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要點提示 第一章 在文章最后面第二章 1霍維茨在解釋心理治療中來訪者的變化時如何產生是強調指出,這種關系是通過人際關系中那些支持性的因素而產生的,他把這種關系稱為治療的聯(lián)盟。這種聯(lián)盟的建立是為了幫助來訪者以更為合適的方式思考,行事。通過這種聯(lián)盟的內化,來訪者可以嘗試去改變自己。 2.治療聯(lián)盟內化的過程:積極的情緒體驗;自尊心的提高;移情式的改進;認同作用。 3.治療關系的特征:獨特性,客觀性與主觀性的統(tǒng)一,專業(yè)限制。 治療關系的影響因素: 4共情:設身處地從來訪者的參照標準去體會其內心感受領悟其思想,觀念和情感,從而表達對來訪者情況的準確理解的一種態(tài)度和能力。伊根把共情分為
2、兩種:初級的共情和高級的準確的共情。 5.準確的共情反應步驟:(1)治療者從來訪者內心的參照體系出發(fā),設身處地地體會來訪者的內心世界(2)以言語準確的表達對來訪者內心體驗的理解(3)引導來訪者對其 感受作進一步的思考。 6積極關注:積極關注是一種共情的態(tài)度,是指治療者以積極地態(tài)度看待來訪者。注意強調他們的長處,即有選擇地突出來訪者言語及行動中的積極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積極因素。能夠使來訪者的生活產生積極的變化。 7.尊重和溫暖:尊重來訪者要求治療者能接受對方,能容忍甚至接受對方的不同觀點,習慣等。溫暖是治療者對來訪者的主觀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它不是能以語言來表達的,而是以某些人類交往中最基本的成分來表現(xiàn)
3、的。溫暖要求治療者把組成他自身態(tài)度的每一天成分都動員起來,以表現(xiàn)對來訪者的關心。 8真誠可信:要開誠布公地與來訪者交談,直截了當表達你的想法,而不要讓來訪者去猜測你的談話的真實含義或去想象你所做的一切是否提供了什么特別的信息。 9.與治療關系有關的其他影響因素:1)具體化(一是澄清具體事實,二是搞明白來訪者所說的詞匯的具體含義。具體化決定著治療的質量,也影響著治療關系的建立,因為只有真正理解對方的經歷,處境,感情等,才有可能達到共情的境地)2)即時化(鼓勵來訪者更多的自我暴露,也是促進他們與治療者進行更為開誠布公的交流)3對峙:艾維說對峙時指出存在于各種態(tài)度,思想,行為之間的矛盾。穆哥特伊德認
4、為對峙涉及3)中類型的矛盾:來訪者的真實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間的差異,來訪者思想,感受與其實際行動之間的差異,來訪者想象的世界與治療者所看到的真實的世界之間的差異。貝倫森體驗式,教導式,強力式,微弱式和鼓勵式5種不同類型的對峙。 10伊根對峙的方式:對峙應該在高級準確的共情基礎上進行,否則對峙就可能是無效的甚至對治療是有破壞作用的,其次,治療者對對峙的應用應是試驗性的,這一點在治療的最初階段尤為重要,第三,對峙是涉及來訪者本人以及治療者對來訪者進行幫助的交流方式之一,其中先決條件是對峙者之間已建立某種程度的相互關系,第四,對峙應以逐步接近的方式進行,這樣可以使來訪者有機會同化治療者所說的東西,是對
5、峙更為有效。艾維等人把積極關注,尊重與溫暖,真誠以及具體化等都看作是達到共情的核心條件。 第三章1.收集材料會談是會談的最基本形式,收集資料會談就是要了解來訪者都有哪些需要幫助的問題,會談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要收集與來訪者問題有關的資料和信息。診斷式會談的目的首先是要區(qū)分來訪者是我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什么是對方的主要問題。心理咨詢式會談是要幫助來訪者產生某種改變,這類會談本身就可以起到影響來訪者使之產生改變的作用。 2.傾聽的技巧: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鼓勵和重復語句,說明語句,對情感的反映,總結。 3.開放式問題:運用什么,怎么,為什么等詞在內的語句發(fā)問。雖然,開放式問題給來訪者的回答一較大
6、的自由度,雖然開放式問題可能會得到不同來訪者千百不同的答復,但開放式問題的目標都始終趨向于來訪者問題的特殊性。開放式問題的注意,應發(fā)展良好的治療關系,有些問題應注意語氣的運用,以免顯得咄咄逼人。有些來訪者雖然表面上對問題一一作答,但肯其內心思想與活動仍有很大程度的保留。 4.封閉式問題:以是或者不是,有或者沒有,對或者不對提問。這類問題在會談中具有收集信息,澄清事實,縮小討論范圍,使會談能集中探討某些特定的問題等功效。封閉式問題也可以幫助治療者把來訪者偏離某主要問題的話頭牽引回到正題上。所謂適當就是不要過多的采用這類問題而僅在必要時應用。因為沒有人愿意自己在會談中處于被動回答的地位,所以封閉式
7、問題的采用如果超過一定的限度,就有可能對治療關系產生破壞性影響。 5.鼓勵和重復語句:鼓勵是指對來訪者所說的話簡短的重復或僅以某些詞語如嗯,奧,是這樣,或后來呢來鼓勵對方進一步講下去或強調對方所講的某部分內容。鼓勵是一種積極地方式,它能使來訪者了解到治療者在認真地聽他講話,并希望他繼續(xù)講下去。以重復語句作為鼓勵對方的一種反應,是一種很有效力的反應方式,這可以表明治療者對來訪者所說的話中關鍵詞語的注意。在運用鼓勵語句的同時,治療者還要注意自己身體語匯的運用。專注的神情和傾聽的姿勢對對方的談話也是一種無聲的鼓勵,而點頭所表示的含義就更為明確了。 6.說明語句:這就是對來訪者在談話中所講的主要內容及
8、其思想的實質進行復述,就是對其談話進行實質性的說明。治療者的說明語句也給來訪者以重新解釋自己的思想機會,同時也是其重新探索自己的問題,重新思考事物之間的關系及深化所談話題的內容的機會。 7.對情感的反映:你覺得,你心里感到,運用這一反應技巧要求咨詢者自身必須對人類豐富的情感有較好的認識,要能夠比較準確的定義某些常見的情緒情感。 8.總結:總結就是把來訪者所談所講的事實,信息,情感,行為反應等經過治療者分析綜合后以概括的形式表述出來??偨Y可以說是會談中治療者傾聽活動的結晶。 9.解釋:運用某一理論來描述出來訪者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原因、過程、實質等。解釋被認為是面談技巧中最復雜的一種。 解釋有兩
9、種,一種是來自各種不同的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理論,另一種則是根據(jù)治療者個人的經驗,實踐與觀察得出的。心理分析式解釋,行為治療式的解釋,認知治療式解釋。 10.指導:指導被人們認為是最有影響力的技巧,就是告訴來訪者做某事,指導最直接的形式是治療者讓來訪者干某些事或說某些話,或以某種方式行事。有:指導言語改變,特殊的建議或指示,自由聯(lián)想式的指導,角色行指導,訓練性指導。角色扮演是指讓來訪者扮演自己當時的情況,治療者或治療小組的其他成員再進一步給予指導。 11.忠告與信息:治療者借助為來訪者提供建議,給予指導性的信息,或為其提供具有指導意義的思想觀點。 12.自我暴露:焦若德提出,意思是指把自己個人的
10、有關的信息講出來,使別人知道這樣一個過程。自我暴露的兩種形式,一種是想來訪者表明自己在治療會談當時對來訪者言行問題的體驗,一種是告訴對方自己過去的一些有關的情緒體驗及經歷經驗。 13.反饋:是指治療者為來訪者提供自己或他人會怎樣看待來訪者的問題的特殊信息,應用反饋技巧的目的是幫助來訪者開始拓展眼界,看看其他人是怎么樣想。怎么處理同類事情的。 14.邏輯推理:是治療者根據(jù)來訪者所提供的有關信息,運用邏輯推理的原則,引導來訪者認識其思維及行動可能引出的結果。 15.影響性總結:這樣做有利于會談雙方對此次會談的情況有更為清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來訪者抓住會談要點。加深對其在會談中所學到得東西的印
11、象。 16.會談中的非言語技巧:目光接觸與身體語匯,其他非言語的技巧。停頓的三個作用:留下言語的韻味,求的同意領會,加強聽者的緊張狀態(tài),這實際上是讓對方參與其中的藝術。 某些基本技巧的實踐練習:對于好的聽眾與不好的聽眾的觀察,會談的實踐練習。 17.非言語行為的觀察技術:伊根認為,一個有效的治療者應學會傾聽和理解下列非言語行為,軀體行為,面部表情,聲音特證,自發(fā)的生理反應,個人的生理特征,個人的總體印象。 18.卡瓦納德3種沉默形式:創(chuàng)造性沉默,自發(fā)性沉默,沖突性沉默。 第四章1.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特征:1存在思維障礙,最常見的是妄想,妄想是指病人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錯誤的判斷和推理。
12、2存在思維聯(lián)想障礙和思維邏輯障礙,前者表現(xiàn)為話講了半天,中心松散或無主題,后者表現(xiàn)為概念混亂和奇怪的邏輯推理。3感知覺障礙,幻覺,幻聽和幻視。4情感方面障礙,對人冷漠。精神分裂的病人,從不主動求醫(yī),除非家人,親友送來看病,他們對自身的疾病狀態(tài),沒有自知力,這一點與神經癥病人迫切求醫(yī)的情況迥然不同。 2.躁狂抑郁癥病人:當病人處于躁狂狀態(tài)時,表現(xiàn)為情緒高漲,始終很快活,談笑風聲,他們覺得腦子變得好使了,比平常聰明多了,可以在短時間內學出大量信件,文章 第 12 頁 階段的機能,這些作用一旦被保存下來還會發(fā)展出某些有用的機制c,價值的條件作用越是深深植根于自我概念和其結構之中,它們就越難以改變,這
13、是因為要改造它們,必將產生由于意識到自我概念與經驗體驗的不一致而導致焦慮。d,價值的條件化對個體來說具有使個體價值感下降的作用,這是使得個體很少有足夠的勇氣承認和面對他自身的矛盾之處 3,自我概念與心理治療:有關自我概念的理論前提柿認為人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實現(xiàn)的傾向。這種實現(xiàn)的傾向不僅要在生理心理上維持自己,而且要不斷增長發(fā)展自己。有關自我概念的理論把自我和自我概念做了區(qū)別,自我概念使人們對自己的主觀知覺和認識。當自我與自我概念的實現(xiàn)傾向一致時,人就達到一種理想狀態(tài),即達到自我實現(xiàn)。自我得到的經驗體驗與自我概念沖突矛盾時,自我概念受到威脅就產生了恐懼,通過防御機制否定和歪曲自身經驗體驗。當經驗體
14、驗與自我不一致有可能被意識到直覺到時,焦慮就產生了。一旦防御機制失控,個體就會產生心理失調。自我概念與自我經驗的不一致主要源于自我概念受到外部環(huán)境因素影響,個體把他人的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價值標準。 第二節(jié) 以人為中心的治療過程與方法 一 治療過程 1,來訪者前來求助2,治療者向來訪者說明咨詢與治療的情況:要向對方說明,對于他所提的問題,這里并無解決的答案,咨詢與治療只是提供一個場所或一種氣氛,幫助來訪者自己找到某種答案或自己解決問題。3,鼓勵來訪者情感的自由表現(xiàn):治療者必須以友好的誠懇的接受對方的態(tài)度,促進對方對自己情感體驗做自由表達。4,治療者要能夠接受認識澄清對方的消極情感。:這是困難同時
15、也是微妙的一步,治療者接受對方了對方的這種信息必須對戲有所反應。5,來訪者成長的萌動6,治療者對來訪者的積極的情感要加以接受和認識:對來訪者的積極情感,如同對其消極情感一樣,治療者應給與接受,但不與贊揚,也不加入道德評價。7,來訪者開始接受真實自我8,幫助來訪者澄清可能的決定即應采取的行動。9,療效產生10,進一步擴大療效11,來訪者全面成長12,治療結束 二 非指導的治療方法 1,非指導的治療認為來訪者有權為自己的生活做出選擇,重視個體心理上的獨立性和保持完整的心理狀態(tài)的權利。指導式的治療傾向于來訪者的問題,而非指導性的治療傾向于來訪者,著眼點是促進來訪者的成長。 2, 指導式治療最常用的技
16、術:a提出非常特定的問題b討論說明或提供與問題或治療相關的信息c指出對話的主題,但讓來訪者自行發(fā)揮d向來訪者提出活動方面的建議e確認來訪者談話的主題f列出證據(jù),說服來訪者采取行動的建議g指出需要糾正的問題和條件。 3, 非指導的治療方式常用的談話技巧:a以某種方式確認來訪者表達自己時的情感和態(tài)度b確認和說明來訪者的行為舉止所反應的情感與態(tài)度c指出對話的主題,但讓來訪者自行發(fā)揮d確認來訪者談話的主題e指出非常特定的問題f討論說明或提供與問題或治療有關的信息g根據(jù)來訪者的情況確定會談情境 三 治療者與來訪者的關系 羅杰斯1957年在(治療性人格改變的充分必要條件)一文中提出,治療者應以真誠無條件積
17、極關注和共情態(tài)度對待來訪者。 1,共情式的理解與交流2,真誠的交流 注意事項:a從角色中解放出來b自發(fā)性交流c非防御的態(tài)度d一致性e自我暴露 3,積極關注式交流:尊重來訪者,真誠必須是發(fā)自內心的 四 會談技巧 1,非言語技巧:就是治療者通過自己的面部表情,身體姿勢,目光接觸,語氣語調表明對來訪者的共情,關注與理解。 2,常用的會談技巧:鼓勵,重復及對感情的反應。治療者對來訪者的談話內容的鼓勵和重復及對感情表達的反應不是簡單的回聲式的反應,而是對來訪者談話內容涉及其內心真實的自我體驗方面做有重點的突出或重復,對尚未意識到的或僅有模糊意識的內心感受的深層次挖掘。 4, 來訪者中心的治療會談的一些特
18、殊性成分包括:a完全接受來訪者所體驗到的任何情感思想變化等,對此不作評價b深刻理解來訪者情感和體驗所包含的個人含義c伴隨著來訪者對自身的探究d相信有機體的才智能夠引導治療者和來訪者雙方走向來訪者問題的內核e幫助來訪者充分體驗其情感 第十章 合理情緒治療的理論與方法 第一節(jié) 合理情緒療法(RET)基本理論 合理情緒治療是本世紀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國創(chuàng)建,是認知心理治療中的一種方法,故被稱之為一種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它的基本理論主要是ABC理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知識點 自考必備 第 13 頁 論。 一 合理情緒療法對人本性的看法 歸結如下: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無理性的不合理的,當人
19、們按照理性去思維去行動時,他們就會是愉快的,富有競爭精神以及行有成效的人。2,情緒是伴隨人們的思維而產生的,情緒上或心理上的困擾是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思維所造成的。3,人具有一種生物學的和社會學的傾向性,傾向于存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維和無理性的不合理的思維4人是有語言的動物,思維借助于語言而進行,不斷的用內化語言重復某種不合理的信念就會導致無法排解的情緒困擾。5,情緒困擾的持續(xù)是由于那些內化語言持續(xù)的結果 二 ABC理論 關于情緒障礙的理論是RET的基本理論。這一理論的要點就是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fā)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有經歷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理解和評價所引起的,這一理論就稱作ABC理論。
20、 1, 在ABC理論的模型中,A是指誘發(fā)事件B是指個體在遇到誘發(fā)事件之后相應而生的信念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個體的情緒及行為的結果。該理論指出,誘發(fā)事件A只是引起情緒以及行為反應的間接原因,而B人們對誘發(fā)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才是引起人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得更直接的原因。 2, 人們的情緒及行為反應與人們對事件想法看法有關,在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著人們對一類事件的共同看法,這就是信念。3,埃利斯1962年認為在西方社會具有普遍意義的,通常會導致各種各樣神經癥狀的11種主要的不合理的信念。70年代后,他則進一步把這些主要得不合理的信念歸并為3類,即對自己對他人對自己周圍環(huán)境及事物的絕對要求和信念。
21、三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韋斯勒):絕對化的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 a絕對化的要求 是指人們以自己的意愿為出發(fā)點對某一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發(fā)生或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信念b過分概括化 是一種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的表現(xiàn)c糟糕至極 是一種認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發(fā)生將是非??膳拢浅T愀?,是一場災難的想法 第二節(jié) 合理情緒治療的基本步驟 幫助來訪者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的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給他們的情緒帶來的不良影響,以改變認知為主的治療方式來幫助來訪者減少或消除他們已有的情緒障礙。 1,步驟:a要想來訪者指出其思維方式,信念是不合理的,幫助他們搞清楚他們
22、為什么會這樣做,怎樣就改變目前這樣了的,講清楚不合理的信念與他們的情緒困擾之間的關系,可以直接或間接向來訪者介紹ABC理論b要向來訪者指出,他們的情緒困擾之所以延續(xù)至今,不是由于早年生活影響,而是由于現(xiàn)在他們自身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所導致的。C通過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的方法為主的治療技術,幫助來訪者認清其信念之不合理,進而放棄不合理的信念,幫助來訪者產生某種認知層次的改變。這是治療最重要的一環(huán)。D不僅要幫助來訪者認清并放棄某些特定的不合理的信念,而且要從改變他們常見的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習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信念入手,幫助他們學會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避免重做不合理信
23、念的犧牲品。 2,RET的整體模型為ABCDE,即:A是誘發(fā)性事件B是由A引起的信念C是情緒的和行為的后果D是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E是指通過治療達到新的情緒及行為的治療結果。 第三節(jié) 合理情緒治療的技術方法 在合理情緒治療的過程中,最常用的技術就是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的技術,其次是合理的情緒想象技術,認知的家庭作業(yè)以及為促使來訪者很好地完成作業(yè)而提出的相應的自我管理的方法。 一 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 1,辯論的具體方法(埃利斯):A,質疑式:治療者直截了當?shù)叵騺碓L者的不合理信念發(fā)問B夸張式:這是治療者針對來訪者信念得不合理之處故意提出一些夸張的問題,其落腳點與質疑式提問是一樣的,僅僅是方式上略有區(qū)
24、別。 2, 對辯論方法實施的探討:A,找到不合理的信念,才可有效的進行辯論:尋找不合理信念,可先從ABC模型入手B辯論中的積極提問能促進對方的主動思維:與不合理信念辯論,類似與蘇格拉底以來許多哲學家所用的辯論方法。所謂蘇式回答法,就是使對方說出肯定回答,以簡潔的問題詢問對方,使他不得不回答是,第二句也使他不得不回答是。 3, 運用與不合理信念辯論的方法舉例:治療者更多的工作是在找出來訪者不合理的信念,在辯論中,治療者不采用咄咄逼人式的質疑方式,但仍以質疑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知識點 自考必備 第 14 頁 式提問為主。 二 合理的情緒想象技術(REI) 步驟:A使來訪者再想象中進入它產生過不適應
25、情緒反應或自感最受不了的情境之中,體驗在這種情境下的強烈的情緒反應B幫助來訪者改變這種不適應的情緒反應并體會適度的情緒C停止想象,讓對方講述他是怎么想的,就使自己的情緒發(fā)生了變化的。 三 認知的家庭作業(yè) 1,合理情緒治療的自助量表2,與不合理的信念辯論3,合理的自我分析(RSA) 第十一章 森田療法的理論與方法 森田療法是本世紀20年代初在森田正馬在日本創(chuàng)建 第一節(jié) 森田療法關于神經質癥的論述 一 神經質與神經質癥 1,神經質一詞是森田正馬提出,他認為其癥狀屬主觀問題。癥狀是疑病素質和由他引發(fā)的精神活動過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 2, 神經質癥是森田療法另一代表人物高良武久提出。他認為只有神經質癥
26、才是森田療法的真正適應癥,其癥狀是患者具有某種并非器質性原因造成的癥狀,而是這種癥狀對其正常生活或工作,學習造成障礙。 3, 森田根據(jù)其對神經質的實質的了解,將其分為:A普通神經質:失眠癥,頭痛,頭重,頭腦不清,感覺異常等B強迫觀念癥:社交恐怖,不潔恐怖,疾病恐怖等C發(fā)作性神經質:心悸發(fā)作,焦慮發(fā)作,呼吸困難 二 疑病素質與神經質癥 1,神經質癥患者具有某種共同的特征,這種特征北森田定義為疑病素質,他是神經質癥發(fā)生的基礎。 3, 所謂疑病素質,是一種精神上的傾向性,或稱素質。它是一種擔心患病的精神上的傾向,具有疑病素質的人精神活動內向,內省性強,對自己心神活動狀態(tài)及異常很敏感,被自我內省所束縛
27、,總是擔心自己的心身健康。 三 生的欲望和死亡的恐怖 (一)富于內省,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是人類本性的生存欲的表現(xiàn)。其含義包括:1,希望健康的生存2,希望更好的生活,希望被人尊重3,求知欲強,肯努力4,希望成為偉大的幸福的人5,希望向上發(fā)展。 (二)過高的生存欲望同時伴有對死亡的恐怖,這是導致精神活動的內向型,形成疑病素質。成為神經質癥產生的基礎。 四 神經質癥的主觀性 1,人際關系過敏的牽連觀念:本來與自己無關的事情硬拉到自己身上,并作出于己不利的解釋。 2,主觀性表現(xiàn):A對生的欲望過高,對死亡的恐怖過強,因此把本來正常的現(xiàn)象看做不正常的表現(xiàn)B缺乏客觀的生理基礎 五 適應不安與精神交互作用
28、 1,適應不安:人在自然界中活動,人在人類社會中生存,必然存在某種不安心理,即為能否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生存下去,自身的心理狀況能否適應外界環(huán)境這樣的問題而煩惱,這種不安的心理在人的一生中經常會出現(xiàn),被稱之為。 2,精神交互作用:因某種感覺,偶爾引起對他的注意集中和指向,那么,這種感覺就會變的敏銳起來,而著敏銳的感覺又會越來越吸引注意進一步固定于它。這樣一來,感覺與注意彼此促進交互作用,只是感覺越發(fā)強大起來。 六 精神拮抗與思想矛盾 1,精神拮抗作用:人的精神活動,有一種對應和調節(jié)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類是人體中作用相反,彼此制約,相互調節(jié)的拮抗肌的作用。具體表現(xiàn)是當一種心理出現(xiàn)時,常常有另一種與之相
29、反的心理出現(xiàn)。 2,思想矛盾:是我對“但愿如此”,“必須這樣”的思想愿望和實際情況,即預計的結果相反,因而發(fā)生了矛盾等情況暫定的說法。產生思想矛盾,并最終形成神經質癥狀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人性的實質。 4, 森田療法關于神經質癥的形成機理可概括為:由于疑病素質的存在,在偶然事件的誘因影響下,通過精神交互作用而形成神經質癥狀。造成神經質癥的根本原因則在于想以主觀愿望控制客觀現(xiàn)實而引起的精神拮抗作用加強。 第二節(jié) 森田療法的治療原則 一 “順應自然”的治療原理 順應自然是森田療法最基本的治療原則,這條基本原則包含著下述許多涵義:A順應自然,就應當認識感情活動的規(guī)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厭惡的情感。B順應
30、自然,就要認識精神活動的規(guī)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想法和觀念。C順應自然,就要認清癥狀形成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接受癥狀。D順應自然,就要認清主觀和客觀之間的關系,接受事物的客觀規(guī)律。 二 “為所當為”的治療原理 森田療法把人相關的事物劃分為可控制的事物和不可控本來制的事物兩大類別。可控制的事物是指個人通過自己的主觀意志可以調控和改變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個人意志不能決定的事物。為所當為是對順應自然的治療原則的充實和補充。 A忍受痛苦,為所當為 森田療法認為改變神經癥狀,一方面要對癥狀采取順應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知識點 自考必備 第 15 頁 自然地態(tài)度;另一方面要隨著本來有的生的欲望去做應該做
31、的事情。B面對現(xiàn)實,陶冶情操 第三節(jié) 森田療法的治療方法 森田療法的治療分為住院治療和門診治療兩種方式。 一 住院治療 住院治療分為四期:絕對臥床期,輕工作期,重工作期和生活訓練期。 1,絕對臥床期 這一期間一般為四至七天。有條件的地方可采用單人單間,無條件的地方應注意患者保持安靜。這段期間之內,禁止患者會客、讀書、談話、抽煙、聽收音機等,什么安慰也不進行,除洗臉、吃飯、上廁所之外,應保持絕對臥床、絕對安靜。這一期,主要觀察患者在臥床期內的精神狀態(tài),以便結合病情進行診斷,并通過安靜的修養(yǎng),調整身心的疲勞;其重點在于解除患者精神上的煩悶和苦惱。在期間,患者可能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陷入更加痛苦的狀
32、態(tài),但不能采取任何措施,只能默默的忍受痛苦和煩惱。通常患者住院后,情緒可暫時安定,但隨著終日臥床,會出現(xiàn)各種想法,并懷疑治療的效果和靜臥難以忍耐的情況。繼續(xù)臥床,逐漸出現(xiàn)安靜的傾向,此時,患者可以盡可能的去想去做自己的一切。繼而患者還會出現(xiàn)一種無聊的感覺,總想立即起床干點什么,這就是無聊期,此后,可進入低2期。 2輕工作期 這一期為3至7天時間,此期禁止外出、看書、仍不允許患者與別人過多的交流。夜間臥床時間規(guī)定為7至8小時,白天可在室外做些輕微的勞動或從事工藝活動,以室外活動為主。這些活動以患者自我選擇及治療者指導相結合的辦法確定。一般從第3天開始,可逐漸放寬對患者工作量的限制。從第2期開始可
33、以要求患者利用每天晚上的時間記治療日記。這一階段主要目標柿讓患者逐步恢復體力,通過前面的無聊期,促進其自發(fā)行動的動機,通過較輕作業(yè)的完成使之認識到不注意癥狀。堅持行動與癥狀減輕之間的關系,從而接受癥狀使之自然淡漠。輕作業(yè)期一開始,患者會體驗到一種從無聊中解放出來愉快情緒。但幾天之后,他會感到似乎被愚弄,甚至想放棄治療。這一時期,治療者要指導患者除一天7至8小時的睡眠外,一律不能在躺在床上,其余時間要連續(xù)行動,必須要著手工作而且要堅持實踐 3,重工作期 這一期一般為3 至7天。這期間仍不過問患者癥狀,只讓其努力工作。此期勞動強度、作業(yè)量均已增加。此外,此期間可逐漸讀書,每晚要堅持記治療日記期間目
34、的在于通過努力工作,使患者體驗完成工作后的喜悅,培養(yǎng)忍耐力。在這之中學會對癥狀置之不理,進一步將精神活動能量轉向外部世界。此期仍需要患者順應自然的態(tài)度,從事勞動和各項活動,幫助他以此為基礎體驗工作和癥狀減輕之間的關系, 4,生活訓練期 此期又稱回歸社會準備期,一般為1至2周時間。此期為患者出院做準備。要指導患者回歸社會環(huán)境,恢復原社會角色。無論參加何種社會活動,都要求每晚仍回病房,并堅持記治療日記。其目的是使患者在工作在人際交往及社會實踐中進一步體驗順應自然的原則,為回歸社會做好準備。 二 門診治療 門診治療主要通過治療者和患者一對一的交談方式進行。一般一周一次或兩次,治療者應注意對患者的共情
35、并建立良好的治療的關系。在治療中,治療者應盡可能用提問的方法啟發(fā)患者對問題的理解,而不是過多地采用說服的方式。治療的關鍵是幫助患者理解順應自然的原理。 對門診治療,鈴木知準從另一角度提出了下述治療要點:1詳細的體格檢查一排除嚴重軀體病的可能,消除患者的顧慮。2指導患者接受癥狀而不要試圖排斥它3 囑咐患者不向親友談癥狀,也囑咐親友們不聽、不答復他們的病訴4對人恐怖癥患者不應回避人,要帶著癥狀去參加各種活動。 第十二章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發(fā)展趨向及方法的選擇和思考 第一節(jié) 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的發(fā)展趨向 一 整合的發(fā)展趨向 從心理治療及咨詢者個人來講,趨向于各種方法、理論的兼收并蓄的情況更為突出。
36、 咨詢和治療工作者的理論傾向以折中主義的趨向最為突出。 二 趨向整合的原因 A 不同療法療效相近 B 不同療法各有千秋 C 尋求影響治療成功的共同因素。D現(xiàn)實社會的需要 三 理論與技術方法的整合 心理治療理論與技術方法的整合,特別體現(xiàn)在折中主義治療的興起。折中主義的治療最早是由宋恩所倡導的。宋恩認為任何一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理論或學說均不完全相同,因此提出一種綜合各種理論的包羅萬象的方法,并稱這一方法為折中主義。 四 對于心理咨詢與治療發(fā)展趨向的看法 心理咨詢與治療領域中整合的傾向,反應了人們對于單一理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知識點 自考必備 第 16 頁 論學派的缺陷和不滿,及對其他理論學派長處的正視。對于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各種不同療法的療效的比較表明。各種學派均各有其長處,這使得人們趨向于取長補短,吸收其他學派的方法,改進自己學派的技術??傮w來看,沒有那一種心理治療或咨詢的理論是完美無缺的,也沒有哪一學派所倡導的療法具有最高的效力。理論的不斷完善與方法的不斷改進是咨詢與治療中的自然趨勢。 我國的心理咨詢與治療起步不久,面臨著當代國際心理咨詢與治療趨于整合的新的趨勢,應該來說對我們是十分有利的。對于我國有關人員來說,不僅要認真掌握這一發(fā)展趨勢,而且要特別應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航空運輸合同書
- 公司內部銷售承包合同
- 土地買賣居間服務合同
- 返聘勞務合同
- 工程建設項目委托招標代理合同
- 舊機動車交易合同書
- 影視制作服務版權轉讓合同
- 山東特殊教育職業(yè)學院《口腔解剖生理學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工商學院《機器人學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模具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醫(yī)院培訓課件:《靜脈采血法并發(fā)癥的預防及處理》
- 《修繕學習交底資料》課件
-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復習解答題壓軸題十七大題型專練(范圍:第四、五章)(含答案)
- 單層鋼結構工業(yè)廠房施施工組織設計
- 投資公司組織架構和運作流程
- 筑牢安全防線共創(chuàng)平安校園
- 2024年大學生電子版三方協(xié)議書模板
- GB/T 44619-2024福壽螺檢疫鑒定方法
- 2024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電力工程質量驗收手冊
- 四年級語文下冊 期末復習文言文閱讀專項訓練(一)(含答案)(部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