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1頁
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2頁
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3頁
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4頁
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張中行,我們是否能深刻的認識自己的優(yōu)缺點?我們又想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當你離別之時,你希望別人是怎樣評價你呢?今天我們一起跟隨張中行的目光,看看他眼中的葉圣陶。,作者簡介,張中行,1909年生,河北香河人。1931年畢業(yè)于通縣師范學校,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建國后長期供職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中學語言教材的編輯,退休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約編審,直至1997年。,主要著述:人稱“雜家”。1980年代開始散文創(chuàng)作,出版散文集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說夢草、順生論、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與白話、文言津逮、詩詞讀寫叢話、佛教與中國文學等,收錄于張中行作品選六卷。主編及參編的著作有文言常識、文言文選讀(三冊)、古代散文選(三冊)及中學通用語文教材等。,葉圣陶簡介,葉圣陶(1894-1988),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著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長篇小說倪煥之?!熬乓话恕笔伦冎螅e極參加愛國抗日活動,發(fā)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的短篇小說,技巧日臻圓熟。葉圣陶還是中國現(xiàn)代童話創(chuàng)作的拓荒者。,作者和他記述的葉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語文學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師亦友。1988年葉圣陶先生辭世,三個月后,作者就寫下了這篇文章。作者通過對葉先生言行的記述,贊美了葉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時也闡揚了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自由閱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攙和:chnhuo摻雜混合。東四八條:北京東城區(qū)胡同名。冗長:rngchng(文章、講話等)廢話多,拉得很長,含貶義。著作等身:形容著作極多,疊起來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沾溉:浸潤澆灌。高文典冊:經(jīng)典性著作。,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做一個身體力行的君子,那我還沒有做到。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愛之人,自己決定對人建立仁愛之心,別人才會對你仁愛,自己決定對人豁達(寬容),別人才會對你豁達(寬容)。,思考,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分組討論下列問題。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緣由是什么?他主要選擇了哪些材料?明確:緣由:葉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給他寫紀念文。選材:與作者相關的,不見于或不明顯見于高文典冊的。,整體感知,五個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談寫作本文的緣由和選材。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總寫葉圣陶先生的品德有過人之處。第三部分(第3-6段從“凡是同葉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爭取不愧于屋漏”):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寬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7-10段從“以上說待人厚”至“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確的分工”)從語文方面詳寫葉圣陶先生為人的另一面:律己嚴。第五部分(11最后一個自然段):談學習和仿效葉先生品德的思考。,2、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別用了哪些事例來進行說明。明確:待人厚,律己嚴。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2)第四自然段:送客(3)第五自然段:復信(4)第六自然段:會上發(fā)言律己嚴: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則,鞠躬盡瘁。,3、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來表述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這種風格具體講的是什么?(用書上的原話回答)明確:“寫話”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順口,聽,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就是話。還特別重視“簡潔”。,4、為什么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應該受到高度重視,作者從哪些方面進行了論述?明確:(1)從歷史來看,用白話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勢所趨,是從理論到實踐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說是“不成問題”。(2)從現(xiàn)實看,葉先生“寫話”主張是切中時癥的。(時癥:脫離口語甚至有意遠離口語的文風正在制造“新文言”),3.文本分析,作者重點塑造了葉先生的兩種過人品行:(1)待人厚。體現(xiàn)葉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過人之處。(2)律己嚴。通過葉先生有關自己無法當面指摘他人短處的一次發(fā)言,表現(xiàn)其“使人自重”的“德的力量”。,4.“寫話”與本文的文風,葉圣陶先生的語文主張,簡而言之就是“寫話”。葉圣陶先生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自己的:一旦所寫的不像“話”,就堅決改。,4.“寫話”與本文的文風,寫話的風格:平易自然,鮮明簡潔,細致懇切,念著順口,聽著悅耳,說像話還不夠,其實就是“話”。此外,還特別重視“簡潔”。,4.“寫話”與本文的文風,張中行在文章回答了為什么葉先生的語文主張應該受到高度重視:從歷史來看,用白話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勢所趨,是從理論到實踐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說是“不成問題”。而從現(xiàn)實看,葉先生“寫話”主張,是切中時癥的。時癥是:脫離口語甚至有意遠離口語的文風,正在制造“新文言”。所以,葉先生“寫話”主張的本質(zhì)是堅決反對這種文風。,4.“寫話”與本文的文風,主張的核心“寫話”與“簡潔”,是我們每一個學習和使用語文的人都應高度重視的問題,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指導性。,5.寫作的特點,但因作者并非空泛地敘議,而是通過一件件具體事例來再現(xiàn)人物,所以仍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動人的情感力量。本文在寫作上有三個特點:一是在感情表達方面。二在人物刻畫方面。三是其文風。,一是在情感表達方面。本文是追憶故人的文章,對于葉圣陶先生的逝世,與其感情深厚的作者,內(nèi)心有深重的悲哀。但在寫作時,他是把這感情過濾了,或者可以說是把感情潛藏在文章深處。二在人物刻畫方面。本文主旨是記人。文章沒有精細的描寫和專門的抒情筆墨,而是以敘述為主,結合議論。,三是其文風。本文堪稱實踐葉先生語文主張的一個范例。其態(tài)度誠懇,敘述平實,語言樸素,所寫正是簡明而有條理的口頭語,同時又不失其深致。但因作者并非空泛的敘議,而是通過一件件具體的事例來再現(xiàn)人物,所以仍有鮮明的形象性和動人的情感力量。,人不能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只能糊糊涂涂的活下去,反省一下就會感到無聊,感到?jīng)]意思。葉圣陶作者通過一些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躬行君子、堪為師表的忠厚長者獨具而可貴的精神風貌,寬以待人,嚴以律己,葉圣陶先生做到了,我們能做到嗎?通過本文的學習,希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