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yǎng)拓展)十二、古詩文鑒賞與閱讀理解試題_第1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yǎng)拓展)十二、古詩文鑒賞與閱讀理解試題_第2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yǎng)拓展)十二、古詩文鑒賞與閱讀理解試題_第3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yǎng)拓展)十二、古詩文鑒賞與閱讀理解試題_第4頁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yǎng)拓展)十二、古詩文鑒賞與閱讀理解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5年小學語文畢業(yè)升學考試全真模擬卷(語文綜合素養(yǎng)拓展)十二、古詩文鑒賞與閱讀理解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詩文默寫要求:請根據(jù)提示,正確填寫下列古詩文中的空缺部分。1.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__________。(《登高》杜甫)2.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__________。(《長歌行》漢樂府)3.紅酥手,黃縢酒,__________。(《釵頭鳳·世情薄》李清照)4.談笑有鴻儒,__________。(《滕王閣序》王勃)5.兩個黃鸝鳴翠柳,__________。(《絕句》杜甫)6.山重水復疑無路,__________。(《游山西村》陸游)7.草長鶯飛二月天,__________。(《錢塘湖春行》白居易)8.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__________。(《聲聲慢·尋尋覓覓》李清照)9.落霞與孤鶩齊飛,__________。(《滕王閣序》王勃)10.會當凌絕頂,__________。(《望岳》杜甫)二、古詩文的閱讀理解要求:請閱讀下列古詩文的片段,然后根據(jù)問題回答?!酒我弧堪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鸛雀樓》王之渙)【片段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李白)問題:1.請分析《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這句話描繪了怎樣的景象?2.請解釋《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句話所表達的情感。3.請將《登鸛雀樓》和《靜夜思》中的詩句進行對比,分析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4.請從《登鸛雀樓》和《靜夜思》中各選擇一句詩句,用自己的語言進行翻譯。5.請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談談你對《登鸛雀樓》和《靜夜思》這兩首詩的感悟。四、文言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題目??鬃釉唬骸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而》)1.下列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學習之后要及時復習,這是一種愉快的事情。B.學習應該有規(guī)律,這樣才能保持學習的興趣。C.學習應該持之以恒,這樣才能達到學習的目的。D.學習之后要經(jīng)常練習,這樣才能鞏固所學知識。2.下列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有朋友從遠方來,這是一種快樂的事情。B.這句話強調(diào)了友情的重要性。C.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渴望。D.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遠方朋友的歡迎。3.下列對“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自己不生氣,這是一種君子的行為。B.這句話強調(diào)了君子應該有寬廣的胸懷。C.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君子的贊美。D.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人們不了解自己的無奈。五、現(xiàn)代文閱讀要求:閱讀下面的現(xiàn)代文,完成題目。《小石潭記》柳宗元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問諸水濱者,乃魚也,皆若空游無所依。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4.下列對《小石潭記》中“全石以為底”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潭底由一塊完整的石頭構(gòu)成。B.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潭底的景象。C.這句話強調(diào)了潭底的清澈。D.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潭底的喜愛。5.下列對《小石潭記》中“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句話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潭水清澈的贊嘆。B.這句話強調(diào)了源頭活水的重要性。C.這句話反映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D.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六、綜合性學習要求:根據(jù)所學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回答下列問題。6.請列舉三種常見的修辭手法,并舉例說明其在文學作品中的應用。7.請談談你對“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的理解。8.請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談談你如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古詩文默寫1.懷君屬秋夜2.長安道3.滿城春色宮墻柳4.談笑有鴻儒5.兩只黃鸝鳴翠柳6.柳暗花明又一村7.草長鶯飛二月天8.憔悴損9.落霞與孤鶩齊飛10.會當凌絕頂解析思路: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識記能力。要求學生準確填寫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需要學生平時多加背誦和積累。對于易錯字或難寫字,學生在復習時應特別注意。二、古詩文的閱讀理解1.《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繪了夕陽西下,黃河奔騰入海的壯闊景象。2.《靜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達了詩人因思念家鄉(xiāng)而感到孤寂、凄涼的情感。3.《登鸛雀樓》和《靜夜思》在表達方式上的異同:兩首詩在表達方式上都采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不同之處在于,《登鸛雀樓》側(cè)重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詩人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而《靜夜思》則側(cè)重于抒發(fā)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4.《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翻譯為:太陽依傍著山巒漸漸落下,奔流的黃河匯入大海?!鹅o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翻譯為:床前的月光很亮,好像地上的霜。5.《登鸛雀樓》和《靜夜思》的感悟:這兩首詩分別表達了詩人對自然景觀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通過閱讀這兩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三、文言文閱讀1.D解析思路:這句話的意思是學習之后要及時復習,這是一種愉快的事情。A、B、C三項都是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2.D解析思路: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朋友從遠方來,這是一種快樂的事情。A、B、C三項都是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3.A解析思路:這句話的意思是當別人不了解自己時,自己不生氣,這是一種君子的行為。B、C、D三項都是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四、現(xiàn)代文閱讀4.D解析思路:這句話的意思是潭底由一塊完整的石頭構(gòu)成。A、B、C三項都是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5.D解析思路: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潭水清澈的贊嘆。A、B、C三項都是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五、綜合性學習6.三種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應用舉例:比喻:月兒像小船,在夜空中靜靜地漂浮。擬人:風兒吹過,樹葉兒在歡快地跳舞。排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