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年濱海新區(qū)九年級專題練習 專題二 多項選擇題1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時,小明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距離凸透鏡15 cm處,在透鏡另一側距離透鏡30 cm處的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則 A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B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C該透鏡的焦距一定滿足D該透鏡的焦距一定滿足2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蠟燭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時,恰好在凸透鏡后20 cm處的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與該燭焰等大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0 cmB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 cmC當物距是15 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D當物體從距凸透鏡20 cm處遠離
2、透鏡移動時,所成的像逐漸變小3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調(diào)整后的位置如圖1,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對于該次實驗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圖1cm507060403020A光屏上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B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C照相機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 D投影儀應用了該次實驗的成像規(guī)律4如圖2所示,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將蠟燭放在A處時,位于P處(圖中未畫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縮小像;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向右移動蠟燭至B處,再將光屏從P處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201020304050607080901
3、00cmBAA上述過程中光屏是向左側移動的 B上述過程中光屏是向右側移動的C透鏡在光具座上3040cm刻度之間的某一位置D透鏡在光具座上4050cm刻度之間的某一位置圖30102030405060708090100cm5張強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他先將一焦距未知的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距凸透鏡中心10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當該透鏡及燭焰的相對位置如圖3所示時,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燭焰的像(圖中光屏未畫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光屏上所成的像為倒立、縮小的實像 B圖中未畫出的光屏所在的位置可能在75 cm刻度處 C將燭焰移到30 cm刻度處,保持透鏡位置不動,無論怎么移
4、動光屏,光屏上也得不到燭焰清晰的像D將燭焰移到10 cm刻度處,保持透鏡位置不動,移動光屏,光屏上燭焰清晰的像將變小6小明同學先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4所示;然后他利用這個凸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當蠟燭、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5所示時,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5060cm圖4圖510204050cm3060A凸透鏡的焦距是60 cmB圖5中,光屏上成的是燭焰倒立、放大的實像C圖5中,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2 cm,光屏上再次成的清晰像將變小D圖5中,保持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光屏的位置互換,仍可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
5、像7圖6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其中凸透鏡焦距為10 cm,放在50 cm刻線上并保持透鏡位置不變。當蠟燭處于25 cm刻度處時,則甲 乙 丙 丁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圖6 圖7A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應在光具座60 cm70 cm的刻度范圍內(nèi)移動B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應在光具座大于70 cm的刻度范圍內(nèi)移動C在光屏上所成燭焰的像應該是圖7中的甲圖D利用這種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機8某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時,所用凸透鏡的焦距為f,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如圖8所示,先后使燭焰位于a,b,c,d四點,并分別調(diào)整光屏的位置,
6、關于a,b,c,d四點的成像情況,說法正確的是A燭焰位于a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清晰像最小B燭焰位于c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清晰像最大C燭焰位于b點時,屏上出現(xiàn)的清晰像最大D燭焰位于d點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OFFabcdPf2f圖89在用一凸透鏡研究其成像的規(guī)律時,某同學得到的部分實驗信息如下表所示。根據(jù)表中信息判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實驗次序12345物距u/cm5040302520像距v/cm2224303860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5 cmB當u = 25 cm時,凸透鏡成放大的像,放大鏡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C當v = 24 cm時,凸透鏡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jù)這一原理制成的D若把物體從距凸透鏡22
7、 cm處向距凸透鏡32 cm處滑動,像會逐漸變小10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燭焰的像(圖9所示),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變大些,下列調(diào)節(jié)方法可行的是圖9FF光屏A將蠟燭適當遠離透鏡,光屏適當靠近透鏡B將蠟燭適當靠近透鏡,光屏適當遠離透鏡C將透鏡適當靠近蠟燭D將透鏡適當靠近光屏11某同學對凸透鏡的光學特性進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實驗:(1)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透鏡中心12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2)他再將該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分別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后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如圖10所示。對于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A該凸透鏡的焦距f為6 cmB實驗(2)中,
8、物距u為20 cmC實驗(2)中,物距u為30 cm D實驗(2)中,得到的像為放大實像102030405060708090圖10cm12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用焦距分別為f1、f2的甲、乙兩個凸透鏡進行實驗。先將點燃的蠟燭、透鏡甲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調(diào)整后的位置如圖11所示,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圖中未標出);再用透鏡乙替換透鏡甲,且保持蠟燭和透鏡的位置不變,將光屏向左移動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11cm507060403020A圖6中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B圖6中光屏上的像是縮小的Cf1f2Df1f213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
9、了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跟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之間關系的圖像,如圖12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12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 cmB當u =15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放大的像C當u =25 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D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2 cm處移動到30 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14如圖13所示,一束光會聚于b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放甲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上的c點;在虛線區(qū)域內(nèi)換放乙透鏡后,光會聚于主光軸上的a點?,F(xiàn)沈明同學想再探究凸透鏡成像的特點,他正確選擇了透鏡,并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圖中未標出),如圖14所示;當蠟燭從光具座上的M點移到N點時,他通過透鏡觀察到正立、放大
10、的像逐漸變大。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140501009080706040302010cmMN圖13bacA他選擇的是甲透鏡 B他選擇的是乙透鏡C凸透鏡位于N點右側 D凸透鏡位于M點左側15如圖15所示,在輕質(zhì)杠桿兩端各掛體積相同的實心鐵塊和銅塊,杠桿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F(xiàn)保持杠桿左右兩邊的力臂不變,則 圖15O鐵銅A若分別將兩物塊切去等體積的一小塊,杠桿將不再水平平衡B若分別將兩物塊切去等體積的一小塊,杠桿仍保持水平平衡C若分別將兩物塊切去等質(zhì)量的一小塊,杠桿右端將向下傾斜D若分別將兩物塊切去等質(zhì)量的一小塊,杠桿左端將向下傾斜16如圖16所示的作圖,其中正確的是甲 乙 丙 丁圖16FvGF壓F支
11、vGfF支GvF支GfFvA圖甲中物塊沿光滑斜面下滑 B圖乙中物塊沿粗糙斜面下滑 C圖丙中物塊以某一速度沿光滑斜面上滑 D圖丁中物塊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勻速上滑橡皮管金屬盒膠皮膜h圖1717U型管壓強計是用來研究液體壓強的儀器。當用手指按壓橡皮膜時,U型管內(nèi)液體的液面如圖17所示。若手指與橡皮膜的接觸面積為S(膜面近似平整),管內(nèi)液體的密度為,大氣壓強為P0,則AU型管是連通器B手指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壓力為C管內(nèi)氣體對手指的壓力為D管內(nèi)氣體對手指的壓力為18在水平桌面上,有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盛相等質(zhì)量的鹽水,將同一雞蛋分別放入其中,雞蛋靜止時如圖18所示,雞蛋在甲、乙兩杯中所受浮力分
12、別為F1和F2,鹽水對容器底的壓強分別為P1和P2,兩容器中鹽水的密度分別為1和2,則 圖18 AF1F2 BF1F2 C12 DP1P219如圖19所示,斜面長為S,高為h,用沿斜面向上的力把一個重為G的物體勻速拉到坡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FhS圖19A若斜面的機械效率,則拉力B若斜面的機械效率,則拉力C若斜面的機械效率,則拉力D若斜面的機械效率,則物體與斜面間的摩擦力20某興趣小組對黃河水進行抽樣測定密度和含砂量,含砂量為每立方米河水中所含砂的質(zhì)量。一次抽樣中,采集樣品的體積為V0 m3,稱得其質(zhì)量為m0 kg。已知砂的密度為砂 kg/m3,水的密度為水 kg/m3, 下列結果正確的是
13、A樣品中含砂的質(zhì)量為B該黃河水的密度為C該黃河水的含砂量為D該黃河水的含砂量為21如圖20所示,a、b兩個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直柱形物塊,高haSb,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時,它們陷入的深度相同,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圖20Aa的質(zhì)量一定大于b的質(zhì)量Ba的質(zhì)量一定小于b的質(zhì)量C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D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22如圖21所示,將底面半徑為2R的圓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把高為h,密度為(水)半徑為R的實心圓柱體木塊豎直放在容器中。然后向容器內(nèi)注水,則 圖21A注水前,木塊對容器底的壓力為ghB注水前,木塊對容器底的壓強為ghC若使木塊豎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質(zhì)量至少為R2hD
14、若使木塊豎直漂浮,向容器中注入水的質(zhì)量至少為3R2h23如圖22所示,在細繩上的自由端施加大小不變的拉力,將重為G的物體經(jīng)時間t后勻速提升高度H。若在此過程中拉力的功率為P,不計摩擦與繩重,則 F圖22A繩自由端施加的拉力大小為B拉力在此過程中所做的功為PtC動滑輪重為G動=G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10024盛有液體的圓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圖23(甲)所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1;用細線栓一金屬球,將金屬球浸沒在液體中,如圖23(乙)所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2;將細線剪斷的,金屬球沉到容器底部,如圖23(丙)所示,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為p3已知容器的底面積為S,液體的密度為液,則下列判斷正確
15、的是圖23甲 乙 丙A金屬球的重力為(p3p2)S B金屬球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為(p2p1)SC金屬球的密度 D金屬球的密度25如圖24所示,底面積為S1的圓柱體A放在水平桌面上,當把一質(zhì)量為m、密度為0、底面積為S2的圓柱體B放在A上面時,圓柱體A對桌面壓強的變化量為p;另有一個底面積為S3的薄壁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某種液體,也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當把圓柱B浸沒在液體中時(液體未溢出),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也為p,下列表達式正確的是 圖24圓柱體薄壁容器AABC容器內(nèi)液體密度D容器內(nèi)液體密度26底面積不等的兩個圓柱形容器甲和乙(S甲 S乙),分別盛有兩種不同的液體,現(xiàn)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
16、入容器中,小球靜止時的狀態(tài)如圖25所示,此時兩液面剛好相平。若將這兩個小球從液體中取出(小球上附著的液體不計),液體對兩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量分別為F甲、F乙;液體對容器底壓強的變化量為P甲、P乙。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圖25乙甲 AF甲 = F乙 BF甲 P乙27. 如圖26所示,水平放置的圓柱形容器內(nèi)裝有重為G1、密度為的液體,將體積為V、重為G2的實心鐵塊用細線拴著浸沒在液體中,則 圖26G2A細繩所受的拉力為 B細繩所受的拉力為 C容器底所受液體的壓力為 D容器底所受液體的壓力為28如圖27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柱形薄壁容器重為G、底面積為S、高為h。先將容器注滿密度為0的液體,再將重為G
17、0、邊長為a的小立方體物塊(如圖28所示)從液面處緩慢釋放,待物塊靜止后,容器對桌面的壓強可能的是圖28圖27A B C D 29將玻璃瓶、兩端開口的細玻璃管和橡皮塞組裝成圖29所示的裝置,使用時瓶內(nèi)裝入液體,瓶口密閉。通過細玻璃管內(nèi)液面高度的變化可驗證的是圖29A阿基米德原理B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C力可以使固體發(fā)生微小形變D液體溫度變化體積也會改變30現(xiàn)有密度分別為、的兩種液體,質(zhì)量均為m0,某工廠要用它們按體積比11的比例配制一種混合液(設混合前后總體積不變),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質(zhì)量最大。則 A這種混合液的密度為B這種混合液的密度為C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體的質(zhì)量為D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
18、那部分液體的質(zhì)量為31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師傅用滑輪組和桶組成的裝置將水泥從地面勻速運至樓上,如圖30所示。若水泥重為G0,桶重為G1,動滑輪重為G2,不計繩重和摩擦,此過程中該裝置的機械效率為,則工人師傅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為 圖30A B C D 圖31Om1m2l1Pl232如圖31所示,某人用扁擔擔起兩筐質(zhì)量分別為m1、m2的貨物,當他的肩處于O點時,扁擔水平平衡,已知l1l2,扁擔和筐的重力不計。若將兩筐的懸掛點向O點移近相同的距離,則 A扁擔左端向下傾斜B扁擔右端向下傾斜C要使扁擔恢復水平平衡需再往某側筐中加入貨物,其質(zhì)量為D要使扁擔恢復水平平衡需再往某側筐中加入貨物,其質(zhì)量為3
19、3如圖32甲所示,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R1、R2兩端的電壓U1、U2與電流I的變化關系圖象如圖32乙所示,其中正確的是R1SAV2V1R2IU1OIU1OIU2OIU2OABCD圖32乙甲34圖33是某家用電熱器內(nèi)部電路結構圖,其中R1、R2為加熱電阻絲(R1R2)。下列電阻絲的四種連接方式,可使電熱器提供不同的發(fā)熱功率,關于其大小說法正確的是 1234123412341234甲乙丙丁220 V1234R1R2圖33A甲的連接方式,發(fā)熱功率最小B乙的連接方式,發(fā)熱功率最小C丙的連接方式,發(fā)熱功率最大D丁的連接方式,發(fā)熱功率最大35圖3
20、4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U恒定,定值電阻R0兩端的電壓為U0,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時,其連入電路中的電阻RP,電路中電流I(“”表示變大,“”表示變?。O铝杏嘘P電壓表示數(shù)UP變化情況的推理過程正確的是 因RPUP因IUPUP因RPUP因RP圖34AVPR0A由 B由 C由 D由 36圖35所示的電路中,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電源電壓為3 V且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后,滑片P從b端移動到a端的過程,電壓表示數(shù)U與電流表示數(shù)I的關系圖象如圖36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圖36圖35AVPR1R2baSI/AU/V00.20.6120.4AR1的電阻為5 B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0
21、C電路消耗的最大總功率為1.8 W D電路消耗的最小總功率為1 W37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由()增大到時,通過它的電流由增大到。電壓增加量,電流增加量,電功率增加量為,則 ABCD38圖37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一端滑到另一端,R1、R2的UI關系圖象如圖38所示;在上述過程中,滑片P從任意一點滑動到另外一點時,電流表A的示數(shù)變化量為I,電壓表V1、V2的示數(shù)變化量分別為U1、U2,R1、R2的功率變化量分別為P1、P2。則 U/VI/A圖38圖37SPR2R1AV1V2AR1的阻值為70 B電源電壓是18 VC總成立D總成立39如圖39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22、R1為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圖39PR1S1R2A1A2LS2S3R2,且R1=2R2,燈泡L上標有“6 V 3 W”字樣,所用電流表的量程均為00.6 A和03 A。當三個開關S1、S2、S3都閉合時,燈泡L正常發(fā)光,兩電流表指針的位置相同。當三個開關的狀態(tài)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時,電路消耗的總功率也隨之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不計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A電源電壓為6 V BR1的阻值為24 C電路消耗總功率的最小值為0.5 W D電路消耗總功率的最大值為3.75 W40如圖40,電源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從a端滑動到b端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了I0,電壓
23、表V的示數(shù)從U1變到U2。下列選項正確的是圖40PSabAR1VR2AR1的阻值為B滑動變阻器R2的最大阻值為C電路消耗的最大電功率為 DR1消耗電功率的最大變化量為(U1+ U2)I041如圖41所示,電源兩端電壓恒定,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移動的過程中,電流表A的最小示數(shù)為I1,電壓表V1的最大示數(shù)為U1,電壓表V2的最大示數(shù)與最小示數(shù)之比為3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不計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圖41PLAV1V2SA電源電壓為B燈L的阻值為C在滑片P移動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的范圍為I1D在滑片P移動的過程中,電路消耗的最大總電功率 是最小總電功率的1.5倍42如圖42,電源電
24、壓恒定,R1為定值電阻,R2為滑動變阻器。閉合開關S1、斷開S2后, 移動滑片P時,ab兩端電壓U和通過的電流I之間的關系圖象如圖43所示;燈泡標有“15 V 15 W”字樣(不考慮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圖43I/AU/V01103圖42PR1R2LR1S1S2VabAA電源電壓為12 V BR1的阻值為5 C閉合開關S1、斷開S2后,電路消耗的最大功率為 55 WD改變兩個開關的狀態(tài)和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滑片,電路消耗的最小功率為9 W43如圖44,小燈泡L的額定電壓為3 V,滑動變阻器R1的規(guī)格為“10 1 A”。 閉合開關,滑片P置于距左端處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0.6 A,燈泡正常發(fā)光;滑片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huán)保技術應用推廣合同
- 低碳技術創(chuàng)新孵化合同
- 金屬礦石貿(mào)易合同
- 沿街商鋪租賃合同
- 二零二五版初級會計經(jīng)濟法專業(yè)研討會贊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診所護士護理技術聘用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戶外休閑空間裝修質(zhì)保服務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電商公司員工合同(含特殊工種工作安排)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信息化項目提成合同
- 高端魚塘承包經(jīng)營權競標合同
- 科普知識進社區(qū)活動總結與反思
- 加油站廉潔培訓課件
- 現(xiàn)金日記賬模板(帶公式)
- 消化內(nèi)科??票O(jiān)測指標匯總分析
- 2023屆上海市松江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含答案)
- 深圳市物業(yè)專項維修資金管理系統(tǒng)操作手冊(電子票據(jù))
-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 2023年鐵嶺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數(shù)學)試題庫含答案解析
- 起重機械安裝吊裝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
- 華北理工兒童口腔醫(yī)學教案06兒童咬合誘導
- 肝性腦病患者的護理措施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