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現(xiàn)象-2025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熱點題型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1頁
聲現(xiàn)象-2025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熱點題型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2頁
聲現(xiàn)象-2025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熱點題型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3頁
聲現(xiàn)象-2025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熱點題型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4頁
聲現(xiàn)象-2025年中考物理二輪復習熱點題型專項訓練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01聲現(xiàn)象

目錄

01題型綜述.....................................................................................1

02解題攻略....................................................................................1

攻略一:怎樣解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的綜合問題..................................................1

攻略二:怎樣解聲音特征的識別問題.........................................................3

攻略三:怎樣利用波形圖分辨聲音的特征問題..................................................5

攻略四:怎樣解有關聲音特征的探究問題......................................................6

攻略五:怎樣解噪音的控制問題.............................................................9

攻略六:怎樣解回聲測距問題..............................................................10

攻略七:怎樣解聲音的利用與區(qū)分問題......................................................11

03中考練場..................................................................................13

01題型綜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聲現(xiàn)象在中考中,主要以選擇題或填空題的形式出現(xiàn),分值3至5分。考察聲音產(chǎn)生、傳播、特性及噪

聲控制。復習時需掌握聲音產(chǎn)生傳播原理、理解音調(diào)、響度、音色三要素,熟悉噪聲控制方法,重視實驗觀

察,強化練習與總結。

02解題攻略

攻略一:怎樣解聲音的產(chǎn)生與傳播的綜合問題

【提分秘籍】

解答此類題目時應明確以下幾點: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一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停止,但聲音并不一定

停止,例如,回聲。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一般有V固〉丫液>丫氣,其中真空不能傳聲。注意在做此類題時,并不是所有

的固體中聲音的傳播速度都大于液體或氣體,例如:海綿、泡沫等密度較小的固體,聲音在其傳播的速度比

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還要小;

(3)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zhì)種類和溫度有關,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如果題目中未明

確說明溫度,統(tǒng)一默認為聲音的傳播速度是340m/s。

【典例剖析】

【典例1】(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將手機“背景燈光提示”和“聲音提示”功能打開,放到真空鐘罩中,

用抽氣機抽去罩中空氣。然后打電話呼叫手機,看到背景燈光亮卻聽不到鈴聲。該現(xiàn)象說明(

A.聲音和電磁波都能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和電磁波都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聲音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D.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

【答案】D

【詳解】將手機“背景燈光提示”和“聲音提示'’功能打開,放到真空鐘罩中,用抽氣機抽去中空氣。然后打

電話呼叫手機,看到背景燈光亮,說明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卻聽不到鈴聲,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

播。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演練】

【變式1-1](2025?山西?一模)如圖,這是在河南舞陽出土的8000多年前的賈湖骨笛,也是我國迄今為止

發(fā)現(xiàn)最早的管樂器。關于吹奏骨笛時涉及的聲現(xiàn)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骨笛發(fā)出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B.觀眾聽到的骨笛聲是通過空氣傳播的

C.骨笛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用力吹奏骨笛是為了增大聲音的音色

【答案】B

【詳解】A,骨笛發(fā)出的聲音是由骨笛內(nèi)的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當骨笛發(fā)出聲音時,聲音會通過空氣傳播到觀眾的耳朵中,使觀眾能夠聽到骨笛聲。故B正確;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

D.用力吹奏骨笛時,會使空氣柱的振幅增大,從而增大聲音的響度。音色是聲音的品質(zhì)與特色,它與聲

源的材質(zhì)和結構有關,與吹奏的力度大小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1-2](24-25八年級上?北京東城?期末)如圖所示是央視《國家寶藏》節(jié)目中的賈湖骨笛,它是以鶴

類鳥的翅膀骨頭制成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的樂器,比古埃及出現(xiàn)的笛子要早2000年。關于骨笛的

說法正確的是()

A.悠揚的笛聲可以在真空中傳播B.吹奏出的笛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

C.按住不同的笛孔發(fā)出笛聲的響度不同D.吹奏骨笛發(fā)出的音調(diào)越高,聲音傳播的速度越快

【答案】B

【詳解】A.真空不能傳聲,故A錯誤;

B.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吹奏出的笛聲是由于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故B正確;

C.按住不同的笛孔,笛管內(nèi)空氣柱長度不同,振動頻率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會不同,故C錯誤;

D.聲音的傳播速度只與介質(zhì)種類及溫度有關,笛聲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音調(diào)無關,故D錯誤。

故選B。

攻略二:怎樣解聲音特征的識別問題

【提分秘籍】

在做此類題時,分三步進行:

(1)首先判斷題中描述的聲音特性是不是聲音的“音色”音色這個特性最大的用途就是用來區(qū)分不同的發(fā)

聲體,如果不是用來區(qū)分不同的發(fā)聲體,就一定不是在描述音色。

(2)尋找題中的關鍵形容詞,并根據(jù)關鍵詞進行判斷“粗細長短松緊是音調(diào),響度關鍵看用力”

(3)如果沒有題中描述的關鍵形容詞,那就代入情景進行辨別例如“竊竊私語”,代入情景:如果我們與同

學竊竊私語,目的是什么,當然是想讓聲音的響度小這樣別人就聽不到了。這樣一想答案就出來了。而與音

調(diào)有關的特性常常與“樂器”“音階”“音高”以及聲音的“粗”“細”“尖銳”和“低沉”等有關樂器的音調(diào)

總結如下表。

樂器音調(diào)影響(其他條件相同)

打擊樂器(以鼓為例)鼓皮繃得越緊,音調(diào)越高;鼓皮越松,音調(diào)越低

弦樂器弦越細、越短、越緊,音調(diào)越高;弦越粗、越長、越松,音調(diào)越低

管樂器空氣柱越細、越短,音調(diào)越高;空氣柱越粗、越長,音調(diào)越低

【典例剖析】

【典例2】(2024?山東德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汽車領域廣泛利用AI(人工智能)語音助手實現(xiàn)“人與

車”全場景自然交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語音助手發(fā)出的聲音不是振動產(chǎn)生的

B.減小聲音音量實質(zhì)是降低音調(diào)

C.人們能分辨出車載音樂中不同樂器的聲音,依據(jù)是聲音的音色

D.根據(jù)用戶語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答案】C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語音助手發(fā)出的聲音也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大小,減小聲音的音量,即減小聲音的大小,故實質(zhì)是降低響度,故B錯誤;

C.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人們能分辨出車載音樂中不同樂器的聲音,依據(jù)是聲音的音色,

故C正確;

D.根據(jù)用戶語音指令完成指定操作,AI獲得了指令信息,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演練】

【變式2-1](2024?四川宜賓.一模)如圖是小燕找了爸爸喝了啤酒的四個瓶子,分別裝上不同量的水后,

用筷子敲擊瓶子,會發(fā)出不同音調(diào)的聲音,則音調(diào)由低到高的序號是()

AJIAA

C.丁、甲、乙、丙D.丁、丙、乙、甲

【答案】C

【詳解】用棒敲擊試管,是試管和管內(nèi)水振動發(fā)聲的,水越多,振動越慢,頻率越低;因此,發(fā)出音調(diào)由

低到高的順序是丁、甲、乙、丙,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變式2-2](2024?甘肅定西?一模)李白在《夜宿山寺》中寫道:“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逼渲小案呗?/p>

語”指聲音的()

A.音調(diào)IWJB.響度大C.音色好D.頻率高

【答案】B

【詳解】“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這里的“高”指聲音的大小,所以“高聲語”是指聲音的響度大。

故選B?

攻略三:怎樣利用波形圖分辨聲音的特征問題

【提分秘籍】

解答此類題是,需從波形圖的疏密程度、振動幅度、形狀等方面分別區(qū)分音調(diào)、響度和音色。波形越密,

表示振動的頻率越高,音調(diào)就越高;波上下的振動幅度越大,表示響度越大;波的形狀不同,則表示音色不

同。

【典例剖析】

【典例3】(2023?四川綿陽?中考真題)如圖甲、乙所示的兩幅聲音波形,可能是鋼琴聲音波形或泡沫塑料

塊刮玻璃時產(chǎn)生的噪聲波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甲是噪聲波形,乙是鋼琴聲音波形B.甲是鋼琴聲音波形,乙是噪聲波形

C.甲、乙都是鋼琴聲音波形D.甲、乙都是噪聲波形

【答案】B

【詳解】如圖,甲的波形有規(guī)律,是鋼琴聲音的波形,乙的波形雜亂無章,是噪聲的波形,故B正確,

ACD錯誤。

故選B。

【變式演練】

【變式3-1](2024?福建三明?一模)通過接收器將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信號輸入計算機,觀察到計算機上的波

形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音叉發(fā)出聲音的說法,與實際不符的是()

A.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接收器中的B.傳播過程中音調(diào)保持不變

C.傳播過程中音色保持不變D.傳播過程中響度保持不變

【答案】D

【詳解】A.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音叉發(fā)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接收器的,故A不符合題意;

B.由接收器的示波器的波形圖可知,物體振動的快慢是不變的,音調(diào)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

C.音色是由發(fā)聲體的結構決定的,因此傳播過程中音色保持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

D.由接收器的示波器的波形圖可知,振動的幅度變小,所以聲音的響度變小,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3-2](2024.黑龍江哈爾濱.模擬預測)如圖所示聲波的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的音調(diào)和響度相同B.甲、丙的音調(diào)和響度相同

C.乙、丁的音調(diào)和響度相同D.甲、丁的音色和響度相同

【答案】A

【詳解】甲、乙、丙圖振幅相同,則響度相同,甲、乙、丁波的疏密相同,則頻率相同,即音調(diào)相同,

甲、丙、丁波形相同,則音色相同,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o

攻略四:怎樣解有關聲音特征的探究問題

【提分秘籍】

解題時,注意把握三點:一是知道影響音調(diào)與響度的因素;二是在實驗中注意控制變量法的運用;三是

注意在實驗時要多做幾次,目的是防止一次實驗帶來偶然性。

【典例剖析】

【典例4】(2024.西藏?中考真題)格桑在化學實驗課上按照如圖所示的方法檢驗氫氣的純度時,聽到很小

的聲音,判斷出氣體較純,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這一特性;該現(xiàn)象同時說明聲音能夠傳遞

【答案】響度信息

【詳解】[1]⑵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根據(jù)聲音的不同來判斷氫氣純度,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響度

是指聲音的大小,所以“很小”是指聲音的響度小,所以聽到很小的聲音,判斷出氣體較純,主要是依據(jù)聲

音的響度。

【變式演練】

【變式4-1](2024.貴州黔東南.模擬預測)如圖是“探究聲音的產(chǎn)生與特性”的實驗裝置圖:

r

(1)用懸吊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開,這說明了;

(2)重敲同一音叉,聽到的聲音變大,同時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開得更遠,這說明發(fā)聲體的越大,越

大;

(3)換用頻率不同的另一音叉重復上述(2)實驗,發(fā)現(xiàn)聽到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說明音調(diào)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_

有關;

(4)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放入空氣越來越稀薄的玻璃罩中,發(fā)現(xiàn)聲音變得越來越,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一

不能傳聲。

【答案】⑴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2)振幅響度;(3)頻率;(4)小真空

【詳解】(1)用懸吊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fā)聲的音叉,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開。說明發(fā)聲的音叉在振動。

(2)重敲同一音叉時,聽到的聲音變大,同時發(fā)現(xiàn)乒乓球被彈開得更遠。這說明發(fā)聲體的振幅越大,響

度越大。

(3)換用頻率不同的另一音叉重復上述實驗,發(fā)現(xiàn)聽到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說明音調(diào)的高低與發(fā)聲體的頻

率有關。

(4)將正在發(fā)聲的物體放入空氣越來越稀薄的玻璃罩中,發(fā)現(xiàn)聲音變得越來越小。由此可以推理得出,

真空不能傳聲。

【變式4-2](2024?河南濮陽?二模)小美買了一個金屬管風鈴,微風吹過,風鈴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小美想

探究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于是他選取了材料與管壁厚度都相同、長度和直徑不同的

三根直管,先用同一刻度尺測出直管的長度和直徑,然后將它們懸掛起來敲擊發(fā)出聲音,利用儀器測出各

自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編號長度/cm直徑/cm頻率/Hz聲強級/dB

120.501.50213180

231.002.001284100

348.502.5065690

(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小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o

(2)三根管子中音調(diào)最低的是號。

(3)小美發(fā)現(xiàn)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無法總結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因為。

(4)要想完成實驗需要再增加一根材料與管壁厚度相同的(選填"A”或"B”)直管來做實驗。

A.長度為20.50cm,直徑為2.50cm

B.長度為55.50cm,直徑為3.00cm

【答案】1mm3沒有控制變量A

【詳解】(1)5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鄰兩刻度線表示的長度。由“20.50cm”知,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0.1cm=lmmo

(2)⑵音調(diào)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diào)越高;頻率越小,音調(diào)越低。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3號管子的頻

率最小,音調(diào)最低。

(3)[3]探究頻率與管子長度、直徑的關系應采用控制變量法,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沒有控制管子的長度相

同而直徑不同、管子的長度不同而直徑相同,即沒有采用控制變量法,所以不能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管子發(fā)

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

(4)[4]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如果想得出管子發(fā)出聲音的頻率與長度、直徑的關系,則需再增加一根長度和

直徑與表中相同的金屬管,表中長度有“20.50cm”、直徑有“2.50cm”,即要選即A管,這樣可以控制直徑

相同或長度相同。

攻略五:怎樣解噪音的控制問題

【提分秘籍】

解答此類題目時,需要從控制噪音的三條途徑入手:(1)從聲源出控制;(2)傳播的途徑中控制;(3)人

耳處控制。

【典例剖析】

【典例5】(2024?山東濟南?中考真題)下列措施是在噪聲的傳播環(huán)節(jié)減弱噪聲的是()

A.午休時佩戴防噪聲耳塞B.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

C.圖書館內(nèi)不得大聲喧嘩D.高架道路兩旁的隔音墻

【答案】D

【詳解】A.午休時佩戴防噪聲耳塞,是阻止聲音進入人耳,所以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

思;

B.學校附近禁止汽車鳴笛,是阻止聲源發(fā)出聲音,所以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圖書館內(nèi)不得大聲喧嘩,是阻止聲源發(fā)出聲音,所以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C不符合題意;

D.高架道路兩旁建隔音墻,是減弱聲音的傳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變式演練】

【變式5-1](2024?安徽阜陽.二模)臨近中、高考期間,為避免噪聲影響樓下學生正常休息,樓上的住戶

在桌子和凳子腿底下貼上小腳墊,這是在_____(選填“人耳處”“傳播過程中”或“聲源處”)減弱噪聲。

【答案】聲源處

【詳解】減弱噪聲的途徑有:在聲源處減弱、傳播途中減弱、人耳處減弱。為避免噪聲影響樓下學生正常

休息,樓上的住戶在桌子和凳子腿底下貼上小腳墊,這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

【變式5-2](2024.山東濟南.二模)下列四個選項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其中在聲源處減弱噪

聲的是()

A.在高架路兩旁建隔音墻B.房間墻壁上使用吸音材料

C.在住宅區(qū)附近禁鳴喇叭D.在道路兩旁種植花草樹木

【答案】C

【詳解】A.在高架路兩旁建隔音墻,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不符合題意;

B.房間墻壁上使用吸音材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B不符合題意;

C.在住宅區(qū)附近禁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C符合題意;

D.在道路兩旁種植花草樹木,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攻略六:怎樣解回聲測距問題

【提分秘籍】

解題時,要掌握以下幾點:

(1)回聲產(chǎn)生的原因一一聲波碰到障礙物反射回來;

(2)聽到回聲的條件一一聽到原聲與回聲的時間間隔大于0.1s;

(3)從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到聽到回聲,聲音傳播的距離為發(fā)聲體到障礙物距離的2倍。

【典例剖析】

【典例6】(2022?江蘇蘇州?中考真題)小明暑假外出旅游。他到火車站乘坐復興號列車,進入車廂時,發(fā)

現(xiàn)旁邊停著一列和諧號列車。

(1)坐到座位上后,透過車窗只能看到和諧號列車,發(fā)現(xiàn)它動了,據(jù)此判斷:;

A.一定是和諧號運動了B.一定是復興號運動了C.可能是兩車都運動了

(2)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向西行駛,小明發(fā)現(xiàn)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變?yōu)閳D示情形,此時茶杯受到的摩擦

力方向;

(3)行駛過程中,復興號列車以68m/s的速度駛入長1000m的平直隧道,復興號在進入隧道時鳴笛5s,

在隧道另一端口的護路工人聽到鳴笛的時間為So(空氣中聲速340m/s)

【答案】C向西4

【詳解】(1)口]坐到座位上后,看到和諧號列車動了,說明和諧號和復興號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變化,有

以下三種可能:①復興號列車運動了,而和諧號沒動;②復興號列車沒動,而和諧號運動了;③兩車都運

動,但運動的速度不同。故C符合題意,AB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2)[2]列車在平直軌道上向西行駛,小明發(fā)現(xiàn)桌上茶杯中的水面突然變?yōu)閳D示情形,故列車向西加速運

動,此時茶杯相對于桌面有向東運動的趨勢,所以摩擦力向西。

s1000m50

(3)[3]鳴笛開頭的聲音到達隧道另一頭所用的時間為%==

5s內(nèi)火車在隧道內(nèi)行駛的距離為S2=v^Z2=68m/sx5s=340m

s1000m-340m33

鳴笛末尾的聲音在隧道內(nèi)傳播的時間為=1=onm/。=77S

33so

在隧道另一頭的工人能聽到鳴笛聲的時間為,=U-「谷s+5s-f^s=4s

1717

【變式演練】

【變式6-1](2024.安徽六安.模擬預測)實驗小組為了測量某地氣溫較低時空氣中的聲速,他們找來一段

長為255m的空心鐵管,在這根空心鐵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在另一端接收傳來的聲音,測得兩次聲音的時

間間隔恰好是0.71s,已知聲音在鐵中的傳播速度為5100m/s,則此時空氣中的聲速約為m/s。(結果

保留整數(shù))

【答案】336

【詳解】兩次聲音的時間間隔恰好是0.71s,所以fh/?=Af

255m255m_

=0.71s

%5100m/s

v―336m/s

【變式6-2](2024.安徽滁州.二模)聲波在火星大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240m/s。某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

向著一塊巨石發(fā)出一束聲波,0.25s后收到回波,則火星探測器與該巨石間的距離是m。

【答案】30

【詳解】火星探測器與該巨石間的距離是s=:加聲=1x0.25sx240m/s=30m

攻略七:怎樣解聲音的利用與區(qū)分問題

【提分秘籍】

聲音的利用: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

解答此類題時要看問題著重強調(diào)的是了解物體的某些特征還是獲得能量。

【典例剖析】

【典例7】(2024?黑龍江牡丹江?中考真題)軍隊中號聲就是命令,關于號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號聲是由司號員的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B.士兵通過聲音的響度分辨出號聲

C.司號員利用號聲傳遞信息D.號聲屬于超聲波

【答案】C

【詳解】A.在軍隊中,號聲是由司號員吹響軍號時,軍號內(nèi)的空氣柱振動產(chǎn)生的,而不是司號員的聲帶

振動產(chǎn)生的。故A錯誤;

B.士兵能夠分辨出號聲,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音色,即不同樂器或發(fā)聲體發(fā)出的聲音具有獨特的音質(zhì)和音

色特征;響度是聲音的大小或強弱,與士兵分辨號聲無關。故B錯誤;

C.在軍隊中,號聲被用作傳遞命令和信息的方式,司號員通過吹響不同的號聲來傳達特定的指令或信息

給士兵。故C正確;

D.超聲波是頻率高于人耳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即20Hz到20000Hz)的聲波,號聲的頻率在這個范圍

內(nèi),因此它是人耳能聽到的可聽聲,而不是超聲波。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演練】

【變式7-1](2024?廣東東莞.二模)豫劇是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如圖甲演唱時常用梆子進行伴奏,梆

子受敲擊時由于而發(fā)聲;人們聽至IJ“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就知道是《花木蘭》選段,這是利用

了聲音可以傳遞;簫是我國的一種傳統(tǒng)樂器,如圖乙所示,演奏者吹簫時,用手按壓不同位置的氣

孔,是為了改變聲音的o

甲乙

【答案】振動信息音調(diào)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梆子發(fā)出的聲音是由梆子受敲擊振動而發(fā)聲的。

⑵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人們聽到“劉大哥講話理太偏”的唱詞,這是利用了聲可以傳遞信息。

[3]演奏者吹簫時,用手指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發(fā)聲體的長度,從而改變發(fā)聲體振動的頻率,改

變聲音的音調(diào)。

【變式7-2](2024?河北邯鄲?模擬預測)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在課堂上展示“會跳舞的燭焰”:將揚聲器對準

蠟燭的燭焰,播放音樂時,燭焰就會隨著音樂跳起舞來,燭焰會跳舞是由于聲波能傳遞;除此之

外,聲音還可以傳遞o我們能分辨出音樂里的鋼琴聲,是根據(jù)聲音的判斷的。

【答案】能量信息音色

【詳解】[1]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所以揚聲器對準燭焰播放音樂時,燭焰會隨著音樂跳起舞來。

⑵聲音除了可以傳遞能量,聲音也可以傳遞信息。

[3]不同樂器、不同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不同,產(chǎn)生的音色會不同,我們是靠音色來分辨出音樂里的鋼琴聲

的。

03中考練場

一、單選題

1.(2024.吉林長春.中考真題)導游講解時使用擴音器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A.音色B.音調(diào)C.響度D.頻率

【答案】C

【詳解】導游講解時使用擴音器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響度,讓每一位游客都能聽見導游的講解,故ABD不

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如圖所示的賈湖骨笛被認定是華夏祖先9000年前的造物。吹奏時按壓骨笛

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笛聲的()

音色C.音調(diào)D.速度

【答案】C

【詳解】骨笛是靠空氣柱振動發(fā)聲的,吹奏時按壓骨笛不同位置的氣孔,可以改變空氣柱的長度,進而改

變笛聲的音調(diào),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3.(2024.江蘇鎮(zhèn)江.中考真題)琴、瑟是中國古代樂器,《詩經(jīng)》中記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奏樂時聽

眾能分辨出琴和瑟發(fā)出的聲音,主要是依據(jù)聲音的()

A.音調(diào)B.振幅C.音色D.響度

【答案】C

【詳解】音調(diào)是聲音的高低,與振動的頻率有關;響度是聲音的大小,與振動的幅度有關;音色指聲音的

品質(zhì)特色,不同的發(fā)聲體的音色一般不同,依據(jù)聲音的音色可以分辨不同的樂器,所以奏樂時聽眾能分辨

出琴和瑟發(fā)出的聲音,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2024?四川廣安?中考真題)中華民族傳統(tǒng)樂器歷史悠久、種類繁多。關于樂器使用所涉及的聲現(xiàn)象,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噴吶表演,模仿鳥兒的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

B.笛子演奏,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主要改變聲音的響度

C.擊鼓鳴鑼,告知將士沖鋒或收兵,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D.敲擊編鐘,周圍的人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

【答案】A

【詳解】A.從物理學角度,發(fā)聲體有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是樂音,無規(guī)則振動發(fā)出的是噪音;從環(huán)保角度,

凡是影響人們正常工作、學習、休息的聲音,都可能是噪音,嗔吶模仿的鳥兒叫聲令人愉悅,是樂音,故

A正確;

B.吹奏時按壓不同位置的氣孔,振動頻率不同,音調(diào)不同,故B錯誤;

C.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擊鼓鳴鑼,告知將士沖鋒或收兵,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故C

錯誤;

D.敲擊編鐘,周圍的人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故D

錯誤。

故選Ao

5.(2024.江蘇無錫?中考真題)歌曲《東方紅》簡譜中有如下片段:

5(6|2-|1£6|2-|55|£161|1返|2-|.,其中的數(shù)字符號表示聲音的()

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速度

【答案】A

【詳解】音樂簡譜中的數(shù)字所記錄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6.(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監(jiān)測器測得某次鳥鳴和貓叫的聲音信息如下表,則()

聲音鳥鳴貓叫

聲音的頻率/Hz5000800

聲音強弱的等級/dB3060

A.鳥鳴的響度大B.貓叫是超聲波

C.鳥鳴的頻率高D.貓叫的音調(diào)高

【答案】C

【詳解】A.分析數(shù)據(jù)可知,貓叫的聲音強弱的等級大于鳥鳴的聲音強弱的等級,所以貓叫的響度大,故

A不符合題意;

B.超聲波的頻率大于20000Hz,貓叫聲音的頻率為800Hz,不是超聲波,故B不符合題意;

CD.鳥鳴的頻率為5000Hz,貓叫的頻率為800Hz,所以鳥鳴的頻率高,音調(diào)高,故C符合題意,D不符

合題意。

故選C。

7.(2024.四川廣元?中考真題)夏天,鄉(xiāng)村的傍晚,蟬鳴、蛙叫交織在一起,蟬鳴聲與蛙聲()

A.傳播都不需要介質(zhì)B.音調(diào)一定相同C.音色不同D.都不能傳遞能量

【答案】C

【詳解】A.聲音的傳播都需要介質(zhì),故A不符合題意;

B.音調(diào)跟振動的頻率有關,蟬鳴聲與蛙聲音調(diào)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

C.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一般不同,蟬鳴聲與蛙聲聽起來是不一樣的,則音色一定不同,故C符合題意;

D.聲音既可以傳遞信息也可以傳遞能量,蟬鳴聲與蛙聲也可以傳遞能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撥尺發(fā)聲實驗中,多次改變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相同的力撥

動尺端,尺發(fā)出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聲音主要指其()

A.響度不同B.音調(diào)不同C.音色不同D.聲速不同

【答案】B

【詳解】改變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長度,用同樣大小的力撥動,刻度尺振動的振幅相同,刻度尺振動的快慢

不同,頻率不同,音調(diào)不同,探究的是聲音的音調(diào)與頻率的關系。

故選B。

9.(2024.北京?中考真題)北京的鴿哨制作精致,圖中所示的是用多個管狀哨連接成的一個“連筒類”鴿哨。

當鴿子攜帶鴿哨飛行時,哨聲既有高音、也有低音,主要是因為各筒的長短會影響發(fā)出聲音的()

A.音調(diào)B.音色C.響度D.傳播速度

【答案】A

【詳解】A.音調(diào)指的是聲音的高低,與振動頻率有關,各筒的長短不同,空氣振動頻率不同,音調(diào)不

同,故A符合題意;

B.音色指的是聲音的特色,與發(fā)生的材料和結構有關,與各筒的長短無關,故B不符合題意;

C.響度指的是聲音的強弱,影響因素是振動的幅度,與各筒的長短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

D.傳播速度與介質(zhì)、溫度有關,與各筒的長短無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10.(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某新款AI(人工智能)音箱可以識別主人說出的“指令”,進而調(diào)控家庭物

聯(lián)網(wǎng)中的設施,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指令”時,卻無法調(diào)控相關設施,該功能主要依據(jù)聲音的()

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聲速

【答案】C

【詳解】每個人的聲帶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音箱可以識別主人說出的“指令”,進而調(diào)控家

庭物聯(lián)網(wǎng)中的設施,而當別人說出同樣的“指令”時,卻無法調(diào)控相關設施,該功能主要依據(jù)聲音的音色,

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1.(2024?江蘇徐州?中考真題)如圖所示,我國賈湖遺址出土的鶴骨笛,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打孔的鶴

骨可以吹奏出音樂,按住不同的孔,吹奏的聲音有不同的()

A.響度B.音調(diào)C.音色D.音量

【答案】B

【詳解】按住不同的孔時,骨笛內(nèi)空氣柱的長度不同,吹奏時空氣柱振動的頻率不同,因此吹奏的聲音音

調(diào)不同。

故選Bo

12.(2024?四川成都?中考真題)在成都地鐵3號線磨子橋站出口,行人走上“琴鍵”臺階(如圖),臺階亮燈

并響起音樂。關于上述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音樂聲由行人振動產(chǎn)生B.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樂曲的音色與行人的心情有關D.樂曲的音調(diào)越高響度一定越大

【答案】B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該音樂聲由“琴鍵”臺階振動產(chǎn)生,故A錯誤;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因此該音樂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正確;

C.樂曲的音色與“琴鍵”臺階的結構等有關,與行人的心情無關,故C錯誤;

D.樂曲的音調(diào)越高,是指聲音的頻率大,而響度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故D錯誤。

故選B。

13.(2024?山東臨沂?中考真題)5月25日,2024年全國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臨沂市部分學校開展了人

工智能進校園活動。如圖所示,同學們與智能機器人交流互動時,機器人的聲音()

A.不是由振動產(chǎn)生的B.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C.在氣體中傳播得最快D.音調(diào)的高低與振幅有關

【答案】B

【詳解】A.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A不符合題意;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故B符合題意;

C.相同溫度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次之,氣體最慢,故c不符合題意;

D.聲音的音調(diào)與振動頻率有關,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4.(2024?山東棗莊?中考真題)2024年5月2日,星耀棗莊,傳奇綻放——“時光演唱會”在我市體育館舉

行。歌手美妙的歌聲穿越體育館的上空。有關歌聲說法正確的是()

A.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B.歌聲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

C.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x108m/sD.不同歌手發(fā)出聲音的音色相同

【答案】A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歌聲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故A正確;

B.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歌聲通過空氣傳播,故B錯誤;

C.歌聲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3xl08m/s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故C錯誤;

D.不同人的音色一般不同,所以不同歌手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D錯誤。

故選A?

15.(2024?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下列有關聲現(xiàn)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聲音和電磁波都能傳遞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B.中考期間學校路段禁止鳴笛,這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

C.老師用擴音器講課,是為了改變音調(diào)

D.一臺好的音響設備要有較高的保真度,這是因為它能較好的保持原聲的響度

【答案】B

【詳解】A.聲音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故A錯誤;

B.中考期間學校路段禁止鳴笛,減少聲音的產(chǎn)生,這是從聲源處減弱噪聲,故B正確;

C.老師用擴音器講課,增大聲音振動的幅度,是為了改變響度,故C錯誤;

D.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一臺好的音響設備要有較高的保真度,這是因為它能較好的保持原

聲的音色,故D錯誤。

故選B。

16.(2024.山東荷澤?中考真題)課堂上有關聲現(xiàn)象的描述,下列說法母送的是()

A.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的B.通過音色就能判斷是哪位同學在回答問題

C.老師講課的聲音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同學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說明響度大

【答案】C

【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老師講課的聲音是由老師聲帶的振動發(fā)出的,故A正確,不符

合題意;

B.音色是由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的,每個人的音色都不同,通過音色就能判斷是哪位同學在回答問

題,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不能傳聲,故C錯誤,符合題意;

D.響度指聲音的大小,同學回答問題時,聲音洪亮說明響度大,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17.(2024?海南?中考真題)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為防止噪聲干擾,中考考場附近禁止鳴笛,表示“禁止

鳴笛的標志是()

A.

【答案】A

【詳解】A.圖中畫一個喇叭,表示禁止鳴笛,故A符合題意;

B.圖中標志表示禁止行人通過,故B不符合題意;

C.圖中標志表示禁止吸煙,故C不符合題意;

D.圖中標志表示禁止停車,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18.(2024?內(nèi)蒙古通遼?中考真題)如圖是戰(zhàn)國時期的編鐘,敲擊大小不同的鐘能演奏出優(yōu)美的樂曲。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him手噌囊網(wǎng)

A.編鐘聲是由空氣振動而產(chǎn)生的B.編鐘聲的傳播速度是3xl08m/s

C.敲擊大小不同的鐘發(fā)聲的音調(diào)不同D.奏出的優(yōu)美樂曲一定不屬于噪聲

【答案】C

【詳解】A.編鐘發(fā)出的聲音是敲擊編鐘時,編鐘振動而發(fā)聲的,故A錯誤;

B.由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所以編鐘聲的傳播速度是340m/s,故B錯誤;

C.敲擊大小不同的鐘,則鐘的振動快慢不同,即發(fā)出聲音的頻率不同,所以編鐘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

故C正確;

D.奏出的優(yōu)美樂曲如果影響工作和學習,則屬于噪聲,故D錯誤。

故選c。

二、填空題

19.(2024.黑龍江齊齊哈爾.中考真題)初中學業(yè)考試期間,交通管理部門對考場附近的道路進行交通管

制。經(jīng)過考場附近的車輛禁止鳴笛,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o考生所帶的文具中,自動鉛筆的石墨筆

芯是(選填“導體”、“半導體”或“絕緣體”)。

【答案】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導體

【詳解】[1]噪聲可以從三個方面控制即在聲源處防止噪聲產(chǎn)生;在傳播過程中阻斷噪聲傳播;在人耳處防

止噪聲進入人耳經(jīng)過考場附近的車,輛禁止鳴笛,這種控制噪聲的措施是在聲源處防止噪聲產(chǎn)生。

⑵石墨具有導電性,因此自動鉛筆的石墨筆芯是導體。

20.(2024?遼寧?中考真題)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中提到:“天將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