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_第1頁
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_第2頁
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_第3頁
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_第4頁
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2020-2021學年高中語文 第八單元 第16課 阿房宮賦 六國論練習新人教版必修下冊年級:姓名:- 7 -阿房宮賦 六國論一、基礎鞏固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非兵不利兵:武器b.與嬴而不助五國也與:親附、親近c.始速禍焉 速:迅速d.洎牧以讒誅 洎:及,等到解析:c項,速:招致。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各抱地勢,鉤心斗角b.剽掠其人c.思厥先祖父d.可謂智力孤危解析:a項,鉤心斗角:古義,指宮室結構的參差錯落,精致工巧;今義,各用心機,互

2、相排擠。c項,祖父:古義,泛指祖輩、父輩;今義,父親的父親。d項,智力:古義,智謀和力量;今義,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jīng)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b項古今義相同。答案:b3.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b.盤盤焉,囷囷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c.弊在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d.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故略上報解析:a項,動詞,滅族/名詞,類。b項,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然”,的樣子/兼詞,相當于“于此”。 c項,名詞,弊病/名詞,弱點、毛病。d項,均為連詞,表因果關系,“所以”。答案:d4.下列句中加點

3、詞的活用現(xiàn)象,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辭樓下殿,輦來于秦b.朝歌夜弦,為秦宮人c.后人哀之而不鑒之d.日削月割,以趨于亡解析:c項中的“鑒”,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鑒,其他三項均為名詞作狀語。答案:c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和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洎牧以讒誅a.秦人不暇自哀b.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c.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d.茍以天下之大解析:c項和例句都是被動句。a項,賓語前置句; b項,狀語后置句;d項,定語后置句。答案:c二、閱讀理解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六國論(節(jié)選)蘇轍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

4、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

5、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y)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b.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c.秦兵/未出而天

6、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d.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解析:解題時,首先通讀語段,把握主要內容。然后借助斷句技巧和關鍵詞語初步排除錯誤選項。語段中的“矣”為句末語氣詞,據(jù)此可排除d項。從“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的語意來看,“秦兵未出”與“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應是對應的,說的是“秦兵”與“天下諸侯”的行為,故可排除b、c兩項。答案:a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戰(zhàn)國時,“山東”指崤山以東的地區(qū)。b.商鞅, 戰(zhàn)國時期衛(wèi)國人。他在秦國的改革奠定了秦國富強的基礎。c.“而韓、魏乘之于后”中的“乘”,

7、古代指兵車,四馬一車為一乘。d.“背盟敗約”中的“盟”“約”指結盟時所訂立的誓約或條約。解析:c項,“而韓、魏乘之于后”中的“乘”是指“乘機攻擊”。答案:c8.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轍明確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因此六國的正確策略應該是“厚韓親魏以擯秦”。b.蘇洵認為韓、魏“賂秦”的原因是與秦接壤,“為積威之所劫”,如果各國照蘇轍說的“厚韓親魏”的辦法去做,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梢姼缸佣嗽谶@一點上的基本立場是接近的。c.蘇洵認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賂秦;蘇轍認為根本原因在于六國沒有遠慮,背盟敗約,自相殘殺。可見父子二人的觀點不盡相同。d.兩篇六

8、國論均為史論文章,均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因此結尾都談到現(xiàn)實問題,委婉地告誡當朝者要吸取歷史教訓。解析:d項,蘇洵的六國論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蘇轍的沒有采用這種寫法。答案:d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答案:越過韓國、穿過魏國去進攻另一國的國都,前面將遇到燕、趙的抵抗,而韓國和魏國又會乘機從背后打來,這是危險的用兵之道。(2)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強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答案:放棄小小的韓、魏兩國,讓它們抵擋如虎似狼的秦國,它們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國的懷抱呢?參考譯文:秦國和諸侯們爭奪天下的要害之地,不是在

9、齊國、楚國、燕國和趙國之內,而是在韓國、魏國的郊外;諸侯各國與秦國爭奪的關鍵之地,不是在齊國、楚國、燕國、趙國之內,而同樣是在韓國、魏國的郊野。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崤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的了。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國、魏國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國、穿過魏國去進攻另一國的國都,前面

10、將遇到燕、趙的抵抗,而韓國和魏國又會乘機從背后打來,這是危險的用兵之道。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國、趙國時,卻不曾有韓國、魏國的顧慮,就是因為韓國、魏國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國、魏國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它們的國境內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放棄小小的韓、魏兩國,讓它們抵擋如虎似狼的秦國,它們怎能不屈服并投入秦國的懷抱呢?韓、魏兩國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諸侯國,而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它的禍害。韓國、魏國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它們去隔開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國、魏國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國、魏國來圖謀齊、楚、

11、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它們的領域內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兩國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養(yǎng)生息,來暗中援助它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應付各種情況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各國)不知道要采取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微小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乘虛而入吞并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三、語言運用10. 仿照下面的例句,利用所給材料續(xù)寫三句話,

12、要求內容貼切,句式與所給例句相同。例:屈原、白居易,感懷時事,遭貶謫吟歌賦,一代才子有偉大的文學貢獻。材料:愛國精神科技成就民本思想蘇軾沈括戚繼光黃宗羲鄭成功袁隆平戰(zhàn)沙場驅敵寇立潮頭發(fā)先聲埋頭干創(chuàng)新見探物究理著書立說抵御外侮解析:此題考查仿寫句式的能力。分析例句特點。例句是由兩個人名、兩個陳述二人共性的短語和一個綜合評價的短句組成的。分析材料詞句。將材料中六個人物按照共性兩兩分組,分別照應“探物究理”“著書立說”“抵御外侮”這三個中心主題;辨析“探物究理”“著書立說”“抵御外侮”這三個四字短語的表意差異,尋找其與“戰(zhàn)沙場驅敵寇”“立潮頭發(fā)先聲”“埋頭干創(chuàng)新見”這三個中心主題的關聯(lián)和照應。仿照例

13、句句式,整理句子。答案:(示例)戚繼光、鄭成功,抵御外侮,戰(zhàn)沙場驅敵寇,一代軍人有強烈的愛國精神。沈括、袁隆平,探物究理,埋頭干創(chuàng)新見,一代巨匠有杰出的科技成就。蘇軾、黃宗羲,著書立說,立潮頭發(fā)先聲,一代哲人有鮮明的民本思想。11.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有志于學習寫作的人,。感知敏銳的人,善于洞察前景,見微知著,透過現(xiàn)象抓住事物的本質。 相反,感知遲鈍的人,則過于拘泥和死板,;只看到過去,看不到未來。寫作者要學會感知,善于透視,從平淡的事件中洞察其深刻的意義,從細小事物中得出人生哲理。答案:要訓練敏銳的感知力只看到現(xiàn)象看不到本質從偶然的事件中發(fā)現(xiàn)必然規(guī)律12.閱讀下面的一段文字,用一句話概括文段的主要觀點,要求不超過30字。什么樣的人容易成為作家?作家天生具備某種責任,要對當下發(fā)生的事情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是批評也好,是建議也好,都需要提醒社會,使這個社會變得更和諧。對一個作家來說,成名前還要守得住寂寞,整天滿世界跑,遍地開花,就有可能遍地荒漠,不可能有沉淀的思想。經(jīng)驗、觀察和想象都很重要,但這些都是途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