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必修下冊】
(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1.寫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含義
⑴鼓瑟希*__________________
⑵黃春者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多義詞
⑴如
①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②出其禮樂,以俟君子
③宗廟之事,如■會同
④求!爾何如*__________________
Q)方
①且知方也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六七十__________________
③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記》)
④方宅十余畝(《歸園田居?其一》)
⑤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赤壁賦》)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宗廟之事,如會?同?
古義
今義:跟有關(guān)方面會合起來(做事)
4.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
(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
(2)三子者出,曾皙后
(3)浴乎沂,見乎舞零
(4)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5.指出下列句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⑴以
①?吾一日長乎爾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毋吾?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④加之以師旅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俟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則
①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②居則日:“不吾知也!"
③于其身也,如肥師焉
④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
(3)而
①子路率爾而對日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鼓瑟希,鏗爾,舍瑟西作
③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
?
④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4)乎
①以吾一日長乎爾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攝乎大國之間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異乎三子者之撰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其皆出于此乎(《師說》)
*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
(1)不吾知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毋吾以也____________________
(3)則何以哉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之以師旅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吾一日長乎々____________________
(6)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零
(7)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8)異乎三子者之撰____________________
7.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
(1)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千乘之國:擁有許多兵馬的國家,春秋時指O
春秋時代,戰(zhàn)爭頻仍,國家的強弱都用的數(shù)科來計算。
(2)加之以財般
師旅:古代。為一旅,為一師。
(3)宗廟之事,如會同
宗廟:天子、諸侯供奉或舉行祭祀的處所。帝王的宗廟
制是天子廟,諸侯廟,大夫廟,士人
廟,庶人不準設(shè)廟。
會同:古代的通稱。會,諸侯在非規(guī)定時
間朝見天子。同,諸侯一起朝見天子。
(4)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端章甫一:穿著禮服,戴著禮帽。這是做小相時的穿戴。端,古代
的O章甫,弋的O
相:諸侯、會盟或朝見天子時,主持贊禮的司儀官。
(5)浴乎沂,風(fēng)乎舞?等?,詠而歸
舞零:魯國求雨的壇,在今曲阜南。古代,設(shè)壇命女巫
為舞,故稱。
..........................................[參考答
案1..............................
1.答案:(1)同“稀二稀疏(2)同“暮二日暮,黃昏
2.答案:(1)①連詞,假如,如果②連詞,于,至于③連詞,
或者④“何如”連用,意為怎么樣,(2)①名詞,合乎禮義的行事
準則②形容詞,計量面積用語,多用以計量土地,后加表示長度的
數(shù)詞或數(shù)量詞,表示縱橫若干長度的意思③名詞,方形,與“圓”
相對④名詞,方圓,周圍⑤介詞,當
3.答案:古代諸侯朝見天子的通稱
4.答案:(1)端,名詞用作動詞,穿著禮服;章甫,名詞用作動
詞,戴著禮帽(2)名詞用作動詞,落在后面(3)名詞用作動詞,
吹風(fēng)(4)小,形容詞用作動詞,小事,指做小相;大,形容詞用
作動詞,大事,指治國為政
5.答案:(1)①介詞,因為②動詞,一說同“已”,止;一說
是“用”的意思③“何以”連用,意為“怎么做”④介詞,用,
把⑤連詞,來,(2)①連詞,表假設(shè),那么②副詞,那么,就③
連詞,表轉(zhuǎn)折,卻,可是④副詞,表判斷,就是,(3)①連詞,表
修飾②連詞,表順承③連詞,表并列④連詞,表轉(zhuǎn)折,但是,
卻,(4)①介詞,比②介詞,在③介詞,和,跟,同④語氣詞,
表推測
6.答案:(1)賓語前置標志詞:知(動詞)、吾(名詞),(2)
賓語前置標志詞:以(動詞,用/止)、吾(名詞)(3)賓語前
置標志詞:何(4)狀語后置標志詞:以(5)狀語后置標
志詞:乎(6)狀語后置標志詞:乎(7)省略句"使''后省
略代詞“之”(8)省略句省略主語;主謂倒裝“三子者之撰
異乎”
7.答案:(1)中等諸侯國車輛(2)軍隊編制五百人兩
千五百人(五旅)13)祖宗牌位七五三一諸侯朝見天
子(4)一種禮服一種禮帽祭祀(5)求雨祭天
(六)齊桓晉文之事
1.寫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含義
(1)無?,則王乎__________________
(2)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3)為長者折枝*__________________
(4)刑*于寡妻__________________
(5)抑為米色不足視于目與
(6)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
(7)蓋?亦反?其本矣__________________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9)是罔民也__________________
(10)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2.解釋下列多義詞
⑴度
①他人有心,予忖層之
②度,然后知長短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請度之__________________
④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短歌行》)
⑤秋月春風(fēng)等閑屋(《琵琶行》)
⑵明
①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②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
③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
④月藝星稀,烏鵲南飛(《赤壁賦》)
⑤積善成德,而神叨自得(《勸學(xué)》)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古義
今義:連詞,連接并列的詞或詞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
⑵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古義:
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動詞);表示另提一事(介詞)
(3)不推恩無以保妻?子?
古義
今義:男女兩人結(jié)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4)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
古義
今義:連詞,表示因果關(guān)系;名詞,實在的情由或適宜的舉動
(5)聲?音?不足聽于耳與
今義:聲波通過聽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
(6)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今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7)不能進于?是?矣
古
今義:連詞,表示后一事緊接著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
引起的
(8)請嘗?試?之
今義:試,試驗
(9)然后從?而?刑之
古
今義:連詞,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jié)果、目的等;因此
就
(10)樂歲孝多飽
古義
今義:一生,一輩子(多就切身的事而言);特指婚姻
4.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
(1)刑于寡妻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取之,是鳥民也
(3)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4)欲辟土地,朝*秦楚
(5)是以君子尊庖廚也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幺〃吾幼,以及人之幼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
(7)??
(8)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9)將以求吾所大”也
(10)為心甘不足于口與?羚喙不足于體與
(11)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5.指出下列句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⑴之
①齊桓、晉文冬事可得聞乎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③牛何之*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
⑤輿薪冬不見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⑦蚓無爪牙冬利(《勸學(xué)》)
⑵以
①是以后世無傳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無以,則王乎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將?釁鐘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百姓皆牛王為愛也
⑤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⑥挾太山以超北海____________________
*
⑦老吾老,?及人之老
⑧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
⑨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⑩作《師說》以貽之(《師說》)
⑶若
①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②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③以若所為,求若所欲
④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
(1)是乃仁術(shù)也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3)是誠不能也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5)臣未之聞也____________________
(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7)何由知吾可也____________________
(8)牛何之__________________
(9)然則一羽之不舉……輿薪之不見
(10)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1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百姓之不見保__________________
(13)天下可運于掌__________________
(14)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15)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16)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17)夫子之謂也__________________
7.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
(1)春秋五霸:春秋時期,衰,興。一些強大
的諸侯國為爭奪天下,互相攻伐,爭奪霸權(quán)。歷史上把先后稱霸的五
個諸侯,即叫作“春秋五霸”。它是春秋
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chǎn)物,當時的諸侯爭霸,為以后戰(zhàn)國時期的兼并
統(tǒng)一戰(zhàn)爭做了先期準備。
⑵將以母鈔
釁鐘:古代新鐘鑄成,宰殺牲口,取血涂鐘行祭。釁,
(3)吾力足以舉百鈞
鈞:古代重量單位,相當于現(xiàn)在的O
(4)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四夷:古代漢族對四方的統(tǒng)稱,分別指、西
、、O
⑸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
商賈:古代對的稱呼,釋為行商坐賈,即
為商,為賈。泛指做買賣的人。
(6)謹庠?序?之教
庠序:古代的,后泛稱學(xué)?;蚪逃聵I(yè)。殷代稱
,周代稱0
⑺申之以拳怫之義
孝悌: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孝,對還報的愛;悌,
的友愛??鬃臃浅V匾曅J為孝悌是做人、做學(xué)問的根
本。
........................................[參考答
案1..................................
1.答案:⑴同“已”,停止(2)同“悅”,高興(3)同“肢”,
肢體(一說“折枝”指彎腰行禮,另一說“折枝”即折取樹枝。均喻
指常人較易辦到的事情)(4)同“型”,典范,榜樣。句中作動詞
(5)同“彩”,彩色,絢麗(6)同“矣”,語氣詞,相當于“了”
(7)同“盍”,何不;同“返”,回,歸(8)同“途”,道路(9)
同“網(wǎng)”,作動詞,張網(wǎng)捕捉,比喻陷害(10)同“斑”,花白
2.答案:(1)①動詞,揣測②動詞,丈量③動詞,考慮④
動詞,越過,穿過⑤動詞,過,指時間,(2)①名詞,視力②副
詞,明白地③形容詞,賢明④形容詞,明亮⑤名詞,智慧
3.答案:(1)從而推廣到(2)推廣到(3)妻子和兒女(4)……
的原因(5)音樂(6)中原地區(qū)(7)到這一步(8)試行(9)
接著就(10)終年
4.答案:(1)名詞用作動詞,做榜樣(2)名詞用作動詞,刑,處
罰;罔,同“網(wǎng)”,張網(wǎng)捕捉,比喻陷害(3)使動用法,使……安定
(4)使動用法,使……朝見(5)形容詞用作動詞,遠離(6)形容詞用
作動詞,敬愛;愛護(7)使動用法,使……興;使……受到危害(8)
意動用法,對……感到奇怪
(9)形容詞用作名詞,想要的東西(1())形容詞用作名詞,美味的
食物;輕軟暖和的衣服(11)形容詞用作名詞,小的國家;大的國家;
人口稀少的國家;人口眾多的國家;弱小的國家;強大的國家
5.答案:(1)①助詞,的②代詞,他③動詞,至心往④助
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⑤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⑥
代詞,這⑦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2)①介詞,因為②副詞,同“已”,停止③介詞,用④動
詞,認為⑤介詞,憑借⑥連詞,表修飾,相當于“而”⑦連詞,
表承接,相當于“而“⑧連詞,表遞進,相當于“而“⑨介詞,
把⑩連詞,表目的,相當于“而”
(3)①動詞,像②連詞,如果③代詞,如此④動詞,比得
上
6.答案:(1)判斷句標志詞:乃……也(2)判斷句標志
詞:也,非....也(3)判斷句標志詞:也(4)狀語后置標
志詞:以。主謂倒裝標志詞:宜乎前置(5)賓語前置標志詞:
聞(動詞)、之(代詞)(6)賓語前置標志詞:御(動詞)、之(代詞)⑺?
⑻賓語前置標志詞:何(9)賓語前置標志詞:“之”起提賓作用
(10)賓語前置標志詞:何(11)賓語前置有(動詞)、之(代詞)(12)
被動句標志詞:見(13)狀語后置標志詞:于(14)狀語后置標
志詞:以(15)狀語后置標志詞:以、于(16)省略句省略賓語
“之”(17)固定句式標志詞:……之謂也
7.答案:(1)天子諸侯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
楚莊王(2)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健隙(3)30斤(4)少數(shù)民族
東夷南蠻北狄(5)商人行走販賣貨物坐著出售貨物(6)地
方學(xué)校序庠(7)父母兄弟姊妹
(七)庖丁解牛
1.寫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含義
⑴吉然回然__________________
(2)技善至此乎__________________
(3)批大郤,導(dǎo)大森__________________
(4)4-刀而藏之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多義詞
(1)族庖月更刀__________________
(2)雖然,每至于族*__________________
(3)士大夫之奉(《師說》)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1)所見無?非?牛者
古義:
今義: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輕里說)
⑵依乎天?理?
古義
今義:天然的道理
(3)因其固?然?
古義
今義:連詞,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zhuǎn)折;表示承認甲事
實,也不否認乙事實
(4)技經(jīng)肯索之未?嘗?
古義:
今義:未曾;加在否定詞前構(gòu)成雙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
沒)”相同,但口氣較委婉
(5).售,每至于族
古義:
今義: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
呼應(yīng),表示承認甲事為事實,但乙事并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
(6)吾見其難?為?
古義:
今義:使人為難;多虧;客套話,感謝別人代自己做事
⑺視為止,行?為?遲
古義
今義:受思想支配而表現(xiàn)出來的活動
4.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
⑴足之所校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
以厚入有間____________________
(3)無??
(4)普刀而藏之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⑴為
①庖丁為文惠君解牛
*
②吾見其難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怵然為戒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然
①奏刀勝然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因其固然*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雖將,每至于族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怵然為戒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然,誠有百姓者(《齊桓晉文之事》)
⑶于
①合于《桑林》之舞
②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
③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④冰,水為之,而寒了水(《勸學(xué)》)
⑤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
(4)乎
①技蓋至此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進乎技矣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依于天理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而況大嫉手__________________
⑤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
(1)臣之所好者道也__________________
(2)良庖歲更刀,割也
(3)而刀刃若新發(fā)于硼
(4)技蓋至此乎__________________
(5)視為止,行為遲__________________
(6)技經(jīng)肯索之未嘗,而況大孤乎
7.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
(1遮丁為文惠君解牛
庖「:庖,;特指從事專門勞動的人。古代對一些
以為職業(yè)的人,稱呼時常在其名前面加一個表示職業(yè)的字,
如“庖丁”“師襄”。
(2)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
《桑林》:傳說中商湯時的名?!渡A帧繁緸樯坛环N大
型的、國家級。史載,商湯祈雨成功,萬民歡呼,作歌頌揚
湯之德。因商湯祈雨在宋國睢陽桑林門,故名。
《經(jīng)首》:傳說中時的樂曲名。
(3)技經(jīng)肯?紫?之未嘗
肯紫:筋骨結(jié)合的地方??希?嗪,筋骨結(jié)合處。
..........................................[參考答
案]................................
1.答案:(1)同“響”(2)同“盍”,何、怎么(3)同“隙”,
空隙(4)同"繕”,揩拭
2.答案:(1)形容詞,眾(2)名詞,(筋骨)交錯聚結(jié)的地方
(3)名詞,類
3.答案:(1)沒有不是(2)此處指牛體的自然結(jié)構(gòu)(3)本
來的結(jié)構(gòu)(4)不曾……去嘗試(5)雖然如此(這樣)(6)
難下刀(7)動作因此
4.答案:(1)名詞作動詞,踩(2)名詞作狀語,每年;每月
(3)形容詞作名詞,沒有厚度(4)形容詞作動詞,揩拭
5.答案:(1)①介詞,替,給②動詞,解③動詞,作為,(2)
①擬聲詞詞尾②副詞詞尾,……的樣子③代詞,這樣④形容詞
詞尾,……的樣子⑤形容詞,對,正確,(3)①介詞,引出對象②
介詞,從③介詞,時于④介詞,比⑤介詞,被,(4)①疑問語
氣詞,呢②介詞,相當于“于“,比③介詞,相當于“于”,不譯
④反問語氣詞,呢⑤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6.答案:(1)判斷句標志詞:……者……也(2)判斷句標
志詞:……也(3)狀語后置標志詞:于(4)省略句“至”
后省略介詞“于"(5)省略句“為”后省略代詞“之”(6)
固定句式標志詞:況……乎
7.答案:(1)廚師技藝(2)樂曲祭祀活動堯(3)附
在骨上的肉
(八)燭之武退秦師
1.寫出下列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釋含義
(1)無能為也已__________________
(2)行李之往來,*其乏困
(3)夫晉,何厭*之有__________________
(4)秦伯說*__________________
(5)失其所與,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列多義詞
⑴許
①許君焦、瑕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生不知何計人也(《五柳先生傳》)
③潭中魚可百件頭(《小石潭記》)
④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
⑵微
①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則名微而眾寡(《隆中對》)
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口技》)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
⑴行李之往來
古義
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義
今義:尊稱男人的妻子
(3)敢以煩熱事
古義
今義:掌管某項工作
(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義
今義: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4.指出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活用類型并釋義
⑴與鄭人理__________________
(2)夜繩而出__________________
(3)朝?濟而夕?設(shè)版焉__________________
既東封?鄭__________________
(4)*
(5)且君嘗為晉君歲矣
(6)越國以鄱遠__________________
(7)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_____
(8)鄰之厚?,君之薄*也
(9)若不用秦__________________
(10)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11)既東號鄭__________________
(12)越國以鄱*遠____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句中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⑴與
①秦伯說,與鄭人盟
②失真所與,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
③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齊桓晉文之事》)
④吾與汝畢力平險(《愚公移山》)
⑵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敢以煩執(zhí)事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越國以鄙遠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⑶其
①以其無禮于晉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君知其*難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共若乏困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失其所與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吾其還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之
①公從冬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
③是寡人之*過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許之____________________
*
⑤夫晉,何厭本有?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⑦子犯請擊之____________________
*
⑧亦去之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請指出標志詞)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2)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3)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4)是寡人之過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6)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7)夫晉,何厭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8)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7.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
(1)《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盡的體史書,相傳是春秋
末年魯國史官所作?!皞鳌币鉃?,《左傳》即是給儒家經(jīng)
典《春秋》所作的注釋,全稱《春秋左氏傳》,別稱《左氏春秋》,和
《》《》合稱“春秋三傳北
(2)吾不能早用于
子:①古代對的尊稱,單獨使用時相當于“您”;可用
在姓氏后,表示對人的尊稱,如孔子、孟子。在儒家經(jīng)典《論語》中,
“子”特指孔子。②由于“子”是對男子的尊稱,因此春秋時期男子
取字經(jīng)常在字前加“子”字,如子路(孔子弟子仲由的字)、子產(chǎn)(春秋
時期著名政治家公孫僑的字)、子犯(晉文公的舅舅狐偃的字)。③古代
五等爵位的第四等,五等爵位分別是、、
、、。爵位是古代帝王對貴戚功臣的封賜,
課文中所稱“晉侯”“秦伯”中的“侯”“伯”即是爵位。④地支的第
一位。十二地支可用來紀時、紀月,23點至次日1點被稱為子時,
冬至所在的月份被稱為子月。地支與天干配合還可以紀日、紀年。
⑶是寡人之過也
寡人:寡德之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
主對自己的o中國古代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就是
說君主的權(quán)位是上天賦予的,但上天只會把天下給有德的人,君主如
果失德就會失去尊貴的權(quán)位,所以君主們就謙稱自己是“寡人”。在
古代,一般人謙稱自己時用的詞語有、等,尊稱對
方時常用的詞語有、等。
............................................[參考答
案1.........................
1.答案:(1)同“矣”,用于句末,相當于“了”(2)同“供”,
供給(3)同“媵”,滿足(4)同“悅”,高興(5)同“智”,
明智
2.答案:(1)①動詞,答應(yīng),許諾②名詞,處所③數(shù)詞,表
示約數(shù)④代詞,這樣,(2)①副詞,沒有②形容詞,微?、坌?/p>
容詞,微弱
3.答案:(1)外交使者(2)那個人,指秦穆公(3)辦事的
官員,代指對方(秦穆公),表示恭敬(4)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
的主人
4.答案:(1)名詞作動詞,結(jié)盟(2)名詞作狀語,在夜里(3)
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4)名詞作狀語,在東邊(5)動
詞作名詞,恩惠(6)形容詞作名詞,遠地,指鄭國(7)形容詞
作名詞,缺少的資糧(8)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削弱(9)使
動用法,使……侵損;削減(10)使動用法,使……滅亡(11)
使動用法,使……成為疆界(12)意動用法,把……當作邊邑
5.答案:(1)①介詞,和、跟、同②動詞,結(jié)交、親附③助
詞,表疑問,相當于“嗎”④連詞,和,(2)①介詞,因為②介
詞,用③連詞,表順承④連詞,表目的,來⑤介詞,把,(3)
①代詞,它,代鄭國②代詞,這③代詞,他們,代使者④代詞,
自己⑤語氣助詞,表商量或希望語氣,還是,(4)①代詞,他,代
佚之狐②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③助詞,的④
代詞,代這件事⑤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⑥代詞,代土地⑦代
詞,代秦軍⑧代詞,代鄭國
6.答案:(1)狀語后置標志詞:于(2)省略句“軍”后
省略介詞“于"(3)狀語后置標志詞:于(4)判斷句標志
詞:……也(5)狀語后置標志詞:于。省略句介詞“以“后
省略代詞“之”(6)省略句介詞“以“后省略代詞“之”(7)
賓語前置標志詞:之(8)判斷句無標志詞
7.答案:(1)編年左丘明注釋春秋公羊傳(公羊傳)春秋
谷梁傳(谷梁傳)(2)男子公侯伯子男(3)謙稱鄙人
在下(其他謙辭也可)閣下足下(其他敬辭也可)
2024備考經(jīng)典范文集錦
每一篇范文都有思想高度,符合時代之精神
每一篇范文都具思維深度,凸顯理性之思辨
每一篇范文都是邏輯嚴密,體現(xiàn)結(jié)構(gòu)之嚴謹
每一篇范文都堪稱典藏級佳作
熟讀、常讀,借鑒、模寫,必見奇效
2023年新課標I卷作文范文
故事賦能青春,青春賦能中國
2022年全國乙卷作文范文
無遠弗屆,窮山距海
2021年新高考I卷作文范文
不以強喜,不以弱悲
2019年全國II卷作文范文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2023年名校模擬作文范文
秉速度,持跨度,赴未來
2023年全國甲卷作文范文
拒作時間之奴,理性主宰青春
2023年天津卷作文范文
共道、實踐,擔時代使命
2022年新高考n卷作文范文
不負選擇,勇于創(chuàng)造,成就未來
2022年浙江卷作文范文
走創(chuàng)新之路,做鯨鵬青年
2021年全國甲卷作文范文
處可為時代,做有為青年
2021年北京卷作文范文
論生逢其時
2023年新課標n卷作文范文
辟一方空間,讓青春蝶變升華
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范文
筑本手之基,抵妙手之境
2021年全國乙卷作文范文
青春啟航,需修身明義篤行
2020年全國HI卷作文范文
設(shè)計人生,與國家同頻共振
2018年天津卷作文范文
不器與器
2022年天津卷作文范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礦山安全生產(chǎn)現(xiàn)場監(jiān)督合同
- 洗衣店裝修保修協(xié)議樣本
- 家庭贍養(yǎng)責任合同書
- 建筑施工安全監(jiān)理合同范本
- 2024深圳市第二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房產(chǎn)租賃委托合同協(xié)議
- 跨行業(yè)資源整合合作協(xié)議書
- 賠償合同標準文本:權(quán)威指南與示例
- 計算機一級??荚囶}與參考答案
- 民事離婚無債權(quán)債務(wù)正式合同
- 米什金貨幣金融學(xué)英文版習(xí)題答案chapter1英文習(xí)題
- 紅色資本家榮毅仁課件
- 酒店貸款報告
- 會計職業(yè)道德對職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 體育賽事推廣方案
- 子宮肌瘤健康教育指導(dǎo)
- 手術(shù)室專案改善活動護理課件
- 公交駕駛員心理健康輔導(dǎo)培訓(xùn)
- 樁基施工安全培訓(xùn)課件
- 設(shè)立文化傳播服務(wù)公司組建方案
- 管線補焊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