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文主旨歸納題試題及答案_第1頁
初中語文課文主旨歸納題試題及答案_第2頁
初中語文課文主旨歸納題試題及答案_第3頁
初中語文課文主旨歸納題試題及答案_第4頁
初中語文課文主旨歸納題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課文主旨歸納題試題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

1.《廬山謠》一詩中,“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A.喜悅

B.憤怒

C.憂愁

D.欣慰

2.《岳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所體現(xiàn)的是怎樣的思想?

A.理想主義

B.唯物主義

C.人文主義

D.樂觀主義

3.《桃花源記》中,漁夫偶然發(fā)現(xiàn)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這反映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A.對現(xiàn)實不滿,向往理想世界

B.對現(xiàn)實滿意,追求現(xiàn)實生活

C.對現(xiàn)實無所謂,追求自我實現(xiàn)

D.對現(xiàn)實失望,尋求宗教庇護

4.《離騷》一詩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所表達的是什么精神?

A.勇往直前的精神

B.求知探索的精神

C.忠誠堅定的精神

D.自強不息的精神

5.《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A.晨曦美景

B.日落時分

C.落葉滿地

D.江河交匯

6.《出塞》一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狈从沉俗髡咴鯓拥那楦校?/p>

A.懷古之情

B.憂國憂民之情

C.抒發(fā)個人抱負之情

D.對自然景物的贊美之情

7.《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泵枥L了琵琶聲怎樣的特點?

A.高亢激昂

B.悠揚婉轉(zhuǎn)

C.呆板單調(diào)

D.刺耳難聽

8.《登高》一詩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北憩F(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A.悲觀消極

B.勇往直前

C.堅定信念

D.崇高理想

9.《江城子·密州出獵》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泵枥L了怎樣的場景?

A.打獵場景

B.軍事演練

C.漁夫捕魚

D.游子思鄉(xiāng)

10.《觀書有感》一詩中,“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觀點?

A.學習要注重實踐

B.學習要注重積累

C.學習要注重思考

D.學習要注重創(chuàng)新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15分)

11.《背影》一文中,作者通過哪些描寫表現(xiàn)了父愛的偉大?

A.外貌描寫

B.語言描寫

C.心理描寫

D.動作描寫

12.《賣油郎獨占花魁》中,哪些因素導致了賣油郎與花魁之間的愛情?

A.美麗的容貌

B.深厚的感情

C.共同的理想

D.深厚的家世

13.《小石潭記》中,哪些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感悟?

A.水流湍急

B.樹木蔥蘢

C.花草繁盛

D.山石奇特

14.《記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通過哪些手法表達了游覽的樂趣?

A.景物描寫

B.心理描寫

C.語言描寫

D.動作描寫

15.《赤壁賦》中,哪些因素導致了赤壁之戰(zhàn)的成?。?/p>

A.天時

B.地利

C.人和

D.將才

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10分)

16.《廬山謠》一詩中,詩人表達了向往仙境的愿望。()

17.《岳陽樓記》中,范仲淹認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君子之風。()

18.《桃花源記》中,作者通過對桃花源的描繪,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

19.《離騷》一詩中,屈原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

20.《滕王閣序》中,王勃描繪了滕王閣的壯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壯麗河山的贊美之情。()

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5分)

21.闡述《出塞》一詩中“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所蘊含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啟示。

答案:《出塞》一詩中的這句“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描繪了古代邊塞戰(zhàn)爭的殘酷景象,反映了古代邊防士兵的艱辛和犧牲。這句詩蘊含的歷史意義在于它是對古代邊塞戰(zhàn)爭的一種深刻反思,揭示了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F(xiàn)實啟示方面,它提醒我們珍惜和平,反對戰(zhàn)爭,同時也激勵我們要有保衛(wèi)國家、維護和平的堅定信念。

22.分析《琵琶行》中琵琶女形象的特點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案:《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形象具有多重特點:她技藝高超,情感豐富,命運多舛。在作品中,琵琶女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她是故事的主要推動者,通過她的琵琶演奏和故事講述,引出了整個故事的發(fā)展;其次,她的形象豐富了作品的情感層次,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最后,她的命運反映了社會的不公,增強了作品的社會批判性。

23.結(jié)合《記承天寺夜游》中的描寫,談談作者蘇軾在文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

答案:在《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和內(nèi)心的獨白,表達了自己在貶謫期間的情感和思想。他通過對寺廟夜景的描繪,表現(xiàn)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同時,他在文中流露出對仕途失意的無奈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體現(xiàn)了作者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對命運的坦然接受。蘇軾在文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是復雜而豐富的,既有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對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五、論述題

題目:結(jié)合《廬山謠》和《岳陽樓記》,探討古代文人詩歌中常見的“憂國憂民”情懷及其時代背景。

答案:《廬山謠》和《岳陽樓記》是兩篇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人詩歌,它們都體現(xiàn)了古代文人“憂國憂民”的情懷。這種情懷源于古代文人對于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guān)注,以及對于個人命運的深刻反思。

在《廬山謠》中,詩人通過描繪廬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命運的憂慮。詩中“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反映了詩人對于國家政治局勢的擔憂,以及對個人前途的迷茫。這種憂國情懷在古代文人中較為普遍,尤其是在國家動蕩、民生凋敝的時期,文人們往往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興衰緊密相連。

《岳陽樓記》中的范仲淹則更加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憂國憂民之情。詩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千古名句,體現(xiàn)了文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范仲淹在詩中不僅表達了對國家政治的憂慮,還表達了對民生疾苦的同情。這種情懷在古代文人中具有普遍性,它反映了文人對于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和對人民福祉的關(guān)心。

從時代背景來看,古代文人的“憂國憂民”情懷與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在封建社會,文人往往具有較為廣泛的社會聯(lián)系和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使得他們能夠更直接地感受到國家的興衰和人民的苦難。同時,儒家思想對文人的影響也促使他們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追求道德理想。在這樣的背景下,文人們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形成了“憂國憂民”的情懷。

試卷答案如下:

一、單項選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C

解析思路:根據(jù)《廬山謠》的全文內(nèi)容,詩人通過對廬山景色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世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個人命運的憂慮,因此選C。

2.C

解析思路:《岳陽樓記》中,范仲淹提出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觀點,強調(diào)文人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體現(xiàn)的是人文主義思想,因此選C。

3.A

解析思路:《桃花源記》通過虛構(gòu)一個與世隔絕的理想世界,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社會的不滿和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因此選A。

4.B

解析思路:《離騷》中,屈原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和求索,表現(xiàn)了求知探索的精神,因此選B。

5.B

解析思路:《滕王閣序》中,王勃描繪了滕王閣的壯麗景色,以及落霞與孤鶩的美麗景象,因此選B。

6.B

解析思路:《出塞》一詩中,詩人通過對邊塞士兵的描寫,表達了對戰(zhàn)爭和人民疾苦的憂慮,因此選B。

7.B

解析思路:《琵琶行》中,琵琶聲的悠揚婉轉(zhuǎn),反映了琵琶女內(nèi)心的情感,因此選B。

8.A

解析思路:《登高》一詩中,詩人通過對秋景的描繪,表達了對人生無常和歲月流逝的感慨,因此選A。

9.A

解析思路:《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詩人描繪了打獵的場景,表現(xiàn)了豪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因此選A。

10.B

解析思路:《觀書有感》一詩中,詩人認為知識來源于不斷的積累和思考,因此選B。

二、多項選擇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1.ABCD

解析思路:《背影》一文中,作者通過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展現(xiàn)了父親的形象,表現(xiàn)了父愛的偉大。

12.AB

解析思路:《賣油郎獨占花魁》中,賣油郎與花魁之間的愛情源于他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和共同理想。

13.ABCD

解析思路:《小石潭記》中,作者通過對水流、樹木、花草和山石的描寫,展現(xiàn)了自然美景,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然美的感悟。

14.ABD

解析思路:《記承天寺夜游》中,作者通過景物描寫、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表達了游覽的樂趣。

15.ABCD

解析思路:《赤壁賦》中,天時、地利、人和以及將才等因素共同導致了赤壁之戰(zhàn)的成敗。

三、判斷題答案及解析思路

16.√

解析思路:《廬山謠》中,詩人通過描繪廬山景色,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憂慮,體現(xiàn)了對仙境的向往。

17.√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