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
1、課題: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認識匣米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實踐活動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
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究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親身經(jīng)歷的創(chuàng)造活動中,建立起
對長度單位的理解。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難點:用學生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米尺。學生準備學生尺。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二次備課
節(jié)
同學們,你媽媽和老師比,誰高?誰矮?生回答
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生按要求比一比
.談話高多少,矮多少嗎?
引入“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
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
(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說一說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fā)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引導學生說:古人
們是怎么做的呢?用張開的手臂丈量通過師生
二、探石頭的寬度,以一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了解到用各自的
究新知了哪些信息?掛或腳長為標準量
一拄量課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么樣?物體的長度。
桌的長度,
教師小結。師生量課桌。(學生自由發(fā)言
體會由于
交流匯報:課桌的長是幾掛?生1:5掛。生2:5
所用的標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掛。我們量的掛半。
都是同樣的課桌,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讓學生充分發(fā)準不同,所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你有表看法,使他們逐以測量同
fl么好的方法?步明白:每個人一一長度所
教師小結:
掛的長度不同,在得的結果
(二)整體感知,認識厘米。
行測量后,量的結也就不同,
1.觀察尺子,認識刻度果也不同。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引起學生
學生:用相同的標
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點的認知沖
準進行測量。
呢?突,在解決
(學生可能回答:
教師指出刻度線、0刻度、長度單位“厘米”這種沖突
都有豎線、還有數(shù)
并明確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中體會掌
作單位。字)
握統(tǒng)一長
2.認識1厘米。
(刻度1……)度單位的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很重要,它就像起跑
必要性。
線一樣,表示從這里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學生活動
長度就是1厘米。(板書:1厘米)
(每一個大格的長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聯(lián)系生活
上來指指看?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度都是1厘米。)實際進行
師: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測量和練
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才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習,到最后
同學們你們覺得1厘米的長度怎么樣啊?(很短。)的開放練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
(讓學生自由發(fā)習,讓學生
米呢?
教師呈現(xiàn)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言。)動手操作,
的長度。動腦思考。
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學生積極發(fā)言。
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說一句話嗎?
3.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厘米,那現(xiàn)在老師學生自主學
要增加難度了,看從。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0習。
到7呢?
4.教學例3(量一量)。
同桌合作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
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厘米,再匯報交流。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把尺的刻度2對
(2)如果尺子壞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還能準紙條的左端,再
量出這張紙條的長度嗎?怎么量?看紙條的右端對著
5.實踐應用。拿起數(shù)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幾,把大數(shù)減小數(shù).
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
就是這張紙條的長
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再量一量數(shù)學書長邊
度。)
的長。
讓學生看刻度
5)鞏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儂”。強化練習,
尺,說出鉛筆的長
固新知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加深1厘米
大約幾厘米,再量一量。度,再說說是怎么
的表象,逐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想的。
步形成空
說明:接近8厘米的,我們說它大約是8厘看著尺子上的
米??潭?,說出手掌的間想象能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測量從寬和一掛的長大約力,增強空
腳尖到腳尖的距離。是幾厘米。間觀念。
四、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
結
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
厘米的長度,并會用手上的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
長度。
板書設計:
統(tǒng)一長度單位認識厘米
測量時,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厘米cm
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厘米”作單位。
量法:把尺的刻度0對準物體的一端,這個物體的另一端對著幾,這個物體的長度
就是幾厘米。
教學反思:
2、課題:認識米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在活動中認識米,建立1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
之間的進率。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建立1米的表象。
教學難點:理解1米=100厘米。
教學準備:師:米尺、一支鉛筆、一根筷子、卷尺、皮尺。生:長的繩子、學生尺、鉛筆。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二次備課
節(jié)
1.復習。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生1:上節(jié)課在復習厘
一、復么知識?我們認識了長度米的基礎
習引入2.引入。同學們,我們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單位一一厘米。上,提出讓
出來的?生2:厘米可學生感受
這么長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覺得以用來測量比較用厘米量
合適嗎?短的物體的長度。較長的物
教師指出:量布、長繩等比較長的物體一般用米(不合適。)體的不便
尺。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認識比厘米長的長度單位“米”。利,從而產(chǎn)
(板書課題。)(學生舉手,教師生困惑,引
二、探讓一位生來量。)導學生積
究新知1.認識米尺。(讓學生說。)極主動去
請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來量一量我們教室黑板指名上臺量一量。認識米。
的長度,哪位同學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師生合作,很快就
說一說有什么感受?量出黑板的長。通過對米
這樣一小節(jié)一小節(jié)地量,太麻煩了,拿老師的這尺的認識
把尺子(教師出示米尺)試試,幫助學生
教師指出:剛才我們用的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理解,米尺
長度正好是1米。(板書:1米)一共是100
米是比厘米大的單位,1厘米只有這么一點,1厘米,就得
米卻有這么長,請同學們用手來比劃一下。出1米=100
量比較短的物體,我們可以用“厘米”作單位,厘米。這時
用我們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較長的物體,用再進行一
“厘米”作單位就麻煩了,這時我們可用“米”作單些簡單的
位。米可以用“m”表示。米和厘米
2.觀察刻度。(10個10厘之間的單
看著尺子上的刻度,數(shù)一數(shù),。?10表示從0到米。)位換算,加
10是10厘米,接著是20、30、4C、……100o讓學生數(shù)并作答。深對米和
1米里面有幾個10厘米?(100個)厘米之間
1厘米1厘米地數(shù),1米里面有幾個1厘米?關系的理
(板書:1米=100厘米)解。
3.量出長繩。拿出準備好的長繩,量出1米。(注
意:量時刻度0對準繩子的左端。)
學生分小組合作量,交流反饋,接著量2米、3
米……
4.估量。把繩子放下,把手張開比劃1米的長
度,看誰估的準。
教師指出:通常情況下,我們不可能隨身攜帶尺
子,當我們要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可以用身
體的尺子去估一估。同桌合作進行測練習通過
量和估算。(由于不斷引導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鉛筆和筷子的規(guī)學生參與
3題)格不同,在學生測看、指、比
三.積
(教師出示一支鉛筆。)這支鉛筆的長度大約是量時建議學生取劃、量、找
累運用
多少厘米?大約幾支長1米?整厘米數(shù)。)等大量的
一根筷子大約長多少厘米?大約兒根長1米?操作,促進
2.估一估。(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4題)他們對米
先估量,再在合適答案后的口里打“J”,說說的認識,并
理由。培養(yǎng)良好
3.操作性練習。的數(shù)感。
(1)認識卷尺和皮尺。學生認識卷
我們可以用卷尺和皮尺米量身高。尺和皮尺。
教師出示卷尺和皮尺。同桌合作量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5題。一量。用卷尺量黑
分小組合作測量,4個人用1米長的卷尺,合作板的長和身高。
量教室里較長物體的長度,測量后進行匯報并交流。
今天我們認識了什么長度單位?它有多長?為
什么?用手比劃一下,通常量哪些物體的長度時用它
四、小作單位?
結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又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
把我們的兩只手張開,大約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長
度是1米的物品,下課后帶著發(fā)現(xiàn)的眼睛去找找它們
吧!
板書設計:
認識米
量比較長的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米可以用“R1”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學反思:
3、課題:認識線段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操作、觀察,初步認識線段,知道線段的特征,會用直尺畫給定長度
的線段。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探索線段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仔細、準確地找線段、量線段,培養(yǎng)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掌握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彎曲的兩根毛線(不同長度)。學生:學生尺。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二次備課
節(jié)
同學們,消防員叔叔他們?yōu)榱藫尵葒摇⑷嗣竦纳ū容^快。)引導學生
一、情命財產(chǎn)爭分奪秒。每次接到任務時,為什么他們都引導學生觀感受生活
境導入是從高高的鐵管上滑下來而不是走樓梯呢?為什么察說出:鐵管是直中的數(shù)學
從鐵管滑下來比走樓梯快呢?的,而樓梯是彎彎知識,從而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類似這樣的事例還有很曲曲的。體現(xiàn)數(shù)學
多,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的現(xiàn)實性,
激發(fā)了學
1.教學例6(認識線段)。生學習的
(D出示兩根毛線,這兩根線是直的嗎?(不是。)興趣。
你知道哪根長,哪根短?誰能想個辦法比比它(一下子看不出
二、互們的長度?長短。)用手把線
動新授指名兩個學生比較線的長短。(學生拉直毛拉著,使學
追問:為什么要拉直以后一頭對齊再比呢?線。)生在這樣
教師演示:把其中一根毛線拉直貼到黑板上,的活動中
另一根對齊左端點。獲得對線
現(xiàn)在,你知道哪根長,哪根短了嗎?段的直觀
(2)教師指出:貼在黑板上的這段直的線就是線認識,再組
段。(板書課題。)(不是,彎彎的不織學生觀
(3)認識線段是直的。是線段。)察比較,突
老師手上的這根毛線,我把它放松,它是線段出線段
嗎?拉直,現(xiàn)在呢?(是線段。)“直”的特
教師把線段斜拉,豎拉,不同方向拉,問:是點,接著動
線段嗎?怎么判斷?手量出線
小結: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的長度,
段。線段是直的,有兩個端點。鞏固長度
(3)找線段。單位的知
請你找一找,我們身邊有沒有線段?識。
摸一摸書本的邊,說一說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
里?(可進行愛護書本的教育:如果把書搞壞了,
邊變成彎彎曲曲的或是角翹起來了,就不是線段了,
因此同學們一定要愛護書本。)
還有哪些東西的邊可以看成線段?黑板邊、直
尺邊、書本邊、鉛筆邊、桌子邊等都可以看成線段。
(強調(diào)物體的邊是線段。)
(4)量線段。
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打開教材第5頁,
量一量這些線段的長度。(把尺的刻度0對準線段的
一個端點,另一個端點對準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2.教學例7(畫線段)。使學生的
(1)學畫線段。同學們己經(jīng)學會量線段了,那么(學生在作業(yè)紙?zhí)剿骰顒?/p>
你會畫線段嗎?你能畫一條長3厘米的線段嗎?上畫。)空間變大。
誰來說說看,你是怎么畫的呢?(學生演示。)創(chuàng)設“尺子
教師演示:從刻度0開始,畫到刻度3的地方。引導學生操壞了怎么
設疑:如果尺子壞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還作:從刻度2開量”的環(huán)
能畫出長3厘米的線段嗎?怎么畫?始,畫到刻度5節(jié),開拓學
(2)做一做。教材第6頁也有一條線段,現(xiàn)在請你畫的地方,也可以從生的思維,
一條和它同樣長的線段,說說怎樣才能和它同樣刻度5開始,畫到培養(yǎng)初步
長?(先量一量這條線段的長度,再畫一條二樣長刻度8的地方。的實踐能
的線段。)學生練習畫,力和想象
教師點評學生所畫的線段,強調(diào):①畫線段時,教師巡視指導。力。
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動。②畫出的線
段一定要直。③要在線段的兩端標上端點。
三、鞏1.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的第1題。
固新知指名說說哪些是線段。(強調(diào)線段的特征,說出
原因。)
2.完成教材第5頁“做一做”的第2題。
連接每兩個點畫線段,一共畫出了幾條線段,學生獨立練
說說畫出的是什么圖形。習,集體交流。
3.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6頁“做一做”的第2題。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6題。出示圖形,
先估計,再用尺量。
量長方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對邊相等。)
量正方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四條邊相等。)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7題??纯茨臈l線
3、總段長,再量一量。
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什么?
板書設計:認識線段
線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教學反思:
4、課題:確定長度單位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通過類比、觀察,學會如何運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利用身邊的物體,進行想象、猜測、推想、對
比等,確定合適的長度單位。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測量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測量長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意義。
教學重點:會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常規(guī)學具。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二次備課
節(jié)
前面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學生用手復習厘米
一、復劃一下1厘米長度和1米的長度嗎?比劃。)和米,用手
習舊知教師口頭出題,學生比劃:2厘米,5厘米,10進行比劃,
厘米,20厘米、50厘米.為后面估
小結: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測、推算長
什么時候用厘米作單位,什么時候用米作單位呢?這度作好鋪
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究。(板書課題。)墊。
1.教學例8。
二、探教師談話:同學們看,這是我們學校的旗桿,你創(chuàng)設情境,
究新知知道它的高度是多少嗎?(讓學生猜測。)在生活情
降低難度:這樣猜測范圍太廣了,老師給同學們境中發(fā)現(xiàn)
提個問題:一根旗桿的高度是13厘米還是13米?和指名回答,說數(shù)學問題,
你小組的同學互相說說想法。想法。引導學生
引導:方法一:排除法。在合作互
1厘米只有這么長,(用手比劃)那么13厘米就動中分析、
只有這么長,旗桿不可能這么短,所以是13米。交流旗桿
方法二:推算法。把旗桿的高度和我們的身高對的高度是
比一下,我們大約是1米多高,才到旗桿的這個高度,13厘米還
所以旗桿應該是13米高。10個小朋友的身高加起來是13米,
差不多和旗桿一樣高。課件的演
方法三:類比法。和身邊的13厘米高的物品進示為學生
行比較,旗桿是不是和這個物品一樣高,比如,我們提供充分
手上的鉛筆都不止13厘米長,旗桿的高度應該是13觀察思考
米。的思維空
小結:原來要確定答案有這么多種方法,我們在間,教師再
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時要多思多想,最終確定合適的適當指導,
長度單位。并開展小
2.鞏固新知。小明來到百鳥館,看見了這樣一組合作交
只小鳥流學習,在
這只小鳥的腳印的長度是1厘米還是1米呢?交流中感
指名匯報,說說理由。(學生交流。)受數(shù)學的
讓學生自己說說思考的方法,我們的身高大約是思維和方
1米,小鳥的腳印不可能和我們的身高一樣大,所以,法。
小鳥的腳印應該是1厘米。
3.做一做。
(1)出示教材第7頁“做一做”題目。
讓學生討論:課桌的寬是60厘米還是60米?
引導:60米是多大?我們的教室長大約是6米,
課桌的寬會比教室還大嗎?(不會。)所以用厘米比
較合適。
讓學生自己推算:操場的長是28米。
(2)選擇合適的單位。
我們的教室長6()黑板長2()
小明身高124()課桌高90()
三.練1.辨析題。(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8題)學生判斷,并練習題形
習拓展2.估一估。(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9題)說明理由。式多樣,通
圈出合適的答案。先圈估計的,再圈實際測量的。過合作推
3.誰說得對?(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0題)理、空間想
出示題目,讓學生觀察。象,培養(yǎng)學
4.量一量。(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1題)生的創(chuàng)新
請你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并解答。思維能力
和創(chuàng)造想
四、小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這一單元結束了,你學會讓學生拿出象能力。
結了什么?尺子量一量,說一
小結:這一單元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厘米和米,說。
并初步認識了線段,學會確定長度單位。(學生提問題,再
解答。)
板書設計:
確定長度單位
旗桿的高度是13米。
教學反思:
第二單元
課題一: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
教學內(nèi)容:P12—P13例1、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去博物館參觀的過程,從中提出相應的問題,體會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由來與
其計算方法。
教學重點:1、理解相同數(shù)位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筆算的法則,并能熟練地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小木棒
教學過程:
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二次備課
環(huán)節(jié)
襁
一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
參
供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數(shù)字信學生思考并討論,各通過觀察情境
博
加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說出不同的方法與見圖,從而使學
館
物
報發(fā)現(xiàn)。二(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解。生發(fā)現(xiàn)問題,
最
場
師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學生小組激發(fā)解決問題
入
引
交流匯報。
題
課的情趣。
列出式子后有沒特別的方法算呢?這就
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
不進位加法。
合
工
一、根據(jù)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有學生用口算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總
交
作
師:例1問題的解答式子我們剛才已寫算,有做對的,也有做結做解決問題
掌
源
山來了,你是怎么算的,婁成做做看。不多的。有的可以馬上的辦法,學會
算
握
師:到底誰做得對呢?那我們用小木棒用豎式計算,學生說想
法自己獨立思考
擺擺看。(教師在黑板上演示,學生認真法及理由。與語言表達等
聽)能力。
師:從擺小木棒的過程,你發(fā)現(xiàn)那個結
果是正確的?是怎么算得?用小木棒擺,
師:除了那種方法還有沒別的方法呢?學生回答用豎式。方便學生列豎
誰來說下。怎樣列?能否把它算出來,學生回答是個位的5與式并計算。
等會并說說你的算法。2相加得到的。
師:從剛才的同學陳述中,我們可以知學生看見課本的豎式就
道,在用豎式計算加法時,應該要注意會告訴你怎么列。并說
哪些問題?出算法。
總結:
1、個位和個位一定要對齊。了解學生剛才
2、個位和個位數(shù)字相加。學生邊練邊說自己計算知識的理解并
完成P12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方法。運用能力。
算方法。學生認真做,有部分同
二、教學例2學_1_黑板做。
師:剛才問題我們已解決了,要是老師
換一個問題,二(1)班和二(2)班一
共有多少名學生?怎樣解決?誰來?再次鞏固學生
師:能否能用豎式來計算?(請學生上學生回答怎樣列豎式。獨立列豎式和
黑板完成)豎式計算的能
師:寫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計算力。
又要注意什么問題呢?一般從哪位起
呢?學生回答:
師:總體來說,在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
時應該怎樣做?要注意什么問題?起,相同數(shù)位相加。
總結:
1、相同數(shù)位對齊
2、從個位起,相同數(shù)位相加。
師:是否會自己做了呢?試試看……
(讓幾個學生上黑板完成)
三
固P13第1、2題鞏固知識
習
三課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說:1、相同數(shù)位
堂小對齊,2、從個位起,相
結、同數(shù)位相加。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
例1、例2、
十個十個
3535
+2+32
3767
注意:1、相同數(shù)位對齊。
2、從個位起,相同數(shù)位相加。
教學反思:
課題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
教學內(nèi)容:教材14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能夠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在擺一擺、算一算的數(shù)學活動中,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過程,進一步
體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算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用多種方法計算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00以內(nèi)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
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小木棒
教學過程:
教學教師引導學生活動教學意圖二次備課
環(huán)節(jié)
出示第11頁主題圖。問:二(1)
情景班和二(3)班合乘一輛車,這輛學生回答怎樣列豎式,通過觀察情景圖,
導車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呢?而且說出要注意什么問從而使學生自己
入,怎樣列豎式計算?當個位數(shù)字相題。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
激發(fā)加滿十時,怎么辦?這就是我們這決問題的興趣
興趣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
數(shù)進位加法。
教學例3通過擺小木棒讓
■?師: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怎樣加?我們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學生更形象地觀
合作先看老師在黑板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石材供應商入場安全管理與服務協(xié)議
- 社交經(jīng)濟下的現(xiàn)代服務行業(yè)機遇與挑戰(zhàn)
- 2025至2030年中國耐高溫鋁箔手套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耐熱鋼產(chǎn)品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住宿期間個人物品損失免責協(xié)議
- 2025年度網(wǎng)絡安全技術投資合作框架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年度果園租賃與果樹資源綜合利用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農(nóng)村宅基地使用權流轉(zhuǎn)收益分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產(chǎn)抵押債權債務清償及資產(chǎn)重組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產(chǎn)業(yè)分紅合作協(xié)議合同模板
- 充填開采之 矸石充填術
- 醫(yī)院醫(yī)療設備采購流程圖
- 文化產(chǎn)業(yè)園項目建議書范文
- 互聯(lián)網(wǎng)銷售卷煙(煙草)案件的分析
- 公務員考察政審表樣本
- 白菜花生長過程記錄
- BQB480-2014無取向電工鋼
- 各類許可證允許使用的放射性藥品目錄
- 給水管道通水試驗及沖洗記錄填寫范本
- 唐納森焊煙除塵器(共22頁)
- 機電一體化畢業(yè)設計(論文)基于PLC的玻璃搬運機械手系統(tǒng)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