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考點突破每日一練(57)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應用動力學和能量觀點分析多過程問題(含解析)_第1頁
2019年高考物理考點突破每日一練(57)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應用動力學和能量觀點分析多過程問題(含解析)_第2頁
2019年高考物理考點突破每日一練(57)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應用動力學和能量觀點分析多過程問題(含解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名校名 推薦考點突破每日一練( 57)運動的合成與分解、應用動力學和能量觀點分析多過程問題1. 如圖所示,長為l 的直棒一端可繞固定軸o 轉動,另一端擱在水平升降臺上,升降平臺以速度 v 勻速上升,當棒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 時,棒的角速度為 ()v sinb.va.l coslv cosd.vc.l sinl2小船橫渡一條兩岸平行的河流,船本身提供的速度( 即靜水速度 ) 大小不變、船身方向垂直于河岸,水流速度與河岸平行,已知小船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則()a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b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大c無論水流速度是否變化,這種渡河方式耗時最短d該船渡河的時間會受水流速度變化的影響3如圖所示,

2、 ab桿以恒定角速度繞a 點轉動,并帶動套在水平桿oc上的質量為m的小環(huán)運動,運動開始時,ab桿在豎直位置,則小環(huán)m的加速度將 ( 重力加速度為g)()a逐漸增大b先減小后增大c先增大后減小d逐漸減小4有一種地下鐵道,站臺的路軌建得高些,車輛進站時要上坡,出站時要下坡, 如圖所示 設坡頂高度為h,坡頂 a 到坡底 b 水平間距為l1,坡底 b 到出站口 c間距為 l2 . 一質量為m的機車由坡頂a 開始無動力下滑,到達坡底b 時,機車發(fā)動機開始工作,到達出站口c 時,速度已達到正常速度v. 若機車與各處軌道間動摩擦因數均為 ,且忽略機車長度,求:(1) 機車到達斜坡底端 b時的速度大小 v1;

3、(2) 機車到達出站口時,發(fā)動機做了多少功;(3) 請簡要說明,站臺軌道比運行軌道略高一些的優(yōu)點- 1 -名校名 推薦參考答案1 ac 從軌跡曲線的彎曲形狀上可以知道,小船先具有向下游的加速度,小船后具有向上游的加速度,故水流是先加速后減速,即越接近河岸水流速度越小,故a 正確, b 錯誤由于船身方向垂直于河岸, 無論水流速度是否變化, 這種渡河方式耗時最短,故 c 正確, d錯誤 2 a 經過時間t,角為 ,則的長度為h,則ab桿上點繞a點的線速度oabtamcos tmhv cos t . 將小環(huán) m的速度沿 ab桿方向和垂直于ab桿方向分解,垂直于ab桿上分速度等于 m點繞 a點的線速度

4、v h;因 cos t 隨 t 減小,v,則小環(huán) m的速度 v cos t cos t2并且變化越來越快;故說明速度增大得越來越快;故加速度逐漸增大3 d 棒與平臺接觸點的實際運動即合運動方向是垂直于棒指向左上,如圖所示,合速度vv. 所以 d正實 l,沿豎直向上方向上的速度分量等于v,即 lsin v,所以 lsin確 124 (1) 2gh 2 gl1(2) 2mv mg( l1 l2) mgh(3) 機車進站時,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儲存起來,出站時,將這些重力勢能釋放出來變成動能,減少能量的消耗解析 (1)機車由 a 到 b 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12mgh ff l 2mv1又 f mgcos mgl1222 2, l h lfh l11可得 v 2gh 2 gl11(2) 機車由 b 到 c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1212w mgl2 2mv 2mv112解得 w2mv mg( l1 l2) mgh(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