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15 平面鏡— 2020中考物理挑戰(zhàn)滿分檢測_第1頁
專題15 平面鏡— 2020中考物理挑戰(zhàn)滿分檢測_第2頁
專題15 平面鏡— 2020中考物理挑戰(zhàn)滿分檢測_第3頁
專題15 平面鏡— 2020中考物理挑戰(zhàn)滿分檢測_第4頁
專題15 平面鏡— 2020中考物理挑戰(zhàn)滿分檢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專題15(平面鏡)1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軍同學學習了關于“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后,總結的關于實像和虛像的一些特點,其中錯誤的是()A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虛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實像和虛像都可能與物體等大D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 2如圖所示,平面鏡和長為10cm的細鉛筆均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5cm,則A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像也向上移動B為使鉛筆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鏡應至少高10cmC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zhuǎn)至虛線位置時,鉛筆與它的像平行D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

2、cm,鉛筆像的位置不變 3如圖所示,一根長度為L的直薄木條上有兩個觀察小孔。兩小孔之間的距離為d,d恰好是一個人兩眼間的距離,當木條水平放置時,此人想通過兩觀察孔看見此木條在平面鏡M里完整的像,那么選用的平面鏡寬度至少是()AL/2 Bd/2 C D 4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塊平面鏡,某同學從平面鏡里看到墻上電子鐘的示數(shù)如圖,這時的實際時間是( )A10:21B21:10C10:51D15:01 5小明的爸爸身高1.80m,小明現(xiàn)在身高1.68m,而媽媽身高1.72m。如果他們?nèi)胰说难劬Φ筋^頂?shù)木嚯x均為10cm,為了讓全家人都能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鏡子的下邊緣需離地高度不能高于( )A0.9

3、mB0.84mC0.96mD0.79m 6如圖所示,一面鏡子豎直掛在墻上,某人站在鏡前2 m處,從鏡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則( )A應后退到距鏡2 m遠處B應前進到距鏡1 m遠處C應后退到距鏡4 m遠處D無論前進后退都不能實現(xiàn) 7某人站在離湖岸邊8m的C處,剛好能看見湖對岸的一棵樹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為l.6m,湖兩岸均高出湖水面lm湖寬50m,則該樹HG的高度為( ) A10mB9mC8mD7m 8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系?”實驗中,桌上已給出的實驗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刻度尺、打火機各一

4、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兩個(A、B);白紙一張。A蠟燭是“物” 。實驗中,確定A蠟燭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紙上沿蠟燭A和蠟燭B的邊緣畫圓,并測出相應的物距u和像距v。第一次實驗測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線的距離,蠟燭B的位置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應只點燃A蠟燭B應在“M”側觀察蠟燭A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是為了減小誤差D第一次實驗測量的像距v13.50cm 9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檢查視力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鏡中視力表的像是虛像B鏡中視力表的像比視力表小C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D鏡中視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10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

5、平面鏡成像特點“:(1)他在探究時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確定_;(2)他選取了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_;(3)如果實驗中發(fā)現(xiàn)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置合,原因可能是_;(4)拿走蠟燭B,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時,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選填“實”或“虛”)像。 11物理小組的同學模仿北京市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手冊中的“無盡頭燈廊”,利用兩個平面鏡甲和乙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兩個平面鏡的鏡面平行相對而立,平面鏡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兩平面鏡中央放一個物體S,透過小孔向鏡內(nèi)看去,不僅看到物體S,還可以在平面鏡乙中看到物體的一串像S1、S2圖中只標出了

6、像S1 這一串像是由平面鏡_(選填“甲”、“乙”或“甲乙共同”)對光的_(選填“反射”或“折射”)作用形成的,請在圖中恰當位置標出所看到的與S1相鄰的第二個像S2 _ 答案解析1對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以下是小軍同學學習了關于“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后,總結的關于實像和虛像的一些特點,其中錯誤的是()A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B虛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C實像和虛像都可能與物體等大D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A實際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所成的像叫虛像,所以虛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A正確,不合題意;

7、B虛像是正立的,不存在倒立,B錯誤,符合題意;C凸透鏡成像中,當物距等于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物體與實像大小相等;而平面鏡成像中所成的虛像,與物體也是等大;所以實像和虛像都可能與物體等大;C正確,不合題意;D根據(jù)凸透鏡的成像規(guī)律可知,實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縮小的,D正確,不合題意。故選B。2如圖所示,平面鏡和長為10cm的細鉛筆均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鉛筆與平面鏡之間的距離為15cm,則A向上移動平面鏡,鉛筆的像也向上移動B為使鉛筆在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鏡應至少高10cmC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zhuǎn)至虛線位置時,鉛筆與它的像平行D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cm,鉛筆像的位置不變

8、【答案】C【解析】【詳解】A由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與像關于平面鏡成軸對稱關系,向上移動平面鏡對稱軸位置不變,鉛筆的像位置也不變;B由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與像大小相等,當鉛筆緊貼平面鏡時,平面鏡至少高為10cm,當鉛筆遠離平面鏡時,小于10cm也可以成完整的像;C由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與像關于平面鏡成軸對稱關系,鉛筆和平面鏡均繞底部轉(zhuǎn)至虛線位置時,鉛筆平行于平面鏡,鉛筆的像也平行于平面鏡,因此鉛筆與它的像平行;D由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可知物與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當鉛筆和平面鏡均水平向右移動10cm,像的位置也向右移動了10cm3如圖所示,一根長度為L的直薄木條上有兩個觀察小孔。兩小孔之間的距離為d,

9、d恰好是一個人兩眼間的距離,當木條水平放置時,此人想通過兩觀察孔看見此木條在平面鏡M里完整的像,那么選用的平面鏡寬度至少是()AL/2 Bd/2 C D【答案】D【解析】【分析】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虛像,像和物體的大小相等,它們的連線垂直于鏡面,它們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分析選用的平面鏡寬度最小值?!驹斀狻坑米笱劭从疫叺?,用右眼看左邊的,如圖所示: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以及光的反射定律AM=BM,AO=BO,CQ=DQ,CN=DN,BD=AC由圖可知,四邊形BDCA為矩形,所以線段OQ=AE,則有OQ=AE=AC-EF-FC=L-d-FC又因為AE=FC,則

10、平面鏡寬度至少為故選D?!军c睛】此題主要考查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題要將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結合幾何知識進行解答。4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塊平面鏡,某同學從平面鏡里看到墻上電子鐘的示數(shù)如圖,這時的實際時間是( )A10:21B21:10C10:51D15:01【答案】C【解析】【詳解】是從鏡子中看,對稱軸為豎直方向的直線,2的對稱數(shù)字是5,鏡子中數(shù)字的順序與實際數(shù)字順序相反,這時的時刻應是10:51.故C正確5小明的爸爸身高1.80m,小明現(xiàn)在身高1.68m,而媽媽身高1.72m。如果他們?nèi)胰说难劬Φ筋^頂?shù)木嚯x均為10cm,為了讓全家人都能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鏡子的下邊緣需離地高

11、度不能高于( )A0.9mB0.84mC0.96mD0.79m【答案】D【解析】【詳解】人眼與像中眼睛連線,人眼與像中腳連線。圖中A點為平面鏡最低點,最低點高度為人眼離地面的高度的一半,三人中小明身高最小,要求平面鏡高度最低,應按小明來計算,小明眼睛高度為158cm,所以鏡子下邊緣離地面最多不能高于。故選D。6如圖所示,一面鏡子豎直掛在墻上,某人站在鏡前2 m處,從鏡子里只能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則( )A應后退到距鏡2 m遠處B應前進到距鏡1 m遠處C應后退到距鏡4 m遠處D無論前進后退都不能實現(xiàn)【答案】D【解析】【分析】【詳解】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等大、等距、正立、虛像。

12、由上圖知,在和中故故即平面鏡的高為人身高的因要看見自己在平面鏡所成的全身像,平面的高度應為人身高的一半,故不管是前進還是后退,從鏡子里也只能看見自己的上半身,不能看見自己的全身像。故選D。7某人站在離湖岸邊8m的C處,剛好能看見湖對岸的一棵樹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如果眼距地面的高度為l.6m,湖兩岸均高出湖水面lm湖寬50m,則該樹HG的高度為( ) A10mB9mC8mD7m【答案】C【解析】【詳解】某人剛好能看見湖對岸的一棵樹HG在水中的完整的像,這就意味著樹H在水中的像與人眼的連線剛好經(jīng)過距離C處8m的湖岸邊,作出樹HG在水中的像,如下圖所示可知可求得,那么,三角形與三角形相似,可知可求

13、得,那么即該樹HG的高度為8m,故選C8如圖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的位置、大小跟物體的位置、大小有什么關系?”實驗中,桌上已給出的實驗器材有:帶支架的玻璃板、鉛筆、刻度尺、打火機各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兩個(A、B);白紙一張。A蠟燭是“物” 。實驗中,確定A蠟燭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紙上沿蠟燭A和蠟燭B的邊緣畫圓,并測出相應的物距u和像距v。第一次實驗測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線的距離,蠟燭B的位置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實驗中應只點燃A蠟燭B應在“M”側觀察蠟燭A經(jīng)玻璃板所成的像C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是為了減小誤差D第一次實驗測量的像距v13.50cm【答案】ABD【

14、解析】【詳解】AB做實驗時,只點燃蠟燭A,蠟燭A在玻璃板中成像,觀察蠟燭的像時,眼睛要在蠟燭A的一側,眼睛既能看到蠟燭A,又能看到代替蠟燭A像的蠟燭B,當B好像被點燃時,說明B與A的像完全重合,說明A與A的像大小相同;故A、B正確;C實驗中,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主要是為了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故C錯誤;D實驗測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線的距離,則根據(jù)對稱性可知,像距應是B的左端到直線的距離,由圖知: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所以此時對應的像距v=3.50cm,故D正確。9如圖所示是某同學檢查視力時

15、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鏡中視力表的像是虛像B鏡中視力表的像比視力表小C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D鏡中視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答案】AC【解析】【詳解】AB因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成正立、等大的虛像,故A正確、B錯誤;C從圖示中可以看出,視力表距離平面鏡3m,因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視力表的像距離平面鏡也為3m,而該同學距離平面鏡為2m,所以鏡中視力表的像到該同學的距離為,故C正確;D因為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反射形成的,故D錯誤。10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1)他在探究時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確定_;(2)他選取了兩支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_;(3)如

16、果實驗中發(fā)現(xiàn)蠟燭B始終不能與蠟燭A的像置合,原因可能是_;(4)拿走蠟燭B,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時,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選填“實”或“虛”)像。【答案】像的位置 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 玻璃板和水平桌面不垂直 虛 【解析】【分析】注意理解掌握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的很多細節(jié)問題,如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實驗,要用薄的玻璃板進行實驗,要保證玻璃板與桌面垂直等,使用相同的兩支蠟燭等,根據(jù)這些要求或器材的使用目的即可解答?!驹斀狻浚?)使用平面鏡時,只能成像,而不能透光,不容易確定像的位置,用玻璃時,既能成像,又能透光,便于確定出像的位置;(2)為了驗證像與物的大小關系,所以

17、實驗中選用了兩個相同的蠟燭A和B;(3)用另一個完全相同的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xiàn)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是因為玻璃板和桌面沒有垂直放置,此時像不在桌面上,會偏高或偏低,所以不能重合。(4)光屏只能承接實像,不能承接虛像,故拿走蠟燭B,將光屏放在蠟燭B的位置時,發(fā)現(xiàn)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11物理小組的同學模仿北京市初中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項目手冊中的“無盡頭燈廊”,利用兩個平面鏡甲和乙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將兩個平面鏡的鏡面平行相對而立,平面鏡甲的中央挖有小孔,在兩平面鏡中央放一個物體S,透過小孔向鏡內(nèi)看去,不僅看到物體S,還可以在平面鏡乙中看到物體的一串像S1、S2圖中只標出了像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