脛腓骨骨折的疾病分析.ppt_第1頁
脛腓骨骨折的疾病分析.ppt_第2頁
脛腓骨骨折的疾病分析.ppt_第3頁
脛腓骨骨折的疾病分析.ppt_第4頁
脛腓骨骨折的疾病分析.ppt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脛腓骨骨折的疾病分析 骨四 戴燕燕,概念,指自脛骨平臺以下至踝上部位發(fā)生的骨折由于脛骨前方僅有皮膚覆蓋容易發(fā)生開放性骨折,解剖,脛骨是小腿部支撐體重的主要骨骼,腓骨主要供小腿肌肉附著,承擔約1/6體重,兩者通過上下脛腓關節(jié)和骨間膜成一體。,脛骨正面及側面,骨折好發(fā)部位,病因,直接暴力:如打擊、撞擊、車輪碾壓等。 間接暴力:如從高處跌下,強烈扭轉或滑倒。,分類及治療,穩(wěn)定性骨折:復位后行石膏或小夾板外固定 不穩(wěn)性骨折 行骨牽引或手術重定內固定 或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療 開放性骨折,特點,脛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為常見。10歲以下兒童尤為多見。其中以脛骨干單骨折最多,脛腓骨干雙折次之,腓骨干單骨折最

2、少。,臨床表現與診斷,1、外傷史 2、癥狀與體征: (1)局部疼痛、腫脹、功能障礙。 (2)患肢短縮或成角畸形,異?;顒?。 (3)局部壓痛明顯,易觸及骨折端。 (4)若伴有血管、神經損傷,可出現患肢遠端供血不足、感覺運動障礙、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等。 (5)如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綜合癥,則出現患肢缺血性疼痛,呈進行性加重,皮膚腫脹明顯,常起水泡,肌腹處明顯壓痛,足背動脈、腔后動脈搏動減弱或觸摸不到,肢體末端感覺減退甚至喪失,肌力減弱,如治療不及時,則出現肢體痙攣畸形及神經干損傷之體征。 3、X線檢查。,治療,治療原則: 恢復小腿的長度和負重功能,重點處理脛骨骨折的對位對線。 治療方法 無移位骨折只

3、需夾板、石膏固定即可。 有移位的穩(wěn)定性骨折,手法復位夾板、石膏固定;不穩(wěn)定骨折,還應加用跟骨牽引。 開放性骨折要徹底清創(chuàng),消滅創(chuàng)口,將開放性骨折轉化為閉合性骨折來處理。 合并筋膜間隙綜合癥者應切開筋膜,徹底減壓。,無移位骨折或有移位的穩(wěn)定性骨折,不穩(wěn)定骨折,開放性骨折,閉合性骨折 (脛骨髓內釘),閉合性骨折 (鋼板、螺釘),非手術治療及術前護理,1 飲食護理 向患者宣教加強營養(yǎng)的重要性,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食欲。術前給予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 2 體位 抬高患肢,促進靜脈血液回流。保持外固定松緊適度,防止因傷后肢體腫脹使外固定過緊,造成壓迫而引起血液循環(huán)障礙。,3 石膏固定的護理 密

4、切觀察患肢的疼痛程度,有無麻木感,石膏固定24小時內要經常檢查足趾的背伸和跖屈情況,以判斷腓總神經是否受壓。只要懷疑神經受壓,就應立即刨開石膏減壓。 4 小夾板固定的護理 隨時查看小夾板的松緊度及肢體有無麻木,疼痛等。嚴防局部壓瘡,肢體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 5 牽引的護理 (1)始終保持有效牽引 (2)做好患肢的護理 每天用溫水擦洗2次,按摩受壓部位,防止壓瘡。 (3)有皮膚和軟組織損傷者,保持創(chuàng)面的無菌和敷料的清潔干燥,對腫脹嚴重者,用25%的硫酸鎂濕敷。,6.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 警惕小腿骨筋膜室綜合癥 重點要觀察5p征。 神經損傷 關節(jié)僵硬 功能鍛煉是恢復患肢功能的重要措施。,骨筋膜室綜合癥

5、,概念:即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內肌肉和神經因急性缺血、缺氧而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 形成機制:骨筋膜室內壓力增高 使供應肌肉的小動脈關閉 形成缺血-水腫-缺血的惡性循環(huán),骨筋膜室綜合癥,臨床表現 :可記成5個“P”字 由疼痛(pain)轉為無痛 蒼白(pallor)或發(fā)紺、大理石花紋等 感覺異常(paresthesia) 麻痹(paralysis) 無脈(pulselessness),骨筋膜室綜合癥,骨筋膜室綜合征一經確診,應立即切開筋膜減壓。早期徹底切開筋膜減壓是防止肌肉和神經發(fā)生缺血性壞死的唯一有效方法。 局部切開減壓后,血循環(huán)獲得改善,大量壞死組織的毒素進入血液循

6、環(huán),應積極防治失水、酸中毒、高血鉀癥、腎衰竭、心律不齊、休克等嚴重并發(fā)癥,必要時行截肢術以搶救生命。,術后護理 麻醉后護理 術后應抬高患肢,以促進靜脈回流,減輕腫脹,觀察有無神經功能障及傷口滲血情況,引流管是否通暢,引流液的顏色量性質。 傷口疼痛時可適當用止痛劑。 飲食護理,5 密切觀察患肢遠端血液循環(huán)、感覺、運動、足背動脈及脛后動脈搏動情況,觀察患肢皮膚顏色、溫度、腫脹情況。 6 患肢抬離,保持中立位,嚴禁外旋,為防止足跟壓傷,可住踝部墊小軟枕,以使足跟懸空。 7 預防壓瘡護理 8 患肢功能鍛煉應盡早開始,防止膝、踝關節(jié)強直和肌肉萎縮。 9 用藥護理 10 心理護理 由于脛腓骨骨折術后并發(fā)癥

7、較多尤其是開放骨折延遲愈合,給病人帶來較重的思想負擔,表現為悲觀、焦慮情緒,應多關心體貼病人,促進康復。,功能鍛煉,原則:早鍛煉、晚負重。 術后24小時 即開始指導患肢踝背伸及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煉,收縮10s,放松10s,患 肢1520次/組,健側2030次/組,23次/天。健側可練習直腿抬高, 抬高時慢慢抬起,當抬到1020cm時停止35s,再緩慢放下,反復練以 不疲勞為宜。 傷后36周 指導患者進行膝關節(jié)挺直、抬腿練習及下床負重練習,患肢由伸直位,逐 漸屈曲90,以防止關節(jié)強直,注意循序漸進訓練。 傷后68周 不僅強調局部的鍛煉,還必須進行全面的肌肉和關節(jié)鍛煉,堅持全身活動 ,逐步恢復肢體功能。 注意:應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活動范圍和活動強度,以患者不感到疲勞或疼痛為宜,出院指導,生活規(guī)律,心情愉快,睡眠充足 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忌刺激食物 繼續(xù)進行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