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橋薄壁空心高墩墩身施工方案_第1頁
特大橋薄壁空心高墩墩身施工方案_第2頁
特大橋薄壁空心高墩墩身施工方案_第3頁
特大橋薄壁空心高墩墩身施工方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特大橋薄壁空心高墩墩身施工方案改建工程(la段)施工第一標段(*)qmw大橋空心薄壁墩支架方案受力分析報告 目錄 1 工程概況 (1)2 施工準備 (1)2.1 施工場地 (1)2.2 施工便道 (1)2.3 施工供電 (2)3 薄壁空心墩支架方案及驗算 (2)4 支座墊石施工 (10)1、立模、綁扎鋼筋 (10)(1)模板采用竹膠板制作而成,立模前要確保模板底部平整,不平整的用混凝土砂漿找平。 (10)(2)鋼筋綁扎,鋼筋綁扎前,對預埋在蓋梁上的鋼筋進行除銹,底層、頂層及四周鋼筋進行電焊,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要求要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鋼筋綁扎完成后經監(jiān)理工程師檢查簽證,方可進行安裝模板。 (

2、10) (3)模板安裝,模板在安裝前,對模板表面進行清潔、校正、涂脫模劑(以便拆模),安裝時用建筑雙面膠帶堵塞板縫,保證砼澆筑時無漏 漿。模板及支架加固牢靠后,對平面位置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報監(jiān)理工程師簽證方可進行澆筑。 (10) 2、砼澆筑 (10)砼澆筑采用集中攪拌,砼罐車運輸,串桶放模施工,澆筑前充分做好準備。振動時,振動棒與側模應保持適當距離,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不得漏振。 (10) 特大橋薄壁空心高墩墩身施工方案 1 工程概況qmw大橋共有空心墩3個,全部在qmw大橋范圍內。施工區(qū)段內空心墩為矩形型薄壁空心墩,墩四角帶有r0.5米的弧,墩身長為5.6米,寬為2.5米,承臺頂面以上2.

3、0m及墩頂以下0.5m范圍內為實體段,墩頂中部順橋向通長開一個3.5m(上寬)和4.6(上寬)凹槽,做為檢查墩頂設備之用,墩高25m28m。2 施工準備2.1 施工場地一分部qmw大橋架子隊設置有鋼筋加工場地,利用已建完設完成qmw大橋鋼筋加工場進行鋼筋加工,加工完成并檢驗合格后,運至現場進行綁扎。2.2 施工便道一分部qmw大橋便道貫通已全橋,交通便利,施工便道寬度為6m,便道采用砂夾石填筑,并在表面填筑時均向外側留2%的橫坡以便排水,現場高差較大達30m,但便道最大坡度應控制在15%以內。 2.3 施工供電 在全橋沿線埋設施工電纜,架設電桿,以供現場用電。為預防突然停電對正常施工的影響,在

4、各工點配備發(fā)電機作為備用電源。由于現場教復雜,有些施工地點無法鋪設電纜,現場根據所用電量增加發(fā)電機以保證施工用電。3 薄壁空心墩支架方案及驗算2、3、4墩為薄壁空心墩,最大高度為26.40m,墩身高度較高,采取分段澆注以保證模板穩(wěn)定性,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每節(jié)1.5m,并設1m、0.5m 的調整節(jié)段,施工時根據墩身高度支立,為加快施工進度,采取在模板四周加設支架,搭設施工平臺,如下圖所示: 墩身模板加支架(外膜)平面示意圖 墩身模板加支架立面示意圖 采用模板支架可以加快施工進度,下部拆除后的模板進行下一個墩身模板支立。薄壁墩對拉螺桿和螺帽都采用14mm規(guī)格,滿足模板強度要求。第一次澆注至實體段頂

5、(澆注下部實體段),澆筑完成后,開始拼裝上部模板6-8m,利用模板外側支架平臺進行施工,附模板支架承載力檢算書:每個操作平臺:采用48mm、壁厚3.5mm鋼管根,每根長6m,槽鋼上鋪設竹板,槽鋼外側采用直徑20mm鋼管豎向立柱及橫向欄桿,并用防護網維護,防止墜物。一、爬梯腳手架設計及安裝爬梯支架采用外徑48mm、壁厚3.5mm鋼管及扣件圍繞橋墩搭設雙排支架,支架與橋墩連成一個整體,支架施工按下述要求搭設:1、技術要求。腳手架主要起安裝爬梯供人員上下和砼輸送管道垂直安裝作用,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支承部分必須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基底采用c20砼硬化,有基土時必須堅實并有排水措施;腳手架

6、立桿間距及橫桿步距必須滿足要求。2、搭設方法。清平夯實基土,進行地面砼硬化,圍繞墩柱搭設十字扣件支架,立桿縱 距1.5m,橫距1.5m,步距1.8m。 3、支架受力分析及計算。對于一般的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在搭設前首先必須力學驗算,架體結構的主要傳力途徑為:各種豎向荷載橫向水平桿縱向水平桿立桿墊木地基。從傳力途徑可以看出,結構桿件中立桿底段是受力最大,因此在計算過程中主要計主桿底段和地基。計算時主要考慮的荷載可分為恒荷載和活荷載。前者主要包括結構自重和構配件自重,后者主要是水平風荷載。在腳手架的搭設計算中,最主要的是通過荷載的分布情況及大小,驗算立桿的剛度和穩(wěn)定性是否滿足要求。另外,腳手架構造、腳

7、手架加強加固必須滿足施工要求和安全技術規(guī)范要求。以qmw橋4#墩爬梯支架(高度30m)為例進行計算入下:二、鋼管腳手架受力驗算(一)腳手架主要荷載計算1、腳手架結構自重1)立桿:總長度l1=6567=2010m2)橫向水平桿:總長度l2=(30/1.8+1)668=7344m3)縱向水平桿:總長度l3=(30/1.8+1)238=1368m腳手架自重g1=(l1+l2+l3)3.84=41172kg,產生的軸向力ng1412kn。 2、安全爬梯結構自重 爬梯層數n=30/1.8=17,每層重量(3m)30kg,總重量g2=1730=510kg,產生的軸向力ng2=5.1kn。3、輸送泵管結構自

8、重豎向泵管總長度l=30m,泵管單位重量16kg/m,總重量g3=3016=480kg,產生的軸向力ng3=4.8kn。4、上下人員產生的軸向力按照最多10人同時上下作業(yè),產生荷載按750kg計算,產生軸向力ng4=7.5kn。由以上計算可知,鋼管腳手架主要承受結構自重產生的軸向力,爬梯、泵管等產生的軸向力相對較小。(二)腳手架立桿計算1、立桿計算長度l0按下式計算:l0=kh (5.3.3)式中k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其值取1.155??紤]腳手架整體穩(wěn)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應按表5.3.3采用,本次取1.50; h立桿步距。 l0=kh=1.1551.51.8=3.12m2、由風荷載設計值產

9、生的立桿段彎矩m w,按下式計算:m w=0.851.4m wk=0.851.4k l a h2/10 (5.3.4)式中m wk風荷載標準值產生的彎矩;w w風荷載標準值,應按本規(guī)范(4.2.3)式計算;l a立桿縱距。計算m w=0.851.4m wk=1.19m wk=1.19k l a h2/10=1.190.0761.51.82/10=0.044knm3、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n,按下列公式計算:n=1.2(n g1k+n g2k)+0.851.4n qk(5.3.22)式中n g1k腳手架結構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 g2k構配件自重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n qk施工荷載標準值產

10、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可按一縱距(跨)內離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計算: ng=1.2(n g1k+n g2k)+0.851.4n qk =1.2(412+5.1)+0.851.4x(4.8+7.5)=515.16kn單肢立桿所受軸向力n=ng/67=515.16/29=7.689kn4、立桿的穩(wěn)定性按照有風組合情況考慮,立桿的穩(wěn)定性按下式計算:n/a+mw/wfn計算立桿段的軸向力設計值,按規(guī)范(5.3.2-1、2)計算;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根據長細比由本規(guī)范附錄c查表c取值,當大于250時,=7320/2;長細比,=l o/i;l o計算長度,按規(guī)范第5.3.3條規(guī)定計算;i截面回轉半徑,查規(guī)范附錄b表b為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