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望廬山瀑布》有感_第1頁
聽《望廬山瀑布》有感_第2頁
聽《望廬山瀑布》有感_第3頁
聽《望廬山瀑布》有感_第4頁
聽《望廬山瀑布》有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吟誦 品詩 入境 悟情聽老師執(zhí)教望廬山瀑布有感古代詩歌是文學作品中色彩鮮艷、香氣濃郁的花朵,是詩人用涌泉一般的激情澆灌而成的,那些膾灸人口的佳句名詩意境深遠,無不寓含著詩人心靈深處的情感。小學語文教材中所精選的這些文質(zhì)兼美的古詩,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這些古詩多是千古傳誦的名家名篇,既非常適合小學生閱讀,又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望廬山瀑布便是其中的一首經(jīng)典古詩。前段時間,筆者有幸與幾百名教師一起觀摩了崔麗霞老師執(zhí)教的望廬山瀑布一詩,對古詩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創(chuàng)新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對教師如何通過古詩教學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引導學生從古詩中獲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一教學理念有了

2、更為直觀的感觸。一、反復吟誦古詩,感受優(yōu)美詩句為了使學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詩句,內(nèi)化詩意,感悟詩韻,崔老師設計了多個獨具匠心的環(huán)節(jié)?!酒我弧浚?1、課件出示葉圣陶先生的瀑布,這是葉老先生在登上廬山看見瀑布之后被氣勢磅礴、雄偉壯觀的瀑布奇景所折服而寫下的一首現(xiàn)代詩歌。上課伊始,崔老師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指名讀、師生合作讀等方式初讀了瀑布,對下面學習古詩做了很好的內(nèi)容上的鋪墊,讓學生首先感受到瀑布的美,瀑布的壯觀,瀑布的奇絕,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廣了他們的見聞,更對詩歌做了文本內(nèi)容上的延伸,可謂一箭多雕!2、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品味,讀中感悟。崔老師在課堂上安排了

3、以下幾個讀的環(huán)節(jié):1)、自己讀讀古詩,看看你能讀懂多少。(學生自己讀,試著自己讀懂詩意,理解詩的內(nèi)容)2)、指名四五個學生讀古詩,教師邊傾聽學生朗讀邊板書全詩。其他同學仔細聽是否讀正確,并檢查老師有沒有寫正確。崔老師一邊板書,一邊相機正音。(通過指名讀,了解學生是否讀正確,這是讀懂古詩的基礎。)3)、初步感知詩意:師:小朋友們,古人都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蹦阕x懂了什么?(學生各抒己見,可以說一個字,一個詞語,也可以說一句詩,崔老師適時引導,不做深入的解讀。)師:你是從那句詩中知道的?能把這句詩讀好嗎?(指名讀,齊讀)在學生充分理解詩意之前,我們注意到崔老師一共讓學生讀了四次古詩,每一次都采

4、取不同的誦讀方式,或聽讀、或范讀、或領讀、或齊讀。初步朗讀,讀準詩的節(jié)奏,要求在語言層面上讀通全詩,做到停頓正確,并且對全詩的意思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讀準詩句的節(jié)奏,有利于理解古詩的含義,讀出語氣和語勢,則有利于體會古詩的感情和氣勢,表現(xiàn)出詩的抑揚頓挫、跌宕起伏的節(jié)奏感,而且正確停頓、富有節(jié)奏的朗讀可使學生較快地進入賞析古詩的角色。通過多層次、多形式的誦讀,學生必然會被古詩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深深感染,欲罷不能,在不知不覺中加深對詩文的感知。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興趣,而且為學生理解、體味詩歌的意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無論采用什么樣的誦讀方式,崔老師在這一過程中都進行了科學的誦讀指導

5、。如一個學生在讀“飛流直下三千尺”這一句時體會到瀑布是非常長的,所以特意在“三千尺”上加了重音以作強調(diào),崔老師巧妙地說“我要為他的三千尺鼓掌,因為那長長的瀑布仿佛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接下來所有學生的朗讀都強調(diào)了“三千尺”,我不由得心生佩服:沒有朗讀技巧上的生硬指導,也沒有朗讀方法的矯正幫助,學生卻很自然地明白了該如何把詩句讀美,崔老師的課堂調(diào)控的確令人欽佩。二、展開豐富想象,品味詩意語言 詩重感情,也重想象,更重創(chuàng)造。由此及彼,展開想象,喚醒了學生的生命意識,才能欣常到絕勝的佳景,體悟到動人的情思,感受到美妙的旨趣。同時,詩歌語言高度精煉概括與文本跳躍性的特點,為學生留下許多情節(jié)空白,它是

6、學生浮想聯(lián)翩,思維自由馳騁的天地。品讀全詩,短短28字,可謂字字珠璣?!霸娤伞崩畎子脮邕_豪放,氣勢磅薄的語言描述了好似九天銀河流瀉人間銀鏈瀑布,超凡的想象為學生展現(xiàn)了一幅壯觀美、迷人美的奇異畫卷。其中一個“生”字,不僅把香爐峰寫“活”了,也把山間煙云冉冉上升、裊裊游動的景象表現(xiàn)出來了。一個“掛”字,化動為靜,維妙維肖地表現(xiàn)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誰能將瀑布“掛”起來呢?這“掛”字也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工偉力的贊頌。“落”字也很精彩,它活畫出高空突兀、巨流傾瀉的磅礴氣勢。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望廬山瀑布的詩意,品味詩意語言,體會古詩意境,崔老師獨辟蹊徑,對教材做了全新的創(chuàng)造與詮釋,將現(xiàn)代文

7、與古詩詩句融合教學,令人拍案叫絕?!酒味浚?1、課件出示一段話:“李白來到廬山,還沒看見瀑布,先看見_”1)、生1:李白來到廬山,還沒看見瀑布,先看見瀑布是很美麗的。師:美在哪兒呢?生2:有美麗的紫煙。師:老師送給你們一個詞語環(huán)繞,如果用上這個詞,相信你們能把瀑布的美景說得更清楚。 生3:李白來到廬山,還沒看見瀑布,先看見瀑布的周圍環(huán)繞著紫色的云霧。2)、指導朗讀:想象紫煙裊裊升起的美景,該怎樣讀好它呢? (指名讀,齊讀)2、課件繼續(xù)出示:“山路忽然一轉(zhuǎn),啊!李白望見了瀑布的全身,它就_”1)生1:山路忽然一轉(zhuǎn),?。±畎淄娏似俨嫉娜?,它就像一條從天而降的大龍。師引導:其實這個“川”就是

8、大河的意思,現(xiàn)在你能說清楚瀑布的全身像什么了嗎?生2:山路忽然一轉(zhuǎn),??!李白望見了瀑布的全身,它就像掛在山上的一條大河。2)讀中體驗:指名讀、齊讀3、課件出示第三句話:“李白站在瀑布腳下仰望,眼前的瀑布_,他還以為是_”1)同桌互相討論說說。2)指名說。生1:李白站在瀑布腳下仰望,眼前的瀑布很長,水流很快,他還以為是銀河從天而降了呢! 師引導:為什么作者感覺是從天而降呢? 生2:因為銀河是在天上的。 生3:因為瀑布很長很長,一眼望不到頂?shù)摹?3)朗讀指導:那你能讀好這兩行詩嗎? (指名讀)4、課件欣賞廬山瀑布的美景,引發(fā)情感升華和共鳴:(1) 教師配樂朗誦這首詩,學生欣賞廬山瀑布的美景圖。(2

9、) 師:看到這樣的景,看到這樣的詩,你想說些什么呢? 生1:一個字美。 生2:我好像已經(jīng)到了廬山,正在那兒欣賞美景呢! 師:是啊,你都已經(jīng)身臨其境了。5、再讀古詩,讀出情感師:把你對瀑布的這種感受用讀體現(xiàn)出來吧?。ㄖ该x,女生齊讀,男生齊讀)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謂這堂課最大的亮點。崔老師善于抓住低段學生學習語言的規(guī)律,根據(jù)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和文學基礎,知道讓學生將古文譯成現(xiàn)代文的確有一定難度,且譯出的意思也難免干澀無味。但如果將譯文開一個頭,鼓勵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對詩文不加限制地想象說話,那時那物那人那景那情便會躍然紙上。這不僅降低了學生理解詩句的難度,更進一步拉近了文本與學生的距離,使

10、他們愛讀古詩,愛學古詩。通過想象說話體會詩人寫這首詩的深厚情感,領悟了詩句的語言美自然也會水到渠成。文學是語言的藝術(shù),古詩則是用最精粹的語言寫成的。因此,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美,對于理解古詩的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藝術(shù),以及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崔老師的教學正體現(xiàn)了這一點。在教學“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時,通過咬文嚼字,一步步地把學生喚醒,讓學生看到廬山瀑布嘆為觀止的強大落差,聽到瀑布抑揚頓挫的水流聲,感受到瀑布豪邁磅礴的氣勢,從而激起學生對大自然、對生命的熱愛。在教學“日照香爐生紫煙”這一句時,學生對“紫煙”這一個詞語理解不夠透徹,有的說是紫色的煙霧,有

11、的說是紫色的云,崔老師引導:“老師送給你們一個詞環(huán)繞,如果用上這個詞,相信你們會說得更好?!蓖ㄟ^這一及時有效的引導,學生躍躍欲試,課堂上的答案一個比一個精彩,“李白來到廬山,還沒看見瀑布,先看見瀑布的周圍環(huán)繞著紫色的云霧?!薄白仙脑旗F環(huán)繞在瀑布周圍,遠遠望去,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倍嗝椿钴S的思維,多么靈動的語言,在不知不覺當中,學生理解了詩句的含義,領悟了詩意的語言,這一切都歸功于崔老師對課堂的引領和調(diào)控! 三、領悟詩意情感,體會作者構(gòu)思古代詩人在進行創(chuàng)作時,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繪之中,或給人以鼓舞,或給人以啟迪,或在詩中暗含深刻的哲理。該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景有

12、情”,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浪漫主義的風格。崔老師深知這一點,在學生完全理解了詩句的意思后,她適時出示自己根據(jù)葉圣陶瀑布改編的小詩,讓學生再次細細品讀,美美品讀,配樂齊讀,這一次的讀是立足于學生內(nèi)化詩意,體驗詩情的基礎上,筆者深深地感受到,每一個孩子都完全投入到了朗讀的樂趣之中,仿佛他們就是站在廬山腳下被香爐峰的美景所深深吸引的大詩人李白的化身,語文教學能讓學生達到忘我的境界,這難道不是一種最大的成功嗎?更令筆者肅然起敬的是,崔老師對文本的挖掘和對詩歌的深入探究。配樂讀完古詩,崔老師指著板書問學生: 1、“如果廬山的這些美景是作者還沒看見的,(手指“日照香爐生紫煙”詩句)那么這(手指“遙看瀑布掛前川”

13、)就是作者生:已經(jīng)看見的廬山美景。2、(手指“日照香爐生紫煙”詩句)如果這是近看廬山的景色,那么這(手指“遙看瀑布掛前川”詩句)就是生:遠看廬山的樣子師:你從哪兒看出是遠看廬山的呢?生:遙通過崔老師的引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李白是通過“從遠及近”的觀察順序描寫廬山瀑布的。3、(手指“飛流之下三千尺”詩句)如果這是作者實際看到的景色,那么這就是(手指“疑是銀河落九天”詩句)生:作者想象到的景色。師:你又是從哪兒看出是想象到的呢?生:疑,它是好像的意思。師:我們在以前學過的哪首古詩里已經(jīng)認識它了?生:靜夜思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感受到李白是通過“實景到想象”的順序進行寫作,“疑”字的教學還能夠通過聯(lián)系舊知進行知識的遷移,強化學生的記憶,同時對詩句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學完望廬山瀑布,學生既能讀出古詩的韻味,又能說出古詩的涵義;既能體會作者的詩情畫意,又理解了整首詩的寫作特點,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