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部分第六章第二節(ji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1頁
必修部分第六章第二節(ji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2頁
必修部分第六章第二節(ji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3頁
必修部分第六章第二節(ji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4頁
必修部分第六章第二節(jié)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 1 1試驗過程試驗過程 P P黃圓黃圓綠皺綠皺 F F1 1 F F2 2 3 3黃皺黃皺3 3綠圓綠圓 黃色圓粒黃色圓粒 9 9黃圓黃圓1 1綠皺綠皺 2 2試驗結果及分析試驗結果及分析 結果結果結論結論 F1全為全為 說明說明 和和 為為 顯性性狀顯性性狀 F2中圓粒中圓粒皺粒皺粒31 說明粒形的遺傳遵說明粒形的遺傳遵 循循 定律定律 F2中黃色中黃色綠色綠色31 說明粒色的遺傳遵說明粒色的遺傳遵 循循 定律定律 F2除出現兩種親本性狀外,還出現了除出現兩種親本性狀外,還出現了 和和 兩種兩

2、種 非親本類型非親本類型 說明不同性狀之間說明不同性狀之間 進行了進行了 黃色圓粒黃色圓粒 黃色皺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圓粒 黃色黃色圓粒圓粒 分離分離 分離分離 自由組合自由組合 二、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的解釋二、對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試驗的解釋 1 1試驗分析試驗分析 單獨分析一對等位基因符合單獨分析一對等位基因符合 定律,所以利用定律,所以利用 定定 律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更為簡便。律分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更為簡便。 2.2.與與F F2 2有關的結論有關的結論 (1)F(1)F2 2有有 種組合方式,種組合方式, 種基因型,種基因型,4 4種表現型。種表現型。4 4種表現種表現 型比例

3、為型比例為9 9 3Y3Yrr3rr3 11 。 (2)(2)雙顯性雙顯性( (黃圓黃圓) )占占 ,單顯性,單顯性( (綠圓、黃皺綠圓、黃皺) )各占各占 , 雙隱性雙隱性( (綠皺綠皺) )占占 。 (3)(3) 占占4/16(1/16YYRR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 1/16yyrr)1/16yyrr);其余均為;其余均為 。 分離分離分離分離 169 Y R yyR yyrr 9/16 1/16 3/16 純合子純合子 純合子純合子 三、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三、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測交試驗測交試驗 1 1過程及結

4、果過程及結果 2 2結論:結論:測交結果與預期相符,證實了測交結果與預期相符,證實了F F1 1產生了產生了4 4種配子,種配子, F F1 1產生配子時,產生配子時, 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分離,非同源染色體上 的的 自由組合,并進入不同的配子中。自由組合,并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四、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四、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 1 1基因位置:基因位置: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位于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位于 上。上。 2 2基因關系:基因關系: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分離和組合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分離和組合 是是 的。的。 3 3基因行為:基因行為: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基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基 因因

5、 ,決定不同性狀的基因,決定不同性狀的基因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非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 互不干擾互不干擾 彼此分離彼此分離自由組合自由組合 解析:解析: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過程中,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組合而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隨著非同源染色體的組合而 自由組合。自由組合。 答案:答案: A A 2.M2.M、m m和和N N、n n分別表示某動物的兩對同分別表示某動物的兩對同 源染色體,源染色體,A A、a a和和B B、b b分別表示等位分別表示等位 基因,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

6、如圖所示,基因,基因與染色體的位置如圖所示, 下面對該動物精巢中部分細胞的分裂下面對該動物精巢中部分細胞的分裂 情況分析合理的是情況分析合理的是 ( () ) A A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的基因型為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AABB,此時該細胞的,此時該細胞的 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名稱為初級精母細胞 B B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含有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含有MMmmNNnnMMmmNNnn這這8 8條染色體,則此條染色體,則此 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C C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圖中的染色體發(fā)生復制、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圖中的染色體發(fā)生復制、 聯會、著絲點分裂等

7、變化聯會、著絲點分裂等變化 D DM M和和N N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會發(fā)生交叉互換染色體上的基因可能會發(fā)生交叉互換 解析:解析: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基因型為正常情況下,若某細胞基因型為AABBAABB,則該細胞名稱,則該細胞名稱 應為次級精母細胞;圖中染色體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時,不應為次級精母細胞;圖中染色體在形成次級精母細胞時,不 發(fā)生著絲點分裂現象;交叉互換應發(fā)生于發(fā)生著絲點分裂現象;交叉互換應發(fā)生于M M與與m m或或N N與與n n間。間。 答案:答案: B B 3.(20113.(2011巢湖模擬巢湖模擬) )豌豆子葉的黃色豌豆子葉的黃色 (Y)(Y),種子圓粒,種子圓粒(R)(R)

8、均為顯性。兩親均為顯性。兩親 本豌豆雜交的本豌豆雜交的F F1 1表現型如右圖所示。表現型如右圖所示。 讓讓F F1 1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 雜交,雜交,F F2 2的表現類型比例為的表現類型比例為 ( () ) A A1111 1111 B B22112211 C C3131 3131 D D93319331 解析:解析:從圖中可知:圓粒從圖中可知:圓粒皺粒為皺粒為3131,黃色,黃色綠色為綠色為 1111,可推出親本的基因型為,可推出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YyRr、yyRryyRr;根據親本的;根據親本的 基因型推出基因型推出F1F1黃色圓粒豌豆的基因型有兩

9、種:黃色圓粒豌豆的基因型有兩種:YyRRYyRR和和 YyRrYyRr,F1F1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其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其F2F2的性的性 狀分離比為狀分離比為22112211。 答案:答案: B B 4 4蠶的黃色繭蠶的黃色繭(Y)(Y)對白色繭對白色繭(y)(y)是顯性,抑制黃色出現是顯性,抑制黃色出現 的基因的基因(I)(I)對黃色出現基因對黃色出現基因(i)(i)是顯性?,F用雜合白是顯性?,F用雜合白 色繭色繭(IiYy)(IiYy)的蠶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繭對黃色繭的蠶相互交配,后代中白色繭對黃色繭 的分離比是的分離比是 ( () ) A A3131 B B1

10、33133 C C11 11 D D151151 解析:解析:雜合白色繭雜合白色繭(IiYy)(IiYy)蠶相互交配,后代可能的基因型蠶相互交配,后代可能的基因型 及比值為:及比值為:I_Y_iiY_I_yyiiyyI_Y_iiY_I_yyiiyy93319331,根據,根據 題干題干“蠶的黃色繭蠶的黃色繭(Y)(Y)對白色繭對白色繭(y)(y)是顯性,抑制黃色出現是顯性,抑制黃色出現 的基因的基因(I)(I)對黃色出現的基因對黃色出現的基因(i)(i)是顯性是顯性”可知,蠶的黃色可知,蠶的黃色 和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而且抑制黃色出現的基因和白色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而且抑制黃色出現的基因I

11、 I存存 在時,蠶表現為白色,那么雜交后代中,只有基因型為在時,蠶表現為白色,那么雜交后代中,只有基因型為 iiY_(3/16)iiY_(3/16)的個體才可能表現為黃色,其余個體均為白色的個體才可能表現為黃色,其余個體均為白色 (13/16)(13/16),則白色繭對黃色繭的分離比是,則白色繭對黃色繭的分離比是133133。 答案:答案: B B 5 5茶樹葉片的顏色與基因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茶樹葉片的顏色與基因型之間的對應關系如下表。 表現型表現型黃綠葉黃綠葉濃綠葉濃綠葉黃葉黃葉淡綠葉淡綠葉 基因型基因型 G_Y_(G 和和Y同時存同時存 在在) G_yy(G 存在,存在,Y 不存在不

12、存在) ggY_(G 不存在,不存在, Y存在存在) ggyy(G、Y 均不存在均不存在) 請回答:請回答: (1)(1)已知決定茶樹葉片顏色的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黃已知決定茶樹葉片顏色的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黃 綠葉茶樹的基因型有綠葉茶樹的基因型有_種,其中基因型為種,其中基因型為_ 的植株自交,的植株自交,F F1 1將出現將出現4 4種表現型。種表現型。 (2)(2)現以濃綠葉茶樹與黃葉茶樹為親本進行雜交,若親本現以濃綠葉茶樹與黃葉茶樹為親本進行雜交,若親本 的基因型為的基因型為_,則,則F F1 1只有只有2 2種表現型,比例種表現型,比例 為為 _。 (3)(3)在黃綠葉茶樹與濃綠

13、葉茶樹中,基因型為在黃綠葉茶樹與濃綠葉茶樹中,基因型為_ 的植株自交均可產生淡綠葉的子代,理論上選擇基因型的植株自交均可產生淡綠葉的子代,理論上選擇基因型 為為_的植株自交獲得淡綠葉子代的比例更高。的植株自交獲得淡綠葉子代的比例更高。 (4)(4)茶樹的葉片形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圓形茶樹的葉片形狀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有圓形(RR)(RR)、 橢圓形橢圓形(Rr)(Rr)和長形和長形(rr)(rr)三類。茶樹的葉形、葉色等性三類。茶樹的葉形、葉色等性 狀會影響茶葉的制作與品質。能否利用茶樹甲狀會影響茶葉的制作與品質。能否利用茶樹甲( (圓形、圓形、 濃綠葉濃綠葉) )、乙、乙( (長形、黃葉

14、長形、黃葉) )兩個雜合體為親本,培育出兩個雜合體為親本,培育出 橢圓形、淡綠葉的茶樹?請用遺傳圖解說明。橢圓形、淡綠葉的茶樹?請用遺傳圖解說明。 解析:解析:由題意可知,黃綠葉的基因型是由題意可知,黃綠葉的基因型是G_Y_(GG_Y_(G和和Y Y同時存同時存 在在) ),因此黃綠葉茶樹的基因型有,因此黃綠葉茶樹的基因型有4 4種。種。F F1 1要出現要出現4 4種表現型,種表現型, 則有黃綠葉,親本一定就要有則有黃綠葉,親本一定就要有G G和和Y Y,有淡綠葉,親本一定都,有淡綠葉,親本一定都 有有g g和和y y,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所以親本的基因型為GgYyGgYy。濃綠葉基因型是。

15、濃綠葉基因型是 G_yy(GG_yy(G存在,存在,Y Y不存在不存在) ),黃葉的基因型是,黃葉的基因型是ggY_(GggY_(G不存在,不存在, Y Y存在存在) ),因此二者之間雜交時,若親本的基因型為,因此二者之間雜交時,若親本的基因型為GgyyGgyy與與 ggYYggYY或或GGyyGGyy與與ggYyggYy時,則時,則F F1 1只有只有2 2種表現型,比例為種表現型,比例為1111。 淡綠葉基因型是淡綠葉基因型是ggyyggyy,因此在黃綠葉茶樹,因此在黃綠葉茶樹(G_Y_)(G_Y_)與濃綠葉與濃綠葉 茶樹茶樹(G_yy)(G_yy)中,基因型為中,基因型為GgYyGgYy

16、、GgyyGgyy的植株均可自交產生的植株均可自交產生 淡綠葉的子代,理論上選擇基因型為淡綠葉的子代,理論上選擇基因型為GgyyGgyy的植株自交獲得淡的植株自交獲得淡 綠葉子代的比例更高。書寫遺傳圖解時要注意符號和必要的綠葉子代的比例更高。書寫遺傳圖解時要注意符號和必要的 文字說明。文字說明。 答案:答案: (1)4 (1)4GgYyGgYy(2)Ggyy(2)Ggyy與與ggYYggYY或或GGyyGGyy與與ggYyggYy1111 (3)GgYy(3)GgYy、GgyyGgyyGgyyGgyy(4)(4)能。能。( (遺傳圖解如下所示遺傳圖解如下所示) ) 考點一考點一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17、及其實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及其實質 命命 題題 解解 讀讀 近年高考對本考點的考查熱衷于基因型和表現近年高考對本考點的考查熱衷于基因型和表現 型推導、概率求解、型推導、概率求解、F2性狀分離比變形及運用基因性狀分離比變形及運用基因 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基因效應累加,基因互作和環(huán)境自由組合定律分析基因效應累加,基因互作和環(huán)境 因素對性狀表現的影響等??疾轭}型上,選擇和簡因素對性狀表現的影響等。考查題型上,選擇和簡 答題都有出現,簡答題主要考查親子代基因型與表答題都有出現,簡答題主要考查親子代基因型與表 現型的推導及計算和遺傳學實驗的設計等?,F型的推導及計算和遺傳學實驗的設計等。 示例示例11 (201

18、0(2010全國卷全國卷)現有現有4 4個純合南瓜品種,其中個純合南瓜品種,其中2 2 個品種的果形表現為圓形個品種的果形表現為圓形( (圓甲和圓乙圓甲和圓乙) ),1 1個表現為扁盤形個表現為扁盤形 ( (扁盤扁盤) ),1 1個表現為長形個表現為長形( (長長) )。用這。用這4 4個南瓜品種做了個南瓜品種做了3 3個實驗,個實驗, 結果如下:結果如下: 實驗實驗1 1:圓甲:圓甲圓乙,圓乙,F F1 1為扁盤,為扁盤,F F2 2中扁盤中扁盤圓圓長長961961 實驗實驗2 2:扁盤:扁盤長,長,F F1 1為扁盤,為扁盤,F F2 2中扁盤中扁盤圓圓長長961961 實驗實驗3 3:用

19、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分別對上述兩個雜交組合的:用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分別對上述兩個雜交組合的F F1 1 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盤植株授粉,其后代中扁盤圓圓長均等于長均等于121121。 綜合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綜合上述實驗結果,請回答: (1)(1)南瓜果形的遺傳受南瓜果形的遺傳受_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_定律。定律。 (2)(2)若果形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若果形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 A、a a表示,若由兩對等位表示,若由兩對等位 基因控制用基因控制用A A、a a和和B B、b b表示,以此類推,則圓形的基因表示,以此類推,則圓形的基因 型應為型應為_,扁盤的基因型應

20、為,扁盤的基因型應為 _,長形的基因型應為,長形的基因型應為_。 (3)(3)為了驗證為了驗證(1)(1)中的結論,可用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對實驗中的結論,可用長形品種植株的花粉對實驗 1 1得到的得到的F2F2植株授粉,單株收獲植株授粉,單株收獲F2F2中扁盤果實的種子,每中扁盤果實的種子,每 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可得到一個株系。觀察多株的所有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可得到一個株系。觀察多 個這樣的株系,則所有株系中,理論上有個這樣的株系,則所有株系中,理論上有1/91/9的株系的株系F3F3果果 形均表現為扁盤,有形均表現為扁盤,有_的株系的株系F3F3果形的表現型及果形的表現型及 其數量比

21、為扁盤其數量比為扁盤圓圓1111,有,有_的株系的株系F3F3果形果形 的表現型及其數量比為的表現型及其數量比為_。 解析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自由組合定律及其推理,意在考查獲取信息本題主要考查自由組合定律及其推理,意在考查獲取信息 的能力、理解能力及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能力、理解能力及實驗與探究能力。 (1)(1)由實驗由實驗1 1和實驗和實驗2 2中中F F2 2的三種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的三種表現型及其比例為961961,可以確,可以確 定南瓜果形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定南瓜果形是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2)圓圓 形果實的基因型為形果實的基因型為A_

22、bbA_bb、aaB_aaB_,扁盤的基因型為,扁盤的基因型為A_B_A_B_,長形果實的,長形果實的 基因型為基因型為aabbaabb。(3)(3)由于由于F F2 2中扁盤果實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中扁盤果實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1/9AABB1/9AABB、 2/9AaBB2/9AaBB、2/9AABb2/9AABb、4/9AaBb4/9AaBb,用長形植株,用長形植株(aabb)(aabb)的花粉對實驗的花粉對實驗1 1中中 F F2 2中扁盤植株授粉時,中扁盤植株授粉時,AABBAABB植株所得的后代全部為植株所得的后代全部為AaBbAaBb,即,即1/91/9株系株系 為扁盤;為扁盤;Aa

23、BBAaBB植株的后代中,植株的后代中,AaBb(AaBb(扁盤扁盤) )和和aaBb(aaBb(圓形圓形) )各占一半,各占一半, 同樣,同樣,AABbAABb的后代中,也是的后代中,也是AaBb(AaBb(扁盤扁盤) )和和Aabb(Aabb(圓形圓形) )各占一半,因各占一半,因 此,后代中扁盤與圓形的比為此,后代中扁盤與圓形的比為1 11 1的株系為的株系為4/94/9;AaBbAaBb的后代有的后代有4 4種種 基因型、基因型、3 3種表現型,比例為扁盤種表現型,比例為扁盤(AaBb)(AaBb)圓圓(Aabb(Aabb、aaBb)aaBb)長長 (aabb)(aabb)121121

24、。 答案答案 (1)(1)兩自由組合兩自由組合 (2)A_bb(2)A_bb和和aaB_aaB_A_B_A_B_aabbaabb (3)4/9(3)4/94/94/9扁盤扁盤圓圓長長121121 1 1基因的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比較基因的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的比較 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條條 件件 相對性狀相對性狀 一對一對 兩對或兩兩對或兩 對以上對以上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 一對一對 兩對或兩兩對或兩 對以上對以上 同源染色同源染色 體體 一對一對 兩對或兩兩對或兩 對以上對以上 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25、 實質實質 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 離,等位基因分離離,等位基因分離 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 位基因自由組合位基因自由組合 發(fā)生的發(fā)生的 時間時間 在在F1產生配子的減數產生配子的減數 分裂的過程中分裂的過程中(減數第減數第 一次分裂的后期一次分裂的后期) 在在F1產配子的減數分裂產配子的減數分裂 的過程中的過程中(減數第一次減數第一次 分裂的后期分裂的后期) 產生的產生的 配子配子 兩種兩種 2n種種(n代表等位基因的代表等位基因的 對數對數) 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自交

26、自交 后代后代 表現型表現型 種類:兩種;種類:兩種; 比例:比例:31 種類:種類:2n種;種; 比例:比例:(31)n 基因型基因型 種類:種類:3種;種; 比例:比例:121 種類:種類:3n種;種; 比例:比例:(121)n 測交測交 后代后代 表現型表現型 種類:兩種;種類:兩種; 比例:比例:11 種類:種類:2n種;種; 比例:比例:(11)n 基因型基因型 種類:兩種;種類:兩種; 比例:比例:11 種類:種類:2n種;種; 比例:比例:(11)n 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聯系聯系 發(fā)生時間:兩基本規(guī)律均發(fā)生于減發(fā)生時間:兩基本規(guī)律均發(fā)

27、生于減中,是同中,是同 時進行,同時發(fā)揮作用的;時進行,同時發(fā)揮作用的; 相關性: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相關性: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 合是在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分離的基礎上實現合是在同源染色體上等位基因分離的基礎上實現 的,即基因分離定律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的,即基因分離定律是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基礎; 范圍:兩基本規(guī)律均為真核生物細胞核基因在范圍:兩基本規(guī)律均為真核生物細胞核基因在 有性生殖中的傳遞規(guī)律有性生殖中的傳遞規(guī)律 2 2運用分解相乘法巧解自由組合問題運用分解相乘法巧解自由組合問題 (1)(1)解題思路解題思路 自由組合定律以分離定律為基礎,單獨分析其中一對

28、性狀自由組合定律以分離定律為基礎,單獨分析其中一對性狀 時都符合分離定律,因此可將自由組合問題先分解為若干時都符合分離定律,因此可將自由組合問題先分解為若干 個分離定律問題,然后運用乘法定律綜合在一起來解決。個分離定律問題,然后運用乘法定律綜合在一起來解決。 (2)(2)解題案例解題案例 配子類型的問題配子類型的問題 規(guī)律:某一基因型的個體所產生配子種類規(guī)律:某一基因型的個體所產生配子種類2 2n n種種( (n n為等位為等位 基因對數基因對數) )。如基因型為:。如基因型為:AaBbCCDdAaBbCCDd的個體產生的配子種的個體產生的配子種 類數為類數為2 23 38 8種種 據雙親基因

29、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現型種類據雙親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表現型種類 規(guī)律:子代基因型、表現型種類數等于每對性狀按分離定律規(guī)律:子代基因型、表現型種類數等于每對性狀按分離定律 求出的基因型、表現型種類數的乘積。如基因型為:求出的基因型、表現型種類數的乘積。如基因型為:AaBBCcAaBBCc 與基因型為與基因型為AaBbCcAaBbCc的個體雜交,其后代基因型和表現型種類的個體雜交,其后代基因型和表現型種類 數依次為數依次為3 32 23 31818種,和種,和2 21 12 24 4種。種。據雙親基因型,據雙親基因型, 求子代某一基因型或表現型所占比例求子代某一基因型或表現型所占比例 規(guī)律:某

30、一具體子代基因型或表現型所占比例應等于按分離規(guī)律:某一具體子代基因型或表現型所占比例應等于按分離 定律拆分,將各種性狀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別求出后,再組定律拆分,將各種性狀及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別求出后,再組 合并乘積。如基因型為合并乘積。如基因型為AaBbCCAaBbCC與與AabbCcAabbCc的個體雜交,則的個體雜交,則 3 3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非常規(guī)比例歸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非常規(guī)比例歸納 由于生物性狀的表現可呈現一對基因影響多對性狀。由于生物性狀的表現可呈現一對基因影響多對性狀。 多對基因控制一對性狀基因間相互作用及基因表達受環(huán)多對基因控制一對性狀基因間相互作用及基因表達受環(huán) 境影響等多種狀

31、況,故子代的性狀表現可能呈現多元化,境影響等多種狀況,故子代的性狀表現可能呈現多元化, 從而打破從而打破93319331的常規(guī)比例,如的常規(guī)比例,如F2F2呈現呈現934934或或 151 151或或9797或或961961等性狀分離比,如下表所示:等性狀分離比,如下表所示: F1(AaBb)自自 交后代比例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9331正常的完全顯性正常的完全顯性 97 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現型,當雙顯性基因同時出現時為一種表現型, 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現型。其余的基因型為另一種表現型。 F1(AaBb)自自 交后代比例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934 961 雙顯、

32、單顯、雙隱三種表現型。雙顯、單顯、雙隱三種表現型。 F1(AaBb)自自 交后代比例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51 只要具有顯基因其表現型就一致,其余只要具有顯基因其表現型就一致,其余 基因型為另一種表現型?;蛐蜑榱硪环N表現型。 106 具有單顯基因為一種表現型,其余基因具有單顯基因為一種表現型,其余基因 型為另一種表現型。型為另一種表現型。 F1(AaBb)自自 交后代比例交后代比例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4641 A與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顯性基因越多,的作用效果相同,顯性基因越多, 其效果越強。其效果越強。1(AABB)4(AaBB AABb)6(AaBbAAbb aaBB)4(Aa

33、bbaaBb)1(aabb) 1 1(2011(2011濰坊模擬濰坊模擬) )牽?;ㄖ腥~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牽牛花中葉子有普通葉和楓形葉兩種, 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F用普通葉白色種子純種和楓形種子有黑色和白色兩種。現用普通葉白色種子純種和楓形 葉黑色種子純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葉黑色種子純種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得到的F F1 1為普通葉黑為普通葉黑 色種子,色種子,F F1 1自交得自交得F F2 2,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結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下 列對列對F F2 2的描述中錯誤的是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 ) A AF F2 2中有中有9 9種基因型,種基因型,4

34、 4種表現型種表現型 B BF F2 2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中普通葉與楓形葉之比為3 31 1 C CF F2 2中與親本表現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中與親本表現型相同的個體大約占3/83/8 D DF F2 2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中普通葉白色種子個體與楓形葉白色種子個體雜交 將會得到兩種比例相同的個體將會得到兩種比例相同的個體 答案:答案: D D 2 2報春花的花色白色報春花的花色白色( (只含白色素只含白色素) )和黃色和黃色( (含黃色錦葵色素含黃色錦葵色素) ) 由兩對等位基因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和a a,B B和和b)b)共同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共同控制,兩

35、對等位基因獨 立遺傳,顯性基因立遺傳,顯性基因A A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合成黃色錦葵色控制以白色素為前體物合成黃色錦葵色 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素的代謝過程,但當顯性基因B B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F選存在時可抑制其表達?,F選 擇擇AABBAABB和和aabbaabb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得到F F1 1,F F1 1自交得自交得F F2 2,則,則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 . . A A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或AabbAabb B BF F1 1的表現型是白色的表現型是白色 C CF F2 2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

36、的種類數是中的白色個體的基因型的種類數是7 7 D DF F2 2中黃色中黃色白色的比例是白色的比例是3 35 5 解析:解析:由于由于“顯性基因顯性基因B B存在時可抑制存在時可抑制A A表達表達”,則親代,則親代 AABB(AABB(白色白色) )aabb(aabb(白色白色) ),F1F1為為AaBb(AaBb(白色白色) ),F1F1自交得自交得 F2,9A_B_(F2,9A_B_(白色白色)3A_bb()3A_bb(黃色黃色)3aaB_()3aaB_(白白 色色)1aabb()1aabb(白色白色) ),黃色與白色的比例為,黃色與白色的比例為313313。F2F2中總共中總共 9 9

37、種基因型,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種基因型,黃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AAbb或或AabbAabb,則白色個體,則白色個體 的基因型種類是的基因型種類是7 7種。種。 答案:答案: D D 考點二考點二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 命命 題題 解解 讀讀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發(fā)生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即隨同源染色體分開等位基因分離,隨非同源染色即隨同源染色體分開等位基因分離,隨非同源染色 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體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 組合。近年高考對于自由組合定律中基因位置的確組合。近年高考對于自

38、由組合定律中基因位置的確 認及分離過程的細胞學基礎考查較頻繁,題目多以認及分離過程的細胞學基礎考查較頻繁,題目多以 模式圖形式考查。模式圖形式考查。 示例示例22右圖表示基因在右圖表示基因在 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其 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中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 律的相關基因是律的相關基因是 ( () ) 解析解析 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產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在減數分裂產 生配子的過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而生配子的過程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規(guī)律,而A A、a a與與D D、d d, 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它們之間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位于一對同

39、源染色體上,它們之間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 律。律。A A、a a與與B B、B B,A A、a a與與C C、c c,C C、c c與與D D、d d分別位于非同分別位于非同 源染色體上,它們之間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源染色體上,它們之間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答案答案 A A 1 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及適用范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細胞學基礎及適用范圍 (1)(1)細胞學基礎細胞學基礎 (2)(2)適用范圍適用范圍 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遺傳。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核遺傳。 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由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 基因控制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性狀基因控制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

40、性狀 遺傳,如圖所示:遺傳,如圖所示:A A、a a和和C C、c c或或B B、 b b和和C C、c c控制的性狀遺傳符合自由控制的性狀遺傳符合自由 組合定律,而組合定律,而A A、a a和和B B、b b控制的性控制的性 狀遺傳則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狀遺傳則不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3.3. 某種昆蟲長翅某種昆蟲長翅(A)(A)對殘翅對殘翅(a)(a)為顯性,為顯性, 直翅直翅(B)(B)對彎翅對彎翅(b)(b)為顯性,有刺剛毛為顯性,有刺剛毛 (D)(D)對無刺剛毛對無刺剛毛(d)(d)為顯性,控制這為顯性,控制這3 3 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

41、 現有這種昆蟲一個體的基因型如圖所現有這種昆蟲一個體的基因型如圖所 示,下列相關判斷中正確的是示,下列相關判斷中正確的是( () ) A A長翅與殘翅、直翅與彎翅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長翅與殘翅、直翅與彎翅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 自由組合定律自由組合定律 B B該昆蟲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所產生的精細胞的基因型有該昆蟲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所產生的精細胞的基因型有4 4 種種 C C該昆蟲的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極的基因為該昆蟲的細胞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極的基因為 A A、a a、b b、b b D D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時可用該昆蟲與異性的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時可用

42、該昆蟲與異性的aaBBddaaBBdd個個 體交配體交配 解析:解析:控制長翅與殘翅、直翅與彎翅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控制長翅與殘翅、直翅與彎翅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 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該昆蟲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所產生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該昆蟲的一個初級精母細胞所產生 的的4 4個精細胞中,通?;蛐椭挥袀€精細胞中,通常基因型只有2 2種。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種。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 期時移向同一極的基因中通常沒有等位基因。要驗證期時移向同一極的基因中通常沒有等位基因。要驗證A A和和a a、 D D和和d d這兩對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常用的方法是測交,這兩對基因是否符合自由組合定律,常用的

43、方法是測交, 即可選用異性的即可選用異性的aabbddaabbdd或或aaBBddaaBBdd與該個體交配。與該個體交配。 答案:答案:D D 4 4甜豌豆的紫花對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甜豌豆的紫花對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非同源染色體上 的兩對基因共同控制,只有當同時存在兩個顯性基因的兩對基因共同控制,只有當同時存在兩個顯性基因(A(A和和 B)B)時,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時,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 A A白花甜豌豆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紫花甜豌豆白花甜豌豆雜交,后代不可能出現紫花甜豌豆 B B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

44、例一定不是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一定不是 3 31 1 C C基因型為基因型為AaBbAaBb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的紫花甜豌豆自交,后代中紫花和白花 甜豌豆之比為甜豌豆之比為9 97 7 D D若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若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為3 35 5,則親本基因型只能是,則親本基因型只能是 AaBbAaBb和和aaBbaaBb 解析:解析:白花甜豌豆白花甜豌豆(AAbb(AAbb與與aaBB)aaBB)雜交,后代可能出雜交,后代可能出 現紫花甜豌豆現紫花甜豌豆(AaBb)(AaBb);紫花甜豌豆;紫花甜豌豆(AABb)(AABb)自交,后自交,后 代中紫花和白花的

45、比例是代中紫花和白花的比例是3 31 1;若雜交后代性狀分;若雜交后代性狀分 離比為離比為3 35 5,則親本基因型也可能是,則親本基因型也可能是AaBbAaBb和和AabbAabb。 答案:答案:C C 考點三考點三自由組合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自由組合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 命命 題題 解解 讀讀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廣泛應用于育種及醫(yī)學實踐,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廣泛應用于育種及醫(yī)學實踐, 近年高考常結合具體案例考查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及遺近年高考常結合具體案例考查優(yōu)良品種的選育及遺 傳病患病風險評估等,題目多以簡答題,推理題及傳病患病風險評估等,題目多以簡答題,推理題及 實驗探究題形式呈現。實驗探究題形式呈現

46、。 示例示例22(2010(2010浙江高考浙江高考) )蘇云金芽孢桿菌產生的毒蛋白蘇云金芽孢桿菌產生的毒蛋白 能使螟蟲死亡。研究人員將表達這種毒蛋白的抗螟基因轉能使螟蟲死亡。研究人員將表達這種毒蛋白的抗螟基因轉 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組中,培育出一批轉基因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組中,培育出一批轉基因 抗螟水稻。請回答:抗螟水稻。請回答: (1)(1)染色體主要由染色體主要由_組成,若要確定抗螟基因是否已組成,若要確定抗螟基因是否已 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體上,方法之一是測定該染色體的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體上,方法之一是測定該染色體的 _。 (2)(2)選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與不抗螟

47、糯性水稻雜交得到選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與不抗螟糯性水稻雜交得到F F1 1, 從從F F1 1中選取一株進行自交得到中選取一株進行自交得到F F2 2,F F2 2的結果如下表:的結果如下表: 表現型表現型抗螟非糯性抗螟非糯性 抗螟糯性抗螟糯性 不抗螟不抗螟 非糯性非糯性 不抗螟不抗螟 糯性糯性 個體數個體數142485016 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分析表中數據可知,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 _染色體上,所選染色體上,所選F F1 1植株的表現型為植株的表現型為_。親。親 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種。種。 解析解析 本題考查

48、染色體的組成、本題考查染色體的組成、DNADNA的結構、遺傳規(guī)律等知識,的結構、遺傳規(guī)律等知識, 意在對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能力、遺傳實驗的設計能力及獲取與處意在對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能力、遺傳實驗的設計能力及獲取與處 理信息的能力。理信息的能力。(1)(1)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主要考查染色體的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主要考查染色體的 化學組成和基因的基本檢測方法即化學組成和基因的基本檢測方法即DNADNA測序。測序。(2)(2)從表中可以看從表中可以看 出抗螟出抗螟不抗螟不抗螟3 31 1,非糯性,非糯性糯性糯性3 31 1,且四種性狀分,且四種性狀分 離比接近離比接近9 93 33 31 1,所以控制這兩

49、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所以控制這兩對性狀的基因位于非同源 染色體上,且非糯性、抗螟為顯性。容易推測染色體上,且非糯性、抗螟為顯性。容易推測F F1 1為為AaBb(AAaBb(A、a a 對應非糯性、糯性對應非糯性、糯性) ),其親本中抗螟非糯性的基因型可以是,其親本中抗螟非糯性的基因型可以是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四種。四種。(3)(3)檢驗是否為純合子,可以檢驗是否為純合子,可以 用自交的方法,也可以用測交的方法。遺傳圖解需注明交配符用自交的方法,也可以用測交的方法。遺傳圖解需注明交配符 號、親本基因型和表現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號、親

50、本基因型和表現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現型。 答案答案 (1)DNA(1)DNA和組蛋白和組蛋白DNADNA序列序列 (2)(2)非同源非同源( (兩對兩對) )抗螟非糯性抗螟非糯性4 4 (3)(3) P P BBBBP P BbBb 抗螟抗螟 抗螟抗螟 F F1 1 BB F BB F1 1 BBBBBbBbbbbb 抗螟抗螟 抗螟抗螟 抗螟抗螟 不抗螟不抗螟 1 1 2 2 1 1 若若F F1 1均抗螟,說明該水稻為純合子。反之,則為雜合子。均抗螟,說明該水稻為純合子。反之,則為雜合子。 或或 P P BBBBbbbbP PBbBbbbbb 抗螟抗螟 不抗螟不抗螟 抗螟抗螟 不抗螟不抗螟

51、F F1 1 Bb FBb F1 1 Bb bb Bb bb 抗螟抗螟 抗螟抗螟 不抗螟不抗螟 1 11 1 若若F F1 1均抗螟,說明該水稻為純合子。反之,則為雜合子。均抗螟,說明該水稻為純合子。反之,則為雜合子。 (4)(4)選取的選取的F F1 1是抗稻瘟病純合子是抗稻瘟病純合子 抗螟基因與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抗螟基因與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遺傳病概率求解歸納遺傳病概率求解歸納 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自由組合”關系時,各種患病情況關系時,各種患病情況 的概率如表:的概率如表: 序號序號類型類型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1患甲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m

52、則不患甲病概率為則不患甲病概率為1m 2患乙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n則不患乙病概率為則不患乙病概率為1n 3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甲病的概率m(1n)mmn 序序 號號 類型類型計算公式計算公式 4只患乙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n(1m)nmn 5同患兩種病的概率同患兩種病的概率mn 6只患一種病的概率只患一種病的概率 1mn(1m)(1n)或或m(1 n)n(1m) 7患病概率患病概率 m(1n)n(1m)mn或或1 (1m)(1n) 8不患病概率不患病概率(1m)(1n) 以上規(guī)律可用下圖幫助理解:以上規(guī)律可用下圖幫助理解: 5 5多指癥由顯性基因多指癥由顯性基因A A控制,先天性聾啞由隱性基因控

53、制,先天性聾啞由隱性基因b b控制,控制, 這兩種遺傳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一對男性患這兩種遺傳病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一對男性患 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了一個手指正常的聾啞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了一個手指正常的聾啞 孩子。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為手指正常、先天性聾啞、孩子。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為手指正常、先天性聾啞、 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這三種情況的可能性依次是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這三種情況的可能性依次是( () ) A A1/21/2、1/41/4、1/81/8 B B1/41/4、1/81/8、1/21/2 C C1/81/8、1/21/2、1/4 1/4 D D1/41

54、/4、1/21/2、1/81/8 解析:解析:根據親子代表現型,可推出親代基因型父根據親子代表現型,可推出親代基因型父AaBbAaBb,母,母 aaBbaaBb,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情況如下:,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情況如下: 答案:答案: A A 示例示例 .摩爾根是一位勇于懷疑、勤奮實踐的摩爾根是一位勇于懷疑、勤奮實踐的 人。最初,他認為孟德爾定律是正確的,因為該定人。最初,他認為孟德爾定律是正確的,因為該定 律建立在可靠的實驗基礎上,后來,由于在自己所律建立在可靠的實驗基礎上,后來,由于在自己所 做的果蠅雜交實驗中,沒有取得孟德爾類似的結果,便對這一做的果蠅雜交實驗中,沒有取得孟德爾類似的結果,便

55、對這一 定律產生了懷疑,甚至明確表示不相信孟德爾的遺傳結論。再定律產生了懷疑,甚至明確表示不相信孟德爾的遺傳結論。再 后來,他勤奮地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當大量的果蠅實驗結果后來,他勤奮地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當大量的果蠅實驗結果 確認了孟德爾定律之后,他不僅承認而且還發(fā)現了新的定律。確認了孟德爾定律之后,他不僅承認而且還發(fā)現了新的定律。 (1)(1)據你所學推測,摩爾根選用果蠅做實驗材料,是因為果蠅:據你所學推測,摩爾根選用果蠅做實驗材料,是因為果蠅: 突變類型多,具有多對易于區(qū)分的突變類型多,具有多對易于區(qū)分的_。 生活周期短,恒溫生活周期短,恒溫2525條件下,繁殖一代只需條件下,繁殖一代只

56、需1010天,與植天,與植 物雜交實驗相比,能大大縮短物雜交實驗相比,能大大縮短_。 進行典型的進行典型的_生殖,且繁殖能力強,能產生大量后生殖,且繁殖能力強,能產生大量后 代,便于應用代,便于應用_方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方法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 (2)(2)據你所學推測,從控制兩對相對性狀有關的基因所在的位據你所學推測,從控制兩對相對性狀有關的基因所在的位 置分析,摩爾根開始的實驗未能得到孟德爾自由組合的典型置分析,摩爾根開始的實驗未能得到孟德爾自由組合的典型 分離比分離比9 93 33 31 1的原因,可能是:的原因,可能是: _; _。 .如圖為果蠅的染色體模式圖,野生型和如圖為果蠅的

57、染色體模式圖,野生型和4 4種突變型的性狀表種突變型的性狀表 現、控制性狀的基因符號、基因所在染色體的編號如下表?,F、控制性狀的基因符號、基因所在染色體的編號如下表。 類型類型 性狀性狀 野野 生型生型 細細 眼型眼型 黑檀黑檀 體體 殘翅殘翅 型型 翻翅翻翅 型型 染色體染色體 眼形眼形粗眼粗眼R 細眼細眼r 體色體色灰體灰體D 黑檀體黑檀體 d 翅型翅型長翅長翅V殘翅殘翅v 翅型翅型 正常正常 翅翅Cy 翻翅翻翅cy 注:每種突變型未列出的性狀表現與野生型的性狀表現注:每種突變型未列出的性狀表現與野生型的性狀表現 相同;相同;5 5種果蠅均為純合子,可作為雜交實驗的親本。種果蠅均為純合子,

58、可作為雜交實驗的親本。 請選擇合適品種的果蠅,設計一套雜交方案,同時驗證以請選擇合適品種的果蠅,設計一套雜交方案,同時驗證以 下兩個問題:下兩個問題: 問題一:果蠅的灰體、黑檀體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問題一:果蠅的灰體、黑檀體這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 因控制。因控制。 問題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問題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1)(1)實驗原理是:實驗原理是:_ _ _。 (2)(2)實驗步驟:實驗步驟: 選擇表現型為選擇表現型為_(_(雌雌) )和和 _(_(雄雄) )的果蠅雜交。的果蠅雜交。 _; _。 (3)(3)對問題一的預期結果及結論:對問題一的預期結果及結論:_ _ _。 對問

59、題二的預期結果及結論:對問題二的預期結果及結論:_ _ _。 解析解析 .作為基因傳遞規(guī)律探究的遺傳材料,應具備相作為基因傳遞規(guī)律探究的遺傳材料,應具備相 對性狀明顯、生長周期短產生子代多等實驗優(yōu)點。對性狀明顯、生長周期短產生子代多等實驗優(yōu)點。 若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不能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若控制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不能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 上上( (如位于細胞質中或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如位于細胞質中或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則雜交子,則雜交子 代不能體現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典型分離比。代不能體現孟德爾自由組合定律典型分離比。 .若某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雜合子自交子代若某相對性

60、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雜合子自交子代 應產生應產生3131性狀分離比,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時,雜合子性狀分離比,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時,雜合子 自交子代應呈現自交子代應呈現93319331的性狀分離比;欲驗證基因自的性狀分離比;欲驗證基因自 由組合定律,需選擇兩對相對性狀,且相關基因分別位于由組合定律,需選擇兩對相對性狀,且相關基因分別位于 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親本做雜交實驗。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親本做雜交實驗。 答案答案 .(1).(1)相對性狀實驗周期有性相對性狀實驗周期有性( (或答卵或答卵 式式) )統(tǒng)計學統(tǒng)計學 (2)(2)所研究的兩對相對性狀有關的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所研究的兩對相對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