋為“在”,后一個解釋為“比”;B項“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的“之”為語氣助詞,可不譯?!肮蚨爸詺w”的“之”是代詞,指“撕碎的奏牘”;C項前一個“乃”譯為“于是,才”,后一個“乃”譯為“是”;D項兩個“其”均為代詞,譯作“他”。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選段【甲】中畫橫線的句子。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答案】醉了能和他們一起快樂,酒醒后能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的(表達這種快樂的),是太守?!窘馕觥课难晕姆g要遵循字字落實的原則,適當?shù)脑鰟h調(diào)換。對關(guān)鍵詞語及特殊句式要準確把握,“醒”是“酒醒”,“述”解釋為“記述”。此句同時也是一個判斷句。11.請根據(jù)提示,找出選段【甲】中含有“樂”字的相應語句,填寫在A處;在B、C處概括對應語句中“樂”的含義。(3分)含“樂”字的句子“樂”的含義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B.A.禽鳥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百姓之樂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C.【答案】A.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也。(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B.賓客之樂C.太守自樂【解析】回答此題,只要能完整理解和把握文章內(nèi)容,答題緊扣文章內(nèi)容即可。12.選段【甲】中歐陽修被貶官至滁州,愛民親民;選段【乙】中王都中擅自將米價救災,惹怒上司。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兩個選段中百姓對他們的舉動分別有什么反應,并說說都這樣寫有何作用。(3分)【答案】百姓對歐陽修的舉動是贊同、擁護,對王都中是愛戴。由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態(tài)度,反襯出歐陽修和王都中的政績極好?!窘馕觥俊炯住课闹袣W陽修愛民親民,既能造福于民,又能與民同樂,因此深得滁州百姓愛戴,《醉翁亭記》一問世,滁州人唯恐失之,于慶歷八年請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來又嫌字小字淺,怕日久磨滅,又請?zhí)K軾用真、草、行三種字體書寫重刻。影響之大,可見一斑。這里邊除了文章本身的文學藝術(shù)魅力,還在于那個勤政、親民、愛民的“太守”給人民帶來的一線曙光?!疽摇课闹型醵贾猩媒得變r,得罪上司。行省責備他越權(quán)行事,欲治其罪。群眾提出:王總管減米價救災民如果有罪,災民愿賣掉妻兒替他贖罪,行省左右司都事也極力幫助,都中才免受處分。兩文都表現(xiàn)出了百姓對他們的擁護、愛戴。由人民群眾對他們的態(tài)度,反襯出歐陽修和王都中的政績極好?!緟⒖甲g文】饒州路遭大饑荒,米價暴漲,總管王都中將官倉的米分定為三等價格,向江浙行省上言,認為必須按下等價出賣,百姓才能吃得上,還未得答復,就按下等價又減價十分之二,讓百姓來買。行省對他擅作主張的行為十分惱怒,王都中說:“饒州距杭州差不多兩千里,等到?jīng)Q定了再返回來,非半個月的時間不可。可是人七天不吃東西就會死,怎么能夠忍心看著百姓餓死來等待呢!”那里的百姓對他說:“您為我們減了米價,您真的因此獲罪,我們就是賣了妻子兒女也要替您償還。”行省這時才省悟,王都中于是得以免罪。(2015云南昆明)【甲】①蔣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zhuǎn)徒,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②余聞而愈悲??鬃釉唬骸翱琳陀诨⒁病!蔽釃L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疽摇慷翁劲僭跊苤轂闋I田官②。涇大將焦令諶③取人田,自占數(shù)十頃,給與農(nóng),曰:“且熟,歸我半。”是歲大旱,野無草,農(nóng)以告諶。諶曰:“我知入數(shù)而已,不知旱也?!倍截熞婕?,農(nóng)且饑死,無以償,即告太尉。太尉判狀,辭甚巽④,使人求諭諶。諶盛怒,召農(nóng)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⑤鋪背上,以大杖擊二十,垂死,輿⑥來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⑦瘡,手注善藥,旦夕自哺農(nóng)者,然后食。取騎馬賣,市谷代償,使勿知。(節(jié)選自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注釋】①段太尉:即段秀實,唐朝名臣,死后追究贈太尉,謚“忠烈”。②營田官:掌管屯墾的官員。③焦令諶(chén):人名。④巽(xùn):同“遜”,這里指委婉。⑤判:狀紙。⑥輿:抬。⑦衣:包扎。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1)汪然出涕曰
涕:
(2)竭其廬之入
入:(3)謹食之,時而獻焉
食:
(4)太尉判狀,辭甚巽
辭: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A.而: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而兩狼之并驅(qū)如故B.乎:叫囂乎東西/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C.也:我知入數(shù)耳,不知早也/若為傭耕,何富貴也D.以:以大杖擊二十/先帝不以臣卑鄙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第①段畫橫線的句子。(2分)君將哀而生之乎?譯文:11.【甲】文第①段采用對比手法,反映了百姓的痛苦生活。請根據(jù)提示,用自己的話概括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并填在ABC三處。(要求:每空不超過10個字)(3分)12.【甲】文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段太尉都關(guān)注民生、同情百姓,請結(jié)合兩文畫波浪的句子,說說他們關(guān)心百姓的方式有什么不同。(3分)答:
【參考答案】8.(2分)(1)涕:眼淚(2)入:收入(3)食:喂養(yǎng)(4)辭:言詞9.(2分)A10.(2分)你要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11.(3分)示例:A.三代人六十年長居此地B.受悍吏侵擾不得安寧C.天天面臨死亡的威脅(符合題目要求,意對即可)12.(3分)柳宗元用寫文章的方式來反映沉重的賦稅給百姓帶來的痛苦,希望統(tǒng)治者能體察民情,革除弊端。段太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幫助百姓,他親自給被打傷的農(nóng)民處理傷口、早晚喂飯,還賣掉自己的馬買谷子替農(nóng)民還租。(意對即可)【參考譯文】蔣氏(聽了),更加悲傷,滿眼含淚地說:“您是哀憐(我),使我活下去嗎?我這差事的不幸,還不如恢復我賦稅遭受的不幸那么厲害呀。如果從前我不干這差事,那我早已困苦不堪了。自從我家三代住到這個地方,累計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六十年了,可鄉(xiāng)鄰們的生活一天天地窘迫,把他們土地上生產(chǎn)出來的都拿去,把他們家里的收入也盡數(shù)拿去(交租稅仍不夠),只得號啕痛哭輾轉(zhuǎn)逃亡,又饑又渴倒在地上,(一路上)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呼吸著帶毒的疫氣,一個接一個死去,常死人互相壓著。從前和我祖父同住在這里的,現(xiàn)在十戶當中剩不下一戶了;和我父親住在一起的人家,現(xiàn)在十戶當中只有不到兩三戶了;和我一起住了十二年的人家,現(xiàn)在十戶當中只有不到四五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了就是遷走了??墒俏覅s由于捕蛇這個差事才活了下來。兇暴的官吏來到我鄉(xiāng),到處吵嚷叫囂,到處騷擾,那種喧鬧的樣子驚擾了鄉(xiāng)間的平靜,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呢!我就小心翼翼地起來,看看我的瓦罐,我的蛇還在,就放心地躺下了。我小心地喂養(yǎng)蛇,到規(guī)定的日子把它獻上去。回家后有滋有味地吃著田地里出產(chǎn)的東西,來度過我的余年。估計一年當中冒死的情況只是兩次,其余時間我都可以快快樂樂地過日子。哪像我的鄉(xiāng)鄰們天天都在危險之中呢!現(xiàn)在我即使死在這差事上,比起我的鄉(xiāng)鄰就已經(jīng)死在(他們)后面了,又怎么敢怨恨(捕蛇這件事)呢?”我聽了(蔣氏的訴說)越聽越悲傷??鬃诱f:“嚴苛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兇猛啊!”我曾經(jīng)懷疑過這句話,現(xiàn)在從蔣氏的遭遇來看,還真是可信的。唉!誰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這種毒蛇更厲害呢!所以寫了這篇文章,以期待那些(朝廷派遣的)考察民情的人從這里得到它?!疽摇慷翁驹跊苤?,擔任營田官。涇州大將焦令諶奪取民田,自己強占了幾十頃地,租給農(nóng)民耕種,說:“將來莊稼成熟時,一半歸我?!边@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長。農(nóng)民將旱情告訴焦令諶。焦令諶卻說:“我只知道收入糧食的數(shù)目罷了,不知道旱災?!贝弑频酶鼌柡?。農(nóng)民都將要餓死了,無法償還,就告到太尉那里。太尉寫了判決書,言辭非常婉轉(zhuǎn),派人求見并勸告焦令諶。焦令諶大怒,將欠租的農(nóng)民叫了去說:“我難道怕段某嗎?怎么還敢去告我!”拿判決書鋪在農(nóng)民的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農(nóng)民快死了,被抬到段太尉衙門的庭院,太尉大哭,說:“是我害苦了你?!绷⒓从H自取水洗去農(nóng)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包扎農(nóng)民的傷口,親手敷上良藥,早晚親自先給農(nóng)民喂飯,然后自己才吃。牽過自己的坐騎賣掉,買糧食代農(nóng)民償還地租,不讓那農(nóng)民知道。(2013云南昆明)【甲】黔之驢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至則無可用,放之山下。虎見之,龐然大物也,以為神。蔽林間窺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來視之,覺無異能者。益習其聲,又近出前后,終不敢搏。稍近益狎,蕩倚沖冒,驢不勝怒,蹄之?;⒁蛳?,計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斷其喉,盡其肉,乃去。【乙】當止不止有樵①者,山行遇虎,避入石穴中,虎亦隨入。穴故②嵌空③而繚曲④,輾轉(zhuǎn)內(nèi)避,漸不容虎,而虎必欲搏樵者,努力強入。樵者窘迫,見旁一小竇⑤,僅足容身,遂蛇行而入。不意⑥蜿蜒數(shù)步,忽睹天光,竟反出穴外。乃力運數(shù)石,窒⑦虎退路,兩穴并⑧聚柴以焚之?;⒈谎?,吼震巖谷,不食頃⑨,死矣。此事亦足為當止不止之戒也。(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注釋:①樵:打柴。②故:通“固”,本來。③嵌空:深陷的樣子。④繚曲:曲折繚繞。⑤竇:孔穴。⑥不意:沒想到。⑦窒:堵住。⑧并:一起。⑨不食頃:不到一頓飯工夫。8.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義。(2分)(1)稍出近之()(2)益習其聲()(3)技止此耳()(4)遂蛇行而入()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 A.虎因喜/罔不因勢象形 B.驢不勝怒,蹄之/聚柴以焚之 C.盡其肉/其如土石何 D.以為神/其印為予群從所得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11.用原文詞句填空。(3分)甲文中,驢最初出現(xiàn)時,是一個“A”,最后被虎吃掉,是因為它“B”;乙文中,樵者最初遭遇老虎,處境“C”,最后用“D”的做法戰(zhàn)勝了老虎。12.甲乙兩文中的老虎形象各有什么特點?(3分) 【參考答案】8.(2分)(1)靠近,接近(2)熟悉,習慣(3)同“只”,僅(4)像蛇一樣9.(2分)B10.(2分)黔地沒有驢,有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載運(驢)進入黔地。11.(3分)A.龐然大物(0.5分)B.技止此耳(1分)C.窘迫(0.5分)D.(力運數(shù)石,窒虎退路,兩穴并)聚柴以焚之(1分)12.(3分)甲文的老虎:機智勇敢,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乙文的老虎:愚蠢魯莽,有勇無謀,急躁冒進,當止不止。(意近即可,兩個要點各1.5分)【參考譯文】【甲】黔地這個地方本來沒有驢,有一個喜歡多事的人用船運了一頭去。驢運到后卻沒有什么用處,就把它放置在山腳下。老虎看到驢是個龐然大物,以為它是什么神物,躲藏在樹林里偷偷看它,漸漸小心地出來接近它,驚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東西。有一天,驢叫了一聲,老虎十分害怕,遠遠地逃走,認為驢要咬自己,非常害怕。但是來來回回地觀察驢,覺得它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本領(lǐng)。老虎漸漸地熟悉了驢的叫聲,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終不與它搏斗。漸漸地靠近驢子,態(tài)度越來越輕侮,碰倚靠撞冒犯它。驢非常生氣,用蹄子踢老虎。老虎于是很高興,心里盤算這件事說:“驢的技藝僅僅只是這樣罷了!”于是跳起來大吼了一聲,咬斷了驢的喉嚨,吃光了它的肉,然后才離開?!疽摇坑袀€打柴的人,在山里走著走著遇到了一只老虎,他就躲到一個石洞里,老虎也跟著他進了洞。石洞本來幽深而曲折,打柴人輾轉(zhuǎn)向里走,洞漸漸地容不下老虎了,可是老虎一心想吃了打柴的人,就拼命往里鉆。打柴人十分危急,他看到旁邊一個小洞,僅能容下一人,就像蛇一樣爬了進去,沒想到曲曲折折地爬了幾步,忽然看到光亮,他竟然從洞后爬了出去。打柴人于是就用力搬來幾塊石頭,堵住老虎的退路,在兩個洞口架起柴堆,點火燒起來。老虎被煙火熏燒烤,發(fā)出的怒吼聲震動山嶺和峽谷,不到一頓飯的工夫,就死了。這件事也足以讓那些應該停止卻不停止的人引以為戒了。(2012云南昆明)【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乙】余為兒童時,聞山游者說峽山寺,難為儔①遠地,嘗以為無緣能來。及茲獲游,周歷五峰,然后知峽山之名于世,有其故焉。于靈鷲寺時,述諸山居之所長,而未言其所不足。如虎丘之劍池不流,天竺之石橋下無泉,麓山之力不副天奇,靈鷲擁前山,不可視遠,峽山亦少平地,泉出山,無所潭。乃知物之全能,難也。況求友擇人而欲責全耶?去其所闕,用其所長,則大小之材無遺,致天下於治平②也,弗難矣【注釋】①儔(chóu):伴侶,此處用作動詞,結(jié)伴同游。②治平:政治修明,社會安定。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A.去國懷鄉(xiāng)去(
)B.至若春和景明景(
)C.然后知峽山之名于世名(
)D.去其所闕
闕(
)9.選出下列加點詞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
)(2分)A.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至則無可用
B.不以物喜/皆以美于徐公C.而未言其所不足/學而不思則罔
D.有其故焉/且焉置土石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譯文:
11.請從修辭運用的角度品味下面的句子。(3分)浮光躍金,靜影沉璧。答:
12.選出對【甲】【乙】兩段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2分)A.甲文先寫登岳陽樓所見的自然風光,接著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景不同,情亦不同,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形成鮮明的對比。B.甲文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jié)合,把人物的感受融入景物描寫之中。C.乙文中,作者通過寫童年時聽旁人的講述,從正面表現(xiàn)了峽山寺的美景。D.乙文是一篇借題發(fā)揮之作,寫峽山寺只是一個引子,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議論。13.【甲】【乙】兩文表達的主旨雖不同,但都會給人一定的啟發(fā),請就你感觸最深的一點,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3分) 答:
【參考答案】8.(2分)A.云:離開B.景:日光C.名:出名;著名D.闕:同“缺”,指缺點9.(2分)C10.(2分)被降職遠調(diào)的官員和吟詩作賦的詩人,大多在這里聚會,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悟,怎能不有所不同呢?11.(3分)運用了比喻和對偶的修辭方法,把湖面上浮動的光比作跳躍的黃金,把靜靜的月影比成沉入水中的玉璧,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微波時水面的月光和無風時水中的月影,給人以美的享受;結(jié)構(gòu)上整齊對稱,內(nèi)容上互相對照,大大增強了表達效果。12.(2分)C13.(3分)如選甲文,扣住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闊達情懷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來回答;如選乙文,扣住任何事物和人都不可能完美無缺或選拔人才必須去其所短,用其所長的觀點來回答,需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適當展開,語言通暢?!緟⒖甲g文】【乙】我童年時,聽游山的人談論峽山寺難與它并列。由于地處遠方,曾經(jīng)以為沒有機會能來的了。等到這次得去游覽,遍歷了五座有名的山蜂,這才知道峽山寺在世間有名,是有它的道理的。在靈鴛寺的時候,記敘了各座名山所在的優(yōu)點,而沒有談到它們的不足之處。如虎丘山的劍池水不流動;天竺山的石橋下沒有泉水;臺山的吃力(攀登)與天然奇觀不相符;靈鴛山面對著前邊的高山,不能往遠處看;峽山也缺少平坦的土地,泉水出山后不能形成深潭。這才領(lǐng)悟到完美無缺的事物,是很難得的啊,何況交朋友選擇人才,卻要求盡善盡美呢!避開那人的缺點,發(fā)揮那人的長處,那么、不論才干大小的人材都不會遺漏,讓天下達到長治久安,就不難了。(2011云南昆明)【甲】口技清 林嗣環(huán)京中有善口技者。會賓客大宴,于廳事之東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眾賓團坐。少頃,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滿坐寂然,無敢嘩者。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cè)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cè),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疽摇繂躺饺松魄偾?徐珂國初,有喬山人者善彈琴。精于指法,嘗得異人傳授。每于斷林荒荊間,一再鼓之,凄禽寒鶻①,相和悲鳴。后游郢楚②,于旅中獨奏洞庭之曲。鄰媼③聞之,咨嗟惋嘆。既闋④,曰:“吾抱此半生,不謂遇知音于此地?!笨铎棰菘壑?。媼曰:“吾夫存日,以彈絮為業(yè)。今客鼓此,酷類其聲耳。”注釋:①鶻(gǔ):一種兇猛的鳥。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都城。 ③媼(ǎo):老婦人。 ④闋:止息,終了。 ⑤款扉:款,敲;扉,門。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A.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B.幾欲先走 C.款扉扣之 D.今客鼓此 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項。(2分)( ) A.無敢嘩者/念無與為樂者 B.以為妙絕/愚以為宮中之事 C.以彈絮為業(yè)/以叢草為林 D.酷類其聲耳/其真無馬邪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11.請用自己的話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擬的三個場面。(3分) 第一個場面: 第二個場面: 第三個場面: 12.試設想一下:【乙】文中喬山人聽了鄰媼的回答后,心里會怎么想?(2分) 13.【甲】【乙】兩文都用了側(cè)面烘托的表現(xiàn)手法。請從【乙】文中舉一個例子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2分) 【參考答案】8.(2分)A.覺:睡醒。 B.走:逃跑。C.叩:問。 D.鼓:彈奏。9.(2分)D10.(2分)里面(中間)夾雜著噼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11.(3分)第一個場面: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第二個場面:一家四口由醒而睡; 第三個場面:失火、救火。 (意對即可)12.(2分)開放性試題。(能圍繞文章內(nèi)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13.(2分)例子:凄禽寒鶻,相和悲鳴。好處:有力地烘托了喬山人彈琴技藝的精湛?!緟⒖甲g文】【甲】京城里有個擅長口技的人。一天正趕上有一家大擺酒席,宴請賓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圍幕,表演口技的藝人坐在圍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腿藗円黄饑趪磺懊妗_^了一會兒,只聽到圍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場安靜下來,沒有敢大聲說話的。
遠遠地聽到深巷里的狗叫聲,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著呵欠,伸著懶腰,她的丈夫說著夢話。一會兒,小孩子也醒了,大聲哭著。丈夫也被吵醒了。婦人拍著孩子喂奶,小孩含著奶頭還是哭,婦人一面拍著孩子,一面輕聲哼著哄他睡覺。又有一個大孩子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在這個時候,婦人用手拍孩子的聲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聲,小孩子含著奶頭啼哭的聲音,大孩子剛剛醒來的聲音,丈夫大聲呵斥大孩子的聲音,同時都發(fā)出來,各種聲音都表演得維妙維肖。全場的客人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瞇著眼睛,微笑著,暗暗地贊嘆,認為表演得好極了。
沒有過多久,丈夫打鼾的聲音響起來了,婦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隱隱約約地聽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聲音,盆子等器具傾斜打翻的聲音,婦人在睡夢里的咳嗽聲。客人們聽到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漸漸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然有一個人大聲呼叫:“起火啦”,丈夫起來大聲呼叫,婦人也起來大聲呼叫。兩個小孩子一齊哭了起來。一會兒,有成百上千人大聲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條狗汪汪地叫。中間夾雜著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聲音,烈火燃燒發(fā)出爆裂的聲音,呼呼的風聲,千百種聲音一齊響了起來;又夾雜著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聲音,救火的人們拉倒燃燒著的房屋時一齊用力的呼喊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的聲音。凡是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的。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個指頭,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種聲音來;即使一個人有上百張嘴,每張嘴里有上百條舌頭,也不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地方來啊。在這種情況下,客人們沒有不嚇得變了臉色,離開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兩條大腿哆嗦打抖,幾乎想要搶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了。撤去圍幕一看里面,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疽摇吭陂_國初年,有個喬山人善于彈琴。他彈琴的指法很精湛,曾經(jīng)得到過高人傳授。他常常在荒山野嶺,多次地彈奏,使飛鳥感到凄涼,使鶻鳥感到寒冷,一起應和著悲哀地鳴叫。后來(他)游歷到楚國,在旅店獨自彈奏洞庭曲。隔壁的一位老婦人聽了琴音,非常感動,不禁感嘆惋惜。(曲子)已經(jīng)彈奏完了,(喬山人)嘆息道:“我彈琴大半輩子,沒想到在這里遇見了知音!”(喬山人)敲門問她,老婦人說道:“我的丈夫活著的時候,是把彈棉花當作職業(yè)的?,F(xiàn)在聽見你在這里彈的琴聲,極像我老伴彈棉花的聲音罷了!"(2009云南昆明)【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唬骸叭魹閭蚋?,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xiāng)。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為楚將,數(shù)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宜多應者?!眳菑V以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陳勝、吳廣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眾耳?!蹦说弧瓣悇偻酢?,置人所罾魚腹中。卒買魚烹食,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卒皆夜驚恐。旦日,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疽摇狂R援①字文淵,扶風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后轉(zhuǎn)游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初,援軍還,將至,故人多迎勞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計謀,于坐賀援。援謂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眾人邪②?昔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置七郡③,裁封數(shù)百戶;今我微勞,猥④享大縣,功薄賞厚,何以能長久乎?先生奚用相濟⑤?”冀曰:“愚不及?!痹唬骸胺浇裥倥趸干袛_北邊,欲自請擊之。男兒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手中邪!”冀曰:“確為烈士,當如此矣。”(注釋)①馬援:東漢名將。②反同眾人邪:反而同眾人一樣(來吹捧我)嗎?③開置七郡:開拓疆土,增設了七郡。④猥:說話人表示謙卑的詞。⑤奚用相濟:用什么來幫助(我)?8.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A.會天大雨B.為天下唱,宜多應者C.援謂之曰D.確為烈士,當如此矣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傭者笑而應曰/足膚皸裂而不知B.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欲自請擊之C.當立者乃公子扶蘇/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D.男兒當死于邊野/又留蚊于素帳中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11.【甲】文中陳勝、吳廣為了鼓動人心、樹立威信,做了哪兩件事?請用四字短語概括。(2分)第一件事:第二件事:12.對【甲】【乙】兩段選文內(nèi)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A.“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既說明秦王朝法律苛酷,也點明了起義爆發(fā)的直接原因。B.陳勝、吳廣決定假稱扶蘇、項燕的隊伍,是為了讓起義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響應。C.孟冀祝賀馬援得勝還朝反被責備的原因是:孟冀坐在座位上,對馬援缺少應有的尊重。D.文中馬援將自己與路博德相比,認為自己功勞少封賞多,由此可看出他不居功自傲,非常謙虛。13.【甲】文段中的陳勝和【乙】文段中的馬援雖然生活時代不同,人生經(jīng)歷不同,但他們身上卻有著共同的精神品質(zhì)。請你根據(jù)選文內(nèi)容作簡要概括。(3分)兩人共同的精神品質(zhì):【參考答案】8.(2分)A.會:適逢,恰巧遇到。B.唱:同“倡”,倡導。C.謂:告訴;對……說。D.烈士:有節(jié)操、有抱負的男子。(有志于建功立業(yè)的人)9.(2分)D10.(2分)(朝廷)征發(fā)九百名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11.(2分)第一件事:魚腹藏書(置書魚腹)第二件事:篝火狐鳴12.(2分)C13.(3分)兩人共同的精神品質(zhì):都有遠大志向,都有為國獻身的精神?!緟⒖甲g文】【乙】馬援字文淵,扶風茂陵人。十二歲時喪父,年輕時就胸懷大志,各位哥哥對此很是稱奇。(馬援)曾經(jīng)對賓客說:“男子漢立志,處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堅定;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加豪壯。”當初,馬援整頓軍隊回到京師??煲铰尻柕臅r候,舊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勞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計謀聞名,也在迎賀馬援的客人中。馬援對他說:“我是希望您來進良言的?,F(xiàn)在您也這樣恭維我,不是混同一般人了嗎?過去伏波將軍路博德開辟了七郡(實為九郡)疆土,才分封了幾百戶;如今我只有這么一點微薄的功勞,卻辱沒他人,受封大縣,功薄而賞厚,怎么能長久呢?先生(能)用什么辦法來幫助(救助)我(一把)呢?”孟冀說:“這是我想都沒有想到的問題?!瘪R援說:“當今匈奴、烏桓還在騷擾北方邊境,我打算自己請求率領(lǐng)軍隊攻打他們。男兒若死應當死在邊野,用馬革裹尸,送回來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兒女手中消磨時光呢?”孟冀說:“人們真要想成為一個有抱負、有操守、建功立業(yè)的男子,就應當像你講的這樣呵!”(2008云南昆明)【甲】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疽摇扣c謝玄①不善。苻堅②將問晉鼎③,既已狼噬梁、岐④,又虎視淮陰⑤矣。于是朝議遣玄北討,朝間頗有異同之論。唯超曰:“是必濟事。吾昔嘗與之共在桓宣武⑥府,見其使才皆盡,雖履屐之間⑦,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其必能立勛?!贝蠊扰e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注釋〕①郗(xī)超、謝玄:均為東晉大臣。②苻(fú)堅:十六國時前秦國主,在淝水之戰(zhàn)中被東晉打敗。③問晉鼎:圖謀奪取晉朝天下。④梁、岐:地名。⑤淮陰:地名。⑥桓宣武:即桓溫,東晉征西大將軍。⑦履屐之間:距離很小,此處指小事。8.選出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2分)A.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給予)B.必能裨補闕漏(同“缺”,缺點)C.郗超與謝玄不善(善良的)D.既已狼噬梁、岐(像狼一樣)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2分)A.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故不為茍得也B.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扶蘇以數(shù)諫故C.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至則無可用D.雖履屐之間,亦得其任∕其如土石何10.請用“∕”為【乙】文中畫線句斷句。(只斷兩處)(2分)大功既舉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11.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12.【乙】文中郗超認為謝玄一定能完成北討苻堅的重任,他的根據(jù)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說說。(2分)13.在【甲】【乙】兩個文段中,諸葛亮和郗超為國家舉薦人才的做法,體現(xiàn)了他們的優(yōu)良品質(zhì)。請根據(jù)文段的內(nèi)容對兩人作簡要評價。(3分)
諸葛亮:
郗超:【參考答案】8.(2分)C
9.(2分)A10.(2分)大功既舉/人咸嘆超之先覺/又重其不以愛憎匿善11.(2分)皇宮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升降官吏,評論人物,不應該因在宮中或在府中而異。12.(2分)郗超曾與謝玄共事,發(fā)現(xiàn)謝玄使用人才得當,做事細致,能使各人都發(fā)揮出他們的才干。(意思對即可)13.(3分)評價諸葛亮能扣住“公平嚴明、知人善任、親賢遠佞”來答即可。評價郗超能扣住“發(fā)現(xiàn)人才眼光獨到、力排眾議推薦人才、不計個人恩怨、心胸寬廣”來答即可?!緟⒖甲g文】【乙】郗超和謝玄不和。這時,苻堅打算滅了晉期,已經(jīng)占據(jù)了梁州、岐山,又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淮陰。當時朝廷商議派謝玄北伐苻堅,人們私下里有些不贊成的言論.只有郗超同意,他說:“這個人一定能成事.我過去曾經(jīng)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軍府共事,發(fā)現(xiàn)他用人都能人盡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個人得到適當安排,從這里推斷,想必他能建立功勛?!贝蠊Ω娉梢院?,當時人們都贊嘆郗超有先見之明,又敬重他不因為個人的愛憎而埋沒別人的長處。(2007云南昆明)【甲】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蹦巳胍?。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睂υ唬骸靶⌒盼存?,神弗福也?!惫唬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睂υ唬骸爸抑畬僖?。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薄疽摇口w簡子①有兩白騾而甚愛之。陽城胥渠②住廣門之館,夜叩門而謁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醫(yī)教之曰:‘得白騾之肝,病則止;不得則死?!遍T人入通。董安于③侍奉于側(cè),慍曰:“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騾,請即殺之?!焙喿釉唬骸胺驓⑷艘曰钚?,不亦不仁乎?殺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⑤殺白騾,取肝以與陽城胥渠。住無幾何,趙簡子興兵而攻狄⑥。廣門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獲敵首。人主安能不好士?[注]①趙簡子:晉大夫,名鞅,謚號簡子。②陽城胥渠:復姓陽城,名胥渠。③董安于:趙簡子家臣。④期:希冀,這里指想得到。⑤庖人:廚師。⑥狄:我國古代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名。8.選出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A.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增加)B.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同“遍”,遍及)C.夫殺人以活畜(使……存活)D.人主安能不好士?(愛惜)9.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項()A.肉食者鄙/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輟耕之壟上C.董安于侍奉于側(cè)/躬耕于南陽D.夜叩門而謁曰/然得而臘之以為餌10.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甲】文中畫線句子。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11.【甲】文用魯莊公的“鄙”來襯托曹劌的遠謀;【乙】文也運用了類似的寫法,請用【乙】文中的例子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12.【甲】【乙】兩個文章,反映出兩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這種政治思想用我們課內(nèi)學過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兩個字)來概括,就是:。13.作為當代中學生,你怎樣看待趙簡子“殺畜以活人”的做法?【參考答案】8.A9.B10.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11.用董安于殺人以活畜的主張,反襯(或“襯托”)趙簡子殺畜以活人的做法,鮮明地突出了趙簡子愛惜人才(即“好士”),目光長遠,以人為本。(意思對即可)12.①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③人和;④得道(答出其中一點即可)13.開放性題目。示例:同意趙簡子的做法,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以人為本,施行仁政是古代政治家應該具有的思想等。不同意趙簡子的做法,萬物平等,不可任意剝奪動物的生命權(quán)等?!緟⒖甲g文】【乙】趙簡子有兩匹白騾而又特別喜歡它們,陽城胥渠在廣門任小官,夜晚叩門求見,說:“主君的家臣胥渠得了病,醫(yī)生告訴他說:‘得到白騾的肝臟,病就可以治好。不能得到就得死了?!遍T人進去通報,董安于正在旁邊侍侯,聽說后氣憤地說:“嘿——,胥渠啊,竟想得到我們主人的白騾!您讓我這就去殺了他吧?!焙喿诱f:“殺人卻是為了保存牲畜,不也太不仁義了嗎?殺牲畜以便救活人,不是非常仁義的嗎?”于是召來廚師殺死白騾,取出肝臟拿去送給陽城胥渠。過了沒有多長時間,趙簡子發(fā)兵攻打狄人。廣門的小官左邊帶七百人,右邊帶七百人,都最先登上城頭,并獲取敵人帶甲武士的首級。君主怎么能不愛護人呢?(2006云南昆明)雁奴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機警。群雁夜必擇棲,恐人弋①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獨不瞑,為之伺察?;蛭⒙勅寺?,必先號嗚,群雁則雜然相呼引去。后鄉(xiāng)人熟其故②,巧設詭計。火③照之。雁奴戛然④鳴,鄉(xiāng)人遽⑤沉其火。群雁驚起;視之,無物也,復就棲焉。如是者四三⑥。群雁以奴紿⑦己也,共啄之,又就棲然_。
未幾,鄉(xiāng)人執(zhí)火前雁奴畏眾啄不敢鳴群雁方寐一網(wǎng)無遺者?!咀⑨尅竣龠?yì):一種帶繩的箭,這里作動詞。⑦熟其故:熟悉其中的緣故口③(ruò)火:點燃火把。④戛(jiá)然:雁叫聲。⑤遽(jù):馬上。⑥四三:再三再四,屢次。⑦紿(dài):欺騙。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恐人弋也
②雁奴獨不瞑
③或微聞人聲
④群雁則雜然相呼引去2.請仿照例子,用“|”為末段畫線句子斷句。
例: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鄉(xiāng)人執(zhí)火前雁奴畏眾啄不敢鳴群雁方寐一網(wǎng)無遺者。答案.鄉(xiāng)人執(zhí)火前|雁奴畏眾啄|不敢鳴|群雁方寐|一網(wǎng)無遺者。3.群雁為什么認為雁奴在欺騙它們?答案.雁奴幾次嗚叫報警,驚起群雁觀察,結(jié)果都未出現(xiàn)危險。
4.文中的雁奴、群雁,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緟⒖甲g文】雁奴是雁群中最小的一只,性格非常機警。大雁們夜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淮陰師范學院《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與spss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學院《司法社會調(diào)查理論與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世界近代史專題》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育英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特殊兒童心理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做賬實操-駕校教練人工成本的核算
- 2024-2025學年河南省名校大聯(lián)考高二上學期階段性測試(二)歷史試卷
- 大連工業(yè)大學《產(chǎn)品色彩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建筑裝飾材料》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理工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yè)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渭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醫(yī)學網(wǎng)站開發(fā)》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年新青島版(六三制)六年級下冊科學全冊知識點
- 紅樓夢薛寶釵
-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 《小兒計劃免疫》課件
- 林下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重點分析
- 地推推廣合作協(xié)議書
- 開展戶外探險與戶外活動課件
- HXD3、HXD3CA型電力機車應急故障處理
- 新浪輿情通建設方案
- 護理四種注射法課件
- 物流營銷(第四版) 課件 第六章 物流營銷策略制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