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法制史法制史 一 法律思想一 法律思想 夏商時期神權法思想 君權神授 神判 恭天行罰 君權神授 神判 恭天行罰 西周時期周公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罰 德的要求 敬天 敬祖 保民 西漢中期至唐董仲舒 德主刑輔 禮刑并用 宋代以后朱熹 明刑弼教 清末沈家本 中體西用 仿效外國資本主義法形式 固守中國封建法傳統(tǒng) 二 中國古代重要的民事立法二 中國古代重要的民事立法 一 西周 禮的精神 親親 尊尊 禮與刑禮與刑 出禮入刑 禮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強調禮有等級差別 貴族官僚在適用刑罰 上有特權 買賣契約 稱為 質劑 質 是買賣奴隸 牛馬所使用的較長的契券 劑 是買賣兵器 珍異之物所使用的較短的契券 契約 借貸契約 稱為 傅別 傅 是把債的標的和雙方權利義務等寫在契券 上 別 在簡札中間寫字 然后一分為二 雙方各執(zhí)一半一分為二 雙方各執(zhí)一半 婚姻締結的原則 一夫一妻 同姓不婚 其生不蕃 附遠厚別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無媒則為 淫奔 六禮 納采 提親 問名 詢問女方生辰八字 納吉 在男方祖廟卜 吉兇 納征 送財禮訂婚 親迎 結婚 今日 提親 定婚 結婚 婚姻 婚姻關系的解除 七出 不順父母 無子 淫 妒 惡疾 多言 盜 竊 父子多賭并盜銀父子多賭并盜銀 主體 符合七出之條 夫家即可休妻之 三不去 有所娶而無所歸 與更三年喪 前貧賤后富貴 契約契約 婚婚 姻與繼承姻與繼承 繼承身份繼承 嫡長子繼承制 財產(chǎn)繼承 秦漢以后 諸子均分 原因 二 宋代 買賣契約分為絕賣 活賣和賒賣 借貸契約 借是使用借貸 貸是消費借貸 不付息的使用借貸稱為負債 付息的 消費借貸稱為出舉 契約契約 與婚與婚 姻繼姻繼 契 約 允許妻子在一定條件下 三年不歸 六年不通問 離婚或改嫁 南宋絕戶立繼承人 分為立繼 夫亡妻在從妻 和命繼 夫妻俱亡從其尊長親屬 承法承法 律律 繼 承 允許在室女 出嫁女享有繼承權 遺腹子與親生子享有同樣的繼承權 三 中國古代重要法典及其特色三 中國古代重要法典及其特色 刑書 刑刑書 刑 鼎鼎 鑄刑書 鄭國子產(chǎn) 第一次 鑄刑鼎 晉國趙鞅 第二次公布成文法 魏國李悝所作 盜法 賊法 體現(xiàn)了 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 的思想 內容 具法 起著 具其加減 的作用 相當于近代刑法典中的總則部分 法經(jīng)法經(jīng) 地位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封建成文法典 為后世封建成文法典的進一 步完善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姓名曹操魏愛吃米 五臺漲肚王乏力 二十當官鞭揍死 十二大罪刑明吏 姓名曹操魏愛吃米 五臺漲肚王乏力 二十當官鞭揍死 十二大罪刑明吏 該律共18篇 姓名曹操愛吃米姓名曹操愛吃米 魏律魏律 將 具律 改為 刑名 置于律首 八議 入律 親故賢能 功貴勤賓 五臺漲肚王乏力五臺漲肚王乏力 準五服制罪 初設御史臺 又稱 泰始律 張斐 杜預為之作注 形成20篇 晉律晉律 在刑名后增加法例律 豐富了刑法總則的內容 二十當官鞭揍死二十當官鞭揍死 北魏律北魏律 該律共20篇 官當 制度 南陳也有南陳也有 鞭 杖入刑 確立死刑復奏 官官當當起源于 晉律 中的 雜雜抵抵罪罪 即用奪爵位 除名籍和免官來抵罪 在 南南朝朝的的陳陳出現(xiàn)了正式的 官當 名稱 北魏律 首次將 官當 制度列列入入法法典典 十二大罪刑明吏 十二大罪刑明吏 12篇 初設大理寺 重罪十條 封建五刑 名例篇置于全律之首 北齊律北齊律 承先啟后的作用 對封建后世的立法影響深遠 開皇律開皇律 規(guī)定了 十惡 確立了封建制五刑 笞 杖 徒 流 死 以勞役刑為主 貞觀律貞觀律 確立了唐律的主要內容和風格 增設了加役流制度 唐律疏議唐律疏議 唐高宗 永徽律 法律解釋解釋與律文同時頒布 稱為 永徽律疏 最高水平最高水平 唐六典唐六典 唐玄宗開元年間制定 首次規(guī)定法官回避法官回避制度 宋刑統(tǒng)宋刑統(tǒng) 歷史上第一部刊印刊印頒行的封建法典 封建法典 最早唐最早唐 大中刑律同類大中刑律同類 以刑統(tǒng)律令格式以刑統(tǒng)律令格式 編敕編敕 具有普遍法律效力 起始于宋太祖 建隆編敕 神宗后 以敕破律 以敕代律 大明律大明律 形成了以名例 吏 戶 禮 兵 刑 工等七篇為構架的格局 明大誥明大誥 一部特別刑法 表達了朱元璋重典治國的思想和主張 家藏一本免罪一等 大清律大清律 例例 乾隆五年完成 以 大明律 為藍本 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 集大成者 清代的 例分為條例 則例 事例 成例等名目 大清會典大清會典清朝康熙 雍正 乾隆 嘉慶 光緒 五朝會典 繼承唐明會典唐明會典 四 中國古代重要的司法原則四 中國古代重要的司法原則 朝代朝代司法原則司法原則 秦朝秦朝以身高以身高確定刑事責任能力 誣告誣告反坐 上請 上請 始于漢高祖 郎中有罪耐以上 請之 到東漢時成為普遍特權 恤刑原則恤刑原則 景帝 年八十以上 八歲以下 及孕者未乳 師 侏儒 當鞠系者 頌系之 親親相隱親親相隱 正式確立于漢宣帝 以卑匿尊免罪 春秋春秋 決獄決獄 論心定罪 志善而違于法者免 志惡而合于法者誅 漢朝漢朝 秋冬行刑秋冬行刑 謀反大逆除外 區(qū)分公罪與私罪公罪與私罪 公罪從輕 類推原則類推原則 舉輕明重 舉重明輕 保辜保辜制度 自首免罪自首免罪 附條件 犯罪未發(fā) 不能 不盡 不實 不適用于越度關 奸 私習天文 折傷人 謀反等重罪 上繳或償還贓物 自新減輕自新減輕處罰 唐朝唐朝 化外人原則化外人原則 同一國籍的按其本國法 不同國籍的按中國法 依法刑訊依法刑訊 刑訊方法 1 使用符合標準規(guī)格的常行杖 2 不得超過三次 每次應間隔 二十天 總數(shù)不得超過二百下 3 拷訊數(shù)滿 被拷者仍不承認的 應當反拷告狀之人 兩類人禁止使用刑訊 1 特權身份 如應議 請 減之人 2 老幼廢疾之人 老幼 分指 70 歲以上 15 歲以下者 唐 三司推事 大理寺卿 刑部侍郎 御史中丞御史中丞 明 三司會審 刑部 大理寺 都察都察 院院 三司使 大理寺評事 刑部員外郎 監(jiān)察御史 都堂集議制 重大死刑案件 折杖法折杖法 反逆 強盜等重罪除外 配役刑配役刑 源于五代后晉天福年間 杖脊 配人 刺面 宋朝宋朝 凌遲凌遲 首用于五代時的西遼 北宋仁宗時使用 神宗熙寧以后成為常刑 南宋 慶元條法 事類 將其作為法定刑 翻異別勘翻異別勘 洗冤集錄 南宋宋慈 世界最早的法醫(yī)學著作 元朝元朝蒙漢異法 蒙古人及宗室的案件由中央大宗正府審理 漢人及南人的案件由刑部審理 從重兼從新原則從重兼從新原則 重其所重重其所重 尊尊 賊盜 錢糧 輕其所輕輕其所輕 親親 風俗 禮教 縣審結笞杖案件 省提刑按察使司審結徒刑案件 軍流以上案件由中央決定 原告就被告 軍民分訴分轄制 廷杖 明太祖朱元璋首用 廠 衛(wèi)廠 衛(wèi)干預司法 明朝明朝 會審 三司會審 刑部 大理寺 都察院都察院 九卿會審 圓審 六部尚書 都察院左督御 史 大理寺卿 通政使司 朝審 三法司會同公侯伯爵 大審 司禮監(jiān) 太審 五年 一次 州縣決定笞杖刑 督撫批復徒刑案件 軍流以上案件由中央決定 清朝清朝 會審 秋審 地方上報的斬監(jiān)候 絞監(jiān)候案件 朝審 刑部判決的重案 京師附近斬監(jiān) 候 絞監(jiān)候案件 結果分為情實 緩決 可矜 留養(yǎng)承嗣 熱審 小滿 立秋 天太熱 笞杖 五 中國古代重要的刑罰和罪名五 中國古代重要的刑罰和罪名 徒刑 徒刑 城旦 舂 五年 鬼薪 白粲 四年 隸臣 妾 三年 司寇 二年 候 一年 恥辱刑 髡 去發(fā) 恥辱刑 髡 去發(fā) 耐 又稱 耐 又稱 完完 留發(fā)去胡須 留發(fā)去胡須 秦 漢 不直不直 故意錯判 失刑失刑 過失錯判 縱囚縱囚 故意隱瞞罪刑 誣告反坐 誣告反坐 刑刑 罰罰 與與 罪罪 名名 唐 六殺六殺 謀殺 故殺 斗殺 誤殺 過失殺 戲殺謀殺 故殺 斗殺 誤殺 過失殺 戲殺 故殺 故殺 沒有預謀 突然起意的故意殺人 無端被人辱罵臨時起意殺人 與謀殺 有預謀的故意殺人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與謀殺 有預謀的故意殺人 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1010 1111 年考年考 斗殺 沒有殺人故意 因斗毆而殺人 斗殺 沒有殺人故意 因斗毆而殺人 買豬肉 因斤兩問題而斗毆殺人 誤殺 誤殺 打斗中誤殺旁人 過失殺 旁人 過失殺 疏忽大意過失或者過于自信過失 六贓 六贓 受財枉法 受財不枉法 受所監(jiān)臨 強盜 竊盜 坐贓 坐贓 坐贓 作奸犯贓 坐贓 作奸犯贓 真題 2011 18 清乾隆律學家 名幕王又槐對謀殺和故殺的有關論述 謀殺者 蓄念于未殺之先蓄念于未殺之先 故殺者 起意于毆殺之時起意于毆殺之時 謀殺則定計而行謀殺則定計而行 死者猝不及防 勢不能敵 或以金刃 或以毒藥 或以他物 或驅赴水火 或伺于隱蔽處所 即時致死 并無爭斗情形 方為謀殺 故殺乃因斗毆 謀毆而起 或因憶及夙嫌 或因畏其故殺乃因斗毆 謀毆而起 或因憶及夙嫌 或因畏其 報復 或慮其控官難制 或惡其無恥滋事 或恐其遺禍受害 報復 或慮其控官難制 或惡其無恥滋事 或恐其遺禍受害 在兄弟 或利其貲財肥己 在夫妻 或恨其妒悍不遜 臨時起意 故打重傷 多傷 傷多及致死處所而死者是也 據(jù)此 下列最可能被認定為謀殺謀殺者的是哪一選項 A 張某將浦某拖倒在地 騎于身將其打傷 浦某胞弟見狀 情急之下情急之下用木耙擊中張某 頂心 張某立時斃命 B 洪某因父為趙某所殺 立志復仇 后 洪某趁趙某獨自上山之機 將其殺死洪某因父為趙某所殺 立志復仇 后 洪某趁趙某獨自上山之機 將其殺死 C 盧某欲拉林某入伙盜竊 林某不允并聲稱將其送官 盧某恐其敗露欲殺之恐其敗露欲殺之 當即將 林某推倒在地 揢傷其咽喉并用腰帶套其脖頸 林某窒息而死 D 雇主李朱氏責罵劉某干活不勤 劉某愧忿不甘 拿起菜刀將李朱氏砍倒 劉某逃跑劉某逃跑 之際 被李朱氏之際 被李朱氏 4 歲的外孫韓某拉住衣服并大聲呼救歲的外孫韓某拉住衣服并大聲呼救 劉某將其推倒在地并連砍數(shù)刀 致 其立時斃命 明奸黨罪奸黨罪 明太祖時期創(chuàng)設 充軍刑充軍刑 分為本人終身充軍和子孫永遠充軍 六 中國古代司法機關的演變六 中國古代司法機關的演變 司寇到司寇到 廷尉廷尉 秦漢時期 廷尉廷尉為中央司法機關的長官 審理全國案件 郡守郡守負責全郡案件審理 縣令縣令兼理本縣司法 負責全縣審判工作 基層設鄉(xiāng)里鄉(xiāng)里組織 秦代御史大夫與監(jiān)察御史御史大夫與監(jiān)察御史 對全國進行法律監(jiān)督 漢代時期御史大夫 西漢 御史中丞 東漢 負責法律監(jiān)督 刺史 專司各地行政與法律監(jiān)督之職 西周西周 至秦至秦 漢 漢 魏晉魏晉 御史制御史制 度變革度變革 西晉出現(xiàn)御史臺西晉出現(xiàn)御史臺 主監(jiān)察 權能極廣 受命于皇帝 有權糾舉一切不法行為 大理寺 大理寺 北齊時正式設大理寺 審判機關 審判機關 刑部 出現(xiàn)于隋 刑部 出現(xiàn)于隋 復核機關 復核機關 唐代地方司法機關由行政長官兼理 唐宋唐宋 地方司地方司 法機關法機關宋代地方州縣仍實行司法與行政合一之制 但從太宗時起加強地方司法監(jiān)督 大理寺 復核機關 刑部 審判機關 督察院 監(jiān)察機關 大理寺 復核機關 刑部 審判機關 督察院 監(jiān)察機關 對重大疑難案件三法司共同會 審 稱 三司會審 明清明清 地方司地方司 法機關法機關 明朝地方司法機關分為省 府 直隸州 縣三級 沿宋制 省設提刑按察司 有權判處徒刑及以下案件 宋代 提典刑獄司 大宋提刑官宋代 提典刑獄司 大宋提刑官 廣東路 廣東路 清朝 地方司法分州縣 府省按察司 總督 及巡撫 四級 七 中國古代重要的法制改革七 中國古代重要的法制改革 商鞅變法商鞅變法 以法治國 輕罪重刑 不赦不宥 鼓勵告奸 實行連坐 漢文帝漢文帝改斬左趾為笞刑五百 斬右趾為棄市 劓笞三百 外有輕刑之名 內實殺人 改革內容 將文帝時劓刑笞三百改為笞二百 斬左趾笞五百改為笞三百 同年 景帝 又頒布 箠令 改革刑具 規(guī)定了行刑的部位 中途不得換人 漢景帝漢景帝 評價 為結束奴隸制肉刑制度 建立封建刑罰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礎 死刑復核死刑復核北魏太武帝時正式批準死刑復奏制度 唐太宗實行 三復奏 五復奏 八 中國近代法制八 中國近代法制 一 清末 1 清末 預備立憲 清廷憲政編查館編訂 于1908年8月頒布 欽定憲法大綱欽定憲法大綱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憲法性文件 特點 皇帝專權 人民無權 諮議局與資政院諮議局與資政院 地方和中央咨詢機構咨詢機構 1910年設立 承旨辦事的御用機構 不是議會組織議會組織 重大信條十九條重大信條十九條 辛亥革命后被迫 擴大議會總理權力 革命黨 皇權至上 人民無權 2 清末修律 大清現(xiàn)行刑律大清現(xiàn)行刑律 1910 年頒行 改律名為 刑律 純屬民事性質的條款不再科刑 廢除酷刑 如凌遲 創(chuàng)制新罪名 如妨害國交罪 妨害選舉罪 私鑄銀圓罪 破壞交通罪 破壞 電訊罪等 只是在形式上對只是在形式上對 大清律例大清律例 稍加修改而已稍加修改而已 以罪名和刑罰罪名和刑罰等專屬刑法范疇的條文為法典的惟一內容惟一內容 在體例上拋棄了舊律的結構形式 將法典分為總則和分則 確立了新刑罰制度 規(guī)定刑罰分主刑 從刑 采用了 罪刑法定原則和緩刑制度罪刑法定原則和緩刑制度 大清新刑律大清新刑律 1911 年公布 未 正式施行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專門刑法典 保持著舊律傳統(tǒng) 禮法之爭禮法之爭 大清民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 1911 年 8 月完成 未能正式頒布 分 總則 債權 物權 親 屬 繼承 五編 前三編由日本法學家松岡義正等人仿照德 日民法典 草擬而成 后兩編則由修訂法律館會同保守的禮學館起草 混合型 中體西混合型 中體西 用 用 3 清末司法體制的變化 清末司法機關的變化 改刑部為法部 實行審檢合署審檢合署 20122012年必考年必考刑部改為法部 大理寺改為大理院 1 1 刑部 刑部 專門司法行政司法行政機關 類似于今日司法部 主管監(jiān)獄 刑罰執(zhí)行 監(jiān)督 各級審判機構和監(jiān)察廳 部分司法審判職能 審判職能審判職能 復核大理寺 大理院和高等審判廳死刑案件 核定秋審 朝審案件 2 2 大理院 最高審判機關 大理院 最高審判機關 行政兼理司法行政兼理司法 結束結束 民刑廳分立 合議庭審判 大理院可以統(tǒng)一解釋法令 全國有效 大理院各廳 分院各廳 分院有權解釋法律 如果解釋與本庭或他庭成案 生效判決 成案 生效判決 有 異 大理寺卿召集 總會 裁判 四級三審制四級三審制 及訴訟制度及訴訟制度 實行四級三審制 規(guī)定了法官及檢察官考試任用制度 改良監(jiān)獄及獄政管理制 度 確立 1843年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稅則 及隨后簽訂的 虎門條約 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主義原則中國人與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間的訴訟依被告主義原則 享有領事裁判 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訴訟由所屬國審理 不同國家的僑民之間的爭訟適用被告 主義原則 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與非享有領事裁判權國家的僑民之間的 爭訟 前者是被告則適用被告主義原則 后者是被告 則由中國法院管轄 清清 末末 司司 法法 體體 制制 的的 變變 化化 領事裁判權領事裁判權 審理機構 一審由各國在華領事法院或法庭審理 二審上訴案件由各國建立的 上訴法院審理 終審案件 則由本國最高審判機關受理 觀審觀審 外國人是原告的案件 其所屬國領事官員也有權前往觀審 如認為審判 判決 有不妥之處 可以提出新證據(jù)等 會審公廨會審公廨 1864年清廷與英 美 法三國駐上海領事協(xié)議在租界內設立的特殊審判機關 凡涉及外國人案件涉及外國人案件 必須必須有領事官員參加會審 凡中國人與外國人訴訟案凡中國人與外國人訴訟案 由 本國領事裁判或陪審 甚至租界內純屬中國人之間純屬中國人之間的訴訟也由外國領事審判并 操縱判決 它的確立 是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充和延伸 二 民國 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臨時約法臨時約法 臨時性臨時性 依照三權分立三權分立原則 采用責任內閣制責任內閣制 規(guī)定臨時大總統(tǒng) 副總統(tǒng)和國務院 行使行政權力 規(guī)定了人民享有的權利 確認了保護私有財產(chǎn)的原則 11 年 21 題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部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性質的唯一一部具有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性質的憲法性文件 11 21 題 多 天壇憲草天壇憲草 1913 年 確認民主共和制度 后袁世凱解散國會 遂成廢紙 徹底否定民主共和制度 代之以個人獨裁 中華民國約中華民國約 法法 又稱 袁記約法 北洋政府于 1914 年 公布 用總統(tǒng)獨裁否定了責任內閣制 民國憲法民國憲法 賄選憲法 1923 年 是中國首部正式頒行的憲法 虛偽的民主形式 表面上民主 而實際上的個人獨裁 政權三非政權三非 既非國會制 內閣制 又非總統(tǒng)制 羅列人民各項民主自由權利 比以往任何憲法性文件都充分 但其后頒布的 維持 社會秩序臨時辦法 戒嚴法 緊急治罪法 等 則把憲法抽象的民主自由條款 加以切實的否定 19471947 年年 中中 華民國憲法華民國憲法 以 平均地權 節(jié)制資本 之名 行保護封建剝削 加強官僚壟斷經(jīng)濟之實 九 羅馬法九 羅馬法 1212 表法表法 公元前 450 年 羅馬國家第一部成文法 諸法合體 私法為主 程序法優(yōu)于實體法 羅羅 馬馬 法法發(fā)展發(fā)展 法學家活動的加強 五大法學家 蓋尤斯 伯比尼安 保羅 烏爾比安 莫迪斯 蒂努斯 法學著作與法律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國法大全 的編纂 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法學總論 法學階梯 查士丁尼學說匯纂 法學匯編 查士丁尼新律 羅馬法達到了最發(fā)達階 段 依對象可劃分為公法與私法 公法與私法 依表現(xiàn)形式劃分為成文法與不成文法成文法與不成文法 適用范圍可劃分為自然法 市民法和萬民法自然法 市民法和萬民法 立法方式可劃分為市民法與長官法市民法與長官法 分類分類 按照權利主體 客體和私權保護為內容可劃分為人法 物法 訴訟法人法 物法 訴訟法 自然人 人格由自由權 市民權和家庭權三種身份權構成 人格減等人格減等 法人 羅馬法上雖沒有明確的法人概念和術語 但已有初步的法人制度 羅馬 法上法人分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兩種 人 法 婚姻家庭法 有夫權婚姻 和 無夫權婚姻 物 法 物法 由物權 繼承和債三部分構成 概括繼承 后來逐步確立 限定繼承 的原則 債的原因 契約 私犯 準契約 準私犯 公訴和私訴 公訴是對損害國家利益案件的審理 私訴是對有關私人利益案件 的審理 私法私法 訴 訟 法 私訴程序先后出現(xiàn)了三種不同形式 法定訴訟 程式訴訟 特別訴訟 復興復興由 注釋法學派 法學成為一種科學 到 評論法學派 十 英美法系十 英美法系 一 英國 普通法 遵循先例 程序先于權利 衡平法 良心 正義 衡平法優(yōu)先衡平法優(yōu)先 法的淵源法的淵源 制定法 效力和地位很高 可對判例法進行調整 修改 高級法院高級法院 上議院 實際上的最高法院 樞密院司法委員會 最高法院 上訴法院 高等 法院 皇家刑事法院 英國陪英國陪 審制度審制度 法官認為陪審團的裁決存在重大錯誤時 可以撤銷該陪審團 重新組織陪審團重新組織陪審團 審判審判 陪審團只管 事實 問題 法官 法律問題 英英 國國 法法 律師制度 出庭律師 事務律師 低級法院出庭 出庭律師 事務律師 低級法院出庭 二 美國 1787 年聯(lián)邦憲法 世界第一部資產(chǎn)階級成文憲法 序言無司法效力 無 保護公民基本權利條款 為 91 年權利法案增加 美國 法的 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立法 司法雙軌制這種體制及其運作為中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克拉瑪依職業(yè)技術學院《數(shù)據(jù)庫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河南長期勞動合同范本
- 2025至2031年中國普通綠豆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收卡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益陽醫(yī)學高等??茖W?!痘A生態(tài)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打印機外殼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倉貯用低溫除濕裝置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致敬勞動筑夢成長主題隊會教案
- 造型模板護岸施工方案
- 2025年合同法務人員合同管理實訓題
- 國開2023年秋《分析化學(本)》形考任務1-3參考答案
- PythonWeb開發(fā)技術與應用(Flask版)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刀工刀法和勺工技術教學課件
- 周林頻譜保健治療儀產(chǎn)品技術要求周林頻譜
- 慢性腎臟病的藥物課件
- 學前兒童家庭教育(高職學前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上海市工業(yè)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真題2022
- 單片機-外文文獻及翻譯
- 數(shù)字經(jīng)濟學導論-完整全套課件
- 形位公差及標注教程
- 妊娠合并梅毒孕產(chǎn)婦入院后處理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