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基礎知識匯總(人教版_第1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基礎知識匯總(人教版_第2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基礎知識匯總(人教版_第3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基礎知識匯總(人教版_第4頁
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基礎知識匯總(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基礎知識匯總(人教版)本資料為woRD文檔,請點擊下載地址下載全文下載地址一、文言文實詞.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家庭聚會)2與兒女講論文義(談論詩文)3俄而雪聚(不久)4撒鹽空中差可擬(大致,差不多)5未若柳絮因風起(憑借)6.即公大兄無奕女(就是)7.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到,離開)8.去后乃至(才)9.相委而去(丟下,舍棄)0下車引之(拉)1.元方入門不顧(回頭看)2.學而時習之(按時)3.不亦說乎(通“悅”,愉快)14.人不知兒不慍(生氣,發(fā)怒)5.吾日三省吾身(檢查,反?。?6.與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誠,誠實)7.四十而不惑(迷惑,疑惑)8.七十而從新所欲,不逾矩(越過,超

2、過)9思而不學則殆(有害)20.不堪其憂(忍受)21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以為樂趣)22.曲肱而枕之(胳膊)23.于我如浮云(對于)24.子在川上曰(河流)25.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舍棄)26.博學而篤志(忠實,堅守)27.仁在其中矣(仁德)28.水何澹澹(水波蕩漾)29.山島竦峙(高起、挺立)30海日生殘夜(夜將盡未盡)31.雖有嘉肴(美好,用魚、肉做的菜)32不知其旨也(甘美)33.雖有至道(達到極點)34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所以)35教然后知困知不足(不通,理解不了)36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37然后能自強也(勉勵)38.滄州南一寺臨河干(河邊)39.山門圮于河(倒塌)40.二石獸并沉焉(

3、一起)41.閱十余歲(經(jīng)過,過了)42.求石獸于水中,竟不可得(終于)43.棹數(shù)小舟(劃船)44.爾輩不能究物理(事情的道理,規(guī)律)45.湮于沙土,漸沉漸深耳(埋沒)46.必于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侵蝕,沖刷)47.轉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流)48.但知其一(只)49.可據(jù)理臆斷歟(主觀地判斷)50智子疑鄰(以為聰明)51.不筑,必將有盜(修補)52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53.馬無敵亡而入胡(逃跑)54.此何遽不為福乎(怎么就,表反問)55.居數(shù)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經(jīng)過,帶領)56.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多)57.墮而折其髀(大腿)58.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保全)二、文言文虛詞之:知之

4、者不如好之者(代詞,它)曲肱而枕之(指代手臂)學而時習之(代學過的知識)。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代善者;代不善者)下車引之(他,代元方)其鄰人之父亦云(的)其此之謂乎(倒裝賓語前置的標志)聞之笑曰(帶前面的事)其:人也不堪其憂(代指前面的事)回也不改其樂(自己的)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們的)其此之謂乎(大概,表示推測)其父曰(那)以:可以為師矣(憑)。此獨以跛之故(因為)。而:相委而去(表承接)人不知而不慍(表轉折,卻)。吾十有五而志于學(表修飾)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表并列)也: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表示判斷的語氣)不知其旨也(句尾語氣詞)乃:去后乃至(

5、才)乃石性堅重(就是)焉: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ㄓ诖耍┒F并沉焉(于之)為:此何遽不能為福乎(成為)豈能為暴漲攜之去(被)碧與石下迎水處嚙沙為坎穴(形成)三、通假字尊君在不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愉快)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放在整數(shù)與零數(shù)之間)兌命曰:(兌通“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求之下流,固顛.四、詞類活用學而時習之(時:名詞-狀語,按時)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狀語,每日)溫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傳不習乎(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飯疏食飲水(飯:名詞-動詞,吃飯)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名詞-意動。以.為樂)不知其旨也(名詞作形容詞,甘美)

6、不知其善也(形容詞作名詞,好,好處)數(shù)小舟(名詞用為動詞,劃船)暴漲(動詞用作名詞,洪水)智子疑鄰(形容詞做動詞,以為聰明)天雨墻壞(名詞作動詞,下雨)近塞之人(形容詞作動詞,靠近)有善術者(形容詞作動詞,擅長)胡人大入塞(形容詞作狀語,大舉)五、一詞多義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溫故而知新懂得)弗學,不知其善也(代詞,指“至道”,最好的道理)學教學相長(學習)學學半(教)如:A.如是再嚙(介詞,像。)B.如其言果得(動詞,按照。)A.暮而果大亡其財(暮:夜晚)B.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老)A.暮而果大亡其財(丟失)B.馬無故亡而入胡(動詞,逃跑)A.必將有盜(讀jing,副詞,將要)B.其馬將胡

7、駿馬而歸(讀jing,動詞,帶領)A.宋有富人(形容詞,富裕)B.家富良馬(動詞,富有)六、古今異義不亦君子乎(君子:古: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為師矣(可以:古:可以;憑借今:可能、許可)飯疏食飲水(疏:古:粗劣今:疏通、疏散)飯疏食飲水(古:冷水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匹夫不可奪志也(匹夫:古:普通人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吾日三省吾身(三:古:多次今:數(shù)詞,三)雖有至道(古義:即使。今義:雖然)不能知其旨也(古義:甘美。今義:意義。)教然后知困(古義:不通,理解不了。今義:困難)教學相長也(古義:促進。今義:增長)漸沉漸深耳。(古義:罷了。今義:五官之一,用來聽聲音)爾

8、輩不能究物理(古義:客觀事物的道理,規(guī)律。今義:一種學科。物理學)二石獸并沉焉。(古義:一起。今義:并列。)閱十余歲(古義:經(jīng)歷今義:閱讀。)是非木柿(古義:代詞,此,這。今義:正確。)但知其一(古義:但,只。今義:表示轉折但是,卻)求石獸于水中(古義:尋找。今義:請求、要求、追求)(18)轉轉不已(古義:停止。今義:已經(jīng)。)(19)如是再嚙(古義:像這樣。今義:如果。)(20)亡(古義:丟失今義:死亡)(21)其鄰人之父亦云(古義:說今義:常做“云朵”講,)(22)人皆吊之(古義:對其不幸表示安慰,今義:懸掛)(23)居一年(古義:經(jīng)過,今義:住宿)(24)死者十九(古義:十分之九,意思是絕

9、大部分,今義:數(shù)次十九)七、文言句式省略句:A.可以為師矣?!耙浴焙竺媸÷源~“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B.如其言,果得于數(shù)里之外(省略句)“得”后面省略了賓語“之”;c.一講學家設帳寺中(省略句)“設帳”后面省略了“于”;判斷句:A.賢哉,回也!B.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c.判斷句.弗食,不知其旨也。倒裝句賓語前置:其此之謂乎?狀語后置句:“一講學家設帳寺中”正確語序應為:”一講學家(于)寺中設帳”.被動句.豈能為暴漲攜之去(“為”表被動)。八、句子翻譯未若柳絮因風起。答:不如比做憑借風吹起的柳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答:友人感到慚愧,下車來拉他,元方進門而

10、去,連頭都不回。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答:別人不了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答: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答:我十五歲就有志于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能通達事理,不感到迷惑。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答:用不正當?shù)氖侄蔚玫綐s華富貴,對于我來講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樣。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答: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習過呢?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答:軍隊可以改變主帥,但是就連最普通的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博學而篤志,切問

11、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答:能廣泛地閱讀,并且能夠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多考慮當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答: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嘗,也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也不知道它的好處。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答: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答: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強也。答: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故曰:教學相長也。答:所以所“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答:兌命說:“教人是學習

12、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答:聽到這件事便嘲笑說:“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這不是木片(18)乃石性堅重,沙性松浮,湮(yn)于沙上,漸沉漸深耳。答:這個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泥沙的性質松軟輕浮,石獸埋沒在泥沙上,(就會)越沉越深罷了。(19)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答:越?jīng)_越深,沖到石頭底部的一半時,石頭一定會倒在坑洞中。(20)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jù)理臆斷歟?答:既然這樣,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道表面現(xiàn)象、不知道其中道理的還很多呢,難道可以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觀判斷嗎?(21)此何遽不為福乎答:怎么知道不

13、是一件好事呢(22)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答:健壯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zhàn)。(23)暮而果大亡其財答:這天晚上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九、問題探究.雖有嘉肴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答:講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輔相成。人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這樣才會自我勉勵,不斷提高。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2.雖有嘉肴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答:以類比論證的方法,從“嘉肴,弗食,不知其旨”引出“至道,弗學,不知其善”的道理,強調要學習,要實踐。接著講到教和學的關系。一個人只有“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指出“學”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進一步討論其效果(自反和自強),最后點明“教學相長”的觀點。短小精悍,邏輯嚴密,有條有理。3.雖有嘉肴開頭寫“雖有嘉肴”有何作用?答:類比論證。引出“至道,弗學,不知其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