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送東陽馬生序》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_第1頁
九下《送東陽馬生序》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_第2頁
九下《送東陽馬生序》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_第3頁
九下《送東陽馬生序》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_第4頁
九下《送東陽馬生序》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九下《送東陽馬生序》課內(nèi)外對比閱讀一、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回答問題。

(12分)

(甲文)

《送東陽馬生序》第一段

(乙文)

《鳴機夜課讀記》(節(jié)選)

銓①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cè)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便屨b聲瑯瑯然,爭藥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chài)矣?!庇墒悄赣胁。尲闯謺b于側(cè),而病輒能愈。

【注釋】①銓:蔣士銓,清代著名學者。②爭藥鼎沸:與燒滾的湯藥爭著發(fā)出響聲。③差:同“瘥”,病愈。

1.第一段選文的文體是

,第二段選文的文體是

。(2分)

2.下面每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請解釋其含義。(4分)

①暇更錄唐宋人詩

②嘗趨百里外

③禮愈至

④少痊,輒指壁間詩歌

3.翻譯(4分)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約。②然則何以解憂?4.對待師長,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對待母親,蔣士銓“坐枕側(cè)不去”,“誦聲瑯瑯然”,“持書誦于側(cè)”。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驗,談?wù)勗谧鋈朔矫婺闼玫降膯⑹?。?分)二、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4題。(共12分)【甲文】《送東陽馬生序》第一段第二段【乙文】《羅倫傳》節(jié)選羅倫,字彝正,吉安永豐人。家貧樵牧,挾書誦不輟。及為諸生,志圣賢學,嘗曰:“舉業(yè)非能壞人,人自壞之耳?!敝畯埇u憫其貧,周之粟,謝不受。居父母喪,逾大祥,始食鹽酪。成化二年,廷試,對策萬余言

。直斥時弊,名震都下。擢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

(節(jié)選自《明史》)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A余幼時即嗜學shì

B左佩刀,又備容臭chòu

C挾書誦不輟

xié

D始食鹽酪lào2.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4分)①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

②居父母喪

③挾書誦不輟

④主人日再食

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2)舉業(yè)非能壞人,人自壞之耳。4.兩個語段都對主人公的家境作了介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三、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4題。(12分)【甲】《送東陽馬生序》第一段

【乙】《李德輝傳》節(jié)選李德輝,字仲實,通州潞縣人。適歲兇,家儲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莧而食之。德輝天性孝悌,操履①清慎,既就外傅②,嗜讀書,束于貧,無以自資,乃輟業(yè)。年十六,監(jiān)酒③豐州,祿食充足,甘旨,有余則市筆札錄書,夜誦不休。已乃厭糟曲,嘆曰:“志士顧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隱不足以悅親善身,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④無聞,同腐草木也!”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以卒其業(yè)。(節(jié)選自《元史》)【注】①操履:操行。②外傅:老師。③監(jiān)酒:監(jiān)管制酒。④惡可:怎么能,如何能。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A或遇其叱咄duō

B俟其欣悅sìC家儲粟才五升lì

D德輝天性孝悌tì2.解釋加點字的意思。

(4分)①既加冠

②門人弟子填其室

③仕不足以匡君福民

④適歲兇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2)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以卒其業(yè)。4.甲文作者借到書“手錄”“弗之怠”,乙文作者“市筆札錄書,夜誦不休”,這表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共同心態(tài)?(2分)四、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1-4題。(12分)【甲文】《送東陽馬生序》第二段【乙文】張嘉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異,亦不下人,自平鄉(xiāng)尉免歸鄉(xiāng)里。布衣環(huán)堵之中,蕭然自得。時人莫之知也。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循憲方復(fù)命使務(wù)有不決者意頗病之。問驛吏曰:“此有好客乎?”驛吏白以嘉貞,循憲召與相見,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③,嘉貞隨機應(yīng)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因請以已官讓之。則天曰:“卿能舉賢,美矣,朕豈可無一官自進賢耶?”乃召見內(nèi)殿,隔簾與語,嘉貞儀貌甚偉,神采俊杰,則天甚異之。翌日,拜監(jiān)察御史。

(節(jié)選自《大唐新語·張嘉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別人之下。②環(huán)堵:四圍墻,常形容居屋狹小簡陋。③積時凝滯者:長期積累下來的難以解決的問題。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A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qiè

B足膚皸裂而不知jūnC問驛吏曰yì

D翌日yù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1)同舍生皆被綺繡(

(2)腰白玉之環(huán)(

)(3)還次蒲州驛

(4)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

)3.翻譯下面句子。(4分)(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2)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因請以己官讓之。4.閱讀上面兩選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語句填寫,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1)甲文重點寫作者在求學過程中生活的艱苦,運用對比手法寫了自己與“同舍生”不同的穿著打扮,在這方面作者的態(tài)度是

。(2)乙文中張循憲通過“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嘉貞隨機應(yīng)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兩件事,發(fā)現(xiàn)張嘉貞

的特點。五、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1-4題。(12分)【甲文】《送東陽馬生序》第二段第三段【乙文】《許衡傳》節(jié)選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暍yē甚。道有梨。眾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騿栔T唬骸胺瞧溆卸≈?,不可也?!比嗽?“世亂此無主?!焙庠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人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狈矄试峒奕?。必征于禮。其鄉(xiāng)學者寖jìn盛。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辭。卒后。四方學士皆聚哭。有數(shù)千里來祭哭墓下者。謚文正。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A燁然若神人yè

B父母歲有裘葛之遺yíC眾取啖之dàn

D亦不睨視而去ní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1)不必若余之手錄(

(2)無凍餒之患矣(

)(3)或問之

(4)亦不睨視而去(

)3.翻譯下面句子。(4分)(1)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zhì)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眾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4.請從內(nèi)容和主旨兩個角度說說兩篇文章的不同之處。(2分)【參考答案】一、閱讀下面兩段選文,回答問題。

(12分)(一)

《送東陽馬生序》第一段

(二)

鳴機夜課讀記(節(jié)選)

銓①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cè)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銓誦聲瑯瑯然,爭藥鼎沸②。母微笑曰:“病少差③矣?!庇墒悄赣胁?,銓即持書誦于側(cè),而病輒能愈。

【注釋】①銓:蔣士銓,清代著名學者。②爭藥鼎沸:與燒滾的湯藥爭著發(fā)出響聲。③差(chài):同“瘥”,病愈。

1.第一段選文的文體是

贈序

,第二段選文的文體是

傳記

。(2分)

2.下面每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請解釋其含義。(4分)

①空閑

②快步走

③周到

④“少”通“稍”,稍微3.翻譯(4分)

①略

②既然這樣,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幫您消除憂慮呢?4.對待師長,宋濂“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對待母親,蔣士銓“坐枕側(cè)不去”,“誦聲瑯瑯然”,“持書誦于側(cè)”。結(jié)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驗,談?wù)勗谧鋈朔矫婺闼玫降膯⑹?。?分)【翻譯】蔣士銓九歲時,母親教他學《禮記》、《周易》、《毛詩》,都能夠背誦。她有空又抄下唐宋詩人的詩,教蔣士銓朗誦古詩。母親和蔣士銓兩人都身體弱、多病。每當蔣士銓生病時,母親就抱了蔣士銓在室內(nèi)來回走動,自己不睡覺;蔣士銓病稍稍好一點,她就指著貼在墻上的詩歌,教他低聲念誦作為游戲。母親生病,蔣士銓總是坐在她枕邊不離開。母親看著蔣士銓,常常一句不說,很悲傷的樣子,蔣士銓也很傷心地依戀著她。蔣士銓WWw.sLKJ.ORg曾經(jīng)問她:“娘,您心里不舒服嗎?”她說:“是不舒服?!薄凹热贿@樣,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幫您消除憂慮呢?”她說:“你能把讀的書背給我聽,我就高興了?!庇谑鞘Y士銓就背書,瑯瑯的書聲,與燒滾的湯藥爭著發(fā)出響聲。母親微笑著說:“我的病好些了!”從此,母親生病的時候,蔣士銓就拿了書在她床邊讀書,她總能很快的好。

二、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4題。(共12分)【甲】《送東陽馬生序》第一段第二段【乙】《羅倫傳》:羅倫,字彝正,吉安永豐人。家貧樵牧,挾書誦不輟。及為諸生,志圣賢學,嘗曰:“舉業(yè)非能壞人,人自壞之耳?!敝畯埇u憫其貧,周之粟,謝不受。居父母喪,逾大祥,始食鹽酪。成化二年,廷試,對策萬余言。直斥時弊,名震都下。擢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節(jié)選自《明史》)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

(B)2.解釋加點字的意思。(4分)①患:擔憂

②居:過了

③輟:停

④日:每天

3.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我)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捧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2)舉業(yè)非能壞人,人自壞之耳。科舉考試并不能毀壞人,人自我毀壞罷了。4.兩個語段都對主人公的家境作了介紹,這樣寫有什么作用?(2分)通過寫家境的貧寒,突出了主人公生活條件的艱苦,凸顯主人公的志趣所在,對比表現(xiàn)人物好學勤奮形象?!緟⒖甲g文】羅倫,字彝正

,吉安永豐人。家里窮以砍柴放牧為生,他隨身帶著書誦讀,從不間斷。等到入學成為諸生的時候,立志鉆研圣賢之學,曾說:“科舉考試并不能毀壞人,人自我毀壞罷了。”知府張瑄可憐他貧困,用粟米周濟他,羅倫感謝而不肯接受。為父母服喪,過了兩周年,舉行大祥祭禮后,才開始吃鹽和奶酪。成化二年,羅倫參加廷試,做對策一萬多字。徑直痛斥時弊,名聲震動京城。被選為進士第一,授官翰林修撰。三、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1—4題。(12分)【甲】《送東陽馬生序》第一段

【乙】《李德輝傳》:李德輝,字仲實,通州潞縣人。適歲兇,家儲粟才五升,其母舂蓬稗、炊藜莧而食之。德輝天性孝悌,操履①清慎,既就外傅②,嗜讀書,束于貧,無以自資,乃輟業(yè)。年十六,監(jiān)酒③豐州,祿食充足,甘旨,有余則市筆札錄書,夜誦不休。已乃厭糟曲,嘆曰:“志士顧安此耶!仕不足以匡君福民,隱不足以悅親善身,天地之間,人壽幾何,惡可④無聞,同腐草木也!”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以卒其業(yè)。(節(jié)選自《元史》)【注】①操履:操行。②外傅:老師。③監(jiān)酒:監(jiān)管制酒。④惡可:怎么能,如何能。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

C2.解釋加點字的意思。(4分)①既:已經(jīng)

②填:擠滿

③匡:輔佐

④適:恰好遇到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2)乃謝絕所與游少年,求先生長者講學,以卒其業(yè)。于是李德輝委婉拒絕(和他)共同游玩的少年(同伴),請求先生、長輩講授知識,來完成自己的學業(yè)。4.甲文作者借到書“手錄”“弗之怠”,乙文作者“市筆札錄書,夜誦不休”,這表現(xiàn)了他們怎樣的共同心態(tài)?(2分)表現(xiàn)了主人公渴望讀書迫切心情和執(zhí)著于學習、廢寢忘食的求知心態(tài)?!緟⒖甲g文】李德輝字仲實,通州潞縣人。恰好遇上災(zāi)年,家里儲存的糧食只有五升,他的母親舂蓬稗,挖野菜來吃。德輝生性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節(jié)操高尚。等可以上學時,特別喜歡讀書,因為家貧,沒有辦法自己交付學費,只能中途輟學。十六歲,到豐州監(jiān)管制酒,俸祿和糧食很充足,有剩余的他就賣掉,買來紙和筆抄書,晚上誦讀不停息。后來厭惡糟曲,慨嘆說:“志士怎能安于這樣呢?做官不足以輔佐君主造福百姓,隱居不足以愉悅親人獨善其身,天地之間人能活多久呢?怎么能默默無聞,跟腐朽的草木一樣!”于是李德輝委婉拒絕(和他)共同游玩的少年(同伴),請求先生、長輩講授知識,來完成自己的學業(yè)。四、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1-4題。(12分)【甲】《送東陽馬生序》第二段【乙】張嘉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異,亦不下人,自平鄉(xiāng)尉免歸鄉(xiāng)里。布衣環(huán)堵之中,蕭然自得。時人莫之知也。張循憲以御史出,還次蒲州驛。循憲方復(fù)命使務(wù)有不決者意頗病之。問驛吏曰:“此有好客乎?”驛吏白以嘉貞,循憲召與相見,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③,嘉貞隨機應(yīng)之,莫不豁然。及命表又出意外。他日,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因請以已官讓之。則天曰:“卿能舉賢,美矣,朕豈可無一官自進賢耶?”乃召見內(nèi)殿,隔簾與語,嘉貞儀貌甚偉,神采俊杰,則天甚異之。翌日,拜監(jiān)察御史。(節(jié)選自《大唐新語·張嘉貞》)【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別人之下。②環(huán)堵:四圍墻,常形容居屋狹小簡陋。③積時凝滯者:長期積累下來的難以解決的問題。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

D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1)被:同“披”,穿

(2)腰:腰佩(3)還:回來

(4)以:拿3.翻譯下面句子。(4分)(1)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我)內(nèi)心有足夠值得快樂的事,就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2)則天以問循憲,具以實對,因請以己官讓之。武則天拿這件事詢問張循憲,張循憲全部按實際情況回答,于是請求把自己的官職讓給張嘉貞。4.閱讀上面兩選段,完成下面填空。(可用原文語句填寫,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概括)(2分)(1)甲文重點寫作者在求學過程中生活的艱苦,運用對比手法寫了自己與“同舍生”不同的穿著打扮,在這方面作者的態(tài)度是“略無慕艷意”或根本不羨慕。

。(2)乙文中張循憲通過“咨以其事積時凝滯者,嘉貞隨機應(yīng)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兩件事,發(fā)現(xiàn)張嘉貞

才能超群的特點?!咀g文】張嘉貞潦倒失意而胸懷大志,既不自認為與眾不同,也不自卑于人,從平鄉(xiāng)尉任上免官歸鄉(xiāng),身為平民住在四圍土墻的屋子中,凄清冷落而怡然自得。當時人們并沒有誰了解他。張循憲憑御史身份出巡,回來時住蒲州驛站。循憲正要回報情況,出使的事情還有沒有解決的,心中很是憂慮。張循憲問驛站的小吏:“這里有好的客人嗎?”小吏把張嘉貞告訴了他。張循憲叫來張嘉貞和他相見,拿那些經(jīng)過長時間沒有解決的事情詢問,張嘉貞隨著情況靈活應(yīng)答,沒有什么事情不通達。等到讓張嘉貞寫奏章,(那文辭條理)更是出乎意料。他日,武則天拿這件事詢問張循憲,他全按實情回答,于是請求把自己的官位讓給張嘉貞。則天皇帝說:“你能舉薦賢能,是好事啊,我難道沒有一個官位自己進用賢人嗎?”于是在內(nèi)殿召見張嘉貞,隔著簾子與他談話,張嘉貞容貌高大英俊,神采出眾,武則天認為他與眾不同。第二天,張嘉貞被授官為監(jiān)察御史。五、閱讀下面文言文選段,完成1-4題。(12分)【甲文】《送東陽馬生序》第二段第三段【乙文】《許衡傳》節(jié)選許衡,嘗暑中過河陽,暍yē甚。道有梨。眾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騿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比嗽?“世亂此無主?!焙庠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人所遺,一毫弗義弗受也?!狈矄试峒奕ⅰ1卣饔诙Y。其鄉(xiāng)學者寖jìn盛。有果熟爛墮地。童子過之,亦不睨視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帝欲相之。以疾辭。卒后。四方學士皆聚哭。有數(shù)千里來祭哭墓下者。謚文正。1.選出字音不正確的一項。(2分)B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4分)(1)手:用手

(2)餒:饑餓

(3)或:有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