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一」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及答案
不食嗟來之食
齊(齊國)大饑(饑荒)。黔敖(齊國的一位富商)為食(準備了食物)于
路,以待餓者食之(給他們吃)。有餓者蒙袂(mei)輯稷(ju)(袖子遮著臉,
拖拉著鞋),貿貿然(兩眼昏昏無神的樣子)來。黔敖左奉(捧)食,右執(zhí)飲,
H:“嗟(喂)來食!”(餓者)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
于斯也!”終不食而死。(選自《禮記。檀弓》
(1)上文與《魚我所欲也》選段中的哪些語句相對應?把它摘錄在下面橫線
上。(2分)
(2)“嗟來之食”的故事流傳至今,已成為人們熟知的成語;模仿《現(xiàn)代漢
語詞典》中對成語“拔苗助長”的.釋義,試解釋它的意義。(4分)[拔苗助長]
古時候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點,回家還夸口說:
“今天我?guī)椭玳L了!”他兒子聽說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見于《孟子。公
孫丑》)。后來用來比喻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急于求成,反而壞事。[嗟來之食]
(提示:答題不超出100字。故事情節(jié)須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譯。)
參考答案:
古時候齊國發(fā)生了大饑荒。有個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飲食,對一個饑餓的
人大聲吆喝:“喂!來吃?!别囸I的人說,我就是不吃?'嗟來之食’才落到這個地
步的。終于不食而死(見于《禮記。檀弓》)。今泛指帶有污辱性的施舍。(4
分。故事敘述大致完整得2分,點明出處得1分,成語意基本解釋清楚得1分。)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二」
中考語文文言文墨池之上練習及答案
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為州學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
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又告于鞏日:“愿有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
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學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
使后人尚之如此,況仁人莊士之遺風余思,被于來世者何如哉。
[乙]人有從學者,董遇不肯教,而云“必當先讀百遍”。又言:“讀書百
遍,其義自見?!睆膶W者云:“苦于無日?!倍鲅裕骸爱斠匀唷!被騿枴叭?/p>
余”之意,董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1.用自己的話概括,[甲]文中王君推祟王羲之的E的是;[乙]文中董遇告
訴從學者.(3分)
2.解釋下面兩組加點的詞。(4分)
(1)a被于來世者何如哉被:b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被:
(2)a或問“三余”之意意:b醉翁之意小在酒意:
3.用現(xiàn)代漢語說說下面句子的意思(加點詞必須準確譯出)。(4分)
(1)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書“晉王右軍墨池”之六字于楹間以揭之
(2)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4.談談你讀[乙]文后獲得的啟示。
譯文
[甲]墨池旁邊現(xiàn)在是撫州州學的校舍。教授王君十分害怕關于墨池的事跡不
顯著,就寫了“晉王右軍墨池”這六個大字懸掛在門前兩柱之間標明它,又對我
說:“希望有篇敘記文章。"我推測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為愛好別人的長處,即
使是一技之長也不肯讓它埋沒,因此就連他的'遺跡一并重視起來嗎?或者是想推
廣王羲之臨池苦學的事跡來勉勵這里的學生嗎?人有一技之長,尚且使后代人尊崇
到這般地步,況且那些賢人有德才的人留下來的作風和思想會怎樣地影響到后世人
呢!
[乙]附近的讀書人請他講學,他不肯教,卻對人家說:“讀書百遍,其義自
見。”請教的人說:“(您說的有道理),只是苦于沒有時間。”董遇說:“應當
用‘三余'時間”。有人問“三余”是什么?董遇說:“三余就是三種空閑時間。
冬天,沒有多少農活。這是一年里的空閑時間;夜間,不便下地勞動,這是一天里
的空閑時間;雨天,不好出門干活,也是一種空閑時間?!?/p>
參考答案:
1.勉學勸善;利用“三余”勤讀;
評分說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語言簡潔、通順1分。
2、
(1)影響;穿著(或通“披”);
(2)意思;情趣。
3、
(1)答:教授王盛君擔心墨池不夠明顯,于是寫了“晉王右軍墨池”懸掛在
門前的楹柱之間來標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閑時間,夜晚是一天的空閑時間,陰雨的時候是農
時的空閑時間。
評分說明:每小題2分。大意正確且譯出加點詞1分;語言通順、完整、簡潔
1分。
4.答:要點:善于利用空閑時間來學習。(可從不同角度談啟示,如①讀書百
遍,其義自見②董遇誨人不倦)
評分說明:有啟示1分;能結合啟1示,言之成理地作一點分析1分;語言通
順、完整1分。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三」
中考語文文言文之賣柴翁毆宦者練習及答案
賣柴翁毆宦者
[閱讀提示]
唐代詩人白居易曾寫過著名的《賣炭翁》,深刻揭露宮市對勞動人民的殘酷剝
削。但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面尋宮使的掠奪,只能忍氣吞聲,逆來順受。選文中的
賣柴翁卻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反抗精神,在被逼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奮起反抗,怒毆宦
者。
嘗有農夫以驢負1柴。宦者稱宮市2取之,與3絹數(shù)尺,又就索4門戶5,仍
邀6驢送柴至內7.農夫啼泣,以所得絹與之。不肯受,日:須得爾8驢。農夫
日: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此柴與汝,不取直9而歸,汝尚10不肯,我
有11死而己!遂毆宦者。
注釋:1負:馱。2宮市;王宮中所設的市肆。3與:給。4就索:向他索取。
5門戶:指門戶稅。6邀:強要。7內:宮內。8爾:你。9直:同值。10尚:
還。11有:只有。
[訓練]
宦者和宮使刈百姓都是殘忍的掠奪,手法都是一樣的,用沒有什么用處的絹代
替貨幣。對這兩個人物,作者都是用行動描寫的方法來加以刻畫。
3.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的詞語。
第一人稱:我。第二人稱:汝,爾。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四」
20xx年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
一(20xx濟寧市)
(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
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
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乙)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
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
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
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
乎?
(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②食之不能盡其材
B.①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②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C.①鳴之而不能通其意②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
【).①老馬之智可用也②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1.答案:D
評分:共3分。答對得3分。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
2.答案:①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乂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現(xiàn)在的人卻不承認自己愚昧、不知道學習和吸取圣人的智慧,不太過分了嗎?
評分:共4分。每小題2分。意思對即可。
3.托物寓意是古人的'常用寫法。(甲)文作者以“千里馬”寓▲,在韓愈
看來,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乙)文管仲最后“遂得道”,是因為他
相信▲(填寫一個成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6分)
3.答案:人才根本原因是“不知馬”;老馬識途要善于向動物、自然學習,
掌握自然規(guī)律。
評分:共6分。每問3分。填空1分,回答2分。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出征孤竹國,春天去,冬天回,歸途中迷
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讓老馬發(fā)揮作用了?!庇谑亲寧灼ダ像R在前面走,隊伍
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隊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
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順著螞蟻窩向下挖就會找到水源?!惫煌诘絩水。
像管仲這樣能干、隰朋這樣聰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馬和螞蟻學習,但現(xiàn)在有許多
人,不知道自己知識淺薄,卻不愿向學習聰明人的知識,不也是錯得很厲害嗎?
二、愚公移山
(20xx達州市)(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短文,完成16~23題。(15分)
【甲】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
“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
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
尾,隱土之北?!彼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
氏之孀妻有遺男,始眥,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嫦妻弱子。雖我
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質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己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
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乙】鐵杵磨針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小溪,逢老
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媼自言姓武。今溪旁
有武氏巖。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
(1)年且九十(2)方磨鐵杵
(3)始一反焉(4)媼自言姓武
2.【甲】文中下列幾組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A且焉置土石C以君之力
無隴斷熱河曲智叟亡以應
B懼其不已D操蛇之神聞之
其如土石何告之于帝
3.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譯文】
(2)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譯文】
4.由【乙】文演變的民間俗語為(1分)
5.這兩個故事,給你怎樣相同的啟示?(2分)
6.李向勤學苦讀,終成詩仙。請再舉兩個我國古代名人的勤學事例。(2分)
【人物】【事例】
【人物】【事例】
7.【甲】文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移山的目的是“”(用原文回答,2
分)
8.【甲】文寫山的高峻、遺男的相助、智叟的阻止、神的搬山對塑造愚公的形
象有什么作用?(2分)
(-)(15分)
1.(2分)(1)將近(2)正在⑶同“返”,往返⑷說(各0.5分)
2.(2分)D
3.(2分)(1)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1分)
(2)李白被她的想法所感動,回去后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1分)
(注意譯準“固”“徹”“感”“卒”,其余譯對大意即可給分)
4.(1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5.(2分)【示例】做任何事情要有恒心、有毅力,這樣才能成功。(符合題
意,語言簡明通順,言之成理,即可視情況給分)
6.(2分)【示例】匡衡鑿壁偷光/孫康映雪照讀/車胤囊螢讀書等。
(要求寫出真實姓名,事例言簡意賅。各1分)
7.(2分)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各1分)
8.(2分)從側面烘托了愚公具有不怕困難的決心、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造福子孫
的宏愿。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五」
中考語文文言文錫飭不辨練習及答案
錫蜴不辨
明1名醫(yī)戴原禮嘗2至京,聞一醫(yī)家術3甚高,治病輒效,親往觀之。見其迎
4求5溢6戶,酬應不暇。偶一求藥者既7去,追而告之曰:“臨8煎加錫一
塊?!痹Y心異之,叩9其故。曰:“此古方爾10.”殊不知古方乃11飭12字,
修即糯米所煎糖也。嗟乎13!今之庸14醫(yī)妄謂15熟諳16古方,大抵17不辨錫
飭類耳!
注釋:1明:明朝。2嘗:曾。3術:技術。4迎:迎接他出診的人。5求:上
門求診的人。6溢:滿。7既:己。8臨:等到。9叩:同。10爾:同“耳”。11
乃:是。12修:Mng同糖(:13嗟ji6乎:唉,嘆詞。14庸:平庸,此指無技術。
15妄謂:胡說。16熟諳dn:熟悉。17大抵:大都。
[訓練]
一、指出下列句子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
1.見其迎求溢戶
2.原禮心異之
二、區(qū)別下列各組劃線詞的不同含義。
偶一求藥者既去()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叩其故()叩石墾壤()
殊不知古方乃修字()殊不沾污()
臨煎加錫一塊()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三、找出文中議論的句子,并說說它的.作用。
譯文
明代的名醫(yī)戴原禮曾經(jīng)到京城,聽說有一個醫(yī)生醫(yī)術非常高明,治病總是非常
見效,(于是)親自前往觀看。偶然間看到一個求得藥的人已經(jīng)離開了,那個醫(yī)生
追出來告訴他說:臨煎藥時(要往里面)加一塊錫?!贝髟Y聽了以后心里感到奇
怪,便恭敬的問那個醫(yī)生是什么緣故,醫(yī)生說:這只是古代的藥方罷了。他竟然不
知道古方是“筋”,也就是糯米煎成的糖。唉,當今的平庸的醫(yī)生每每妄稱自己對
古方非常熟悉,大多只是連錫、飭都分不清楚的人罷了!
參考答案
一、指出下列句子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
1.“迎求”動詞活用為名詞,的人。
2.“異”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詫異。
二、區(qū)別下列各組加點詞的不同含義。
偶一求藥者既去(離開)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距離)叩其故(問)叩
石墾壤(敲打)
殊不知古方乃飭字(竟)殊不沾污(很;其)
臨煎加錫一塊(在?之前,在即將?的時候)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從高處往低
處察看)
三、“今之庸醫(yī)妄謂熟諳古方,大抵不辨錫物類耳!”篇末點明中心:批評不
學無術、不懂裝懂之人。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六」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貧①,與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kuf)②素知名,舉孝廉
③,投侃宿。于時冰雪積口,侃室如懸磬(qing)④,而逵馬仆甚多。侃母語侃曰:
“汝但出外招客,吾自為計?!闭款^發(fā)委地,下為二愛(bi)⑤,賣得數(shù)斛(hd)米,
斫(zhu6)⑥諸屋柱,悉割半為薪,判(cu)⑦諸茬⑧以為馬草。日夕,遂設精食,從
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⑨才辯,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己,且百里許。
逵閂:“路已遠,君宜還?!辟┆q不返。逵口:“卿可去矣。至洛陽,當相為美
談?!辟┠朔?。逵及洛,遂稱之于羊呻.(zhu6)、顧榮諸人,大獲美譽。
[注釋]①酷貧:非常貧困。②范逵:人名。③舉孝廉:被舉薦為孝廉。④室如
懸磬:屋里就像掛著石磬一樣。形容窮得什么也沒有。懸:掛;磬:樂器,中空。
⑤下為二鬢:剪下來做成兩條假發(fā)。鬢:假發(fā)。⑥斫:用刀斧砍。⑦到:同
“挫”,割。⑧茬:草墊。⑨其:指代陶侃。
L解釋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素;②悉割半為薪薪;
③明旦去旦:④侃猶不返返:
2.翻譯下列句子。(6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
②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
③路J遠,君宜還。
3.陶母是一個怎樣的人?試闡述理由。(4分)
【答案】
1.①素:向來,一向。②薪:柴,柴禾。③旦:天亮,早晨。④返:回去。
2.①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來想辦法。②范逵既贊賞陶侃的才智和口
才,又對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慚愧。③路己經(jīng)很遠了,你應該回去了。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
3.陶母是一個重視友情,重視功名,有主見、敢擔當?shù)娜?也是一個疼愛孩
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人。理由:當孩子想款待朋友,卻因家庭貧困受到難為
時,陶母竭盡家庭所有滿足孩子的愿望。
每問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如果有學生對陶母的做法并不認同,只要自
圓其說,即酌情得分。
附:譯文陶侃年少時就有大志,家境卻非常貧寒,和母親湛氏住在一起。同郡
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舉薦為孝廉,有一次想要投宿到陶侃家。當時,冰雪滿地
已經(jīng)多日了,陶侃家一無所有,可是范逵車馬仆從很多。陶侃的母親湛氏對陶侃
說:“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來想辦法。”湛氏頭發(fā)很長,拖到地上,她
剪下來做成兩條假發(fā),賣頭發(fā)得的錢換到幾斗米。又把支撐屋的柱子都砍下一半來
做柴燒,把草墊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馬。到傍晚,便投上了精美的飲食,隨從的人都
得到很好的照顧。范逵既贊賞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對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疚。第
二天早晨,范逵告辭,陶侃送了一程又一程,快要送到百里左右。范逵說:“路已
經(jīng)走得很遠了,您該回去了?!碧召┻€是不肯回去。范逵說:“你該回去了。我到
了京都洛陽,一定給你美言一番?!碧召┻@才回去。范逵到了洛陽,就在羊瞳、顧
榮等人面前稱贊陶侃,使他廣泛地得到了好名聲。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七」
20xx年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練習及答案
(20xx黃岡市)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
諫息人者,受中
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
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
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節(jié)選自《戰(zhàn)國策》)
【乙】(唐)太宗謂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師②,宮中美女珍玩,無院不滿。
煬帝③意猶不足,征求無已,兼東西征討,窮兵疑武,百姓不堪,遂致亡滅。此皆
朕所目見。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遂得徭役不興,年谷豐稔⑤,
百姓安樂。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君能清凈,百姓何得不安樂
乎?”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
【注釋】①侍臣:身邊的大臣。②京師: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興(今陜西西
安市)。③煬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楊廣。④孜孜:勤懇的樣子。⑤稔(Hn):豐收。
1.選出下列對加點文言虛詞理解有誤的一項(2分)
A.雖欲言(雖然)皆朝于齊(向)
B.意猶不足(還)遂致亡滅(于是)
C.百姓何得不安樂乎(怎么)乃下令(于是)
D.燕、趙、韓、魏聞之(代詞,代這件事)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助詞,的)
1.A
2.選出對下列文言詞語理解有誤的一項(2分)
A.門庭若市(門前、院內像集市一樣熱鬧,指人多)
B.年谷豐稔(谷物豐收)
C.面刺寡人(當面指責我)
D.窮兵魏武(用盡兵力來炫耀武力)
2.D
3.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夫治國猶如栽樹木根不描則枝葉茂榮。
3.夫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
4.將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2)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凈,使天下無事。
4.(1)能在公共場所批評議論我的過失、井能讓我聽見的,可以得到下等獎
賞。
(2)因此我從早到晚孜孜不倦,只是希望清清靜靜的:讓天下平安無事。
5.【甲】文中齊國“戰(zhàn)勝于朝廷”的原因是(2分)
【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國之道是(用自己的話表述)。(2分)
5.【甲】廣開言路,修明政治(或:善于納諫)
【乙】治國以民能本,耍IL百姓安居樂業(yè)
(三)(20xx沈陽市)閱讀選文
【甲】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
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
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匕進者。
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
【乙】
帝堯者,放勛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馴德②,
以親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⑤,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
民時。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信飭⑥百官,眾功⑦皆興。
(選自《史記》,有刪節(jié))
【注釋】①放勛:堯的名。②馴德:順天應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
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與和氏的并稱。⑥飭(chi):約束,整頓。⑦功:
事情。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訶語。(2分)
(1)期年之后(2)眾功皆興
1.(1)滿一年
(2)興辦
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組是(3分)
A.其仁如天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岳陽樓記》)
B.就之如日停數(shù)日(《桃花源記》)
C.以親九族其將歸見其親也(《送東陽馬生序》)
D.乃命羲、和茍全性命于亂世(《出師表》)
2.A
3.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6分)
(1)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
(2)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
譯文:
3.(1)能夠在公共場合指責諷刺我,讓我聽到的,得下等獎勵。
(2)一年三百六十六天,用閏月正定四季。
4.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4.敬順昊天/數(shù)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時
5.比較閱讀【甲】【乙】兩文,請寫出齊威王和堯帝為使國家大治,分別采用
了什么治國方法。(4分)
齊威王:
堯帝:
5.(1)齊威王廣開言路(虛心納諫)。
(2)堯帝以德治國,管理百官,研制歷法。
【參考譯文】帝堯,就是放勛。他仁德如天,智慧如神。接近他,就像太陽一
樣溫暖人心;仰望他,就像云彩一般覆潤大地。他能尊敬有善德的人,使同族九代
相親相愛。同族的一人既已和睦,又去考察百官。帝堯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
的意旨,根據(jù)日月的出沒、星辰的位次,制定歷法,謹慎地教給民眾從事生產(chǎn)的節(jié)
令。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閏月的辦法來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帝堯真誠地告誡
百官各守其職,各種事情都辦起來了。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八」
中考語文文言文練習及答案之與陳伯之書
與陳伯之書(節(jié)選)(丘遲《丘司空集》)
[選文]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1),感生平于
疇日(2),撫弦登睥(3),豈不愴?(4)!所以廉公之思趙將(5),吳子之泣
西河(6),人之情也。將軍獨無情哉?想早勵良規(guī)(7),自求多福。
[注釋]
(1)[故國之旗鼓]因為陳伯之原是梁的江州刺史,后來投魏,這封信是丘遲
勸他臨陣歸降,所以說是“見故國之旗鼓”。(2)[疇日]昔日。(3)[撫弦登睥]
拿著弓箭登上城墻。弦,弓弦;睥,城墻上的女墻。(4)[愴?(liMg)]悲傷。
(5)[廉公之思趙將]廉頗原是趙將,后來被迫奔魏,但力思復用于趙。(6)[吳
子之泣西河]吳起治于西河,因為魏武侯聽信讒言,西河可能不保,所以吳起望西
河而泣下。(7)[規(guī)]打算c
[練習]
1、下列加橫線詞語意思不完全相同的?項是()
A、見見故國之旗鼓。每見壁間題字。
B、樹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對中。
C、思廉公之思趙將。學而不思則罔。
D、之人之情也。故少之日,得學之功十五。
2、文中描寫景物的句子是:
3、“廉公之思趙將,吳子之泣西河”的原因是:
4、文中的“將軍”指代()
A、廉頗B、吳起C、陳伯之D、丘遲
5、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譯文
暮春三月,在江南草木已生長起來,各種各樣的花朵競相開放,一群一群的黃
鶯振翅翻飛。(如今與梁軍對壘)您每當?shù)巧铣菈?,手撫弓弦,遠望故國軍隊的軍
旗,戰(zhàn)鼓,回憶往H在梁佐生活,豈不傷懷!這就是(當年出亡到魏國的)廉頗仍
想作趙國的將帥,(戰(zhàn)國時魏將)吳起曾望著西河哭泣的原因,都是(人對故國
的)感情。難道唯獨您沒有(這種)感情嗎?切望您能早定良策,自己棄暗投明。
參考答案
1、C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3、人之情(人的思鄉(xiāng)之情)
4、C
5、廉頗曾思念著復為趙國的將軍,吳起曾望著西河哭泣。
中考語文文言文專題練習及答案「篇九」
【桃花源記考點梳理】
常識: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自號五柳先生,東晉大詩人,田園派的鼻祖
主旨:通過一個美好的桃花源反映了人民厭惡戰(zhàn)爭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表
現(xiàn)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不滿和對理想社會(和平、寧靜、幸福、美好)的憧憬。
【桃花源記試題練習】
復習課文,完成以下題H。
1.作者:,朝代:,詩人,家。本文選自。還學過他的文章有等。
2.朗讀給同學聽聽,注意語音、停頓、情感。
3.通假字:便要還家“要”通
4.解釋下列句子中“志”的意思:
(1)處之志之
(2)尋向所志
5.解釋加點詞意思。
(1)阡陌交通交通:c
(2)無論魏晉無論:c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絕境:
(4)芳草鮮美鮮美:
(5)欲窮其林窮:
(6)具答之具:
(7)悉如外人悉:
(8)咸來問訊咸:
(9)黃發(fā)垂髯
(10)并怡然自樂并:
6.用課文原句(默寫)叵答問題。
(1)本文中描繪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
(3)文中描寫桃花源自然環(huán)境美好的句子是:
(4)文中描寫桃花源社會環(huán)境安寧的句子是:
(5)描寫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yè)、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
句子是:。
(6)本文最能體現(xiàn)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
7.根據(jù)意思寫出成語:
(1):與世隔絕,沒有戰(zhàn)亂,人人安居樂業(yè)的理想社會。后用此成語指虛構的
超脫現(xiàn)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
(2):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yōu)殚_闊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覺
明朗。
(3):沒有人來問渡口。后用此成語比喻沒有人過問受到冷遇。
(4):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8.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其實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詩人
心中的“桃花源”,占今文人描寫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
答:
。發(fā)展空間
發(fā)現(xiàn)自己
①歌德年輕時候立下的志向是成為一個畫家。為此他付出了艱辛,努力提高自
己的畫技,卻始終收效甚微。直到40歲的時候,他游歷了意大利,親眼見到那些
大師們的杰出作品之后,終于清醒了:即使自己窮盡畢生的精力也難以在畫界有所
建樹。在痛苦和彷徨中,他毅然決定放棄繪畫,改攻文學,最終成為偉大的詩人。
②的確,發(fā)現(xiàn)自己并不容易。這是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用的是自己的眼睛、自己
的思維、自己的標準,摻雜了大量主觀的、情感的、個性化的因素,得出的結論往
往不夠全面、客觀、公允,其正確性也因此打了折扣。自己看自己難,難就難在
“只緣身在此山中”。
③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學畫無成,面對人生的不斷碰壁,及時調整了人
生目標,在文學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孫中山青年時懸壺行醫(yī),最后發(fā)現(xiàn)治一人并
不能救社會,于是轉而投身革命,終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偉業(yè)。無數(shù)成功的例子
告訴我們,成功者是在不斷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開始就站到了正
確的起點上。因此,我們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興趣,不要絕對依賴自己的感覺,
而要盡可能多地嘗試各種各樣的發(fā)展道路,與時俱進地調整自己的努力方向。
④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勇氣。人生所占有的資源是有限的,時間、精力、能力的使用
都是單向的,一旦投放就不會再生。因此,我們要敢于放棄,善于取舍。對于經(jīng)過
實踐檢驗無法通行的道路,我們不能堅持錯誤不知悔改,而要勇敢地承認自己錯
了,坦然地從頭再來。切莫不識時務,亂闖硬干,最終頭破血流,兩手空空。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答:
2.(1)第②自然段是屬于什么論據(jù)?在全文的論述中主要有什么作用?
答:
(2)第③白然段是屬于什么論據(jù)?有何作用?”無數(shù)成功的例子告訴我們”這一
句可以刪去嗎?為什么?
答:
3.傳統(tǒng)觀點認為,成就事業(yè)時要“矢志不移”,“只要有恒心,鐵杵磨成
針”,而本文卻提倡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敢于放棄,善于取舍”,不斷矯正進
取的目標。對此,你的觀點如何?請說出你自己獨到的思考。
答:
。博聞廣知
常德桃花源
桃花源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描繪的人間仙境、世外桃源,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
年的歷史。其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舉世
聞名,具有很高的游覽價值、歷史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
桃花源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內,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史稱“黔川咽
喉,云貴門戶”,要居衡山、君山、岳麓山、張家界、猛洞河諸風景名勝中樞,特
殊的地理位置使桃花源得以吞洞庭湖色,納湘西靈秀,沐五溪奇照,攬武陵風光。
集山川勝狀和詩情畫意于一體,熔寓言典故與鄉(xiāng)風民俗于一爐。
桃花源系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十大風景名勝區(qū)之一,國家森林公園,
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擁有157.55平方公里面積,其中“世外桃源”主體景區(qū)
15.8平方公里,“武陵漁川”沅水風光帶水域44.85平方公里,外圍保護區(qū)96.9
平方公里,主體景區(qū)包括桃花山、桃源山、秦人村、桃仙嶺,風景資源16類。其
中山巒、巖體、水體、河洲、洞穴、峽谷、天象、生物景觀8類;標準景點95個,
內部景界分布丘巒脊嶺35條,峽谷19條,溪澗18條,水庫池塘72口,涌泉32
穴。總之,人文景觀古老神秘,自然景觀豐多彩,內部景界幽奧秀美,外部景界雄
渾壯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60670-24:2024 EXV EN Boxes and enclosures for electrical accessorie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fixe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 Part 2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encl
- 2025-2030年中國鎂錳電池市場規(guī)模分析及發(fā)展建議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辣椒制品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蒿甲醚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調研與前景規(guī)模預測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自動高壓蒸汽滅菌器市場發(fā)展狀況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育發(fā)水市場發(fā)展狀況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2025-2030年中國糯玉米汁飲料市場發(fā)展預測及前景調研分析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粉針類頭孢制劑行業(yè)需求分析與十三五規(guī)劃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中國移動電源車產(chǎn)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前景趨勢預測報告
- 2023年高中音樂課件陽關三疊(琴歌)
- 胸腔閉式引流護理-中華護理學會團體標準
- 公司資產(chǎn)情況說明范文百度
- 醫(yī)療器械中有害殘留物檢驗技術
- 2015-2022年大慶醫(yī)學高等??茖W校高職單招語文/數(shù)學/英語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產(chǎn)品過程特殊特性初始清單(示例)
- 兩篇古典英文版成語故事塞翁失馬
- 中國古代文學史 馬工程課件(中)13第五編 宋代文學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學
- GB/T 14643.4-2009工業(yè)循環(huán)冷卻水中菌藻的測定方法第4部分:土壤真菌的測定平皿計數(shù)法
- DL-T 5190.1-2022 電力建設施工技術規(guī)范 第1部分:土建結構工程(附條文說明)
- GA/T 914-2010聽力障礙的法醫(yī)學評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