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內(nèi)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內(nèi)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內(nèi)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內(nèi)蒙古某河流防洪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第一章 綜合說明 第一節(jié) 緒言 XX 河 位于 XX 市南部 , 是 老哈河 一級 支 坤兌 河 上的 支流 ,全長 32.8km,河道比降 3.53%。距寧城縣政府所在地天義鎮(zhèn) 68km。本次設計依據(jù)現(xiàn)行水利水電工程有關規(guī)范、標準進行。 工程可保護 1 個行政村、 1220人口、 500萬畝耕地、 林地 200畝 的安全,防洪工程建設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第二節(jié) 水文 該區(qū)域屬于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均降水量 450mm,多年平均蒸發(fā)量 1800mm。區(qū)域內(nèi)年內(nèi)溫度變化大 ,年平均氣溫6.7,最高氣溫 38.7,最低氣溫 -28.9,多年平均最大風速14m/s。 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風速為 11.1m/s。 本次設計水文依據(jù) 下游釣魚臺水庫實測 測資料成果,該河段P=5%設計洪峰流量為 307m3/s。 第三節(jié) 地質(zhì) 工程所在地河段沿河兩岸大部分為黃土丘陵,水土流失嚴重,沖溝發(fā)育強烈,溝壑縱橫。 本區(qū)出露地層主要是前第四紀地質(zhì)以前震旦紀變質(zhì)巖,中生代火山巖及侏羅紀沉積巖為主。 工程位置土質(zhì)多為砂土及砂壤土,筑堤土料為砂壤土,儲量豐富。 2 第四節(jié) 工程任務和 規(guī)模 根據(jù) GB50286-98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 1997 年寧城縣老哈河、坤頭河治理開發(fā)規(guī)劃,寧城縣水利發(fā)展與改革“十一五”規(guī)劃, 確定 該河段堤防標準為 20 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洪峰流量 307m3/s。本次設計新建堤防 兩岸各 400m,堤防迎水面干砌石護坡 兩岸各 400m,護腳 丁壩 鉛絲石籠 40個 。 第五節(jié) 工程管理 該工程完工后,由建設單位寧城縣水務局交付 XX 河 防洪工程河道管理站管理,負責工程的日常維修、治理和養(yǎng)護。 第六節(jié) 施工 該工程主要為新建堤防 2 km,確定工期為 3 個月,即從 2008年 8 月 15 日開始,至 11 月 15 日全部完工。堤防主要以人機結合方式施工,護坡護腳主要采取人工施工。 第七節(jié) 工程量、投資和效益 防洪 工程工程量 1.76 萬 m3,其中土方開挖 0.27萬 m3,土方填筑 1.27 萬 m3,干砌石 0.14 萬 m3,鉛絲石籠 0.08 萬 m3, 工程總投資 40.8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 40.8 萬元 。 工程建成后 ??杀Wo 1 個行政村的 1220 人口、 500 畝耕地、200畝林地 的安全,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是非常顯著的。 3 第二章 水文 第一節(jié) 流域概況 XX 河系 坤兌河 上游最大的一條支流,其流域面積 228km2,主河道長 32.8km,平均比降 3.53%。河道兩岸大部分為黃土丘陵,部分為河川平地,土質(zhì)多為壤土或砂壤土。河床下墊面由中、細砂卵石組成,河床淤積嚴重,河彎年坍岸速度約 5-50m,河勢較平順。 XX河汛期洪水陡漲陡落,持續(xù)時間短,遇到大洪水,往往造成河道沖刷和大幅度變遷,形成河道險工險段,水患較大。 第二節(jié) 氣象 根據(jù)天義氣象站多年實測資料顯示,該地區(qū)屬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內(nèi)氣溫變差大,冬季漫長干冷少雪,多偏北風,夏季多雨炎 熱,春秋少雨多大風。多年平均降水量 450mm,且年內(nèi)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 6-9 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 80%以上。年平均氣溫 6.7,最高氣溫 38.7,最低氣溫 -28.9。大陸性氣候所決定本地區(qū)蒸發(fā)量較大,多年平均蒸發(fā)量 1800mm。多年平均風速 13.4m/s, 多年平均 最大風速為 40m/s, 多年平均 汛期平均最大風速 11.1m/s。土層封凍期為 6 個月, 11 月初結凍至翌年 4月上旬化通,最大凍深達 1.89m。無霜期較短,為 130-150天 。 第 三節(jié) 洪水 1、洪水成因及特征 XX 河洪水成因主要是暴雨。本地 區(qū)為季風氣候區(qū),受季風影 4 響雨量年內(nèi)分配不均,降雨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汛期的 6-8 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 80%,汛期最大一個月的雨量占全年雨量的4050%,而這個月的雨量又往往集中在幾次大的降雨; XX河洪水形成的另一個原因是流域內(nèi)多巖石裸露,植被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嚴重。由于坡陡,洪水形成歷時短,洪水來勢兇猛,峰高量大,在洪水過程中出現(xiàn)突出尖瘦主峰。 2、洪水分析 XX河屬無實測資料的流域,本次水文分析直接采用下游 1 公里處釣魚臺水庫的洪水成果。 釣魚臺水庫水文計算成果 單位: m3/s 萬 m3 P( %) 0.2 0.33 0.5 1 2 5 洪峰流量 1047 919 819 654 497 307 一日洪量 2187 1924 1742 1390 1071 680 三日洪量 3、 泥砂 坤頭河為多泥砂河流,泥砂輸送多集中在大洪水年份,推移質(zhì)占懸移質(zhì)的 20, 80以上泥砂集中在汛期 6 9 月份下泄,汛期洪水含砂量高,而且顆粒組成較細(中值粒徑 D50=0.03 0.1毫米),多 為細砂和粉砂。 第三章 測量及工程地質(zhì) 5 第一節(jié) 測量 本次設計在原有測繪資料的基礎上進行了詳細的實地勘察分析,對于不夠完善的地方進行了完善和補測 。 第二節(jié) 工程地質(zhì) 一、地形地貌 XX 流域地處冀北遼西山地,為蜿蜒起伏的低山、中低山組成的山丘地形。工程所在河段兩岸較為開闊,沿河兩岸除有 3 5 公里寬的河川平地外,大部分為黃土丘陵,地表黃土覆蓋層深厚,植被稀疏不均,水土流失嚴重,沖溝發(fā)育強烈,溝壑縱橫。 二、地層巖性 地層巖性主要為前第四紀地質(zhì),以前震旦紀變質(zhì)巖、中生代火山岸及侏羅紀沉積巖為主。第四紀地 質(zhì)包括中更新統(tǒng) Q2、上更新統(tǒng) Q3、全新統(tǒng) Q4。 三、堤防處地質(zhì)條件 壩址處以砂壤土為主,含 15%的砂礫,最大粒徑 0.5cm。地下水埋深 0.3 0.5米。 第三節(jié) 天然建筑材料 一、 筑堤土料 堤防工程 50米外多數(shù)為砂土及砂壤土,質(zhì)量、儲量均可滿足筑堤要求,平均運距 80米。 根據(jù) XX市水利勘測設計院土工試驗室工作人員對筑堤料場取樣進行土工試驗,定性土壤屬輕砂壤土,采用擊實試驗方法測得結果,最大干容重 1.68t/m3,最優(yōu)含水量 14.1%,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 6 測得料場筑堤干容重大于 1.6 t/m3,即可滿足設計要求。 筑堤土料主要力學指標;內(nèi)摩擦角 =25,粘滯力 C=0.6 t/m2,土料濕容重為 1.9 t/m3,浮容重 r 浮 =1.05 t/m3。 二、砂料、卵礫石 在 坤頭 河及其支流河床、河灘地中,儲有豐富的砂料及卵礫石,其質(zhì)量、儲量均可滿足要求。 三、塊石石料 流域內(nèi)石料來源廣,且多為玄武巖和花崗巖,平均運距 45公里。 第四章 工程任務和規(guī)模 7 第一節(jié) 社會經(jīng)濟概況 一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 該項堤防工程位于 XX鎮(zhèn) 呼和 村境內(nèi),設計河段沿河有 1 個行政村 ,總人口 1220 人,耕地面積 500畝, 林地 200畝。 設計河段沒有完整的防洪體系,遇有大洪水,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故 修建 該段堤防,整治河道,沿河開發(fā)十分必要 。 二 工程建設的可行性 1、各級領導重視、沿岸群眾熱情高。 各級領導思想統(tǒng)一,群眾迫切要求,有組織保障和群眾基礎。 2、基礎設施完善,電力、通訊、交通有保證。 3、工程建設有技術保障;寧城縣水務局近年來出色完成了老哈河紅廟子段防洪工程,鍛煉了技術隊伍,積累了 經(jīng)驗,技術有保障。 第二節(jié) 工程任務和規(guī)模 為了保護 呼和 村兩岸的 1220口人和 500畝良田不再受到洪水威脅,使 呼和 村有一個穩(wěn)定、安全、暢通的交通環(huán)境,興建 XX河防洪堤工程。工程采用 20 年一遇洪水標準,擬將 XX 河下游 400米 河道兩側各建一道防洪堤,其中 右 岸為路壩一體工程,達到堤順直、水順暢、路暢通。計劃項目有:修建 左右岸 堤防 各 400m, 8 其中路壩一體堤防 1 條 400m。 第五章 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第一節(jié) 工程布置 9 XX河防洪工程項目建設規(guī)模為治理河道 400m,修建防洪堤兩岸各一條 共 800m,其中 右 岸防洪堤為路壩一體共 400m,護坡 400m。工程建設使該村 400m 河道徹底得到改造,提高防御洪水的能力,并為該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條件。 第 二 節(jié) 主要建筑物 一 工程任務及堤防標準 本次設計任務主要是堤防修筑及護砌。根據(jù)防洪標準GB50201-94、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T50286-98,確定河段防洪標準為二十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洪峰流量 Q5%=307 立米 /秒,堤防屬等工程 4 級建筑物。 二 堤線布置 堤線布置依據(jù) 1997 年寧城縣水利局寧城縣老哈河、坤頭河治理開發(fā)規(guī)劃、寧城縣人民政府寧政發(fā) 199788 號“關于寧城縣老哈河、坤頭河治理開發(fā)規(guī)劃 的批復”進行。 XX河屬丘陵山 區(qū)河流,水流散亂和主流擺動不定是 該河段的 最基本特征,因此河道整治應順水之性,因勢利導;固定中水河槽,穩(wěn)定流路;穩(wěn)定洪水河槽,滿足泄洪要求。堤防線即為洪水河槽整治線 清障線 ,初步確定堤防線寬為 35m。 第 三 節(jié) 堤防工程設計 一 水面線推算 10 ( 1)控制斷面和控制水位的確定 本次設計河道水面線采用能量方程計算,控制斷面和控制水位選在 釣魚臺水庫入口處 , P=5%水位為 307m3/s。 ( 2)河道水面線的推求 按所屬河段為恒定非均勻流水流能量方程式計算,利用實測河道縱、橫斷面圖,根據(jù) 武漢水利電力學院水力學教研室編著的水力計算手冊推薦的河道水面線計算公式,自下游向上游逐段推算。 公式:gvxgvxhhEE jf2222221112 其中: E1、 E2 分別為上、下游斷面的水位高程, m; hf 沿程水頭損失, m, hf=L J; hj 局部水頭損失, m; J 平均水力坡降, J=2 21 JJ ; J1、 J2 上、下游斷面水力坡降,3422RvnJ ; L 兩斷面間距, m; x1、 x2 流速系數(shù),取 x1= x2=1.0; n 糙率, 取 0.025; R 水力半徑, R=W/X; W 過水斷面面積, m2; X 濕周, m。 ( 3)水面線計算成果 11 如下表: 水面線計算成果表 斷面號 斷面間距 ( m) 水深 (m) 流量 ( m3/s) 流速 ( m/s) 0-0 1.1 307 7.39 500 1-1 1.1 307 7.39 500 2-2 1.08 307 7.54 500 3-3 1.07 307 7.62 500 4-4 1.06 307 7.69 二 堤頂高程的確定 根據(jù)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50286-98)有關規(guī)定確定。 (一)堤頂超高 公式: Y=R+e+A 其中: Y 堤頂超高, m; R 設計風浪爬高, m; e 風雍水高, m; A 安全加高, m,按規(guī)范 表 2.2.1 A=0.6m。 1、風浪爬高,采用規(guī)范公式計算 HLmKKKR pv 21 其中: K 斜坡糙率及滲透性系數(shù); 按規(guī)范 K =0.75 Kv 經(jīng)驗系數(shù); 按規(guī)范表 C 3.1-2 取 KP 爬高累積頻率換算系數(shù); 按規(guī)范表 C 3.1-3 H- 堤前波浪平均波高, ( m) ; 12 L 堤前波 浪的波長, ( m) 。 2、 計 算 風雍高度,公式采用: cosgd FKVe 2 2 式中: K 綜合摩 阻 系數(shù),取 K=3.610 -6; V 計算 風速 ,取汛期多年平均最大風速 11.1m/s 的1.5倍; F 由計算點至對岸距離, 35m; d 水域平均水深, 1.08m; 風向垂直于堤軸線的法線的夾角, ; 計算成果如下: XX河 防洪堤高超高計算表 糙滲系數(shù) ( K ) 經(jīng)驗系數(shù) ( KV) 頻率系數(shù) ( KP) 摩 阻 系數(shù) ( K) 計算風速 (m/s) 風向夾角 ( ) 平均周期(s) 堤前波長 ( m) 0.75 1.29 2.07 3.6 10-6 16.65 0 0.14 4.21 平均波高 H( m) 平均水深 d(m) 風區(qū)長度 F(m) 迎水坡率 m 風壅水高 e(m) 波浪爬高R (m) 安全加高 A( m) 堤頂超高 Y(m) 0.001 1.08 35 2.5 0.002 0.48 0.60 1.082 (二)堤頂高程 根據(jù)規(guī)范( GB50286-98),堤頂高為設計洪水 深 +堤頂超高+預留沉陷。因該工程為新建堤防,綜合考慮預留沉陷值取壩高5%,為 0.108m,則堤頂高為設計水 位 1.19m。平均堤高 2.27m。 (三)堤岸防護計算 1、水流平行于岸坡產(chǎn)生的沖刷按下式計算。 13 1ncppB VVhh允規(guī)范 .2.1-1 式中: hB 局部沖刷深度 (m)。從水面起算; hp 沖刷處水深 ( m) , 以近似設計水位最大深度代替;取水深最大的斷面 h=1.08米。 Vcp 平均流速 ( m/s); 為 7.54m/s; V 允 河床面上允許不沖流速 ( m/s) , 砂壤土取 2.2m/s; n 與防護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狀有關, n=1/4。 經(jīng)計算, hB=1.44m; 壩深: hB- hp=0.36m 2、水流斜沖防護岸坡產(chǎn)生的沖刷按下式計算 dgmVtgh jp 30122322 式中: hp 從河床底算起的局部沖深, ( m) ; 水流流向與岸坡交角(度), =11 ; m 堤防建筑物迎水面邊坡系數(shù), m=2.5; d 坡角處土壤計算粒徑, cm, 取表 D.2.2-1 表的當量粒徑 d=0.5cm; Vj 水流的局部沖刷流速 (m/s); 1211 1HBQV j, Q1 通過河 灘 部分 的設計 流量, Q1=307m3/s; B1 河灘寬度,從河 槽 邊緣至坡腳距離 B1=35m; 14 H1 河灘 水 深 H1=1.08m, 水流流速 分配不均勻系數(shù) 查規(guī)范表 D2.2-2 =1.; VJ 水流的局部沖刷流速 VJ =7.54 m/s; 經(jīng)計算, hp=0.95m 按此沖深鉛絲石籠 丁壩基礎深度為 1 米 。 丁壩寬取 2 米 ,丁壩長度 取 5 米。 第 四 節(jié) 防洪堤結構設計 15 一、 護砌工程 防洪堤迎水坡采用干砌石護坡,護坡塊石厚 0.3m。 1、護砌厚度計算 Q=0.1mrrkhrbdb33)1_(規(guī)范 D.3.2-1 t=ncbrQ1.0, 1/3 規(guī)范 D.3.2-2 Q 護面層的塊石個體重量 (t) br 塊石的比重 (kN/m3) br=24 kN/m3 r 水的比重 (kN/m3) r =9.8 kN/m3 h 設計坡高 (m) 當平均波高與水深的比值 H 平均 /d=77.115.0=0.08 0.3 取 H5%=平均HHP =1.95 PH =1.95 0.15=0.29 DK 穩(wěn)定系數(shù) 按表 D.3.2-1 取 DK =5.5 t 塊石面層厚度 (m) n 護面塊石層數(shù) n=1 c 系數(shù) 查表 D.3.2-2 取 c=1.3 m=2.5 Q=0.15.2*)1_8.924(*5.529.0*2433 =1.4(kg) 16 t=1 1.3 (24*1.0 014.0)1/3=10.95 (cm) 層面厚度取 t=30cm 2、護坡塊石在水流作用下,抗沖粒徑 d=rrrgCVs _222 規(guī)范 D.3.4-1 d=1.243S 規(guī)范 D.3.4-2 d 折算粒徑( m) s 塊石體積 v 水流流速 取 v=1.59m/s g 重力加速度 (取 9.81m/s2) c 塊石運動穩(wěn)定系數(shù) c=1.2 rs 塊石重率 rs=2.65t/m3 r 水 的重率 r=1t/m3 d=11_61.2*8.9*2*2.159.122 =0.054 (m) s= 3)24.1( d=0.00084( m3) 取邊長不小于 15cm塊石。 二 、 堤防斷面 1、右岸防洪堤結構 右 岸防洪堤為土石壩,壩頂高 2.27m,壩頂寬設計為 6m,兼顧道路,即路壩一體,迎水坡和背水坡坡比均為 1:2.5,迎水坡為 0.3m厚的干砌石護坡。 17 2、左岸防洪堤 左 岸防洪堤為土石壩,壩頂高 2.27m,壩頂寬 3.0m,迎水坡和背水坡坡比均為 1:2.5,迎水坡護坡與左 岸相同,即 0.3m厚干砌石護坡。 三 鉛絲石籠 丁壩 護腳 丁壩 護腳工程采用鉛絲石籠矩形結構形式。寬為 2m, 長 度為5m, 高為 2m。 第 五 節(jié) 堤防穩(wěn)定計算 一 滲流計算 由于本區(qū)洪水均由夏季暴雨形成,歷時短,退水快, 行 洪 歷時最長不超過 24 小時,考慮不穩(wěn)定 滲流 情況進行計算。依據(jù)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均質(zhì)土堤 在 不 透水地基上; T=kHn40( m1+m2+ )Hb2 (E.4.1-1) 0n=n(1-sw%) (E.4.1-1) T 滲流在背水坡坡腳出現(xiàn)所需時間; b 設計水位處 堤 寬 b=3.5m m1 迎水坡 比 m1=2.5 m2 背水坡比 m2=2.5 k 堤身滲透系數(shù) k=1.48*10-6 n0 土的有效孔隙率 n=1rr -1= 65.165.2 -1= 60.0 18 sw 飽和度 sw=14.1% 經(jīng)計算 T=97.46 大于一晝夜 ,所以只考慮不穩(wěn)定滲流 工況 ,對穩(wěn)定滲流工況不予考慮。 當洪水持續(xù)時間 t T 時,浸潤線鋒面距迎水坡腳距離 L L=022nKHl = HT3_10*79.4 二 堤防抗震分析 該段防洪工程位于地震基本裂度度區(qū),根據(jù)堤防工程設計規(guī)范 GB50286-98總則,該項工程不考慮抗震設計。 三 抗滑穩(wěn)定計算 根據(jù)地質(zhì)勘察資料,筑堤土為輕砂壤土,采用擊實試驗方法測得結果,最大干容 重 1.67t/m3,最優(yōu)含水量 14.2%。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測得料場筑堤干容重大于 1.6t/m3,即可滿足設計要求。筑堤土料主要物理力學指標設計值為:內(nèi)摩擦角 =25,粘滯力C=0.6t/m2,土料濕容重為 1.9t/m3,浮容重 浮 =1.05t/m3。 根據(jù)防洪任務、地形地質(zhì)條件,結合堤身的結構形式、高度和筑堤土料等選取有代表性的斷面,按規(guī)范 GB50286-98的規(guī)定,采用瑞典園弧滑動計算的有效應力法進行計算。 公式: s i ns ecco ss ec2121 WW tgbzuWWbcK w 其中: b 條塊寬度 (m) W1 在堤坡 外水位以上的條塊重力, KN; 19 W2 在堤坡外水位以下的條塊重力, KN; 圓弧滑動計算圖w 2w 1ozZ 堤坡外水位高出條塊底面中點的距離, m; u 穩(wěn)定滲流期堤身或堤基中的孔隙壓力, KPa; W 水的重量, KN/m3 條塊的重力線通過此條塊底面中點的半徑之間的夾角,(); C、 土的抗剪強度指標, KN/m3、 ()。 經(jīng)計算 K=1.48,滿足規(guī)范 GB50286-98IV 級堤防抗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 K=1.25要求。 第 六章 工程管理 20 第一節(jié) 管 理機構 該規(guī)劃段堤防工程由坤頭河防洪工程河道管理站統(tǒng)一管理,主要負責防洪工程的日常維修和養(yǎng)護。 坤頭河防洪工程河道管理站位于寧城縣 XX鎮(zhèn),業(yè)務受寧城縣水務局領導。河道管理站由 6 人組成,其中站長 1 人,副站長 1人,專業(yè)技術人員 4 人。 第二節(jié) 工程管理范圍和保護范圍 依據(jù)寧政發(fā) 1997153 號“關于印發(fā)寧城縣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確權劃界有關規(guī)定的通知的通知”,坤頭河管理范圍為堤防堤角線以外 30m,保護范圍為管理范圍邊界線外延 50m。 第七章 施工 組織設計 21 第一節(jié) 施工條件 一 氣象條件 根據(jù)天義氣象站分析, XX河地處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年內(nèi)溫差變化較大,多年平均氣溫 6.7,歷年最高氣溫 38.7,最低氣溫 -28.9,土層封凍期 6 個月,每年 10月下旬開始結凍,翌年 4 月上旬化通,最大凍深 1.89m。多年平均降水量 450mm,年內(nèi)降雨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6 至 9 月份,汛期為 6 月 15日至 9月 30日,主汛期為 7 月 15日至 8 月 15日。 7.1.2 交通條件 本次設計堤防工程位于寧城縣 XX 鎮(zhèn) 呼和 村境內(nèi),地處 XX 河中游,距天義(寧城縣政府所在地) 68km。該河段有 XX到雞冠子山村的村級公路 通過,各料 場均有簡易公路,并可通行拖拉機、汽車等機械,交通較方便。 7.1.3 施工期 該工程主要為堤防 400m,選在主汛期后施工,確定工期 3 個月,即從 2007 年 8 月 15 日開始,至 11 月 15 日全部完工。有效工作日 90天。 第二節(jié) 天然建筑材料 堤防工程筑壩土料可就地取材,堤防工程處 50m 外多為砂土或砂壤土,質(zhì)量、儲量均可滿足筑壩要求。 在坤頭河及其支流河床、河灘地中,儲有豐富砂料及卵礫石。其質(zhì)量、儲量均可滿足要求。 22 坤頭河流域多為山丘或丘陵區(qū),石料儲量豐富,多為花崗巖或玄武巖,質(zhì)量較好,平均運距 20km。 第三節(jié) 施工要求 一、土方工程 1、基礎清理:基底結實,無草根、淤泥腐土及亂石,地下水及 洞穴 處理完善。 2、填土料:土質(zhì)符合設計要求,無草根雜物及石塊,控制含水量在設計范圍內(nèi)。 3、填筑:分層鋪填, 層厚小于 30厘米, 壓實符合施工規(guī)范,填土含水量 控制在 14.1%, 干容重 1.60t/m3。 4、斷面規(guī)格:坡面平順,邊線整齊,符合設計尺寸。 二 、干砌石工程 1、砌石基礎:基礎開挖或填筑必須經(jīng)驗收合格。 2、砌石下墊層須符合 設計要求,經(jīng)驗收合格。 3、石料規(guī)格, 石料最小邊大于 15 厘米, 質(zhì)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4、基腳 砌筑,埋置深度,斷面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5、砌筑:施工方法符合施工規(guī)范,砌體咬邊緊密,錯縫、石塊靠緊穩(wěn)固,嚴禁有通縫,疊砌和浮塞。 6、表面質(zhì)量,砌體咬扣緊密,借位豎砌無通縫,表面平整。 23 7、坡度符合設計要求。 三 、 鉛絲石籠 1、石料、鉛絲符合設計要求。 2、封口連接牢固、不松扣、符合設計要求。 3、成籠外形滿足設計要求,網(wǎng)眼打二結。 4、堆砌成形:間距、密實度符合設計要求。 5、網(wǎng)眼尺寸 15 15cm,符合設計要求。 6、網(wǎng)格變形無大的缺陷。 第四節(jié) 施工進度 根據(jù)工程規(guī)模,全部工程施工期 3 個月,即從 2007 年 9 月 1日至 11 月 15 日。土方工程 10 月 15 日前完工,干砌石工程及鉛絲石籠工程 11 月 15 日前完工。 工程進度橫道圖 項目 8月 9月 10月 11月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清基 筑堤 迎水坡整形 丁壩 石籠護腳 干砌石護坡 壩后整形 該項工程共需完成土石方 1.76 萬 m3,其中:石方 0.22 萬 24 m3,土方 1.54萬 m3,動用人工 1.82 萬工時,高峰人數(shù) 200人,計劃工期 3 個月。 第八章 設計估算 25 第一節(jié) 編 制 說 明 一、 工程概況 XX河 防洪工程位于 XX市南部,寧城縣 XX鎮(zhèn) 呼和 村,地處老哈河二級 支流 XX 河中游。距寧城縣政府所在地天義鎮(zhèn) 68km。工程建設可形成較為獨立的防洪體 系,其防洪任務一是保護 兩 岸居民、耕地、(居民 1220人, 500畝耕地、 林地 200畝 )的安全。其主要工程為規(guī)劃段沿河兩岸修建 20年一遇標準防洪堤 4km。 工程估算由建筑工程、臨時工程和獨立費用等三部分構成。 1、主要工程量、材料量及用工 總工程量 1.76萬 m3,其中:土方開挖 0.27萬 m3,土方填筑 1.27萬 m3,鉛絲石籠 0.08 萬 m3,干砌石 0.14 萬 m3,主要材料量:鉛絲 7.2t,塊石 0.26萬 m3??傆萌斯?1.82萬工時,總用機械 0.2 萬臺時。施工高峰人數(shù) 200人。 2、施工有效期 3 個月。 二、 投資 主要指標 工程總投資 40.8 萬元。其中:建筑工程費 40.8萬元 。 三、 編制依據(jù) 水利部水總 2002116 號發(fā)布的水利工程設計概(估)算編制規(guī)定(以下簡稱編制規(guī)定 )、水利建筑工程概算定額( 2002)、水利水電設備安裝工程概算定額( 2002)、水利工程施工機械臺時費定額( 2002)。 26 四、 工程估算原則 ( 1)基礎單價編制 按編制規(guī)定第六章“河道工程”欄執(zhí)行。 ( 2)人工估算單價 按“編制規(guī)定”執(zhí)行。 形空間 ( 3)材料估算基礎單價 主要材料鉛絲以 XX市價為原價,汽、柴油以天義市場 價為原價,加運雜費及采保費(不計包裝和運輸保險費),運費按赤交運字( 1993)第 50號文執(zhí)行。 主要材料價格 =(材料原價 +運雜費)( 1+采保費率),主要材料在 XX 購買,運距 85 公里,運費按普通貨物 0.32 元 /t.km 計 ,汽油、柴油按 0.5 元 /t km 計 ,并按 XX 市物價局、交通局赤字 1993第 50號關于燃料價格上漲確定汽車運價上浮的通知,運價上調(diào) 53%。采保費率取 3%,裝卸費 4 元 /t。 地方材料塊石運距 20km,砂礫石運距 5km,。運費按普通砂石路0.33 元 /t km計。 ( 4)電、水、風價格 電價 按編制規(guī)定給出公式計算電價(電網(wǎng)電價) 1.25元 /kwh。 (5)建筑安裝工程單價編制 a、建筑工程單價 建筑工程單價直接工程費 +間接費 +企業(yè)利潤 +稅金 . 直接工程費 =直接費 +其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