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doc_第1頁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doc_第2頁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doc_第3頁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doc_第4頁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2016-2017學年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6-2017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0份小題,每題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已知銥的一種原子是Ir,則191表示為()A質量數B質子數C中子數D核外電子數2當原子核外M電子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A2B8C16D183原子通過得電子或失電子形成與Ar原子相同電子層結構的是()ALiBNaCODCl4能形成簡單陽離子的元素是()ASBNaCClDNe5海水曬鹽的原理是()A海水分解B溫度升高,其他溶質的溶解度增大C升高溫度,降低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D利用陽光、風力蒸發(fā)水分使氯化鈉成晶體析出6存在氯離子的物質的是()A氯化氫氣體B氯氣C鹽酸D液態(tài)氯化氫7做氯化氫噴泉實驗后,燒瓶內的液體只占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AHCl氣體沒有完全溶解B裝置漏氣,進入空氣C集氣時有空氣混入D從膠頭滴管擠入燒瓶的水太少8玻璃導管通有H2,點燃后插入盛氯氣的集氣瓶中,產生的現(xiàn)象是()A爆炸B安靜燃燒C產生棕色的煙D火焰立即熄滅9某學生要提純混有泥沙的食鹽,他設計的主要操作有:溶解、過濾、蒸發(fā)在這些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儀器是()A燒杯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燈10實驗室中電解飽和食鹽水溶液時,不能直接得到的物質是()A氯化氫B氫氣C氫氧化鈉D氯氣11能表示質量數是37的陰離子是()A19個質子,18個中子,19個電子B18個質子,19個中子,18個電子C19個質子,18個中子,18個電子D17個質子,20個中子,18個電子12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Cl2,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B用濕潤的有色布條C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D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13氯氣與水反應時,其中水()A是氧化劑B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是還原劑D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14在足量NaI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及四氯化碳,振蕩后靜置,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A溶液不分層,溶液呈紫紅色B溶液分兩層,上層液體呈紫紅色C溶液分兩層,下層液體呈紫紅色D溶液分兩層,下層是無色液體15“足球烯”C60是一種外形類似足球狀的分子,關于C60的說法錯誤的是()AC60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BC60是相對分子量為720CC60和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DC60硬度比金剛石小16化學鍵是一種相互作用,它存在于()A分子之間B物質中的原子之間C分子或原子團中相鄰的原子之間D構成物質的所有微粒之間17離子鍵是()A原子間的強烈的靜電作用B陰、陽離子間的強烈的吸引作用C陰、陽離子間的強烈的靜電作用D陰、陽離子間的強烈的排斥作用18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A氯離子和鈉離子B氯化鈉分子C氯原子和鈉原子D金屬鈉和非金屬氯19將HCl和NaCl分別溶于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HCl的離子鍵被破壞BNaCl的共價鍵被破壞CHCl和NaCl的化學鍵均遭破壞DHCl和NaCl的化學鍵均未遭破壞20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某化合物內一定存在離子鍵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較高的熔點C水溶液能導電D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21M元素的1個原子失去2個電子轉移到Y元素的2個原子中去,形成離子化合物Z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M形成+2價陽離子BY形成+2價陽離子CZ可表示為MY2DZ的熔點較高22在共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有正負的主要原因是()A電子有得失B共用電子對有偏移C電子既有得失又有電子對偏移D有金屬元素的存在23下列物質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是()ACaCl2BKOHCH2ODHF24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結合后成水合分子(水合離子)的過程是()A物理過程,吸收熱量B化學過程,吸收熱量C物理過程,放出熱量D化學過程,放出熱量25當一塊冰融化成水,再轉變?yōu)樗魵鈺r,一定()A先放出能量,再吸收能量B先吸收能量,再放出能量C只放出能量D只吸收能量26在水中放入高錳酸鉀晶體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溶液中紫紅色范圍逐漸擴大,最后整個溶液都變成紫紅色,原因是()A鉀離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引力,逐漸向水中擴散B高錳酸根離子受到鉀離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斥力,逐漸向水中擴散C高錳酸根離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引力,逐漸向水中擴散D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水被氧化27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的物質是()A濃硫酸B濃鹽酸C碳酸鈉晶體D氯化鈉28有關結晶水合物KAl(SO4)212H2O的說法正確的是()A俗稱石堿B屬于混合物C屬于溶液D屬于純凈物29分析如圖的能量變化示意圖,確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A(g)+B(g)C(g)+D(l)+QBA(g)+B(g)C(g)+D(l)QCC(g)+D(l)A(g)+B(g)+QDC(g)+D(l)具有的能量大于A(g)+B(g)具有的能量30關于燃料充分利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熱能要充分利用B燃料充分燃燒時輸入的空氣量越多越好C固體燃料燃燒前要粉碎D液體燃料燃燒時可以霧狀噴出31檢驗某溶液含有氯離子的試劑合理的是()AAgNO3溶液BKI淀粉試紙C稀HNO3和AgNO3溶液DNaBr溶液和CCl432原電池中正極發(fā)生的是()A氧化還原反應B氧化反應C還原反應D置換反應33在盛有硫酸銅飽和溶液的燒杯中,投入一塊不規(guī)則的硫酸銅晶體,隔一段時間后,得到的結論是()A晶體部分溶解了B晶體形狀和質量不變C晶體的質量增加了,形狀也發(fā)生了改變D晶體的質量不變,形狀改變了34所含分子數最少的物質是()A0.8molCO2 B標準狀況下11.2L氨氣C3.6g水D6.021023個水分子35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兩種同位素,在計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質量分數B24.23%表示35Cl的豐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D36.966表示37Cl的質量數36有四種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它們屬于不同種元素B它們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C它們都是離子D它們都具有稀有氣體原子的穩(wěn)定結構37將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下列變化曲線(其中a代表擴散過程中溫度變化情況,b代表水合過程中溫度變化情況)中符合實際的是()ABCD38有關化學基本概念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氧化還原反應中一定有元素化合價的升降B離子化合物這一定含有金屬元素C置換反應一定是金屬單質與鹽酸類之間的反應D在常溫和101kPa,1mol任何氣體的體積約為22.4L39如圖裝置可以用來發(fā)生、洗滌、干燥、收集(不考慮尾氣處理)氣體該裝置可用于()A鋅和鹽酸生成氫氣B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生成氧氣C碳酸鈣和鹽酸生成二氧化碳D氯化鈉和濃硫酸生成氯化氫40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過程中(萃取劑用苯),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確的是()A將海帶灼燒成灰B過濾得含I溶液C 放出碘的苯溶液D 分離碘并回收苯二、綜合分析題.(共20分)41含氯的物質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已知氯元素常見的化合價有1、0、+1、+3、+5、+7六種,其不同價態(tài)的物質間可以相互轉化回答下列問題(1)氯原子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氯離子的電子式(2)氯氣能使?jié)駶櫟挠猩紬l褪色,起到漂白作用的物質是(寫名稱)漂粉精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寫化學式)(3)實驗室制取氯化氫的化學方程式;(4)工業(yè)上將含有氯氣的尾氣通過進行處理,在處理時發(fā)生的反應中氯氣作為a氧化劑 b還原劑 c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d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5)寫出氯氣的兩種用途,42氫氣是一種十分熟悉的物質在許多反應中既可以作為反應物,也可以作物生成物(1)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在氫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中,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及數目H2+CuOCu+H2O(3)在銅鋅原電池中,如圖,在銅極附近看到的現(xiàn)象是;電子流向從(4)氫氣作為燃料,有1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142.8kJ熱量,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5)實驗室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某學校實驗員為了提高制取氫的速度,在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你認為合理嗎?為什么?2016-2017學年上海市浦東新區(qū)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本大題共80份小題,每題2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已知銥的一種原子是Ir,則191表示為()A質量數B質子數C中子數D核外電子數【考點】核素【分析】原子符號中左上角數字為質量數,左下角為質子數,以此來解答【解答】解:19177Ir的質子數為77,核外電子數為77,質量數為191,中子數=19177=114,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原子的構成及原子中的數量關系,明確原子富含的含義即可解答,題目較簡單2當原子核外M電子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A2B8C16D18【考點】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分析】由于能級交錯的原因,EndE(n+1)s當ns和np充滿時(共4個軌道,最多容納8個電子),多余電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電子層,填入(n+1)s軌道中,據此判斷最外層最多容納電子數【解答】解:由于能級交錯的原因,EndE(n+1)s,當ns和np充滿時(共4個軌道,最多容納8個電子),多余電子不是填入nd,而是首先形成新電子層,填入(n+1)s軌道中,因此當原子核外M電子層為最外層時最多容納8個電子,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核外電子的運動和電子排布規(guī)律,題目難度不大,明確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為解答關鍵,試題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3原子通過得電子或失電子形成與Ar原子相同電子層結構的是()ALiBNaCODCl【考點】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分析】Ar原子核外有18個電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8,據此結合選項判斷【解答】解:Ar原子核外有18個電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8ALi核外有3個電子,失去1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2,故A不選;BNa核外有11個電子,失去1個電子層,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8,故B不選;CO核外有8個電子,得到2個電子,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8,故C不選;DCl核外有17個電子,得到1個電子,有3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為8,故D選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核外電子排布規(guī)律,題目難度不大,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注意把握稀有氣體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4能形成簡單陽離子的元素是()ASBNaCClDNe【考點】常見元素的名稱、符號、離子符號【分析】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層電子形成陽離子;金屬的金屬性越強,其失電子能力越強,則該元素越易形成陽離子,非金屬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于4,易得到電子,形成陰離子,非金屬的非金屬性越強,該元素越易得電子而易形成陰離子,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硫為非金屬元素,最外層為6個電子,易得電子,形成S2,故A錯誤;BNa為金屬元素,最外層為1個電子,易失去電子,形成Na+,故B正確;C氯為非金屬元素,最外層為7個電子,易得電子,形成Cl,故C錯誤;DNe為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為8個電子,既難得電子,也難失去電子,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元素得失電子難易程度判斷,為高頻考點,明確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判斷方法是解本題關鍵,會根據原子結構判斷元素性質,題目難度不大5海水曬鹽的原理是()A海水分解B溫度升高,其他溶質的溶解度增大C升高溫度,降低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度D利用陽光、風力蒸發(fā)水分使氯化鈉成晶體析出【考點】蒸發(fā)和結晶、重結晶【分析】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變化不大,利用海水曬鹽,是利用了蒸發(fā)結晶的原理,據此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海水中約有3.5%的食鹽,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小,從食鹽溶液中獲得食鹽主要利用陽光和風蒸發(fā)水分,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fā)掉,使氯化鈉結晶出來,海水曬鹽海水不分解,所以D符合,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海水曬鹽的原理,掌握常見的結晶(蒸發(fā)結晶和降溫結晶)的原理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題目較簡單6存在氯離子的物質的是()A氯化氫氣體B氯氣C鹽酸D液態(tài)氯化氫【考點】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分析】鹽酸或鹽酸鹽可電離出氯離子,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一定不含氯離子,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HCl由分子構成,不含氯離子,故A不選;B氯氣由分子構成,不含離子,故B不選;C鹽酸中HCl發(fā)生電離,含自由移動的氯離子,故C選;D液態(tài)氯化氫由分子構成,不含離子,故D不選;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含氯物質的構成,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構成、物質的電離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應用,題目難度不大7做氯化氫噴泉實驗后,燒瓶內的液體只占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一,其原因可能是()AHCl氣體沒有完全溶解B裝置漏氣,進入空氣C集氣時有空氣混入D從膠頭滴管擠入燒瓶的水太少【考點】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綜合應用【分析】HCl極易溶于水,全為HCl可充滿燒瓶,若混有空氣,水不能充滿,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HCl極易溶于水,不可能沒有溶解完全,故A不選;B裝置漏氣,不能形成噴泉實驗,故B不選;C集氣時有空氣混入,空氣中氧氣、氮氣不溶于水,則燒瓶內的液體只占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一,故C選;D膠頭滴管擠入燒瓶的水,打破壓強平衡,形成壓強差,引發(fā)噴泉,故D不選;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HCl的性質及噴泉實驗,為高頻考點,把握噴泉實驗原理、實驗操作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D為易錯點,題目難度不大8玻璃導管通有H2,點燃后插入盛氯氣的集氣瓶中,產生的現(xiàn)象是()A爆炸B安靜燃燒C產生棕色的煙D火焰立即熄滅【考點】氯氣的化學性質【分析】將H2點燃后插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氫氣在氯氣中安靜的燃燒,產生蒼白色的火焰,反應方程式為:H2+Cl22HCl,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將H2點燃后插入盛滿氯氣的集氣瓶中,氫氣在氯氣中安靜的燃燒,產生蒼白色的火焰,反應方程式為:H2+Cl22HCl,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氯氣的化學性質,學生只要掌握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就可以迅速解題了,比較容易9某學生要提純混有泥沙的食鹽,他設計的主要操作有:溶解、過濾、蒸發(fā)在這些操作中都需要使用的儀器是()A燒杯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燈【考點】物質的分離、提純的基本方法選擇與應用;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除雜【分析】溶解需要燒杯、玻璃棒;過濾需要鐵架臺、漏斗、燒杯、玻璃棒;蒸發(fā)需要鐵架臺、酒精燈、玻璃棒,以此來解答【解答】解:提純混有泥沙的食鹽,主要操作有溶解、過濾、蒸發(fā),均使用的儀器為玻璃棒,作用分別為攪拌、引流、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混合物分離提純,為高頻考點,把握粗鹽提純的實驗方法及儀器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10實驗室中電解飽和食鹽水溶液時,不能直接得到的物質是()A氯化氫B氫氣C氫氧化鈉D氯氣【考點】電解原理【分析】實驗室利用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鈉溶液,溶液中氫離子在陰極放電析出氫氣,氫離子濃度減小,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生成氫氧化鈉,氯離子在陽極放電析出氯氣,以此來解答【解答】解: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鈉溶液,陽極電極反應為:2Cl2e=Cl2;陰極電極反應為:2H+2e=H2,水的電離平衡正向進行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電解總反應為2NaCl+2H2O2NaOH+Cl2+H2,所以電解過程中生成氯氣、氫氣、氫氧化鈉,氫氣和氯氣反應需要光照或加熱才能反應生成HCl,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電解原理,為高頻考點,把握電解原理、離子放電順序、電極反應為解答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實驗室中用惰性電極電解食鹽水,題目難度不大11能表示質量數是37的陰離子是()A19個質子,18個中子,19個電子B18個質子,19個中子,18個電子C19個質子,18個中子,18個電子D17個質子,20個中子,18個電子【考點】質子數、中子數、核外電子數及其相互聯(lián)系【分析】質量數=質子數+中子數,陰離子的電子數=質子數+離子的電荷數,據此分析【解答】解:A19個質子,18個中子,19個電子,則質量數=19+18=37,質子數=電子數,該微粒為原子,故A錯誤;B18個質子,19個中子,18個電子,則質量數=18+19=37,質子數=電子數,該微粒為原子,故B錯誤;C19個質子,18個中子,18個電子,則質量數=19+18=37,質子數比電子數多一個,該微粒為陽離子,故C錯誤;D17個質子,20個中子,18個電子,則質量數=17+20=37,質子數比電子數少一個,該微粒為陰離子,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質子數、中子數、質量數、核外電子數之間的關系,題目難度不大,把握陰離子中核外電子數的計算方法是解題的關鍵12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Cl2,不能采用的方法是()A用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B用濕潤的有色布條C將氣體通入AgNO3溶液D用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考點】物質的檢驗和鑒別的基本方法選擇及應用【分析】檢驗氯化氫氣體中是否混有Cl2,氯氣可氧化KI生成碘,淀粉遇碘變藍,且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HCl不具有漂白性,則含氯氣時,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最終為白色,可檢驗,故A不選;BHCl不具有漂白性,則含氯氣時,濕潤的有色布條褪色,可檢驗,故B不選;C無論是否含氯氣,均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檢驗,故C選;D若含氯氣,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變藍,可檢驗,故D不選;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鑒別和檢驗,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的性質、發(fā)生的反應和現(xiàn)象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識的綜合應用,題目難度不大13氯氣與水反應時,其中水()A是氧化劑B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C是還原劑D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考點】氯氣的化學性質;氧化還原反應【分析】氯氣和水反應為Cl2+H2O=HCl+HClO,反應中只有Cl元素化合價發(fā)生變化,以此解答該題【解答】解:氯氣和水反應為Cl2+H2O=HCl+HClO,在反應中Cl元素化合價由0價分別變化為+1、1價,而O、H元素的化合價不變,則水既不是氧化劑,又不是還原劑故選D【點評】本題以氯氣和水的反應為載體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元素化合價的變化,難度不大14在足量NaI溶液中,加入少量氯水及四氯化碳,振蕩后靜置,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A溶液不分層,溶液呈紫紅色B溶液分兩層,上層液體呈紫紅色C溶液分兩層,下層液體呈紫紅色D溶液分兩層,下層是無色液體【考點】物質的分離、提純的基本方法選擇與應用【分析】加入氯水,置換出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以此解答該題【解答】解:加入氯水,置換出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溶液分層,下層為紫紅色,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氯水的性質以及萃取知識,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實驗能力,題目難度不大,注意碘和四氯化碳的性質,把握相關基礎知識的積累15“足球烯”C60是一種外形類似足球狀的分子,關于C60的說法錯誤的是()AC60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BC60是相對分子量為720CC60和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DC60硬度比金剛石小【考點】同素異形體【分析】由信息可知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類似足球狀的結構,分子式為C60,則該物質為單質,只含共價鍵,形成的為分子晶體,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C60是一種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不是新型的化合物,故A錯誤;BC60是相對分子量=612=720,故B正確;CC60和金剛石是同種碳元素組成的不同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故C正確;DC60是分子晶體,金剛石為原子晶體,硬度比金剛石小,故D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以信息形式考查化學鍵和物質類別,把握C60是一種外形類似足球狀的分子為解答的關鍵,側重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16化學鍵是一種相互作用,它存在于()A分子之間B物質中的原子之間C分子或原子團中相鄰的原子之間D構成物質的所有微粒之間【考點】化學鍵【分析】化學鍵存在于相鄰的原子之間,不存在于分子之間,也能存在于分子與離子之間的配位鍵,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化學鍵不存在分子間,故A錯誤;B、構成物質的相鄰原子之間,故B錯誤;C、分子或原子團中相鄰的原子之間的作用力稱為化學鍵,故C正確;D、構成物質的相鄰微粒之間的作用力,而不是所有微粒,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鍵的概念,難度不大,明確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才是化學鍵,不相鄰的原子之間的作用力不是化學鍵17離子鍵是()A原子間的強烈的靜電作用B陰、陽離子間的強烈的吸引作用C陰、陽離子間的強烈的靜電作用D陰、陽離子間的強烈的排斥作用【考點】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與性質【分析】離子鍵是相鄰的陰陽離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不僅包含吸引力還包含排斥力,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故A錯誤;B、不僅包含吸引力還包含排斥力,故B錯誤;C、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故C正確;D、不僅包含排斥力還包含吸引力,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鍵的概念,根據定義來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化學鍵必須是相鄰的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18構成氯化鈉的微粒是()A氯離子和鈉離子B氯化鈉分子C氯原子和鈉原子D金屬鈉和非金屬氯【考點】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與性質【分析】氯化鈉是離子晶體,構成微粒是陰、陽離子,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氯化鈉是離子晶體,構成微粒是陰、陽離子,即構成微粒為鈉離子和氯離子,故選A【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方面的知識,對物質進行分類與對號入座、掌握常見物質的粒子構成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9將HCl和NaCl分別溶于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HCl的離子鍵被破壞BNaCl的共價鍵被破壞CHCl和NaCl的化學鍵均遭破壞DHCl和NaCl的化學鍵均未遭破壞【考點】化學鍵【分析】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間只存在共價鍵,NaCl中鈉離子和氯離子之間只存在離子鍵,HCl、NaCl溶于水時發(fā)生電離導致化學鍵都被破壞,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間只存在共價鍵,NaCl中鈉離子和氯離子之間只存在離子鍵,HCl、NaCl溶于水時發(fā)生電離導致化學鍵都被破壞,AHCl中共價鍵被破壞生成氫離子和氯離子,故A錯誤;BNaCl中離子鍵被破壞生成鈉離子和氯離子,故B錯誤;CHCl和NaCl都是強電解質,溶于水時化學鍵都被破壞生成陰陽離子,故C正確;D根據C知,HCl和NaCl中化學鍵都被破壞,故D錯誤;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化學鍵,為高頻考點,明確物質構成微粒及微粒之間作用力、化學鍵概念是解本題關鍵,注意離子鍵和共價鍵區(qū)別,題目難度不大20下列性質中,可以證明某化合物內一定存在離子鍵的是()A可溶于水B具有較高的熔點C水溶液能導電D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考點】離子鍵的形成【分析】離子化合物,具有較高的熔點,含有離子鍵,在熔融狀態(tài)下或水溶液中能導電,但共價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能導電【解答】解:A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都能溶于水,與化學鍵類型沒有關系,故A錯誤; B具有較高的熔點的物質不一定含有離子鍵,如二氧化硅為原子晶體,熔點很高,但只含共價鍵,故B錯誤;C共價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也能導電,如HCl,只含有共價鍵,故C錯誤;D熔融狀態(tài)能導電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含有離子鍵,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化學鍵知識,題目難度不大,注意化合物的類型與性質,把握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區(qū)別21M元素的1個原子失去2個電子轉移到Y元素的2個原子中去,形成離子化合物Z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AM形成+2價陽離子BY形成+2價陽離子CZ可表示為MY2DZ的熔點較高【考點】原子結構與元素的性質【分析】由題意可知,一個M原子失去2個電子形成M2+,故M的最外層電子數應為2個,金屬元素,一個Y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Y,說明是非金屬,且Z屬于離子化合物,化學式為MY2,以此解答該題【解答】解:AM元素的1個原子失去2個電子,則形成M2+,故A正確;B一個Y原子得到1個電子形成Y,故B錯誤;CM元素的1個原子失去2個電子轉移到Y元素的2個原子中去,化學式為MY2,故C正確;DZ為離子化合物,則熔點較高,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為高頻考點,難度不大,通過電子的得失確定元素的化合價是關鍵,注意把握離子化合物的性質22在共價化合物中,元素化合價有正負的主要原因是()A電子有得失B共用電子對有偏移C電子既有得失又有電子對偏移D有金屬元素的存在【考點】共價鍵的形成及共價鍵的主要類型【分析】共價化合物中,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化學鍵,但原子吸引電子對的能力不同,則元素的化合價有正負,以此來解答【解答】解:共價化合物中,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化學鍵,但原子吸引電子對的能力不同,共用電子對發(fā)生偏移,則元素的化合價有正負,而不存在電子得失及金屬元素的問題,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共價鍵,為高頻考點,把握共價鍵的形成為解答的關鍵,注意共價鍵中電子對發(fā)生偏移而不能得失電子,題目難度中等23下列物質中,既有離子鍵又有共價鍵的是()ACaCl2BKOHCH2ODHF【考點】離子化合物的結構特征與性質;共價鍵的形成及共價鍵的主要類型【分析】一般來說,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離子鍵,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據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氯化鈣中鈣離子和氯離子之間只存在離子鍵,故A錯誤;BKOH中鉀離子和氫氧根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OH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B正確;C水分子中OH之間存在共價鍵,故C錯誤;DHF分子中HF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D錯誤;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離子鍵、共價鍵的判斷,側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確物質構成微粒及微粒之間作用力即可解答,題目難度不大24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結合后成水合分子(水合離子)的過程是()A物理過程,吸收熱量B化學過程,吸收熱量C物理過程,放出熱量D化學過程,放出熱量【考點】反應熱和焓變【分析】在溶解過程中發(fā)生兩種變化,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這一過程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這一過程放出熱量,以此來解答【解答】解: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結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的過程,形成化學鍵,且整個過程有新物質生成,是放熱的化學過程,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為高頻考點,把握水合分子或離子的形成與能量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形成化學鍵釋放能量,題目難度不大25當一塊冰融化成水,再轉變?yōu)樗魵鈺r,一定()A先放出能量,再吸收能量B先吸收能量,再放出能量C只放出能量D只吸收能量【考點】反應熱和焓變【分析】物質由固態(tài)轉化為液體、液體轉化為氣體均需要吸收能量,以此來解答【解答】解:冰融化成水,再轉變?yōu)樗魵鈺r,均需要吸收能量,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為高頻考點,把握物質狀態(tài)與能量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同種物質的氣態(tài)能量最高,題目難度不大26在水中放入高錳酸鉀晶體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溶液中紫紅色范圍逐漸擴大,最后整個溶液都變成紫紅色,原因是()A鉀離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引力,逐漸向水中擴散B高錳酸根離子受到鉀離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斥力,逐漸向水中擴散C高錳酸根離子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引力,逐漸向水中擴散D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水被氧化【考點】氧化還原反應【分析】在水中放入高錳酸鉀晶體后,高錳酸鉀晶體溶于水,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引力,電離出高錳酸根離子和鉀離子【解答】解:在水中放入高錳酸鉀晶體后,高錳酸鉀晶體溶于水,受到水分子的作用,克服了離子間的引力,電離出高錳酸根離子和鉀離子,高錳酸根離子呈紫紅色,所以溶液中紫紅色范圍逐漸擴大,最后整個溶液都變成紫紅色;故選:C【點評】本題主要考查電離的條件以及離子的顏色判斷,難度不大,記住高錳酸根離子呈紫紅色即可解題27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的物質是()A濃硫酸B濃鹽酸C碳酸鈉晶體D氯化鈉【考點】濃硫酸的性質【分析】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的物質,可能情況為:具有吸水性、與空氣中氧氣或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相對分子質量更大的物質,以此解答【解答】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會增加,故A正確;B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質量會減小,故B錯誤;C碳酸鈉晶體風化,質量減小,故C錯誤;D氯化鈉性質穩(wěn)定,質量不變,故D錯誤故選A【點評】本題綜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識,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濃硫酸的性質,易錯點為C,注意晶體的風化,難度不大28有關結晶水合物KAl(SO4)212H2O的說法正確的是()A俗稱石堿B屬于混合物C屬于溶液D屬于純凈物【考點】酸、堿、鹽、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聯(lián)系【分析】A石堿是十水合碳酸鈉的俗稱;B不同物質組成的為混合物;C溶液為分散系屬于混合物;D一種物質組成的為純凈物【解答】解:A結晶水合物KAl(SO4)212H2O俗稱為明礬,故A錯誤;B結晶水合物KAl(SO4)212H2O是一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故B錯誤;C結晶水合物KAl(SO4)212H2O是純凈物不是溶液,故C錯誤;D結晶水合物KAl(SO4)212H2O一種物質組成的屬于純凈物,故D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練掌握物質分類、常見化學物質的名稱、俗稱、化學式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掌握基礎是關鍵29分析如圖的能量變化示意圖,確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AA(g)+B(g)C(g)+D(l)+QBA(g)+B(g)C(g)+D(l)QCC(g)+D(l)A(g)+B(g)+QDC(g)+D(l)具有的能量大于A(g)+B(g)具有的能量【考點】反應熱和焓變【分析】由圖可知,A(g)、B(g)的總能量大于C(g)、D(l)的總能量,若生成C、D時放熱,若生成A、B時吸熱,以此來解答【解答】解:由圖可知,A(g)、B(g)的總能量大于C(g)、D(l)的總能量,則熱化學方程式為A(g)+B(g)C(g)+D(l)+Q或C(g)+D(l)A(g)+B(g)Q,故選A【點評】本題考查反應熱與焓變,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中能量變化、反應物與生成物的判斷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吸熱與放熱的判斷,題目難度不大30關于燃料充分利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熱能要充分利用B燃料充分燃燒時輸入的空氣量越多越好C固體燃料燃燒前要粉碎D液體燃料燃燒時可以霧狀噴出【考點】燃料的充分燃燒【分析】燃料的燃燒一定為放熱反應,故燃料的充分利用即是讓燃料充分燃燒并充分利用熱能,但在燃燒時通入的空氣量過多,會帶走部分熱量,故應通過增大固體表面積等手段來讓燃料充分燃燒,據此分析【解答】解:A、燃料的燃燒一定為放熱反應,故燃料的充分利用即是讓燃料充分燃燒并充分利用熱能,若燃燒放出的熱量不能充分利用,則造成燃料的浪費,故A正確;B、燃料燃燒時要通入適量的空氣,但若空氣量過多,則會導致帶走部分熱量,所以并不是空氣量越多越好,故B錯誤;C、固體燃料燃燒前粉碎,能增大固體表面積,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燒,故C正確;D、液體燃料燃燒時以霧狀噴出,能增大和助燃劑的接觸面積,故有利于燃料的燃燒,故D正確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了燃料的充分燃燒以及熱量的充分利用,應注意的是并不是通入的空氣量越多越好31檢驗某溶液含有氯離子的試劑合理的是()AAgNO3溶液BKI淀粉試紙C稀HNO3和AgNO3溶液DNaBr溶液和CCl4【考點】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分析】檢驗某溶液含有氯離子,先加硝酸排除干擾離子,再加硝酸銀觀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硝酸銀與氯離子、碳酸根離子等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不能檢驗,故A不選;B氯離子與KI不反應,不能檢驗,故B不選;C先加硝酸排除干擾離子,再加硝酸銀生成白色沉淀,可檢驗氯離子,故C選;D氯離子與NaBr不反應,不能檢驗,故D不選;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常見離子的檢驗,為高頻考點,把握離子檢驗的試劑、現(xiàn)象與結論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排除干擾離子的影響,題目難度不大32原電池中正極發(fā)生的是()A氧化還原反應B氧化反應C還原反應D置換反應【考點】電極反應和電池反應方程式【分析】原電池中,負極失電子,正極上得電子,據此進行解答【解答】解:原電池中,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故C正確;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了原電池工作原理,題目難度不大,正確判斷原電池的兩極及發(fā)生反應為解答關鍵,試題側重基礎知識的考查,培養(yǎng)了學生的靈活應用能力33在盛有硫酸銅飽和溶液的燒杯中,投入一塊不規(guī)則的硫酸銅晶體,隔一段時間后,得到的結論是()A晶體部分溶解了B晶體形狀和質量不變C晶體的質量增加了,形狀也發(fā)生了改變D晶體的質量不變,形狀改變了【考點】溶解度、飽和溶液的概念【分析】根據飽和溶液加入該種溶質的晶體后會處于動態(tài)平衡,溶解進去的溶質和析出的溶質相等考慮【解答】解:飽和溶液加入該種溶質的晶體后會處于動態(tài)平衡,溶解進去的溶質和析出的溶質相等,所以晶體的質量不變,但是形狀會發(fā)生改變,溶解了多少溶質,就會析出多少溶質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了飽和溶液的組成和特征,解答本題關鍵是要知道飽和溶液中還能溶解該種溶質,只是溶解了多少溶質,就會析出多少溶質,題目難度不大34所含分子數最少的物質是()A0.8molCO2 B標準狀況下11.2L氨氣C3.6g水D6.021023個水分子【考點】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分析】結合n=、n=、n=可知,物質的量越小,分子個數越少,以此來解答【解答】解:ACO2的物質的量為0.8mol;B氨氣的物質的量為=0.5mol;C水的物質的量為=0.2mol;D水的物質的量為1mol,顯然C中物質的量最小,則分子數最少,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物質的量的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微粒數與物質的量的關系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計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基本計算公式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35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兩種同位素,在計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A75.77%表示35Cl的質量分數B24.23%表示35Cl的豐度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D36.966表示37Cl的質量數【考點】相對原子質量及其計算;同位素及其應用;相對分子質量及其計算【分析】本題考查相對原子質量的求法,涉及到下列幾個概念:同位素、豐度、質量數、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等【解答】解:A、75.77%表示35Cl的豐度,不是質量分數,故A錯誤;B、24.23%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