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0地殼的運動和變化含解析中圖版_第1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0地殼的運動和變化含解析中圖版_第2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0地殼的運動和變化含解析中圖版_第3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0地殼的運動和變化含解析中圖版_第4頁
2025版高考地理一輪復習課后限時集訓10地殼的運動和變化含解析中圖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后限時集訓(十)(建議用時:40分鐘)一、選擇題(2024·河南新鄉(xiāng)調研)風化坑是巖石頂面上因積水風化作用而產生的凹坑,我國珠江口廟灣島上的花崗巖風化坑即為典型,它多出現(xiàn)在袒露的巨大礫石頂部,及平坦或坡度較小的巖石面上。探討者在凹坑內發(fā)覺巖石的長石經外力作用,其鈣、鉀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礦物轉化。圖1示意風化坑剖面,圖2示意地殼物質循環(huán)。據此完成1~3題。1.巖石按成因分類,廟灣島的風化坑屬于圖2所示的()A.①類巖石 B.②類巖石C.③類巖石 D.④類巖石2.形成廟灣島風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物理風化 B.化學風化C.流水侵蝕 D.海浪侵蝕3.在平坦或坡度較小的巖石面上易形成風化坑的主要緣由是()A.有利于潮水漲落,加速海浪侵蝕B.有利于凹坑積水,促進化學風化C.有利于風化物遷移,增加流水侵蝕D.有利于汲取太陽輻射,加快物理風化1.A2.B3.B[第1題,依據材料可知,廟灣島上的風化坑巖石是花崗巖,花崗巖屬于侵入型巖漿巖。依據圖2推斷,①為侵入型巖漿巖,②為噴出型巖漿巖,③為沉積巖,④為變質巖。第2題,依據風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風化作用下形成的,再依據材料中提到的化學元素流失及礦物類型的轉化可以推斷,該風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學風化作用的結果。第3題,讀圖1可知,坑口是有水漬線的,且由風化坑概念可知,風化坑是積水風化作用的結果,因此在風化坑的形成過程中必需有積水,而平坦或坡度較小的巖石面易于在坑內保存積水。](2024·湖南三校聯(lián)考)下圖示意伏爾加河三角洲位置改變及里海水平面改變,結合相關學問,完成4~6題。4.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改變的特點有()①面積不斷增大②坡度漸漸減緩③向東南方向擴展④增速先慢后快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5.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緣位置可能位于()A.甲處 B.乙處C.丙處 D.丁處6.若在該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將導致河口及旁邊水域()A.三角洲面積縮小B.河口鹽堿化加劇C.水位季節(jié)改變增大D.生物多樣性增加4.C5.B6.B[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1900~1978年伏爾加河三角洲面積不斷擴大,主要是向東南方向擴展;從里海水平面的改變狀況看,水平面1900~1978呈下降趨勢,所以三角洲坡度總體趨向陡峭;三角洲面積增速先快后慢。第5題,從里海水平面圖可以看出,2000年水平面高度在1920~1940年達到過,所以2000年該三角洲的前沿位置可能位于乙處。第6題,若在該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庫,河口泥沙來源變少,但是入湖水量削減,湖面下降,三角洲面積總體變大,A錯;入湖水量削減,河口鹽堿化加劇,B對;水庫具有調整作用,水位季節(jié)改變變小,C錯;湖水的鹽度增大,生物多樣性削減,D錯。](2024·河南新鄉(xiāng)三模)河流階地是指在地質作用下,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灘或河床)上升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其中高于河漫灘的最低一級階地稱為一級階地,向上依次是二級階地、三級階地等。在正常狀況下,河流階地越高,年頭越老。下圖示意延川黃河蛇曲地質遺跡發(fā)育的河流階地剖面。據此完成7~9題。7.圖中多級階地形成的主要地質作用有()A.地層間歇性下降、流水侵蝕B.地層間歇性抬升、流水積累C.地層間歇性下降、流水積累D.地層間歇性抬升、流水侵蝕8.圖示黃河河床位于()A.背斜頂部B.斷層線旁邊C.向斜槽部D.板塊分界線旁邊9.圖示黃河東西兩側相比()①東側巖層相對上升②東側巖層相對下降③西側沒有黃土積累是因為海拔高,地表易遭遇侵蝕④西側階地少是因為巖層堅硬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7.D8.B9.B[第7題,讀材料可知,河流階地是地層抬升后受流水侵蝕作用形成的。第8題,讀圖,對比黃河河床東西兩側巖層可知,該地區(qū)巖層發(fā)生過斷裂和錯動位移,東側巖層相對下降,西側巖層相對上升,故圖示黃河河床位于斷層線旁邊。第9題,依據上題分析可知,東側巖層相對下降,西側巖層相對上升,①錯,②對。西側沒有黃土積累是因為巖層抬升后海拔高,地表易遭遇侵蝕,③對。該圖示意黃河蛇曲,西側階地少是因為地處凸岸,侵蝕作用弱,④錯。](2024·大連模擬)下圖中的左圖為某區(qū)域海拔400米以上的某地表形態(tài)相對高度等值線圖(數值越大,相對高度越大),右圖為該區(qū)域400米以下的巖層剖面局部圖。讀圖回答10~11題。10.左上圖中顯示的地貌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種外力作用下形成的()A.流水的搬運作用 B.流水的積累作用C.風力的積累作用 D.風力的侵蝕作用11.從右上圖中的巖層剖面圖看,該區(qū)域最有可能是()A.背斜B.向斜C.地壘 D.地塹10.D11.B[第10題,讀地表形態(tài)相對高度等值線圖可知,該地貌底部和頂部面積較大,中部較小,為蘑菇形地貌,最可能是風力侵蝕形成的。第11題,圖中顯示,該區(qū)域中部巖層較新,兩翼巖層較老,為向斜構造。]二、非選擇題12.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依據材料從地質構造的角度描述寧夏平原的成因。(2)說明圖中AB所在地區(qū)與CD所在地區(qū)等高線彎曲的特點及緣由。(3)分析圖中從出山麓口往湖沼方向沉積物改變的一般特點及成因(成因可從AB、CD兩地段各自對應的不同流水作用來說明)。[解析]第(1)題,寧夏平原是由斷層下陷和流水沉積,內、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第(2)題,河流沿線由于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導致地形改變不同,等高線表現(xiàn)的改變方向也就不同。第(3)題,河流泥沙的沉淀都是顆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積,小的后沉積。[答案](1)從地質構造上來說,兩側地塊相對抬升,寧夏平原斷裂下陷,形成地塹構造;再經黃河帶來的泥沙沉積而成。(2)AB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上游方向(高處)凸出。緣由:上游段主要受侵蝕作用影響。CD處等高線向河流的下游方向(低處)凸出。緣由:下游段主要以河流積累作用為主。(3)沉積物顆粒依次變小。緣由:當流水攜帶大量泥沙流淌時,由于流速的降低,泥沙漸漸沉積。一般顆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積,顆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積。13.(2024·鄭州模擬)讀華北平原主要沖積扇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該區(qū)域沖積扇的分布特點,并分析該區(qū)域沖積扇形成的緣由。(2)分析該區(qū)域沖積扇上多古城的緣由。(3)說出對該區(qū)域春季農業(yè)生產危害較大的一種氣象災難,并說明其成因。[解析]第(1)題,讀圖并結合所學學問可知,沖積扇(洪積扇)形成在山麓地帶的河流出山口處。在山區(qū),由于地勢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攜帶了大量礫石和泥沙;當水流流出山口時,地勢變緩,流速減慢,河流搬運的物質積累形成沖積扇。第(2)題,主要從氣候、地形地貌、河流、土壤等方面進行分析。第(3)題,春季,亞洲高壓仍較強盛,北方強冷空氣南下,簡單引起猛烈降溫,降雪、大風等寒潮天氣,使農作物受到凍害。春季,雨季未到,降水少。氣溫回升快,蒸發(fā)量大,且多大風,加快水分蒸發(fā)。氣溫回升,作物生長旺盛,需水量大,簡單發(fā)生春旱災難。[答案](1)分布特點:分布在太行山山麓地帶或位于其次、三級階梯交界處,河流出山口。成因:河流流經太行山區(qū),(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攜帶了大量礫石和泥沙。當水流流出山口時,由于地勢突然趨于平緩,河道變得開闊,水流速度減慢,河流搬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