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三章 中國古代的土地與賦役制度,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一、井田制: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土地劃分方式,也是賦役征收的基本單位。,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一、井田制,藉法施之于野人。野人是宗族奴隸,按十夫為溝編制,這十家為一個共耕單位,共耕于主人的“藉田”之上(又稱大田、公田、甫田),藉者,助也,即借民力來耕作。,徹法行之于國人。“九一而助”。,一、井田制,噫嘻成王!既昭假爾。率時農夫,播厥百谷。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 詩經周頌噫嘻 大田多稼,既種既戒,既備乃事。以我覃(yn) 耜,俶(ch) 載南畝。播厥百谷,既庭且碩,曾孫是若。 詩經小雅大田:,“天子為籍千畝”,“天子親
2、耕于南郊,以供齋盛” 禮記,一、井田制,第二,無論是國人還是野人,對所耕種的土地都不擁有完整的所有權。,第一,是一種層次利益歸屬。,第三,賦稅稅基既不是單純的人丁,也不是土地本身,而是稅人與稅地的合一 。,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社會變動,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社會變動,春秋時猶尊禮重信,而七國則絕不言禮與信矣。 春秋時猶尊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矣。 春秋時猶嚴祭祀、重聘享,而七國則無其事矣。 春秋時猶論宗姓氏族,而七國則無一言及之矣。 春秋時猶宴會賦詩,而七國則不聞矣。 春秋時猶有赴告策書,而七國則無有矣。 邦無定交,士無定主,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盡矣! 顧炎武日知錄卷13
3、周末風俗,上古競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謀,當今爭于氣力。 韓非子,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經濟:廢井田,在井田制下面是“廬井有伍”,即田地和農民都是有組織的,組織即村社,國家通過村社來控制農民。戰(zhàn)國則不然,井田上的村社這一中間層次沒有了,國家直接把小塊田地頒授給每戶農民。 吳榮曾先秦兩漢史研究,國家直接控制全部人口編戶 自生齒以上皆書于版,辨其國中與其都鄙及其郊野,異其男女。 周禮 司民 編戶,顏師古云“列次名籍”(漢書高帝紀下注),也就是政
4、府以戶為單位,登記同戶成員名字身份。 意味著國家對人口的控制從一家一丁到全家人口。戶籍制度的確立不晚于戰(zhàn)國前期,目的是國家得以徹底掌握、運用人力資源。,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經濟:廢井田,商君書 境內: “國境之內,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睡虎地秦墓竹簡 秦律雜抄: “匿敖童,及占癃不審,典、老贖耐。百姓不當老,至老不用請,敢為詐偽者,貲二甲;典、老弗告,貲各一甲;伍人,戶一盾,皆遷之。傅律。”,云夢睡虎地秦簡,第一節(jié) 從井田制到授田制,授田制,授田制的目的是把農民束縛在土地上,課之以稅,保證國家稅源的穩(wěn)定和豐足。,授田標準是一夫百畝。,“農分田而耕,賈分貨而販” 荀子,授
5、田制,粟米之征是國家征收的田租。還包括芻稿 。,力役之征包括兵役與勞役兩個內容。,布帛之征或刀布之斂為戶口稅。,其他各種名目的稅收,,第一,戰(zhàn)國授田制是一種特定形態(tài)下的土地國有制,它使宗族土地所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轉換。,第二,授田制對自春秋以來業(yè)已形成的土地私有并未觸動。,第三,授田制通過授田與賦役征發(fā)實現對編戶齊民的直接管理與控制。,第四,授田制下的賦稅征收是“頃畝而稅”,實際上是以人丁為稅基。,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1國有土地大致包括四種類型, 山林川澤 公田 草田 苑囿。,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2、私有土地 兩漢時代,國有土地處于被侵蝕中,與此同時,私有土地日趨發(fā)達。,第一,封建政
6、府的“授田”。,今肥田尚多,未有墾辟,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利,勿令游手?!?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第二,土地買賣。,張禹“及富貴,多買田至四百頃,皆涇渭溉灌,極膏腴上賈”,馬防“兄弟貴盛,奴婢各千人以上,資產巨億,皆買京師膏腴美田”,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第三,強取豪奪。,淮南王賜“數侵奪人田,壞人冢以為田” 。,“(淮南王安之)王后荼、太子遷及女陵,得愛幸王,擅國權,侵奪民田宅,妄致系人”,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在兩漢時代,國有土地、農民的小土地占有、地主的大土地占有之間的互相消長與矛盾運動,構成了土地占有形態(tài)發(fā)展與演變的主旋律。,漢書董仲舒?zhèn)鳌吧韺櫠d高位,家溫而食厚
7、祿,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是故眾其奴婢,多其牛羊,廣其田宅,博其產業(yè),畜其積委?!?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茍悅漢紀 “土田布列在豪強,率而革之,并有怨心,則生紛亂,制度難行?!?后漢書仲長統(tǒng)傳 “井田之變,豪人貨殖,館舍布于州郡,田畝連于方國”;“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1、田租、芻稿屬于土地稅的范圍,都是依土而征,是九一而助或十一而藉的延伸。,“田雖三十而以頃畝出稅,樂歲粒米粱糲而寡取之,兇年饑饉而必求足。” 漢代田租的征收并不根據土地多少、年成好壞、產量高下,而是一律以頃畝為單位,收取定額地租。,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漢書惠
8、帝紀注引應劭云: “漢律,人出一算,算百二十錢?!?漢儀注 “民年七歲至十四,出口賦錢人二十三,二十錢以食天子,另有三錢者,武帝加口錢,以補車騎馬?!?2、算賦、口賦都是人頭稅,是分別向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征收的稅種。,一、兩漢的土地與賦役制度,“月為更卒”,指農民到了從役年齡后,每年必須在所在郡縣從事一個月的無償勞動。 “為正一歲”即是在郡縣作為正卒服兵役一年。“屯戍一歲”指作為戍衛(wèi)兵服役一年,包括屯衛(wèi)京師和戍守邊疆,二者只需輸一役即可。,3、徭役和兵役,漢書 食貨志 “又加月為更卒,已復,為正一歲,屯戍一歲,力役一歲,力役三十倍于古?!?豪強士族的莊園經濟,豪人貨殖,館舍布于州郡,田畝連于方
9、國。豪人之室,連棟數百,膏田滿野,奴婢千群,徒附萬計。船車賈販,周于四方;廢居積貯,滿于都城。琦賂寶貸,巨室不能容;馬牛羊豕,山谷不能受。 使居有良田廣宅,背山臨流,溝池環(huán)匝,竹木周布,場圃筑前,果園樹后。舟車足以代步涉之艱,使令足以息四體之役。 后漢書 仲長統(tǒng)傳,荷塘漁獵畫像磚,釀酒畫像磚,鹽井畫像磚,冶鐵畫像石,崔寔四民月令東漢后期豪強士族經營田莊之家歷。,正月,命女紅趣織布。 二月,蠶事未起,命縫人浣冬衣,徹復為袷(jia) 。 三月,清明節(jié),治蠶室。谷雨中,蠶畢生,乃同婦子,以勤其事。 六月,命女紅織縑(jian)縳(juan)。 八月,涼風戒寒,趣練縑帛,染彩色,擘綿治絮,制新浣故。
10、 十月,培筑垣墻??晌雎?,趣績布縷。,正月,可作諸醬。命典饋釀春酒。 四月,取鮦子作醬。 十月,命典饋漬曲,釀冬酒。作脯臘。先冰凍,做涼餳(xing),煮暴飴。 正月,合諸膏小草續(xù)命丸散法藥。 四月,利用漆油,作諸煎藥。 五月,合止痢黃連圓、霍亂圓。 七月,合藍丸及蜀漆丸。 十二月,求牛膽合少小藥。,陶磨硙,二月,可糶(tiao)粟、黍、大小豆、麻子,收薪炭。 三月,可糶粟,買布。 四月,可糴(di)穬及大麥、敝絮。 五月,糶大小豆、胡麻,糴穬麥、大小麥,收敝絮及布帛。 六月,可糶大豆,糴穬、小大麥,收縑縳。 七月,可糶大小豆,糴麥,收縑練。 八月,糶種麥,糴黍。 十月,賣縑帛敝絮,糴粟、大小
11、豆、麻子。 十一月,糴秔(jing)稻、粟、米、小豆、麻子。,二月,順陽習射,以備不虞。 三月,修門戶,警設守備,以御春饑草竊之寇。 八月,上角弓弩,繕治檠(qing)正,縛徽弦,遂以習射。 九月,繕五兵,習戰(zhàn)射,以防寒凍窮厄之寇。,陶望樓,庭院畫像磚,豪強士族與中央集權政府之矛盾,1. 對人口的爭奪,豪強士族與中央集權政府之矛盾,二、曹魏時期的屯田制與戶調式,“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 “土業(yè)無主,皆為公田”。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咸陽。 軍力合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于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
12、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漢 曹操蒿里行,二、曹魏時期的屯田制與戶調式,曹魏的屯田制分為軍屯和民屯兩類。,軍屯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現役軍人屯田,這是沿襲漢代的做法,隨宜開墾,且耕且守。,三國志夏侯憞傳 “復領陳留、濟陰太守時大旱,蝗蟲起,憞乃斷太壽水作陂,身自負土,率將士勸種稻?!?晉書 宣帝紀司馬懿 “遷為軍司馬,言于魏武曰:箕子陳謀,以食為首。今天下不耕者蓋二十余萬,非經國遠籌也。雖戎甲未卷,自宜且佃且守。魏武納之。”,二、曹魏時期的屯田制與戶調式,士家必須世代服兵役,他們的子弟被稱作“士息”,有些士息在年幼時就得為官府備宿衛(wèi),成丁以后就要被國家征發(fā),正式當兵。,“軍征士亡,考竟其妻
13、子”,一種類型是士家屯田。用于屯田生產的士家包括從征將士的家屬和尚未抽調的后備役兵士。,二、曹魏時期的屯田制與戶調式,第二,漢魏之際,社會動蕩,一般自耕農很難維持生產。屯田制度對農業(yè)生產起了有效的保障作用。,第一,使勞動者與土地相結合,有利發(fā)展生產。,民屯的基層組織是屯,每屯的生產者大約五十人。,二、曹魏時期的屯田制與戶調式,第四,為搞好屯田生產,統(tǒng)治集團開始注意到水利灌溉事業(yè)。,第三、和自耕農相比較,屯田客所受地租剝削雖重,但徭役卻要輕一些,這種情況對屯田上的生產有利。,二、曹魏時期的屯田制與戶調式,曹操在建安九年(204年) 頒布田租戶調令: “其收田租畝四升,戶出絹二匹、綿二斤而已,他不
14、得擅興發(fā)??叵嗝鳈z察之,無令強民有所隱藏,而弱民兼賦也?!?三、兩晉南朝的占田制,占田和課田:晉書食貨志稱:“男子一人占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其外丁男課田五十畝、丁女二十畝、次丁男半之,女則不課?!?所謂占田,是國家規(guī)定每個平民在法律上可以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額。 所謂課田,即課稅之田,實際上不管每個人占有土地多少,都要依此定額納租。,三、兩晉南朝的占田制,戶調式:晉書食貨志稱;“丁男之戶,歲輸絹三匹,綿三斤,女及次丁男為戶者半輸。其諸邊郡或三分之二,遠者三分之一。夷人輸賨布,戶一匹,遠者或一丈。遠夷不課田者輸義米,戶三斛,遠者五斗,極遠者輸算錢,人二十八文。”,一、北朝的均田制,“中原蕭條,
15、千里無煙”。,“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分徙吏民及工伎巧十萬余家以充京都,各給耕牛,計口授田”,第二,在官吏受田方面,唐代的規(guī)定比前代更完備,凡有官、勛、爵者,均可獲得數量可觀的能夠繼承和買賣的永業(yè)田。,一、受田對象跟前代有所不同。即寡妻妾以外的一般婦人,官戶以外的一般奴婢、部曲及耕牛都不受田,而增加了僧、尼、道士、女冠和工商業(yè)者的受田。,第三,唐代田令對土地買賣的限制進一步放松。,第二,租庸調前提是農民對土地的比較穩(wěn)定的占有。,第一,就唐初情況而言,不管擁有多少土地,都要以丁口為單位交租庸調,實際上是一種以人口為稅基的直接稅。,第三,在唐前期的財政收入中,租庸調占了絕對優(yōu)勢的比重
16、,是其財政收入的主要內容。 “國防軍計,并仰丁口。”,第一,這一階段處于中國古代社會的私有化時期,私有地權不斷被肯定,國有色彩不斷減弱。,授田制是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第二階段,第二,自兩漢以來都是“頃畝而稅”,就是以丁口為稅基的稅人, “國防軍計,并仰丁口?!?第三,在稅人的賦稅體系下,土地私有存在充分的發(fā)展空間。,1、安史之亂中北方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口大批流失。,“科斂之名凡數百,廢者不削,重者不去。新舊仍積,不知其涯”。 舊唐書卷118 楊炎傳,2、安史之亂以后,軍閥割據局面漸次形成,政府無法對戶籍進行有效的控制,按丁征收的租庸調難以維持。,兩稅法實施之背景,王梵志詩 貧窮田舍漢 貧窮田舍漢
17、,菴子極孤棲。兩共前生種,今世作夫妻。婦即客舂搗,夫即客扶犁。黃昏到家里,無米復無柴。男女空餓肚,狀似一食齋。里正催庸調,村頭共相催。幞頭巾子露,衫破肚皮開。體上無禈绔,足下復無鞋。丑婦來惡罵,啾唧搦頭灰。里正被腳蹴,村頭被拳搓。驅將見明府,打脊趁回來。租調無處出,還需里正倍。門前見債主,入戶見貧妻。舍漏兒啼哭,重重逢苦災。如此硬窮漢,村村一兩枚。,在租庸調收入日益減少的情況下,唐朝政府的兩種附加稅戶稅(按戶等納錢)和地稅(畝征二升,初用于備荒)所得收入漸多,到安史之亂以后地位越發(fā)重要。,唐德宗建中元年(780)正月 廢租庸調制,頒行兩稅法,兩稅法實行后,百姓負擔的賦稅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
18、為谷物,按田畝多少征收。另一部分為稅錢,按戶等高下征收。,“人之貧富不齊,由來久矣。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襲世資,家累千金者,乃薄賦之;又有年齒已壯,而身居貧約,家無置錐者,乃厚賦之,豈不背謬?”,唐中葉以后“法制墜壞,田畝之在人者,不能禁其買易,官授田之法盡廢,則向之所謂輸租調者,多無田之人矣,乃欲按畝征之,令其與豪富并者一例出賦,可乎?” 馬端臨文獻通考,文獻通考自序 “隨田之在民者稅之,而不復問其多寡,始于商鞅;隨民之有田者稅之,而不復視其丁中,始于楊炎。三代井田之良法壞于鞅,唐租庸調之良法壞于炎。二人之事,君子所羞稱,而后之為國者,莫不一尊其法,一或變之,則反至于煩擾無稽,而國與民俱受其病
19、,則以古今異宜故也?!?自中唐兩稅法起,中國古代社會的賦稅制度進入了第三個階段,一是自兩稅法到攤丁入畝,完成了以土地為稅基的賦稅體系的構建。,二是在這一階段,間接稅如工商稅收在國家財賦收入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國計軍防,并仰丁口”的局面被打破后。,一、宋元土地與賦役制度的基本狀況,“富室連我阡陌,為國守財爾。緩急盜賊竊發(fā),邊境擾動,兼并之財樂于輸納,皆我之物” 王明清:揮塵錄 “公卿大臣之占田或千頃而不知止”。 都官集,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南宋“今郡縣之間,官戶田居其半。” “權貴之奪民田有至數千萬畝,或綿亙數百里?!?明 代,張居正改革與一條鞭法,“私家日富,公室日貧,國匱民窮,病實在此”。
20、張文忠公全集 “豪民有田不賦,貧民曲輸為累,民窮逃亡,故額頓減”。 明史紀事本末,“飛灑”、“詭寄”,張居正改革與一條鞭法,明史食貨志記載: “一條鞭法者,總括一州縣之賦役,量地計丁,丁糧畢輸于官。一歲之役,官為僉募,力差則計其工食之費,量為增減;銀差則計其交納之費,加以增耗。凡額辦、派辦、京庫歲需、存留、供億諸費,以及土貢方物悉并為一條,皆計畝征銀,折辦于官。故謂之一條鞭?!?張居正改革與一條鞭法,第一,賦役合并。,第二,役歸于地,計畝征收。,第三,田賦、徭役并為一條后,皆“計畝征銀”。,第五,賦銀征收由官府直接辦理,即“折辦于官”,第四,過去由戶丁承擔的催征、解送等一切力役一概免除,由官府
21、雇人充役。,張居正改革與一條鞭法,首先,一條鞭法簡化了賦役的征收手續(xù),客觀上起了均平賦役、推動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作用。,江西吉安府志 “數繁役重,力且不勝。況以民事官,入役之初,常例費已不貲,而責辦于上,需求于下,有編一兩而費至十倍、百倍、數百倍者??鄻凡痪?。于是豪民巧為規(guī)避,戶之低昂,吏得私易之,而低者反昂,昂者反低,民之窮困,十戶而九”。,“一分為十則役輕,征價于官則民便,輕重通融,苦樂適均,則差平,吏不得持低昂之柄,是宜乎萬口稱便矣”。,“大都茲法之行也,利于下,不利于上;利于編氓,不利于士夫;利于閭閻,不利于市胥”。,張居正改革與一條鞭法,其次,一條鞭法實行賦役折銀征收的方式,適應了明中葉
22、以后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客觀現實,促進了商品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第三,一條鞭法是中國封建賦役史上繼兩稅法之后又一重大發(fā)展,推進了中國封建賦役制度的進步。,經歷了兩千年的土地兼并,中國社會的地權關系仍然比較分散。,第二,土地私有的日益發(fā)展與土地買賣的頻繁。,第一,大土地所有者的多元化與非身份化。,第三,中國古代的家產繼承制度是諸子的平均繼承。,第四章 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與農業(yè)生產技術的發(fā)展,西漢鐮刀,遼代鐮刀,明代鐮刀,西漢犁,遼代犁,宋代鐵鋤,西漢鋤頭,中國歷史人口增長曲線,亞洲人口密度圖,第六講 國脈民生|中國古代農耕區(qū)的擴展與農業(yè)地理,中國古代人口變化圖,第六講 國脈民生|中國古代農耕區(qū)的擴展與農業(yè)
23、地理,農業(yè)生產技術包括農業(yè)耕作技術、水利灌溉技術與農產品加工技術,其基點應當是農業(yè)耕作技術。中國古代農業(yè)耕作技術的最突出特色便是精耕細作 。,生產工具改進、土地開發(fā)利用、耕作制度發(fā)展、作物品種改進。,手工業(yè)生產技術的實用性是究其然,不究其所以然 ,而且有很強的保守性。,第四章 中國古代農業(yè)經濟與農業(yè)生產技術的發(fā)展,第五章 工商貨幣政策的沿革,第一,抑商政策。,第二,官營政策。,第三,壟斷政策。,第五章 工商貨幣政策的沿革,“工商食官”是殷周奴隸制時代國家實行工商業(yè)全部官營的制度。,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私營手工業(yè)、商業(yè)迅猛發(fā)展。在春秋時期,私營工商業(yè)與國家政權基本上處于一種聯(lián)合的狀態(tài)。,私營工商業(yè)與封
24、建政權在經濟、政治、軍事,直至整個封建等級結構秩序上,都發(fā)生了激烈的矛盾,,魏國李悝 “平糴法”,齊國管仲 “官山?!?西方的秦國,比較徹底地實行了一套完整的、反映新興地主階級政權利益的新工商業(yè)政策,其創(chuàng)制者就是商鞅。,第五章 工商貨幣政策的沿革,1、“使商無得糴,農無得糶。”,2、“重關市之賦”,5、獨占山澤之利,實行鹽鐵專賣,即所謂“顓川澤之利,管山林之饒”。,3、造成“農逸而商勞” 的聲勢,4、“食貴,糴食不利”,西漢二百余年,以武帝期為界,前后之歷史狀態(tài)差異極大。漢初之六十余年間,其歷史狀態(tài)具有相當的獨特性,而此種獨特性,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戰(zhàn)國末年以及秦楚漢間歷史特征的延伸。 后戰(zhàn)國時代
25、、馬上天下 李開元漢帝國的建立與劉邦集團,秦以郡縣治東方,用秦吏秦法“經緯天下”,移風“濯俗”,結果激起東方社會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現得最激烈,齊人、趙人次之,其間包含著區(qū)域文化的差異與沖突。而在劉邦重建帝業(yè)的過程中,這種區(qū)域文化的差異與沖突又一次顯現出來,且仍以楚、齊、趙三地最為明顯。由此我們看到,在東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戰(zhàn)國時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況下,劉邦建立漢家帝業(yè),一方面必須“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須尊重東方社會之習俗,特別是楚、齊、趙人之俗。這是歷史對劉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的深層背景。 郡國并行的本質可能是東西異制,主要意義則是允許或默許東方王國不用漢法
26、,從俗而治。 陳蘇鎮(zhèn)漢代政治與春秋學,經濟放任、自由競爭,政治問題,意識形態(tài)問題,社會問題,經濟問題,5實行酒類專賣,增加壟斷收入,1多次改革幣制,確立五銖錢法,4創(chuàng)辦均輸制度,建立平準機構,2實行算緡告緡,排抑富商大賈,3實行鹽鐵專賣,推進官營壟斷政策,中國經濟的重心經歷了由東到西、又由西返東、再進而南下的過程。,夏,夏:中心地區(qū)在豫西嵩山附近。,1關中經濟區(qū),“關中自沂、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植五谷”。,2中原經濟區(qū),“好稼穡,雖無山川之饒,能惡衣食,致其蓄藏”. “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民好蓄藏”.,3齊魯經濟區(qū),齊魯地區(qū)的土壤
27、多鹽堿地、砂質地,還有灰棕壤,不宜五谷,“宜桑麻”。從姜尚初封于齊開始,就“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4燕代經濟區(qū),半農半牧區(qū),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蓏lu蠃lu 蛤g ,不待賈而足,地勢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z 窳y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5江淮經濟區(qū),三國,唐,北宋,南宋,3南方地區(qū)在國家財政中已占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發(fā)軔于東漢末年,到北宋時期完成,對中國古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南方戶口超過北方,戶口分布重心南移完成。,2南方的農業(yè)、手工業(yè)和商業(yè)全面超過北方。,3農業(yè)生產技術的提高。
28、,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1江南地區(qū)長期的相對穩(wěn)定。,2南方人口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北方人口的大量南遷。,4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北宋初年兩次氣候變冷是促進經濟重心南移的重要環(huán)境因素 。,3經濟重心的南移使全國經濟發(fā)展格局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經濟重心南移的影響,1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帶動了中國古代文化重心的南移。,2使中國古代后期各王朝的財政經濟重心與政治軍事重心分離,提高了漕運在各王朝中的政治地位。,元,明,清,3中國古代經濟區(qū)域的變遷過程同時又是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分離過程。,中國古代經濟區(qū)劃變遷的基本趨勢,1中國古代經濟區(qū)域的變遷過程同時也是中國古代經濟區(qū)域的不斷拓展過程。,2中國古代經濟區(qū)域的變遷
29、過程同時也是經濟中心多元化的過程。,唐,清,3 經濟貿易交流與交通的發(fā)展是影響經濟區(qū)劃變遷的重要因素。,影響經濟區(qū)劃與經濟重心變動的主要因素,1自然環(huán)境對經濟區(qū)劃與經濟重心變動的影響。,2不同類型的人群的流徙直接影響著經濟區(qū)劃的變遷,4 技術進步影響著經濟區(qū)劃的變遷。,5政治對經濟區(qū)劃變遷的影響是廣泛而持久的。,第一節(jié) 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馬克思定義資本主義是一種新的生產方式,這種新的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是擁有貨幣資本的企業(yè)主使用雇傭勞動從事價值生產,并攫取盡可能多的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初始形態(tài)即資本主義的萌芽。,一方面部分富裕起來的生產者、商人和高利貸者手中積累起大量的貨幣財富,并以
30、這種貨幣的權力購買生產資料,同時購買勞動力進行商品生產,以實現資本增值,從而使貨幣財富轉化為產業(yè)資本,擁有貨幣財富的企業(yè)主成為資本家。,另一方面勞動者從封建的人身依附關系下解放出來,變成自由人,而同時又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只能把自己當作商品,靠出賣勞動力賺取工資生活。,第一,生產力的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的歷史條件應包括以下四點:,第二,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第三,勞動力要素市場的形成。,第四,貨幣資本的積累。,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購機一張,織諸色纻帛,備極精工,每一下機,人爭鬻之,計獲利當五之一,積兩旬復增一機,后增至二十余,商賈所貨者,常滿戶外,尚不能應,自是家業(yè)大饒。后四祖繼業(yè)
31、,各富至數萬金?!?松窗夢語,“大戶張機為生,小戶趁織為活。每晨起,小戶百數人,嗷嗷相聚玄廟口,聽大戶呼織,日取分金為饗飧計。大戶一日之機不織則束手,小戶一日不就人織則腹枵,兩者相資為生久矣”。 蔣以化:西臺漫記卷4,紀葛賢事,石門鎮(zhèn)油坊約20家,每坊需要勞動力數十人,由于鎮(zhèn)民少, “募旁邑為傭”。 “其就募者,類赤身無賴,或髡鉗而匿名逃罪者,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康熙石門縣志卷7,紀文,廣東韶惠等山區(qū),每山起爐,少則五六座,多則一二十座,每爐聚集二三百人,在山掘礦,煽鐵取利 “山主、礦主利其租稅,地鬼總小甲利其常例,土腳小民利其雇募”。 嘉靖廣東通志卷30,鐵冶,一、資本主義萌芽對傳統(tǒng)經濟
32、的侵蝕,首先是對傳統(tǒng)的勞動制度形成一定的沖擊。,其次是對封建經濟關系的沖擊。,再次是資本主義萌芽對封建官營手工業(yè)的沖擊。,二、傳統(tǒng)經濟結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抑制,中國古代經濟與政治具有多元性與兼容性。,中國傳統(tǒng)經濟與政治具有變通性與適應性。,二、傳統(tǒng)經濟結構對資本主義萌芽的抑制,傳統(tǒng)經濟是一種保守的、惰性的力量,由于它的兼容性允許資本主義萌芽出現甚至有一定的發(fā)展;但又由于它的穩(wěn)定性和強大,致使資本主義萌芽很難成為普遍發(fā)展的生產關系而受到扼制、摧殘。,一個先進的經濟體可能變得落后,一個進步的社會可能失去活力。其根源在內部,即取決于經濟結構和經濟制度是否合理和有效率,以及是否有制度創(chuàng)新與變遷機制。,一、中國古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基礎知識點更新的試題及答案
- 西北大學《診斷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4-2025學年貴州省黔東南州凱里六中學初三全真四模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中畢業(yè)班第三次診斷性測試語文試題試卷含解析
- 湖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數字影像合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店鋪轉讓合同范本】商業(yè)轉讓合同模板
- 寵物營養(yǎng)對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及試題答案
- 張家口市陽原縣文職輔警招聘考試真題
- 學校食堂等集中用餐單位落實“日管控 周排查月調度”風險防控機制指引(試行)
- 2025年全國愛衛(wèi)生日健康教育宣傳主題班會課件
- 中式烹調師初級試卷
- 高考倒計時60天課件
- 幼兒園繪本故事:《十二生肖》 課件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學3-6年級英語單詞表-可直接打印
- 機電安裝總進度計劃橫道圖
- 起重吊裝作業(yè)安全綜合驗收記錄表
- 園林綠化工程監(jiān)理實施細則(完整版)
- 夢想(英語演講稿)PPT幻燈片課件(PPT 12頁)
- 中國聯(lián)通員工績效管理實施計劃方案
- 法院刑事審判庭速裁庭廉政風險防控責任清單
- IEC60335-1(中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