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1頁
【高三下】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2頁
【高三下】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3頁
【高三下】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4頁
【高三下】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三下】2025屆江蘇省蘇北四市高三第一次調(diào)研檢測(一模)語文試題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8頁,23小題,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2.答題前,請務必將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上。3.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區(qū)域內(nèi)作答;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無效??荚嚱Y(jié)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材料一:個人優(yōu)良文風如何養(yǎng)成?我認為多讀古代經(jīng)典是不二法門。古人視“立言”為“三不朽”之一,因而特別重視著書立說,并留下極為豐富而寶貴的遺產(chǎn)。經(jīng)典古文,歷史文化積淀厚重,起承轉(zhuǎn)合獨具匠心,遺詞造句生動精巧,成語典故豐富多彩。作為中國的文化人,主勸自覺地挑選一些合適的篇什用心去讀,完全是應該的。從經(jīng)典古文中讀出“文心”。試想一下,諸葛亮的《誡子書》如無“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句,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如少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一句,周敦頤的《愛蓮說》如不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句,這些篇章還能流傳千古嗎?《文心雕龍》說:“夫文心者,言為文之用心也。”這句簡單的話所指正是好文的真諦。虛夸不實的大話、無病呻吟的廢話、不挾地氣的官話、沒有內(nèi)容的空話、人云亦云的套話、自以為是的蠢話、胡說八道的鬼話,都不可能有“文心”,更不用說深造自得。這樣的文章,不可能讓人喜愛,更不可能廣為傳播。經(jīng)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因為它們都能追求創(chuàng)新而師法自然。文無定法是指不要墨守成規(guī),不能生搬硬套,并不是說寫作沒有遵循的原則。陸機說“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杜甫說“語不驚人死不休”,陳于陛說“作文不必論奇古,須自成一家意見”,這些都在強調(diào)創(chuàng)新,包括內(nèi)容、形式、語言等各個方面。至于寫作方法的最高境界則是師法自然。陸游說“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險尤傷氣骨多”,李夢陽說“夫文者,隨事變化,錯理以成章者也”,董桂敷說“造化真文章,本自無定相”,所強調(diào)的都是師法自然,袁枚甚至說“凡作詩文者,寧可如野馬,不可如疲驢”。語言修辭也極為重要?!段男牡颀垺氛f:“篇之彪炳,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蔽恼挛牟蔁òl(fā),一定是章節(jié)沒瑕疵;章節(jié)鮮明華麗,一定是句子沒有污點:句子清潔明凈,一定是字詞沒有瞎用。這句話雖著眼于字句章篇關(guān)系,核心意思則是說,把文章寫好就要講究語言和修辭。對語言修辭的重視,我國有悠久傳統(tǒng),所謂“言而無文,行之不遠”就是強調(diào)這一點。(摘編自華學誠《優(yōu)良文風的養(yǎng)成之道》)材料二:在漢語詞匯中,“清”與“自然”在審美領(lǐng)域是備受推崇的兩個概念?!墩f文解字》解釋“清”就是“澄水之貌”。什么叫“澄”呢?《說文解字》又用“清”字給解釋回去了。綜合來說,清的本義就是形容水流安靜而純凈透明的狀態(tài)。雖然天地萬物爭奇斗艷,“形難為狀”,但純凈透明的“清”一定是最受人賞愛的。具體到文風,正如宋代林景熙《王修竹詩集序》說:“天地間唯正氣不撓,故清氣不渾。清氣與正氣合而為文,可以化今,可以傳后?!敝挥星鍤馀c正氣相結(jié)合的文章才能化今傳后,而“正氣”就涉及一個時代的理想與精神、一個人的操守與德性。在老子哲學中,“自然”是終極而至高無上的法則,“自然無為而無不為,頗其自然則無往而不勝”,自然是通向一切的法門。莊子也說:“能順其自然者謂之德,失其自然者謂之力?!薄暗隆钡牡匚蛔鸪纾白匀弧钡牡匚灰惨虼寺∈?。其實,清澄也是一種自然,是未被攪動、未摻雜質(zhì)的純凈純美。清澄自然是天地間的大關(guān)風景,也是人類的審美極境。文風從來不是單一的語言風格之事,中國古代文論歷來有“文品出于人品”之說,與作者的德性追求、反映“理事情”的真實深廣程度密切相關(guān),但在表現(xiàn)形式,毫無疑問,清澄自然是一種文章之大美。文學來自生活,一種好的文風一定與真實、靈動而深刻的人生體驗相關(guān),也與作者超越現(xiàn)實的宏觀理論思考相關(guān)。王國雄在《人間詞話》中說:“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有了細致、充足而到位的生活體驗,有了超越日常生活的領(lǐng)悟能力,筆下的文字必然是深具質(zhì)感和光澤的。文風的自信在本質(zhì)上來自內(nèi)容的自信。王國維在《〈人間詞乙稿〉序》中說:“余之于詞,雖所作尚不及百闋,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則平日之所自信也。雖比之五代北宋之大詞人,余愧有所不如,然此等詞人亦未始無不及余之處。”一個平素總體低調(diào)謙遜的王國維,何以在填詞上如此自信呢?尤其是說五代北宋之大詞人“亦未始無不及余之處”,似乎有點出語張狂。但細究原因,王國維說的是在常規(guī)詞風之外,自己將新舊交替時代的普泛性哲思融進了小詞之中,以喚醒一代人的時代與人生之思,行走在時代思想的前列,這樣的文風自然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言情、寫景、語言的自然之致,從根本上依托的還是“所見者真,所知者深”。當我們的文學家在關(guān)注時代和生活的同時,具備了深厚、深刻與深邃的思考,再輔以自然的顯現(xiàn)方式,這樣的文學,兼有深沉的家國情懷和靈動的審美境界,如何不讓人流連忘返、嘆賞不置呢!(摘編自彭玉平《文學的“生氣”與“高致”》)1.下列對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經(jīng)典古文是極為豐富而寶貴的遺產(chǎn),體現(xiàn)古人“立言”的價值追求,值得用心去閱讀。B.“文無定法”指寫作要在內(nèi)容、形式、語言等方面追求創(chuàng)新,但須遵循一定原則。C.“清”就是“澄”,清澄是未被攪動、未摻雜質(zhì)的純凈之美,是文章表現(xiàn)形式上的大美。D.材料二認為,王國維的詞作融入了新舊交替時代的哲思,南宋以后少有人超過他。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材料一主張文章“師法自然”,又強調(diào)講究“修辭”,二者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B.文風不僅關(guān)乎語言風格,還與作者“人品”有關(guān),要努力追求清氣與正氣的結(jié)合。C.內(nèi)容的自信決定了文風的自信,而內(nèi)容的自信則來自作者對操守與德性的關(guān)注。D.文學家只要關(guān)注時代和生活,擁有深刻的思考,就可以寫出讓人流連忘返的作品。3.下列表述,不能體現(xiàn)“入乎其內(nèi)”“出乎其外”創(chuàng)作主張的一項是()A.《三國演義》是作者在有關(guān)三國故事的宋元話本、戲曲和軼事傳聞的基礎(chǔ)上,依據(jù)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為其所作的注進行的再創(chuàng)作。B.《促織》中,蒲松齡通過人變蟲這一荒誕手法真實反映了重賦之下百姓的疾苦,同時又冷靜觀察社會現(xiàn)象,批判了當時社會的不合理處。C.《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深入生活,目睹了基層的艱辛,寫出真實感人的故事,同時又能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提升了作品的思想價值。D.《紅樓夢》以作者熟知的封建大家庭的興衰為背景,以寶黛愛情故事為主線,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全貌,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文學價值。4.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畫線語句?5.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是經(jīng)典作品,請結(jié)合材料簡要說說其對我們養(yǎng)成優(yōu)良文風的啟示?!敬鸢浮?.D2.B3.A4.①這句話是針對作詩文要師法自然而說的;②強調(diào)作詩文寧可像野馬一樣自由馳騁、無所羈絆,也不能像疲驢一樣亦步亦趨、拘于原地;③傳達出作者對師法自然的推崇,寧可過度,也不拘泥(呆板)。5.①“怎一個愁字了得”:作品要有文心;②開篇連用七組疊詞:行文要追求創(chuàng)新;③“三杯兩盞淡酒”:作品要師法自然;④疊字(擬人、排比)的運用:要注重語言修辭;⑤既寫了個人遭遇,又有家國情懷:要有對時代和生活的體驗與思考。【解析】【導語】兩則材料從不同角度探討了優(yōu)良文風的養(yǎng)成之道。材料一強調(diào)通過閱讀經(jīng)典古文,汲取“文心”,追求創(chuàng)新與師法自然,并重視語言修辭,指出文章應避免虛夸、空話等不良文風。材料二則從“清”與“自然”的審美概念出發(fā),強調(diào)文風與作者德性、生活體驗及深刻思考的關(guān)聯(lián),認為文風的自信源于內(nèi)容的自信,倡導真實、靈動而深刻的表達?!?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能力。D.“材料二認為,王國維……南宋以后少有人超過他”錯。結(jié)合材料二倒數(shù)第二段“王國維在《〈人間詞乙稿〉序》中說:‘余之于詞,雖所作尚不及百闋,然自南宋以后,除一二人外,尚未有能及余者……’”可知,是王國維自己認為南宋以后少有人超過他,而不是材料二認為。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進行推理和判斷的能力。A.“二者有著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錯。結(jié)合材料一“語言修辭也極為重要”可知,“也”字表明語言修辭和師法自然是并列關(guān)系,二者并不沖突。C.“內(nèi)容的自信則來自作者對操守與德性的關(guān)注”錯。結(jié)合材料二第七段“文風的自信在本質(zhì)上來自內(nèi)容的自信”和第三段“只有清氣與正氣相結(jié)合的文章才能化今傳后,而‘正氣’就涉及一個時代的理想與精神、一個人的操守與德性”可知,原文中并未說明“內(nèi)容的自信”與“操守與德性”的關(guān)系,選項說法于文無據(jù)。D.“只要關(guān)注時代和生活……就可以寫出讓人流連忘返的作品”錯。結(jié)合材料二最后一段“當我們的文學家在關(guān)注時代和生活的同時,具備了深厚、深刻與深邃的思考,再輔以自然的顯現(xiàn)方式,這樣的文學……如何不讓人流連忘返、嘆賞不置呢!”可知,選項缺少了“輔以自然的顯現(xiàn)方式”這一條件,導致說法過于絕對。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結(jié)合材料二第六段可知,“入乎其內(nèi)”即細致、充足而到位的生活體驗,“出乎其外”即超越日常生活的領(lǐng)悟能力。A.只是闡述了作者基于細致充足的考查基礎(chǔ)進行創(chuàng)作,并未展現(xiàn)其超越日常生活的領(lǐng)悟能力。不能體現(xiàn)。B.“真實反映百姓疾苦”體現(xiàn)“入乎其內(nèi)”,“冷靜觀察”“批判”體現(xiàn)“出乎其外”。可以體現(xiàn)。C.“深入生活,目睹了基層的艱辛”體現(xiàn)“入乎其內(nèi)”,“站在歷史的高度審視”體現(xiàn)“出乎其外”。可以體現(xiàn)。D.“以作者熟知的封建大家庭的興衰為背景”體現(xiàn)“入乎其內(nèi)”,“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體現(xiàn)“出乎其外”??梢泽w現(xiàn)。故選A?!?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材料重點語句的能力。①定位語句位置:畫線語句位于材料一倒數(shù)第二段,結(jié)合此段中心句“經(jīng)典之所以能夠成為經(jīng)典,因為它們都能追求創(chuàng)新而師法自然”和“所強調(diào)的都是師法自然,袁枚甚至說”可知,這句話是針對作詩文要師法自然而說的。②解釋語句表面含義:“野馬”在這里象征著自由馳騁、不受拘束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疲驢”則象征著亦步亦趨、缺乏創(chuàng)意的寫作狀態(tài)。畫線語句強調(diào)作詩文寧可像野馬一樣自由馳騁、無所羈絆,也不能像疲驢一樣亦步亦趨、拘于原地。③闡述語句深層含義:畫線語句傳達出作者對師法自然的推崇,認為寧可過度,也不拘泥(呆板)?!?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運用文中信息的能力。①《聲聲慢(尋尋覓覓)》中,“怎一個愁字了得”這句詞深刻表達了詞人內(nèi)心深處

無盡愁緒,這種情感的真摯表達和深度挖掘,正是“文心”的體現(xiàn)。正如材料一所述,“文心”即“言為文之用心也”,好的文章必須用心去感受、去表達,才能觸動人心。這啟示我們:作品要有文心。②開篇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七組疊詞,這種獨特的語言形式,不僅增強了語言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也使得詞的情感更加濃郁。這正好印證了材料一中的“追求創(chuàng)新”,即要敢于突破常規(guī),追求新穎獨特。這啟示我們:行文要追求創(chuàng)新。③“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這句詞中的“淡酒”與“晚來風急”形成鮮明對比,自然流暢地表達了詞人的孤寂和無奈。這種自然的表達方式,正是材料一中所強調(diào)的“師法自然”的寫作境界。這啟示我們:作品要師法自然。④《聲聲慢》中大量運用了疊字、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等疊字,以及“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中的擬人手法,都使得詞的語言更加生動、形象。這正好符合材料一中的“語言修辭也極為重要”。這啟示我們:要注重語言修辭。⑤李清照的《聲聲慢》不僅表達了詞人個人的孤寂和愁緒,也隱含了家國情懷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這種對時代和生活的深刻體驗與思考,正是材料二中所強調(diào)的“細致、充足而到位的生活體驗,超越日常生活的領(lǐng)悟能力”和“關(guān)注時代和生活……兼有深沉的家國情懷和靈動的審美境界”。這啟示我們:要有對時代和生活的體驗與思考。(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應物兄(節(jié)選)李洱雖然是春天,但應物兄抵達波士頓洛根機場的時候,卻是大雪紛飛。從機場到哈佛,平時只需要三十分鐘,這天卻走了一個半小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樂景寫哀,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因為擁堵,他見導師程先生的時間被迫推遲了,但他覺得,這種想見又見不著的感受,也有一種特殊的美。程先生看到他,上來就說:“應物,知道吧,子貢讓我應許你們做個兼職院長就行了,哈佛不要放下。什么兼不兼的?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濟大就是熊掌。”談話的地點就在程先生的寓所,程濟世先生稱之為“桴樓”①。程先生說:“這把老骨頭,若對濟州還有用,我就辭了桴樓,回去?!秉S興說:“弟子陪先生回去?!背滔壬锌溃骸罢媸俏业淖迂暟?。你也回濟州投資嘛。既能賺錢,又能助家鄉(xiāng)父老發(fā)財,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黃興右手撫胸,彎腰,說:“有事,弟子服其勞。”程先生說:“子貢,上次回臺灣,你的幾位朋友去看我了。代我謝謝他們。”黃興說:“有緣拜見先生,是他們的造化。他們須重金謝我才是。”程先生提到,有個朋友在臺灣也建了個儒學院,盼望他能回去。聽程先生這么一說,我們的應物兄心里咯噔了一下。程先生說:“父親的墓在臺灣,母親的墓在濟州。回臺灣就是太鬧了!一會兒藍,一會兒綠,眼花繚亂。一些老朋友也攪進去了,橫連縱合,黨同伐異,比春秋戰(zhàn)國還能鬧。本來是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如今倒好,新友舊朋竟也反目成仇。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到了臺灣,入世不好,不入世也不好。只要入世,就難免要跟著鬧騰。他們呢,顧盼自雄,還能折騰。我還是愿意老調(diào)重彈,和諧為上。夫子是對的,只當素王。我是安于當一個學者,當一個思想家,當一個小老頭。既無高官之厚祿,又無學者之華袞。閑來無事,找?guī)讉€人聊聊天。清霜封殿瓦,空堂論往事;新春來舊雨,小坐話中興。豈不快哉?”隨后,黃興提到了他們的朋友郟象愚,但用的是郟象愚另一個名字:敬修己。這是程先生給他起的名字。黃興說:“修己兄不太支持先生回國?!迸c黃興一樣,敬修己也是程先生的私淑弟子,程先生對他很看重。應物兄忍不住說道:“修己者,象愚也。說是象愚,我看是真愚。他跟隨先生多年,算是白跟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他一條也做不到?!彼麑S興說:“你告訴修己兄,此事辦成后,他若想回去,我可以助一臂之力。要是辦不成,哈,元曲里有句唱詞,我要送給他:忙趕上頭里的喪車不遠,眼見得客死他鄉(xiāng)有誰祭奠?!背滔壬f:“這里有一本書,里面央了朵桃花。桃之夭夭。西人愛玫瑰,國人愛桃花。這里還有一本書,里面也有一朵桃花。你們能看出區(qū)別嗎?這一朵是在北京的中南海采的,這一朵是在臺北介壽館采的。這花,在臺灣,葉先花后,花朵疏落;北方呢,則是花先葉后,故有灼灼其華,故有人面桃花相映紅。應物,你回去可以跟葛先生②講,我喜愛北方的桃花,我想慈恩寺的桃花了?!蔽艺嫦腭R上把這個消息告訴慈恩寺的住持釋延長?!氨本┌?,上海啊,也都有學校欲請我回去。既然要回,還不葉落歸根?要回,就回濟州。怎么樣,屆時子貢陪老夫回去一趟?”“回十趟也是應該的。”黃興說。“子貢啊,你的商業(yè)帝國在東亞,都城在濟州。屆時我們師生終日相處,豈不快哉?”“弟子愿與應物兄一起,終生服侍先生?!薄霸僬f了,我也很久沒吃到仁德丸子了。北京的四喜丸子,別人都說好,我卻吃不出個好來。名字我就不喜歡。何謂四喜?不過是沾沾自喜。何為沾沾自喜?見賢不思齊,見不賢則譏之,是謂沾沾自喜。五十步笑百步,是謂沾沾自喜。還是仁德丸子好。名字好,味道也好。仁德丸子,天下第一。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細莫過仁德丸子。”這段話道器并重!他后來將它整理成文,呈給了葛道宏。因為高興,程先生還拉了一段二胡,拉一會,講一會。程先生的二胡拉得很好,拉的是《梅花三弄》。程先生曾說過,我們的弦子是用蠶吐的絲弄的,他們呢,他們的提琴、鋼琴用的是鋼絲、鋼筋。我們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的,他們吹的是銅管。我們是天人合一,他們是跟機器較勁。這會,程先生拉完之后,說:“赫拉克利特的那個比喻是對的:對立造成和諧,如弓與六弦琴。但還有比六弦琴更恰當?shù)谋扔?,那就是二胡?!背滔壬{(diào)整著琴軸,說:“《廣雅》中說,和,諧也。《爾雅》中說,諧,和也?!背滔壬鷵崮χ由系拿莿幼鳂O盡溫柔,但面部表情卻沒有變化,“常聽人言,人人有口飯吃叫‘和’,人人可以講話叫‘諧’。謬也!中國人向來以左為尊,左御史高于右御史,左丞相高于右丞相,只有元代是右高于左。即便是望文生義,此二字也應解釋為:地里先有莊稼,鍋里先有飯,人人才有一口飯吃,是謂‘和’;先劃定個話語空間,爾后再開口講話,是謂‘諧’。所謂先確定倫理綱常,人人都未遵守,就叫‘和諧’。和諧是最要緊的?!彼麄冋勗挼臅r候外面還在下雪。透過“桴樓”的窗戶,可以看到路邊卷起的雪堆。程先生瞇上了眼睛,再睜開時,目光突然變虛了,好像焦距變了。程先生吟誦道:對青山強整烏紗。歸雁橫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風白發(fā),蝶愁來明日黃花?;厥滋煅模荒ㄐ标?,數(shù)點寒鴉。這首張可久的小令,寫的是游子在重陽節(jié)的一腔柔腸,他已不止一次聽過。每次聽,都不勝唏噓。他記得,程先生吟誦完這首小令,又吟誦了辛棄疾的詞: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闌干不自由。(有刪改)[注]①典出《論語·公冶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雹诟鹣壬父鸬篮辏瑵荽髮W校長。6.下列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黃興“有事,弟子服其勞”這句話并未直接回答投資的事,既表現(xiàn)出他對老師的恭敬,又體現(xiàn)了性格里的圓滑。B.“應物兄心里咯噔一下”,是出于對程先生能否回濟大的擔憂,可以看出儒學在臺灣、大陸都受到一定的重視。C.程先生對傳統(tǒng)美食和傳統(tǒng)音樂的解讀,體現(xiàn)了他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誠摯的熱愛,也暗示了他對西方文化的厭棄。D.小說既有“傳道”的老師,也有“侍坐”的學生,這場精彩的對話,成為當代知識分子生活的一個縮影。7.下列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程先生的談吐文白相生,體現(xiàn)其獨特的文化認知,又讓作品具有一定深度的批判性。B.小說結(jié)尾部分再次寫下雪,側(cè)面表現(xiàn)了眾人在聆聽程先生的話語之后內(nèi)心受到觸動。C.小說大膽運用典故,觀照現(xiàn)實生活,既豐富了作品的內(nèi)涵,又增強了文學性與可讀性。D.小說以第三人稱的全知視角展開敘事,在現(xiàn)實與未來之間交錯變換,敘述更加靈活。8.本文以程先生吟誦張可久的小令和辛棄疾的詞作結(jié),別具匠心。請簡要說明。9.有人說,“知識敘事”是長篇小說《應物兄》的典型特點。請結(jié)合本文談談你對“知識敘事”的理解?!敬鸢浮?.C7.D8.①突出程先生儒學大師博學的形象特點;②表現(xiàn)程先生的心理由思鄉(xiāng)之愁到離別之恨的情感推進;③深化了海外游子心系祖國的主題;④渲染濃厚的文化氛圍,與上文風格保持一致;⑤增強了抒情意味,使文章更有感染力。9.①敘事涉及對象的名字、身份均有儒學知識特點,如稱黃興為子貢;②敘事內(nèi)容主要由文學、儒學知識來承載,如仁德丸子;③敘事情節(jié)主要靠文學、儒學知識來推動,如用魚與熊掌表明程先生的選擇;④敘事語言典雅,引經(jīng)據(jù)典,知識色彩濃重,如灼灼其華等。【解析】【導語】本文節(jié)選自李洱的《應物兄》,通過程先生與弟子們的對話,展現(xiàn)了當代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與文化情懷。程先生作為一位學者,既關(guān)注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又對現(xiàn)實社會有深刻的反思。文中大量引用典故、詩詞,體現(xiàn)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賦予了作品豐富的象征意義。程先生對“和諧”的闡釋、對傳統(tǒng)美食與音樂的解讀,既表達了對中華文化的熱愛,也暗含了對現(xiàn)代社會的批判。整體上,小說通過“知識敘事”的方式,將文化、歷史與現(xiàn)實交織,呈現(xiàn)出知識分子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復雜心境與精神追求。【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能力。C.“也暗示了他對西方文化的厭棄”錯誤。文中程先生說“我們的弦子是用蠶吐的絲弄的,他們呢,他們的提琴、鋼琴用的是鋼絲、鋼筋。我們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的,他們吹的是銅管。我們是天人合一,他們是跟機器較勁”,程先生只是在對比中闡述了中西方音樂樂器制作材料的不同以及所體現(xiàn)的理念差異,強調(diào)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但并沒有體現(xiàn)出對西方文化的“厭棄”;對于美食,程先生說“北京的四喜丸子,別人都說好,我卻吃不出個好來。名字我就不喜歡。……還是仁德丸子好。名字好,味道也好”,這只是表達了他對傳統(tǒng)美食仁德丸子的喜愛以及對四喜丸子名字的看法,并非對西方文化的態(tài)度。故選C。【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D.“全知視角”錯誤。文本主要以應物兄的視角展開,通過他的觀察、感受和回憶推動情節(jié)(如“他覺得”“他記得”等表述),屬于第三人稱限知視角,而非全知視角。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重要情節(jié)、語段作用的把握能力。①程先生稱自己

寓所為“桴樓”,而“桴樓”典出《論語·公冶長》,程先生與應物交談時說“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濟大就是熊掌”,可見程先生是一位儒學大師。而結(jié)尾程先生吟誦張可久的小令和辛棄疾的詞,可以看出作為儒學大師的程先生也懂詩詞,所以,結(jié)尾突出程先生儒學大師博學的形象特點。②張許可的小令中寫的是游子在重陽節(jié)的一腔柔腸,其中寫到“歸雁橫秋,倦客思家”,體現(xiàn)的是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而辛棄疾的詞中寫到“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表達的是一種離別之愁。所以,程先生先吟誦張許可的小令,然后吟誦辛棄疾的詞,表現(xiàn)程先生的心理由思鄉(xiāng)之愁到離別之恨的情感推進。③程先生對子貢說“你也回濟州投資嘛。既能賺錢,又能助家鄉(xiāng)父老發(fā)財,兩全其美”,文中程先生說“我們的弦子是用蠶吐的絲弄的,他們呢,他們的提琴、鋼琴用的是鋼絲、鋼筋。我們的笛子是用竹子做的,他們吹的是銅管。我們是天人合一,他們是跟機器較勁”,可以看出身處海外的程先生心系祖國。而結(jié)尾先生吟誦張可久的小令和辛棄疾的詞,而這兩首詩正是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和離別之愁,深化了海外游子心系祖國的主題。④文章中程先生寓所的名稱典出《論語·公冶長》,并且程先生作為一名儒者稱黃興為子貢,并且程先生和弟子們談論的內(nèi)容涉及中華文化,具有濃厚的文化氛圍,而結(jié)尾程先生吟誦張可久的小令和辛棄疾的詞能夠渲染濃厚的文化氛圍,與上文風格保持一致。⑤結(jié)尾以兩首詞結(jié)尾,以古典意境收束,將文化鄉(xiāng)愁與時代反思熔鑄于古典詩詞的意境中,增強了抒情意味,使文章更有感染力?!?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xiàn)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①黃興稱程先生為“先生”,而應物和黃興是程先生的“弟子”,并且程先生給自己的另一位弟子郟象愚起名為“敬修己”,程先生稱黃興為“子貢”,所以,文中敘事涉及對象的名字、身份均有儒學知識特點。②對于美食,程先生說“北京的四喜丸子,別人都說好,我卻吃不出個好來。名字我就不喜歡?!€是仁德丸子好。名字好,味道也好”,而“仁德”是儒家的基本思想,將儒家“修齊治平”的理想具象化為飲食美學。所以,敘事內(nèi)容主要由文學、儒學知識來承載。③程先生看到應物的時候說到“應物,知道吧,子貢讓我應許你們做個兼職院長就行了,哈佛不要放下。什么兼不兼的?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濟大就是熊掌”,用魚與熊掌表明自己的選擇。程先生將北京中南海與臺北介壽館的桃花對比,既是地理標識,更是文化身份的隱喻——北方桃花“灼灼其華”象征文化根脈的完整性,而臺灣桃花“葉先花后”暗喻文化傳承的割裂。所以,敘事情節(jié)主要靠文學、儒學知識來推動。④敘事語言典雅,引經(jīng)據(jù)典,知識色彩濃重,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桃之夭夭”“人面桃花相映紅”“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等。二、古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贊曰:霍光受襁褓之托,任漢室之寄,當廟堂,擁幼君,因權(quán)制敵,以成其忠。處廢置之際,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然光不學亡術(shù),暗于大理,陰妻邪謀,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顛覆之禍,死財三年,宗族誅夷,哀哉?。ü?jié)選自班固《漢書·霍光傳》)材料二:初,張詠在成都,聞準入相,謂其僚屬曰:“寇公奇材,惜學術(shù)不足爾?!奔皽视申冊佭m自成都罷還準嚴供帳太為具待。詠將去,準送之郊,問曰:“何以教準?”詠徐曰:“《霍光傳》不可不讀也?!睖誓I其意,歸取其傳讀之,至“不學無術(shù)”,笑曰:“此張公謂我矣?!保ü?jié)選自《宋史·寇準傳》)材料三:術(shù)之為言,路也;路者,道也。《記》曰“審端徑術(shù)①”,徑與術(shù)則有辨。夫路之私而取便者曰徑,其共繇而正大者曰術(shù)。摧剛為柔、矯直為曲者,徑也,非術(shù)也。平仲(寇準)不審乎此,乃懲剛直之取禍,而屈撓以析合于人主之意欲,而生平之玷,不可磨矣。則其懲霍光之失者,禍與光等,而污辱甚焉。術(shù)不如其無術(shù),故曰:其悟也,正其迷也。夫人之為心,至無定矣。無學以定之,則惑于多歧,而趨蹊徑以迷康莊,固將以蹊徑為康莊而樂蹈之。故君子不敢輕言術(shù),而以學正其所趨。學也者,所以擇術(shù)也,術(shù)也者,所以行學也。君子正其學于先,乃以慎其術(shù)于后?!洞髮W》之道,正身以正家,正家以正天下。正身者,剛而不可撓,直而不可枉,言有物而不妄,行有恒而不遷,忠信守死以不移,驕泰不期而自遠。光能以是為術(shù),則雖有芒刺之君,無所施其疑忌;雖有悍要驕子,不敢肆其兇逆;而永保令名于世矣。夫光立非常之功,居危疑之地,唯學可以消其釁。況平仲之起家儒素,進退唯君,無逼上之嫌者乎!平仲怏怏于用舍,一不得當,刑方為圓,揚塵自蔽,與王欽若、丁謂為水火,而效其尤。夫且曰吾受教于張公而知術(shù)矣。惜哉!其不得為君子,而自貽竄殛之災。故曰:其悟也,正其迷也。(節(jié)選自王夫之《宋論》)[注]①審端徑術(shù):出自《月令》,意思是檢查修正道路。10.材料二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及準出A陜B詠適C自成都罷D還E準嚴F供帳G大為具待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主持、掌握,與《諫太宗十思疏》“人君當神器之重”的“當”意思相同。B.“術(shù)之為言”的“之”與《石鐘山記》“石之鏗然有聲者”的“之”用法不同。C.“肆其兇逆”的“兇逆”與《屈原列傳》“邪曲之害公也”的“邪曲”用法不同。D.釁,災禍、禍患,與《陳情表》“臣以險釁,夙遭閔兇”中的“釁”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班固認為霍光不明大理,隱瞞妻子的奸邪陰謀,沉湎于永不滿足的欲望,結(jié)局令人哀嘆。B.張詠認為寇準是奇材,但希望他讀《霍光傳》,這是一種委婉的規(guī)勸,體現(xiàn)張詠的識人之明。C.王夫之認為霍光如果能學習《大學》之道,踐行“正身”之術(shù),就能夠在世上保持美名。D.王夫之認為寇準與霍光都身居高位,曾為國立下汗馬功勞,但都存有私心,不能稱為君子。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處廢置之際,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遂匡國家,安社稷。(2)則其懲霍光之失者,禍與光等,而污辱甚焉。14.王夫之認為應該如何處理好“術(shù)”與“學”的關(guān)系?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概括?!敬鸢浮?0.BEG11.C12.D13.(1)(霍光)身處皇帝廢立關(guān)頭,面對關(guān)系國家存亡安危的大事時不改變志節(jié),最終匡正、安定了國家。(2)那么寇準以霍光的過失為教訓,而自己的災禍又與霍光相同,污點和受到的詬病就更厲害了。14.①用“學”糾正“術(shù)”的趨向;②“學”為擇“術(shù)”,“術(shù)”以行“學”;③先端正“學”,然后謹慎選擇“術(shù)”?!窘馕觥俊緦дZ】材料一指出霍光受托輔政,雖有匡國之功,卻因“不學亡術(shù)”,縱容家人釀禍,致宗族被誅。材料二借張詠勸寇準讀《霍光傳》,暗指寇準學術(shù)不足。材料三剖析“術(shù)”之公私,強調(diào)霍光、寇準因無學致術(shù)不正,終招災禍。三則材料共同表明,學識對為人處世極為關(guān)鍵,唯有以學正術(shù),才能在復雜世事中明辨方向,成就功業(yè)且保身全名?!?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句意:等到寇準從陜州任職,張詠恰好從成都被罷官回來,寇準隆重地準備帷帳,盛大而周全地款待張詠?!皽省笔侵髡Z,指寇準;“出”是謂語動詞,“陜”是賓語,語意完整,故在B處斷開?!霸仭笔侵髡Z,“適自成都”是狀語,“罷還”是謂語,語意完整,故在E處斷開?!皽省睘橹髡Z,“嚴”是狀語,“供帳”是謂賓結(jié)構(gòu),語意完整,故在G處斷開。故選BEG?!?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的理解能力。國君掌握帝王的重權(quán)。A.正確。句意:他處在掌握朝廷的重要位置。/國君掌握帝王的重權(quán)。B.正確。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句意:“術(shù)”這個說法。/敲擊后能發(fā)出鏗然聲音的石頭。C.錯誤。兇逆,形容詞作名詞,指兇暴忤逆的事情;/邪曲,形容詞作名詞,指邪惡不正派的小人。二者用法相同。句意:肆意地做出兇暴忤逆的事情。/邪惡不正派的小人危害公正無私的人。D.正確。句意:只有學問可以消除其中的隱患。/我因命運坎坷,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故選C?!?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D.“曾為國立下汗馬功勞,但都存有私心”錯誤。材料中僅表明寇準因?qū)W術(shù)不足,不懂得正確的“術(shù)”,在仕途不如意時改變自己的品性,效仿他人惡行,不能成為君子;并沒有提及寇準曾“為國立下汗馬功勞”,也未說霍光存有私心。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廢置”,廢立(皇帝);“節(jié)”,節(jié)操;“奪”,改變;“遂”,最終;“匡”,匡正;“社稷”,代指國家。(2)“則”,那么;“懲”,以……為教訓;“失”,過失;“污辱”,受污辱?!?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篩選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①原文提到“無學以定之,則惑于多歧,而趨蹊徑以迷康莊,固將以蹊徑為康莊而樂蹈之”,意思是沒有學問來安定內(nèi)心,就會被多種歧路迷惑,走上不正當?shù)男÷罚€誤以為是康莊大道。由此可見,“學”能讓人在面對復雜的“術(shù)”(道路、方法)選擇時,不被錯誤的方向誤導,糾正“術(shù)”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避免走入歧途。②從“學也者,所以擇術(shù)也,術(shù)也者,所以行學也”可知,“學”的目的是為了在眾多的“術(shù)”中做出正確選擇,讓人知曉何為正道,何為偏途。而“術(shù)”則是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的途徑,通過運用合適的“術(shù)”,來踐行“學”到的道理和準則,使學問在實際中發(fā)揮作用,二者相輔相成。③依據(jù)“君子正其學于先,乃以慎其術(shù)于后”,強調(diào)了君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學問,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價值體系,有了扎實且正確的“學”作為基礎(chǔ),才能在后續(xù)面對各種“術(shù)”的選擇時,保持謹慎的態(tài)度,選擇符合道義和原則的“術(shù)”,避免因“術(shù)”的不當而帶來負面結(jié)果。參考譯文:材料一:贊語說:霍光接受了輔佐幼主的重托,承擔了漢朝的家國寄望,他處在朝廷的重要位置,擁護年幼的君主,憑借手中的權(quán)力制服敵人,從而成就了他的忠誠。在決定廢立皇帝的關(guān)鍵時刻,他面臨大節(jié)而不動搖,最終匡正了國家,安定了社稷。然而霍光不學習,沒有學問和本領(lǐng),不明大理,他的妻子暗中謀劃邪惡的計謀,他深陷于過度的欲望之中,因而增加了覆滅的災禍,他死后才三年,宗族就被誅殺消滅,真是悲哀啊!材料二:當初,張詠在成都任職,聽說寇準當了宰相,就對他的下屬官員說:“寇準是個有奇特才能的人,可惜學問和知識不夠啊?!钡鹊娇軠蕪年冎萑温?,張詠恰好從成都被罷官回來,寇準隆重地準備帷帳,盛大而周全地款待張詠。張詠將要離開的時候,寇準送他到郊外,問道:“您有什么要教導我的嗎?”張詠慢慢地說:“《霍光傳》不能不讀啊?!笨軠什幻靼姿囊馑?,回去后取出《霍光傳》來讀,讀到“不學無術(shù)”這一句時,笑著說:“這是張公在說我呀?!辈牧先骸靶g(shù)”這個說法,就像是道路;道路,也就是“道”?!抖Y記》說“審端徑術(shù)”,“徑”和“術(shù)”是有區(qū)別的。那些為了個人方便而走的小路叫做“徑”,那些大家共同行走的、正大光明的路叫做“術(shù)”。把剛強的性格摧折成柔弱的,把正直的品性矯揉成彎曲的,這是走小路,不是走正道??軠蕸]有明白這個道理,于是就以自己剛直的性格招來災禍為教訓,轉(zhuǎn)而屈從、迎合君主的意愿,從而使自己一生的污點,無法磨滅。那么他以霍光的過失為教訓,結(jié)果災禍卻和霍光一樣,而且受到的污辱更厲害。有這樣的“術(shù)”還不如沒有“術(shù)”,所以說:他的醒悟,正是他的迷惑之處。人的內(nèi)心,是最沒有定數(shù)的。沒有學問來安定它,就會被多種歧路所迷惑,進而走上小路而迷失了康莊大道,還會把小路當作康莊大道而樂意走上去。所以君子不敢輕易談論“術(shù)”,而是用學問來端正自己的追求方向。學問,是用來選擇正確道路(“術(shù)”)的;而“術(shù)”,是用來踐行所學的。君子先端正自己的學問,然后才在以后謹慎地運用“術(shù)”。《大學》中所說的道理,是端正自身來端正家庭,端正家庭來端正天下。端正自身,就是要剛強而不可屈服,正直而不可歪曲,說話有根據(jù)而不妄言,行為有恒常而不改變,堅守忠誠和信用,至死不渝,這樣驕傲和奢侈在不經(jīng)意間就會遠離自己。霍光如果能把這些當作“術(shù)”,那么即使有像漢宣帝那樣對他有所猜忌的君主,也無法施展他的疑忌之心;即使有兇悍的妻子和驕縱的兒子,也不敢肆意地做出兇暴忤逆的事情;從而能在世上永遠保持美好的名聲?;艄饨⒘瞬煌瑢こ5墓祝幵谖kU而被猜忌的境地,只有學問可以消除其中的隱患。更何況寇準出身于儒者世家,他的仕途升降都取決于君主,沒有威脅君主的嫌疑呢!寇準對于自己的被任用和被棄置感到憤憤不平,一旦不如意,就把方正的性格變得圓滑,就像揚起塵土來遮蔽自己一樣,和王欽若、丁謂勢同水火,卻又效仿他們的惡行。還說自己接受了張詠的教導而懂得了“術(shù)”??上О?!他不能成為君子,而自己給自己招來流放、誅殺的災禍。所以說:他的醒悟,正是他的迷惑之處。(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小題。夜泊蕭山酒醒夢覺月色滿船感而有作王十朋①候?qū)眯翘撐缫箾?,更堪停棹水中央。短篷破處漏明月,歸夢斷時思故鄉(xiāng)??屠镂赐娋迫?,老來厭逐利名場。明朝又向錢塘②去,十里西風桂子香。[注]①王十朋,南宋愛國名臣。②錢塘,即南宋都城臨安。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詩人泊舟蕭山水面,午夜酒醒漸感天氣寒涼,面對若星辰和月色,感慨萬千。B.頷聯(lián)用詞精當,如“短”“破”“漏”等詞語形象傳神,暗合詩人此時的心境。C.頸聯(lián)兩句互文見義,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寫出詩人境況,使詩歌意蘊豐厚。D.尾聯(lián)“桂子香”與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皆為虛寫,有異曲同工之妙。16.本詩題目明確表示“有感而作”,請簡要分析詩人有哪些感觸?!敬鸢浮?5.D16.①午夜涼氣襲人,詩人泊舟水面,倍感孤獨凄涼;②舟船夢醒,思念家鄉(xiāng);③詩人身處“客里”,年屆“老來”,依然追求詩酒雅趣,厭棄名利;④想到明朝將赴都城,心情轉(zhuǎn)好,內(nèi)心充滿使命感;⑤想象“桂子香”的錢塘美景,對未來抱有期待與憧憬。【解析】【導語】王十朋的《夜泊蕭山酒醒夢覺月色滿船感而有作》以細膩筆觸描繪午夜泊舟之景,通過“短篷破處漏明月”等意象,巧妙傳達思鄉(xiāng)之情與對名利的厭倦,尾聯(lián)“桂子香”則寄寓對未來的期待,意境深遠,情感真摯?!?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nèi)容、鑒賞表達技巧

能力。D.“有異曲同工之妙”錯誤,本詩尾聯(lián)“明朝又向錢塘去,十里西風桂子香”,根據(jù)“明朝又向錢塘去”可知,詩人第二天要前往錢塘,“十里西風桂子香”是詩人想象前往錢塘途中的情景,屬于虛寫;而柳永《望海潮》“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實寫杭州秋天桂花飄香、夏天荷花盛開的美景,二者一虛一實,并非皆為虛寫。故選D?!?6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的情感的分析的能力。①“候?qū)眯翘撐缫箾?,更堪停棹水中央”,詩人在午夜時分,停船于水中央,此時涼氣襲人,四周空曠寂靜,這種環(huán)境氛圍讓詩人倍感孤獨凄涼,寒涼的不僅是天氣,更是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②“短篷破處漏明月,歸夢斷時思故鄉(xiāng)”,明月從破漏的短篷處照進來,驚醒了詩人的歸鄉(xiāng)夢,夢斷時分,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可見詩人內(nèi)心深處對故鄉(xiāng)的深深眷戀。③“客里未忘詩酒趣,老來厭逐利名場”,詩人即使身處客居他鄉(xiāng)的境地,也沒有忘記詩酒帶來的雅趣,表明其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而“老來厭逐利名場”則直接抒發(fā)了詩人年事已高,對追逐名利的官場生活感到厭倦,體現(xiàn)出詩人對淡泊生活的向往。④詩人作為南宋愛國名臣,“明朝又向錢塘去”,錢塘是南宋都城臨安,詩人前往都城,可能是為了國家大事,為了盡自己的一份愛國之責,所以心情轉(zhuǎn)好,內(nèi)心充滿使命感,想要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⑤“十里西風桂子香”,詩人想象著明朝前往錢塘時,十里西風中飄來桂子的香氣,描繪出一幅美好的畫面,展現(xiàn)出詩人對未來的期待與憧憬,對即將到達的都城充滿了美好的想象,或許期待在那里能有所作為,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學校組織參觀歷史博物館,當解說員說到“沒有憂患意識的國家,隨時都有滅亡的危險”時,小剛深有感觸,即刻想到《五代史伶官傳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話。(2)小明在演講中引用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啟示同學們無論面對多少阻隔,都要按既定方向前進,不應逆轉(zhuǎn)。(3)唐宋詩詞中常用典故收尾,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效,如“__________,__________”?!敬鸢浮竣?憂勞可以興國②.逸豫可以亡身③.青山遮不?、?畢竟東流去⑤.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⑥.至今猶憶李將軍(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逸豫、歇、堪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皼]病沒災,未老先衰?!边@是很多人的自我調(diào)侃。年齡不大,心臟已經(jīng)老了;皺紋不多,頭發(fā)已經(jīng)白了;還沒發(fā)福,骨頭已經(jīng)脆了……這種“早衰”現(xiàn)象不僅體現(xiàn)在生理上,更在心理和精神層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其實,催人老的何止歲月,(甲)!情緒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人們心理健康狀態(tài)最直觀、最即時的反映。我們經(jīng)常會簡單粗暴地將情緒二元分類,例如積極情緒、消極情緒或正面情緒、負面情緒。但是,(乙),即消極、負面的情緒就是不好的,會損害健康的,因此要盡量避免或努力壓抑。事實上,情緒是一種信號,情緒也是一種能量,就如憤怒,在面對A的人時,可能會讓你失去理智、口無遮攔;然而,在面臨暴徒威脅時,它也能成為你內(nèi)心的動力,讓你發(fā)揮潛能,勇敢地奮起反抗??偟膩碚f,無論是積極情緒還是消極情緒,①都具有外顯信號性、體內(nèi)功能性、情境適應性和行為動力性等特點,②幫助我們在不同情境中做出決策和反應。③不過,相對于積極情緒,④消極情緒更容易帶來負面行為,⑤因而傷身也傷心。因此,大多數(shù)人都對“負面情緒”避之不及,但又常常感到對其無能為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人,很少被煩惱絆倒,自然無需在意眼角皺紋、發(fā)白鬢角;然而,對于心理狀態(tài)欠佳的人,卻可能陷入B的境地。一些研究表明,身體衰老與心理之間的聯(lián)系并不是單向的,心理狀態(tài)欠佳的人會加速衰老,而衰老速度快的人也更可能在晚年出現(xiàn)心理問題。半年疊加半年,小小的數(shù)字不起眼,疊加起來卻很傷身,心理狀態(tài)和衰老速度之間形成了一個消極漩渦,會無情地裹挾著我們,使我們難以逃脫。18.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20.文中第二段標序號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21.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在修辭上很有特色,請簡要分析。22.小強閱讀上述材料后,繪制了一幅思維導圖,請用四字短語幫他補充完整。

【答案】18.甲:還有情緒乙:這容易造成誤解(這容易誤導人們)19.A.不可理喻/蠻不講理/胡攪蠻纏/無事生非/無理取鬧/蠻橫無理B.截然不同/一蹶不振/不可自拔20.第②處,把“決策和反應”改成“反應和決策”;第⑤處,把“因而”去掉或者把“因而”改成“進而”。21.“消極漩渦”使用了比喻,“裹挾”使用了比擬,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負面情緒對人的影響之大,可以加速人的衰老。22.①消極情緒②減少煩惱③成為動力④加速衰老【解析】【1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甲處:前文提到“這種‘早衰’現(xiàn)象不僅體現(xiàn)在生理上,更在心理和精神層面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隨后用“其實,催人老的何止歲月”引出除了歲月之外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人早衰。結(jié)合后文“情緒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可以推斷出這里要填的內(nèi)容與情緒有關(guān),可填入“還有情緒”。乙處:前文提到“我們經(jīng)常會簡單粗暴地將情緒二元分類”,隨后用“但是”進行轉(zhuǎn)折,說明這種分類方式存在問題。后文“即消極、負面的情緒就是不好的,會損害健康的,因此要盡量避免或努力壓抑”是對這種錯誤分類的具體解釋,即認為消極情緒總是不好的。這里需要填的是一個指出這種分類方式可能導致誤解或誤導的句子,可填入“這容易造成誤解(這容易誤導人們)”?!?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A處,根據(jù)后文“可能會讓你失去理智、口無遮攔”,這里需要一個形容對方固執(zhí)或蠻橫,無法與其講道理的成語??捎谩安豢衫碛?蠻不講理/胡攪蠻纏/無事生非/無理取鬧/蠻橫無理”。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態(tài)度強橫,絲毫不講道理。蠻不講理:態(tài)度粗暴,不講道理。胡攪蠻纏:不講道理,糾纏不放。無事生非:本來沒有事情,卻故意制造事端;形容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煩。蠻橫無理:野蠻粗暴,窮兇極惡,不講文明。B處,根據(jù)語境“對于心理狀態(tài)欠佳的人,卻可能陷入……的境地”,這里需要一個形容人陷入某種不良狀態(tài)且難以自救的成語。可用“截然不同/一蹶不振/不可自拔”。截然不同:事物之間,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樣。一蹶不振: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來,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