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教學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教學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教學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教學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教學測試(二)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教學測試(二)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碼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條形碼區(qū)域內。2.答題時請按要求用筆。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作圖可先使用鉛筆畫出,確定后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描黑。5.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官利”,又稱“正息”“股息”“股利”,作為一種利潤分配方式,在近代中國長期普遍存在,與西方股份制企業(yè)股息視利潤多少而定的分配方式不同,官利一旦購買,無論該企業(yè)經營狀況如何,必須支付。據(jù)此判斷,近代的“官利”制度A.緣于洋務軍工企業(yè)籌資的需要B.促進中國民族工業(yè)的順利發(fā)展C.深受傳統(tǒng)社會商事習慣的影響D.有效抵制了西方國家資本輸出2.某學者進行了一場學術演講,演講提綱如下圖所示,你認為該學者演講的主題是A.歐洲是當今世界的科技中心B.偉大的科技革命造就偉大的科學家C.重大科學理論的出現(xiàn)是科技革命的先導D.偉大的歷史人物推動歷史進程的大發(fā)展3.房龍《美國史綱》說“它是一份論述政府規(guī)則的理論文件。它在過去的140年中經歷了巨大變化。即使是到了1927年,它仍然還像(當初)那樣充滿了活力?!边@里的“它”是指A.《獨立宣言》 B.《合眾國憲法》C.《宅地法》 D.《解放宣言》4.1952年6月,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鍛煉身體”的口號成為這一時期的熱詞。這反映出A.人們建設新中國的美好愿望 B.工業(yè)化建設對身體素質要求高C.鍛煉身體成為生活的主旋律 D.雙百方針得到了全面貫徹執(zhí)行5.一般把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并稱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與此相關,闡述不正確的是A.公元前6世紀佛教創(chuàng)立 B.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穆罕默德C.三大宗教均起源于非洲 D.基督教的經典被稱為《圣經》6.20世紀50年代,聯(lián)邦德國拒不承認二戰(zhàn)后歐洲邊界和民主德國,除蘇聯(lián)外不與任何同民主德國建交的國家建立和保持外交關系;1969年勃蘭特出任總理,推行新東方政策,加速改善同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關系。這一政策的變化表明,聯(lián)邦德國()A.改變了外交戰(zhàn)略目標與價值取向 B.積極推進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C.努力推動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東擴 D.推行獨立外交以此提高國際地位7.“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畝產一萬多斤的高產‘衛(wèi)星’,從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騰空而起。”這則報道可能發(fā)生在A.農業(yè)社會主義改造期間 B.“大躍進”運動期間C.農村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實行后 D.雜交水稻推廣后8.著名學者黃仁宇在《萬歷十五年》中這樣描述:“已經去世了5年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他生前雖然守住了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能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的底線,卻把內閣政治演繹得有聲有色。”結合所學知識,對此表述理解正確的是A.內閣于萬歷年間開始參與決策 B.相權的發(fā)揮依賴于皇權的支持C.內閣可以靈活機動地處理國政 D.內閣地位提升但仍需服從君權9.中國隋唐科舉制、雅典梭倫的財產等級制、羅馬的萬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B.實現(xiàn)了選賢任能C.推動民主政治的發(fā)展D.拓寬了官吏選拔途徑10.基辛格在《論中國》一書中冷靜而現(xiàn)實地寫道:“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不需要——也不應該變成一種零和游戲(一方的收益以另一方的損失為代價)?!辈牧媳砻鰽.美國已喪失了經濟大國的地位 B.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疌.中國是美國主要的競爭對手 D.美國應該承認中國的地位11.下表是根據(jù)《漢書》中對西漢各種學術流派的著作數(shù)量所做的統(tǒng)計。該表反映出A.西漢政府建立了完整的教育體系 B.儒家官學地位逐漸確立C.各派思想已與儒家思想相互糅合 D.漢武帝僅重視儒學發(fā)展12.關于大蕭條的原因,建國初期學界多認為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發(fā)展的必然結果;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學界對西方經濟史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社會制度的框架之下,而是此可知,關于美國大蕭條發(fā)生的原因A.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產物 B.研究的結論受時代環(huán)境影響C.缺少對世界市場的觀察分析 D.只能有一種正確合理的解釋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紀70年代,洋務派就不斷提出修建鐵路的主張。1872年,俄國出兵侵占我國伊犁,李鴻章借機提出“土車為鐵路”的主張,指出俄國侵占伊犁,“我軍萬難遠役”,如果不修鐵路,新疆等西北邊境就無法用兵。而且不僅俄國想侵占西北,英國同樣垂涎云南、四川,如果中國自己開采煤礦、修建鐵路,則列強將有所收斂,否則中國將面臨更加緊迫的局面。——摘編自雷頤《細說晚清七十年》材料二一八七八年,唐廷樞開辦開平煤礦時,為了解決運輸問題,建議修筑開平至北塘的鐵路,由于李鴻章的支持而獲批準。旋因守舊派的反對,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唐廷樞被迫改為開挖運河,由于開挖運河失敗,再獲批準。一八八一年六月,在英人金達指導下,鐵路終于通車。但守舊派又群起攻擊,清政府進以“震動皇陵”、“傷害莊稼’為由下令查禁,經李鴻章多方努力,鐵路才得以保留。修一條九公里長的鐵路,竟然幾起幾落,中國鐵路產生之艱難,實難想象。——摘編自李開第《論中國近代鐵路建設的幾個問題》材料三2019年中國高鐵總里程突破3萬公里,是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運營最繁忙的國家。中國高鐵行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帶動了關聯(lián)產業(yè)的發(fā)展,提升了中國產業(yè)的全球競爭力,優(yōu)化了出口貿易結構。中國高鐵“走出去”,使中國進入“新陸權”時代,由此必然帶來世界海權與陸權格局的變遷,從而產生巨大的地緣政治效應,同時還推動了沿線國家在核心價值同一性的基礎上,充分尊重各國各民族文化的差異性,形成彼此尊重、交融、互相學習的“朋友圈”與“文化圈’?!幾孕祜w《中國高鐵的全球戰(zhàn)略價值》(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李鴻章主張修建鐵路的理由。(2)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近代中國鐵路修建艱難的原因。(3)綜合以上材料,簡析中國高鐵迅速發(fā)展的意義。14.(20分)在中國古代,“家”(家族、宗族)與“國”(國家政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材料一西周制度示意圖材料二《左傳·桓公二年》載:“天子立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士有隸子弟。”材料三“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shù),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薄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材料四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圖(1)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二在“家”“國”關系上有何特點?(2)在“家”“國”關系上,材料三、四與材料一、二相比,有何延續(xù)性和變化?分析以上變化的原因。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jù)材料可知,“官利”的產生與西方股份制企業(yè)大為不同,不是在借鑒西方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而是與傳統(tǒng)的商事習慣有關,故選擇C選項;結合所學,洋務軍工企業(yè)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清政府,與“官利”無關,故排除A選項;“官利”與企業(yè)經營狀況無關,這會銼削部分公民的購買積極性,不利于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且無法有效抵制西方國家的資本輸出,故排除B、D選項。2、D【解析】

從提綱可以看出,人物在三次工業(yè)革命中的作用巨大,選項D正確;材料未反映出地域的差距,排除A;選項B顛倒了提綱因果,排除;材料未反映科技理論的作用,而且瓦特的成就也并未體現(xiàn)出科技理論的作用,排除C。3、B【解析】

依據(jù)材料時間1927-140=1787年,可知是1787年美國憲法,B正確;A是1774年;C和D是1861年,時間不符合,排除。4、A【解析】

“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鍛煉身體”體現(xiàn)了人們建設新中國的美好愿望,故A正確;工業(yè)化建設是從1953年開始,排除B;C錯在“主旋律”,排除;D雙百方針是1956年提出的,排除。5、C【解析】

根據(jù)所學可知佛教起源于印度,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起源于亞洲,C符合題意,故選C;ABD表述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排除。6、D【解析】

勃蘭特總理推行的新東方政策雖然立足于西方,但卻自主地發(fā)展了同蘇聯(lián)、東歐國家的關系,反映出聯(lián)邦德國在經濟發(fā)展的基礎上,力圖擺脫美國的控制,謀求獨立的外交,提高國際地位,故答案為D項;聯(lián)邦德國外交戰(zhàn)略目標和價值取向沒有改變,排除A項;推進歐洲一體化向縱深發(fā)展是當時聯(lián)邦德國要處理與西歐國家的關系,而不是與蘇聯(lián)和東歐國家的關系,排除B項;北約東擴是冷戰(zhàn)結束后美國主導的行為,排除C項。7、B【解析】由材料“高產衛(wèi)星”可知,這是發(fā)生在大躍進期間,所以答案選B。A是在1953-1956年;C是在改革開放后;D是在1973年后。8、D【解析】

根據(jù)“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不能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的底線,卻把內閣政治演繹得有聲有色”,結合所學可知,內閣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但不能正式統(tǒng)率六部百司,張居正擔任內閣首輔時,內閣官員的權勢和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但仍然服從于君權,故選D;內閣無決策權,排除A;內閣首輔不是宰相,排除B;內閣只是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權力受到制約,排除C。9、A【解析】

隋唐科舉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雅典梭倫的財產等級制使工商業(yè)奴隸主、平民也參與到政治中來,羅馬的萬民法擴大了適用范圍,三者都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A正確;雅典梭倫改革的財產等級制不是選拔官吏的政策,排除B;C明顯不符合中國的科舉制,它是專制的產物,不是民主政治,排除;雅典梭倫改革的財產等級制不是選拔官吏的政策,排除D。10、D【解析】

材料“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系,不需要——也不應該變成一種零和游戲”體現(xiàn)的是基辛格主張中美之間應該互利、雙贏,美國應承認新中國的地位,故D項正確;材料論述的是中美關系的發(fā)展,沒有涉及A項內容的表述,排除;中美關系正?;臉酥臼悄峥怂稍L華,B項排除;C項在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排除。11、B【解析】

根據(jù)表格可知漢初陰陽家、法家、縱橫家、雜家的著作數(shù)較多,到漢武帝時期迅速減少,實際上反映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后確立儒學的封建正統(tǒng)地位,故B項正確;題干未體現(xiàn)漢代教育體系的發(fā)展,排除A項;表格中不能反映儒家與其他學派思想的融合,排除C項;表格中縱橫家及雜家著作的存在說明漢武帝并非僅重視儒學發(fā)展,排除D項。故選B。12、B【解析】

由材料“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不再局限于社會制度的框架之下”并結合所學可知,改革開放后,中國對于大蕭條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與建國初期的史學研究有著較大的區(qū)別,這說明歷史結論的得出容易受到時代環(huán)境的影響,故選B;A項只反映材料的部分信息,八九十年代之后的歷史研究并未強調這一點,排除;中國之所以能對大蕭條原因的研究取得突破,其背景是基于對西方經濟史的研究,是基于對世界市場的觀察分析,故排除C;歷史研究沒有唯一正確的觀點,研究角度不同,觀點也不同,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提升用兵能力,加強對邊疆的控制;抵御俄國對西北的侵略;抵制西方列強的經濟,軍事滲透。(2)頑周派的阻撓:缺少政府的支持;技術依賴西方;封建思想的阻礙。(3)促進人口流通,刺激經濟發(fā)展;帶動產業(yè)升級,優(yōu)化出口結構;推動世界格局改變,提升地緣政治影響力;推動各國合作交融,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解析】

(1)據(jù)材料“指出俄國侵占伊犁,‘我軍萬難遠役’,如果不修鐵路,新疆等西北邊境就無法用兵”可得出抵御俄國對西北侵略的需要;根據(jù)材料“不僅俄國想侵占西北,英國同樣垂涎云南、四川”可得出為抵制西方列強的經濟,軍事滲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通過修建鐵路提升用兵能力,加強對邊疆的控制。(2)據(jù)材料“旋因守舊派的反對,清政府又收回成命”可得出頑周派的阻撓和缺少政府的支持;據(jù)材料“在英人金達指導下,鐵路終于通車”可得出技術依賴西方,鐵路修建艱難;據(jù)材料“清政府進以‘震動皇陵’、‘傷害莊稼’為由下令查禁”可得出封建思想的阻礙。(3)據(jù)材料“世界上高速鐵路運營里程最長、運營最繁忙的國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高鐵的迅速發(fā)展促進人口流通,刺激經濟發(fā)展;據(jù)材料“帶動了關聯(lián)產業(yè)的發(fā)展,提升了中國產業(yè)的全球競爭力,優(yōu)化了出口貿易結構”可得出帶動產業(yè)升級,優(yōu)化出口結構;據(jù)材料“必然帶來世界海權與陸權格局的變遷,從而產生巨大的地緣政治效應”可得出推動世界格局改變,提升地緣政治影響力;據(jù)材料“形成彼此尊重、交融、互相學習的‘朋友圈’與‘文化圈’”可得出推動各國合作交融,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14、(1)分封制與宗法制緊密結合(或政權與族權緊密結合、政治制度與血緣關系緊密結合);周王獲得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貴族通過嫡長子繼承制(世襲制或世卿世祿制)獲得政治特權。(2)延續(xù)性:皇位世襲制延續(xù)了“家天下”的格局。變化:郡縣制取代了分封制;官員任免制取代了貴族世襲制(或官僚政治取代了貴族政治)。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