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_第1頁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_第2頁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_第3頁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品德與社會這個學科以它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深受我和孩子們的喜歡。這種課型為低年級兒童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臺,讓學生在一種真實的環(huán)境中,學會分辨是非,引發(fā)道德體驗,提升道德理解,從而成為學生道德形成之路的奠基石。在本課程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直接傳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兒童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導(dǎo)者,是引導(dǎo)、激發(fā)和深化兒童活動的人。而且傳統(tǒng)課堂的純粹傳授也不再受學生的歡迎。有幸接觸兩屆一年級“品生”課的教學,我覺得“品生”教學應(yīng)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讓學生的道德情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在交流中得到升華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chǔ),以培養(yǎng)品德良

2、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所以我們老師必須努力在教學中架設(shè)從學習到生活、活動的橋梁。 1、為學生提供時間和空間,搭建活動舞臺讓他們?nèi)ンw驗 體驗是維系認知和行為的重要中介環(huán)節(jié),沒有體驗德育過程就不完整,所以強化體驗是增強小學品德與生活教育實效性的重要途徑。只有通過親自參與和直接體驗,學生才能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感悟。如家里的我這個主題單元教學中我通過展開一系列活動細化這個主題。如:“全家福展示”、“為家人做一件事”讓孩子體驗我是家里的一分子,從而為整個單元的學習奠定基礎(chǔ)。接著通過“洗衣服比賽”、“剪指甲比賽”、“縫紐扣比賽”以及“疊衣服比賽”等讓孩子在活動中展示我已經(jīng)長大

3、。一系列的活動過程我還特意為孩子們留影為他們制作“成長的足跡”,給孩子的成長留一分寶貴的回憶。 2、即時交流,升華理解 課程標準指出“討論是最常用的學習、交流活動形式,能夠是小組的也能夠是全班的;能夠是隨機的,也能夠是專門安排的。辨析在思想品德中能起到既明理又導(dǎo)行的作用?!彼栽诨顒舆^后我們要即時讓孩子們就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或心理感受實行有效的交流分享。如在家里的我每一活動過后我都即時輔導(dǎo)小組長組織交流。在交流中孩子們理解到了“媽媽(奶奶)每天給我洗衣服,很辛苦,所以我以后要聽她們的話,還不亂弄臟衣服?!薄耙路茈y疊整齊,但是我一定要學會,再幫媽媽,讓她不辛苦?!薄爸讣桌镉泻芏嗯K東西,以后我不留

4、長指甲,還要經(jīng)常洗手?!泵恳痪湓挾甲屓烁袆?,所以我建議學生把話寫在“愛心卡”上回去說給家長聽。 從體驗到理解,勝過千萬遍說教。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二、注重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整合,做到潤物細無聲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chǔ),以培養(yǎng)品德良好、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所以品生課的教學決不是孤立的,而是立體的多角度的。我們應(yīng)該注重它與其他學科間的整合讓思想品德教育無處不在又不露痕跡。再說,農(nóng)村教師一師任多課又為這個做法提供了方便。如我上學了這個主題單元的教學我就整合了語文課第一單元上學了和心理健康課中我是小學生。我的同學和老師我將它整合到體育課的游戲中,讓孩子在玩耍中

5、與老師和同學親密接觸在不知不覺中增進了師生、生生間的感情。這樣一整合既為活動的展開積攢了時間,又將品德課上的思想教育很好地滲透到各個角落,做到潤物細無聲。 三、開發(fā)課程資源,發(fā)揮地方資源與校園資源的作用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把課程窄化為“學科”,窄化為“教材”,甚至“教科書”,那么課程資源也無非是一些書面的材料。在新一輪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中,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一定要走出教材的狹隘視野,廣開思路,因地制宜,讓課程資源真正成為學校教育的素材和條件,更好地實現(xiàn)教育目的。專家認為,課程資源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價。在一年級品德與生活教學中我試著這樣做:大自然真美麗的教學中我則充分利用大海這個地方便利帶領(lǐng)

6、學生“親親大自然”,不過海邊的載沙行為引起學生的興趣,我索性講起載沙的危害性,引導(dǎo)學生思考怎樣有效制止這個行為,當然,一年級孩子所能做的便是,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寫“愛護沙灘不載沙”等標語。過后就這個主題我展開了“保護大自然”的班隊課,學生通過一組組照片和一段段聲情并茂的解說理解到:大自然很美麗,但很脆弱。并簽名表示從現(xiàn)在開始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愛護我們的大自然。接下來,我將充分利用學校的綠色資源帶領(lǐng)學生定時展開“護綠”活動。教材或教參僅僅為我們提供個參考,而我們要做的應(yīng)該是借助“參考”努力向社會、生活延伸,讓孩子在實踐中感悟,在感悟中創(chuàng)造。 四、借助家長的力量讓學生的行為習慣真正得到落實 隨著計劃生育的有效落實,家中的孩子幾乎是獨生子女,這更增加了中國家長溺愛孩子的情感。所以對學生一些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必須得到家長的配合才能真正落到實處。首先,我們能夠通過開家長會、家訪,把一些科學的教育方法和評價策略作為“建議”向家長提出;接著,通過不定時的“信訪”、“電訪”將每一個活動目標實現(xiàn)。如我長大了要求學生在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不會的事學著做。這就要求家長適當?shù)胤攀肿尯⒆尤ュ憻?。我是家里的開心果就要求家長配合接受孩子的關(guān)懷或問候。在學校的一天中孩子作息時間的安排并執(zhí)行更是需要家長的全力輔導(dǎo)和督促。.總來說之,只有家庭與學校形成一股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