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4氧化還原反應及其應用
一、單選題
1.人們曾認為的N2+3H2U2NH3化學反應速率小,原料利用率低,不可能用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化學家們不斷
地研究和改進該反應的條件,如催化劑、溫度、壓強等,并更新設備,成功地開發(fā)了合成氨的生產(chǎn)工藝。
從此,人類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足夠的氮肥,緩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資源與龐大的糧食需求之間的矛盾。
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下時說法正確的是
A.N2是還原劑B.H2是氧化劑C.N2失去電子D.H2發(fā)生氧化反應
2.SO2是一種酸性氧化物,它溶于水時生成亞硫酸(H2so3),H2sO3中S元素的化合價為
A.-2B.0C.+4D.+6
3.下列變化過程中,需加入氧化劑才能實現(xiàn)的是
A.CL—Cl-B.CO?CO2C.A1-AF+D.CuO—Cu
4.下列化學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的表示方法正確的是
失去得到2X1
II
A.SiO,+2C-Si+2COfB.2Na+2H2O-----2NaOH+H"
IfI1
失去
得到2X2e~2X1
得到
2e-失去21
I1Izn
C.FIe+CuC-l,^FetCL-+CuD.Cu+2H2產(chǎn),(濃)CuSOs+fO?f+2H,O
得到
失去2廣2e
5.下列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Na2sO3+H2so式濃)=S02t+H20+Na2S04
光照
B.2HC10=2HC1+O2t
C2NaHCOANa,CO,+H9O+CO2T
D.NaCl+NH3+CO2+H2O=NaHCO3J+NH4cl
6.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A
=
A.2NaHCO3Na2CO3+CO2T+H2O
B.2Al+3CUSO4=A12(SO4)3+3Cu
C.Cl2+2NaOH=NaCl+NaClO+H2O
A
=
D.4HNO34NO2+02?+2H2O
7.下列變化中,氣體被還原的是
A.將SO2氣體通入品紅溶液,溶液紅色褪去
B.將氯氣通入KBr溶液,溶液變黃
C.氫氣通入氧化銅中加熱,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
D.氨氣通入AlCb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8.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有氧元素參加的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B.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
C.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沒有電子轉(zhuǎn)移
D.氧化還原反應中,一種物質(zhì)被氧化,另一種物質(zhì)一定被還原
高溫
9.火法煉鋅:ZnC03+2C=Zn+3C0T,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被還原的元素只有Zn
B.Z11CO3在反應中失去電子
C.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
D.氧化產(chǎn)物與還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
10.海水綜合利用部分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加力廣粗鹽一精鹽型Ck
通人空氣吹出
母液-NaBr號Br2B以吸火吸收液_^Br2
A.實驗室進行①的操作需用到用煙、玻璃棒、酒精燈
B.②③④⑤涉及的反應均為氧化還原反應
C.X試劑可選用Na2sCh飽和溶液
D.⑤中離子方程式可為2Br+Cl2=Br2+2Cl-
11.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gòu)等信息可以預測其性質(zhì)或用途。下列預測中,明顯不合理的是
A.根據(jù)化合價預測,高銅酸鈉(NaCuO?)與S。?可生成硫酸鹽
B.根據(jù)組成預測,鋁酸三鈣(Ca3Al2。6)溶于足量鹽酸,生成白色沉淀
2
C.根據(jù)在周期表中位置預測,單質(zhì)碑(第VA族)是重要的半導體材料
D.根據(jù)結(jié)構(gòu)預測,葡萄糖[CH20H(CHOH)4cHO]溶液中加入新制氫氧化銅,溶液呈絳藍色
12.已知某合金(僅含銅、鐵)中銅和鐵的物質(zhì)的量之和為Imol,其中Cu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為a,將其全部投
入100mlbmol/L的硝酸溶液中,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假設NO是唯一還原產(chǎn)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金屬有剩余,余下的金屬可能有鐵無銅
B.若金屬全部溶解,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可能為2NA
C.若硝酸充分反應產(chǎn)生2.24L氣體(標準狀況),則b>l
D.當溶液中金屬離子只有Fe3+,Cu2+時,則a與b的關系為:b=40(l-|)
13.處理工業(yè)廢液中的NH;的反應為:NH;+2C)2=NO]+H2O+2H+(反應I),5NH^+3N0;=4N2+9H2O
+2H+(反應n)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兩個反應中,NH;被氧化
B.反應I中每轉(zhuǎn)移Imol電子可產(chǎn)生0.125molNO;
C.要使廢液中的NH:能完全轉(zhuǎn)化為N2,應使反應I與反應II投入廢液的體積之比為5:3
D.反應II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之比為5:3
14.化學中很多“規(guī)律”都可以類推,下列有關“規(guī)律”推理正確的
A.鐵與氯氣反應生成FeCb,則鐵與碘蒸氣反應生成Feb
B.CO2通入Ba(NCh)2溶液中不產(chǎn)生沉淀,貝ISO2通入Ba(NC)3)2溶液中也不產(chǎn)生沉淀
C.CH4為正四面體分子,則CCL也為正四面體分子
D.鹵族元素單質(zhì)隨核電荷數(shù)增加熔點升高,則堿金屬單質(zhì)熔點也隨核電荷數(shù)增加而升高
15.銘(T1)是某超導材料的組成元素之一,與鋁同族,位于第六周期。Ti3+與Ag在酸性介質(zhì)中發(fā)生反應:
Tl3++2Ag=Tl++2Ag+0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T1+的最外層有1個電子
B.T1(OH)3能夠溶于氫氧化鈉溶液
C.T1+的還原性比Ag弱
D.通過化學反應可使2。3Tl轉(zhuǎn)化為204Tl
16.科學家利用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的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組合”成一種具有高效催化性能的超
分子,其分子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短線代表共價鍵)。其中W、X、Z分別位于不同周期,Z是同周期中金
屬性最強的元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半徑:Y>Z>W
B.Y與W、X、Z均能形成至少兩種化合物
C.氫化物的沸點:Y>X
D.ImolZW與水發(fā)生反應生成lmolW2,轉(zhuǎn)移電子2moi
17.向Cu、C112O和CuO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lL0.6mol-!ji的稀HNCh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同
+2+
時收集到2.24LNO氣體(標準狀況)。[已知:CU2O+2H=CU+CU+H2O0]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的HN03物質(zhì)的量為(Mmol
B.得到的溶液中n(Cu2+)=0.25mol
C.Cu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C>3=3Cu2++2NOT+4H2O
D.若混合物中含O.lmolCu,則該混合物與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最后剩余固體12.8g
18.硝酸工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純堿溶液吸收排出的氮氧化物廢氣,廢氣中只含有NO、NO?兩種氣體。將一定
量廢氣通入到足量的Na2c。3溶液中被完全吸收,溶液中生成的NOs、NO2兩種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與廢氣
;一…)]
中NO2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x變化關系可用右下圖所示。已知溶液中可發(fā)生以下兩個反
、n(NO)+n(NO2)?
應:
①NO+NO2+Na2CO3=2NaNO2+CO2;
②2NO2+Na2CO3=NaNO2+NaNO3+CO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4
A.圖中線段a表示NO3離子
B.隨x值增大,溶液中n(NOj+n(N。;)增大
C.x=0.6時,反應中可收集到標準狀況下44.8LCC)2
D.若測得所得溶液中n(NOj為0.5mol,貝Ux值為0.75
19.由一種陽離子與兩種酸根離子組成的鹽稱為混鹽,CaOCb是一種常見的混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aOCb有較強的氧化性
B.CaOCL水溶液呈堿性
C.由氯氣為原料,每生成ImolCaOCb,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D.CaOCb的溶液中加入足量濃硫酸,可有黃綠色的氣體產(chǎn)生
20.常溫下,向lL1.0mol/L的NaClO溶液中緩慢通入SO2氣體,使其充分吸收,溶液pH與通入SCh物質(zhì)
的量關系如圖所示(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和NaClO、HC1O的分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常溫下,HC1O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量級為10一8
B.a點溶液中存在4c(Cl)=c(HC10)+c(C10')
C.b點溶液中存在c(Na+)>c(SO4')>c(Cl-)>c(H+)>c(OH^)
D.c點溶液中c(H+)=2mol/L
二、多選題
催化劑
21.下列反應中的氨與反應4NH3+5。24N。+6H2。中的氨作用相同的是
△
A.2Na+2NH=2NaNH+H2T
32B.2NH3+3CuO3Cu+N2+3H2O
C.4NH3+6N0S?N2+6H2Q
D.3SiH4+4NH3^^Si3N4+12H2
22.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下實驗研究化學反應的限度:向2mLO.Olmol/LKI溶液中加入
ImLO.Olmol/LFeCl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FeCl3+2KI;——^2FeCl2+I2+2KC1,再加入幾滴
O.lmol/LKSCN溶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KI過量,F(xiàn)eC。能全部轉(zhuǎn)化為Fed2
B.向FeCU、L和KC1反應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溶液顯紅色
C.實驗中KSCN溶液用于檢驗Fe?+
D,向2mLO.OlmolLKI和ImLO.Olmol/L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呈藍色
23.雙氧水溶液中的H2O2的含量可以用KMnCU溶液來進行測定,反應中H2O2被氧化為O2,MnO:被還原
為X(X可能是MnO>、MnO2>MmCU或Mi?+中的一種)。若H2O2與KMnCU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H2O2中O的化合價為-2
B.KMnO4是還原劑
C.氧化性:KMnO4>O2
D.X為Mn?+
24.食品抗氧化劑焦亞硫酸鈉(Na2s2O5)為具有強還原性的白色細小結(jié)晶狀固體。工業(yè)制備原理為
Na2sO3+SO2=Na2s2O5,某種制備Na2s2O5的基本流程如下圖所示。
通入SO?至加Na2cO3固體通入SO2至
PH=4.1至pH=7~8PH=4.1
NaRzOs晶體
6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可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4.1
B.溶液1溶質(zhì)的成分為Na2sCh
C.操作a應在還原氛圍下進行
D.抗氧化時,1molNa2s2O5可以消除2moiCh
25.秘(B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VA族,其價態(tài)為+3時較穩(wěn)定,祕酸鈉(NaBiCh)溶液呈無色。現(xiàn)取一定量的
硫酸鎬MnSCU溶液,向其中依次滴加下列溶液,對應現(xiàn)象如表所示:
加入溶液①適量鈿酸鈉溶液②過量雙氧水③適量KL淀粉溶液
實驗現(xiàn)象溶液呈紫紅色溶液紫紅色消失,產(chǎn)生氣泡溶液緩慢變成藍色
在上述實驗條件下,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A.氧化性強弱順序為:BiO3>MnO4>H2O2>l2
B.H2O2被高錦酸根離子還原成O2
C.H2O2具有氧化性,把KI氧化成12
D.KI-淀粉溶液中滴加弱酸鈉溶液,溶液不一定變藍色
三、填空題
26.(一)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永遠值得炎黃子孫驕傲,也永遠會激勵著我們?nèi)^發(fā)圖強。黑火藥
在發(fā)生爆炸時,發(fā)生如下的反應:2KNO3+C+S=K2s+2NO2T+CO2T。其中被還原的元素是,被氧化的
元素是,氧化劑是,還原劑是
(二)已知銅在常溫下能被稀HNO3溶解,反應為3CU+8HNO3(稀)=3Cu(NO3)2+2NOT+4H20。
(1)請將上述反應改寫成離子方程式:o
(2)氧化劑是,還原劑是。
(3)用雙線橋法標出該反應的電子轉(zhuǎn)移情況:。
(4)在參加反應的硝酸中,起氧化作用的HNCh與起酸性作用的HNO3的質(zhì)量比為o
四、實驗題
27.水中的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某課外小組采用碘量法測定學校周邊河水中的溶解氧。
實驗步驟及測定原理如下:
I.取樣、氧的固定
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樣。記錄大氣壓及水體溫度,將水樣與Mn(0H)2堿性懸濁液(含有KI)混合,反應生成
MnO(OH)2,實現(xiàn)氧的固定。
II.酸化、滴定
將固氧后的水樣酸化,MnO(OH)2被還原為Mi?+,在暗處靜置5min,然后用標準Na2s2。3溶液滴
定,生成的L反應為:2S2O^+I2=2r+S4O^o
回答下列問題:
(1)取水樣時應盡量避免擾動水體表面,這樣操作的主要目的是o
(2)“氧的固定”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MnO(OH)2被r還原為Mn2+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⑷取100.00mL水樣經(jīng)固氧、酸化后,用amol?L」Na2s2O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劑,終點現(xiàn)象為
1
.若消耗Na2s2。3溶液的體積為bmL,則水樣中溶解氧的含量為mg-L_o
(5)上述滴定完成時,若滴定管尖嘴處留有氣泡會導致測定結(jié)果偏(填“高”或"低”)。
五、計算題
28.(1)現(xiàn)有以下物質(zhì):①NaCl溶液②干冰③NazO固體④銅⑤BaSCU固體⑥蔗糖⑦液態(tài)HC1⑧熔融狀態(tài)的
KNO3,其中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填序號,下同),該狀態(tài)下能導電的是0
(2)三氟化氮(NF3)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它是微電子工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必不可少的關鍵原料之一,可由氨氣
和氟氣反應得到:4NH3+3F2=NF3+3NH4F。貝U:上述反應中,氧化劑為,還原劑為,氧化劑
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若反應中有0.5molNH3被氧化,轉(zhuǎn)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0
(3)某硫酸鋁溶液的密度為1.20g-cm-3,其中鋁離子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4%,則300mL該溶液中的物質(zhì)的
量為_______
(4)標準狀況下,將VL的氨氣溶于1L的水中(密度為lg-cm-3),得到的溶液密度為pg-cm-3,試求得到的氨水
中溶質(zhì)NH3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
六、元素或物質(zhì)推斷題
29.鐵、鋁的混合物進行如下實驗:
~~?氣體A
Fe
加入足量NaOH溶液
―>溶液B
Al操作X一-?氣體A
加入稀鹽酸
―>固體C
―>溶液D
(I)操作X的名稱是一
8
(2)氣體A是(填化學式);
(3)A與Cb混合光照可能發(fā)生爆炸,生成—(填化學式),A在該反應中作為一(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4)溶液B中陰離子除0H-外還有(填離子符號),溶液D中存在的金屬離子為—(填離子符號);
(5)加入足量NaOH溶液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七、工業(yè)流程題
30.海洋中蘊含豐富的資源,下圖涉及多個以海水為原料的生產(chǎn)流程。
氯堿工業(yè)
①
―粗鹽一精鹽—2cj—'NaHCC)3③-Na2cO3
海水一②2
-母液若*Bn的稀溶液st蕊黑收》吸收液需Bn的濃溶液
⑤
完成下列填空:
(1)步驟①中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化學方程式是O
(2)工業(yè)上用Cl2與KOH(熱溶液)制備KC1O3,反應如下:Cl2+KOH=KC1+KC1O3+H2Oo配平上述
反應方程式,并標出電子轉(zhuǎn)移方向和數(shù)目。
(3)關于鹵素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單質(zhì)的熔點:Cl2>Br2>I2
b.元素的非金屬性:Cl>Br>I
Br
c.單質(zhì)的氧化性:[2>2>Cl2
d.從海洋中獲得Cl?、Br2的過程均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4)對圖中所示生產(chǎn)過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溶解度:NaHCO3>Na2CO3
b.第④⑤⑥步驟中,澳元素均被還原
C.第⑤⑥步驟的目的是進行澳的富集,提高B%的濃度
d.聯(lián)堿法與氨堿法相比,NaCl利用率較高,且能耗低
(5)步驟②是在飽和食鹽水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原因是o
(6)某同學將C。2通入NaOH溶液中,當溶液呈中性時,溶液中濃度最大的微粒是
a.c(Na+)b.c(COj)c.c(HCO;)d,c(H+)
10
參考答案
1.D
【詳解】
A.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N2做氧化劑,故A不符合題意;
B.H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壓為還原劑,故B不符合題意;
C.該反應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N2得到電子,故C不符合題意;
D.H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比發(fā)生氧化反應,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2.C
【詳解】
設化合物H2s03中S元素的化合價為n價,根據(jù)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之和為零的原則,有
(+1)*2+n+(—2)*3=0,解得n=+4。
答案選C。
3.C
【詳解】
A.C12-C1-氯元素的化合價降低,需要還原劑,且氯氣自身歧化也可以得到cr,A不符合題意;
B.CO;-CO2,碳、氧元素的化合價均未變化,既不需要氧化劑也不需要還原劑,B不符合題意;
C.A1-AF+,鋁元素化合價升高,且A1不能自身歧化,所以一定需要氧化劑,C符合題意;
D.CuOrCu,Cu元素化合價降低,需要還原劑,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C。
4.C
【分析】
根據(jù)化合價升降判斷得失電子,化合價升高數(shù)值等于失去電子數(shù),降低數(shù)值等于得到電子數(shù),雙線橋箭頭
由反應物中的變價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種變價元素。
【詳解】
A.硅元素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碳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故A不正確;
B.鈉元素化合價升高失去電子,氫元素的化合價降低得到電子,故B不正確;
C.符合雙線橋的規(guī)則,故C正確;
D.雙線橋的箭頭方向錯誤,故D不正確;
故選答案Co
【點睛】
根據(jù)化合價的變化判斷得失電子數(shù),注意變價元素原子的個數(shù)根據(jù)前后變化的原子進行判斷。
5.B
【詳解】
A.亞硫酸鈉與濃硫酸的反應沒有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故A不合題意;
B.次氯酸遇光分解的反應有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合題意;
C.碳酸氫鈉受熱分解的反應沒有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故C不合題意;
D.氨氣和二氧化碳在飽和食鹽水中的反應沒有元素發(fā)生化合價變化,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故D不合題
忌;
故選Bo
6.A
【分析】
反應前后有元素化合價變化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據(jù)此解答。
【詳解】
A
A.2NaHCO3=Na2CO3+CO2T+H2O中元素化合價均不變化,不是氧化還原反應,A符合;
B.2A1+3CUSO4=A12(SO4)3+3CU中A1和Cu元素化合價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B不符合;
C.C12+2NaOH=NaCl+NaClO+H2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C不符合;
A
D.4HNO3=4NO2+O2T+2H2O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D不符合;
答案選A。
7.B
【詳解】
A.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溶液紅色褪去說明二氧化硫表現(xiàn)漂白性,故A不符合題意;
B.將氯氣通入澳化鉀溶液,溶液變黃說明有單質(zhì)澳生成,反應中氯氣被還原,故B符合題意;
C.氫氣通入氧化銅中加熱,黑色固體變?yōu)榧t色說明有銅生成,反應中氫氣被氧化,故C不符合題意;
D.氨氣通入氯化鋁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氨氣表現(xiàn)堿性,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8.B
2
【詳解】
A.有氧元素參加的反應不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如氧氣變?yōu)槌粞?,A錯誤;
B.化合價變化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特征,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反應一定不是氧化還原反應,B正
確;
C.電子轉(zhuǎn)移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zhì),在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電子轉(zhuǎn)移,C錯誤;
D.氧化還原反應中,可能是同一種物質(zhì)既被氧化又被還原,如氯氣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
D錯誤;
答案為B。
9.D
【詳解】
A.由反應方程式可知,Zn的化合價由+2價變成。價,C的化合價由+4變成+2,0變成+2,所以被還原的
元素有Zn和C,A錯誤;
B.Zn的化合價由+2價變成0價,反應過程中得到電子,B錯誤;
C.由反應方程式可知還原劑為C,氧化劑為ZnCCh,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C錯誤;
D.由反應方程式可知氧化產(chǎn)物為CO,系數(shù)為2,還原產(chǎn)物為Zn和CO,系數(shù)分別為1,故氧化產(chǎn)物與還
原產(chǎn)物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D正確;
故選D。
10.A
【詳解】
A.實驗室進行①的操作是蒸發(fā),需用到蒸發(fā)皿、玻璃棒、酒精燈,故A錯誤;
B.②③④⑤均有單質(zhì)參加或生成,均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都是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
C.單質(zhì)澳與Na2s03溶液反應:Na2SO3+Br2+H2O=2HBr+Na2SO4,所以吸收Bn可選用Na2sCh溶液,故
C正確;
D.⑤是把澳離子氧化為澳單質(zhì),可用氯氣,離子方程式為2Br+C12=Br2+2Cl-,故D正確;
故答案為A。
11.B
【詳解】
A.高銅酸鈉(NaCu。2)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所以二者反應可生
成硫酸鹽,故A合理;
B.鋁酸三鈣(Ca3Al2。6)溶于足量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氯化鋁,不能生成白色沉淀,B不合理;
C.根據(jù)在周期表中位置預測,碑在金屬和非金屬的分界線附近,所以單質(zhì)碑(第VA族)是重要的半導體材
料,C合理;
D.根據(jù)結(jié)構(gòu)預測,葡萄糖[CH20H(CHOH'CHO]為多羥基醛,多羥基的物質(zhì)溶液中加入新制氫氧化銅,
溶液呈絳藍色,D合理;
故選B。
12.B
【詳解】
A.鐵的還原性大于銅,若金屬有剩余,余下的金屬不可能有鐵無銅,故A錯誤;
B.若鐵、銅都變?yōu)?2價陽離子,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2NA;若鐵變?yōu)?3價陽離子,反應中轉(zhuǎn)移的電
子數(shù)目大于2NA,故B正確;
C.若硝酸充分反應產(chǎn)生2.24L氣體(標準狀況),NO的物質(zhì)的量是O.lmol,則轉(zhuǎn)移電子0.3mol,根據(jù)電荷
守恒,表現(xiàn)酸性的硝酸0.3mol,根據(jù)氮元素守恒,參加反應的硝酸為0.4mol,則b=4,故C錯誤;
D.當溶液中金屬離子只有Fe3+,CM+時,根據(jù)電荷守恒,表現(xiàn)酸性的硝酸:3(l-a)+2a]mol,根據(jù)電子守
恒,被氧化的硝酸3。-")+2。mo],則a與b的關系為:b>40(l--),故D錯誤;
33
選B。
13.C
【詳解】
A.兩個反應中,NH;中氮元素化合價均升高,被氧化,故A正確;
B.由反應I的方程式可知,每生成ImolNO]轉(zhuǎn)移8moi電子,則每轉(zhuǎn)移Imol電子可產(chǎn)生0.125molNO;,
故B正確;
C.根據(jù)反應n知NH;與NO]的反應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3,所以要使廢液中的NH;能完全轉(zhuǎn)化為N2,應
使反應I與反應n投入廢液的體積之比為3:5,故c錯誤;
D.根據(jù)方程式5NH;+3NO[=4N2+9H2O+2H+,NH:中氮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NO]中氮元素化
合價降低,被還原,則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之比為5:3,故D正確;
答案選C。
14.C
4
【分析】
氧化還原反應中,根據(jù)強強制弱弱判斷,氧化性強的能制氧化性弱的;具有氧化性的離子和還原性的物質(zhì)
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溶液中反應的實質(zhì)是離子間的反應,根據(jù)離子反應的條件判斷產(chǎn)物;分子的空間構(gòu)
型可以根據(jù)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判斷,也可利用元素原子特點進行類比;對于物質(zhì)的熔點比較根據(jù)物質(zhì)熔
化時破壞的作用力的強弱進行判斷;
【詳解】
A.碘單質(zhì)氧化性弱于三價鐵,不能將鐵氧化為三價鐵,故A不正確;
B.二氧化硫具有還原性,硝酸根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提供的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兩者發(fā)生氧化還原
反應,生成硫酸鋼沉淀,故B不正確;
C.CH4為正四面體分子,CC14可以看成是氯原子取代了氫原子,故空間結(jié)構(gòu)不變,故C正確;
D.堿金屬單質(zhì)屬于金屬晶體,核電荷數(shù)增加,金屬半徑也在增大,導致金屬鍵減弱,熔沸點降低,故D
不正確;
故選答案C。
【點睛】
對于鹵族元素單質(zhì)都屬于分子晶體,熔化時克服的是分子間的作用力,根據(jù)范德華力的強弱判斷方法進行
判斷熔點的高低。
15.C
【詳解】
A.T1是81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IHA族,原子核外最外層有3個電子,T1+是T1原子失去
最外層的1個電子形成的,因此其最外層有2個電子,A錯誤;
B.同一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A1(OH)3呈兩性,但T1(OH)3呈堿性,因此T1(OH)3不能
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B錯誤;
C.若T1+還原性比Ag強,則反應T13++2Ag=Tl++2Ag+反應產(chǎn)生的T1+還會進一步與Ag發(fā)生反應,但反
應只能產(chǎn)生T1+,說明T1+還原性比Ag弱,C正確;
D.化學反應過程就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在反應過程中原子種類不變。2。3Tl與204Tl是不同的原子,因
此不能通過化學反應產(chǎn)生,D錯誤;
故合理選項是C。
16.B
【分析】
W、X、Y、Z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遞增,Z是同周期中金屬性最強的元素,且W、X、Z分別位于
不同周期,可知,Z為Na,W為H;X、Y位于第二周期,由超分子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知,X連四條鍵、Y連
兩條鍵,則X為C,Y為0。
【詳解】
A.W、Y、Z分別為H、0、Na,同周期,原子序數(shù)越大,半徑越小,則原子半徑:Na>0>H,A說法錯
誤;
B.。與H可形成H2O、H2O2,O與C可形成CO、CCh,O與Na可形成NaO、Na2O2,B說法正確;
C.C的氫化物為燒,含C原子數(shù)少的燒為氣態(tài)或液態(tài),含C原子數(shù)多的煌為固態(tài),O的氫化物為H2。、
H2O2,呈液態(tài),則C的氫化物的沸點不一定比O的氫化物的沸點低,C說法錯誤;
D.ImolNaH和H2O發(fā)生反應生成ImolH?,NaH+H2O=Hzf+NaOH,ImolNaH反應轉(zhuǎn)移Imol電子,D說
法錯誤;
答案為B。
17.D
【分析】
224L
H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0.6mol/LxlL=0.6mol,NO的物質(zhì)的量為——:------=0.1mol
22.4L/molo
【詳解】
A.HNO3作為氧化劑,還原產(chǎn)物為NO,根據(jù)分析,生成NO為O.lmoL故發(fā)生還原反應的HNO3為O.lmol,
A正確;
2+
B.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CU(NO3)2,根據(jù)分析,起到酸性作用的HN03為0.6mol-0.1mol=0.5mol,故n(Cu)=
^-n(HNO3)=0.25moLB正確;
與稀硝酸反應生成U、和離子方程式為
C.CuC(NO3)2NOH20,3Cu+8H++2NC)3=3Cu2++2NOT+4H2O.
C正確;
D.混合物與硝酸反應時,Cu和Cu2O被氧化,失去的總電子為HNO3所得電子,物質(zhì)的量為0.1molx3=0.3mol,
故Cu2O轉(zhuǎn)移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0.3mol-0.1molx2=0.1mol,n(Cu2O)=x0.1mol=0.05mol,根據(jù)溶液中
2+
n(Cu)=0.25moL可知Cu元素共0.25moL原混合物中n(CuO)=0.25mol-0.05molx2-0.1mol=0.05molo混合
物與稀硫酸反應時,Cu不與稀H2s04反應,根據(jù)CU2O+2H+=CU+CU2++H2O可知,生成的Cu的物質(zhì)的
量n,(Cu)=n(Cu20)=0.05mol,故反應后所得的Cu的物質(zhì)的量為n(Cu)+n,(Cu)=0.15mol,質(zhì)量為
0.15molx64g/mol=9.6g,D錯誤;
6
故選D。
18.D
【分析】
由方程式和圖象可知,NO單獨不能被吸收:
①當NO和NO2混合氣體被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滿足n(NO2):n(NO)=1,即x=0.5,此時只生成
NO2,n(NO3)=0,n(NO2)=2mol,所以a曲線表示NO2離子、b曲線表示NOg離子;
②當氣體只有NC>2時,即x=l,發(fā)生反應2NCh+Na2cO3=NaNO2+NaNO3+CO2,此時生成
n(NO3)=n(NO,)=1mol;
③由x=0.5和x=l可知,一定量廢氣中n(NO2)Nn(NO),并且n(NC>2)+n(NO)=2mol,生成
n(NO3)+n(NO;)=2mol;
④反應NO+NO2+Na2CO3=2NaNO2+CO2和2NCh+Na2cC^NaNCh+NaNCh+CCh均有n(N)=2n(C),即
n(NO2)+n(NO)=2n(CO2)=2mol,所以n(CO2)=lmol;
綜上可知:21noi廢氣通入到足量的Na2cCh溶液中被完全吸收,即n(NC)2巨n(NO),生成
n(N03)+n(NO,)=2mol;n(CO2)=lmol;a曲線表示NO]離子、b曲線表示NO]離子。
【詳解】
A.當x=0.5時,只發(fā)生反應NO+NCh+Na2co3=2NaNO2+CO2,n(NO3)=0,n(N02)=2mol,所以a曲線表
示NO2離子、b曲線表示NC)3離子,故A錯誤;
B.當x=0.5時,只生成NO2,n(N02)=2mol;當x=l只發(fā)生反應2NC)2+Na2cC)3=NaNO2+NaNO3+CO2,
此時生成n(NO-)=n(NO2)=lmol;根據(jù)N原子守恒可知混合氣體的總的物質(zhì)的量為2mol,即溶液中
n(NC>3)+n(NO2)不變,始終等于2mol,故B錯誤;
C.由于廢氣中n(N02)Nn(N0),并且n(NO2)+n(NO)=2n(CC)2)=2mol,根據(jù)反應①②可知n(NO2)
+n(NO)=2n(CO2)=2mol,即n(CO2)=lmol,標準狀況下體積為22.4L,故C錯誤;
D.設n(NC)2)=a,n(NO)=b,貝i]a+b=2mol,發(fā)生反應①余下NO2的物質(zhì)的量為(a-b)mol,發(fā)生反應②生
成n(NO1)=0.5(a-b)=0.5mol,即a-b=lmol,聯(lián)立方程組解得a=1.5mol,b=0.5mol,廢氣中NO2的物質(zhì)的
量分數(shù)x=----------xl00%=75%,故D正確;
2mol
答案選D。
19.C
【詳解】
A.混鹽CaOCL中相當于含有CaCL和Ca(ClO)2,其中Ca(ClO)2,具有強的氧化性,所以混鹽CaOCL有較
強的氧化性,故A正確;
B.Ca(C10)2顯堿性,因為次氯酸根離子水解,CaCb顯中性,所以CaOCb水溶液呈堿性,故B正確;
C.混鹽CaOCb中相當于含有CaCb和Ca(C10)2,Cl的化合價分別是+1價、-1價,由氯氣為原料,每生成
1molCaOCh,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NA,故C錯誤;
D.混鹽CaOCb中的CaCb和Ca(C10)2在酸性條件下反應生成氯氣,氯氣會黃綠色氣體,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20.C
【分析】
1
向ILl.OmobL的NaClO溶液中級慢通入SO2氣體,開始時發(fā)生反應①SO2+H2O+3CK>=SO:+CF+2HC1O,
由于HC1O為弱酸,所以溶液的pH緩慢減小,當該反應完全進行后繼續(xù)通SO2反應為SO2+H2O+HC1O=SO
:+Cr+3H+,所以b點pH突然減小,說明此時反應①恰好完全進行,開始進行反應②,至此點反應②完全
進行。
【詳解】
A.根據(jù)分析可知b點溶液顯酸性是因為HC1O的電離,b點溶液pH約為3.8,即c(H+)-10-3-8mol/L,
122
M(HC10)=2n(S02)=-molx2=-mol,溶液的體積為IL,所以溶液中的c(HC10戶5moi/L,
IO"'1。38
c(C10)=c(H+)=10-38mol/L,則Ka(HC10戶2=1.5xl0-7-6,即HC1O電離平衡常數(shù)的數(shù)量級為108,
3
故A正確;
B.a點通入OZmolSCh,"(C「)=w(SO:)="(SO2)=0.2mol,M(HC10)=2w(S02)=0.4mol,反應消耗的
n(NaC10)=3n(S02)=0.6mol,反應后含有的?(NaClO)=1mol/Lx1L-O.6mol=0.4mol,則
?(HC10)+n(NaC10)=0.8mokM(Cr)=0.2moL結(jié)合物料守恒可知:4c(Cr)=c(HC10)+c(C10),故B正確;
-
C.b點SO2+H2O+3C1O-=SO4+C1+2HC1O恰好完全進行,w(CF)="(SOj)=?(SO2)=1mol,M(HC1O)=2M(SO2)=
2,
-mol,“(Na+)始終不變?yōu)镮mol,所以正確的濃度關系為:c(Na+)>c(SO;)=c(Cr)>c(H+)>c(OH-),故C
3
錯誤;
D.NaClO溶液中通入SO2至過量的總反應為NaC10+S02+H20=NaCl+H2s04,c點完全反應,所以
8
w(H2so4)=”(SC>2)=1.0mol,c(H+)=2,0mol,L1,故D正確;
故選:C?
21.BC
【分析】
題干所給反應中,NH3中N元素的化合價升高,H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故NH3作還原劑。
【詳解】
A.NH3中N元素的化合價不變,H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故NH3作氧化劑,故A不符合題意;
B.NH3中N元素的化合價升高,H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故NH3作還原劑,故B符合題意;
C.NH3中N元素的化合價升高,H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故NH3作還原劑,故C符合題意;
D.NH3中N元素的化合價不變,H元素的化合價降低,故NH3作氧化劑,故D不符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BC。
22.BD
【分析】
32
2FeCl3+2KI^^2FeCl2+12+2KC1,為可逆反應,不能完全進行,反應物與生成物共存,F(xiàn)e\Fe\
I2>I,同時存在,據(jù)此分析解題。
【詳解】
A.由于反應可逆,加入KI過量,F(xiàn)eCL不能全部轉(zhuǎn)化為Fed?,故A錯誤;
B.向FeC^、L和KC1反應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幾滴KSCN溶液,由于存在Fe3+,溶液顯紅色,故B正
確;
C.實驗中KSCN溶液用于檢驗Fe3+,故C錯誤;
D,向2mLO.OlmolLKI和ImLO.Olmol/L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由于生成碘單質(zhì),溶液呈藍
色,故D正確;
故選BD。
23.CD
【分析】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由于H2O2與KMnO4反應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5:2,則反應后
Mn元素化合價為+2價,故反應方程式為5H2O2+2KMnO4+3H2sO4=K2so4+2MnSO4+5O2f+8H20,然后根據(jù)
氧化還原反應規(guī)律分析、解答。
【詳解】
A.在H2O2中,H元素化合價為+1價,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0,可知O的化合價為-1價,A
錯誤;
B.在該反應中,Mn元素化合價由反應前KMnCU中的+7價變?yōu)榉磻驧nSCU中的+2價,化合價降低,
得到電子被還原,作氧化劑,B錯誤;
C.在該反應中KMnCU是氧化劑,02是氧化產(chǎn)物,由于氧化劑的氧化性比氧化產(chǎn)物強,所以物質(zhì)的氧化性:
KMnO4>O2,C正確;
D.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電子轉(zhuǎn)移數(shù)目相等,等于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可知反應后Mn轉(zhuǎn)化為Mn2+,D正
確;
故合理選項是CD。
24.BD
【分析】
根據(jù)pH計的精確度進行判斷;根據(jù)流程中所加物質(zhì)判斷反應產(chǎn)物;根據(jù)溶液的酸堿性判斷溶質(zhì)的可能情況;
根據(jù)已知反應Na2sCh+SO2=Na2s2O5,可以判斷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根據(jù)化合價的變化可以判斷二氧化
硫是還原劑,以此來判斷反應的氛圍。
【詳解】
A.測定溶液pH的精確度為0.1,可用pH計(或酸度計,或pH傳感器)等,A項正確;
B.向Na2cCh飽和溶液通入SO2至pH=4.1得到溶液1,由于Na2s。3水解使溶液顯堿性,pH>7,B項錯誤;
C.由流程圖可知溶液3的主要溶質(zhì)為Na2s2O5,Na2s2O5具有強還原性,所以從Na2s2O5溶液中析出Na2s2O5
晶體,應在還原氛圍下進行,C項正確;
D.Na2s2O5中硫元素化合價為+4,當氧化至最高價+6時,1molNa2s2O5最多可以提供4moi電子,可以消
除1molCh,D項錯誤。
故選答案BD?
【點睛】
根據(jù)反應物及溶液的環(huán)境判斷產(chǎn)物,溶質(zhì)的存在與所處環(huán)境不能發(fā)生反應。
25.AD
【分析】
由①中現(xiàn)象可知:NaBiO3把Mn2+氧化生成MnO4,則NaBiCh(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MnO「(氧化產(chǎn)物)
的氧化性;
由②中現(xiàn)象可知:MnO"氧化H2O2產(chǎn)生。2,自身被還原為MM卡,則MnO「(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H2O2
10
的氧化性;
由③中現(xiàn)象可知:「被H2O2氧化成12,則H2O2(氧化劑)的氧化性強于12(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
綜上所述,NaBiO3>MnO"、卜、H2O2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NaBiO3>MnO4>H2O2>I2
【詳解】
A.由分析可知,氧化性強弱順序為:BiO3>MnO4>H2O2>l2,A正確;
B.H2O2被MnO/氧化成O2,B錯誤;
C.H2O2具有氧化性,將「氧化成L,但是也可能是溶于溶液中的氧氣氧化了「,C錯誤;
D.根據(jù)分析可知,BiC>3一的氧化性強于12。則KI—淀粉溶液中滴加鈿酸鈉溶液,會生成12,溶液變藍色,
也可能將「氧化成更高的價態(tài),不變藍,D正確。
答案選ADo
【點睛】
C選需要考慮02氧化廠的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倉儲物流場地租賃合同范文
- 博物館展品貸款合同
- 江西省會昌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初三物理試題期末試卷含解析
- 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蹲o理基本技能(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不同職業(yè)的服裝課件圖片
-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附中江寧分校2024-2025學年初三年級第一次質(zhì)量檢監(jiān)測化學試題含解析
- 清遠職業(yè)技術學院《植物生物技術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青海省西寧市海湖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蘇省南京市鳳凰花園城小學2024-2025學年數(shù)學三下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西安電力高等??茖W?!稇糜⒄Z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共青團應知應會知識考試題庫及答案
- 血液透析貧血的護理查房
- 土地承包合同易懂一點(2025年版)
- 企業(yè)健康管理計劃規(guī)劃方案討論
- 隧道高空作業(yè)施工方案
- 雨季三防知識培訓
- 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嚴重缺陷清單(試行)
- 2025年上半年第二次商務部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合作研究院招聘7人重點基礎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第7課《不甘屈辱 奮勇抗爭》第1課時 虎門銷煙 課件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 統(tǒng)編版
- DB13-T5742-2023醇基燃料使用安全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